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淨土大經科註  (第五十一集)  2011/11/18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051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註》第二百四十七面倒數第四行:

  從「二、五惡五痛五燒」,這一段有數千言,有幾千字,從長的一大段。「魏氏刪節為」,這是魏默深居士會集的時候,把這一段長文刪減掉了。他刪節為「生時痛,老時痛,病時痛,死時痛,患難窮苦痛。淫欲火燒,瞋忿火燒,貪盜火燒,邪偽火燒,愚痴火燒,是為五痛五燒」。幾千字一篇長文,就把它縮成這個樣子。「魏居士原願」,他本來的願望是「無一字不有來歷」,就是可惜他沒有能貫徹初衷,上面這一段於五種原譯本裡頭沒有來歷,這是他自己寫的文字。會集,最重要的一定要用原譯的文字,自己不能夠,可以刪節,一定還要用原文,不能自己造這個句子來代替,這個他犯了個過失。所以這個沒有來歷。

  「魏氏會本謂極樂之宮殿樓觀」,極樂世界這些宮殿樓觀,「堂宇房閣,或處虛空,或在平地,或依寶樹而住」,這個「依寶樹而住」這一句五種原譯本裡頭沒有,這是他加進去。可不可能?有可能,想當然耳。這個是可以能講得通,但是沒有原文,五種原譯本裡頭沒有這一句的說法。所以這個也是毛病,都是沒有忠於會集,會集一定要用原文,原文沒有的不可以。刪節行,刪節統統是原文,不能用自己的文字,他「五痛五燒」那一大段,他是用自己的文字。跟彭際清的節校本不一樣,節校本雖然節,但是是原文,人家沒有過失。他這是節校用自己的文字,不是原文,所以這個有問題。第四,「會本中,過是以後,無量壽經亦滅,唯餘阿彌陀佛四字,廣度群生」,這一段五種原譯本裡頭沒有,這都是他自己加進去的。

  「由上可見,魏氏之本與前諸本相較」,比較,「雖後後勝於前前」,比王龍舒的本子會集得是好,「惜仍未能盡免率增乖舛之過。但此巨失,勢在必救,以免後世因襲,甚至篡改經文。故須防微杜漸,絕此罪源,並為大經,早得善本,是以先師夏蓮居老居士,乃有第九本之作也」。這是說明夏老居士為什麼要重新會集。這個重新會集我們曉得了,他本來不是想會集的,是把魏默深的本子重新校訂再補充,把它訂正,這就是我們現在這個本子。這個本子是魏默深的本子,經過夏老的校正補充做成這麼一個本子。想想還是不行,還是沒有法子,所以必須重新再做一個,就是現在我們用的本子。這個本子可以看到魏本的原貌,但是這個過失可能他都已經把它修改了、修訂了。

  古籍最怕的是篡改經文,最怕的就是這個。因為你改動之後,你開了這個頭,帶了這個頭,後人沒有你的智慧,沒有你的文字的修養,他看不懂隨便都改。每個人都改,這個東西傳個一、二百年就不像樣子,就面目全非了。所以中國傳統文化最忌諱的是這樁事情。看到這裡,明明是個錯字,可以,註在旁邊,或者註在書眉上,這個字應該是什麼字,這正確的。決定不能改動,就是防微杜漸。讓古籍保存原來的面貌,過去錯了就讓它錯,改正是註在旁邊,不能夠改動經文。這就是說明這個版本,第九個本子出來的因緣。

  下面介紹夏老居士,「先師夏老居士」,夏蓮居老居士,「未冠學儒」,古時候男子二十歲行冠禮,就是戴帽子,表示成年了。女子十六歲行笄禮,表示她成人。成人之後,對他必須要尊重,所以不可以稱名。稱名,對未成年的,這叫童子,可以,可以稱他的名字。成年就不再稱名了,稱名那是很不禮貌的事情。所以同輩分,朋友、同學送他一個字,就是中國人是有名有字,這個字號從行過冠禮這一天之後,大家都稱他字。他家的長輩,他的祖父母、曾祖父母都稱他字,不稱名。稱名只有兩種人,一個是父母,一生稱名,第二個是老師。你就想到中國老師的地位多高,從稱名這個禮來看,老師跟父母是完全相同。真的佛法裡面講,身體,我們這身體得自於父母,身命,慧命得自於老師。這一個人兩條命,是父母跟老師給的。所以對父母孝順,對老師是同等的孝順,只是在禮服上有不同。父母死了,守孝三年,穿孝服;老師過世了,心喪三年,就是沒有孝服,那種悲痛哀傷跟父母沒有兩樣。

