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三五八集)  2011/4/3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02-039-0358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乘無量壽經解》,第四百二十五面第二行當中,從「哀者悲哀」這裡看起。

  這是經文「清暢哀亮」,黃念老的註解,「哀者悲哀,聞者能生大悲心故。亮者明亮、響亮,又為透徹顯露,由能開發智慧明故。」這都是說風吹著寶樹的枝葉,「演出無量妙法音聲」,都是形容這樁事情的。寶樹確實像風鈴一樣,比風鈴還要優美,音聲還要響亮,而且音聲裡面說法,就如同歌劇相彷彿,讓聽的人產生大悲心,大悲心是性德。從這句讓我們想到,音聲裡面,一定透露出十方諸佛剎土六道眾生的狀況,六道苦,三途更苦。這樣子引發聞者,聞者是西方極樂世界的菩薩,主要的是對同居土菩薩說的,能夠引起這些菩薩的憐憫心、大悲心。亮是明亮,不但生起大悲心,智慧跟大悲心同時生起,這就是能開發智慧明故。「微妙和雅」,下面解釋,「微者微密,其音微密如梵響故」,這梵響就是「梵天音樂」,初禪大梵天人的音樂。「妙者妙善,其音妙善似鸞聲故」,我們中國古人所說鸞鳳和鳴,這是讚美鳳凰叫的聲音。「和者調和,音韻克調,宮商和故」,都是讚歎音聲之美妙。「雅者雅正,其音雅正,順佛法故」。也就是中國古人,古代所有一切,用現在的話說是文藝的表演,詩歌、音樂、舞蹈、戲劇,乃至於雜耍、說唱,都要遵守一個原則。這個原則就是《論語》裡面夫子所說的「思無邪」,讓聽的人、觀賞的人不會有邪思邪念。

  這是中國幾千年來,社會普遍的這些文藝表演,必須要遵守的,所以稱為雅正,端正,社會風氣才能好。音樂不僅僅是娛樂,它裡面有教育,說「寓教於樂」。中國過去幾千年來社會長治久安,這個教學發生主導的作用,因為它雅俗共賞。在中國過去,沒有那麼多的學校、沒有那麼多的老師,這一般藝人的表演,幫助國家、幫助社會端正風氣,確實積了無量功德,做了很多好事。現在社會顛倒,是唯恐你沒有邪思,讓你看到這個文藝表演,生起什麼?生起貪瞋痴慢、生起七情五欲,它讓你生起這個東西,這社會亂了。為什麼過去社會那麼好,現在這樣的亂?全都是教學。西方世界的教學有沒有這些文藝的表演?有,極樂世界本身沒有,有天人供養。就像我們看到古人的壁畫,敦煌壁畫就很多這種畫面,世尊在那裡說法教學,空中有天人在舞蹈、在作樂來供養,供養佛陀、供養大眾、供養道場。所以我們相信西方極樂世界肯定有。除這個之外,極樂世界本身,你看看樹,風吹枝葉能發出微妙的音聲,這些音聲與如來所說之法完全相應,用音樂的方式表達出來。這個後面一定會說到,都是彌陀如來本願功德所成就的,這不可思議。「上述音聲之德,非但於天中最為殊特」,這個天是諸天,欲界天、色界天。「亦於十方世界中最為第一」,十方世界裡面也比不上極樂世界的殊勝。「故云:十方世界音聲之中,最為第一」。我們這個世界那是人工製造的,風鈴,把風鈴掛在樹枝上,看風吹的時候,風鈴的樂聲非常悅耳,但是它不能說法;諸天有讚歎善法的,那個法不能叫你明心見性,沒有辦法幫助你開悟。極樂世界的這些音聲,既悅耳,還能幫助你開智慧,這就太難得了。我們看下面這段經文:

  【若有眾生。睹菩提樹。聞聲。嗅香。嘗其果味。觸其光影。念樹功德。皆得六根清徹。無諸惱患。住不退轉。至成佛道。復由見彼樹故。獲三種忍。一音響忍。二柔順忍。三者無生法忍。】

  這一段所講,這個樹利益眾生,真的是寶樹,無量珍寶所成,那個珍寶不可貴,這個樹能幫助你成佛,那這真正是寶,無上之寶。我們看老居士的註解,「右顯樹作饒益」,顯示菩提樹,這段講的是道場樹,阿彌陀佛講經說法的道場,道場外面的菩提樹,「廣施真實之利」。它給與一切大眾,這裡面的大眾,我們知道同居土的菩薩、方便土的菩薩,還有實報土的菩薩,人數無量無邊無數無盡,沒有人能夠計算得出來。我們這個地球不大,在太空當中是小島,很小的一個島,居住的人口還不到七十億,不能跟極樂世界相比。那個世界太大,在那個世界裡面六根所接觸到的,統統能幫助你消業障、斷煩惱、開智慧、成佛道,這是真實的利益。「眾生若有目見此樹,耳聞其聲,鼻嗅其香,口嘗其果味,身觸其光影,或意根憶念樹之功德」。你看這幾句,眼耳鼻舌身還有意,六根接觸到這棵大樹,這個菩提樹,你所能夠獲得的功德不可思議。註解下面說,「如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其中任何一根,能緣此樹皆得不退、得忍、成佛之勝益」。得不退這是小利,得無生法忍這是中等利益,成佛是無上的利益。往生極樂世界的人,我們只說凡聖同居土,我們去往生就生這個地方,生到極樂世界,諸位要知道,你時時刻刻不離阿彌陀佛。

