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第三九四集)  2013/8/16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0-0394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第六百七十九頁第四行,『大慈大悲喜捨聲』,從這裡看起:

  「喜捨見《宋譯》。慈悲喜捨,名四無量心」。說無量,意思就是性德,世出世間一切法,稱性就無量。自性它是真正的常一,常是不生不滅,一是永恆不變,只要是稱性。慈悲是我們世間人講的愛心,差別,慈是與樂,幫助眾生得樂,悲是幫助眾生離苦,差別就在此地。而實際上,離苦就是得樂,得樂了當然就離苦,它也是一樁事情。這種心發起,沒有自己絲毫意念夾雜在裡面,才叫慈悲,才稱性。

  經論上有說四種慈悲,四種緣。第一種緣,「愛緣慈悲」,你愛他,你一定幫助他離苦得樂,父母對於子女就是最明顯的例子。愛緣慈,對一切眾生都有。從愛緣慈擴張,中國傳統教育把這種慈悲要擴大,擴大到凡是人皆須愛。不僅擴大到家族,擴大到社會、族群、國家,乃至全世界,一切人皆須愛,這個叫「眾生緣慈悲」,世間的聖賢。愛緣慈悲這是世間凡夫,能提升到世間聖賢。再提升這就是出世間法,「法緣慈悲」。菩薩、二乘通達一切法是心現識變的,大乘經上所說「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三世,過去現在未來,現前一切眾生都是未來佛,為什麼?他們有佛性,他們本來是佛,最後,就是早晚終歸會歸到原始點,自性的原始點,他一定會回歸。佛在《華嚴》上說得非常肯定,一絲毫懷疑都沒有,叫法緣慈悲,法爾如是。第四種叫「無緣慈悲」,那是妙覺如來所證得的,究竟圓滿,沒有條件的,無緣慈悲。等覺菩薩還有條件,法緣。這四種說得好。

  我們現在是迷了,迷得很嚴重,希望我們能把愛緣慈悲擴大,盡可能的向這個目標去發展,凡是人,皆須愛。特別對討厭的人,這叫功夫,這叫真正用功,就是修止觀,學看破,學放下。最討厭的人、最看不慣的人,在這個地方修慈悲心、修平等覺,不能遠離。討厭的人遠離他,你這一生沒指望,提不上去,為什麼?有這個機會來給你練習你不要,你拒絕了。所以順境、逆境統是增上緣,都是磨鍊自己的。順境磨鍊不生貪戀,你喜歡的、你愛好的人事物,在這裡練什麼?練看破,練放下。練看破,不生佔有的念頭,不生控制的念頭,不生支配的念頭。

  如果你在一個團體裡頭你是領導人,領導人當然有控制、有支配,控制支配要符合仁義,仁是愛心,義是如理如法,中國人講合情、合理、合法。這就是標準的領導,領導地位裡面積功累德。沒有仁義那就會造業,為什麼?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來待人接物。喜歡,對他很優厚;不喜歡,對他會刻薄,這就造業了。這結的緣不好,這個緣是六道的緣,生生世世冤冤相報沒完沒了,這個不能不知道。真誠的愛心裡頭沒有絲毫自己的念頭在裡頭,沒有佔有、沒有控制、沒有支配,沒有這些念頭。沒有就是放下,所以在順境、逆境統統是修行。

  中國古德教給我們,「三人行必有吾師」,就是這個意思。三人是比喻,自己一個,另外兩個,一個是善人,一個是惡人,兩個都是我的老師。善人從正面教導我,我要有本事不生貪愛,有感恩的心,沒有貪愛;那個惡人他從反面教導我,我對他沒有怨恨心,有感恩的心,這就對了。所以,一切境界都是菩薩學處,菩薩到哪裡去學,特別是人事環境。所以會做人、會處人,那些事他一定辦得好。做一個領導,對待下面的部屬,最重要的是要從這一點去觀察。這個人是善、是不善看什麼?看他對父母、看他對老師、看他對兄弟、看他對朋友,就知道了。在這個裡面細心觀察,仁義禮智信他做到幾成。能夠做到七、八成,這個人是賢人;能夠做到九成、十成,這個人是聖人,聖賢從這裡修的。脫離群眾那他就沒有辦法了,叫盲修瞎練,把光陰都浪費掉了,他不會成就。

