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三八八集)  2011/5/1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9-0388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乘無量壽經解》第四百七十九面,第六行看起:

  「綜觀諸經論:《疏鈔》謂信即心淨,《鼓音經》謂能信如是之事者不可思議,《要解》謂信即大智。《安樂集》謂具此三心(這三心裡有信心),若不生者,無有是處。皆明淨信極為可貴」。在前面黃念老舉了很多經論的例子,從經論合起來看,就像蓮池大師所說的,信就是心地清淨;換句話說,疑,懷疑,心就散亂。前面我們說得很多,信心帶給我們自身的好處,就是身心的好處,是身心清淨、健康長壽、聰明智慧,帶給我們這麼多的好處。信心清淨的人,現在我們明瞭,佛在大經上告訴我們「境隨心轉」,外面的環境跟我們的心有密切的關係。所以西方淨土,佛一句話道破了,「心淨則佛土淨」。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三個條件當中,為什麼把信擺在第一?往生的三個條件是信、願、行,行就是念佛,信願就是發大菩提心。本經告訴我們「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發菩提心就是信願,一向專念就是老實念佛,沒有一個不往生的。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都具足深信切願,所以極樂世界的居住環境就無量的美好,清淨莊嚴。

  反過來看我們現在居住的這個地球,災變異常,在歷史上從來沒有這樣記載,到處都是災難。原因從哪裡來的?原因從信心失掉而來的。沒有信心,我們知道山河大地鬆散了、不堅固了,所以山會崩塌,大地會沉到海底。這個根本原因是什麼?根本原因就是懷疑,懷疑自性、懷疑性德。具體來說,懷疑人性本善,懷疑佛在經上講的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懷疑倫理道德因果,懷疑宗教的經論,造成今天地球鬆散了。佛說貪瞋痴慢疑五毒是地獄的根本,犯一條就墮地獄,如果五條都犯,那就可想而知。我們要救自己的身心,救自己居住的環境,一定要對釋迦牟尼佛這種教誨深信不疑。這五種根本煩惱必須要放下,百分之百的放下,那我們居住的地球絕不亞於極樂世界,道理跟事實真相都擺在我們面前。信就是心地清淨,心地清淨是從信來的,不信就心地煩躁,我們今天講心浮氣躁,這人沒有信心。

  「《鼓音經》謂能信如是之事者不可思議」,佛菩薩給你講的、古聖先賢給你講的,你能相信,不可思議。佛說這些經在三千年前,說這句話,大家都能信;而在我們現前這個時代,人真的要能夠相信佛菩薩教誨,那是真不可思議。為什麼?我們一定知道,這個人善根福德非常深厚。如果沒有很深厚的善根福德,他怎麼會相信?所以我們看到這個經句感觸很深。蕅益大師《彌陀經要解》裡面說「信即大智」,對的,完全正確!沒有大智慧,他聽了不相信,業障重的人他聽了懷疑。所以聽了能信,這是大智慧,聽了能信,他有大善根。

  「《安樂集》謂具此三心」,這個三心就是論註裡頭所說的淳心、一心、相續心,具足這三心,「若不生者,無有是處」,你想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肯定成就,一絲毫懷疑都沒有,你決定得生。我們生活在現前這個時代,尤其是年歲大的人,幾十年閱歷當中,我們明白、覺悟了。有殊勝的緣分遇到淨土,遇到這部《無量壽經》的註解,與佛有緣,與夏老、與黃念老有緣。這兩個人出生在現代,一生所做這樣一樁偉大的事業,會集《無量壽經》,給《無量壽經》做充分的註解。他們引導一切有緣人同生淨土,生淨土就成佛道,不生淨土大概都是要去三惡道。我們要有高度的警覺心,放下萬緣,一心一意求生淨土,念茲在茲,不能疏忽,不能忘記。最好今天就往生,明天就往生,不再等到後天,常作如是觀,利益不可思議。為什麼?對這個娑婆世界沒有留戀,完全放下了。除了自己信願念佛之外,遇到與淨宗有緣的人幫他一把,鼓勵他精進,帶領他成就,這是利他。自利而後才能利他,自己沒有得到真實利益,縱然有利他的願行,效果不大。對於沒有信心的人,以善巧方便幫助他建立信心;已經有信心的人,幫助他信心增長,幫助他發願求生,彌陀的事業我們就盡心盡力了,盡心盡力就是功德圓滿。所以,淨信在現前這個時代極為可貴。