  到極樂世界不是去享福的,那個地方是福地,福地福人居,你有那麼大的福分你住在極樂世界,去幹什麼?去學習的、去上學的。阿彌陀佛是老師,菩薩大眾全是同學,同學裡面,小本《彌陀經》說的「諸上善人俱會一處」。祖師大德們的註解,認為上人就是等覺菩薩;換句話說,證得等覺果位這樣的大學長人數太多了。每天跟這些人在一起,聽佛講經聽不懂,這些老學長都會詳細跟你講解。在極樂世界修學、聞法,你還有能力到十方世界去參訪,去供佛是修福,聞法是修慧,福慧雙修。一直到你成無上道,到你成佛,你的學習不會中斷,你不會退轉。換句話像讀書一樣年年升級,沒有留級的,更沒有退學的,保證你畢業,畢業就是成佛。所以一個人往生到極樂世界,這個人就成佛了。由此可知,送往生的功德是多大,真正送一個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你就成就了一尊佛,這是真的不是假的。送往生的這個機緣很多,到處都能見到,但是真正往生的那就不多了。全身柔軟、頭頂發熱是不是往生?往生的人是這個現象,但是這個現象不能代表真正往生,為什麼?生天有這個瑞相。乃至於他來生又到人道,這一生他累積許許多多的功德、因緣,來生到世間是大富大貴,他也有這個瑞相。一切瑞相裡面,只有一個是肯定他真的往生,那就是他自己告訴大家,臨命終時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告訴大家:阿彌陀佛來接引我了。跟大家告辭:我走了,那是真的,那一點不假。

  往年,這早年東晉時代,慧遠大師在廬山建第一個念佛堂,我們以後尊他為淨土宗初祖。志同道合一百二十三個人,以虎溪為界,大家都發誓不出界限,就在這個地方念佛求生極樂世界,真成功了,個個都往生了。先往生的人,到後往生的時候都看到,先往生的這些同參道友跟著阿彌陀佛來接引他,這真的,這絕對不是假的。遠公大師往生的時候告訴大家,極樂世界他過去見過三次,定中見到的,念佛止靜的時候定中見到的,先後見過三次。他說今天又看到了、又現出來了,跟過去定中見到的是一樣的,緣成熟了,我要往生。還看到先往生的蓮社這些同修都來,跟著阿彌陀佛來接引,見面還問他:你怎麼來遲了?怎麼這個時候才來?歡歡喜喜跟大眾告別。大眾問他,極樂世界是什麼樣子?跟經上講的一模一樣。那我們要曉得,遠公大師那個時候只有《無量壽經》。《彌陀經》跟《觀無量壽佛經》,應該梵文本到中國來了,還沒有翻譯出來,東林念佛堂的大眾沒有見到,只依靠《無量壽經》。《無量壽經》是淨宗到中國來最早到的,也是最早翻譯的。這是真往生,這不是假的。

  宋朝瑩珂法師是破戒的比丘,這個人有善根,什麼善根?怕墮地獄。想想自己的行業,肯定墮阿鼻地獄,害怕了,向同參道友求教:有什麼方法能叫我不墮地獄?他怕地獄苦。有個同參給他一本《往生傳》,他看了之後,每看一篇都流眼淚,非常受感動。這本書看完之後他就下定決心,一心念佛,求生淨土。拼命了,三天三夜不眠不休,也不吃飯,一句佛號念到底三天三夜,那誠心,所謂至誠感通,把阿彌陀佛念來了。阿彌陀佛告訴他,「你還有十年陽壽,十年之後你命終的時候,我來接引你。」瑩珂聽了這個話,向阿彌陀佛要求,「十年陽壽我不要了,我現在跟你走。」為什麼?他的劣根性很嚴重,禁不起誘惑。十年外面境界誘惑,我又不知道幹多少壞事了,我不要了,我現在就去。阿彌陀佛就同意了,告訴他,「好吧!三天之後我來接引你。」我們懂得為什麼不馬上給他帶走,馬上帶走沒人知道,瑩珂大概是自殺了。因為三天三夜不開門,門一打開他死了,自殺了,別人會疑惑,不知道念佛殊勝。他說我三天之後來接你,就有三天時間你可以通知大眾。他果然沒錯,房門一開告訴大眾,我見到阿彌陀佛了,三天之後我往生。寺廟裡沒有一個人相信:像你這種人,好在三天時間不長,三天之後看你走不走。到第三天,他誠誠懇懇要求大家念佛送他往生,當然大家高興,送往生那太殊勝了,每個人都歡喜,看你到底是真的、是假的?念了一刻鐘,古時候的一刻,是我們現在的半小時。他就告訴大家:阿彌陀佛來了,謝謝大家助念。他就走了,說完就走了,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沒有生病。諸位要曉得,破戒的比丘。

