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四三八集)  2011/6/5  日本岡山淨宗學會  檔名:02-039-0438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乘無量壽經解》第五百五十面,第四行最後一句看起:

  「今諸菩薩讚歎彌陀,窮盡諸法實相之本源,出入無礙,故曰遊入深法門。窮盡源底,是為甚深,故曰深法門」。這一段末後,念老為我們解釋《會疏》跟《淨影疏》裡面所說的,現前這些菩薩們,就是從十方世界到極樂世界去參訪阿彌陀佛,這些菩薩前面我們看到供養,此地看到讚歎,就是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前面的兩願,「禮敬諸佛、稱讚如來」,這些菩薩看這個樣子都是修普賢行的。因為西方極樂世界確確實實是普賢菩薩的法界,因為每個人「咸共遵修普賢之德」,這在第二品裡面我們就看到,所以我們曉得,普賢菩薩跟極樂世界的緣非常之深。讚歎彌陀,窮盡諸法實相之本源,諸法實相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所以如果有人問,佛教經典裡講的是些什麼?或者問,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他講些什麼?這四個字就答盡了,「諸法實相」,是講一切法的真相。這是什麼意思?今天的哲學跟科學,他們所學的是什麼?也是在探索、在尋求宇宙萬法的真相。所以早年方東美教授把佛法介紹給我,他說佛經哲學是全世界的哲學最高峰。佛經跟哲學所講的是一樁事情,都是在窮盡諸法實相。

  但是科學跟哲學,對諸法實相的本源沒找到,是世世代代都在努力去探索,現在探索的成果,可以說是相當的令人滿意,無論是探討宏觀的宇宙,或者是研究量子力學。今天物理分向兩個方向,宏觀宇宙是無窮大,量子力學,就是從反方向去尋求找最小的微觀世界。宏觀世界跟微觀世界都有很了不起的成就,跟佛法講的愈來愈接近,可是本源沒找到。佛找到了,佛經上找到,本源就是真如自性,有的時候說法性,前面我們講的第一義諦,都是講這樁事情,佛說這樁事說了幾十個名詞。我們要問,一樁事情,佛為什麼說這麼多的名詞術語?這是世尊教學的善巧方便,教我們不要執著名字相,知道是這個意思就行,不執著這名相。與馬鳴菩薩在《起信論》裡面告訴我們學習佛法的心態完全相同。學佛一個是讀誦,一個是聽講,讀佛的經典不執著文字相、不執著名字相、不執著心緣相,那就對了。聽講亦如是,聽講不執著言說相,言語說多、說少、說淺、說深沒關係,不要執著言語、不要執著名詞、不要執著心緣。心緣是什麼?我聽了之後我以為是什麼意思,這不可以,這叫心緣。你以為是什麼意思,那是你的意思,不是佛的意思,這個一定要知道。因為佛菩薩沒有意思,你聽出意思出來,那才怪。佛菩薩沒有意思,你怎麼會聽出意思出來?所以這個東西只可以心去領會、去悟,不能言傳,說不出來的,這佛法的妙處。

  逐漸逐漸的你去體會它,不要去想它,就是你不要用分別、不要用執著、不要用想像,那你就全都搞錯了,愈想愈錯,不想就對了,一想就錯了。所以佛法需要用直覺,不懂沒有關係,不懂再念,這就是古人講的「讀書千遍,其義自見」,不要想的,意思自己體會到了。為什麼?一千遍念下去之後,依照《起信論》這個方法,你心就定了。用這個方法修定,入定了,定到一定的程度智慧就開了,自然就開智慧。所以會聽經的人聽經,會讀經的人讀誦,是什麼?修禪定。因為你不專心聽、不專心去讀,你心裡就有雜念、就有妄想;用這個方法把妄想雜念給念掉,讓心定下來。定下來你看文字、你聽講那是智慧,聽得清楚、明白,沒有聽錯,沒有念錯,這是修慧;沒有雜念、沒有妄想的時候,這是修定。所以讀經、聽講都是定慧等學,兩個小時,修兩個小時的定慧,守規矩那就是持戒。這就是說,這兩個小時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這是佛法,這是世間教學裡找不到的。我們中國過去傳統私塾教學也有這個意思,這從佛法裡頭學來的,儒家、道家都學到了。所以他們如果是真的依照這種原理原則去學習,都能開智慧,都能夠得清淨心,清淨心起作用就是智慧現前。所以確確實實是不可思議的境界。

  一定把這個諸法實相的本源找到,「出入無礙,故曰遊入深法門」。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要用哲學的名詞來說,本體、現相、作用,一點障礙都沒有,這是佛菩薩。「窮盡源底」,這叫甚深,叫深法門,把宇宙的根源找出來這是學問,是大學問。這哪裡是迷信?你看現在微觀世界的研究,物質,這物質現象到底是什麼,搞清楚了,物質現象的基礎是意念,就是念頭。念頭是什麼?這個還沒搞清楚。物質現象這個問題解決了,意念變現的,意念怎麼來的?為什麼會有意念?這個今天科學還打了問號在那裡存疑。但是科學家給我們提了個提示,說無中生有,無中生有很含糊、很模糊,也就是說沒講得清楚。學佛的人懂得,這個無,佛法也講,佛法常常講無、講空,但是無不是沒有,不是什麼都沒有,無中它又有有,這道理就深了。無是什麼?自性裡頭無物質現象、無精神現象、無自然現象,這是無。但是它能現物質現象、能現精神現象、能現自然現象,所以說無中生有,在大乘佛法講沒錯。可是無講得含糊,沒講清楚,無是什麼?無是自性,無是本性。

