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第三二九集)  2013/6/15  斯里蘭卡彌陀精舍  檔名:02-040-0329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第六百零九頁第一行:

  「總指彼佛國土十七種莊嚴功德力,不可得思議也」。《往生論》上總共有二十九種莊嚴,依報跟正報。依報十七種,我們學過了。正報,阿彌陀佛八種,我們學了四種,現在接著看第五。第五,「何者莊嚴大眾功德成就。偈言:天人不動眾,清淨智海生」。曇鸞大師的註解,「彼土之人天聖眾,皆成就大乘善根,由如來清淨之智海而生」。這樁事情是說六道裡面的人道與天道,這兩道是善道。六道雖然講三善道,阿修羅的善有問題,阿修羅這一生善,來生不善。為什麼?他不能修純淨的善業,行善裡面夾雜著貢高、傲慢、嫉妒,這些煩惱夾在裡面,所以感得阿修羅、羅剎這樣的果報。有大福報,但是享福的時候會造種種惡業,壽命終了之後,絕大多數都是墮地獄跟無間地獄,所以他不能算是純善。

  人天兩道的眾生信願持名往生到極樂世界,這些人都成就了大乘善根。大乘善根怎麼成就的?念阿彌陀佛成就的。得到阿彌陀佛威神的加持,如來真實智慧、真實的利益,接引他到極樂世界去了,所以說是由如來清淨智海而生。修行的時間好像不長,從我們接觸到淨土到真正深信淨土發願求生,這個時間就不是很長,可是成就無比的殊勝。所以善導大師說,「諸佛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這是阿彌陀佛的本願,就是四十八願,四十八願讓我們輕而易舉得如來清淨智海。我們要珍惜這個緣分,不能把這樁事情看輕了,實實在在說,人生在世,沒有任何事情比這樁事更大,比這樁事情更重要,沒有了。學佛的人大概都能夠接受六道輪迴,死了以後到哪裡去,這才是頭等的大事。如果選擇到極樂世界,你完全選對了,等於是你成佛了,這是完全依靠阿彌陀佛的威神、阿彌陀佛的恩德。知恩報恩,往生到極樂世界就是。莊嚴大眾功德成就,大眾裡面特別舉人天,人天都得到這樣的功德成就,何況二乘、三乘、法身菩薩,得的利益當然更大。

  下面第六,「何者莊嚴上首功德成就。偈言:如須彌山王,勝妙無過者」。曇鸞法師的註解說,「阿彌陀佛,於淨土為上首」。十方一切諸佛如來都有淨土,一切諸佛的淨土比不上阿彌陀佛的淨土,什麼原因?我們很清楚、很明白。阿彌陀佛淨土從哪裡來的?極樂世界從哪裡來的?是考察十方一切諸佛剎土,捨人之短,取人之長,建立極樂淨土,所以這個淨土的成就自然超越十方。十方淨土裡面好的它統統具足,十方淨土裡頭有缺陷的,極樂世界沒有,這就超越了。「如須彌山王」,這是比喻。須彌山是一個單位世界裡頭的中心點,也是最高的山,稱為須彌山。須彌山在哪裡?單位世界的中心。有人誤以為喜馬拉雅山是須彌山,過去確實不少人都是這個講法。以後科學技術進步了,知道有太陽系,九大行星繞著太陽轉,就誤以為太陽是須彌山,是我們這組星球的中心點。我們也有這個想法,可是,總是不能夠有圓滿的答案。我遇到黃念祖老居士之後,他老人家主動告訴我的,我沒問他。講到三千大千世界,他告訴我,佛經上講的須彌山是中國古人所講的黃極。那黃極是什麼?是銀河系的中心點。

  現在科學家認為,銀河中心點是個黑洞,非常巨大的黑洞,引力特別強,連光都被它吸引進去。2012馬雅的預言就是指這個黑洞,這一天銀河對齊,銀河的中心、太陽、地球排成一條直線,這個時候最怕的就是黑洞的引力引發太陽的風暴,把太陽風暴拉起來,這個風暴會影響地球。科學家當時最保守的估計,是地球人對太空發射的人造衛星可能全部摧毀,這一摧毀,通信、交通都產生障礙。現在輪船、飛機靠這些衛星導航,這衛星要失效的時候,在空中方向就拿不準。這一天,算是地球上人還有福報,這一天過去了,災難沒出現。這樁事情也有些人預料到的,縱然有這個情形,畢竟距離非常遙遠,這個引力不至於造成災難,有這一派人的說法。這兩種我們都聽過,人數幾乎是相等,一半一半,到底誰說得準確?必須到這一天才知道。