  所以老師在中國歷代,要知道他的地位。老師一生多半都是很貧寒,清寒,為什麼?他沒有從事於生產事業,生活來源就是靠學生一點點供養,一生過著清貧的生活,這個我們要知道。家庭富有的,對老師供養多一點,清寒的可能就沒有供養,甚至於生活非常清苦的,老師有時候還要幫助他,幫助學生。古時候師徒如父子,現在這個概念沒有了。現在你想,對父母都不孝,何況對老師?沒有人教尊師重道了,現在想學,沒有樣子,也沒人教。

  這個時代為什麼這麼亂?我剛才看了一篇文字,講到墮胎。衛生組織最保守的報告,全世界墮胎,一年五千萬人,兩年就一個億。第二次大戰打了四年,五年結束了,死傷的人數總共是五千萬。現在墮胎,這是殺人,一年就五千萬,等於二次世界大戰死傷的總數,這個世界怎麼能沒有災難?我看了這篇我想到,今天世界會有最嚴重的災難,第一個原因就是墮胎,墮胎是殺人,這個罪比什麼都重。不是殺別人,殺自己的兒女,哪有沒有報應的道理!最近這幾年,我們常常看到天空當中烏煙瘴氣,灰突突的,那是什麼原因?那是那些嬰靈的怨氣。這個事情不得了,有沒有辦法改善?沒有辦法。為什麼沒有辦法?人心教壞了。二次大戰之後,全世界教育教的是什麼?肩負起教育工作的人是電視台、是網路、是電影,這些文藝工作者。天天都在教殺盜淫妄,把整個人心全教壞了,都以為這是正常的,不再相信因果,不再相信報應。報應臨頭,後悔莫及,這還得了!我們常常會想起古聖先賢告訴我們,「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淫欲有沒有想到要殺自己的後代,有沒有想到這個問題?想到這個問題,誰敢幹?因果教育重要!相信因果教育的人決定不敢幹這個事情,為什麼?這要殺人的,殺的是個無辜的人,而且是自己親人。

  佛法裡面講親子關係,父母跟子女的關係,佛講四種緣:報恩、報怨、討債、還債,沒有這四種緣,他不會到你家裡來。如果是報恩來的,你把他殺掉了,恩變成仇。如果他是報怨來的,你把他殺掉,怨仇上又加一重怨仇,這還得了!還債來的,你把他殺掉了,債就變成仇恨。討債來的,你沒有還給他,你還把他殺掉,這個怨結得多重。不但這是地獄果報,跟這些冤親債主這種糾纏,生生世世沒完沒了。人怎麼會幹這種傻事?都是沒有接受好的教育。所以整個問題,社會問題跟地球災難問題,統統是教育出了問題,這個果報現前了。很難得現在有這麼多人覺悟,在大庭廣眾當中公開的懺悔、認錯,這是好事情。能夠讓社會警覺,讓大家注意到這個問題,這個問題不能再造了。所以,因果教育比什麼都重要。

  夏老未冠,未成年,二十歲以前,未成年學儒。「先程朱而後陸王」,二程、朱熹,這是中國的理學家,這個陸是陸九淵,王陽明,也是中國的理學家,這是儒家的。「甫壯入佛」,壯是壯年,四十歲,學佛了,「攝禪密而歸淨土」。「夏老博貫群籍,深於文字,專功久修,教眼圓明」。他老人家做學問很認真,在佛法裡頭,宗門教下、顯教密教他都涉獵,而且都有相當的造詣,以後歸淨土。大概我們看看自古以來,真正在教下下功夫的人,到最後都歸淨土,禪宗也不例外,這真正對於淨土認識了。所以淨土是難信之法,沒有很深經教的基礎不容易相信,多半都是半信半疑,這個不能成就。真信了,沒有一個不往生,往生就是成佛。

