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第四四八集)  2013/9/18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0-0448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受持三皈: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第七百五十二頁第四行,科題「往生果德」,分三科,第一「臨終佛現」。請看經文:

  【此等眾生。臨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

  這是臨終佛現,緣成熟了,見到佛來接引。請看註解,『臨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這段經文正是四十八願第二十願「臨終接引願」的成就。「彌陀願海所惠真實之利也」,經文說得很清楚,具足上品的條件,在臨命終的時候見到佛來接引。這是這部經上所說的三種利益,三種真實,真實之際、真實智慧、真實之利。三種真實都在這個經典裡面出現,這是無比殊勝稀有。

  《稱讚淨土經》,玄奘大師翻譯的,就是小本的《阿彌陀經》,有這樣一段經文:「是善男子,或善女人,臨命終時,無量壽佛,與其無量聲聞弟子,菩薩眾俱,前後圍繞,來住其前,慈悲加祐,令心不亂,既捨命已,隨佛眾會,生無量壽極樂世界清淨佛土。」玄奘大師這個地方翻的,比鳩摩羅什大師翻的容易懂。這裡翻的是臨命終的時候,無量壽佛跟他無量的聲聞弟子、菩薩眾俱,說明有阿羅漢、有菩薩,人數很多,前後圍繞,來住其前,都到往生這個人的面前。往生這個人,得到佛菩薩慈悲加祐,加是加持,保佑,令心不亂。小本《彌陀經》翻的是一心不亂,有人看到一心不亂,他很恐怖,為什麼?一心不亂他沒有做到。這個地方講慈悲加祐,令心不亂,這就好懂了。

  平常要念佛,要認真念,念佛的時候一定要萬緣放下,沒有妄念、沒有雜念,臨終容易得一心。佛來接引,一定是佛光先照到你,佛光注照的時候就是加持,把你的功力提升了。你本來的功夫只達到成片,沒有達到一心,一心我們很不容易做到,理一心是明心見性,事一心是見思煩惱斷了,功夫等於阿羅漢,這都不是凡人可以做到的。凡夫能做到的,在臨終的時候希望功夫成片,功夫成片就是心裡頭這個時候只有佛號、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放下,叫成片。能做到功夫成片,往生的時候佛光一照,提升就到事一心不亂,佛力加持把你功夫提升了。如果你是念到事一心不亂,臨終的時候佛光注照就變成理一心不亂。佛光的加持威神不可思議,所以往生的人,往生到極樂世界確實無比殊勝莊嚴,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威力,在這個時候非常明顯的體會到。如果我們平時念佛也能都念到功夫成片,我們自己往生的信心就十足。這種堅固、堅定的信心也是彌陀本願威神加持,我們明顯的感受到,當然法喜充滿,會幫助我們對這個世間徹底放下。

  「經中慈悲加祐,令心不亂,是為淨宗之心髓」,念老註解裡頭對這句經文特別給我們加以解釋,這是淨土宗最重要的開示。「因佛力加被,行人心始不亂」,一心不亂才出現,「於是十念相續,便得往生」,這個十念都做到了不亂,「故稱淨土為果教」。八萬四千法門不是果教,是修因證果,路很長很長。就大乘圓教來說,從初信位到十信位,十信圓滿這才是果教,十信非常不容易證得。初信位菩薩所斷證的跟小乘須陀洹相等,也就是說三界八十八品見惑他斷盡了,這是我們普通人做不到的事情。斷盡是什麼樣子?《金剛經》上說了四句話,「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這是初果所證的。我們試想想看,我們能做得到嗎?《金剛經》的前半部,是聲聞、緣覺所證;後半部是大乘實教菩薩所證得的,也就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後面的境界高,也有四句,「無我見,無人見,無眾生見,無壽者見」。前面是破相,破相比較容易,後面是破見,這就難,見是什麼?念頭沒有了。不執著相了,念頭還有,到念頭都沒有,那是理一心不亂,不著相是事一心不亂。《金剛經》大家熟悉,我這樣講法你容易體會。