  所以佛常常用須彌來做比喻,山中之王,一切山沒有像須彌這樣的高大,銀河系的中心。我們看到天文學家拍照的,銀河系的星雲,那個樣子是像兩個盤,我們用的餐具,盤子,兩個盤覆蓋著,中間凸起來,兩邊很細長,是這麼個形狀。應該佛說的須彌山,就是銀河系中心最豐滿的這一部分,凸出的,像個山一樣,殊勝奇妙,沒有超過它的。曇鸞法師註解也很清楚,佛這個偈子是用阿彌陀佛的淨土跟十方諸佛剎土裡面的淨土相比,可以說彌陀淨土純淨純善,找不到瑕疵,這是十方世界淨土不能跟它相比的。莊嚴上首的成就。

  第七,「何者莊嚴主功德成就」,主是教主,就是阿彌陀佛。「偈言:天人丈夫眾,恭敬繞瞻仰」。註解裡頭說,「阿彌陀佛,為彼土之教主,天人丈夫之眾,恭敬瞻仰」。所有一切往生到淨土的這些大眾,全是大乘菩薩,這是得阿彌陀佛的加持,個個皆是。偈子裡面說,天人丈夫眾,這裡頭的意思就是對我們來說的,我們屬於天人,以我們做代表,往生極樂世界,到極樂世界就見到阿彌陀佛。彌陀來接引的時候是化身,佛的化身無量無邊無數無盡,念念都沒有中斷。為什麼?十方世界無量無邊無數無盡的念佛人,只要求願往生,阿彌陀佛都會去接引。

  阿彌陀佛在哪裡?阿彌陀佛能忙得過來嗎?這麼多人接引,會不會把我漏掉?這不是我一個人擔心,擔心的人不少。我們現在明白,一個都不漏,為什麼?阿彌陀佛的身、心遍法界虛空界,他是光,他沒有形相,光明遍照法界。所以阿彌陀佛真的就在我們面前,我們的願力成就了,他就現身,當處現身。是不是從極樂世界到這來?沒有,當處出生。像變魔術一樣,手上一拈,蓮花就在手上。這個蓮花,就是七寶池裡面你天天念佛長成的蓮花,上頭有你的名字,沒有錯誤。蓮花一現前,你就看到蓮花開了,裡頭有寶座,蓮蓬是寶座,你坐上蓮花,花就又合起來。阿彌陀佛把這個花放在蓮池裡面,等你在裡面蛻變,在花裡頭蛻變,花再一開,你完全八識五十一心所統統轉掉了。我們講轉八識成四智,不要自己修行功夫,阿彌陀佛威神加持,自自然然轉過來了。這個時候一轉過來,你的身是法性身,你居住的環境是法性土,跟十法界完全不一樣。十法界是阿賴耶變的,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它加了個識變,變成這麼麻煩。轉識成智之後,只有心現沒有識變,心現的與法性相應,身、心、環境都不可思議。

  阿賴耶變的全是生滅法,有生有滅。阿賴耶是波動的現象,這個波動頻率非常高,好像永遠不停,為什麼不停?是因為念頭。我們自己的念頭、一切眾生的念頭,念頭止不住,所以阿賴耶不會停。我們自己用自己修行的功夫,一定要把念頭止於一處,這就是定功,達到究竟處,跟自性本定融成一片,阿賴耶就沒有了。為什麼沒有?自性本定。惠能大師說,「何期自性,本無動搖」,那是我們的本性。這個時候就契入常寂光了,沒有身相,也沒有心相。身是物質現象,心是心理現象(就是念頭),統統沒有了。無比的靈敏,極其微細他都知道,有感他就現形,無處不現形。說實在話,沒有來去,沒有先後。沒有來去,沒有空間;沒有先後,沒有時間,時間跟空間全是假的。這個說的真相,宇宙人生真相統統現前,這是妙覺如來境界,是究竟的果報,《華嚴》稱為妙覺如來。

