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第三四七集)  2013/7/6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0-0347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第六百一十三頁倒數第二行,最後的兩句看起:

  「《淨土修證儀》云:十乘之理觀,能發九境之魔事。以五蘊生死迷暗之法為境故」。十乘理觀我們學到第六,在第六段學到「道品調適」,這裡給我們說了三十七道品。三十七道品依圓教,用一心三觀,於上面所講的破法遍及識通塞,若不以道品調適,就無法與正法相應。所以三十七道品是行道法,修道之人如果想斷惑證真,必須要用道品在修學當中來調適,遇到障礙要用它來應對。

  三十七道品我們學到七覺分的除覺分,今天我們接著看下面,捨覺分。除是斷除見煩惱,就是見惑。「捨覺分,謂捨離所見念著之境」,這個範圍包括很廣。確實,我們心有所念,這個念是妄念、是雜念,無論是念人、念事、念物,對我們的修學統統產生障礙,必須要捨離。就像修.藍博士所說的,要把心裡面所有一切的記憶,過去的,你還記得的,這叫雜念,要把它清除乾乾淨淨;對於未來的會想像,想像我們明天怎麼辦,怎麼做法,下個月怎麼做法,明年怎麼做法,這叫妄想,它還沒到,這些統統要清除。不善的要清除,善的也要清除,為什麼?因為你有念著,你有這個念頭,你執著了,這個妨害我們的清淨心。心裡頭惡的東西是染污,善的也是染污,清淨心裡頭善惡都沒有,平等心裡面染淨都沒有。所以清淨心是阿羅漢、辟支佛的境界,平等心是別教三賢菩薩的境界。為什麼要捨?因為它障礙我們見性,見性是大道,是我們所希求的,所以必須要把這個東西放下。

  心,我們念佛法門比較上特殊,比他們容易好修,他們是要捨得乾乾淨淨,真的是一念不生,這個難,真難。我們念佛法門把它對換,把所有這些念頭都換成阿彌陀佛,許我們有阿彌陀佛這一念,除這一念之外別無二念,那就方便多了,真正做到無念我們做不到。無念還是一個念頭,那個無想定就是這麼修成的,所以它不是究竟的。有念不能有,無念也不能有,它是障礙,就是自性清淨心裡面沒有這些東西,有念、無念都沒有。我們今天不是用這個方法明心見性,我們今天是往生極樂世界,往生極樂世界完全要依靠阿彌陀佛。我們的條件要記住,決定相信有極樂世界,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在西方,我們就相信西方有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這在前面經文裡面都介紹得很清楚,極樂世界怎麼來的?阿彌陀佛是怎麼成就極樂世界的?這些歷史前面都學過。生到極樂世界之後,接受阿彌陀佛的教誨,再進一步求明心見性。

  到極樂世界明心見性不難,這是得到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跟他無量劫修學的功德之加持,讓我們到達極樂世界就跟法身菩薩平等,皆作阿惟越致菩薩,阿惟越致是法身菩薩,就等於明心見性。我們自己確實還沒有明心見性,但是明心見性的菩薩他們的神通道力、智慧德相、善巧方便,我們都跟他差不多。這是不思議的境界,這是難信之法,但是我們相信,我們相信本師釋迦牟尼佛不會騙我們,我們相信十方諸佛給阿彌陀佛的證明是真的,不是虛妄的。所以我們也相信遇到這個法門是無量劫善根福德因緣的成熟,要不然你遇不到。遇到之後一定是牢牢的把它抓住,決定不能放鬆,一門深入,在這一生當中一定要有成就,絕不等到來生。

  品位的希求也要放下,這都叫妄念。只守住印光老法師教給我們,叫妙絕了,十六個字,「敦倫盡分,閑邪存誠」。這兩句是教我們,我們的身還留在這個世間,用什麼樣的心態對一切人事物,我們在這個世界怎樣過生活,這兩句話好。敦倫盡分,倫是同類;敦是敦睦,就是親愛、和睦是這個意思,教我們對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要親愛、要和睦。盡分,盡我們自己的本分,我們也是全心全力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我們能做多少就做多少,一切隨緣不攀緣,這個好,這個多自在!第二個是教我們用功,我們這麼修行,知道應付社會上人事,怎樣把我們修學向上提升,閑邪存誠,這四個字好。閑是什麼?閑是遠離、防範,這都是說念頭不能有邪念,要防範自己起邪念。要存真誠的心,對人、對事、對物,不管別人怎麼對我,我要用真誠心待人,我要用恭敬心待人。敦倫裡頭有恭敬,這敦睦。我們學佛就是後頭兩句,我們學的是淨土,「信願持名,求生淨土」,我們一點懷疑都沒有,我們真的念念都想往生極樂世界。這十六個字就是印光大師一生的行誼,印光大師是什麼樣的人?這十六個字講盡了,每一個字他都做到了。這是一代祖師,他距離我們最近,八十年前的人,給我們做出最好的榜樣,就是在現前這個時代,我們要成就就學他,一點都不錯。

