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二0八集)  2010/11/28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9-0208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乘無量壽經解》第二百五十四面,倒數第四行從經文看起:

  【我作佛時。壽命無量。國中聲聞天人無數。壽命亦皆無量。】

  這一段是「壽命無量願」。接著看底下:

  【假令三千大千世界眾生。悉成緣覺。於百千劫。悉共計校。若能知其量數者。不取正覺。】

  這是第十六「聲聞無數願」。這一章黃老註解裡面,「此章含第十五壽命無量願,及第十六聲聞無數願。至於壽命無量願中,既指佛之壽命無量,兼明國中無數聲聞天人壽命亦皆無量。今此一願,在《魏譯》分為兩願,可見今此會本之四十八願,所攝彌陀願德,廣於任一古譯。」這就是會集本確實會集得好,將五種原譯本裡面,精要全部都蒐集在這個本子裡頭,所以讀這一個本子,五種原譯本就全都讀了。「第十五壽命無量願中,首為彼土教主壽命無量」。古大德有所謂這一願是淨宗第一德,德是講德能。十方世界天人壽命都有一定的,換句話說,十法界裡面的眾生包括二乘、包括權教菩薩,都是有生有滅的,變易生死裡面講有始有終的。唯獨西方極樂世界,二乘跟人天壽命都跟阿彌陀佛相同,佛無量壽,所以連天人都無量壽。這一願非常重要,沒有這麼長的壽命我們學習就不能夠圓滿,壽命長,有的是時間,所以一生能夠圓成佛道,這是第一個條件。我們這個世間修學,無論怎麼用功,壽命太短了,還沒有到開悟,壽命到了,那就沒法子。這一生修得很好,來生不失人身,依舊會到這個世間來,但是來出生他又變成一個人,至少當中要斷掉二十年,這二十年的斷層再起來修總有困難。所謂是每一次都有隔陰之迷,凡夫有,前世的事情不記得,要想學東西都得從頭學起。人天如是,二乘也不例外,菩薩有隔陰之迷,再來投胎,前世的事情比我們聰明,可是他還是有障礙。這就是他方世界的眾生比不上西方極樂世界,人家壽命長。

  極樂世界是平等的世界,我們在前面學過,人的相貌相同、體質相同、生活環境相同,所以分別、執著的心生不起來。我們這個世界這種妄念、情緒很容易生起來,原因就是不平,不平等,譬如相貌、容貌,容貌好的人容易起傲慢心,容貌不好的人就有自卑感、有嫉妒心,他這個東西生起來了。所以西方世界,阿彌陀佛參觀那麼多諸佛剎土,這些事情他了解得很透徹。他建立這個新興的道場,把這些問題全都解決,把它避免掉了,生活在平等的世界。我們在這部經典,這部經典是釋迦牟尼佛將極樂世界給我們做出詳細的介紹,在這部經典裡面沒有看到西方極樂世界有政治組織、有政府組織,沒看到。經從頭到尾沒有聽到西方世界有中央政府、有地方政府,沒有這個話;沒聽說這裡頭有國王、有上帝,沒聽說過;也沒有聽說這裡面有士農工商,什麼各行各業也沒聽說過。給我們講的,讓我們看到的,極樂世界彷彿只有兩種人,一個是佛,一個是菩薩,就這兩種人,佛是老師,菩薩是學生。好像這個世界就像一個學校一樣,有班級,你看它有四土三輩九品,不就是班級嗎?學生程度有高下之分。除這個之外,這個社會狀態很特殊,跟十方國土都不一樣,這是一個清淨、平等的世界。

  下面說,「如《法華》說山海慧如來」,《法華經》上有這麼一段話,「壽命無有量,以愍眾生故」。這是說佛的壽命,山海慧如來,從名字我們就曉得這個如來有慈悲心、有大智慧,用山跟海來比喻。山,我們中國人常講「壽比南山」,山是比壽,壽命高,高壽;慧是用海做比喻,慧海,智慧之海。你看這個名號就曉得,這一尊佛是壽命長、智慧很大。為什麼要這麼大的智慧、要這麼長的壽命?以愍眾生故。他在這個世間住的時間久,教化久,許許多多眾生都有機緣親近佛陀,接受佛陀教誨,是為了憐憫眾生,為了普度眾生。下面說,「蓋教主住世時短,則化事短促」,這個化就是教化眾生的事業,時間就短促,「眾生難遇」。像釋迦牟尼佛當年住世八十年,從事於教學教化眾生的事情真是非常勤奮,一天都沒有休息,經上沒有看到釋迦牟尼佛哪一天去度假,沒有看到。天天在教學,一天不中斷,教了四十九年,這是做給我們看的。雖然四十九年沒中斷,時間還是很短促,如果釋迦牟尼佛無量壽,那我們今天不是也能夠親近到他嗎?