  「慈無量心,能與樂之心」。與樂,什麼是最樂?覺悟是最樂,幫助他覺悟。有同學來問我,不止一個,這個世間,我們學講經,環境非常難,講得不好,別人諷刺我們、笑話我們;講得好,別人嫉妒我們,你說怎麼辦?佛法沒人說,法就會滅了。經論裡面告訴我們,諸佛如來的法運有正法、像法、末法、滅法。什麼叫正法?有講經的,有聽經的,有修行的,有證果的,開悟就是證果,這叫正法。有講經的、有聽經的、有修行的,沒有證果,這叫像法。有聽經的、有講經的,沒有修行的,當然沒有證果,這叫末法。講經的沒有,聽法的沒有了,這叫滅法。

  怎麼辦?現在講經的沒有了,很少,聽經的人也不多,怎麼辦?要不要講?要講。我們一定要清楚,我們只能看眼睛看到的聽眾,我們就歡喜,聽眾很多。那我們看不到的聽眾,比你看得到的還要多,你自己不知道。那些看不到的聽眾不會嫉妒你,不會障礙你,你不能不顧他們。練習講經的時間最好是在朝暮,早晨三點鐘到五點鐘這個時間很適合,鬼神、天神來聽,晚上八點鐘到十點鐘是好時段,鬼神來聽。我們隨便在一個小房間裡頭自己講,放個錄音機,或者放個小攝像機對著它講,心裡頭觀想,下面有很多無形的眾生在座。我們自己看到這個講堂很小,鬼神看這個講堂很大,容納幾千、幾萬都容納得下。

  要非常認真努力的講,講上十年,你再出去講經,就不會有人障礙你了。為什麼?十年功夫成就了,諸佛護念你,龍天善神保佑你。現在才起步不行,得不到這些加持。完全靠自己努力,你才能得到加持,這是不能不知道的。無形的眾生比有形的不知道多多少倍,他們渴求佛法,我們能行布施,法布施,這個功德很大。如果有緣,能把我們自己講的,首先十年之內,把它做成CD,有聲音、有文字,沒有人像,這個好,不需要別人認識我。十年之後,你的光碟流通可以你的人像放在裡頭,為什麼?大家知道了。十年一定要謙虛,一定要含蓄,最怕的是名聞利養,一墮落名聞利養,你就回不了頭來,那叫真可惜。

  蕅益大師一生不近名,遠離名利。死之前告訴他的弟子們,把他骨灰,火化骨灰,骨灰跟麵團揉在一起布施給眾生,跟眾生結緣,放在池塘裡面餵魚,跟水族結緣,不留。他的弟子們,這個話沒有依教奉行,因為看到火化的舍利非常好,不忍心這樣做,還是給他建塔,供奉在靈峰,就是在杭州西面天目山。齊素萍居士是東天目山,蕅益大師是西天目山,天目山五峰,中天目,東南西北。蕅益大師道場我去看過,他那個塔我也去看過,塔都還在。人能夠保持一生不沾名聞利養,不要出風頭,名大了沒什麼好處,嫉妒障礙特別多。

  「悲無量心,能拔苦之心」。他有困難、有痛苦,實在講,苦,六道輪迴苦。如何幫助他脫離六道輪迴?只有一個方法,念佛求生淨土,這是真的。如何幫助人相信,如何幫助人真正發願求生,他自然會老老實實去念佛,念佛感應不可思議。世尊末法往後九千年,除這個法門之外,任何一個法門想脫離六道輪迴都難。為什麼?要斷見思煩惱,這個不容易,誰有這個本事?縱然有這個本事脫離六道輪迴了,生到四聖法界,證得聲聞、緣覺、菩薩、佛果,這也算是正法住世。我們不說高的,說最低的初果須陀洹,你能做到嗎?五種見惑斷掉了,就是放下了。身見、邊見,邊見放下,沒有對立的,見取、戒取放下,沒有成見,就是今天說沒有意見,什麼都好,你就能夠恆順眾生,不執著自己的意思,不認為自己是對的。執著自己意思,認為自己是對的,你那個我執沒有放下,你還有我。有我就是六道輪迴的根,你出不了六道輪迴。