  早年我年輕的時候,李老師非常謙虛,我跟他老人家學經教,他告訴我,他只能教我五年。五年之後,他說我給你介紹一個老師。我就問他是哪一位?他說印光大師,印光大師是他的老師。印祖已經往生了,印祖的《文鈔》留在世間,老師送了一套《印光大師文鈔》給我,在那個時代,六十年前,《印光大師全集》沒出來,流通在外面的《文鈔》只有四冊,《文鈔》正編兩冊,續編兩冊,叫我讀。我從頭到尾看了一遍,對淨土不排斥了,以前不知道,排斥,讀完之後,知道,不排斥了,老師勸我修淨土,我還沒接受。我那時候學《華嚴經》,學《楞嚴》、學《法華》、學《華嚴》,對這些經論興趣很濃。這些多少受了方東美先生的影響,方老師是從經教入的,特別愛好《華嚴》,把《華嚴經》介紹給我。我很喜歡,這是佛門的第一部經,分量很大,下了不少功夫。我是從這個基礎上,從《華嚴》、《楞嚴》、《法華》、《般若》,從這個基礎上回到淨土。所以淨土經論我讀得有興趣,遍遍都有新的意思,叫法喜充滿,可是習氣不容易斷,對於這些大經興趣依舊很濃。

  李老師往生之後我回頭了,回歸淨土了,《無量壽經》講了十遍,都是用夏蓮老這個會集本,用李老師的眉註。八十五歲,想想年齡到了,時間不夠用了,還能有幾年?往生有沒有把握?不敢說,這才真正下定最後的決心,把所有經教統統放下,這就是捨覺分。不忍心捨也得要捨,不捨不行,專學這一部《無量壽經》,專學黃念祖老居士的集註。科判是早年我在新加坡那時候完成的,這部經的科判,我那時候在那邊辦了一個短期的培訓班,弘法人才培訓班,那時候編的這個科判,提供給同學們做參考。也把這個科判當作一門功課來學習,前面三屆都學過,第五屆我就離開了,那短期的,一屆只有三個月。實驗得很成功,這個實驗,實驗什麼?實驗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三個月只學一部經,個個都能上台去講,就學這一部《無量壽經》。

  這裡面還加了一門課,就是《內典講座之研究》,是講台上講經表演的方法。這是李老師編的,他對於方法很有研究,寫了兩本書,一個是《講演術》,上台講演的方法,這個《內典》是講經的方法,這就像師範學校裡面教學法,類似。你學得很好,你不懂方法你講不出來,所以這個講演的方法也很重要。但它不是最重要的,學很好,不學也行,還是學比較好。昨天我看了雲南四個同學學習講經的錄像,這一看,他就是不懂教學的方法,講得是不錯,統統像念稿子一樣很呆板,別人聽了會打瞌睡,所以這個方法還是很重要的。我早年講過幾次《內典講座之研究》,好像在新加坡講的,悟聞法師把它整理,寫成講記拿來給我看,我從頭到尾看了一遍,給他修正了一部分,這個已經出版了,內典研究講座的講記。但是最好還是要有人教一教,表演一下,學的印象就更深刻。

  捨實在講還是必要的,愈早捨愈好。為什麼?你的心愈專,不捨的時候還是不專,只是偏重還不夠,一定要專。真正一心專注,下面就有「定覺分」。由此可說,七覺支前面的五條是屬於戒,第六這就屬於定,因戒得定,最後一條,因定開慧,智慧開了。實在說,世出世間法都沒有辦法離開這個原理原則,這都是佛法的精華。我們為什麼學了這麼多年功夫不得力?沒有依照這個方法。這個方法懂不懂?懂,沒用,知道有這個方法,沒去用它,如果早用它,定慧早就得到了。定是三昧,「謂覺了所發之禪定」,禪定就是三昧,覺了就是我們講開悟,因戒得定,因定開慧。

  末後,「念覺分」,從定覺分提升就是念覺分,「謂思惟所修之道法」。這跟我們念佛完全相應,念佛的成功沒有別的,所謂二六時中專念彌陀。《無量壽經》上告訴我們,「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念覺分就是一向專念,一個方向,西方極樂世界,一個目標,親近阿彌陀佛,方法就是這一句佛號。念從心起,從口出音聲,然後在耳朵再聽進去,這樣能攝心,佛號從心生,從口出,再聽進去。這都是古老的祖師大德們他們得三昧開慧的經驗,留傳給後世,誰學會了誰就成就,它不難。