  釋迦牟尼佛為什麼不現無量壽?他能現,他不是不能。是因為我們這個地球上的居民根性太劣,如果佛要真是現長壽,我們把佛會看成神仙,他不是人,我們也不敢跟他學。那神仙,我們是凡夫,怎麼能夠學得到?所以他的示現跟我們人一樣,佛出世那個時候人的壽命,平均壽命大概是一百歲。這是佛法裡面講劫,小劫有這種計算法,小劫,是人壽最短的時候十歲,一百年加一歲,加到八萬四千歲,這就到頭了;從八萬四千歲,每一百年減一歲,再減到十歲,這一增一減叫一個小劫。二十個小劫是一個中劫,四個中劫是一個大劫,這是佛法裡面計算時間的單位。釋迦牟尼佛出現是我們人的壽命在減劫的時候一百歲,一百年減一歲,佛滅度到今年是三千零三十七年,一百年減一歲那就減三十歲,所以現在人壽命平均七十歲。所以古人有所謂「人生七十古來稀」,這講平均年齡,這樣算法的。所以世尊示現,真的是《楞嚴經》上所說的,「隨眾生心,應所知量」。佛沒有意思要住世長短,眾生機感不相同,這個道理我們不能不知道。

  下面說,「教主長住,則化緣無窮,利生無盡。」這一句用在西方極樂世界,完全是事實,極樂世界就是這個樣子。「故澄憲讚曰:佛壽無量,化道至德也」,化道就是教學,佛菩薩的大德是教化眾生,「誰不渴仰此願哉」,人人都希望佛菩薩長久住世。我們現在明白,諸佛菩薩沒有壽命,他應化在十法界沒有壽命,住世長短完全是感應,眾生有感他就有應,感消失了,應就沒有了,道理在此地。我們要求佛菩薩住世,我們對佛菩薩的感就不能中斷,因為這是因!感是因,應是果,感屬於眾生,應屬於佛菩薩,感是有心有意,應是無心無意。用現在的話,就他是一種純自然的反應,他沒有起心動念,更沒有分別執著。我們用什麼感?用真正對於善法的愛好,特別對佛法,想學習、想聽聞,這樣才能感得佛菩薩住世,為我們講經教學,我們也非常認真的學習,不辜負老師的期望,這叫感應道交。我們有這樣的一個願望,佛菩薩是不是真的長住世間?願望下面還要加上修行,修行還要有證果,信解行證圓滿具足,我們就相信,佛菩薩就長住世間了。如果我們懈怠、懶散,貪愛世間五欲六塵,佛菩薩就走了,就不再示現,這個道理不能不懂。口頭上求沒有用,要用行動,得真幹才能感動佛菩薩。

  下面說,「又彌陀是報佛」,報身佛,「極樂是報土」,實報莊嚴土,實是真實的,不是假的。不像六道、十法界,十法界都是《般若經》上講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十法界無常,報土真常,它裡面沒有變化。十法界裡頭剎那剎那在變化,念念不住,它是假的,它不是真的。所以跟十法界一比,一真法界那個地方沒有一切變化,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居住修行的處所,就是實報土,居住實報土的人也是報身。我們加個實報身,為什麼?我們現在這個身也是報身,我們是什麼報?業報。前世做的善業,這一生來享福,做個富貴人享福,福報!如果前世做的業不善,這一生就得受罪,貧窮潦倒要受苦受難,這報身,也是報身。跟實報土那個報不一樣,他那邊報是福慧的報身,我們是善惡業報,不同地方在此地。「教主壽命無量,是真實無量,非有量之無量」。有量之無量,講得很長,我們沒法子計算,那稱之為無量。而實際上來說,他們所現的相,極樂世界所現的相不能說有量的無量,也不能說非有量的無量。為什麼?他的性確確實實是非有量的無量,一點都不假;但是佛應化在實報莊嚴土,也是實報莊嚴土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之感,他應現的,他應現的這是有量的無量。從相上講是有量的無量,從性上講是真正的無量,這兩種是一體,沒有辦法分割,它是一體的。

  我們在前面也向諸位報告過,常寂光土裡面妙覺果位的佛陀,應化在實報土是什麼樣子。同一個道理,楞嚴會上佛說的「隨眾生心,應所知量」,佛有這個能力、有這個神通、有這種道力。實報土裡面的菩薩有四十一個級別,像《華嚴經》圓教所說的,有十住菩薩,這都是明心見性的,往上面去十行菩薩、十迴向菩薩、十地菩薩、等覺菩薩,四十一個位次,他所見到的佛,每個人所見到的跟他自己的級別相等。我是初住菩薩,我見的佛是初住,我初住這個感,他應的是初住;那個人是初地菩薩,他見的佛也是初地菩薩,跟他級別是相當的。諸位要曉得,同是一個身,同是一個相,各人看的不一樣,這個才妙!每個人看的不一樣。所以這是不可思議的境界,我們眾生無法想像。確實是這個樣子隨心應量,我們在那邊修行,住一段時期了,從初住升到二住,二住升到三住,我們看那個佛相也跟著自己變化,所以根性還是有差別。等覺菩薩向上再提升就到妙覺,他在實報土的相就沒有了,他回常寂光。但是回常寂光的時候,實報土裡那些菩薩有感,他也有應。不是回到常寂光就沒事了,到常寂光的時候完全是應,依舊是感應道交不可思議。黃老說「以現在語言表之,壽命無量,指絕對之無量,非相對之無量。」這個意思我剛才說過,真的來講不能講絕對,也不能講相對,相對跟絕對是一不是二,這才妙用!