  所以淨宗不一樣,淨宗你看,臨命終時得佛的加持你就證得一心,十念相續你就往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作阿惟越致菩薩,這是證果。證什麼果?阿惟越致。阿惟越致,別教初地、圓教初住,生實報莊嚴土。極樂世界有四土之名,我們說四土三輩九品,沒到極樂世界去的時候給你講這些,到極樂世界之後,四土三輩九品之名沒了。為什麼?那個世界是平等的法界,這是阿彌陀佛無與倫比的智慧與方法。他在因地參訪諸佛剎土,看到諸佛剎土裡面的不平等,引發修行人許許多多的煩惱,所以他發心要建立一個世界,建立一個道場,這個道場是平等的,沒有差別。你看你往生,生到極樂世界花開見佛,第一個平等你就看到了,你的身相跟阿彌陀佛完全一樣。阿彌陀佛紫磨真金色身,你也是的;阿彌陀佛身有八萬四千相,你也有;每一個相有八萬四千好,你也具足;每一個好放八萬四千光明,你也一樣,光中還有無量化佛菩薩在講經教學。

  這是什麼境界?這是實報土的境界,這個身是佛的報身,居住的是報土,報土是法性土,報身是法性身,不是我們這個身。我們這種肉身是阿賴耶的相分,有生有滅,我們起心動念這個心是阿賴耶的第七末那、第六意識,妄心,也是生滅心,居住的環境是阿賴耶的相分。往生到極樂世界,阿賴耶沒有了,圓圓滿滿的轉識成智,轉八識成四智。什麼時候轉的?就是我們從此地往生,坐上蓮花,這個蓮花開了,我們坐在蓮台上,蓮花合起來,阿彌陀佛把這個蓮花帶到極樂世界,放在七寶池裡面。在這段時間裡面,我們的身心產生了無比殊勝的變化,阿賴耶的見相二分居然變成了法性身跟法性土。所以,在蓮池裡頭花開見佛,花開見佛,你的身相跟佛完全相同,你看極樂世界所有的人統統是這個身相,平等,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你看,分別執著心自自然然連根都拔掉了;換句話說,阿彌陀佛不讓你有分別心,不讓你有執著的念頭。

  心地清淨,功德智慧圓滿,不是修其他法門往生菩薩的階梯,不是這樣的。八萬四千法門修行,要通過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聲聞法界、緣覺法界、菩薩法界、佛法界,才能夠超越十法界,生到實報土。這個時間長,很辛苦,一級一級的往上攀升。極樂世界沒那麼麻煩,我們這個地方一斷氣,那裡就到了,就是阿惟越致菩薩。所以,這個地方說得清楚,玄奘大師翻的《阿彌陀經》,是因為佛力加持。念佛的人一心不亂,十念相續,他就往生了。這個法門「是他力法門」,不是靠自己力量,完全靠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是易行道」,對誰說易?真正相信的人是易行道,你要不相信就沒分了。要相信真難!憑什麼相信?憑智慧的抉擇,這是真實智慧,相信佛菩薩決定沒有妄語,你有沒有這個信心?這個信心要用事實來表現,表現在哪裡?表現在真的放下。在這個世間,身、心、世界一切放下,表示我們信心這才具足。我們對這個地方還放不下,還有留戀,這就是信心不足。決定沒有留戀,前面講的條件,最重要的條件,「信願持名」,蕅益大師說的,「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信、願就是發菩提心,我真信、我真願意往生;持名就是一向專念阿彌陀佛,一個方向、一個目標。這就決定得生,這是真正易行道。

  「是普被萬類之慈航,均在是也」。普是普遍,萬類是一切眾生,上面到等覺菩薩,下面到無間地獄,十方世界過去未來全在其中,一個都不漏。問題總在信願,一定要真信,真信你得大利益。我在年輕的時候,跟李老師學經教,老師把淨土介紹給我。他知道我很難相信,居然勸我,就試一試!古往今來這些祖師大德,論德行我們比不上,論學問比不上,論修持比不上,他們都能相信,我們也信一次試試看。說出這樣話來勸我,我很感恩,我還是沒有接受。所以經上講難信之法,我完全能體會得到。老師對我真好,愛護。

  懺雲法師勸我信,我沒接受。勸我學《彌陀經》三大部,三大部是三種註解,就是蓮池大師的《疏鈔》、蕅益大師的《要解》、幽溪大師的《圓中鈔》,我把它都讀過一遍。懺公要我把他們的科判用表解的方式畫出來,把經文繫在下面做科會,我對於佛經的科判認識從那裡開始。畫出來之後我都感到驚訝,不畫出來不曉得,畫出來之後,知道他們的文章章法結構如是的謹嚴。從這個謹嚴的結構裡面就看到它思想體系,不是世間一般典籍能做得到的。大經如《華嚴》,大論像《大智度論》,古人都把這個科判畫出來,那是一本書。科判是解釋經的,一看經全明瞭了,這些疏、鈔是解釋科判的,科判就是經文的大意。像這個五句經文,科判是「臨終佛現」,上輩往生的人臨終佛現。念老在此地告訴我們,這是阿彌陀佛普被群機萬類的慈航,均在是也,就在這一句經文當中顯示出來了。