  佛八種最後一種,「何者莊嚴不虛作住持功德成就。偈言: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這個不是念老註解的,這古德說的,「即見彼佛,未證淨心菩薩,畢竟得證平等法身。與淨心菩薩,與上地諸菩薩,畢竟同得寂滅平等故」。這個是阿彌陀佛惠予真實利益達到了究竟圓滿,我們對他無比的感恩,由於他的加持,我們成佛了。這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本願的威神功德,只要你遇到,沒有一個空過的,彌陀本願能幫助你速滿足,快速圓滿。

  註裡面說得很好,未證淨心菩薩,本經經題上說了五個字「清淨平等覺」,我們沒有證得淨心。清淨心是我們依《華嚴經》的說法,菩薩五十一個級別,得清淨心的是十信裡面七信以上,得清淨心。七信菩薩是阿羅漢,八信是辟支佛,這是得清淨心的;沒有得清淨心是人天,未證淨心,也稱菩薩。人天生凡聖同居土,畢竟得證平等法身,這個平等法身可高了,是阿惟越致菩薩,是圓教初住以上。與淨心菩薩,方便有餘土的;與上地諸菩薩,實報莊嚴土的,與他們畢竟同得寂滅平等故。這個話說得非常肯定,沒有疑惑,沒有猶豫,我們要相信。我們到極樂世界是不是未證淨心菩薩?是的。但是在極樂世界得到的是,與淨心菩薩,甚至與上地菩薩(淨心菩薩是小乘,上地菩薩是法身大士)同等待遇,畢竟同得寂滅平等故。這還得了!這句是真正難信之法,難信你能相信,你的福德不可思議。

  括弧裡面,後頭兩行是曇鸞法師說的,「佛之本願力非虛設」,不是假的是真的,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願力,宏深不可思議。「遇之無空過者」,就怕你遇不到,你真正遇到,沒有一個是空過的。也就是說,遇到了一定成就,一生決定成佛。要把它抓得牢牢的,我真信,我沒有懷疑,我真想去。這個真想往生的念頭是念念不捨,什麼念頭都放下,我就是這麼一個念頭,想往生極樂世界。真有這個念頭,這句佛號肯定你不會間斷,一切時,一切處,你心裡頭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句接一句,肯定是這樣的,為什麼?想成佛。想成佛是個妄想,不能夠實現的,但是你遇到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那不是假的。阿彌陀佛憑什麼幫你成佛?憑四十八願,他是願願都兌現,願願都落實,證明就是極樂世界。他有一願不能成就,極樂世界就不會現前;願願都兌現,願願都成就,極樂世界現前,這是證據。這就是功德大寶海,功德大寶海是西方極樂世界,必定幫助你快速滿足功德大寶海。功德大寶海是成佛,跟阿彌陀佛一樣,跟阿彌陀佛平等。

  這個地方的「淨心菩薩」,這是曇鸞法師說的,「依往生論註」,《往生論》的註解,「八地以上始為淨心菩薩」,這個清淨就高了。通常我們講清淨心,阿羅漢能證得,是在七信位。七信上面有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到第八地,這個地位距離妙覺如來非常近,智慧神通道力跟妙覺差不多。八地菩薩能看到宇宙究竟的真相,就是宇宙怎麼來的,萬物怎麼來的,生命怎麼來的,我從哪裡來的,全看清楚了,一絲毫迷惑都沒有。而且有能力很快速融入常寂光,融入常寂光就是妙覺如來,究竟圓滿。

  觀佛八種,後面是觀菩薩,就是往生到極樂世界這些人,這有四種。「觀察菩薩莊嚴功德成就者,觀彼菩薩有四種正修行功德成就,應知。何者為四」,哪四種?第一,「於一佛土身不動搖,而遍十方種種應化,如實修行,常作佛事」。我們往生到極樂世界就得到。一佛土是極樂世界,在極樂世界身確實沒動,身在阿彌陀佛大講堂,佛在說法,我們在聽聞,身不動。可是而遍十方種種應化,這個時候我們有能力應化身,應是感應,眾生有感,自然就有應,化是變化,種種,真的是無量無邊無數無盡。虛空法界有多少諸佛如來,有多少剎土,你就現多少身,有這種能力。