  「此願下明」,這願下面講,「國中人民壽命亦皆無量」,古人說的此地有,「澄憲云:人民壽命無量,淨土第一德也」。古德說這句話說得好,淨宗第一德。「修行佛道者,死魔為恐。生死間隔,退緣根本也」。這就是講不退難,生死你想不退也退轉了,你這裡死了,那裡生了,縱然你的功夫好,這邊死了立刻就去投胎,又到人間來,你還經過母親十個月懷孕,生下來之後至少十幾歲,你能夠聰明、有智慧聞到佛法,至少也要退轉個十來年,估計十五年是決定要退轉的,中間斷了十五年,一切都再來,統統生疏了,所以這是修行人最大的障礙,退緣的根本。「見佛聞法,值遇眾聖,供養諸佛,親近善友,自然快樂,無有眾苦,其德非一。若壽命短促者,遺恨幾計(難計),如玉杯無底故。」這個玉杯是寶,它下面破了,沒有杯的作用,它不能盛水了。這是六道裡面很大的一個遺憾,因為必須要有壽命,你才能見佛聞法,你才能夠遇聖賢善知識,這屬於師道。我們的身命得自於父母,所以不能不孝。在佛法、在世法古聖先賢教育當中,不孝這是根就壞了。

  在我這樣的年齡,比我大幾歲就更清楚,我記憶當中,我們做小孩的時候,國家還有這麼一個法律,叫親權處分。親就是你的父母,你的生父生母他有權力處分是什麼?如果他不喜歡,這兒子不孝,告到官府,你們把他殺掉,立刻執行,沒有任何辯白的,你父母不要你了。所以從前這一條法律還好,不孝的人也得假裝著孝,父母這不高興,告到衙門去,你命就沒有了,真的一點不假。這條法律在民國二十幾年廢除的,抗戰之前,抗戰好像是民國二十六年,在抗戰之前,我記得有這麼一個印象。所以人最嚴重的罪過,第一個就不孝父母,第二條就是背師叛道,老師的恩跟父母沒有兩樣,我們的慧命得自於老師,身命得自於父母。所以佛法,你看淨業三福第一條一開頭,第一句「孝養父母」,第二句「奉事師長」,這兩個根要是壞掉,倫理道德全毀掉了,無論做什麼好事,就好像花瓶裡面插的花一樣沒根。這個道理很深很深,現在人不講求了,沒人去想它,所以今天社會動亂,今天地球災難這麼多,從哪來的?孝敬兩個字沒有了。這是性德的大根大本,根本沒有了,什麼問題都出來了。今天要救這個社會怎麼救法?只有一條生路,趕快恢復倫理道德的教育、恢復宗教教育。中國這一片大地能延續五千年靠的是傳統教育,在西方、在外國維繫社會安定和平靠宗教。

  現在科學發達,東方人不要倫理道德,傳統文化不要了,西方人不要宗教了,問題出來了。現在大家都知道嚴重,科學家提出警告,告訴我們,我們再要不努力想方法改進,這個世界進入末日了。許多科學家他們是提出數據,不是隨便講的,人類住在這個地球上,能不能延到這一個世紀的底限,也就是二十一世紀,能不能活到二一00年?很多人講靠不住,這地球會毀滅。為什麼會毀滅?諸佛菩薩、古聖先賢告訴我們,就是孝跟敬沒有了,這地球就毀滅了。會那麼嚴重是什麼原因?佛法講得好,「境隨心轉」。地球是我們生活的環境,生活環境是人類意念,跟著意念走的,我們的意念善,山河大地美好;我們的意念不善,山河大地它就會毀壞。從小的來講,我們身心健康,心地善良,身心健康;心行不善良,身體肯定有毛病,為什麼?身也是我們的環境,最貼身的一個環境。意念主宰一切!科學家是告訴我們,現在全世界大家都知道的,二0一二年是災難年,地球上的災難年。科學家也給我們提供一個應對的方法,他提出來的跟佛經上講的是一樣,但是只提出個綱領,沒有細節。科學家教給我們,如何應對二0一二地球災難年?他講了三句話,第一句話告訴我們要棄惡揚善,要把惡的丟掉,要把善的表揚出來,棄惡揚善,第二句話改邪歸正,第三句話端正心念,這個災難可以化解,縱不能化解,大幅度的減輕。善惡的標準是什麼?邪正的標準是什麼?他就沒說。

  宗教經典裡面有,我們中國傳統教學裡頭有。中國古人教學最重要的就是四個科目,五千年教學都是抓住這個綱領,不敢遠離。這四個科目,第一個是五倫,五倫是講人與人的關係,父子有親,父慈子孝這就是標準,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人與人關係裡面表現出什麼?親愛、禮敬,古人非常重視,現在沒有了。從五倫裡面就生五種常德,常是永恆不變,不能須臾離開的,離開就錯了。這五德就是仁義禮智信,仁是愛人;義是循理,起心動念、一切作為要合乎義,義是什麼?合情、合理、合法這叫義。四維是禮義廉恥,管仲說的「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如果這個國家的人不知道禮,不知道義,不知道廉恥,這國家民族就很快滅亡。最後一個科目是八德,孝悌忠信仁愛和平,中國幾千年的教育都遵守這個最高的指導原則。你看儒家講的,這儒家的傳註,四書五經十三經字字句句不離開這個範圍,乃至於乾隆編輯的《四庫全書》也沒離開。佛法裡面的標準,就是十善業道、三皈五戒、律儀,非常完備,比儒家講得還詳細。這是什麼?性德的流露,不是古人定的,不是他發明、他的著作,不是的,這是每個人自性的性德。現在雖然丟了,你只要提起來每個人都歡喜,我們就曉得這是性德。你看在中國丟了差不多將近一百年,我們在湯池就用《弟子規》做個實驗,三個多月這個小鎮民風就一百八十度的改變,我們非常驚訝。