  「經云下輩者,臨終夢見彼佛,亦得往生」。佛來了沒有?來了,他見到了,見到彷彿是在夢中,不是真的作夢,如同夢中。由此可知,上輩往生,見到佛帶著這麼多的菩薩、阿羅漢現在你面前,顯然不是夢中。但是這個境界別人看不見,往生的人看得清清楚楚,還能說出自己熟悉的、認識的這些菩薩,能叫得出名字。最明顯的是觀世音、大勢至,還有往生的同參道友。在生的時候很好的念佛的朋友,他們先走了,你往生的時候他也跟著阿彌陀佛一起來接引你。慧遠大師往生,蓮社先往生的人,他一個個的名字都叫得出來,他們都在。遠公有這個境界,我們相信上輩往生的人肯定有這個境界。你的同參道友哪有不跟佛來接引的道理?他們不是沒有能力,有這個能力。凡是來接引的全是化身,佛與菩薩他們的本身(真身)沒動,在極樂世界,依舊在阿彌陀佛講堂,講經、聽經沒中斷。我們往生的緣成熟了,佛、菩薩、大眾都是分身,能分無量無邊身,同時接引無量無邊往生的人。「更顯此不可思議之他力」,在我們臨命終時,對我們的幫助太大了。這是臨終佛現。

  再看下面一段「隨佛化生」,經文:

  【經須臾間。即隨彼佛往生其國。便於七寶華中自然化生。】

  『七寶華中,自然化生』。「此云自然化生者,表非胎卵濕化四生中之化生」。胎卵濕化是我們這個世界,極樂世界的化生跟我們這邊胎卵濕化的化生不一樣,那怎麼樣?非化而言化,非化而化。應該怎麼說法?應該說分身,說化身也行。我們這個世界化生是無中生有,四種生態裡頭的化生,天人化生。極樂世界是分身的化生,他有能力現應化身。應化有緣,緣是眾生,像《楞嚴經》上所說的,「隨眾生心,應所知量」,眾生希望接引的是什麼樣的身,他就現什麼樣身。於是我們現前供佛,最好常常供一尊佛像,天天看到這尊佛像,印象非常深刻。到我們往生的時候,佛現什麼相?就跟我們供的佛像一樣。你看我天天拜你,天天看你,終於你來了,多歡喜!如果他現的一個佛相跟我供的不一樣,那我還要問,你是真的還是假的?這一問,緣就沒有了。所以,供佛像不要供得太多,太多的時候,到時候真的不知道哪個像是真的、哪個像是假的。

  現在照相很普遍,我們供的佛像,離開家旅行的時候,我們把它照成照片,我就供照片,到哪裡都看到這個像,這個好!佛是隨心應量,佛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所現的相完全是眾生心想生。報身的相我們想不出來,就連我們這個世界,古印度人所稱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我們都沒有辦法觀想,相太細了。平常看佛像叫觀像念佛,讓這個像在心裡頭有印象,有深刻的印象,時時刻刻會想起,會想到這個像。供像一定要供你很喜歡的,印象就會深,它會起作用。所以,他不是我們這個世間胎卵化濕的這個化生。

  「如《法華文句》云」,《法華文句》是智者大師造的,就是智者大師的《法華經》的註解,它稱《文句》。引《胎經》,《胎經》就是《菩薩處胎經》,裡面有段話說:「蓮華生者,非胎卵濕化之化也,非化而化耳。」「又亦非《涅槃經》所謂之濕生。彼經云:庵羅樹女等,因樹華而生,名為濕生。蓋穢土草木,常有濕氣,庵羅樹女等,托此濕氣而生,乃名濕生」。我們這個世界有胎卵濕化,憑著這個濕氣,有些小的動物,小蟲、爬蟲,能夠飛的小蟲,有濕生的。經上講到庵羅樹女,這是人名,我們參考資料第十八頁有。「彼女由菴羅婆樹而生」,所以叫她做菴羅女,「為摩竭陀國頻婆娑羅王之妃,生耆婆」,生一個太子。「後歸佛奉園於佛」,晚年的時候遇到釋迦牟尼佛,皈依三寶,依佛為師。奉園,她有個花園,供養釋迦牟尼佛,佛接受了,「以為住所」。經上有這麼一段故事。