  在佛七當中,同學們常常有兩種障礙,這個障礙是普通的障礙,有,不要害怕,為什麼?每個人都有,都經歷過,沒有一個沒有經歷過的。一個就是定不下來,佛七裡頭念佛,想定下來,妄念很多,這叫掉舉,妄念伏不住,佛號也壓不住。另外一種,跟這個相反的,沒有妄念,昏沉,念不多久就打瞌睡了。這是我們可能大家都有經驗,念佛堂有人打呼,睡著了,這叫昏沉。一個昏沉,一個掉舉,怎麼對治?七覺分可以對治。如果是掉舉,就是心裡頭七上八下,妄念伏不住,就用後面三個方法,捨、定、念,用這個方法來對治。要是昏沉,昏沉用前面三個方法,掉舉用後面這三個方法,掉舉的時候用捨、用定、用念,昏沉的時候用擇法、精進、喜覺。譬如說止靜的時候,昏沉最容易在這時候發生,止靜,大家坐下來很容易這時候打瞌睡,那怎麼辦?你就不坐下來,你經行,你選擇經行的方法,走動的方法。還不行,有的時候走著他也打瞌睡,那什麼方法?再選擇拜佛,你到佛前面去禮拜,止靜十五分鐘,你就拜十五分鐘,用這個方法,所以可以選擇方法對治昏沉跟掉舉。心七上八下就用捨、用定、用念,用這個來調整,這是念佛堂當中用得最普遍的,禪堂也如是。

  最後一段,第七「八正道」,也稱為八聖道,「不邪曰正,能通曰道」。這個道就是道路,道路要暢通不能堵塞,這個道路不邪、不偏,這叫正。佛給我們說了八條,第一個「正見」,也就是說你對於宇宙之間一切看法沒有錯誤,這不容易!正見能入道,所以它是正道,入菩提之道,入成佛之道,雖然成佛很遙遠,他已經上軌道了,他就可能達到目的地。翻過來,邪見,不正就邪,邪見是什麼?五種見惑是邪見,身見、邊見、見取見、戒取見、邪見,這個邪見是不屬於前面四種的錯誤的見解,歸納在一起叫邪見。你看錯了,第一個看錯了,把身當作自己,所以一定要曉得,身不是自己,不要為身所累贅,要把身見放下。把身體看作什麼?看作是我的一部分,像衣服一樣,衣服是我的,衣服不是我。一定要知道,身體是我所有的,身體不是我,是我所有的,它可以放下。

  六道裡面捨身受身,所以身不是我可以捨掉,壽命終了的時候,這身不要了,換一個身體,六道輪迴就是換身體。如果你棄惡揚善,積功累德,那你的身體愈換愈好,你在人間會得一個富貴之身。如果福報更大,人間沒那麼大的福報,你就到天上去了,天上欲界就有六層天,看你福報大小,到天上去了。如果更有一等聰明智慧的人,他們認真修行,無論大小乘統統修禪定,念佛法門也是修禪定,是用一句佛號得定,一心不亂就是禪定,名稱不一樣,事實是完全相同。定的功夫有淺有深,淨宗也分上中下三品,三品裡面差別也很大。上上品的,理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裡面就有四十一個階級,有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這統統是理一心。事一心裡面,事一心是小乘,有四果四向八個階級,這叫事一心。功夫成片亦如是。

  功夫成片是念佛三昧裡面最低的,雖然最低他決定往生。淨宗的殊勝就殊勝在這裡,不要很深的定功,沾到一點邊的就能往生。在其他法門,八萬四千法門,功夫成片不算成就,為什麼?出不了六道輪迴。得事一心,上品,超越六道輪迴了,中下品雖然沒有超越六道輪迴,他決定會超越,所以也算是成就。譬如小乘須陀洹,這是理一心不亂,功夫最淺的,但是他天上人間七次往來,他就證阿羅漢,換句話說,他得到了保證,他有期限。不像我們凡夫,墮落在六道裡頭無量劫也出不去,遙遙無期。他有期限,他們決定不墮三惡道,也不會墮在阿修羅、羅剎,他不會,他就是天上人間,人間壽命到了到天上,天上壽命到了又到人間,他的輪迴就是這兩道,沒有六道,這個得到保證。

  我們明白這個道理,遇到淨宗法門,你給它一對照、對比,你才曉得淨宗殊勝、淨宗容易,成就特別高,不是小成就,大成就,而且很容易成就,往生就成就。剛剛往生的時候那個成就是阿彌陀佛智慧威神加持的,讓我們的智慧神通道力跟法身菩薩平等,得到這樣的待遇,這個不可思議。這也是讓很多學習淨宗半途而廢退轉了,原因就是他很難相信,他想不出這個道理。這個道理佛在經上說過,「唯佛與佛,方能究竟」,佛說這麼個話,只有真正成佛他完全了解,換句話說,等覺菩薩都不能完全了解。所以這個法門唯有仰信,決定沒有絲毫懷疑,這個人有大福德,大智慧、大福德、大因緣,他遇到就成佛了,往生就等於成佛,是真正難信之法。