  我們今天出家一身罪業,絕對不會比瑩珂法師差,大概我們所動的惡念、幹的壞事,超過他太多了,我們能不能像他那樣往生?答案是肯定的,你得會念。不會念的念幾十年也枉然,古人所講的「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枉然」。我們今天念佛全都是這樣子的,妄念太多了,七情五欲放不下,讀經聽教聽不懂,所以沒有效果。沒有效果怎麼樣?就懷疑,到底這法門是真的是假的?不懷疑這個,懷疑自己的根性,大概這個法門不適合我,我得另外選個法門,這是不能成就的原因。要怎樣念佛才相應?大勢至菩薩講得很清楚、很明白,大勢至菩薩是修念佛法門成佛的,告訴我們的方法八個字,「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瑩珂法師閉上寮房的門三天三夜,就用這個方法,都攝六根是什麼?萬緣放下。凡夫六根往外跑,眼緣色、耳緣聲,它往外面跑,他心是散亂的。都攝六根是什麼?把心收回來,眼不緣色,耳不緣聲,你心是定的。不放下怎麼行?念佛堂堂主常常提醒大家,「放下身心世界,提起正念」,這是念佛堂堂主的口頭禪,時時刻刻在提醒大家。

  淨念,清淨心念佛,怎樣叫清淨?第一個不懷疑,第二個不夾雜,我們一般人做不到。有懷疑自己不知道,不明顯。但是夾雜太明顯了,念佛的時候有妄想在裡頭,夾雜著妄想,聽經的時候夾雜妄想,念經的時候夾雜妄想,這難免。你看印祖《文鈔》裡面所講的,有念佛的老居士向他請教,修淨土念了三年,一支香,中國人以前算時間是用香來算的。現在科技進步鐘錶很便宜,在古時候鐘錶非常貴重。對於時間,佛門裡面、寺廟裡面都是用香,長香一支香大概一個半小時,普通香是一個小時,所以叫一支香。一支香裡面念這個佛號還有五、六個妄想,不錯了,印祖聽了報告:難得了,你的功夫不錯了。一支香裡頭一個妄想都沒有,那功夫成熟了,你才能有感應。為什麼會夾雜著妄想?你沒放下,真放下就沒有妄想了,所以功夫全在放下!這麼多年來,我常常勉勵我們同學,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聞利養、放下五欲六塵、放下貪瞋痴慢,我講這十六個字,這十六個字是起碼的功夫,不是很深,就是你剛剛達到這個標準。你能把這些東西放下,你一支香裡面頂多一、二個妄念,不會很多;功夫念得純熟,三年五載一支香裡頭就一個雜念都沒有了,你就得念佛三昧了。得念佛三昧不必歡喜,為什麼?不念佛時候還有雜念。必須要念到不念佛的時候也沒有妄念,那就叫功夫成片。功夫成片是最低的一心不亂,生凡聖同居土,決定往生。

  功夫成片也有深淺不同,功夫深的人他就能往生自在,想什麼時候去什麼時候可以去,想在這裡多留幾天也無所謂,他隨時可以去、隨處可以去。所以這個法門,善導大師給我們說叫「萬修萬人去」,沒有一個不成就,法門的殊勝,是八萬四千法門都不能跟它相比。那今天問題在哪裡?問題是我們不肯放下,菩薩教我們都攝六根,偏偏不肯都攝六根,那你就沒有法子了。所以真修行的人,什麼都放下,別去管它了,連度眾生這個念頭都要放下,為什麼?你度不了!你發的度眾生的心,所謂是心有餘而力不足,自己度自己都度不了,你怎麼能度人?所以我們是凡夫一定要承認,凡夫是以自度為第一,度眾生附帶的。佛不度無緣之人,什麼叫有緣?這人我認識他,他能信、他能理解、他能放下、他肯念佛,這個人有善根,度一個是一個。這樣的善根福德因緣的人不是多,不是很多,確確實實千萬人當中,難得有一、二個;大多數學佛的人都是來玩的,不是真的,你要搞真的,他就不來了。這從前我跟李老師學教,老師常常說現在的這些念佛人,他來幹什麼的?他來消遣的,在家裡待著無聊沒地方去,到寺廟、到道場來消遣,他不是真幹。消遣的人我們也讓他來,為什麼?給他種一點善根,比到一般娛樂場所消遣總還要好一點,給他種點善根,不要指望他,他這一生能往生,那是靠不住的。所以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我們對於這些事實真相了解清楚,我們要避免,障礙往生的緣要斷掉,成就往生的緣我們要掌握住,我們才決定得生!