  「今經復冠以一念,而為一念淨信,當知此之信心,則在百尺竿頭又進一步,非思量所能及」,淨信上加上一念,一念淨信。「禪宗三祖《信心銘》曰」,這是僧璨大師,他說「信心不二,不二信心,言語道斷,非去來今。正與此一味」。這裡面兩句話很重要,信心不二,換句話說,二心就不是信心,信心是一心,一心就是不二,不二就是一心,就是信心。對什麼人說的?對阿彌陀佛說的,只信阿彌陀佛,其他的都暫時放下,一向專念,一心專念,信願專念,沒有懷疑,沒有夾雜,沒有第二個念頭,我們這一生當中才肯定得生,一生當中圓滿無上菩提。《信心銘》後面這句話說,「言語道斷,非去來今」,這是真的一念淨信,言語心思所不及,不是過去、不是未來,也不是現在。這是怎麼回事情?本來如是。換句話說,一念淨信就是你的自性,宗門講的明心見性,一念淨信是你的自性,你見到了。自性清淨心是本有的,它沒有時間,去來今是時間,過去、未來、現在,這叫三世。不但沒有去來今,它還沒有空間,空間是距離、遠近,時間是過去現在未來,它不屬於時間,它也不屬於空間,本來就是。

  「《會疏》謂為往生正因」,也就是說六道凡夫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第一個因,因緣很多,這是最重要的第一因。「《教行信證》」,這是日本祖師大德說的,「稱為清淨報土真因」。日本這些大德隋唐時代都在中國留學,大多數都是善導的弟子、智者大師的弟子,他們得到祖師的真傳,回國將大乘佛法傳到日本。「並謂一念即一心」,淨土宗裡面講的一心不亂,這個一心是什麼?一心裡頭沒有懷疑,是清淨,沒有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徹底放下了,所以它是一心,一念裡頭無二念,一心裡頭無二心。

  「《止觀五》曰」,《摩訶止觀》第五卷,「一心具十法界」。十法界從哪裡來的?惠能大師開悟,末後一句話說,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萬法就是十法界,十法界從哪裡生的?十法界從一念生的,從一心生的。一心具足十法界,一念能生萬法。「故知一心者,乃萬有之實體,亦即真如也」。萬有之實體,這句話就是現代哲學裡面所說的萬有的本體,也就是說整個宇宙一切萬法是從它而生,沒有它就沒有一切法,有一切法,說明有它。這樁事我們在前面學過很多,特別是賢首國師的《妄盡還源觀》說得清楚、說得明白,比現在科學還說得清楚。讀了科學報告,我們還是有疑惑;讀了大乘,我們的疑惑沒有了。所以一心就是萬法的本體,在佛法裡也叫做真如,它是真的,體是真的,所現的萬相那叫如,相如其性,事如其理,性相不二,理事一如。

  「復稱為金剛真心」,金剛是比喻,比喻不生不滅,比喻永恆不變,真心。妄心是剎那流注的,它不是真的。「皆能開人心目。茲不多贅,以免蛇足」,前面說得很多,不用再多說了。人要是用真心,很容易開悟。人為什麼執迷不悟?實在講,這句話裡頭答案都包含在其中。為什麼不悟?執迷,你執著迷情,所以你不會開悟;你能把迷情放下,你就開悟。迷情裡面最重的就是身體,你把身體看作是我,你把身體看得比什麼都重,錯了,身體不是我!什麼是我?真如是我、自性是我、一心是我、一念是我,二念就不是。這個事實真相幾個人懂?見性的人懂,覺悟的人懂,見性覺悟的人太少太少了。我們今天聽到也能懂,但是沒有得到真實的受用,為什麼?我們的懂是解悟,在大乘經教裡面長時間的薰修,我們能體會到、能感觸到,但不是自己的境界。為什麼?我們起心動念沒放下,甚至於我們還有分別執著,這些東西都是自性上面的障礙,業障、所知障。這兩大類的障礙放下了,你就見性,你才真正恍然大悟,悟到什麼?原來依正都不是我。不再執著這個身是我,也不再執著法界虛空界是我所,全放下了,那就恭喜你,你成佛了,你證得究竟圓滿的果位。所以稱它作金剛真心,用這個真心就能幫助人開悟,誰用誰就開悟了,開人心目,見到真心,看到真相了。開人心目是你見到諸法實相,開人心從智慧上講的,開人眼目是從相上講的。