  我自己學佛三十年才相信,才真正接受。我跟李老師十年,老人家常常提醒我、勸我,我不相信,很難信。怎麼相信的?我講《華嚴經》的時候,講了一半,第一次講《華嚴經》講了十七年,有一天突然想起來,毘盧遮那佛的兩位助手是文殊、普賢,這華嚴三聖,我突然想到文殊、普賢學什麼成就的?我起了這麼個疑惑。我就很認真、很仔細的去查《華嚴經》,在最後面查到了,《四十華嚴》第三十九卷,文殊、普賢都是念佛成就的,都是發願求生淨土的。我讀了這些經文感到非常驚訝,真是寒毛直豎,這些都是等覺菩薩,怎麼還是發願求生淨土?對淨土法門起了恭敬心、起了尊重心。

  《四十華嚴》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我講過,講過,那時候粗心大意,沒有體會到,再細細一看,原來五十三參已經把這樁事情表演出來。善財是學什麼法門的?善財是學念佛法門。怎麼知道?中國古人有一句話說,先入為主,你就看五十三參第一位善知識是什麼人?他修什麼法門、他怎樣教善財?這一看明白了,第一位是先入,先入為主,是吉祥雲比丘,他修的是般舟三昧。諸位同學要知道,般舟三昧是什麼人修?初住菩薩。善財童子在文殊會下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也就是證得圓教初住的地位,這時候老師叫他出去參學。參學什麼?實習,你是真成就還是假成就。五十三參是歷事鍊心,你沒有開悟之前不准出門,一定在老師座下,大徹大悟之後,老師一定叫你出去。為什麼?你有能力辨別是非善惡,你有能力認識什麼是真、什麼是假,你不會走錯路。出去參學,參學是什麼樣的人物他都見,五十三位善知識代表社會男女老少、各行各業,你都去看,你不會受他們影響,你會影響他。這五十三個人都是佛菩薩示現的,表演的。

  吉祥雲比丘這是出家人,修般舟三昧。般舟不是普通人能修的,一期九十天,九十天不能睡覺,不能坐下來,所以它也叫佛立三昧,九十天他可以站著,可以走動,不能坐下來,不能躺下來。所以這個要年輕,體力很好,多少都要有一點定功,心地清淨才能修,普通人修這個肯定出毛病。這個比打精進佛七還難。我在台中跟李老師學佛,李老師是專修淨土的,他告訴我,老實念佛就好,不要打精進佛七,當然更不需要般舟三昧。為什麼?現在這種根性的人沒有了,你要勉強去做一定出事情,而且你得不到效果。真正修般舟三昧的,有成就的,最低的成就,功夫成片,再向上升的,那就是事一心不亂,等於證果。不可以跟人家依樣畫葫蘆,你畫得不像。用這個欺騙別人,那也是有罪過。有沒有欺騙?有,我看見過的,法師修般舟三昧,閉關,他關在裡面睡大覺我們也看不到,他哪裡是真的在修?不可能的事情。般舟三昧修出來的時候智慧現前,禪定現前、智慧現前這肯定的。

  李老師教我一生不要去打精進佛七。他告訴我,他到台灣曾經打過兩次精進佛七都出了問題。人數並不多,精進佛七人數不能超過十個人,因為主七的和尚他的精神只能照顧十個,十個以上照顧不到,照顧不到就會出事情。他連十個人裡頭都出了問題,兩個同修出了問題,他打兩次,一次一個人。人家進來打七是好好的人,佛七打完之後變成精神病,要送精神病醫院,這怎麼能對得起人家?李老師有耐心,還有一點功夫,他還是個很好的中醫,他告訴我,用了十個月的時間調養把他恢復,不容易!我們要發生這個事情,沒有李老師這種手段,怎麼交代?所以我這一生不贊成搞這個東西,精進佛七好,我們不具備這個條件,般舟三昧好,我們也不具備條件,不可以這樣做法。我們的條件是什麼?是鍋漏匠的條件,諦閑老和尚那個教法對我們是最有受用,不會出一點毛病。