  如實修行是上求下化,這就是供佛聞法。禮敬諸佛,這是修福;聽聞佛法是修慧,福慧雙修。極樂世界修一天,我們這個世界修無量劫都趕不上,這地方能不去嗎?遇不到沒福,無可奈何;遇到之後要疏忽,那叫真錯了。遇到的人要回頭,不要再打妄想,機會難得,諸佛如來都恭喜你,你怎麼遇到這麼殊勝的緣分,你很快就要作佛!如果你還打妄想,還不能放下,雖然想去,緣不具足沒去成,那叫真可惜。必須要認識清楚,就像《金剛經》上所說的,這個世界,不要說這個地球,整個娑婆世界,「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有為法是什麼?是十法界依正莊嚴。六道是有為法,十法界是有為法,夢幻泡影,這叫看破。看破之後就把它放下,一心一意老實念佛,取西方極樂世界。

  有些人來找我,求我幫助他。我怎麼幫助?就是把這個事實真相講清楚、講明白,告訴他。去不去是他的事情,我沒辦法干涉。他真聽懂,真明白,如《金剛經》上所說的,「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法是什麼?佛法。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一切經,我把它放下了,我只要信願持名四個字,就成功了。佛所說這些大經大論,我們很羨慕、很嚮往,想學習,在這個世界你要知道,你沒有那麼長的壽命,你一部經都學不通。告訴你,只有念佛求生淨土,要真正相信,沒有絲毫懷疑。佛沒有妄語,句句話是真言,真是真實。離四種口過,就是不妄語、不兩舌、不綺語、不惡口,說出的話叫真言,相信的人有福,懷疑的人沒福報。一心求生淨土,正確的,對的,世間什麼都是假的,一場空,搞這個幹什麼?什麼人能相信,什麼人就成就,佛門的術語叫得度。所有一切妄念統統要打掉、要捨掉,因為它會擾亂。

  如實修行,上求下化,常作佛事是下化。佛事就是教化眾生的事業,今天稱它作佛陀教育。教什麼?幫助眾生斷惡修善,破迷開悟,轉凡成聖,這叫佛事。淨土宗是最高的是轉凡成聖,你往生到極樂世界,你看皆作阿惟越致菩薩,聖人。沒有得到清淨心,到極樂世界統統得到,跟淨心菩薩沒有兩樣。曇鸞法師的註解註得高,淨心,八地以上。換句話說,到西方極樂世界,個個都是八地以上,這還得了!哪個人聽到不想去?在這個世間不要說八地,初信位的菩薩你都得不到,這個事實自己一定要清楚、要明白。

  初信位的菩薩等於小學一年級,他不執著這個身是我,身見、邊見,邊見是二邊,對立這個概念沒有,成見沒有,邪見沒有,初信位的菩薩。本能透了一點點,就是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自然得到。天眼,我們人看不見的,他看見,他能看到天上,他能看到六道輪迴。天耳得到了,他能夠聽到,天人說話聲音他能聽到,鬼、地獄眾生受刑慘叫的音聲他能聽到。所以你要是想想,我自己有沒有證得初果?不必問人,這兩種神通現前。《金剛經》上所說的四相放下了,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放下了,就這個就不容易,幾個人能做到。往上去就不要想了,一層比一層高。

  想到這個地方,我們對阿彌陀佛自然就五體投地感恩他。不是他開這個法門,我們這一生遇到佛法也沒用處,佛法確實有非常殊勝的利益,我們一分都得不到。不但得不到,最怕的是在佛法裡面做錯了事情,自己不知道。這個事情用現在的話說,不是在佛臉上貼金,而是在佛法裡頭抹黑,讓世間人看到我們這個形象,對佛法退心,佛法原來是這個樣子的,那又何必學它?賢首國師把修行基本的條件濃縮成四句話,非常簡單。我是替佛貼金,還是給佛抹黑?你想想這四句就行了。

  「隨緣妙用」,我們有沒有能力做到?隨緣是恆順眾生,妙用是不著相,知道一切法是空的,不放在心上。放在心上就不妙了,不放在心上妙。那個妙就是曇鸞法師所講的,八地以上,心地清淨平等覺,妙!諸佛菩薩跟一切眾生在一起,和光同塵。他跟六道眾生,跟十法界眾生,妙就妙在什麼?他心上乾乾淨淨,他的心是清淨平等覺,沒有絲毫沾染。他是用清淨平等覺跟大家和光同塵,跟大家在一起生活。換句話說,眾生生活是有起心動念、分別執著,這些人完全沒有,生活跟我們完全一樣,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這叫妙用。