  《金剛經》前半部是小乘聖者,四果四向,「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離四相,小聖;後半部是大聖,大聖離四見,「無我見,無人見,無眾生見,無壽者見」,比前面深,前面是離相,沒有離見,後面離見。見是什麼?念頭。小乘人不著相,他念頭有;大乘菩薩連念頭都沒有了,也就是我、人、眾生、壽者的念頭沒有了。這是法身菩薩,念佛往生極樂世界生實報莊嚴土,他不需要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但是佛依舊還是加持,這是真正離苦得樂。

  喜,第三個喜,喜是性德,「見人離苦得樂生慶悅之心」,歡喜,沒有嫉妒障礙。如果有嫉妒、有障礙,這個喜無量心生不起來。最後是捨,捨是放下。上面這三種心,事上有,理上沒有。如果事上有,心上也有,你的心就被染污了,你的心裡頭有喜怒哀樂。小乘聖人心地清淨,喜怒哀樂沒有了,是非人我沒有了,煩惱沒有,連煩惱習氣也沒有,辟支佛煩惱習氣斷了。「又怨親平等,捨怨捨親也」。怨親怎麼平等?親不放在心上,怨也不放在心上,心只有清淨,只有平等。心裡頭有一樣東西就不清淨,就不平等。

  我們修淨土,念阿彌陀佛,想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要問問,我有沒有四無量心?如果我有四無量心,決定得生;沒有四無量心,往生就沒有把握。往生真正的絕對的條件,經上說得很好,「心淨則佛土淨」。《無量壽經》的經題上說得好,「清淨平等覺」,清淨心生凡聖同居土,平等心生方便有餘土,覺心,覺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生實報莊嚴土。經題上字不是隨便立的,每個字有它甚深的意思在裡頭,我們要能體會到。

  這個四無量心統統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六根所接觸的六塵境界,對人、對事、對物。人真正覺悟,安分守己,他不造惡業;如果沒有智慧,心雖然好,依舊造惡業。特別是現前這個時代,沒人教了,父母不教,老師不教,社會上看不到,宗教裡頭也不教了,只做一些宗教儀式。所以,我們今天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沒有標準,什麼是善,什麼是惡,茫然無知。造惡以為是行善,這個問題可嚴重了,這個就是非顛倒。

  中國人有標準,千萬年來都遵守這個標準,這個族群社會沒出亂子。縱然外族到中國來統治中國,也沒有問題,他沒有破壞傳統。元朝,蒙古人入主中國,清朝,滿州人入主中國,沒出問題。為什麼?他們那些領導人對中國傳統文化知道,這是好東西,他們接受,自己學習,自己奉行,領導全國奉行。五倫、五常、四維、八德,千萬年來沒改變。清朝末年,慈禧太后疏忽了,就是不重視了,她迷信,宮廷裡面駕乩扶鸞,過去章嘉大師告訴我的。世出世間的經論她不喜歡學習,國家大事在乩壇裡面來決定,讓鬼神來決定,她亡國了。中國老祖宗早就有教訓,說「國之將興」,國家要興旺,「聽於民」;「國之將亡,聽於神」,聽鬼神,國家就要亡了,慈禧太后沒有意識到。孔子敬鬼神而遠之,他知道鬼神是一類眾生,應該要像對人一樣對他有禮貌、有尊敬。他教我們,我們就做什麼,這個不可以,這不能聽,這就叫而遠之。我尊敬他,他所說的我要用智慧去考量,不能夠隨便接受,這對的。鬼神裡頭有善神,也幫助眾生離苦得樂,但是善心的少,不善心的多。我們用眼前的社會,可以跟它做個對比,細心從當中體會,這是很深的道理。