  他教鍋漏匠就是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接著念,不分晝夜,就一直念下去,一點壓力都沒有,什麼時候累了什麼時候就躺著休息一下,休息好了起來接著念。甚至於躺著休息衣服都不要脫,你念佛的時候穿著海青,休息的時候跟海青和衣而睡,一起來馬上進念佛堂。白天、晚上都是這樣的,一句佛號念到底。該吃飯的時候吃飯,該洗澡去洗澡,一點障礙都沒有。鍋漏匠三年成就了,預知時至,自在往生,站著走的。往生之後還站了三天,諦閑老和尚替他辦後事。這個可以學,這個榜樣就是做給我們看的。鍋漏匠不認識字,沒念過經,一天經也沒聽過,你問他什麼,他就是一句阿彌陀佛,除一句阿彌陀佛之外他什麼都不會。一生,四十多歲才出家,吃盡了苦頭,對人生真的絲毫留戀都沒有。老和尚傳他這個法門,如獲至寶,一心一意專念這一句彌陀,他就成功了。這是我們末法九千年最好的榜樣,我們應該學他。

  要打個佛七用這個方法好,人也不要太多。念佛堂的隔壁就是休息的,休息可以用躺椅就行了,人可以能躺下來整個放鬆。沒有儀規,大家在一起念佛,以繞佛為主,就是經行,以這個為主,對身體健康有幫助,繞佛、拜佛、止靜,止靜就是坐下來念佛。坐下來念的時候不要出聲音,默念,念佛出聲音就是站著念佛出聲音,繞佛出聲音,坐下來不出聲音跟著念。感覺得疲乏就去躺躺,躺個一個小時、兩個小時,沒關係,醒過來趕緊念,好!不分晝夜,沒有絲毫壓力,也不需要有人領眾。所以念佛堂分三個區,我過去在美國做過。念佛堂,因為繞佛,佛一定供在念佛堂的當中大家好繞佛,靠近佛像的留一塊地方給人拜佛,他要是禮拜在這邊拜。靠牆壁的兩邊擺蒲團,他要是坐下來念佛的時候他面壁,經行從他後面走不干擾他。拜佛的人在當中拜也不受干擾,把它劃成三個區,劃線。那時候這個實驗做得很成功,大家都非常歡喜。因為在美國請法師來領眾也不容易,這個居士們一說,大家都會。念佛堂同修可以學,比較難的敲地鐘,不敲地鐘,有一個小木魚、一個引磬就可以了。不要標新立異,要真幹。

  東北劉素雲居士很多人都知道,初學的時候一個人幹,聽經、念佛,十年不間斷,保持每天聽經十個小時,十個小時就聽一部經。她只聽《無量壽經》,用的是夏蓮居老居士的會集本。這一部聽完之後從頭再聽,聽滿十年,我相信她得念佛三昧了。我聽到這個消息,打聽她有沒有地址、電話,找到了,跟她聯絡。她到香港來看我,我了解詳細狀況,那如法。她的成就,六個字,老實、聽話、真幹。聽誰的話?聽佛經上講的話,聽佛的話,依教奉行,真做到了。所以這個看法就是正確的,這是正見。我們沒有能力看到真理,這個地方講的真理是明心見性,我們沒有能力見性,但是我們有能力聽話。老師教我們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劉素雲居士就是聽懂這兩句話,她就依教奉行,就真幹,就一門深入,十年時間長時薰修。後面的也是古人兩句,「讀書千遍,其義自見」,我相信她得到了。一部書念了十年,聽了十年,她開悟了,不是大徹大悟她也是大悟,其義自見。釋迦牟尼佛講的意思她真的明白了,沒有徹底明白也明白一個大概,她得受用了,這叫正見。

  從正見生「正思惟」,正思惟,心無邪念。心裡面只有阿彌陀佛,心裡面只有極樂世界。像《往生論》上所說的二十九種莊嚴,他心裡頭有這個東西,極樂世界依報十七種莊嚴,正報,老師是阿彌陀佛八種莊嚴,另外菩薩四種莊嚴,菩薩是所有往生到極樂世界的這些人都稱菩薩。這是正思惟,正沒有邪念,念茲在茲,念念與極樂世界依正莊嚴相應。「正語」,只有一句話,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除這一句話之外他沒有第二句話。你問他什麼,他回答你都是阿彌陀佛,你給他講什麼,他聽進去也都是阿彌陀佛。你遇到這種人,你討厭他,他什麼都不懂,他就懂阿彌陀佛,他別的真不懂。一個寺廟、一個道場要真正有這麼一、二個人,這個道場有福。可不能輕慢他,多少人遇到了當面錯過,認為這是愚夫愚婦,沒有智慧,什麼都不懂,一天到晚就一句阿彌陀佛。他是不懂,他懂的也不懂,不懂的也不懂。這一句阿彌陀佛,他往生我肯定是上輩往生。愚不可及,比不上他。早年李老師舉這個例子告訴我,他說他很想學,學不像。上上根人你不如他,這種下下根人你也做不到,但是上上根跟下下根決定得生,而且品位都很高。他給你答覆的這一句話是絕對正確,為什麼?你跟他講什麼話都是毫無意義的廢話,他回答你這一聲阿彌陀佛,真話。你的起心動念是從妄念起來的,他的起心動念是真心起來的,真的是清淨平等覺裡面起來的一句阿彌陀佛,真話,真話你聽不懂,你說的那些廢話他不要聽。所以他回答你就是一句阿彌陀佛,你給他講了半天,他回答你阿彌陀佛,你再聽他第二句話,沒有,沒有第二句,真言就一句,沒第二句。這種人要尊敬他、要重視他,為什麼?他真的專一,真的是念佛最好的榜樣。這種念佛人有效果,這個地方安定和諧,風調雨順都是他的功德,大家還瞧不起他,瞧不起他,把他的業障全消掉了。消業障,增福慧,保佑一方,這人到哪裡去找!