  「於壬申年」,壬申是一九三二年,「發願重校此經,掩關津門,閱時三載」,津門是天津,他在天津閉關三年。「遍探五種原譯,洞察三家校本」,這個三家就是王龍舒的、魏默深的,這兩種是會集本,彭際清的是節校本。「無一語不詳參,無一字不互校,虔恭敬慎,日禱佛前,千斟萬酌,時縈夢寐,及其成也,四眾歡喜」。這是講他做第四次的會集。前面的會集不是不好,裡頭有瑕疵,有取捨不當,有自己作的經文取代原譯。這個例子不能開,例子一開,後面後遺症很大。所以要做一個真正忠於原譯本的會集,確確實實字字句句都在原譯本裡面,用的是原譯本的原文,這就對了。這跟翻譯不一樣,翻譯自己可以,那都是自己文字;會集不可以,一定是別人的原文,不能夠改動。

  這個本子做成之後,非常歡喜。「宗教俱徹之慧明老法師」,這是夏蓮老的皈依師,有照片在前面,「搭衣捧經攝照於佛前,親為印證」。「先舅父」,這是梅光羲老居士,「梅擷芸居士,連續播講於電臺,譽為善本」。「慈舟法師專講此經於京魯」,這個京是北京,魯是山東,「並親為科判」,這個科判也印在這個本子裡頭。「北京極樂庵方丈妙禪老和尚,聘請山東女子蓮社吳倩薌社長來寺開講此經兩月」。這些記載我們相信當時都是這個本子,還不是最近這個本子,是這個本子。因為這個裡面科判是慈舟法師的科判,所以慈舟法師講的是夏蓮老的節校本,這個後面能看到。「菩薩戒弟子邵陽魏承貫會集各譯,菩薩戒弟子鄆城夏慈濟重校補遺」,慈濟是夏蓮老的別號,重校補遺,所以是這個本子。我們現在用的這個本子在這個本子之後,總共用了十年的時間完成這個本子。

  「其他發心宏揚,專志持誦者,不可勝數。印行流通,相繼不絕。是以先舅父梅老讚云:於淨宗要旨,窮深極微,發前人未發之蘊」。又說「精當明確,鑿然有據,無一義不在原譯之中,無一句溢出本經之外,有美皆備,無諦不收,雖欲不謂之善本不可得也」。這是梅光羲老居士的話。「先舅之語,現已舉世公認,並將本經採入新印之續藏」,這個還沒做到,新印的續藏還沒有把它收進去。「大經塵封千載,今始得善本,先賢會經之願乃圓,大經放光,眾生有幸。本經名《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是為大經之第九本」。這個詳細要看梅光羲老居士的序文,他的序文很長,我們都印在這經本的後面,介紹得非常詳細。梅老居士是黃念祖老居士的舅父,家學的根基很厚。我的老師李炳南老居士,經教就是跟梅老居士學的,所以也有師承的關係。

  梅老跟夏老在那個時代,在家學佛裡面,都有很深的地位、聲望,佛門裡面稱為南梅北夏。南方梅光羲,梅老是江西南昌人,夏蓮居老居士是山東人。北方的夏蓮居,南方的梅光羲,在當時在家學佛的兩位大德。所以這部經確實是他老人家非常用心,也是到這個世間來,這一生對佛教做出最大的貢獻,會集成這個完善的本子,取捨精當。五種原譯本裡面的精髓統統在這個本子裡頭,重複、多餘的全部都刪掉,真正變成一個精本,精確的善本。讀這一本,五種原譯本全部都讀到了。有信心,想專攻的,就這一部就夠了。如果還有疑惑的,可以把五種原譯本找來對照,甚至於把過去的三種節校本,王龍舒的、彭際清的、魏默深的,跟夏老一起來做個比較,我們對於這個會集本就產生信心了。

  下面第七段介紹本經的註釋,就是註解。在中國第一個,《無量壽經義疏》六卷,隋朝淨影寺沙門慧遠撰疏。這是慧遠大師作的註解,叫《無量壽經義疏》。慧遠大師他一生住在淨影寺,所以後人對他尊重,不稱他的名字,稱他居住的地方,稱為淨影大師,這是最尊敬的稱呼。