  我們看末後這一行,「至心迴向,願生彼國」。前面所說的智慧德能,修學有成就了,不管成就大小,也不管修行功德多少,全部迴向,至心迴向,迴向給極樂世界,迴向給阿彌陀佛,迴向給清淨海眾,我只有一個目標,求生淨土親近彌陀,對了。這裡說的「至心」就是《觀經》裡面所講的「至誠心」。「《四帖疏》」,是《觀無量壽佛經》的註解,裡面說「至者真,誠者實」,我們現在對至心我們比較少說,我們多半講的是真誠,真誠跟至心是一個意思。「欲明一切眾生身口意業,所修解行,必須真實心中作。不得外現賢善精進之相,內懷虛假,貪瞋邪偽,奸詐百端,惡性難侵(指惡性牢固),事同蛇蝎。雖起三業,名為雜毒之善,亦名虛假之行,不名真實業也。」《四帖疏》裡這幾句話非常重要!我們要常常反省,我們有沒有犯這個過失?首先我們有沒有用真誠心?什麼叫真?真就不是虛妄。要用真誠心生活,要用真誠心工作,要用真誠心處事待人接物。在現前這個社會,一定有很多人質疑,這個世界是個虛偽的世界,別人起心動念都是欺騙我,我要用誠心誠意待人,豈不是吃大虧了嗎?沒錯,是吃虧了,吃虧是小事,你後面得的利益大了。後頭得什麼利益?往生佛國親近彌陀,你得這個利益太大了!吃點小虧算什麼,何必去計較!不肯吃虧的人,這個大的福報得不到。中國古人講「吃虧是福」,福來了你還不要,這不是有智慧的人,大福報來了你把它推辭掉,這愚痴。實在講是求之不得的,無緣無故受別人冤枉那個福報最大。

  有過失,別人批評我們、指責我們、毀謗我們、侮辱我們,那情有可原,真有過失。沒有過失,那個福德就更大。沒有過失,為什麼還遭這種羞辱?這一生沒有過失,前世的,多生多劫的。佛法告訴我們,人不是這一世,過去有無量劫,未來也有無量劫,只要你不超過六道輪迴,無量劫的在六道裡頭輪轉,時間可長了。這一世沒造業,前世的,再前世的。我們這樣一想,哪有不造業的?不可能,哪有不跟眾生結怨的?這一生得人身,有幸聞到佛法,把這些道理搞清楚、搞明白了,最大的好處是什麼?逆來順受。逆境惡緣當中,我們甘心情願歡喜承受,消自己的業障,成自己的德行,開自己的智慧,好事,不但沒有怨恨,還有感恩。在大乘法裡這叫逆增上緣,逆境能幫助我們德行的提升,能幫助我們智慧增長,能幫助我們業障消除,能幫助我們圓成佛道。所以一個真正修學大乘的人,真正念佛的人,他是什麼心?一片感恩之心、一片慈悲之心,這是真的不是假的。真的,所以他才有真成就;假的,那就錯了,那就墮落了,那還要跟這些眾生冤冤相報沒完沒了,那是苦不堪言。聰明人、有一點智慧的人,抓住這個機緣,在這一生當中一定要超越十法界。有把握、有能力超越的,實在講就是淨宗法門,依靠阿彌陀佛。