  證明兩樁事情,哪兩樁?第一個證明,古人講的人性本善,證明這樁事情人性是善的,可惜沒人教他,他學壞了。第二個證明,人是非常好教的,不難教,怎麼那麼短的時間他良心就發現了。人真有良心,就是沒有人教他,沒有人做一個實驗點,做一個好榜樣,讓全世界的人都來看看,看古人這種教學的方法,你看他東西好不好,現在要不要,做出榜樣來給人看。大家看到都歡喜、都讚歎,說明古人東西有價值,現在人所思想的有問題。古人東西禁得起五千年的考驗,現在科學都辦不到,科學幾年之後有新的科學家把前面推翻了。在從前都講定律、真理,現在沒人敢講這話,新科技突飛猛進。可是古聖先賢那一套東西,沒有人能推得翻,孝順父母能推翻嗎?你想想,你將來老了你希望你兒子不孝順嗎?你不喜歡別人尊重你嗎?這東西能推翻嗎?倫理、道德、因果教育推翻,人就變成禽獸,實在講連禽獸都不如,禽獸吃飽了牠不害別人。所以今天只有,這外國人講的不是我們講的,我們沒這麼大的智慧。英國歷史哲學家湯恩比博士說的,要拯救這個地球,要拯救這個世界,他說「只有中國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誰相信?誰肯幹?不相信、不肯幹,這世界沒救了,這真的不是假的。人類生存在現前是最危急的一個時候,許多人提出來嚴重警告,來日無多,要認真努力去念佛。這個話講得沒錯,更應該積極去推展倫理的教育、道德的教育、因果的教育、宗教的教育,這四種教育能救社會、能救世界。我們做了十年,從一九九九年開始做,雖然效果不是很大,帶給我們強烈的信心,宗教可以團結,宗教能覺悟。我們希望宗教彼此和睦相處,互相學習,就能帶給這個社會和諧、平等,帶給地球上居民真正的福祉。

  這是我們讀到西方極樂世界,我們非常的嚮往,我們為什麼不能在這個人間建立淨土?想到東晉時代,慧遠大師在江西廬山建一個念佛堂,東林念佛堂一百二十三個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起念佛修行。是地球上第一個淨宗道場,一百二十三個人個個成就,不可思議!前人做得到,我們後人努力也能做得到,不是做不到。遠公當年所依的經就是《無量壽經》,那個時候《觀經》、《彌陀經》還沒有翻成中國文,《無量壽經》來得早,翻譯也是最早的,淨土宗的建立首先就是依這部經。我們能把這部經裡面的道理、理論,變成我們的思想;裡面的教誨,變成我們的生活行為,我們就做到了。一個小小的範圍,志同道合在那裡修行,那就是極樂世界。你真做出樣子,淨土宗在整個世界會發揚光大,所以一定要做個示範,做個典型,讓人家來學習。所以這樁事情,得要大福報的人才能做得成功,我想我這一生是沒法子,來生大概可以,過去生中沒修福,只有修了一點智慧沒有福報,但這一生修的福報很多。所以要有福報、有智慧才能做得成功,福慧雙修,缺一個都不行。我們這個世間有很多有福報的大法師,福報很大他沒做,我們想做沒福報。我很想跟他合作,他不跟我合作,沒辦法。我把我能看到的、我能想到的,我都在講席裡供養給大眾。我相信聽眾當中有,肯定有,有智慧、有福報,你們要發心救自己、救你的家庭、救國家、救民族、救全世界,這個功德多大,這多有意義的人生!不要求做大官,也不要求發大財,做真正的好事,你說這人一生多快樂。像釋迦牟尼佛一樣,法喜充滿,常生歡喜心,這個有意義。

  我們看二五五頁倒數第三行,「又望西亦曰:諸樂根本,只在此願」。這是真的,極樂,極樂的根本要壽命,如果沒有壽命,那個極樂也等於零,沒壽命去享受它怎麼行?所以你就知道這一願,古人稱為淨宗第一德,他很有道理,沒有壽命一切都結束,都完了,所以壽命比什麼都重要。「又如《群疑論》謂彼國人民命極長遠,縱令凡夫,還入變易,究竟成佛。」變易就是分段生死了了,他還有變易生死。我們講西方極樂世界,實報土裡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說實在的話他們變易沒有了,但是極樂世界有凡聖同居土、有方便有餘土,這兩土有變易生死,沒有分段生死,所以他們這個問題解決了,真的一生究竟成佛。「蓋生極樂,見佛聞法,一切時處皆是增上」,都是增上緣,幫助你增福增慧。成佛,福慧到了圓滿這才成佛,福慧有欠缺成不了佛,福慧圓滿才成佛。所以極樂世界它最大的好處,「無有退緣」,這是很大的好處。我們這個世界處處都有障礙,很容易退心,他沒有退緣。「壽命復又無量」,又有無量壽,「故不論根器如何,凡往生者必定成佛。稱之為淨土第一德,良有以也」。這決定是事實,是能夠講得通的淨土第一德。