  第二個本子,唐朝時候,比遠公要遲一點。遠公還早,最早的,隋朝這個註解。它也叫《義疏》,嘉祥寺吉藏撰的。

  第三種,這是憬興的疏,他是朝鮮人,在中國留學,這個本子在中國流通得也很廣,《無量壽經義述文贊》三卷。

  第四種也是韓國的,新羅沙門元曉,在中國也很盛行,《無量壽經宗要》。

  第五種,《游心安樂道》一卷,元曉師撰的。這在中國《無量壽經》註解有五種。

  「日本則有了惠、峻諦、道隱、觀徹等數十種之多,遠超我國」。在日本大概有三十多種,所以日本人對《無量壽經》的研究比我們殊勝。他們所用的本子全是用康僧鎧的本子,五種原譯本只用了一種,就是魏譯的康僧鎧的本。如果專門研究《無量壽經》,那很值得做參考,日本這些註解全部用的是漢字,所以我們學習沒有困難。

  我們看念老的解,「本經註釋」。「五譯之中」,五種的原譯本,「《魏譯》較備」,備是完備,五種本子比較,魏譯本最好,就是康僧鎧的本子。「故大經註疏,集於《魏譯》」,都用他的本子。「我國大德多為小本彌陀作註,至於註大本者僅隋淨影、唐嘉祥兩家」。所以淨宗在中國,《彌陀經》非常盛行,學《無量壽經》的人很少。在過去,行,是好事情,在現前這個時代一定要學大本。為什麼?現在的人誠敬心不如古人,修小本要真誠恭敬,能得利益。如果把小本看成神話,沒有恭敬心,他什麼利益都得不到。為什麼要提倡大本?大本對西方極樂世界講得透徹,尤其在理論方面,理明白了,人就服了。理通達,事就知道有可能。小本完全講事,理講得少,全講事就變成神話,不明理的人認為是神話,認為是迷信。特別是這個註集,黃念老的註集,集經論的原文來解釋,我們在這裡常常看到,古來祖師大德的註疏來解這個經,一共引用了一百九十三種之多。確實能幫助現代人對淨宗生起信心,不信不行。真正相信了這才能發願,求生淨土這個願望才生得起來。半信半疑,願心是生不起來的。有信有願,再肯念佛,認真念佛,沒有一個不往生,一生當中就圓滿成就。這是大事,人生在世第一大事!

  這個大事,不是很容易得到的,「無量劫中希有難逢」,這個話是彭際清說的。武則天作的開經偈,「百千萬劫難遭遇」,這個話都是真的,不是假的。武則天能說得出,可惜她自己沒做到。沒做到的原因是什麼?她信心不夠,世間的名聞利養放不下。雖然是佛門大護法,替佛門也做了不少好事,依舊在六道搞輪迴。我們看明白了、看透了,六道十法界全是假的,不值得留戀。無比殊勝真實法就是到極樂世界去作佛去,十方世界往返自由,到極樂世界。眾生有感,你就能應,應以什麼身得度,你就隨眾生的意思現身說法,幫助他們回頭,幫助他們覺悟。好事!

  這下面所列的我們剛才念過,只最後這一行講得清楚,我們念一念,二百五十面倒數第五行。「大經光明,照耀日本,註釋之盛,遠超我國。筆者所知者」,這個筆者就是黃念老,他所知道的,「已二十餘種」。他把這二十餘種統統都節錄在這個地方,這是他看到的這個目錄,實際上比他這個還多。我們現在希望日本那邊的同參道友,把日本這些書從《藏經》裡面取出來,印成個全集,《無量壽經》註釋在日本的全集,這個值得做參考,值得學習。這些我們就可以把它省掉了。

  下面這一段,「註釋大經校會本者」,不是原譯本,校是彭際清,會是王龍舒、魏默深跟夏蓮老,也有幾種,這列的有五種。《無量壽經起信論》三卷,彭際清作的,他用的是康僧鎧的本子,重新編了,經題是《無量壽經起信論》。第二種,《無量壽經箋註》,丁福保居士作的,清末民初的人,他用的本子是彭際清的本,這個經本。第三種,《佛說摩訶阿彌陀經衷論》,正定王耕心作的,這就是魏默深的本子,用他的本子來作註解。後面第四種,《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眉注》,這是李炳南老居士作的。最後這一種,是夏蓮居,我們現在學習的這個本子,《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這個解的內容是集解,黃念祖老居士作的。下面有說明,解裡頭說得更清楚。