  我們今天對淨宗一絲毫懷疑都沒有,來得也不是容易,六十年鍥而不捨,一心參究,愈深入愈歡喜,愈深入愈明白,真正通達明瞭才徹底放下。什麼叫徹底放下?我在講席當中常常勉勵自己、勸導同學,是真的不是假的,不是假設的,是事實真相,我的生命就到今天,明天沒有了,不再想明天,今天是我最後一天,我該幹些什麼事情不就明白了嗎?最後一天你什麼都帶不走,包括身體。所以我常說,活一天這身體是我的,我所有的;穿在身上的衣服是自己的,不穿在身上的衣服不是自己的,別去想它,與我不相干。你身上帶多少錢,帶在身上是你自己的,沒帶在身上不是你自己的;你住的這個房子,今天住的這房子是你自己的,離開這房子不是自己的。你的心多自在,你生智慧,你不生煩惱,你的心生的是感恩慈悲,你不造業障,不生自私自利,沒有自私自利。遍法界虛空界跟自己是一體,上跟諸佛如來一體,下跟蜎飛蠕動、花草樹木、山河大地是一體,你怎麼不自在?你還有什麼妄念?自自然然清淨心現前,一心一念現前。有一絲毫放不下,就把一心一念障礙住了,它不現前。

  《四帖疏》裡講得好,「一切眾生身口意業」,身,他所造的;口,所說的;意,他所想的。所修的解跟行,解是對於佛菩薩教誨明白了,搞清楚了;行是什麼?照做,真幹。「必須真實心中作」,這句話要緊,真心去幹。怎麼叫真?底下舉出反方向,你了解你就知道什麼叫真。「不得外現賢善精進之相」,裝出來的,表面上做的,做得很好,勇猛精進,裡面怎麼樣?自私自利沒放下,是非人我沒放下,貪瞋痴慢疑沒放下,那是假的。所以必須覺而不迷,人要常常有自知之明,貪、瞋、邪、偽、奸詐這些是惡性,不善的習性有沒有放下?如果沒有放下,那你就要曉得,這種的心念是在製造六道輪迴,六道輪迴就這麼顯現出來的。虛假、貪瞋邪偽、奸詐百端,這是六道輪迴的因,有這個東西就有六道。如果這個念頭沒有,你全把它轉過來,你是用真心。這妄心,這不是真心。妄心所造的是六道、是十法界,真心所變現的是諸佛如來的實報莊嚴土,極樂世界、華藏世界。真心,惠能大師明心見性,很簡要的把它說出來,真心是什麼樣子?清淨,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你就曉得,不清淨是妄心,清淨是真心,真心不生不滅。

  我們現在這個念頭,前一個念頭滅了,後一個念頭又生了,這個生滅心是假的,不是真的。真心不生不滅,真心本不動搖。動搖是什麼?隨著外面境界轉;外面境界,順自己意思起貪心,貪愛,不順自己意思,討厭它。你六根隨著外面境界生貪瞋痴慢疑,生七情五欲,這叫什麼?心隨境轉,這個心是妄心。真心不隨境界轉,真心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無論什麼境界現前它如如不動,這真心。所以真心不是輪迴心,妄心是輪迴心,妄心做主,身口意三業都是輪迴業,你出不了六道輪迴。你要能真的把它轉過來,我再不隨外頭境界轉了,真誠心用事,對自己真誠,對生活真誠、工作真誠,待人接物沒有一樣不真誠,用真誠心念佛求生淨土,那恭喜你,你這一生圓滿成就,你成佛了。如果你外面做得好像不錯,像個佛教徒的樣子,裡面煩惱習氣一點都沒有改變,那就是假的。

  《四帖疏》裡面講的「惡性難侵」,這括弧說是「惡性牢固」。再說得明白一點,他誤會了,他以為這個是正知正見,搞顛倒了、搞錯了。現在這個社會哪個人不是假的?你要用真心對待人,你吃虧了,你上當了,你傻。中國古人講「傻人有傻福、吃虧是福」,這個裡頭意思很深,大學問、大道理,說穿了他真沒吃虧,真沒上當,他佔大便宜了。所以這種誤會完全隨順煩惱習氣,錯了。事同蛇蝎,這是像毒蛇猛獸,有大害沒有一利。雖起三業,名為雜毒之善。表面上做的好事,布施、持戒、忍辱、精進修這些,裡面怎麼樣?貪瞋痴慢疑一點也沒斷,這叫雜毒之善。亦名虛假之行,誰知道?佛菩薩知道,鬼神知道。所以不名真實業,它不是真的,它不是實實在在的善業,不是的,假的。這種人世間人不知道,他能夠欺瞞世間人,佛菩薩明瞭,上天會收拾這種人。這是勸我們真誠心之可貴,念念不能把真誠捨掉,真誠捨掉問題就嚴重了。決定不怕吃虧,不怕上當,不怕被陷害。