  我們中國古聖先賢說出來了,「人性本善」,那個善不是善惡的善,那個善是讚歎的名詞,是大圓滿。就像惠能大師開悟講的五句話,用一個字來說,善,善是什麼?太好了、太圓滿了。能大師見到自性、見到本性,他第一個說「清淨」,本性從來沒有染污;第二個說它是「不生不滅」,它沒有生滅。三種現象都有生滅,自然現象、精神現象、物質現象都有生滅,自性沒有生滅,它能生能現這三種現象,所以他說「本自具足」。這句話交代清楚了,它為什麼能現?本來具足,沒有緣它不現,有緣它就現,一現一切現。就像作夢一樣的,夢中境界你說有沒有?你要說沒有,它怎麼會現出來?為什麼會作夢?這是個問題,現在沒人能解決這個問題,為什麼會作夢?有人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那很多人白天想的,晚上為什麼夢不到?可見得這個不能自圓其說。夢境不是自性,自性裡頭沒有,阿賴耶裡頭的意識,現在講潛意識。潛是什麼?潛伏在裡面,就是很深的意思,深藏在阿賴耶裡頭,這個意識是落謝種子,我們一般講習氣,能講得通。深藏在阿賴耶識裡頭,也是遇到緣,遇到緣它就起現行,夢中起現行。你總得有個解釋,解釋得合情合理,說出來別人相信,自己不懷疑,這都是諸法實相。我們這個世界十法界依正莊嚴,在朗然大覺的佛菩薩他們心目當中就是夢境,自性裡頭本來具足,遇緣能生萬法。能生萬法,不能說它有;不現不生,不能說它無,你怎麼說它都不對。你真正體會到、真正證得,怎麼說都是對的,確實佛說的話沒錯,「唯證方知」。怎麼個證法?放下就現前。

  一切眾生平等平等,佛的自性裡面本自具足,不比我們多一點,我們跟佛相比不比他少一點,而且自性是一個,不是很多的。所以佛常常用大海做比喻,大海是一個,叫性海,自性像大海。我們每個人呢?每個人是海水裡的一個水泡。現水泡的時候,好像每個水泡不一樣,很多;可是水泡如果破掉,一個大海,沒有離開大海。那個大海是自性,那個大海,性海就是哲學裡面講的本體,本體是一沒有二,所以遍法界虛空界是一體。賢首國師的《妄盡還源觀》講得很清楚,這篇論文一共六段,頭一段顯一體,第二段起二用,二用就現相,第一個現宇宙,第二個現自己,叫依報跟正報。宇宙跟自己是有先後,但是那個先後你找不出來,好像是同時,它的速度太快,確實有先後。像阿賴耶的三細相,確實有先後,業相、轉相、境界相,可是這三種現象都是在一念裡面。這個一念就是彌勒菩薩所說的,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裡頭的一念,一念裡面有業相、轉相、境界相。所以你一點辦法都沒有,它同時起來,那麼短的時間,無法想像的,它三個現象還是有次第相生,一念完成,這三個現象,就是我們今天講的宇宙、講的自己。所以科學跟哲學,這個還是問號,可在佛學裡已經有答案。這個答案,科學跟哲學能不能夠得到?在佛經上講,很難。要用什麼方法才能得到?佛就講,你放下就得到。科學家如果沒有放棄起心動念、分別執著,他就沒辦法證得。

  為什麼?起心動念、分別執著是妄心,妄心只能夠緣妄境。自性所現出來的,我自己這個相、宇宙的現象、萬物的現象,統統不是真的,經上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妄心能夠緣到虛妄的境界,緣不到真,真性它緣不到,道理在此地。放下這些妄心,真性就現前,真性不要去找,妄的放下,真的就現前,那個本來是這樣的。真性裡面具足無量智慧、無量德能、無量相好,所以用阿彌陀這個名號來稱它,阿彌陀就是自性,這一定要知道。「阿彌陀佛」這四個字從梵語翻過來的,可以翻成中國字,為什麼不翻?翻音不翻意思,這叫尊重不翻。要是翻呢?阿翻成無,彌陀翻成量,佛翻成覺,意思就是無量覺。無量,這裡頭有人事物,在佛法裡面講依正莊嚴。所有的依正莊嚴,你都能夠覺悟、都能夠明瞭,這叫阿彌陀。阿彌陀不就是此地所說的嗎?「窮盡諸法實相之本源」,這就是阿彌陀的意思,阿彌陀佛的意思。由此我們就能知道,每尊佛都證到這一句,每尊佛都可以稱為阿彌陀佛。佛沒有一定的名號,都是從性德上稱他的名號,菩薩是從修德上稱名號,都沒有名字,名字是假的,所以不要執著名字相。佛說的這些名相也都是假的,不是真的。你要把真的真相,了解這個名相說的是什麼,明白就行了,名字相不必去執著它,所以這甚深法門。