  我們在斯里蘭卡,現在建佛教大學這個地方,好像是佛陀第三次,佛陀到斯里蘭卡曾經去過三次,第三次的時候在這個地方講經。當時的國王就把這塊土地供養世尊,世尊也接受了。所以現在斯里蘭卡這塊土地,主人是釋迦牟尼佛,是斯里蘭卡歷史上有記載,這不是假的。土地不算太大,十六個英畝,六六三十六,合中國九十六畝地,一個英畝是六個中國畝,十六個合中國九十六畝。現在這個大學就建在這個地方,非常有意義。

  我們再看下面的經文,「智德自在」:

  【智慧勇猛。神通自在。】

  『智慧勇猛』。「謂智慧明了銳利,能破煩惱憍慢賊軍,故云勇猛。如《智度論》云:智慧箭勁利,破憍慢諸賊」,這是比喻。「智慧箭」,參考資料在第十九頁。「智慧能害煩惱之賊,故譬以箭。增一阿含經三十九曰:仁鎧三昧弓」,仁是仁慈,仁慈好像是鎧甲披在身上,這是防禦敵人的刀槍,防禦敵人的。三昧好比是弓,比喻作弓。「手執智慧箭」,跟誰打仗?跟煩惱,把煩惱比喻作賊。「福業為兵眾,今當壞汝軍」,把煩惱軍打敗。菩薩有這個本事,我們沒有,我們常常受煩惱的傷害。應當要學菩薩,第一個要有仁愛的心,仁慈,三昧是禪定,有仁慈、有定力、有智慧、有福報,煩惱就不能傷害你了。

  《智度論》第十卷也說,《大智度論》有一百卷,第十卷裡頭有這四句話,「忍鎧心堅固」,忍辱,「精進弓力強,智慧箭勁利,破憍慢諸賊」。諸賊就是貪瞋痴慢疑,這五種是根本煩惱,六道眾生因為這五種煩惱,不能證得無上菩提;因為這五種煩惱感得六道輪迴,不能出離。所以要修定慧,有定能出欲界,有慧能出色界跟無色界,就能超越六道輪迴。所以定慧是修行的樞紐。我們定慧修不成,想修,修不成的原因就是這些煩惱的干擾,這些煩惱你不能放下,你定慧不能成就。首先要遠離,定慧成就就不怕了,煩惱干擾不到你。表現在哪裡?表現在佛菩薩。

  佛菩薩他要幫助眾生,要幫助眾生就不能離開眾生,眾生有這些煩惱習氣,菩薩沒有。菩薩有戒、有定、有慧,菩薩有六波羅蜜,菩薩有戒律,菩薩有四攝法,菩薩有普賢十願,所以菩薩度眾生而不受煩惱的干擾。菩薩雖然跟一切眾生接觸,菩薩心裡非常清楚非常明瞭,一切法都是從心想生,當體即空,了不可得。宗門大德常說,「百花叢裡過,片葉不沾身」,那是什麼?那是戒定慧的功德。最明顯的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五十三位善知識,出家的很少,在家的很多,男女老少,各行各業。這些修行人不染著,換句話說,他們把佛法完全落實在生活當中,各行各業全是佛法。斯里蘭卡這個小國家,男女老少,各行各業,那不就是五十三參的善知識嗎?善財去參學,一個一個去訪問,只得其利不受其害,成就自己圓滿的後得智,後得智就是無所不知。根本智是般若無知,那是根本智,後得智是無所不知,他統統經歷過,統統學過了,真實智慧。

  由此可知,阿彌陀佛在自在王如來大會當中他證得根本智,然後他的老師自在王如來,叫他到十方諸佛剎土去參訪,那就是五十三參,成就他圓滿的後得智。他的參學跟一般菩薩的參學不一樣,他參學的對象是十方如來,所以他的成就也不一樣,他能成就極樂世界。我們從方方面面來看、來觀察,極樂世界怎麼成就的,為什麼那麼殊勝、那麼莊嚴,不是沒有原因。這些都幫助我們堅定信心,長養願心。他能夠取人之長、捨人之短,建立殊勝莊嚴的修學道場。極樂世界是個平等世界,大道場,這個世界裡頭,沒有上帝、沒有大臣。如果要有,早就會介紹了,極樂世界國王是誰,沒有,沒聽說過,沒有國王大臣,也就是說沒有政治組織。