  《淨土聖賢錄》裡面、《往生傳》裡面,所記載的不是完全的,許許多多真正往生的人沒人知道,所記載的那是一般人曉得的。知道這個法門廣大,真正要修、要成就不是難事情,因為它沒有叫我們斷煩惱。斷那就真難了,可以說我們沒有這個本事。它的方法是叫伏煩惱,用這句佛號,佛號念得很得力把煩惱伏住了,煩惱沒有空隙夾雜進來,這就叫伏煩惱。還有妄想雜念夾進來,就是你功夫不得力、你伏不住,煩惱還是跑進來了,雜念還是跑進來了。我們懂得這個道理,常常用這個來勘驗自己的功夫,自己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需要去請教人、去問人。問人,人家也不會告訴你,人家告訴你都是恭維你、讚歎你,不會說你不是的,所以現在修學要靠自己。從前老師給你說真話,同參道友給你說真話,你的父母長輩給你說真話。現在沒有了,現在不敢講了,怕你不高興,跟你結冤仇那何必?所以冤家宜解不宜結,喜歡聽什麼讚歎幾句,反正都不是真話。這是這個時代修行,幫助你的人少了,要靠自己、要靠經教,天天不離經教。經教要用真誠、恭敬心去對待,你才能得利益;沒有真誠心、沒有恭敬心,你得不到利益。

  我們講到六根,「首云皆得六根清徹。《會疏》釋曰:耳根無垢為清,徹聽眾音曰徹。依此以例餘根」,《會疏》裡面只提了二根,六根舉一個例子,念老依這個例子說得好。「則眼根無垢曰清,徹見眾色曰徹。乃至意根,則意根無垢曰清,徹了諸法曰徹。六根各發勝智,皆得清徹,故曰六根清徹」。這一段我們要學!垢是垢穢,用現在話,就是染污,耳根有染污,什麼東西染污它?貪瞋痴三毒染污它。六根的染污都是貪瞋痴,這三毒,你看耳,聽到悅耳音樂喜歡聽,在這裡面起了貪愛,被貪染污;或者聽到不好聽的聲音,聽到厭煩,瞋恨心起來,被瞋恨染污、被愚痴染污,這是根。緣呢?緣是七情五欲,會從貪瞋痴裡面生起這些欲望。欲望生起來的時候,喜歡的想佔有、想控制;不喜歡的想把它,甚至於把它殺害、把它消滅,這就錯了,這就不清淨。徹聽眾音,這個我們常講耳聰目明,耳目聰明,徹見、徹聽是把那個事實真相都了解。如果含糊籠統就不是聽,六根都有閉塞,這種現象在現在很普遍,經讓他看、讓他讀,讀多少遍他不明瞭,聽多少遍沒聽懂,沒有聽懂興趣就沒有了。

  現在人喜歡聽什麼?聖賢教誨聽不進去,古人的雅樂聽不懂,聽得沒興趣,要用古樂招待你,會把人都聽跑掉了。那個裡頭有境界,沒有那個修養、沒有那個意境,你怎麼會聽得懂?古人所謂志在高山、志在流水,你能聽懂嗎?音樂是不用言語的溝通,心靈的溝通。看東西,現在也是如此,只看五花六門表面上的顏色,裡面所代表的意義一無所知,這看不懂。會看的人,見色聞聲知道這裡面的吉凶禍福,會看、會聽,音聲裡頭顯露出來,這真會的,內行人。所以內行聽門道,外行聽熱鬧,現在人都喜歡熱鬧,門道不知道,這是沒有智慧。有智慧,六根各發勝智,一看生智慧,了解、明白了,耳根聽清楚、聽明白,懂得它的意思叫徹。這音聲裡頭包含什麼東西?寶樹所發的音聲,信息是來自遍法界虛空界,我們前面說過,一切諸佛剎土六道十法界裡面的苦樂,這裡頭的因果,都能在這些眼見耳聽當中得到信息,這叫徹,這叫發勝智。眼在色上發勝智,耳在音聲上發勝智,乃至意在諸法裡面發勝智,所以經文說「六根清徹」。

  「無諸惱患」,「惱」是煩惱,「《箋註》」,丁福保居士的《無量壽經箋註》裡面的解釋,「惱,心所名。小煩惱地法之一」。煩惱有根本煩惱,根本煩惱有六個,隨煩惱有二十個,二十個裡頭有大隨、有中隨、有小隨。它這裡頭註解有,「無明、放逸、懈怠、不信、惛忱、掉舉此六者,名為大煩惱地法」。這叫大隨,無明是不明瞭,這是痴,貪瞋痴裡面的痴。那給你講真話,每個人自性都是光明,佛家講自性,儒家講明德,意思非常接近。唐朝禪宗六祖惠能大師見性的時候,他向五祖和尚報告,自性是什麼樣子,他說了五句話二十個字,「何期自性本自清淨」,第一句話「本自清淨」,第二句話「本不生滅」,第三句「本自具足」,具足什麼?具足萬法一樣都不缺。《華嚴經》上說得比較具體,「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這就是本自具足。我們每個人真心自性裡頭,跟如來同樣的智慧、同樣的德能、同樣的相好,沒有差別,這是明德。現在怎麼樣?現在明德不明了,就叫無明,本來是明,現在不明了。為什麼不明?《華嚴經》上釋迦牟尼佛說了,「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華嚴經》上講的妄想就是此地講的無明,無明就是妄想,妄想、分別、執著,你有這三樣東西就不明,就叫無明。這三樣東西是大小乘經上都常講的,三大類的煩惱,第一個就是無明,妄念紛飛。