  第二段,第二首偈是「讚佛號功德」,就是南無阿彌陀佛,實際上就是四個字「阿彌陀佛」。南無是皈依的意思、皈命的意思、恭敬的意思,是這個意思。佛的名號就是阿彌陀佛,我們稱南無阿彌陀佛,意思是皈依阿彌陀佛、皈命阿彌陀佛、禮敬阿彌陀佛,是這個意思。明朝末年蓮池大師,這是淨土宗第八代的祖師,有人問他老人家:你自己怎麼樣念佛?他告訴別人,「我念四個字,阿彌陀佛。」他說:你怎麼樣教別人?「我教別人念六個字,南無阿彌陀佛。」為什麼?他說:「我這一生決定要生淨土,不再搞六道輪迴,所以經上講執持名號,我遵守經上所說的,名號就四個字,我就念阿彌陀佛。我教人念南無阿彌陀佛,那個人未必真正有心發心往生極樂世界,你不是真心想去,加個皈依阿彌陀佛好,就是要加個客氣話,禮敬阿彌陀佛。我真去,這客氣話就不要說了。」這在《竹窗隨筆》裡,你們都可以看到。祖師這些話對我們有很大的啟示,真正相信,一點懷疑沒有,真正想去就不要客氣,念四個字比念六個字簡單。愈是大道就愈簡單,愈是成就高的也愈容易,絕對不會有麻煩的。所以真想去,四個字就可以,專念阿彌陀佛。

  而印光大師教我們念的方法,三個清楚,念得清清楚楚、聽得清清楚楚、記得清清楚楚。這個記,有人問我,是不是一面念一面記?阿彌陀佛一,阿彌陀佛二,阿彌陀佛三,是不是這樣記法?不是這樣的,阿彌陀佛裡還夾雜著一、二、三、四,你把念佛功夫破壞了。心裡頭記,一點痕跡都沒有,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第幾聲清清楚楚,這個樣子妄想雜念才進不來。為什麼?妄想雜念一進來,你馬上就忘掉,你就亂掉,亂掉了不算,重頭再來。印祖教我們記多少呢?只記一到十,十句之後又是一到十,就這樣記法。實際上並不教我們每天記著一定要念幾千聲、幾萬聲,不是的。你這一直念下去,不管念多少只記一到十,我這句佛號是十句佛號當中第幾句,清清楚楚、了了分明。這樣記法確確實實雜念進不去,這是攝心的方法。

  念佛總的指導綱領,就是《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上說的八個字,「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我們念佛,六根攝不住,就是妄想、妄念,沒有辦法,這是許多念佛人最痛苦的一樁事情。怎麼樣念才真正把這些妄念給念掉?都攝六根,這裡頭最高的一個原則,就是你徹底放下。眼根放下色塵,耳根放下聲塵,六根在六塵裡面統統放下了,不再攀緣,叫六根清淨。用這個清淨心去念佛,叫淨念相繼,不懷疑、不夾雜,就是清淨心。不懷疑,你對於淨宗要有相當深度的了解,你才不會懷疑它,這是經教幫助你。特別是《無量壽經》,幫助你斷疑生信,幫助你破迷開悟。可是怎麼樣攝心?那是功夫,真正放得下,攝心容易。我們沒有放下,自私自利沒放下,名聞利養沒放下,五欲六塵沒放下,貪瞋痴慢沒放下,怎麼可能沒有雜念?雜念是念佛嚴重的障礙,所以你念佛功夫不得力,你法喜得不到;功夫得力的時候,歡喜心就起來了。有人用印光大師這個方法,這也叫十念法,這個十念是時間愈長愈好,得空就念。能夠每天有二、三個小時,那是最理想的,二、三個小時裡頭你沒有雜念,你得清淨心,這個功德跟參禪沒有兩樣,所以可以試試看。

  我們看第二段,「讚佛號功德」。「聞佛聖德名」,這是偈頌裡的一句,這個佛是阿彌陀佛。念老在此地告訴我們,「彌陀本願從第十八至二十七共十願,又從第四十四至四十八共五願」;換句話說,這總共十五願。四十八願裡頭有十五願提到聞佛名號,說明名號功德不可思議。這十五願「願願皆因聞佛名號,永離諸惡苦,終得究竟樂」。聞佛名號,所以我們念這個佛號的時候,一定要聽得清清楚楚,這個可不能疏忽。我們不是念給別人聽的,也不是念給阿彌陀佛聽的,是念給自己聽的,你就真有受用;念給別人聽,自己不得受用。這個方法,自古以來祖師大德就教導我們,佛號從心裡面生出來,從口裡頭念出來,從耳朵聽進去,用這個方法攝心,古時候人煩惱輕,這個方法行,有效。現在煩惱嚴重,這個方法不能攝心,所以印光大師加上記數。記數不許用念珠,用念珠什麼?掐珠分心,那不是一心念佛。也不能用這裡頭夾雜著數字的想法,這樣想法也不行。一定要心記得清清楚楚,這樣才能夠攝心。