  下面,「第十六,聲聞無數願。願文曰:國中聲聞天人無數」。所以這也說明極樂世界有方便有餘土,聲聞是方便有餘土;有凡聖同居土,天人是凡聖同居土。往生到那邊去的人都是無數,數不盡,這個我們能夠理解。西方極樂世界到底有多大?能容納多少人?它確實是個很大的星球,比我們地球大太多了。地球上現在人滿為患,多少人?也還不到七十億人就人滿為患,地球上的資源幾乎沒法子供應。西方極樂世界這個星球太大了,我們能夠理解,每天,你想想看,從十方世界,諸佛世界去往生的人有多少?每天說一個星球一個人去往生,我們知道這星球真是無盡無數無量無邊,那極樂世界每天去的人就是無數無量無邊的人,這真的,一點都不假。可是還一樁事情大家有沒有想到?像學校一樣,每天入學這麼多人,它每天還有畢業的,畢業就離開了。每天畢業的人數可能也有這麼多人,他在那邊訓練成就成佛了,他只要證到妙覺位就離開了。所以要知道,實際上住在西方極樂世界的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包括它們的聲聞、天人。為什麼?這一願願文裡頭說得很清楚。第二十願就講得很清楚,生到極樂世界皆作阿惟越致菩薩,阿惟越致菩薩就是實報土的菩薩,圓證三種不退,三種不退最後一種是念不退,念不退是實報土的菩薩。凡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得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的加持,到極樂世界不管是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是阿惟越致菩薩,這個不可思議!

  我們就知道,凡聖同居土也就等於實報莊嚴土,它裡頭沒有生死、沒有變化。前面給我們講的,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身體都是紫磨真金色身,體質相同,相貌都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相貌相同,相同就不變。不像我們這個世間有生老病死,年年都變化,一年比一年老,停不住。西方極樂世界的人不老,你看無量壽,他人不老,他沒有變化,這個不可思議。我們相信很多很多人都喜歡長壽,喜歡短命的人很少,不能說沒有,也有,但是喜歡長壽的多,歡喜長壽的人都到極樂世界去。這個地球上每天我們能想像得到,每天自殺的人不少,現在連小學生都自殺,為什麼?活得不耐煩,這世界太苦了沒有意思。自殺解決不了問題,如果自殺能解決問題,那事情太簡單了;解決不了問題,自殺不但不能解決問題,還帶來更多的麻煩。佛在經裡面告訴我們,凡是自殺的人他很可憐,每七天它要重複表演一次,就是說它中陰身沒有法子去投胎,六道輪迴它就止於這個地方,每七天要受一次罪。要到找到替身它才能離開,要找不到替身,有時候好多年都找不到替身,很苦!如果他知道自殺這麼苦,他就不會自殺。覺得這個世界活得沒有意思,極樂世界好,極樂世界樣樣稱心如意,為什麼不到極樂世界去?

  由此可知,無論是什麼人,實在講他對極樂世界知道得太少,沒人介紹給他,真正他知道了,搞清楚、搞明白了,世界上有這麼一個好的地方,現在人講移民,趕快過去這就對了。移民到極樂世界沒有什麼條件的,也沒有什麼資歷的,只要你想去,條件三個,你真信、真願意去、肯念這句阿彌陀佛。念佛為什麼重要?西方極樂是個星球,很大的星球,在太空當中我們不知道在哪裡,這一句阿彌陀佛是信號,就好像空中飛行這樣子它一個信號,你念這個信號的時候方向就正確,你不念這個信號那你不曉得跑哪去了,你就失去航道。所以這一個信號太重要,循著這個信號你去念,阿彌陀佛就跟著你這個信號來迎接你了,來帶你去了,你看多方便!我這樣說大家很容易理解。你說用什麼方法,我相信,我有願,怎樣跟阿彌陀佛聯繫,跟西方極樂世界搭上這條線?就是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線就搭上了。而且念佛往生的人太多太多了,真有效!我們親眼看見的人就不少,那是事實給我們做的證明。

  底下一句說得很好,「三無量者」,極樂世界三種無量,「光明無量、壽命無量、眷屬無量」,眷屬是同學,阿彌陀佛是老師,是我們的校長。同學裡面你看有菩薩、有二乘、有天人,這些同學在極樂世界都是和睦相處,都不會有鬧意見的,不會起糾紛的,為什麼?他心不清淨,阿彌陀佛不會來接引他。要知道我們平時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阿彌陀佛看得清清楚楚,你想到我這裡來,我要不要你來,他看得很清楚。如果你煩惱習氣還沒有放下,這個人跟我有怨,我都還沒報復他,我到極樂世界,他怎麼可以去?那到極樂世界兩個還吵架,那不是把極樂世界的社會擾亂了嗎?所以這樣情形阿彌陀佛不會接引他的,這都得要懂。否則的話,我們念了一輩子阿彌陀佛,最後去不了,不知道自己過失,還罵阿彌陀佛不靈,你看我天天念你,你都不來接我。不知道自己煩惱習氣太重,你到極樂世界會出亂子,會攪亂那邊社會,不是他不慈悲,這個道理一定要明白。所以我們在此地念這句佛號,一個是跟阿彌陀佛這個世界聯繫、溝通;另外一個,用這句阿彌陀佛把我們的煩惱習氣把它壓住,這是有這麼一個作用在裡頭。取西方極樂世界就很容易,就不難了。