  釋迦牟尼佛沒成佛之前,修菩薩行,遇到歌利王。歌利王,歌利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是暴君,昏庸無道,這稱歌利王。被歌利王割截身體,凌遲處死,這冤枉,菩薩沒有一絲毫怨恨,反而感謝他,為什麼?讓他早一天成佛。我們遇到災難,遇到人家謀害,感謝他,他送我往生,我早一天往生,早一天成佛,這真的,一點都不錯。沒有一個惡念,對於傷害我的人,嚴重傷害都不起一個惡念,為什麼?知道他跟我是一體。就像牙齒咬了舌頭,舌頭咬破了,舌頭怨不怨恨牙齒?不怨恨,為什麼?一體。今天有幾個人認識遍法界虛空界跟自己是一體?只有佛菩薩,科學跟哲學還沒有達到這個境界,佛菩薩在這個境界裡面,我們要學習。真能契入境界,你得到受用了,你所表現的法喜充滿,常生歡喜心,一般人都能看得出來。看出你什麼?你歡喜,你沒有煩惱,你慈悲,你沒有傷害人的念頭,這是像這個經上所說的「惠以真實之利」,你給自己、給一切眾生真實的利益,真實的智慧。

  下面講迴向,「迴向者,以自身一切所修之善根,向於眾生,又向於佛道也」。迴是轉過來,迴轉,向是向著一個目標,我把我所修學的一切功德、一切善根,不想自己,也就是說,我自己不想享受,給誰?給一切眾生,向於眾生,向於佛道。向於佛道是希望正法久住,向於眾生是希望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佛門弟子,真正在佛法裡面學到智慧功德,他肯定是這麼做,他不會去享福。就像釋迦牟尼佛一樣,釋迦牟尼佛三十歲成道了,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他不到華藏世界去,他不到極樂世界去,他在我們人間住世八十年,我們中國人說他老人家八十歲過世,外國人講實足年齡七十九歲。三十歲成道,開始教學,過一個苦行僧的生活,給我們後人做榜樣。他能不能享受榮華富貴?有這個條件。你看大乘經上記載的,當年在世印度十六位大國王都拜他老人家做老師,現在講的國師,他不是一國的國師,十六國的國師,這大國,小國沒說。這些國王大臣、大富長者供養釋迦牟尼佛,那還有什麼問題!你看佛怎樣?佛沒有接受,建築的宮殿樓閣不要,他過他的游牧生活,樹下一宿,日中一食,他過這個日子,居無定所。

  僧團不能說小,我的看法至少三千人以上,這麼大的一個團體。上午早課完了之後,佛帶著大眾到外面去乞食,中午吃完飯之後經行,經行之後這就是講經教學,四十九年如一日。只是教學,沒有任何儀規,沒有在一起打個佛七,沒有,也沒有搞一個禪七,現在這些佛事活動,在釋迦牟尼佛那個時代完全沒有。佛陀在世就是講經教學,每天跟大家上課,研究討論,解答問題,他們是這麼樣的一個團體,我們得認識它。嚴格的說起來,它沒有宗教行為,它是社會教育,它不是宗教。宗教教學的目標是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離苦得樂要用教育的方法來解決。佛知道眾生的苦從哪來的,從迷惑來的,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一無所知。