  這兩句話來形容名號功德,說得非常好,「永離諸惡苦」,諸惡是三途、六道、十法界,統統苦。「終得究竟樂」,最後你一定得到,究竟樂是成佛,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成佛、必定見佛,見佛就是成佛。「例如聞名得福,聞名發心,聞名得忍」,都是因為聞名。「十方眾生聞名,悉皆安穩,得種種真實之利。是云安隱得大利」。名號的功德在前面講了很多,在四十八願裡面講過,也講得很詳細。一般人疏忽念佛,不知道念佛的好處,他要真知道,他一定肯念。不知道念佛的好處,以為還有法門比念佛更好,所以還想這個、想那個,錯了。念佛法門的殊勝,確確實實只有唯佛與佛方能究竟,等覺菩薩都說不究竟,何況以下,十地以下更不行了。所以在《華嚴經》裡面,十地菩薩地地不離念佛,這給我們透露什麼信息?登地菩薩他們求無上菩提統統用念佛法門,這是我們能夠理解的。為什麼?初地以上你給他講念佛法門,他懂,他不懷疑,他完全能接受。所以在華嚴會上,文殊、普賢率領華藏海會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往生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我是看到這個經文,對念佛法門才有信心。以前我對這個法門沒信心,以為這個法門是度老太婆的,不是對知識分子的,尤其是高級知識分子,大概不是,佛八萬四千法門,這個法門大概不是的。看到《華嚴經》上這麼一種景觀,才完全覺悟、了解。

  八萬四千法門,只能幫助你到華藏世界毘盧遮那佛的報土,不簡單,要想到那個境界,都得要明心見性。也就是說,《華嚴經》上講的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大乘教裡面所說的,無明煩惱、塵沙煩惱、見思煩惱統統斷盡了,你才能證得圓教初住、別教初地,往生到諸佛如來實報莊嚴土。可是絕大多數都是到華藏世界,到華藏之後,華藏世界毘盧遮那佛的兩位菩薩,我們後面這個像就是華嚴三聖,當中是毘盧遮那佛,你看一邊是文殊、一邊是普賢,這邊是普賢菩薩,這邊是文殊菩薩,文殊、普賢帶領大眾統統到極樂世界去。諸位想想看,這是毘盧遮那佛的道場,這麼多菩薩往生那裡去,是毘盧遮那的學生!現在毘盧遮那佛這兩位大弟子把所有的學生帶走,到極樂世界去了,毘盧遮那佛生不生氣?怎麼把我人全帶跑?不但不生氣,還鼓掌、還歡喜,太好了,你們到極樂世界見阿彌陀佛太好了。為什麼?你能見阿彌陀佛,你修行往生的時間就大幅度的縮短。你在華藏世界修行證果要三個阿僧祇劫,到極樂世界去,大概幾天就成就,他那裡是速成班。佛佛道同,你去親近阿彌陀佛,沒有一尊佛不讚歎你:你真有智慧、真聰明,你選對了。你不到極樂世界去,跟別的諸佛如來修行,那佛都搖頭:好吧,慢慢來!你想快速成就的話,就到極樂世界。

  所以諸佛如來沒有門戶之見,決定沒有分別執著。我們這個世間麻煩在此地,同行相忌,他互相嫉妒;諸佛如來同行不相忌,他們同行非常合作。十方菩薩來往生,每尊佛、每個世界都是如此,十方有緣的都來往生,到一定的程度,佛一定給他介紹極樂世界。也就是諸佛如來講經說法,沒有一尊佛不講《無量壽經》的,介紹極樂世界。聽到歡喜的人個個都想去,佛鼓勵他們去,絕對沒有門戶之見。因為一切諸佛如來只有一個目標,大家完全相同,希望所有眾生快快成佛。不像世間,世間人沒有這個目標,都是希望自己有成就、自己有名利,不願意看到名利落在別人家裡,所以彼此互相有嫉妒。諸佛如來這種現象決定沒有。佛佛道同,為什麼極樂世界獨勝?這個道理,前面我也跟大家提到過,是彌陀如來在因地裡發願修行不相同。他成就之後,別的佛來跟進行不行?沒有這個必要,統統都到你那裡學就好了,我這就省事了。這是諸佛如來的心量,也做給我們看,沒有門戶之見,大公無私,真的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所以他有無量的福慧。

  「十方大士聞名得益」,得的利益無量無邊,殊勝無比,「感恩圖報,故廣修供養無有懈倦」。廣修供養裡面,「種種供養中,簡言之為財法二種供養。《普賢行願品》曰:諸供養中,法供養最。所謂如說修行供養,利益眾生供養,攝受眾生供養,代眾生苦供養,勤修善根供養,不捨菩薩業供養,不離菩提心供養」。普賢菩薩講的,這是真供養。幢幡寶蓋,那些見佛的時候用這個供養是什麼?是表一點心意,表一點敬意,實際上這是真實供養。如果沒有真實的,那一點幢幡寶蓋供養就變成假的。香花、幢幡寶蓋代表什麼?就是代表真實,真實是質,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幢幡寶蓋那是形式。有實質,形式就有意義;沒有實質,形式是假的,不是真的,這個道理不可以不知道。我們今天供養佛,在佛面前供養這些香花水果,全是假的,為什麼?香代表什麼?香代表戒定真香,我有沒有修戒?有沒有修定?我真的是持戒修定,念佛也是修定,得念佛三昧,得清淨心,我這個香花供養就有意義,它真代表了。否則的話,你來燒香供花的時候,你後頭沒有東西,假的,不是真的。你供養能得到什麼樣的福,後頭有真的,就得福;如果沒有真的,得不到,什麼都得不到。