  日常生活當中,積功累德就是修四無量心。對人有愛心,能關懷、能照顧、能提醒他、能幫助他,這就是慈悲心,這就是喜捨,四無量心。特別是怨親平等,這已經到了菩薩的境界,心裡頭清淨平等,沒有怨恨。中國古人講「仁者無敵」,一個仁慈的人,什麼叫仁慈?仁慈的標準是他沒有對立的,他心裡頭沒有對立的人、沒有怨恨的人,這個人叫仁慈。換句話說,他沒有討厭的人,什麼人跟他見面都歡喜,以清淨心對待,以平等心對待,清淨平等生智慧,不生煩惱。我們要想度自己,自己遇到淨土法門,真的生歡喜心、生慶幸心,這一生當中決定要求生極樂世界,那你一定要把四十八願念熟,不能跟阿彌陀佛相悖。彌陀是怎樣待人接物,我們應當向他學習,我們有的要保持,要發揚光大,沒有的要趕快學習。時時刻刻都能提得起來,能夠捨己為人,一切時一切處成就一切眾生的善心,這就是積功累德了。

  助長眾生的惡行,障礙眾生的善行,這種人雖念佛不能往生。為什麼?他造的惡業太重,這個惡業累贅他,他不能往生。唐太宗是個好人,是個好皇帝,為了爭奪政權造了重業,把哥哥、弟弟殺掉,傷父母的心,父母疼愛兒女,無間地獄罪業。你能夠盡孝道,勸導天下人盡孝道,可以捨棄王位。做皇帝也不過是做了二十三年,不長,來生墮無間地獄,何苦!你能把王位讓給你哥哥,幫助你哥哥來治理國家,你這一生福報享盡了,來生在天道享福。你在人間沒有做到人王,天上去做天王去了,這是他沒想到的。所以四無量心非常重要。

  我們再看底下這一段,解釋『甘露灌頂受位』。「甘露者,天人所食之美露」,飲料,天人所用的最好的飲料。「味甘如蜜」,甘是甜,非常可口。飲甘露,身心健康,長壽不老,這是佛在經上給我們介紹的。《光明文句》第五卷說:「甘露是諸天不死之神藥,食者命長身安,力大體光。」這麼好的東西,人間沒有,為什麼?人間沒這麼大的福報,天人有這樣大的福報,他們能享受到。「灌頂受位者,顯教謂等覺菩薩將入妙覺之位,一切十方佛,以智水灌菩薩頂。譬如轉輪聖王,取四大海水灌太子頂,唱言:太子已受位竟。名灌頂受位」。這是古印度的習俗,國王就位,用四海之水,印度三面臨海,北面是喜馬拉雅山,取大海之水給太子灌頂。大家都念:太子已受位竟。這是太子受帝王之位,正式接受是帝王之位,不再稱太子了,稱國王,行灌頂禮,這個典禮。等覺菩薩,菩薩最高的,菩薩裡頭最高的叫等覺。覺就是妙覺,妙就是佛,等覺,等於妙覺,他還不是妙覺。等覺正式成為妙覺,十方諸佛都來參與這個盛會,等覺菩薩要接受妙覺如來的果位了,所以以智慧水灌菩薩頂。印度的習俗,佛菩薩示現這個相,大家看到了。

  「又密典《秘藏記鈔》」,這是密宗的經典。現在的佛教,大德們把它分為三大類,一類是南傳的,中國人稱為小乘,古的稱呼是上座部跟大眾部。他們所依據的經典,就是《大藏經》裡面所說的《阿含》,有少分的方等經,方等是大乘,這南傳的。再一分就是北傳的,傳到中國,傳到韓國,傳到日本,這往北傳的。另外一個是藏傳的,藏傳是密宗。所以現在世界的佛教有三個語系,南傳的是巴利文為主,北傳的是漢語為主,包括韓國跟日本,是以漢語為主的,藏傳的是以藏語為主,三個語言的系統。密宗裡頭,「以水灌頂,名甘露灌頂」,法王受位的時候,都行灌頂這個儀式。

  《大日經疏》裡頭說,「今如來法王,亦復如是,為令佛種不斷故,以甘露法水,而灌佛子之頂,令佛種永不斷故」,這把這個儀式裡頭真正的意思顯示出來了。「為順世法故,有此方便印持之法。從此以後,一切聖眾,咸所敬仰。亦知此人畢竟不退於無上菩提,定紹法王之位」,這是講真正這個意思。法王接受大法之後,佛教裡面是教育,等於學校的校長就職典禮,他要承擔起如來大法世世代代承傳的使命。