  世尊四十九年講經教學教什麼?我在早年,應該是三十多年前,在台灣,我記得是農曆年的時候,有一對青年的夫婦,他也是大學教授,過年來看我,告訴我,他在輔仁大學課外開了一門課,《普賢菩薩行願品》,告訴我。好,在大千佛學社。我提出一個問題問他,我說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講經教學,他到底講的是什麼?你用一句話回答我,不囉嗦,一句話,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他講什麼?他想了有五、六分鐘想不出來,因為我限他的條件是一句話,實在想不出來,他問我。我說《般若經》上有一句話,四個字,「諸法實相」,我說用這一句話回答可不可以?這一句話的意思就是宇宙人生一切法的真相,這釋迦牟尼佛一生所講的。他同意。你對於一切法的真相了解、明白了,你就開悟了,你就離苦得樂了。

  所以佛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用教學的方法。教學能幫一切眾生離苦得樂,教學也能幫助一個社會離苦得樂,也能幫助一個國家離苦得樂,也能幫助全世界離苦得樂,妙極了。中國古聖先賢聰明,佛法沒到中國之前,肯定沒到中國之前,這個話不是從佛那裡聽來的,中國人自己說的,「建國君民,教學為先」,這是出在《禮記.學記》裡面。現在學術界考古,《禮記》這部書的成就應該在漢朝之前,也就是說春秋戰國那個時代,那個時代佛教沒傳到中國來,中國人重視教育,教育能解決一切問題。佛懂得,所以佛是用教育解決世出世間一切問題,都能達到究竟圓滿的功德利益,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

  所以迴向這個意義非常的深廣,不為自己,為別人,我自己所修、所學、所教、所傳全是為別人,沒有一樣是為自己,真正做到無我、忘我。為什麼要為別人?為別人是真正為我,因為自他不二,知道遍法界虛空界跟自己的關係是一個生命共同體,是一體。所以大乘教裡面說「無緣大慈」,慈悲是愛,無緣是沒有條件,無條件的愛。就像父子,父母愛兒女,兒女愛父母,這是天性,沒有任何條件。「同體大悲」,大悲是憐憫眾生在受苦,幫助他解決苦難,眾生跟我一體,幫助眾生就是幫助自己。只有徹底了解諸法實相,他才能做到,他才能夠樂此不疲。所以釋迦佛不做國王,世間種種行業他全放下了,他做教員,做教師,終身教學,這樣的身分出現在世間,他不是宗教。

  這個迴向下面云,下頭又說,「願生彼國者,乃迴自身之信行而趣向往生也」。這個迴向具體給我們指出來了,向著哪個方向?把自己信行,自己的深信,自己一生之所行,這個行就是斷惡修善,自行化他,將這些成就,佛家講的功德就是成就的意思,趣向往生,沒有別的方向,只有一個方向,希望往生阿彌陀佛淨土,希望親近阿彌陀佛。我們修學還沒有到圓滿,生到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極樂世界是一個學校,這個學校校園很大,比我們娑婆世界大得多了,阿彌陀佛在這個地方主持教學,你到極樂世界就見到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現無量無邊身。在極樂世界不是一個阿彌陀佛,一個阿彌陀佛這個地方見到,那個地方見不到,在極樂世界是處處都見到阿彌陀佛,處處都有講堂,你去看都是阿彌陀佛在講堂裡面講經,你能夠參與一個講堂。到極樂世界你也有神通,你也能變化,如果用你的神通變化,極樂世界每一個講堂都有你在,每一個講堂都有阿彌陀佛在說法,每一個講堂都有你在聽經,做得到,不是做不到。不但有你在聽經,而且你還同時能變無量無邊身,到其他十方諸佛剎土裡面去參訪,去供養佛、去聽佛說法,有這樣大的能力。這個能力多半都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加持給你的,沒有佛的加持你沒有這個能力,得到佛的加持你有這個能力。十方參學是福慧雙修,你去拜佛、去供養佛,修福,聽佛講經說法,開智慧,福慧雙修,永遠脫離了輪迴,永遠脫離了十法界。所以契入淨土境界,沒有不發這個心的。於是修淨業的人,我們完全明白了,他們一心一意嚮往極樂世界,一心一意就是希望親近阿彌陀佛。