  所以香代表戒定,水代表清淨心,心地真正清淨一塵不染,供這一杯水就功德無量,供什麼?供養我的清淨心,我真有東西,不是說假話。燈燭代表燃燒自己照耀別人,那是什麼?如說修行供養,利益眾生供養,代眾生苦供養,勤修善根供養,這都是捨己為人。你這個東西都沒有,你天天燒蠟燭白燒了,點油燈也白點了;你得有真功夫在,真修行,你這個供養才有意義。否則的話,全錯了。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形式有沒有,沒有關係,是真修行,你每天迴向就是供養。這個修行裡尤其是利益眾生,佛都是利益眾生的,我們利益眾生是供養佛心、供養佛的弘願。我們不能做利益眾生的事情,光做自私自利的事情,果報不好,這是真的。為什麼?你用的是佛法,可是你裡頭的用意跟佛的心願完全是相違背,佛是利益眾生,你是利益自己。縱算也利益眾生,但是自利的成分多,利益眾生的成分少。佛是圓滿利益眾生,沒有絲毫為自己,成就自己,實際上就是成就眾生。為什麼?自己沒有證得圓滿,你就沒有圓滿的福慧,你沒有辦法叫眾生得圓滿福慧。所以勤修善根是為眾生勤修的,不是為自己。代眾生苦,是真的代眾生,不是自利,為眾生什麼樣的苦都能吃。

  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講經教學四十九年,他可以不必修苦行,他建一個寺廟很簡單,只要他點點頭就有人供養他。在家弟子裡頭有十六個大國王,自己家裡也是王族,建個道場不是輕而易舉的嗎?為什麼要樹下一宿,日中一食?代眾生苦供養。他要不做出這榜樣,他教人,特別是他走的時候留下兩句話,這些弟子們還在世間,沒有依靠了,佛在世的時候大家依靠佛,佛離開我們依誰?佛說了兩句話,「以戒為師,以苦為師」。我的體會,他一生的行誼就是為了最後說這兩句話,人相信。釋迦牟尼佛一生持戒、一生吃苦,別人不願意的他幹得很快樂。如果我們都能夠學習釋迦牟尼佛,這佛法怎麼會衰?不可能,正法永住,哪有什麼像法、末法?這正法久住。現在不但戒沒有了,連十善業都沒有了,那就不是佛法,所以經典變成學術、變成知識了。現在大學裡用佛經開課,我過去在學校還教過五年,都變成知識、變成學術了。這個做法不能續佛慧命,對正法久住沒有幫助,慢慢的會把佛教變質了。聖學,佛學是聖學,變成世間的學術,現在一般學校哲學系裡有佛經這個課程。我們是不是願意看著佛經在變質?我們對不起釋迦牟尼佛。我教了五年之後覺悟,我再不教了,不但大學我不教,佛學院我也不教。我回到釋迦牟尼佛的老路,每天講經,這是釋迦牟尼佛一生的事業,這叫佛事,就是釋迦牟尼佛的事業,天天講經。聽眾當中確實有真受利益的,不能受利益也種了善根,聞名得福,阿賴耶識裡頭種了阿彌陀佛的種子。這是個好樣子,世尊做了一輩子。

  我們這一生也流浪了幾十年,沒有道場,沒有固定的地方,哪個地方邀請就到哪裡去。所以這麼多年來講了幾十部經,講得很雜、講得很多。現在知道了,當年自己沒有堅持,如果講一部經好,一部經自己成就,也成就別人。不要講得太多太雜,年輕的時候不知道,老師是告訴我,我沒在意。現在覺悟、明白了,所以不再走冤枉路了。《華嚴經》,台灣開心法師啟請,北京黃念祖老居士啟請,在台北韓館長,他們三個人啟請。我本來不想講了,韓館長往生前兩天,要求講《華嚴經》,我安慰她,答應她了,希望她病趕快好,沒有想到兩天之後她走了。這個信息新加坡李木源居士知道了,他代表這三個人來向我請經,我就答應他。所以好像是一九九八年開始講,講了四千多個小時,大概只講到五分之一。所以照我這個講法,一部《華嚴》講圓滿需要兩萬個小時,所以我不想講了。我想專講《無量壽經》,《無量壽經》即是中本《華嚴》,內容跟《華嚴經》沒有兩樣,這部經講一遍也要超過一千個小時。我們只一座兩個小時,現在已經將近四百四十次,那就是八百八十個小時了。後面大概還有四分之一,我估計大概一千二百到三百個小時可以講完。一天四個小時,應該在今年十月到十一月可以把它講完。一部經就夠用,不要貪多嚼不爛。可是有同修說,希望《華嚴經》能夠留下去,幫助以後學大經的人。這說法不是沒有道理,我要不講,恐怕以後沒有人講了,這經太大了。所以一切都看緣分,我還有這壽命我就慢慢講;阿彌陀佛要我去的話我就早早去,我一切隨緣,我不攀緣。