  佛法是教育,早年間,方老師跟我講過幾次,不止一次,我的印象很深刻。他老人家說,佛法要能夠興起,特別指中國,告訴我,一定要恢復叢林制度,叢林制度是中國佛法。什麼叫叢林制度?就是大學。叢林制度在中國唐朝興起的,馬祖、百丈這兩位大德,馬祖建叢林,硬體的設施他規劃的,百丈立清規,裡面教學的這些設計是百丈大師的。他們兩個領導帶頭,把佛教在中國正規化了。在這以前是私塾教學,沒有一定的制度,有原理原則,沒有硬性的規定。多半是一個老師教幾個學生,方式幾乎都是用阿難尊者複講的方式,世世代代相傳,培養講經教學的這些大德。是聽老師講經,聽完之後複講,叫複小座,把老師所講的重複講一遍。複講,漏掉的沒有關係,不能自己添加,這是忌諱,要保持老師所講的原來的樣子。什麼時候可以自己添加?開悟了,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可以,你自己有悟處你可以說,真正有悟處。

  自古以來,中國《大藏經》裡面所收的許許多多經論、註解,都是開悟的人,不是開悟的人,他的東西不可以收在《大藏經》裡。《大藏經》是個標準,能被《大藏經》收入的,可以說佛門這些大德承認他開悟了,承認他所說的可以流傳後世。讓我們初學的人,初學沒有智慧,不能辨別是非邪正,什麼是正?入了《大藏經》的就沒有問題,正知正見。所以這個關把關把得很緊。這個關誰把?帝王,歷代帝王,佛教跟道教是帝王親自管,不在國家行政體系之內。今天斯里蘭卡,政府有設宗教部,宗教部長一定是總統兼任,而不是別人。依舊守著釋迦牟尼佛的教誨,佛把護持佛法的使命委託給國王大臣。所以它不是歸宰相管的。在中國歷代亦是如此,佛教跟道教是皇上管。儒是宰相管,宰相底下有個部,就是教育部,從前不叫教育部,叫禮部,禮部尚書就是教育部長,他管儒,他不管佛、不管道;佛跟道皇上管。這都是釋迦牟尼佛的遺教,現在在這個世界上,好像只有斯里蘭卡。泰國情形我不知道,不太清楚,但是泰國宮廷裡面出家人很多,他們在宮廷裡面隨便走,沒有人障礙,這也是個以佛教為國教的國家。

  菩薩受灌頂記,成佛了,從此以後,一切聖眾,一切聖眾指的是菩薩、聲聞、緣覺,咸所敬仰,對法王尊重、仰信。亦知此人畢竟不退於無上菩提,他決定證得妙覺果位。「又《秘藏記》曰:菩薩初地乃至等覺,究竟遷佛果時,諸佛以大悲水灌頂。即自行圓滿,得證佛果。」「如上種種微妙法音,皆是水波自然之聲,無情說法,遍滿國土,池水樹林,悉演妙法」,這一段是結歸到極樂世界。灌頂這個意思,前面念老給我們說得很清楚。密宗,接受上師傳授三皈儀式,裡面一定有灌頂,這是表法的意思,一定要懂得灌頂兩個字的真實義,什麼叫灌,什麼叫頂。灌是授予,傳授給你,頂是最高的法門,也就是我們今天講佛法的總綱領、佛法的總原則,傳授給你,這是佛的頂法,這叫做灌頂。水是表法的,你要不懂這個意思,以為水滴到頭上這就灌頂了,你就真正得到利益了,你錯了,它是表法。懂得意思曉得,不懂意思的時候不知道,叫迷信。

  灌頂傳法,大的是一部經論,小的是一句偈。我們學佛,拜老師,拜個師父,師父給我們授三皈,密宗就是灌頂,灌頂也是三皈。傳授給我們,皈依佛,我們在這個地方念的偈子,二足尊;歸依法,離欲尊;皈依僧,眾中尊。這是佛法的頂法,千經萬論都是從這覺正淨,就是佛法僧,演變出來的,變成無量無邊的佛法;無量無邊佛法總歸納就佛法僧,就三個字。佛是覺悟,這個一定要知道,覺而不迷;法是正,正知正見;僧是清淨,就是六根清淨,一塵不染。學佛要抓住這個綱領,無論你修哪個法門,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與覺正淨相應這是佛法,與覺正淨不相應,這不是佛法,這是邪法。就是說真正的佛法決定是引導你開悟的,決定不是迷信,破迷開悟。