  第二個,「威儀有則」,威儀是什麼?是佛法的戒律。《沙彌律儀》,戒只有十條,後面二十四門是講的威儀。我們沒有做到,沒有做到就是破壞佛教,就是給佛教抹黑。造這個罪業,讓佛教被社會大眾誤會,被人批評,被別人糟蹋,我們有沒有過失?要不要承擔責任?這個罪過是無間地獄。我們在宋朝看到一個例子,瑩珂法師,他出家,生活不檢點,造作很多惡業。他的長處,他相信因果報應,這一點救了他。他遇到淨土法門非常感動,發願念佛懺除業障,只有三天時間就把他從地獄裡面救出來,阿彌陀佛接引他到極樂世界去了。給我們做了最好的榜樣,我們要以他為老師,要向他學習。

  真懺悔,真認錯改過,後不再造。接受了淨宗法門,真正相信有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沒有絲毫懷疑。關起房門不休不眠,三天三夜把阿彌陀佛念來了,這是我們的好榜樣。我們造作了無間地獄的罪業,有沒有救?有,這是一個活生生拯救我們的例子。阿彌陀佛告訴他:你還有十年陽壽,瑩珂法師,十年之後,你壽命到了,臨命終的時候,我來接引你。瑩珂可以說是,中國古人所講的福至心靈,見到佛是大福報,這福報一到,心就開竅,就不迷惑。他跟佛說,我十年壽命不要了,我現在跟你去。這就是智慧,這就是覺悟,真正覺悟了。為什麼他不要?他自己心裡明白,他劣根性很重,換句話說,禁不起別人誘惑,外面境界一誘惑,他又要做錯事情。怕了,不能再做錯事情了。那怎麼樣?到極樂世界去,極樂世界天天跟著阿彌陀佛,就不會做壞事,這是開竅了。阿彌陀佛就答應他,告訴他,三天之後我來接你。給他三天時間,讓他把這些事情跟大家宣布,給大家做一個非常好的範例,一個榜樣。

  四十八願說得很好,你造了五逆十惡,毀謗佛法,這是無間地獄的罪業,都有救,你念佛都行。第十八願,十念必生,後面確實有這幾句經文,唯除五逆十惡,毀謗佛法。古人對這一句有不同的解釋,有些人就是照經文直說這種人不能往生。可是善導大師的解釋不一樣,善導大師告訴我們,造一切罪業,這三樣是極重的罪,佛這樣子說法,目的是希望大家不要造這個罪業,這個罪業太重了。那真正造了?真正造了,你懺悔,你悔過,佛還是接引你。這個跟中國古時候立法,立法非常嚴格,意思在哪裡?意思叫你看到這個法律條文,你不敢犯法。可是真犯了法,執法的時候要寬宏大量,法官盡心盡力想方法把他的罪減輕,這是什麼?仁慈,這是仁義,有仁有義,盡心盡力把它減輕。實在沒有辦法,這個犯罪的人對於執法的法官存感恩心,為什麼?判的死刑,罪有應得,法官已經盡到他的心了,想替我減輕沒法子,找不到理由。所以執法要寬,立法要嚴。

  第十八願也是這個意思,願是立法,非常嚴格。實際上你真的犯了法,造了五逆十惡,毀謗正法,這無間地獄,你遇到淨土懺除業障,認錯,後不再作,求生淨土,佛還是來接引你。像瑩珂一樣,佛來接引他。三天之後,希望他把這樁事情跟大家宣布,讓大家都知道,記載成文字,跟著《大藏經》一起流通。我們現在看到這段經文,我們也受了影響,也受了教訓。這就是阿彌陀佛不是當時就帶他走,緩三天,讓他把這個例子影響到當時,影響到後世。這個功德無量無邊,我們要懂得這個意思。

  「偈言」,偈子,有一首偈,四句,「安樂國清淨」,安樂國就是極樂世界。「常轉無垢輪」,這是阿彌陀佛講經教學,常是沒有間斷,轉是推動,表阿彌陀佛講經教學沒有中斷。「化佛菩薩日,如須彌住持」。化佛菩薩日,這是讚歎阿彌陀佛。說法的這個佛是化佛,法身佛不說法,為什麼?他沒有形相。法身佛沒有物質這個身體,沒有念頭這種精神現象,也沒有自然現象,他是一片光明,常寂光,所以法身不說法。在實報土教化法身菩薩,佛現報身,報身說法;在同居土、在方便土,從報身變現出應化身,應化身在這些地方說法。但是一定要曉得,法、報、應,一即是三,三即是一。法身是體,報身、應化身是相,是起作用,有體有用,有體有相,一而三,三而一。如須彌住持,須彌表示不動,須彌山如如不動,主持西方極樂世界的教化。