  所以看到普賢菩薩這個弘願,我們一定要記住,供養當中確實法供養是第一。大千世界七寶的供養,比不上為人說四句偈那個功德大,所以法供養不可思議。普賢菩薩舉出幾個例子,這幾個例子是非常重要的,第一個「如說修行」,經上教給我們的,我們統統能做到,這就是供養。我們能夠把《無量壽經》所講的道理變成自己的思想,《無量壽經》的教訓變成我們的生活行為,這是我們真正供養阿彌陀佛,真正供養釋迦牟尼佛,真正供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這真供養。你沒有做到,那是假的。「利益眾生供養」,最重要是起心動念,起心動念完全為眾生,不為自己。這樁事情難,可是你要想真的往生極樂世界,到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你非這麼做不可。你起心動念還有自己、還有名利在裡面,極樂世界去不了,佛念得再好,你的善根福德有欠缺。《彌陀經》上講得很好,「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自私自利沒放下,名聞利養沒放下,貪圖五欲六塵享受沒放下,貪瞋痴慢疑沒放下,你怎麼能往生?帶業是帶舊業不是帶新業,沒有遇到這個法門之前,這個業可以帶;遇到這個法門之後,天天還幹這個不行,這帶不去了。現在我就改過來了,從前的舊業可以帶去,沒有問題;現在天天幹,這個不行,這個帶不去的,所以這些道理要懂。這個幾句經文一定要牢牢的記住,時時刻刻勉勵自己得真幹才行。

  利益當中最大的利益是幫助眾生覺悟,用我們現前的話說,幫助眾生認識極樂世界,幫助眾生認識阿彌陀佛,這個太重要了。他真有認識,他信心就建立,他不懷疑,他也就真的能放下,功夫全在他放下多少;沒有放下,全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他放下多少,從這裡看到他的信心、願心有幾分,這個東西騙不了人。最重要是不要騙自己,騙人有過失,騙自己的過失比騙人要加重十倍都不止。人不可以自欺,自欺,佛菩薩最忌諱的,人不可以自欺。欺別人是過,欺自己是罪,那是什麼?愚痴蒙昧,他才造這種罪業。幫助別人,用什麼方法幫助別人?最好的方法就是出來講經。講經我不會講,你一發心就會,為什麼?佛菩薩加持你。你不發心,佛菩薩不會加持你;你一發心就會了,佛菩薩加的,真的不是假的。每個講經的人都有這個經驗,不論是出家、在家,我三個老師,兩個是在家的,只有章嘉大師是出家的。李老居士告訴我,講經天天要準備,可是準備那些東西,上了講台統統用不上,不知道智慧從哪裡來的。不但是他,許許多多講經的法師都有這個現象,我自己本身也是如此。講了五十三年,你要問我講些什麼東西,我完全不知道,好在現在有錄音、錄像,我要不看的時候,我不知道我講些什麼,自己所預備的跟在台上講的不一樣。預備確實是自利,上台講是利他,在講台上決定得三寶加持,這是大好事。現在佛經沒人講了,只要你肯發心,佛菩薩就加持你、就保佑你,所以一定要發心。有人比我講得更好,我就向他磕頭禮拜,把座位就讓給他,我在下面洗耳恭聽,做影響眾,沒有一點自私自利的念頭。這個樣子做法,佛法才能夠興旺,把嫉妒、障礙一掃乾淨。所以佛弟子時時刻刻要想到,給一切眾生做最好的榜樣,這就對了。

  除這個之外,印光大師給我們做了個好樣子,印經流通法寶。印光大師,四眾的供養,他沒有做別的事情,就一樁事情,印經。他的供養多,所以他搞個印刷廠叫弘化社,在蘇州報國寺,自己印,自己出版。很多書都是自己作序文、自己校對,怕有錯字,所以弘化社的本子可以說是近代的善本書。什麼叫善本?裡頭很少錯字,校對很精確,印得很清楚,紙張好,裝訂好,讓人看到生歡喜心,這是善本。他老人家做到了,這是我們應當要學他的。所以不要把錢去蓋廟,蓋廟是什麼?那錢都埋在地上。廟蓋大了,很多人想來爭、想來搶,你不叫造業嗎?印書好,他要我都給他了,我本來就是送人的,我送、他送不都一樣嗎?所以印祖交代我們後人建道場建小茅蓬,大家在一起共修的,不要超過二十個人。這樣小小的一個小地方,費用很有限,二、三個護法就夠了,不要去求人,安心辦道。講經十幾、二十個人聽,夠了,不少人了,天天在一塊修學,將來這二十個人個個往生,個個成佛,無比殊勝的道場,愈簡單愈好。我在香港,這次的緣不錯,有位居士要買一棟大樓供養我,給我做道場,可以住二十個人,符合印光大師的標準。可是我跟他講得很清楚:我有使用權,你有所有權,所有權是你的,就是借給我用。省事,不要所有,借用,這個房子有什麼破損修理,你修,與我不相干。裡面所有一切費用開銷,你拿,水電什麼你拿,我不管,我只使用這個場所,天天在這個地方念佛、講經就好,大家在這學習。