  「願云聲聞兼攝緣覺」,緣覺跟聲聞都是小乘,就是二乘人。「或疑」,或者有疑惑,「《悲華經》謂彼佛國土,無有聲聞、辟支佛乘。所有大眾,純是菩薩,無量無邊。」《悲華經》裡頭,也是介紹西方極樂世界,有這麼一段經文。我們在這聽到,如果你看《悲華經》這一段,或者就有疑惑,那個經上講無有聲聞、辟支佛乘,為什麼這個地方說有?「今經何云聲聞無數耶?蓋此二者」,這是大師為我們解釋這兩種,「文雖相左,而義實無違」,文字不一樣,意思沒有兩樣,沒有違背。「今經三輩往生,俱云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個三輩是上中下三輩,這講根性的,他怎麼往生的?都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發菩提心,蕅益大師在《彌陀經要解》裡面講的,就是真信切願這就是發菩提心,這個說得好!我們在沒有讀蕅益大師這一段話的時候,是有懷疑,為什麼?我們看到許多往生的人,真的念佛往生,走的時候瑞相稀有預知時至。哪些人?老阿公老阿婆他們不認識字,沒有念過書,根本就不懂什麼叫菩提心,他們念佛為什麼也能往生?跟經上講的不符合發菩提心。你問他有沒有發菩提心?他不知道,他只知道我念阿彌陀佛,就是要求生極樂世界去見阿彌陀佛,他不知道什麼叫菩提心。蕅益大師《要解》上這一句話,把這個問題給我們解答了,真信切願就是大菩提心。我們想想這兩句話有道理,一點都不錯,相信、想到極樂世界這個心就是大菩提心。我們這部經上「三輩往生」這一品裡面,告訴我們往生極樂世界的條件,就是這八個字「發菩提心,一向專念」。

  「三輩生者,既已悉發菩提心,所行必是菩薩乘。故《悲華》云純是菩薩」。你到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是大乘不是小乘,你見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圓滿的佛果,不是分證佛、不是相似佛,他是圓滿的佛,當然是純大乘。不但是大乘,過去多少祖師大德告訴我們,這個法門是一乘法,凡夫直接成佛的大法,不可思議!我們再往下面看,就愈看愈清楚了,「至於彼國聲聞緣覺,只是就其斷惑之情況而言」。這句話說得非常之好,「雖斷見思,未破塵沙與無明惑,是稱聲聞」。所以等於他方世界的小乘,是這個意思,從他在那邊修學,逐漸逐漸向上提升,你看從人天提升到聲聞,從聲聞提升到菩薩,這是講他在那邊變易生死的變化,像念書一樣從小學、中學、大學,是這麼個意思。但是他是純大乘,純是菩薩。「非是只求自度之二乘」,如果說只求自度,沒有度眾生的念頭,這個人去不了的。「若只求自度,不願度他,則是未發菩提心」,跟菩薩乘不相應。「不發菩提心,即不能往生」,所以不發菩提心就不能往生。我們對於這些老太婆老阿公就產生懷疑,為什麼他念佛能往生?然後我們就曉得,蕅益大師把這個問題給我們解答了。他沒有學過經教,他不懂什麼叫菩提心,他真發了,真發了自己不知道。所以那些老太婆老阿公,你去問問,他們在生的時候非常有慈悲心,無論什麼人有困苦,他都全心全力去照顧、去幫忙。所以他不是只顧自己的,他能夠捨己為人,這就是菩薩心腸,又是真信切願,他怎麼會不往生!所以發菩提心,他不知道他發菩提心,實際上他的心早就發了,所以他一向專念他就能往生。

  「證諸《宋譯》此意甚顯」。我們再看宋朝翻譯是最後翻譯的《無量壽經》,宋譯本。「《宋譯》曰:我得菩提成正覺已,所有眾生,令生我剎,雖住聲聞緣覺之位,往百千俱胝那由他寶剎之內,遍作佛事,悉皆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一段經文意思就很明顯了。下面說,「按聲聞不聞他方佛名,但求小乘涅槃,不取佛果」,可是他在極樂世界,「今極樂人民所謂為聲聞者,能遠至無數佛國,作無量佛事,度無邊眾生,悉令成佛,正是大菩薩之行徑,豈能視為一般聲聞耶」?這是說在極樂世界修行,程度還沒有達到菩薩這個級別、這個階級。這是我們知道的,凡夫往生一品煩惱都沒有斷,帶業往生的,到西方極樂世界得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威神加持,你的智慧、神通、道力幾乎與法身菩薩相等。但是你要知道,那不是你自己的,不是你修的,是阿彌陀佛加持你的,加持你管用,不是說加持有名無實,管用。為什麼?你有能力每天到十方世界,去拜佛、去聽法,到十方世界去拜佛,你肯定去供養、供佛,供佛是修福,聽佛講經開智慧是聞法。供佛、聞法、度生這是大乘菩薩之行,你現在雖然自己沒有這個能力,可是佛的能力加持給你了,你能做到。

  所以從這個地方去看,從阿彌陀佛本願加持皆作阿惟越致菩薩,那我們講純是菩薩講得通,下下品往生的都是菩薩,他是阿惟越致菩薩。但是加持你,你自己煩惱慢慢的會減輕的,智慧增長了,你的級別自然就提升。阿彌陀佛加持不是永遠加持你的,你還要在加持當中努力去提升自己。提升到什麼時候不要加持?提升到真正實報土的時候不要加持了。換句話說,你在凡聖同居土、在方便有餘土,你沒有佛力加持,你就沒有辦法行菩薩道,沒有辦法像大菩薩這麼樣的自在。這個自在,你從四十八願就看到,四十八願所描寫的都是這些菩薩大自在、大圓滿,可是到西方極樂世界就有,這是無比的殊勝!十方世界所沒有的,只有阿彌陀佛極樂世界有。你真搞清楚、搞明白,你能不去嗎?你肯把這個機會當面錯過嗎?那你就真的錯了,真的大錯了。所以你搞清楚、搞明白,真正想去,老實念佛就辦到了。所以今天極樂世界人民,所謂人民稱為聲聞,你看他能夠到無數佛國作無量佛事,這個佛事就是聽經、供養,這就佛事。對老師的尊敬供養修福,跟同學們結緣,這都是福慧雙修,聽老師教誨,同學切磋琢磨,進步就太快了。