  「開諸眾生淤泥華故」。不動本處遍至十方供養化生莊嚴。佛如是,菩薩亦如是,往生到極樂世界得阿彌陀佛加持,都有阿彌陀佛這種智慧德能,也有這個能力不動本處。在極樂世界彌陀講堂裡,不動本處,而至十方。至十方供養是供養佛,供佛,這是自利,同時現無量化身,方便接引教化一切有緣眾生,這是化身的莊嚴。我們看到這個,對極樂世界嚮往之心油然而生。經不能不學,不能不讀,你天天學習,這個心、這個往生的念頭常常生起。如果離開經文,不聽經文,你生起的是對這個世界留戀的心,你放不下。你能夠把這個念頭轉過來,唯一的方法就是聽經、讀經。這也是說明了,佛菩薩應化在世間,他的事業就是天天講經,講經教學;學生天天聽經,天天學習,這個是佛法的正業。業是造作,你幹些什麼?就幹這個。搞其他的,那不是正業,這個算是正業。出家人從事正業,護持正業,這就對了。

  「二者、彼應化身」,這是菩薩的應化身,這四條全是講往生極樂世界的菩薩。「一切時不前不後」,實在講,時間觀念在極樂世界沒有了。「一心一念,放大光明。悉能遍至十方世界,教化眾生,種種方便,修行所作,滅除一切眾生苦故」。偈子裡面說,「無垢莊嚴光,一念及一時,普照諸佛會,利益諸群生」。曇鸞法師解釋得好,「一念一時遍至佛會利益群生莊嚴」。

  前面這個說得清楚,把意思先說出來,菩薩覺悟、明白了。覺悟什麼?宇宙萬法的真相。真相從哪裡來的?從心想生。換句話說,所有的現象,《金剛經》上說得好,皆是虛妄,叫「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要記住這一句,沒有一樣是真實的,包括我們現在身體。沒有說,所有現象這身體在外,沒有這個講法,身體在內,凡所有相。所以知道它是假的,假的就不要執著它,不要分別它。能做到不起心不動念是最好,那完全是如來境界,不分別不執著是菩薩境界。它要是真的,你可以起心動念,不是的,根本就不存在。我們的活動、我們的生活,如果你能夠把它想成那是電影,從頭到尾看了一部電影。我們這個宇宙就是電影,如夢幻泡影。電影將我們的生活造成一個縮影,讓我們自己看到了,我們知道那不是真的,那它在現實裡頭拍攝的。你有沒有覺悟到,原來現實是一部電影,沒有一樣是真實的?這是佛勸我們放下,為什麼要放下?不是真的。

  真的,佛不勸我們放下。相對,有真的,相對的真,就是諸佛如來的實報莊嚴土,不是絕對的真。絕對只有常寂光,常寂光永恆不變,不生不滅,所以它是真的。這個光,每一粒光子,這是我們舉比喻說,光的最小單位,每一粒光子都是圓滿的宇宙。整個宇宙是一個法身,沒有大小,自性沒有大小。常寂光可以融入一個光子裡面,常寂光沒有縮小,一個光子沒有放大,大小不二,大小一如。說大說小沒有意義,它是圓滿的。所以它沒有前後,你看一切時沒有前後,沒有前後就根本時間不存在,一切時就是一時,什麼時候?當下。

  一心一念,放大光明,這個大光明就是常寂光。常寂光悉能遍至十方世界,它光所照的地方,他就能現身,他就能說法。所以在十方世界教化眾生,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現什麼身。他自己沒有意思,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現什麼樣的身是眾生的意思,眾生心。眾生心想什麼,想佛他就現佛身,想阿彌陀佛就現阿彌陀佛身,想釋迦如來他就現釋迦牟尼佛身,現身是這麼回事情。我們千萬不要以為,佛看到這個人,想想我現什麼身,那你全搞錯了,那不是佛,那是人。他們在那個境界絕對不會退轉到人道,他圓證三不退,怎麼可能會退轉?哪有這種道理!