  我們不用了,你統統拿回去,大家都不爭了,這個道場是有主的,爭不到,人家有所有權,我們很省心省事,這個行。他送給我,我不要,為什麼?那開銷很大,我到哪裡去找錢?那個事情可不能幹,那對我們自己損失太大了。縱然有十方供養,十方供養錢花在這個地方,我覺得有罪過,道場沒有真正成就人,怎麼交代?這個道場真的有幾個人成佛,行,那供佛、供養菩薩;要沒有真正修行人,消化不了,都得要搞清楚、搞明白。祖師大德說的,「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你就知道佛門的錢多重。十方善信把錢給你,是希望你給他修福修慧,你是不是真的給他修福慧?如果不是真的,將來統統要還債。因果裡頭講得透徹,欠命的要還命,欠債要還錢,生生世世冤冤相報沒完沒了,我們相信,所以不敢亂要人一分錢。一般人不明瞭這個道理,看到這些錢財就生歡喜心,錯了,這個東西是叫你下地獄的。凡是拿著佛法求名求利,後頭的結果都不好。我過去講經也提到過,寧願出去做叫化子討飯,人家給你的,他是布施,不希望你報答的。佛門的供養他是求福求慧,這碗飯在世間各行各業裡是最難吃的一碗飯,不好吃。所以有些年輕人想出家,膽子真大,出家不能成佛的時候就下地獄,自己一定要搞清楚、搞明白。做個好出家人,三寶加持,那真是修大功德,積功累德沒有比佛門更殊勝的。

  所以「利益眾生」,這四個字常常放在心上,時時刻刻要真幹,不能搞假的。決定不能拿著佛的招牌去騙人,每一分錢都要用得妥當。我這一生當中,只有我們台北佛陀教育基金會,我能信得過他們。每天人家捐錢的收入、支出跟銀行,隨時你去查帳都能對得起來,這是不能夠隨便錯用一分錢,簡豐文居士做到了。基金會雖然做得很辛苦,但是每個人法喜充滿,果報殊勝!果報不在這一生,來生的果報殊勝,如果不求往生,來生在天上人間是大富大貴。真的替三寶服務,為佛菩薩做事、為一切眾生做事,這就對了。「攝受眾生供養」,這個攝受是代佛攝受,佛攝受一絲毫勉強沒有。現在一般宗教講拉信徒,佛拉不拉信徒?沒有,佛謙虛,真正的講,佛是謙卑,絕沒有傲慢的習氣。當年在世講經教學,標誌是幡幢,懸掛在樹上、在樹頂上,那就是標誌。也就像廣告一樣掛上去,有人看到了,知道這個地方佛今天講經,喜歡來聽了,自動來的,不是到外頭勸的。所以,幡幢寶蓋供養是什麼意思?就是傳遞信息,扁的叫幡,圓形的叫幢。譬如講《無量壽經》,上面寫著《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像個幡一樣,這個掛在上面,今天這是講這個經,人家一看,講《無量壽經》,喜歡聽《無量壽經》他就來了。不宣傳、不拉人,都是你自動的。我這活動不能不告訴你,告訴你,你歡喜就來,你不歡喜,一點勉強都沒有,這是正確的,不去勸人。

  所以從前道場都是這樣的,佛法傳到中國之後也是這樣的,所以寺廟都有旗杆,旗杆不是掛國旗的,旗杆就是掛這些信號,講什麼經,幡上寫上經的經題。人家一看,今天有《金剛經》,喜歡《金剛經》他就來了,都是自動來的,而且都是免費的。這裡面有不少信徒,有茶水供養,他們自己帶著茶葉、帶著茶壺,提著來的時候供養大家茶水,這來修福。都是搞真的,不是搞假的,這個裡頭絕對沒有名聞利養。佛法要興,還得要走老路子,不走老路是不可以的。今天蓋了許多這個道場富麗堂皇,這些道場不能修行,為什麼?都變成觀光旅遊的重點。那個地方可以做佛教博物館,不可以修行,修行還是住茅蓬。茅蓬最好自己蓋,古時候住茅蓬,出家人都自己蓋,砍幾棵樹割一點茅草蓋在上面,都是自己做。百丈大師提倡「一日不作,一日不食」,那就是出家人自己搞農耕,吃的東西自己種,有個一畝、兩畝地就夠了。如果有個道場不超過二十個人,大概五畝地就可以,這個生活就不成問題,種點糧食、種點蔬菜自給自足。要從這樣子佛法才能夠復興,這個道心才能夠建立,出家沒有道心他就造孽,要有道心。