  佛在經上把我們的心比喻作水,比得很好,水是清的,水沒有浪。沒有浪的水像一面鏡子一樣,把外面都照得清清楚楚,這是明,照見。現在我們這個水怎麼樣?水混濁、骯髒了,又有風浪,所以這個水照不出東西出來,照的作用失掉,叫無明,不明了,這個比喻比喻得好。骯髒的東西是什麼?自私自利是骯髒的,名聞利養是骯髒的,貪瞋痴慢是骯髒的,七情五欲是骯髒的。怎麼髒?動是什麼?境界風動,外面的誘惑就把你的煩惱引發起來,所謂境界風動,你自己做不了主。而見性的人心怎麼樣?心不動。惠能大師說「何期自性本無動搖」,從來沒動過,這叫什麼?自性本定。真心是定的、是靜的、不是動的,動是妄心。末後一句「能生萬法」。五句二十個字把真心說出來了,五祖忍和尚把衣缽就給他了,傳衣缽他是第六代祖。釋迦牟尼佛當年三十歲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大徹大悟,那個境界跟惠能大師的境界完全相同,能大師有二十個字的報告,釋迦牟尼佛有詳細報告,這個報告是什麼?《大方廣佛華嚴經》,細說自性的境界,細說,能大師是略說。所以你要問《華嚴經》裡面講些什麼?用惠能大師二十個字就行了,《華嚴經》就講這個。《華嚴經》歸納就這二十個字,這二十個字展開就是《大方廣佛華嚴》,不增不減。印度人喜歡詳細,要打破砂鍋問到底;中國人喜歡簡要詳明,喜歡簡單不喜歡囉嗦,你看二十個字。

  「無明」,我們有,很不容易破,無明要用什麼破?要用智慧。智慧從哪裡來?智慧從禪定來,所以你心不定,你沒有智慧。就跟水一樣,一定要靜,一定要不動、乾淨,它就起照的作用,那個照就是智慧,叫照見。心動哪來的智慧?心裡有染污哪來的智慧?所以在現前社會災難很多,社會的動亂、地球的災變,許多人擔心,我們學佛的人遇到了怎麼辦?要知道心要定,絕不能夠被外面境界擾亂,擾亂那你就得吃苦頭了。如如不動,定生慧,慧照見你才有能力解決這個問題。所以心不能夠慌張、不能夠動搖,這是應對一切危機最好的方法。世出世間大聖大賢都這樣教導我們,災變現前你能沉得住氣,你不被它所動搖,這叫人定勝天。為什麼?定開智慧,智慧解決問題,這是人定勝天的本意,本來的意思。所以這個根本煩惱,你看頭一個,這個事情很麻煩。八萬四千法門門門皆成無上道,所以《金剛經》上說「法門平等,無有高下」,絕對正確。法門雖然平等,人的根性不平等,根性不平等,就說每個法門不一定能夠契你的機,法門不契機你得不到受用;你必須選擇適合你根性的法門,你能得受用。就像生病服藥一樣,藥,每種藥都是好藥,都是治病的,都能把病治好。可是每個人害的病不一樣,用的藥就不相同,用錯了,不但病好不了,還加重,那就錯了,這是不能不知道的。

  我們確實是愚昧的凡夫,這八萬四千法門當中,我們選哪個好?如果我們不懂得醫學,也不懂得藥理,藥擺在那裡,這人生病,我給他選什麼藥?無從下手!得內行人,內行人是真正有修行的人、真正有證果的人才行,修行沒有證果都靠不住,找個證果的人到哪裡去找?找不到。不得已,釋迦牟尼佛有方便法,這是佛陀離開這個世間,無盡的慈悲,留給後人,你們自己沒有能力選擇,他說了,「正法時期戒律成就,像法時期禪定成就,末法時期淨土成就」,在《大集經》上講的,這就告訴我們一個方向。正法時候那是什麼?釋迦牟尼佛滅度一千年,第一個一千年嚴持戒律就能證果,能開悟、能證果,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成就人真多。像法時期人根性鈍了,也就是煩惱多了、妄想多了,持戒不容易,修定。佛法傳到中國是像法時候,佛滅度一千年佛法到中國。現在外國人的記載我們也隨順,他們記載佛滅度到今年二千五百五十幾了,二00六年是二千五百五十年。按中國古人的記載今年,釋迦牟尼佛滅度到今年三千零三十八年,我對外國的記不得,中國的我還記得。我們老一輩的老和尚都用這個紀年,用中國這個紀年,佛滅度到今年三千零三十八年正是末法,末法已經過了一千年。第二個一千年,末法有一萬年,第二個一千年過了三十八年。