  佛是覺的意思,覺而不迷。不容易,宇宙之間一切人事物你真搞清楚、搞明白了,這叫覺;你沒搞清楚,沒有搞明白,你在迷。把迷當作覺,把覺當作迷,這顛倒了,現在這個社會這樣的人不少,認為佛教是迷信。你要問他什麼是迷信,他也不懂,他只認為拜那個泥塑木雕的,那不是迷信是什麼?泥塑木雕的這些像,在佛法裡頭是表法的,是教學的工具,它不是迷信。民間家庭裡供那個祖先牌位,你能說它是迷信嗎?對國家社會有特殊貢獻的,所謂偉人,給他塑個像供在那個地方,那是迷信嗎?這些問題要不搞清楚、不講明白,會造成嚴重的障礙,會演變成嚴重的災難。

  所以佛教是教育,回歸教育就對了。中國的叢林制度是正確的,釋迦牟尼佛一生所傳的,四十九年所說的,確實是一個非常完美的大學。各種科系它都有,有哲學、有科學,對我們認識宇宙、了解萬事萬物有很大的幫助。近代的量子力學家他們所發現的,我們讀了他們的報告非常歡喜。科學不斷在進步,我相信二、三十年,不會超過五十年,全世界的人會承認佛教是科學、佛教是哲學,佛教不是宗教。這個趨勢任何力量都沒有法子阻攔,科學家把它證明了,科學家都相信了。

  於是擺在現前,有一樁大事業要辦,那是什麼事?佛教這三種承傳,南傳的、北傳的、藏傳的,內容最豐富、最完美的是北傳的漢學的這一支,漢字、文言文這一支。漢字、文言文,要想研究北傳的佛教,一定要學漢字、要學文言文。如果不學漢字、不學文言文,這部分東西,最完善的、最好的這部分,你得不到。漢字跟文言文的特色,湯恩比博士說得非常好,湯恩比前面一代,羅素,也是英國人,在中國住了很長一段時間,他也非常了解,也稱讚。中國人一定會把漢字繼續保持下去,為什麼?漢字如果是廢除了,不要了,中國文化連根就拔掉了。這不是關係中國這一個國家的興亡,關係到整個人類的存亡,有這樣嚴重的關係。什麼人學漢字、學文言文,這個人就是繼承中國五千年文化傳統的聖人。人生在世,什麼事業最大?沒有比這個更大的,沒有比這個更善的了。

  漢學包括大乘佛法,包括佛法北傳的這一支。為什麼漢學重要?漢學永恆不變,再傳上十萬年、百萬年它都不會變。拼音的文字是會變的,古人看不懂現在人寫的,聽不懂現在人所說的。但是漢字、文言文它有特殊的能力,它不是拼音的,它永恆不變。排列的方法不變,文字的寫法不變,幾千年前人所寫的,現在人看得懂,沒有問題。那現在人為什麼不懂?他沒學,沒人教他。在八十年前,小學五、六年級畢業的學生對文言文的障礙就沒有了,他能看得懂,他自己能讀,他沒有障礙。民國初年,有些學者為《四庫全書》做了一把鑰匙,《四庫》博大精深,我們一般人不得其門而入。那個時候的人已經想到,他們替後人編了一套簡單扼要入門的方法,我叫它做鑰匙,叫《國學治要》。《群書治要》裡面蒐集的內容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就是這一類的,修身齊家治國的這些教訓,專蒐集這個。另外的,如何能夠深入《四庫》,了解中國全盤的東西,他編了一套書,叫《國學治要》,概括全部的《四庫全書》,經、史、子、集,這個東西好,先讀這個。國文程度的標準,什麼標準?高中標準,為他們編的。你打開《國學治要》,你就曉得民國初年高中學生的標準,他們沒有障礙,從這部書的引導,他就有能力去閱讀《四庫》。