  十方世界往生的人可多了!中國講人,把他分為四大類,士農工商,極樂世界沒聽說士農工商。佛為我們介紹,好像極樂世界只有兩種人,一個是老師,一個是學生。菩薩是學生,拿到菩薩學位的學生,拿到阿羅漢學位的學生,聲聞,聲聞是阿羅漢。所以極樂世界只有兩種人,老師跟學生,換句話說,這是個學校。真的,一點都不錯,它是個學校,非常非常大的學校。極樂世界沒有邊際,中國古人所說,其大無外,其小無內,用這兩句話來觀察極樂世界,那完全是事實真相。極樂世界的人,人人都覺悟了,人人之心清淨平等覺,清淨平等覺是修因。果報?我們經題上半段,「大乘無量壽莊嚴」,果報;大乘是智慧圓滿,無量壽是福德圓滿,莊嚴是相好圓滿。十方世界無與倫比的,沒法子跟它相比,這些太好了,顯示阿彌陀佛的慈悲。

  四十八願有,有一願「十方佛歎」,讚歎,他有這一願。這一願是什麼?是希望十方諸佛介紹眾生到極樂世界去學習。釋迦牟尼佛讚歎,說出《無量壽經》,說出《觀無量壽佛經》,跟《阿彌陀經》,這是釋迦牟尼佛的讚歎。我們知道,十方世界一切諸佛如來,有很多經他沒有講的,像世尊一樣,但是這三部經是必講的,一切諸佛說經決定有這三部經。這三部經,諸佛講這三部經就是阿彌陀佛「十方佛讚」這一願的具體落實。佛一讚歎,我們就知道了,我們曉得有這麼個地方,而且很容易修成。真正相信的人有福、有智慧,對它懷疑的人,那就沒法子了,他去不了。去不了等下一次機會,機會很多,慢慢等,什麼時候你相信了,什麼時候你就成佛了。真信、真願,一心念佛,就能往生。

  如果遇到災難,這個時候你萬緣放下,一心念佛,佛就會現前,你馬上見到了,你就能往生。所以人怕災難,念佛的人不怕,念佛的人歡喜,為什麼?早一天往生。不到這個時候你那個心發不出來,到這個時候心發出來了,為什麼?走投無路,只有這條路走得通,往極樂世界去,這個路平平安安,穩穩當當,佛來接引。大家要好好記住,為什麼?人得這人身,必定有死亡的一天,這一天怎麼辦?這一天要信願持名,我來生不搞輪迴了,我要去極樂世界。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真正有福報的人,聽到這個法門之後,馬上就下定決心。世間事慢慢的放,這是什麼?半信半疑的人,慢慢的放。真正相信的人立刻就放下,不會拖泥帶水,就等著佛來接引往生。佛還沒來,兩個原因,一個原因,你壽命還沒到,你還有壽命;第二個原因,你還有使命,你還沒做圓滿。如果不是這兩種原因,想去就去了。這法門的殊勝確實無法可比。

  下面又引用《維摩經》上的話,「《維摩經》云:以智慧劍,破煩惱賊」。都是用戰鬥做比喻,智慧是武器,有智慧,煩惱就沒有了。煩惱不是真的,煩惱從哪來?從妄念來的,沒有妄想就沒有煩惱,有妄想才會有煩惱。「又《心地觀經》」,經上說:「法寶猶如智慧利劍,割斷生死,離繫縛故。」這《心地觀經》上說的,也是從比喻說。法寶就是經典,世尊入般涅槃,離開我們了,留下來的是經典,經典裡面記載的是如來的智慧。我們天天讀經典、聽經典、學習經典,要是真正學習,這個劍就起作用,智慧就起作用了。為什麼?能斷生死,生死是果,煩惱的果報,煩惱是因。悉離繫縛,繫縛是煩惱,生死是煩惱的果報,統統捨棄了。智慧能斷煩惱,智慧能了生死,生死是假的不是真的。