  同時度無邊眾生,這一句是怎麼說?眾生有感,我們自己無量劫來與我們有緣的眾生太多了,他們還在六道、還在十法界,他有感,我們雖然道業沒有成就,但是有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跟阿惟越致菩薩一樣,阿惟越致菩薩在十法界,眾生有感他就應。換句話,你也就有這個能力應眾生之感,那你就去幫助他,這就是度無邊眾生。不是幾個人,不是我這一生當中遇到幾個,生生世世家親眷屬你全都知道了。對你有親的是你的有緣人,跟你結怨的也是有緣人,乃至於你在沒有學佛之前,你所吃的這些眾生的肉、你所殺害的這些眾生,統統都是你的冤親債主,都是有緣人,你到極樂世界就有能力去幫助他們,度他們,這些冤親債主都得好處。所以這是都能幫助他們成佛,接引他們到西方極樂世界,到極樂世界就算是成佛。正是大菩薩的行徑,豈能視為一般聲聞,這是一般聲聞決定做不到的。後面給我們做了總結,「是所謂之聲聞,皆已發菩薩之大心」,是位不退,「行菩薩之大行」,這行不退,「趣無上之大果」,這是念不退。這三句話就是大乘教裡面所講的圓證三不退,凡是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統統具足。「其實正如《悲華》所謂純是菩薩也」。《悲華經》裡面講得不錯,沒錯,文字跟這裡不一樣,意思相同。

  「本章下云」,就是這一章經文下面說這樣幾句話,「假令三千大千世界眾生,悉成緣覺」,這個人數數量就不可思議,「於百千劫」,這是時間,「悉共計校」,不是普通人,是緣覺,三千大千世界的眾生,這是假設的,不是真的,他們都是緣覺,比阿羅漢還要聰明,於百千劫是時間,共同來計算、來比較,「若能知其量數者,不取正覺」,他們能夠把數量算出來,正確的算出來,佛就不成正覺。這是說明西方極樂世界的居民,親近阿彌陀佛的這些學生弟子,數量沒有辦法計算的。就如同壽命一樣,壽命多長這些人算不出來,極樂世界居民多少他們也算不出來。「總顯佛壽無量」,佛的壽命無量,「人民壽命無量,國中弟子無量」。我們在這些經文裡面看到,西方極樂世界你看看很單純,佛是老師,往生到那裡去的全是學生弟子。這個世界實實在在講,就是阿彌陀佛大慈大悲在那裡辦了個學校,什麼學校?凡夫一生成佛的大學,這麼個學校。我們是凡夫,只要進這個大學肯定就成佛,到哪裡去找!所以同學們要知道實實在在找不到,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講的一切經,你們去查哪一部經上有這種講法?你也找不到。所以古大德稱《無量壽經》,是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第一經,很有道理。

  前面我們讀過,後頭還有,黃老居士引用了好幾次善導大師說的話。善導是我們淨土宗第二代祖師,唐朝時候人,有很多人說,他老人家是阿彌陀佛應化在中國。日本人相信,我到日本訪問的時候問他們,他們都知道,他們說古來祖師都這麼樣說的。善導大師的話就是阿彌陀佛親口所說的,他說這兩句話是「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這讚歎這部經。一切如來出現在這個世界上,以佛的身分出現,像釋迦牟尼佛一樣,他在這個地方教化眾生,用什麼方法?決定是用念佛求生淨土的方法。以這個方法為主,八萬四千法門那是配套,這方法是主流,這個要知道。所以《華嚴經》到最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你看看這還得了嗎?多少菩薩修行,修到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都到華藏世界去了,到華藏世界遇到文殊、普賢,你看文殊、普賢還率領他們到西方極樂世界,去親近阿彌陀佛,這才能圓滿。如果不到極樂世界,在《華嚴》上就不能圓滿,到極樂世界就圓滿。善導大師的話沒錯,《華嚴經》可以做證明。

  下面給我們簡單介紹,「三千大千世界者,乃一佛所化之境」。這一尊佛他所教化的範圍有多大?像我們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教化的範圍,不僅僅是這個地球,地球太小了。每一尊佛教化的範圍,最小的是一個三千大千世界,最大的還很大,我們也沒有辦法去計算它。什麼叫三千大千世界?這裡就說了,「三千大千世界者,乃一佛所化之境。以須彌山為中心,合四大洲日月諸天為一世界」,這個世界叫單位世界,一個單位世界。這個單位世界,我們以前早年學佛,總以為是一個太陽系,合四大洲日月諸天好像是個太陽系。我跟黃念老見面的時候,談到這個問題,他是學科學的,在大學裡面他教無線電,開這麼一個科目。告訴我,他要我細心去體會,太陽、月亮,佛經上講是繞著須彌山轉的,日月在須彌山的當中,繞著須彌山轉的,須彌山是個比喻,不是真的有這麼一座山。現在科學證明,太陽系是繞著銀河系轉的,所以黃老認為單位世界應該是銀河系。我想想有道理,一個單位世界是銀河系。「如是之世界積至一千」,就是一千個銀河系「名為小千世界」,一千個銀河系。再「積一千個小千世界,名為中千世界。積一千個中千世界,名為大千世界。因大千世界,先以一千乘世界,得小千。又以一千乘小千,得中千。最後又以一千乘中千,乃得大千。如是三度以千乘之,故曰三千大千世界。實際只是一個大千世界,而非三千個大千世界也。三千大千世界具有一十億個世界」。他這裡面寫的,跟我們當時談話講的是一樣的。