  這部書我們也印了一萬套,到處贈送流通,幫助年輕人深入《四庫》,承傳中國傳統文化的使命。他們編輯的方法、理念也是採取《群書治要》,但是範圍擴大了,概括全部的《四庫》。《群書治要》不是的,它只採取經、史、子這三部,集它沒有,沒有採取。而且經史子裡面還精挑細選,用了很長的時間,最後選擇六十五種書,並不是全部的經史子集。《國學治要》是全部的,不止經史子的,不止這個六十五種,還多。

  這些人對中國傳統文化有遠見、有愛心,給予後人這些方便。後人要真正契入,對於中國的文字學要下功夫,要真正有人發心,一生專門攻中國文字學。將來培養漢字、文言文的教學師資,這個非常重要,漢學院要以這個為基礎,佛教大學也要以這個為基礎。因為漢文翻譯的佛教經典,用的是漢字,用的是文言文,在文字學裡面稱為變文,變化的變,不是純文言文,就是帶著好像古時候的白話文,為了便利大家閱讀。所以是非常淺顯的文言,不是很深奧的,跟古文比諸位就看得很清楚,佛經的文字容易懂。當時翻譯的大師已經考慮過這個問題,佛教要普及,不能用很深的文字,要用淺顯文字,表達的理論、理念要清楚、要正確,文字要通俗。

  在極樂世界好,極樂世界種種微妙法音,是水波自然流出來的。無情說法,樹木花草,流水的聲音、風吹在樹葉的聲音都在說法。遍滿國土,你看,池、水、樹林都演妙法。所以在極樂世界學東西快速,成就快。學佛、學儒、學道,我們這個時代,真正有修有學的這些人都凋零了,都不在了,我們沒老師,怎麼辦?早年李炳南老居士教我們,教導我們學孟子、學司馬遷、學韓愈,做古人的私淑弟子,一生學一樣東西。孟夫子學孔子,孔子那時候不在世,過世了,孔子的著作不多,弟子們整理出來留傳給後世。《論語》是雜記,弟子們記錄孔子生活當中點點滴滴,跟學生討論、答問一些資料,編成一部書,分量不多。古人留給我們一句話,叫「一門深入,長時薰修」,「讀書千遍,其義自見」。用真誠心,真誠的愛心,愛古聖先賢的教誨,愛古聖先賢的典籍。學一樣,不能學多,用恭敬心去學,誠敬到極處就會有感應。所以老師教我「至誠感通」,怎麼會通達?真誠到極處,豁然就通了。用這個方法,除這個方法之外,沒第二個方法。

  真誠到極處,恭敬到極處,沒有絲毫懷疑,我知道多少我就做多少,一定把它變成我的生活,變成我工作,變成我處事待人接物,真學問。你這樣默默去做,你也默默無聞,十年、二十年,豁然大悟,就通了。開悟之後,不但你所學的這一門通了,門門都通。這個方法,釋迦牟尼佛是用這個方法,他的東西是誰教他?沒人教。在中國,諸位都知道的,禪宗六祖惠能大師不認識字,他世出世間法全通,誰教他?沒人教他。感通的,至誠感通,真誠到極處就感通了。真誠到極處,一聲佛號跟阿彌陀佛就通了,你求阿彌陀佛現身,佛就真在你面前。不通是你沒有真誠心,你的妄念太多,雜念太多,欲望太多,這個東西障礙你;你能把這個統統放下,自然就感通。這叫無師智、自然智,它現前,這是真智慧。

  所以確確實實有方法,我們肯不肯真幹?肯不肯捨己為人?我犧牲自己,我希望中國傳統文化不斷絕,我拼著命去學習,經書上怎麼教我就怎麼做,不折不扣。教我們不貪,世出世間法都不可以起貪心。世間東西我不貪了,我還貪佛法,你能不能成就?不能,你還搞六道輪迴。因為你貪心沒斷,只是貪心換了對象,以前你的貪心貪世間法,現在換成出世間法,貪心沒斷,這沒用處。佛是教我們斷貪心,不是教我們換對象。出世間法不能貪,為什麼?全是假的,佛法是因緣生,因緣生就不是真的。離開貪瞋痴慢疑,真的就出現了,五大障礙。自私自利是障礙的根本,你說要不要放下?放下就對了,放下什麼問題都解決了。