  我常講到,學佛的人第一樁大事要明瞭,那就是人沒有生死。生死是什麼?身,身有生死,我沒有生死。如果我有生死,我死了,誰去投胎?誰去往生?誰去作佛?這問題不都來了嗎?所以要知道,身有生死,我沒有生死,真正學佛的人不怕死,沒有生死。如果不出輪迴,你這一生沒有什麼大善大惡,很快你就又到人間來了。因為你要做到有善,善到天道去了;有惡,惡到三途去了;你沒有什麼大善大惡,肯定在人道。我們看過一些外國人的報告,催眠的報告,用催眠術,讓這個人在催眠當中他能夠回到過去,過去一世、過去二世、過去三世。我曾經看到一個報告,過去好像八十多世,時間四千年,四千年前。說出那個時代他是什麼身分,住在什麼地方,做些什麼工作,生活狀況,都能說得出來。一世一世都是做人,那就是沒有什麼大善大惡。也有些人過去世是畜生道,做過很長的時間,做畜生,餓鬼道、地獄道。

  在最近這幾年有附體的,跟催眠的狀況類似,也能夠說出過去生中的狀況,還說出現在周邊這些認識的人,過去生中都有緣分。這是諺語裡面所說,不是冤家不聚頭,冤家未必是冤仇,這個意思是很曖昧,今世跟你在一起的,過去世都有緣,沒有緣遇不到。佛法對這樁事情說得很具體,人與人之間,沒有緣不認識,真的對面相逢不打招呼的,陌生人。看到我們,笑一笑、點點頭,都是有緣的,或者不高興瞪你一眼,嫌你討厭,統統都是有緣的。這個緣很薄,也許一次,以後不再見面了,緣要很深就變成一家人。香港藍塘道光明講堂,我在那邊講過經,壽冶老和尚的道場,壽老往生了,我以前住在那個地方講經,住持、當家都不在了。這個講堂上有副對聯,壽冶老和尚寫的,上聯寫的,「夫妻是緣,有善緣有惡緣,冤冤相報」,下聯寫的,「兒女是債,有討債有還債,無債不來」,我還記得這一對對聯。我在那邊講經是一九七七年,三十多年前,有人告訴我這對聯現在還在。這是佛經上說的,一點都沒錯。

  學佛了明白了,我們的心態就改變了,如何把這些善緣、惡緣統統變成法緣?這個好事,冤緣都化解了,變成法緣。應該用什麼方法?用教學,以身作則,身行、言教就會產生效果。我們把倫理、把道德、因果做出來,讓我的這些父母、夫妻、兒女、兄弟姐妹、親戚鄰居,這都是有緣人,天天見面,常常打招呼,去感化他們。住在這個地方三年,住三年,我們這個附近的人都變成好人,你在這個地方沒有白住。不能不理會。用什麼方法?用四攝法,四攝法就是常常送禮,尤其是吃的東西,送鄰居,先靠近的鄰居,先送他們,慢慢距離再拉遠。三年這個村鎮就不一樣了,為什麼?人跟人見面會笑了,會打招呼。以前人見面不打招呼的,問都不問一聲,現在老遠見面打招呼。

  我們先做,帶頭做。我們十方到這邊來的同修,都帶著禮物送我,我們吃不完,這些東西又不能留,馬上就送人,送這些鄰居。所以現在這些鄰居見到我們都很有禮貌。再熟一點我們就想辦活動,我的想法,每個月我們大家聚一聚,辦個慶生會,慶祝生日。在這個月出生的人,壽星,我們替他祝福,我們大家在一起吃一餐飯,聚會,這個方法好。我在澳洲建了個小道場,淨宗學院,在圖文巴,今年十一年了。我們開幕那天,正式發請帖,邀請我們最近的兩條街的居民,兩條街,大概有幾十家,靠近我們住的。向他們做報告,有晚宴招待他們。先做報告,說明我們這些人到此地來,買了這個教堂準備幹些什麼。素菜接待他,他們吃了很歡喜。散會的時候,就有一些鄰居告訴我,你們這個活動能不能多做幾次?這就他們提出要求。我說那好,我們就定期,每個星期六的晚餐,溫馨晚宴,免費招待,大家統統都來。十一年到現在沒有中斷過,現在效果出來了,整個小城沒有人不知道淨宗學院,而且群眾都知道、都讚歎,淨宗學院的人都是好人。