  末法時期淨土成就,那我們生在末法時期,尤其生在末法第二個一千年的開端,我們聽話,我們不要費那些腦筋替自己選擇法門,我們老實聽話就修淨土法門。淨土法門裡頭總共只有五部經、一部論,分量最少,非常適合於現代人,現代人工作忙碌,太多的經論他沒有辦法學習,這個簡單。而且六部書裡頭只要學一部就行,如果你特別繁忙,你選擇一部。最少的一部經是《大勢至菩薩圓通章》,總共二百四十四個字,比《般若心經》還少,《般若心經》二百六十個字,二百四十四個字多簡單!真能成就,做為自己修學指導最高的原則。如果有時間,最好是學《無量壽經》,《無量壽經》可以說是淨宗概論,對於西方淨土介紹得非常清楚,裡面有理論、有方法、有歷史,西方極樂世界的歷史。理論變成我們自己的思惟,方法是我們行動的指導,依教修行沒有一個不成功,真的是萬修萬人去。這是世尊為我們開方便之門,讓我們生在末法時期有所遵循。

  第二,「放逸」,放逸簡單的說,就是用心不專、散漫,這是很大的煩惱。它的對應詞就是禪定,六波羅蜜裡禪定就專門治放逸這個病,禪定治它。精進治懈怠,智慧治昏沉,這是很嚴重的煩惱。布施是對貪婪,對付慳貪,布施對慳貪;持戒是對惡業,不再造惡了,這都是大煩惱。我們只有用禪定的心,一心才能學到東西。放逸表現在外面心浮氣躁,那個心浮就是放逸,學世出世間一切法它都是障礙,你學不好,不管怎麼學,學個皮毛,你無法深入。換句話說,我們講個很粗淺的話大家容易懂,對所學的不尊重,沒有恭敬心,沒有誠意、沒有恭敬心,對所學的課程。對教科書這些教材也不恭敬,對老師亦如是,那就什麼都學不到了。今天我們常常都念著,許多人口中都在念著,要把傳統文化復興,要把儒釋道恢復起來,能不能做到?難,是能做到,非常難。難在哪裡?難在現在對儒釋道沒有恭敬心、沒有真誠心,再好的老師都教不出學生出來。印祖講的「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這是學生,學生有十分誠敬他得十分利益。那我們今天就說吧,學生當中找一分誠敬的,都不容易找到,沒有誠敬心。放逸兩個字形容實在是好,他就是這麼個心態,他是來玩的,從幼兒園到研究所都是來玩的,哪有那麼認真在學?

  我在台灣在大學教了五年,在佛學院大概也教了五年,前前後後,以後我再不教了,為什麼?學生都不是認真在學,混分數。考試的時候要老師把題目告訴他,老師告不告訴?告訴。為什麼?不告訴下一次,我教的是選修科目,他就不上你的課,不來了。學生要的是分數,其他是假的,他就要分數;學校老師,老師需要薪水,需要工作混飯吃,反正大家都混!我跟方老師學哲學,方老師告訴我,現在學校裡先生不像先生,學生不像學生。我是要求到學校旁聽他的課,他說你要到學校去聽課,你會大失所望。我當時聽這個話心都涼了,老師拒絕,所以表情我相信很沮喪。抱了很大的希望來,被老師一盆涼水澆下去,很難過。我們沉默了大概五分鐘,老師開口說:這樣好了,你每個星期天到我家裡來,我給你上兩小時課。這開特別課程,我的哲學是在他家裡小客廳、小圓桌,我們也沒有教科書,就跟古人講學一樣,一個老師、一個學生這樣教的,沒到學校去,這是我們作夢都不敢想的。十幾年之後想想這樁事情,他為什麼要這樣來教我?大概看我還有點誠敬心,要是沒有那點誠敬,老師就不理我們。我跟老師認識是自己寫信推薦自己的,我信是用文言文寫的,毛筆恭恭敬敬的小楷。他回我一封信叫我見面,那看到我這些態度,就是那麼一點恭敬心。這點恭敬心是從前在家裡父母教的,沒有這點恭敬心,誰理我們?我這三個老師都是這點恭敬心所感得的。章嘉大師,章嘉大師教我也是一個星期特別撥出時間,再忙他都一個小時,不忙的時候兩個小時。跟李老師,李老師是開班教學,經學班就是培訓講經弘法的人才。他要我參加這個班,同學二十多個人,一個星期上一次課,三個小時,每個星期一堂課程。

  所以人不懂得孝順父母,不知道尊敬師長,不尊重你所學的課程,你是一無所得,再好的老師都不行,都沒法子教你,這是恢復傳統教學的困難之所在。就是現在人從小就放逸了,習慣成自然,沒有規矩了。中國古時候教學從小就學規矩,坐有坐的相,站有站的相,從小就要受嚴格的約束,怎麼可以隨便?怎麼可以沒有上下、沒有規矩?所以《弟子規》那是規矩,什麼時候教的?小孩一出生他眼睛張開了他就會看,他耳朵豎起來他會聽,雖然他不會說話,他已經在察言觀色,已經在學習了。所以中國古人講「教兒嬰孩」,不是小孩,嬰孩剛剛出生,扎根教育是一千天,就是三年,從初生到三歲這個三年紮下來的根。古諺語有一句話說「三歲看八十」,這個扎根教育紮得好,八十歲不會變。所以《弟子規》不是教小朋友念的,是父母在小朋友面前做出來給他看,完全是身教。父母,你看他怎樣孝順他的父母,小孩都看會了將來長大就會孝順父母。所以父母家人在小孩面前,一定要守禮、要規規矩矩,為什麼?他在學習。決定不能讓他看到負面的、聽到負面的,不可以,他看到的、聽到的、接觸到的,全是正面的。現在這個教育沒有了,從小小孩一睜眼睛,他看到、聽到、接觸到全是負面的。現在父母忙著自己事情,沒有時間教兒女,兒女交給誰?交給佣人。佣人教他些什麼?佣人怕他吵、怕他鬧,喜歡什麼就給什麼,讓他吃好吃的、玩好玩的。叫他看電視,電視看上癮,佣人可高興了,為什麼?省事不操心。看到那些東西,暴力色情、殺盜淫妄全學會了。所以現在父母老是叫著兒女不好教,老師也是叫著學生不好教。在過去父母跟老師,好像沒聽說說出這種話的,哪有這種道理?這是現在社會形成的。