  一部《四庫全書》,五千年前多少聖哲的心血結晶都在裡頭,如果明心見性了,全知道了。為什麼?不離自性,全是自性裡頭流出來的,你見到性,沒有一樣不知道。而且知道的一絲毫錯誤都沒有,比寫書的人還厲害,為什麼?寫書人他沒見性,你見性了。《華嚴經》上所說,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是自性,一切是萬法。講一個字,孝,這個孝包括一切法,世出世間所有法都在這一法裡頭,千經萬論都從孝這一字延伸出來的,一個字就是。講仁,仁這個字也是一切法都在裡頭;講義,一切法就在這個義裡頭,妙不可言,全通了。所以《金剛經》上佛才說,法門雖然很多,完全是平等的,法門平等,《金剛經》上的一句話,沒有差別。一法就是一切法,所以這一法你有沒有通,通到哪裡?通到自性。自性就是真心,用真心來學就會見性;用妄心學是永遠不能見性的。妄要放下、要捨,別放在心上,所有一切法全是虛妄的。所以叫你萬緣放下,連佛也要放下。

  淨土宗是個特別法門,淨土宗教你一切放下,心裡面准許你有一個阿彌陀佛,這是它特別地方。它是不是能證得究竟?不是,這個要知道,它是個方便法。它第一步是教你到極樂世界,到了極樂世界才教你一切放下,阿彌陀佛也放下,你才見性,它分兩段。這個對於什麼?對於不能放下的人,煩惱習氣非常重的人,一個特別的方法。八萬四千法門沒有帶業的,這個諸位要知道;淨宗是帶業的,煩惱習氣不斷可以成就。往生到極樂世界等於成佛,記住等於,不是真的,為什麼?到極樂世界去,再一切放下,就成佛了。那個地方環境好,阿彌陀佛幫助你,用什麼方法成就阿彌陀佛知道,我們自己不知道,聽阿彌陀佛教誨我們就能成就,這真正不可思議。

  我們自己要清楚,你要問我,我老實告訴你,除這個法門之外,任何法門我都不能成就,在這一生當中沒辦法。那來生,來生不知道到哪裡去了,所以這個事情很可怕。我要在這一生成就,我只有這個法門,這個法門我肯定我能做得到。信、願、持名,它要求的就這四個字,念茲在茲,念念不捨,行住坐臥。散步,一步一聲佛號,分秒必爭,不浪費時間,不打妄想。十方供養是十方同修拜託我替他做好事,不是我拿來享受的。我居住的環境很小,六和園你們去過的,面積只有四百平方英尺,還沒有我們這個攝影棚大,我們這攝影棚比我房子大,兩層。這是香港一位何老先生,老同修,往生之後他把他住的房子供養給我,讓我在香港定居,這麼回事情。

  我也沒有考慮我將來晚年到哪裡去,沒想到,一切佛菩薩安排,章嘉大師教給我的。我們自己發心,就是發願一生身心奉獻給佛菩薩,續佛慧命,我一生自己的生活,衣食住行,佛菩薩安排。我從來不想這個事情,都是自然的,恆順眾生,隨喜功德。所以在香港,這晚年在這邊住得這麼久,以前我居住的地方,大概最長的時間三個月,短的時間半個月、一個月。能夠在這裡住的時間長,這個地方有人供養一個小房子給我,我認為這是佛菩薩安排的,我在這裡長住。不是別人供養,我自己倒去買個房子,這個不可以。

  建個道場安身,有些出家人修行,這個我可以做。我自己也可以留個房間,一年、兩年偶爾去住幾天,行,那不是我的房子。這個也只有在澳洲辦了個淨宗學院,在馬來西亞建了個漢學院,漢學院裡面將來給我保持一個房間,我要去的時候有地方住。那個房子是漢學院的,不是我的。將來往生乾淨,什麼都沒有,沒有牽掛,什麼時候走都可以,都歡喜。如果自己擁有,你還得想前想後,麻煩可多了,怕走不了。要捨得乾淨,要捨得俐落。一切法全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保持這一生不造罪業,不跟人結怨。這個我們已經做了六十多年,晚年不會犯這個過失了。所以,一生感謝老師,老師教我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享受到了。謝謝大家,今天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