  今年沒想到,是我們預期的,沒有想到真的心想事成。這個小城裡十幾個宗教被感動了,大家聯手起來,我們宗教先互相學習,團結起來,把這個小城打造成一個,世界上頭一個,多元文化和諧示範城市。五月,我們在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總部做了個報告,做得很成功、很精彩。十一年,把這個小城團結起來,人與人見面都能打招呼,都很和睦。特別是我們淨宗學院,穿這樣的衣服出門,每個人都跟你打招呼。連布里斯班機場海關都知道,你們到澳洲去旅行,到淨宗學會,他們都知道。在圖文巴這個城市,你不知道學會在哪裡,隨便問哪個人都知道,都會告訴你怎麼走法。我們在澳洲十年,別的成績沒有,這個成績可以值得一提的。

  所以,我們愛別人,人家愛我們,我們用真心去感動他。無私、不希望報酬的這種布施、供養應該要做,他們會對我們有很好的印象。這個城市原來是澳洲基督教的城市,沒有其他宗教進去,我們佛教進去了。現在這個裡面不少,原本是猶太教、基督教、天主教,現在裡面有拜火教,還有巴哈伊教,土著的宗教,一共有十幾個單位。一年總有幾次宗教活動,宗教團結的活動,過去宗教不往來的,現在宗教常常聚會在一起。每個人都嚮往,希望我們這個城市多彩多姿,生活在這裡面都非常快樂。我們的希望,是每個宗教帶頭,圖文巴的居民互相尊重、互相敬愛、互相關懷、互相照顧、互助合作,像兄弟姐妹一家人一樣。說明不同宗教、不同的族群、不同文化可以在一起和睦相處,不會衝突的,做得很成功。

  下面經文有一句,『神通自在』,「神通無礙也。如經云:能於掌中持一切世界等也」。這舉一個例子。佛菩薩確實有這個能力,在手掌心裡頭,將整個宇宙放在手心上。是真的嗎?真的,一點都不假,因為整個世界可以濃縮成一點。也許這一點,科學家所說的,這一點一爆炸,宇宙就現前。佛法裡頭不要爆炸,它自然現前,不是爆炸而現前的,本來就是。一微塵裡面有圓滿的宇宙,這就是中國古人所說的,其大無外,其小無內,微塵裡頭有圓滿的世界,《華嚴經》上說的。什麼人能進去?普賢菩薩常常進去,進到微塵世界裡面去供佛、去聞法、去度眾生。微塵世界不小,這個大世界,大世界也不大。所以大小是假的不是真的,大小是個抽象概念,不是事實,事實是沒有大小、沒有先後。沒有大小就是沒有空間,沒有先後就是沒有時間,空間、時間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這是佛經裡面的科學。

  佛經裡頭確確實實有圓滿的科學、圓滿的哲學,我不說是最高的,圓滿的。換句話說,世間科學、哲學沒有辦法超越佛經,因為它是圓滿的,所發現的佛經上全有。現代的科學家慢慢重視這個問題了。古人沒有這個儀器,沒有這些精密儀器,沒有這些科學的概念,特別是數學的概念、物理學的概念,他怎麼會知道?而且知道得這麼詳細,比科學報告還要詳細,什麼原因?科學家沒法子解釋,於是乎他們想到,他說人可能有一種本能,這個本能知道。現在這些人,我們把本能喪失掉了。這個說法跟佛的說法接近,確實是有本能,本能是什麼?真心、自性。你要是用真心、用自性,你什麼都知道,要不要學?不需要學。

  釋迦牟尼佛所學的是世間法,出世間法沒人教他,他從哪裡得來的?從禪定得來的。印度一些宗教,他們修禪定,止於非想非非想天,就是四禪八定。定的級別有八個層次,他到第八他就不再上去了,誤以為第八定是大般涅槃,再上去沒有東西了。佛從第八定再向上突破,境界現前,不是六道。第八定只到六道,第八定上去,六道沒有了,看到四聖法界。四聖法界也不是究竟,再向上提升,往更深的禪定裡面去契入,一直達到自性,就見性了。見性什麼?見到自性本定。惠能大師開悟,告訴我們「何期自性,本無動搖」,到本無動搖的時候,這就是自性本定,這才到頭,再沒有了。佛的定功就到這裡,看到什麼?看到一切法全是自性變現的,所以說「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宇宙從哪裡來的?現在科學沒找到,佛經上有。惠能大師講得這麼清楚,自性生的,自性是能生,整個宇宙是所生。自性沒有大小,所以宇宙也沒有大小,再小微塵裡頭有自性,那微塵裡頭就有世界。