  第四個,「正業,謂白淨善業」。業是什麼?業是造作,我們今天講的事業,社會上所講的職業,你幹的是什麼職務,你造的是什麼業,職業。他的業是白,白是光明的,沒有染污的,清淨,白淨的善業。善業前面加個淨,淨前面加個白,這是什麼業?菩薩事業,這不是凡人。阿羅漢是淨善業,天人是善業,阿羅漢是淨善業,菩薩白淨善業,那白放光,這裡頭有智慧。那什麼人?我剛才講的那些鄉下的阿公阿婆,一句彌陀念到底的,他們是白淨善業,你想想看對不對?他心沒有染污,沒有染污是白,他不迷惑,不迷惑就是白,心心念念就這一句佛號,善中之善,無比的大善,究竟圓滿的善業是一句佛號,這個功德是真正不可思議。

  第五,「正命,謂依法乞食活命」。法是佛的教法,佛教導我們。這個肉身在這個世間必須要有飲食,比丘不從事生產,飲食從哪來?乞食。乞食有乞食的規矩,有乞食的禮節,佛經上講的威儀,一定要遵守。到人家乞食的時候,人家門關著的,古時候人家都有個圍牆,圍牆裡面是院子,居住的房屋是建在圍牆裡面,你要是乞食去敲門,人家不知道誰來了,會干擾人家不高興。所以佛用錫杖,我們這是錫杖,這是乞食用的工具。乞食是什麼?到人家門口,門關著,在門口搖錫杖,這一搖錫杖就發聲音,裡面聽到外頭有搖錫杖的聲音知道出家人來乞食,願意給他他就會拿出來,不願意給他就不理會,錫杖搖了搖沒有人出來就走了,彼此都不干擾。

  乞食,人家給什麼都歡喜、都要接受,不拘多少,大概人家供養都不多,吃多餘下來、剩下來的。有人對出家人供養,他飯菜煮好了他先盛一點點出來,準備供養的,那是學佛的同學。因為乞食是平等的,一家挨一家,沒有選擇的,叫次第乞。有人不相信佛,他就不給你,甚至於給你是他吃剩下來的,統統接受,沒有分別。一缽飯,佛只准托七家,七家都沒有,托不到,你就回來,你就不要再去托缽,免得別人譏嫌你,說這和尚不知足。回來,別人托有多的分給你。古人所說「一缽千家飯」,是真的不是假的。釋迦牟尼佛在世,常隨弟子一千二百五十五人,每個人托缽回來,不是托到你就吃,托回來之後,飯要統統倒在一起,然後自己吃多少在裡面去拿多少,真的是一缽千家飯。這真正叫共產,平等,你看,你托的味道好,我托的不好,混在一起吃,不是說個人托了個人自己吃,不是的。佛法有規矩的,真正叫利和同均。佛他也不例外,他自己每天也出去托缽。托缽是一堂功課,是自利利他,接受別人供養是接受別人財施(財物布施),回報的是法供養,佛跟這些比丘對施主修法供養,給他說法,他有什麼疑難問題為他解答,沒有,為他祝福,修法供養。

  正命生正精進,「謂修諸道行無間雜也」。佛教人是因人施教,佛不是以一法教一切眾生,不是的。我們看佛經,佛經都有一個當機的人,有個代表人,那什麼?教哪一類的人。眾生根性不相同,生活習慣不相同,佛出世的那時候這個社會沒有國家,是部落,人群居互助合作,都是些小村莊,大一點的村莊就是國家。有聰明智慧,身體強壯的,領導一群人,他就被推為領袖,稱之為國王。中國那時候也是如此,沒有統一。中國歷史上記載,三代,夏商周,周朝沒統一,但是有些統治者他做得很好,讓人民擁戴他、讚歎他、聽他的,自自然然形成了一個領袖。我們今天講,他的政治辦得好,別的部落也跟他學,尊稱他為天子,都聽他的教誨,都向他學習。真正中國統一是秦始皇,中國大一統了,有一個國君,這帝王時代。