  這下面,「亦即《觀經》三心中之迴向發願心。經曰: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迴向發願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這三種心不能沒有,第一個是至誠,真誠到極處叫至誠。第二個是深心,深心比較難懂,古大德的註解註得是好,可是現在人也聽不懂,古大德的註解「好善好德」,好善好德叫深心。我在最近大概二十多年,講這個三心的深心,我不用古人這一句話,我用《無量壽經》上一句話,經題上的。什麼是深心?清淨平等覺是深心,自受用的。至誠心是真心,真心對自己就是清淨平等覺,就是深心,對別人大慈大悲,迴向發願心是大慈大悲,對人,迴向給一切眾生,迴向西方極樂世界,迴向求往生淨土、求親近彌陀。所以具足這個三心,具足,這個人必生彼國,彼國是極樂世界。

  「會疏曰:凡就迴向,有自力迴向,有他力迴向。如迴自因行,趣向來果,是為自力」。這迴向有兩種,有自力、有他力,他力是阿彌陀佛加持的。迴自己的因行,就是自己修行,持戒、布施、忍辱、精進、禪定、般若,這都是自行。修菩薩行希望將來能成菩薩道,能證佛果,這是屬於自力。這裡頭重要的不求人間福報,這個很重要。把自己所修學的求人天福報那就錯了,能不能得到?能得到,你所修學的功德馬上就報掉。不求人天福報,這第一種。第二種,「專投佛願,不用自策勵,是名他力。是非凡情迴向,故亦名不迴向」。不迴向的意思,「不依自力,專靠他力,如是之迴向非凡情所能知,故稱之為不迴向」,這是淨土法門。如果諸位同修聽到這個法門叫不迴向法門,可不能把意思錯解了。很難得這一段把它說出來,淨宗又稱為不迴向法門。有沒有人修?有,一心念佛的人,他不做迴向的儀式。為什麼?每一句佛號都是求生淨土,每一句佛號都是希望親近彌陀,所以他那個迴向已經融入在念佛當中。我念佛不為別的,句句佛號都是求生淨土親近彌陀,所以形式上都不用了,這叫不迴向。一心專念,不再分心,把迴向也放下了,怕夾雜,怕打閒岔,這是真迴向。

  「《大品般若》云」,這《般若經》上說的,「菩薩如是迴向,則不墮想顛倒、見顛倒、心顛倒」,這是講不迴向的。菩薩修的不迴向,不迴向的迴向,他不墮在想顛倒。我還想迴向,我還想一個目標、想一個方向,那想,只要有想都叫妄想。見顛倒,見是見解,想是思想,你還有錯誤的見解。心顛倒,心還有念頭,還有起心動念,我想著將來要得到一個方向、一個目標。「何以故?是菩薩不貪著迴向故」,菩薩對極樂世界沒有貪心,對阿彌陀佛也沒有貪心,但是決定要到極樂世界去,決定要向阿彌陀佛學習。雖去極樂世界,不貪著極樂世界,雖見阿彌陀佛,不執著阿彌陀佛,這種不迴向又稱之為「無上迴向」。括弧裡頭有個解釋,「凡情目之為不迴向」,我們一般凡夫看到,他都沒有做迴向,而實際上?實際上他是無上的迴向。為什麼?它與性德圓滿的相應,也就是自性裡頭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起心、沒有動念。他雖然天天念佛,天天聽經、天天讀誦、天天念佛,心地清淨,一塵不染。心裡有沒有求願?有求願,不要形式了,有求跟無求不二,有念跟無念不二。這個人契入三昧的境界,不是一般凡夫能想像得到的,不但六道凡夫對他不了解,四聖法界亦如是,十法界裡面的聲聞、緣覺、菩薩、佛。這種念佛也是四種念佛裡的實相念佛,真實功德。

  我們看下文,「蓋淨土是他力法門」,是得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的法門,「彌陀六字洪名與一乘願海均是他力」,是阿彌陀佛加持的。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個字,阿彌陀佛用這種方法,執持名號的方法,接引十方眾生,能信能願,肯念這句佛號,跟阿彌陀佛就有緣,佛度有緣人。一乘願海是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一乘願海的成就。怎麼成就極樂世界?四十八願成就的,是四十八願變現出來的境界,這都是他力。「今依靠佛願」,完全靠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發四十八願,我們自己也發四十八願,自己的願跟佛願完全相應。「迴向,往生,是為無上迴向」,與阿彌陀佛同心同願、同德同行,這些儀式統統可以放下,這就是佛法當中所說的,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形式完全可以不要。