  大乘經教裡頭講這個講得很多,講得很清楚,佛講清楚、講明白了,要求你證得,你要不能證得,你是聽說的,不是你自己的;你要證得了,那是你自己境界,自己境界你得受用,不是自己境界,你自己得不到受用。科學所證的是用儀器、是用數學、數理,他不得受用。佛菩薩是用禪定、用功夫,就是用清淨心,清淨到極處,平等到極處,它有作用。這個作用是什麼?他跟整個宇宙融成一體,這個作用可大了!跟宇宙融成一體,就是跟一切諸佛如來融成一體,這一體是什麼?叫常寂光。換句話說,身變成光,心也變成光,你的智慧、你的德能相好統統變成光,叫常寂光。常是永恆不滅的,不生不滅,永遠不會變異的,不會起變化的,這叫常。寂是清淨寂滅,裡面沒有一切污染,什麼污染都沒有,清淨寂滅。光,光明遍照,所以他知道,他照見了。智慧光照是自性本有的,不是外來的,德能、相好也是自性本自具足的,遇到緣它就現,沒有緣它不現。不現不能說它沒有,現不能說它有,這是不可思議的境界。

  所以經上說的這句話,「能於掌中持一切世界」,我相信科學不斷的向前去推進,會有一天證明,佛在經上講這句話是真的。我們今天來問一句,我們這個大樓下面有個房間叫四庫館,裡面放的是一套《四庫全書》、一部《四庫薈要》。那我要問你,這部《四庫全書》跟《薈要》,你能不能放在手掌上?不能,這怎麼放法,那麼大的東西!現在已經有人把《四庫全書》放在晶體上,晶片,還送給我一套,就放在手掌上。好像有十幾片,小小片,十幾片,你插在電腦裡面你就看見,一部《四庫全書》,很輕,在手掌心裡頭。這個我們要是跟古人講的話,一部《四庫全書》可以拿在手上,沒人相信,你說瘋話,哪有這個道理?我們相信科技還會進步,現在十幾片,將來大概一片就可以了,一片就容納整個《四庫全書》。

  從這個你來推,佛法給你講的,也就是一個小片,比這個晶片還小,肉眼看不見,一微塵。裡面藏的是什麼?整個宇宙,整個宇宙信息就在那一點裡頭。誰知道?普賢菩薩知道。普賢菩薩有能力,就在這個裡頭,不要到遠處去,就在這一點裡面觀察全宇宙,全宇宙裡面所有一切眾生他一清二楚。不但知道你現前,知道你過去,知道你未來,統統在裡頭。佛法是高等科學,領先科學,我們盼望科學能走到這一步,科學、哲學跟佛法融成一體。我記得好像愛因斯坦當年在世提過,他說宗教,跟科學最接近的是佛教。現在愈來愈接近,量子力學非常接近,講微觀世界,微觀搞明白了,宏觀也就清楚了。所以這個能於掌中持一切世界是事實,我們能相信。人家送我一套《四庫全書》的晶體,晶片,我拿來一看,歎為觀止,放在電腦裡頭,文字就現出來,一部《四庫全書》那麼大。可這什麼?這得有電才行,沒有電就不行了。

  可見得宇宙千變萬化,總在遇緣不同,這緣。古人沒有遇到今天科學的緣,他怎麼會懂的?佛經上說的他怎麼會相信?我們感到奇怪。我們今天能相信是因為科學報告,我們對經上這些話沒有問題,能相信,能體會到,他們那個時候沒有。這就是人家比我們高明,我們沒法子理解的,他的心比我們清淨,他沒有我們這麼多的妄念,沒有我們這麼多的妄想,沒有這麼多的欲望。也就是說他的心比我們靈,感應比我們敏銳,他能感應到,他能體會到。我們今天還要靠科學幫忙,堅定我們的信心、願心。我們真正要想跟佛菩薩一樣的通達明瞭,就是往生極樂世界,你要想真正明瞭,到極樂世界,個個都是一流的科學家,神通廣大。旅行,坐車、走路多麻煩,念頭一動,身體就到了,這都是真的,都不是假的。有能力遍到全宇宙,這就是分身、化身,常寂光遍照,遍照就遍到,都能到,一點障礙都沒有。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