  種種方便,方是方法,便是最恰當的方法、最善巧的方法,讓這個眾生接觸到歡喜接受,容易叫他相信,容易叫他生起信心,生起願心,依教修行,這叫方便。修行所作,修行是提升自己,所作是教化眾生。教化眾生也在提升自己,為什麼?他不著相。不著相,所做的叫功德;著相,所做的叫福德,不一樣。功德可以出三界,福德不能出三界,福德只有在六道裡頭享受,出不了六道。目的只有一個,滅除一切眾生苦,就這一個目的。自己成就是為這個目的,現身說法,教化眾生,也是這一個目的。終極的目標,佛法裡頭有說,離苦得樂,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苦樂從哪裡來的?佛知道,迷失了諸法實相,苦就來了;明白了諸法實相,樂就來了。幫助眾生離苦得樂要怎麼做法?要幫助眾生破迷開悟,他就離苦得樂。如何幫助眾生破迷開悟?落實在教學,用教學的手段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那個離苦得樂就不必了,自然就沒有了,目標就達到了。

  佛給我們這個啟示,我們細心去揣摩,細心冷靜的去思惟,世出世間法,離苦得樂是一個原理,都是什麼?都是不清楚才做錯事情,才招來的苦報。搞清楚、搞明白的一定是得樂。換句話說,統統要搞教育,只有教育才能夠解決一切問題,除了教育之外,沒有第二個方法。諸佛如來確定了,一切菩薩也確定了,世間這些大聖大賢他們也懂得。你要家庭幸福,貧富貴賤這一點我們要了解,那是什麼?你命裡頭有的。前世沒有修福報,這一世到人間來,那就得吃苦頭,沒修福。看到別人享福,不怨天不尤人,為什麼?了解事實真相。素貧賤,他能夠安於貧賤,社會就安定;素富貴,你命裡頭有富貴,你就享受你富貴。可是享受你富貴,如果你受到良好的教育,你會幫助貧苦人,那你就積德了。積德,福報就更大,會生生世世得福報。所以富貴人必須要用自己的富貴去幫助苦難眾生,這個富貴是他生生世世享不盡的。如果他不知道幫助別人,只是自己享福,他的福報是一世就享完了,說不定一世都不到,他遇到橫禍,遇到災難了。這些例子常有,我們細心冷靜,讀歷史都看到。

  歷史是一面鏡子,歷史就是因果報應,善人有善報。孔子是平民,在社會上沒有爵位,就是沒有地位,在世的時候是個普通平民,一生想求個一官半職,命裡頭沒有,沒有這個緣分。晚年回到老家教學,把自己的抱負傳給學生,把自己智慧、理念、德能讓學生繼承下去,世世代代他起了作用。這個當然要有緣分,這個緣分主要的是漢武帝跟董仲舒。漢朝建國了,用什麼方法來教化人民?春秋戰國有段時期真的是諸子百家各抒己見,百家爭鳴,百花齊放,文化達到一個像花季盛開的時候。漢武帝說,這麼多的學說、這麼多的學派,哪一個好,用它來教化老百姓?董仲舒推薦孔孟學說,漢武帝接納了,就把它定在國家法律裡面,全國學習孔孟。孔子就被從諸子,原來完全是平等地位,一下提升,就變成特殊地位。一直到滿清,世世代代這些帝王都學習孔孟之道。到民國五四運動,打倒孔家店,孔家店倒了,這一倒了之後,才會出現中國現在的動亂,社會出問題了。過去孔家店在做主,出不了什麼大問題。孔家店沒有了,再找什麼來教化人民?

  這個孔家店在唐朝放光,被唐太宗所用了,唐太宗的《群書治要》是以孔孟為核心,造成了大唐盛世。不但中國一些有識之士知道這些好東西,這些東西是從性德裡頭流露出來的。自性是真的,不是假的,性德裡流露的東西,它超越時空,無論在什麼時候,無論在什麼地區,它都是正確的,都是適用的。就以《群書治要》這本書來說,無論在哪個國家、哪個地區、哪個時代,統統適用。馬來西亞老首相馬哈迪看到了,告訴我,你看這是幾千年以前人寫的東西,現在還用得著,這個不可思議。這就是真實智慧、真實的理念、真實的方法、真實的經驗。真實超越時空,它不是適合於某一個時代的,它什麼時代都適合。