  中國統一像湯恩比博士所說的,他非常讚歎。統一是文明、是文化、是進步,不是退步。在這個地球上,有史以來看到真正大一統是中國。歐洲雖然羅馬統治了一千年,羅馬滅亡之後再不能統一了。所以他非常羨慕統一,為什麼?真正這個地球上統一了,國家與國家的戰爭就沒有了,就是一國了,社會才有永續的和諧發展。湯恩比三次訪問日本,一九七0年代,都談到這個問題,跟池田大作談的就很清楚。他說這個地球上什麼人適合來統治這個地球?他說只有中國人。為什麼?中國人有統一的智慧,有統一的理念,有統一的方法,有統一的經驗,有統一的成效,你看從秦始皇一直到現在,它還是統一的,這他非常稱讚的。所以搞國家分裂這是錯誤的,這是不道德的。

  我在一九八0年代住在美國,一年至少有半年以上的時間在美國跟加拿大。一九八三年沈家楨老居士邀請我在紐約講經,我記得是講《普賢行願品》。第一天中午午餐的時候,他請了不少客人,裡面有好幾位是美國人(當地的美國人)也參加這個法會。吃飯的時候就有一個人問我,告訴我,他說在過去西方人對中國人了解不夠,認為中國人是沒有文化的、是沒有知識的,輕視中國人。他說現在我們這一代不一樣,我們了解了。他說全世界,一個人跟一個人比,他們承認中國人第一,中國人有智慧很能幹,一個一個比;他說兩個兩個比,猶太人第一,這說明猶太人團結;三個三個比,他說日本人第一,日本是最團結的。最後他問我一句,你們中國人為什麼不團結?我聽到這句話,他問我的意思在此地,他譏笑我們,笑我們中國人不團結,一盤散沙。他們都是信基督教的、天主教的,所以我當時就告訴他,我說這是上帝安排的,他很驚訝我這樣回答他,我說上帝安排的。他說為什麼?我說中國人團結起來你還有飯吃嗎?大家一笑了之。

  這個話對我們有非常深刻的意義,提醒我們,中國人本來是團結的,不團結你想想看幾千年來怎麼能夠不分裂?這就說明團結。不團結是近代發生的事情。怎麼發生的?我們把老祖宗的東西丟了,不要了,就不團結了。中國人用什麼團結?五倫五常、四維八德。今天不要了,學外國人,個人主義,沒有家的概念。中國人團結的基本概念就是家,家在中國歷史上產生極大的效果,所以「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家多重要。抗戰時候中國還有家,勝利之後中國家沒有了,這是我們眼前一個重大的問題,家沒有了怎麼辦?人可憐了。在從前兒童的教育是家擔負起來的,養老也是家承當的,家承當人生兩樁大事,一個是教育,一個養老。現在學校雖然多,沒有這個使命感,而且學校的課程,倫理課程沒有了,道德課程沒有了,因果課程沒有了,聖賢教育沒有了,這在中國人理念裡面中國教育廢除掉了。他學的什麼?學的是科學技術,人性的教育沒有了。這是今天社會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困難,問題就在此地。

  中國自古以來最重視的人性教育、道德教育,它以這個為主,工藝這些東西這是小東西,不重要的。所以你看孔子教學,第一個德行,第二個言語,第三個才是政事,就是現在社會教育,最後是文學,文學是把自己精神生活向上提升,物質有欠缺沒有關係,精神生活豐富,人活在這個世間快樂幸福。快樂幸福不是建立在財富的基礎上,是建立在文化的基礎上,所以有文學、藝術他就有快樂的生活,不在乎物質生活。像今天我們所看到的斯里蘭卡,斯里蘭卡的人重視。我們到這個國家訪問,我們看寺廟、看學校,每到一個學校,他們學校的儀隊都在門口列隊表演歡迎,載歌載舞。你看到每個人的面孔都笑嘻嘻的,顯示出他們內心的自在安樂、幸福美滿。他們收入不高,居住多半都是小房子。這個地方土地沒有被污染,他們重視農業。工商業的發展不要太快,這總統告訴我的,慢慢的來,不要傷害農業,以農為主。收入,人民收入並不多,大概他們每個月收入合香港港幣只有一千五百元的樣子,他生活就能過得去。物價很便宜、很穩定,人民安樂,重視教育。我們看到其他國家,政府開銷大概最大的現在都是軍費,他們國家支出最大的是教育。這個國家學生上學念書不要繳學費的,全部是政府承當,衣食住行都是國家給的,所以學生在學校是平等的,學生歡喜,沒有說哪一家富,哪一家貧,沒有,學校享受完全是一樣的,穿的是制服。重視宗教教育,重視胎教。這是我們聽到老師的報告才知道,婦女懷孕對於胎兒很重視,這十個月當中念頭要端正,沒有邪念,要誦經,依照佛經典教訓去修學,端正心念,讓小孩稟受母親的正氣。兒童沒有受到現在其他國家地區這些青少年問題,在斯里蘭卡沒有,可能這與他們的收入有關係,他們家裡大概沒有電視、沒有電腦,所以孩子在這方面一絲毫的污染都沒有。