  尤其是現在世界上災難這麼多,科學家告訴我們,將來肯定有糧食危機。我們聽到能夠相信,為什麼?地球上氣候的變化,這兩年全球糧食都在減產,而世界上人口還在增加,將來肯定有不足的那一天,我們心理上都要有準備。尤其現在農耕用農藥、化肥,這個事情麻煩,破壞了自然生態平衡。就是種這些東西是好看沒有營養,吃這些東西可能還會生病。所以現在很多人重視有機食物,什麼叫有機?沒有農藥、沒有化肥,自然生長的,還是喜歡這些,正確的。我們在澳洲,澳洲土地很便宜,買了不少土地,做什麼?做農耕。我們不用化肥、不用農藥,我們採取老方法。出家人不會做這些東西,我們就雇農民給工資給他,他長年替我們來耕種,我們每個月發工資給他,他也很歡喜。第一期,我們實驗的主食,小米,今年收了一萬三千公斤,這頭一次成功了。現在我們種小麥、種水稻,主食方面種馬鈴薯,像番薯、玉米、花生都可以做主食。蔬菜,我們一個很大的菜園,已經經營十年,每天可以供養三百人,做法會的時候可以供養一千人,這我們吃得乾淨、吃得放心,自己種。請農人來幫助我們種,我們自己也學習,慢慢就熟悉,就學會了。佛法要復興,不走老路不行,要回頭,佛家常講回頭是岸,我們要懂得回頭。

  「代眾生苦供養」,這是《還源觀》上四德裡最後一條「代眾生苦」,無論怎麼樣的辛苦都要給眾生做樣子。釋迦牟尼佛是最好的榜樣,一生幹的就是代眾生苦,這個我們不能不體會到。持戒是樁苦事情,他還要持戒嗎?他不需要了,人家心地清淨一塵不染,何必還在事相上斤斤計較?用不著!用不著還要照做,做給什麼?做給初學人看的,全是為攝受眾生、為利益眾生。他要是不做,怎麼能教別人持戒?他自己要是有一點點不善,怎麼能教別人十善?只有自己先做到,才能感化別人。自己沒有做到,光說沒用處,別人看穿了一文不值,你的教學就統統失敗。世間聖人孔子、孟子教學,他們的成功,沒有別的,就是先行其言,他想說的先做到了,他們的事業才一帆風順,才有那麼多人支持他。到後來感動帝王,把他的教學推動到全國,綿延了兩千多年,這是大德!沒有別的,也就是老實、聽話、真幹,聽老人的話、聽聖賢的話。

  釋迦牟尼佛所傳的,也不是自己,古佛所教的,世世代代承傳,沒有自己。這清涼大師引用佛的一句話,釋迦牟尼佛告訴人,他一生講經教學,自己沒說過一句話,全是古時候諸佛菩薩所說的,我沒有在古佛說法這個經典上多加一個字,古佛怎麼說他就怎麼說。比孔老夫子說的「述而不作」還嚴格,他連一個字都不加,一個字不減,完全照講。這個我們能信得過,為什麼?明心見性,古時候諸佛明心見性,現在成佛了也明心見性,心性是一不是二,自己說的跟古佛說的一樣,古佛說的跟自己說的也一樣。為什麼?都是從自性流出來,這見性的人才做得到。六祖惠能大師見性了,你看所說的這些法記錄下來成為《壇經》,《壇經》跟大乘佛法,你去看完全一樣,他不認識字,他只是自己講,別人記錄下來。所以普賢菩薩講這幾種供養,這是題目,每條裡面境界都是無量無邊、深廣無際。頭一個是最重要的,是根本,「如說修行」,你要不依教修行全是假的。真正依教修行,你一定要懂得利益眾生,「眾生無邊誓願度」,這是一切諸佛菩薩所共同修學的宗旨。諸佛如來出現在世間,是為利益眾生的,絕不是為利益自己,世間名聞利養與自己毫不相關。

  攝受眾生最重要的,是如何幫助眾生相信淨土、相信極樂世界,真正發心念佛求生淨土,是究竟圓滿的攝受。真的幫助一個眾生成佛了,這個功德多大!菩薩不居功德,不居功德,功德就稱性,稱性的功德是大圓滿。自己居功,功有限,不大;不居功,功就稱性,稱性是圓滿的。能吃苦,願意吃苦,其他的願你才能夠做到;許許多多人發願不能兌現,是因為怕吃苦。不能吃苦,一點點委屈都不能受,怎麼行?現代這個時代做好事難,做壞事容易,做壞事很多人讚歎你,做好事很多人障礙你,不容易。所以今天做好事,比過去這些祖師大德、比釋迦牟尼佛還要苦,都能忍受,還要繼續不斷的去幹下去,幹到死為止。所以歡歡喜喜代眾生苦,特別是現在這個時代,多少人講地球會毀滅,陸地會沉到海洋,高山會崩潰,冰川會融化,這些災難好像逐漸已經逼近了。能不能救?大乘佛法說是能,心念端正,災難就能化解。我們要從自己端正心念,從自己改邪歸正,從自己斷惡修善,救自己就能救眾生、就能救地球,要真幹!這個事是個苦事情,代眾生苦不能不幹。我們幹這些苦事,誰讚歎我們?佛菩薩讚歎、諸天善神讚歎。為什麼?他們知道,世間人不知道。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