  古時候的社會是以讀書明理為第一,現在不是的,現在社會是哪個人錢多是第一,所以不擇手段的去奪取財富。利是人之必爭,這世界還會有和平嗎?還會有安定嗎?不可能。所以競爭這兩個字害死人!我好像是二00三年,昆士蘭大學校長找我,我跟格里菲斯大學時間比較久,好像是二000年我們就接觸了,昆士蘭是二00三年。他們的和平學院教授舉行一個座談會,請我參加,我去了才知道學校有和平學院,以前沒聽說過。知道全世界有八個大學有和平學院,他們也招生,也有博士學位,大概學生畢業的時候多半在聯合國服務,調停國際之間的紛爭。十幾位教授,跟我坐在面對面的這個教授,我看身分很高,他的排名是第二,美國人。我就向他請教,我說美國的教育,從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到研究所,是不是統統教競爭?他說是!我說競爭再提升是什麼你知不知道?他們都沒想過,競爭升級就鬥爭,鬥爭升級就戰爭。現在的戰爭是核武、生化,那就是整個人類的毀滅,這個教育是死路一條,太可怕了。東方的教育,以中國跟印度做代表,東方的教育不是用競爭,是用讓,小朋友從小教他忍讓;再大一點的時候教他謙讓,知道謙虛讓別人;長大之後禮讓,沒有爭,他沒有競爭。所以也就沒有鬥爭,也就沒有戰爭。中國這個歷史上幾千年來,和平盛世是從無爭才造成的現象。我說忍讓、禮讓那是一條活路,大家都歡喜,人心是清淨的、是定的、是善良的、是和睦的。競爭太可怕,一定是你死我活這還得了嗎?人人都競爭,這社會怎麼能太平?

  所以我參加了兩次,以後學校聘請我做他們的教授。我化解這個問題,用中國古老的這些方法、這些理念,也就是個哲學基礎,「誠敬、謙和」,用真誠心待人接物,用恭敬、謙虛、和睦來化解鬥爭。這個國際上從家庭到國家,國與國天天都在搞對立、搞鬥爭,如何化解這個問題,是他們研究的核心,消弭衝突,而衝突的根源他們不知道。我提醒他們,衝突的根源是在家庭,你看看今天世界各地離婚率多少,為什麼離婚?夫妻衝突。夫妻衝突肯定衍生出來父子衝突、兄弟衝突,你的家庭衝突、跟鄰里鄉黨衝突,你在社會上工作跟別人利益的衝突,這名利上的衝突,擴展到族群、擴展到國家與國家,是這麼來的。我跟他們交談的,他們也是聞所未聞,從來沒有向這方面想過。化解國際衝突要從家庭做起,你才能夠有能力把這個問題解決。解決這個問題要智慧,知識做不到,智慧能辦到,這個問題要不解決,社會永遠不會有安定。今天整個世界受了西方這種教育的影響,就是競爭,太可怕了,競爭的理念會毀滅世界,別小看它,這是大錯!跟中國傳統教學,是真正一百八十度的反方向,這還得了嗎?

  我從參加兩次會議之後,接受學校的聘請,學校送給我博士學位,我都推辭,我說:我要這個東西沒用,我們出家人不搞這玩意。結果兩個校長來跟我說:一定要。我說:為什麼?他說,你這個理念,他們想想確實有道理,可以幫助世界化解衝突、促進和平,希望你代表學校參加聯合國的和平會議。聯合國的和平會議邀請的是專家學者,都有博士學位、有大學教授,他不邀請和尚。我這樣才接受,為什麼?這是一樁好事情,這個世界糾紛問題太大了,我們能盡一點綿薄力量也願意貢獻,這樣才接受。十年當中參加十多次的會議,做出許多,幾乎每次我都是主題報告,跟聯合國協助它協辦好像有兩次,他邀請我做主辦一次,在巴黎,二00六年在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參加主辦的一次。大致狀況我漸漸了解,與會的這些專家學者也認識不少人,他們向我提個問題,聽到我的報告歡喜、很有道理,結論怎麼說?這是理想,做不到。這個問題讓我產生很大的憂慮,為什麼?沒有信心。佛法上講「信為道元功德母」,人要把信心失掉了,什麼事都不能成就,這個太可怕了。如何建立他們的信心?一定要做出樣板,中國人講的樣板,我做出榜樣來給你看,他就相信。所以這是逼著我們,用了兩年的時間,到處想找一個小鎮來做實驗,國外找不到,文化淵源不相同。