  今天的社會,這個亂象史無前例,中國歷史過去沒有這樣的動亂,外國歷史也找不到。多少志士仁人想把這個社會恢復到像從前那樣的安定和諧,真有人,我見過就很多。早年我參加聯合國的活動,學者專家們確實都是真的在思惟,在集思廣益,希望找出一個方法。聯合國這個活動搞到今天,四十多年了,四十多年沒效果,社會上的衝突愈來愈多,頻率年年上升,衝突帶來的災害一年比一年嚴重。最近十幾年我參與了,發現什麼?發現與會的這些專家學者對於社會能不能再出現和諧,信心失掉了,你相信嗎?這個世界還會有和平嗎?這是人類社會真正的危機之所在。怎麼辦?湯恩比博士說了兩句話,「要解決二十一世紀社會問題,只有中國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

  我訪問英國的學校,這三個著名的學府,牛津大學、劍橋大學跟倫敦大學,我向他們請教,湯恩比是英國人,他說的話你們能相信嗎?沒有人回答我。我反過來問他,難道湯恩比說錯了嗎?也沒人說話。我問的這些對象都是漢學系的學生,他們有能力讀中國的古籍,用中國儒釋道的經典寫博士論文,我很佩服他們。為什麼不能回答我?到最後是我自己講,沒人回答,我就說你們很聰明,對湯恩比的話既不反對,也不表示贊成。為什麼會有這個情形?湯恩比在學術地位太高了,不敢反對他,可是對他的話有疑惑,不敢承認它,是不是這個樣子?真的。我說,那你要來問我?我說我告訴你,我對湯恩比博士的話肯定,他說得對,說得一點不錯。為什麼我敢承認,你們不敢承認?你們對中國傳統文化沒有搞清楚,一知半解。講到孔孟學說,我說你們是不是都想到四書五經、十三經?對,都點頭了。講到大乘,你們會想到,《華嚴》、《法華》、《般若》,是不是想到這些?是的。這個東西能不能解決現前社會問題?沒有一個人敢說話。我說原因在此地。為什麼這些東西不能解決問題?這些東西,四書五經、十三經是孔孟的花果;《華嚴》、《法華》、《般若》這些大乘經論是佛法的花果。這些東西講得太高了,現在人做不到,好像不管用,把它當作學術研究,無濟於事,你說可不可惜!

  所以我就問他,花果從哪裡來的?從枝條裡長出來的。枝條從哪來的?從樹幹上長的。樹幹從哪裡來的?一層一層追,追到最後你就發現了,有根有本,那是能生,枝葉花果是所生,你怎麼只看到枝葉花果,沒有看到根本?儒的根本是什麼?就是我們這十幾年提倡的《弟子規》,儒的根本。道的根本,《太上感應篇》;佛的根本,《十善業道》。一個人都沒想到。我說這個東西能不能管用?這三樣東西普世教育,把人都教好了,很容易學。

  湯恩比沒說錯,我們在湯池做的實驗是用根本做的,不是用四書五經、十三經,不是用這個,用這個沒用,人不懂。換句話說,那是孔孟的大學裡面的課程。《華嚴》、《法華》是佛門裡研究所的課程。我們現在要什麼?要小學的,普世教育。大家都能夠把三皈、五戒、十善、六和、六度學好、做到,天下就太平。湯恩比說得不錯,儒家孔孟學說,只要把五倫五常四維八德普遍教好,天下太平,很簡單!高深的那些部類,那是少數人學的,那不是多數人。但是普世教育的理論,就是那高深的道理。那個高深道理用在日常生活當中,就是普世教育,就是《弟子規》,就是倫理,五倫五常四維八德,就這個東西。

  佛經講的四種,教、理、行、果,經典是教科書,這是教經,經典裡面所講的理論是理經,還有落實的方法,那叫行經,最後你才得到結果。這個結果就是世界安定和諧,眾生幸福美滿,你才能得到。所以我告訴這些同學們,我說要學佛、學儒、學道,不能只搞儒學、佛學、道學,把它當作一種學問來研究,與自己實際生活不相關,這個錯了。這兩個字寫在黑板上,外國人的念法,從這邊念,佛學、儒學、道學;中國人從這邊念,反過來,學儒、學佛、學道,不一樣。學儒要學得跟孔子、孟子一樣,兩個都是平民;學佛要學得跟釋迦牟尼佛一樣。釋迦牟尼佛是王族,是太子的身分,但是他不要了,他要做平民。平民跟平民打成一片,讓一切眾生離苦得樂。這是往生極樂世界菩薩的應化身。我們今天就學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