  「現代天文學家已初步發現宇宙中世界無量。人現皆知太陽及九大行星等,稱為太陽系。地球即太陽系中之一員,繞日運行。現知太陽不但自轉,且亦繞一銀河星雲之中心運行」,現在的科學家認為這是黑洞,黑洞是天體的一種,繞著銀河系去運行。「約二萬萬年繞行一周」,兩萬萬年就兩億,兩億年繞一周。這個確不確實還不一定,這個可以查一查天文學家這些報告。「太陽是銀河星雲中之一顆恆星,銀河星雲約有一千億個恆星」,太陽只是裡頭的一個。「宇宙中有無數之星雲。星雲本身亦在運動,銀河亦只是宇宙更大天體中之一員。如是輾轉擴大,不可窮盡。當前天文學上之發現,已初步證實經云之世界無量」。這是現在科學家也承認,佛經上講的世界是無量無邊的。「至於三千大千世界,乃一佛所化之境」。這個教化區多大?要像黃念祖這段文裡面所說的,是十億個銀河系,一個銀河系是一個單位世界,一千個銀河系是一個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是一個中千世界,再一千個中千世界是大千世界,所以一個大千世界是十億個銀河系,這是釋迦牟尼佛教學的範圍。

  我們心目當中所認為的,釋迦牟尼佛只是三千年前出現在我們這個世間,王子出身出家修行,最後菩提樹下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成佛了。這是佛在這個地球上的應化,眾生有感,他來應化,我們是就這個事跡上來看。實際上,佛在《梵網經》上告訴我們,他說他這一次到地球上來示現成佛,已經是第八千次了。這十億個銀河系裡面,他都看得清清楚楚,像一個大的網絡一樣,芝麻粒一點小事情他都很清楚。我們這邊眾生有感,想學佛了,真的厭惡六道這些苦難,他就來了。他以什麼身分來不一定,三千年前出現在印度身分是佛的身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到中國也來過,中國唐代,古人說的智者大師,天台山的智者大師是法華宗的祖師,是釋迦牟尼佛再來的。這些說法,日本人都相信,日本人對祖師非常尊敬,不像中國人,中國人對佛尊敬,對祖師不太尊敬。日本人對祖師很尊敬,祖師的像都塑得很大,佛的像都塑得很小,你能看得出來他們對祖師很重視。所以對於善導、對於智者大師都非常尊敬,這釋迦牟尼佛再來的。可見得應以什麼身出現就用什麼身,不是他自己的意思,眾生的感。所以他總是像《楞嚴經》上所說的「隨眾生心,應所知量」,眾生心裡想什麼,他就現什麼,自然顯現。佛菩薩應化到世間來,絕對沒有起心動念,他要起心動念他就是凡夫,他就不是佛菩薩。

  所以跟十法界裡面的四聖法界不一樣,四聖法界也有到世間來的,但是什麼?但他起心動念,他沒有分別執著,他有起心動念。如果從極樂世界來的,實報莊嚴土上來的,極樂世界就不談了,反正四土他都是阿惟越致菩薩!那我們可以說極樂世界全部就是實報土,從那個地方來的人,絕對沒有起心動念,所以他不是凡夫。他們的應化跟諸佛如來、法身菩薩沒有兩樣,示現什麼樣身分他要不暴露,我們完全不知道。像最近的一個,這是我們可以相信的,印光大師是大勢至菩薩再來的,這我們可以信得過的。有一篇文章,在《印光大師全集》裡面,好像在最後,《永思集》裡有一篇文章說這樁事情,這是可以相信的。特別是眾生有苦有難,菩薩慈悲哪有不應的道理!如果要沒有菩薩示現在我們這個世間,這世界早就毀滅了,眾生沒福,他們有大福報、有大智慧,他來示現也撐住,有他來嘛,災難總會化解一些,這就是他的威神加持我們這些苦難眾生。苦難眾生並不知道,甚至於還要罵佛、毀佛、謗佛,還要造這些罪業。佛菩薩計不計較?完全不計較,因為他不起心、不動念,只是看你迷惑顛倒、造業、受報太可憐,不來幫助你你就毀滅了,怎麼樣也得來幫助,道理在此地。

  末後這一句,「願文大意為:三千大千世界之一切眾生,皆成緣覺,以其神通之力,共同計算,皆不能知阿彌陀佛壽量,其國人民壽量,及國中人之數量。」特別說到那個地方修行的人多,太多太多了,這都是有緣人,都是聰明覺悟的人。只有迷惑顛倒的人不肯去,業障深重的人不肯去,值得我們反省,值得我們覺悟。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