  二00五年的春天回到老家,七十年沒回去了,回到家鄉看看,把我遇到的困難,跟鄉親父老聊天說出來了。沒想到他們很歡喜:回來我們在家鄉做。就這麼樣促成湯池小鎮這個中心,這樣搞成功的。因為辦這種教學,完全用中國傳統文化來教,看有沒有效果?我知道過去有前輩曾經做過沒做成功,陶行知做過一次沒成功,還有一位也沒做成功。所以我就考慮,他們沒做成功原因在哪裡,我們把他這個原因改過來。他們做的是有特殊的對象,年輕人為對象,教年輕人,年輕人學了,看到你們大家都不做,他就沒有信心了。所以我們想了一個念頭,這個小鎮居民四萬八千人,這四萬八千人男女老少各行各業一起學,做成功了,就學《弟子規》一門深入。沒想到三個月小鎮的風氣就轉變了,明顯的轉變,我們這些老師們大吃一驚,把這個情形告訴我。我說這證明了一樁事情,《三字經》上講的「人之初,性本善」,人性本善,沒人教他,一教良心都出來了。本來不知道什麼叫良心,現在良心出現了,不好意思做不好的、做壞事,這個力量多大!這成效來得這麼快,出乎意料之外,我一下也束手無策,我說怎麼辦?這怎麼找聯合國?聯合國不是那麼簡單、容易去找的。所以我講祖宗安排,佛菩薩在做工作,聯合國來找我這就好辦。

  二00六年五月聯合國找我,要求我主辦十月份這個活動,這個活動聯合國第一次辦,紀念釋迦牟尼佛二千五百五十週年這麼個活動,主題是「佛教徒對社會的貢獻」,這麼個主題太難得了。那有這個機會,我們可以把湯池小鎮這個成績,向聯合國提出報告,真的不是假的,不是理想,是可以能夠實現的。我們就做出八個小時報告,四天展覽,聯合國就要了一個大廳,四天展覽。全世界一百九十二個國家地區駐聯合國的大使代表,都想到湯池去看看,信心起來了。我們聯合國做這次報告,聲音就很大了,為什麼?實驗成功。我那個時候去就是兩句話,參加這次主辦活動,第一句話「宗教是可以團結的」,第二句「人是可以教得好的」。所以我邀請新加坡九個宗教代表,在聯合國大堂做世界和平祈禱,也是第一次,大家看到非常歡喜。證明了中國傳統文化,對今天這個世界有拯救的作用,確確實實像湯恩比所說的,解決二十一世紀社會問題,現在還可以說包括地球災難的問題,孔孟學說、大乘佛法能解決。很可惜的,就是大家對於孔孟學說、大乘佛法太生疏,都不認識。我們宣揚大乘今年五十三年,我們用網路有十幾年,大概將近二十年,用衛星電視九年了,二00三年元旦開始的。這個起了一些作用,全世界電視機面前的朋友,網路屏幕上的朋友幾乎我們天天都見面。社會廣大群眾都能夠認識,都能夠認真來學習、來推廣,社會可以和平,地球的災難可以化解。

  我現在年歲大了,今年八十五歲了,所以一切活動我不能參加了。晚年我就做一樁事情講經教學,還是用網路、用電視,我沒有講堂,我只有一個小小的攝影棚面對有緣的同學。什麼叫有緣?你們肯打開電視、打開網路這就有緣,你們不打開、不看就沒有緣。我們在一起學習,為了災難頻繁特別把《華嚴經》停下來,《華嚴經》沒講完。講這一部《無量壽經》,這一次細講,選的材料是黃念祖老居士的註解,也是我跟他認識一場,真是到晚年我們才遇到知己。早年我在海外弘揚這部經,他在國內弘揚這部經,弘揚這部經就是我們兩個人,沒第三個人,所以我們見面非常非常歡喜。現在他老人家往生了,這部註解可能他也是第一個送給我的。我們在美國遇到,在美國通電話沒見面,我在德州,他在馬里蘭州。在美國住一個月,他回去了,我也跟著大概二、三個月,我到北京特別去看他。他開始註這個經典,註完成之後,就準備自己念佛往生,非常難得、非常慈悲,真修行人。所以這一次細說這個註解,紀念念老,也報我們知遇之恩。末法九千年,我們有信心決定是這個會集本、這部註解,這個《大經解演義》會幫助末法九千年眾生,念佛往生淨土。這也是很顯然的,我們到這個世間來,就幹這個事情。所以我現在一天講四個小時,估計今年年底這個經講圓滿,大概是一千二百個小時。前幾天格里菲斯大學副校長來看我,他知道我每天上四個小時的課。我說這是一個課程,大概你們學校沒有的,這個課程在課堂裡面超過一千二百個小時。在大乘佛法裡頭,非常重要的一門功課,稀有難逢,有緣的同學遇到了,要抓住這個機會決定生到極樂世界,決定一生成就無上菩提。現在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