  「是故能生一念淨信,將所有善根至誠迴向,則隨願皆生。」這都是世尊在經上說的,最重要的能生一念淨信,關鍵都在「一念」這兩個字上,一念清淨一念佛,念念清淨念念佛。將所有的善根,世間法裡的善根三種,不貪、不瞋、不痴,三毒煩惱反過來,三善根。那我們今天講五毒,反過來五善根,不貪、不瞋、不痴、不慢、不疑。為什麼?今天這個慢跟疑的災難我們看到了,非常嚴重,傲慢所感得的是地震,懷疑所感得的大地鬆散。大地鬆散,土地會沉下去,高山會崩塌,這什麼原因?我們的信心失掉了,會有這種現象發生。我們有堅定的信心,山河大地堅固,不會產生這個現象。所以我們在三善根裡頭要加這兩條。真修行人,無不是隨願皆生。

  「如《會疏》所開示:唯在信一念,不依念多少也。」念佛多少沒關係,唯在信一念,一念淨信,這個重要!可是我們的信心不堅固,我們第一念信了,第二念不信,那怎麼辦?念多少還是一個好的方法。唯在信一念,不依念多少,這是從理上講的,從事上講,我們看看黃念祖老居士,他給我們做的榜樣。他在往生前六個月,半年的時間,萬緣放下,一心念佛,每天念十四萬聲,他還計數,念了半年,他走了。他的示現是做給我們看的,做給我們現代人看的。現代是什麼時代?劫難當前。我們用什麼方法來救自己?只有念佛,除了念佛,別的法門來不及了。救急只有念佛,只有求生淨土親近彌陀,唯一的一個辦法,唯一究竟圓滿的辦法,真正是信者得度。你要是不相信,那你肯定是隨業流轉。我們現在曉得隨業流轉是苦不堪言!我們要有智慧,我們要有信心,我們學佛學這麼多年不能白學了。如果災難現前我們還是手忙腳亂,那就完了,前功盡棄了。我們有堅定的信心,我們了解宇宙萬法的真相,我們深深明瞭因果。《華嚴經》上跟我們講的十如是,如是因,如是果,如是緣,如是報,業因果報絲毫不爽,從事上講。善因善果,惡因惡報,我們從十法界看,從六道看,完全明白了。

  化解災難,美國布萊登說得很好,跟大乘教意思完全相同,只有棄惡揚善,就是佛家講的斷惡修善,改邪歸正,端正心念。起心動念,我們講中國傳統古聖先賢的教誨,「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十二個字,起心動念不違背這十二個字,把十二個字放在心上,端正心念。你是什麼心?我是孝悌忠信的心、禮義廉恥的心、仁愛和平的心,災難就化解了。布萊登說全世界的人都能做,不但地球上災難可以完全化解,而且能夠把地球帶到更美好的走向。他這些談話我們聽得懂,跟大乘經裡面佛菩薩講的一樣。我不知道布萊登有沒有學過佛法,有沒有讀過大乘經典,但是他說的這三句話,諸佛菩薩在大乘經上常說,我們懂,我們明瞭,我們現在正是認真在做、在學習。

  淨宗更妙、更殊勝,把世出世間純淨純善之法濃縮容納在一句阿彌陀佛佛號上,你念這一句佛號,全都念到了,一樣都不缺,妙極了!所以稱這句名號,這古大德、十方諸佛都讚歎,「萬德洪名」。這個名號裡頭包括含容世出世間一切純淨純善之法,都在這一句佛號裡。念這一句佛號就是念萬德,世出世間純淨純善的萬德。所以為什麼有很多人說災難來了念佛,只有念佛,除念佛之外,沒有別的方法更好。我們通過這麼長的時間學習淨宗,學習《無量壽經》,才真把它搞清楚、搞明白。明瞭之後,從我自己做起,我真幹。你們不清楚有懷疑,我沒有懷疑,我真幹,二六時中這一句佛號,念茲在茲,永無中斷。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