  我們去訪問,彷彿回到七十年前。七十年前,還是在中日戰爭的時候,那時候中國的城市跟鄉村非常淳樸,我們在斯里蘭卡看到了。我們這七十年產生很大的變化,他們沒有變化,保持這樣的淳樸。全國落實佛陀教育,他們的領土大概只有福建省這麼大,人民兩千萬人,朝野沒有不重視教育,重視倫理、重視道德、重視因果、重視宗教教育,他們的宗教教育全是佛陀教育。這個國家有一萬多個寺廟,每個寺廟算是有六、七個出家人,就有六、七萬個出家人,這些出家人全是老師,每一個出家人都能講經教學。出家人在社會上很有地位,受到普遍的尊敬,人民之間有什麼問題,他不去找警察、不去找官府,他找和尚,和尚就能把問題擺平,就把它解決了。和尚的知識很淵博,什麼都要學,因為人民什麼事情都要找他,你都得要懂,和尚叫萬事通,他在社會上起很大作用。特別是星期天,星期天寺廟叫星期學校,星期日所有的青少年、在校的學生,統統要到寺廟裡面接受佛陀教育,老師都是出家人,這些出家人是義務教學。非常可愛,非常值得人尊敬,這個地球上居然還有這麼個地方,大概其他地方沒有了,就剩下這麼一塊。我們看到這個地方,看到佛教一線光明,沒有看到之前,我們對佛教心裡的確感到很悲痛,怕佛教要絕滅,沒有了。看到這個地方才看出佛教在這個地方的根深蒂固,將來必定能夠在這裡發揚光大。

  我去年十一月第一次去訪問,跟總統建議辦一所佛教大學,培養釋迦牟尼佛所傳下來的各種不同宗派,都把它復興起來,南傳的、北傳的、藏傳的以及其他的,用這個大學分成不同的科系,全部復興。今年五月去訪問,你看六月份大學就開始破土典禮,真幹,太難得!佛教大學為全世界的佛教培養師資,培養弘法、護法的人才。這個地方有非常好的氛圍、環境,你學佛的時候,你看到每個人家都學佛,它有這個氛圍。別的地方雖然學,沒看到,沒看到信心生不起來,所以多半走向佛學、走上學術,不是學佛,這個地方人人是學佛。佛教大學建成就要再建一個宗教大學,全世界的宗教大學,每一個宗教建一個學院。這個學校是團結宗教,互相學習,化解衝突,促進社會永續的和平。總統有魄力,說幹就幹,他歡喜。

  對國外的宣傳,他們今年在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總部舉辦了一個衛塞節,就是紀念釋迦牟尼佛生日、成道,這樣性質的一個法會,這裡面舉行論壇,這是好事情。我給他建議,這個活動每年都要舉辦一次,在聯合國舉辦,擴大慶祝,希望全世界所有宗教都有代表來參加,做團結宗教的工作。這個提議朝野歡喜,聯合國的大使們歡喜,因為現在社會,無論什麼地方人,確實渴望和平能夠出現,希望社會能夠恢復安定、恢復和平。斯里蘭卡難得,他們真的帶頭真幹。特別是青少年,非常可愛,你看這些孩子誠實、大方、理智、快樂,他們學習非常認真,孝順父母,尊敬老師,友愛同學,你都能看到,從這裡看到這個國家有前途。我們看到歡喜,全心全力去幫助它,我用的幫助就是講經。

  我常常想到,西方有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怎麼來的?阿彌陀佛用什麼方法把他這個國家治理得那麼好,人人都享受極樂?我們在經上找到了,五個字,「今現在說法」。所有一切諸佛如來沒有一個不講經的,斯里蘭卡每一個出家人都會講經。道場不能不教學,不能不講經,祈禱平安是附帶的事情,教學是正業、是正語、是正見、是正思惟,也是正精進。所以學佛的人不能不到斯里蘭卡去看看,這個地方釋迦牟尼佛曾經三次在這個島上講經,《楞伽經》就是在楞伽山講的。這個山很高,我們看到這個山了,沒上去,下一次有機會的時候我想到楞伽山去看看。現在建立大學這個地方就是釋迦牟尼佛第三次到斯里蘭卡講經的地方,就是現在建學校的這塊土地。這塊土地當年國王供養給佛陀的,所以那塊地是佛的土地,很有意義。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