  下面是概要最後的一段,「總釋名題」。這一段非常重要,介紹大經的經題。我們看念老的註解,在二百五十四面第一行,我們從這裡看。前面這一段是我在過去講經,節錄概要裡面編的一個簡介,是從念老原本裡頭節錄下來的,這個可以省掉。「凡經之名題,皆直顯本經之要旨,使學者因名達體,一覽經題,直窺全經大義。是以天臺家註經,先釋經名」。名題是全經的總綱,全經的宗旨,看到這個經題,就能知道這部經裡頭所說的大意。所以使學者因名達體,你一看經題,全經大意就知道了。天臺家有五重玄義,賢首有十門開啟,五重玄義第一條就是解釋名題,解釋經題。而賢首家它把解釋名題放在最後,十門開啟裡頭它最後一條。先把一經幽玄的這些道理說出來,讓初學的人完全了解,對這個經的義趣產生嚮往,認真的學習,知道怎麼個學法。所以它這個用意也非常好。對老修,老修不聽經,經他都很熟,老修聽什麼?專門聽玄談,就是概要。因為什麼?概要是你修學的心得,你學習的心得報告。老修行是聽這個,後面按照經文解釋他就不聽。但是初學的人一定要聽全經的經文。玄談,每一個修行人講的並不相同,可以能夠知道他所學習的程度淺深高下,能提供給自己做參考。所以那是他的修學報告。

  「大經五種原譯,各有經題。王氏會本名為《大阿彌陀經》」,王龍舒的會集本,「以別於原譯與小本」。小本稱《阿彌陀經》,他加上個大字,《大阿彌陀經》。「但大字之增,無所依據」。這是什麼?這是說夏蓮居這個經題比他們會得好。他們是自己加了個《大彌陀經》,沒有依據。「彭氏節本與魏氏會本」,彭際清的節本,魏默深的會本,「皆名《無量壽經》,同於《魏譯》,三種一名,混同易誤」。到底是哪一個《無量壽經》,搞不清楚。「正定王氏改魏氏本為《摩訶阿彌陀經》」,摩訶兩個字也沒有依據,都是自己加的。「考」,考查從漢到宋朝十二種翻譯,以「無量壽經」為名者有十個,有十種,以「清淨平等覺」為名者有兩種,以「正覺」為名者有一種。「最初漢代一譯名為《無量清淨平等覺經》」,這是最初的,《無量壽經》在中國第一次的譯本,叫《無量清淨平等覺經》。這十二種最後的一種,宋代,宋代這一種「譯名為《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你看夏蓮居老居士會集他有根有據,就用這兩個經題把它合起來,兩種合起來。

  「今此會本直取宋譯經題《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把經字去掉,就去它重複的一個經字。「下從《漢譯》經題《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去無量兩個字,重複的去掉。這個題是現成的,不需要自己加一個字。「於是經題為《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自然佳妙」,這個會得好,自己不要加一個字,「不假斧斤,兩譯原名,攝於一名之中;十二種經題,悉入一題之內」。確實這個題把十二種原譯本經的意思,都在這一個經題當中。「全經大旨,昭然目前。淨宗要義,備於題內。人法喻、教理行、體相用等齊顯於一名之中」,這些名詞後頭都有詳細解釋。「如帝網珠,圓攝一切妙法,本經會集之妙,於此可見麟爪」。這就曉得夏蓮老會集的比前面的高明,單單用題這就是非常了不起的一個見解,完全是現成東西。

  下面解釋經題,「正釋本經題名」。我們看念老的解,「以下正釋本經題名,題中首字曰佛,佛者乃梵語佛陀之略稱」。其實梵語下面還有個尾音,叫佛陀耶。中國人喜歡簡單,把尾音全部都省略掉,稱佛陀,更簡單就稱佛,陀也不要了。「義為覺者,覺者對迷而言,迷則眾生」,眾生在迷。「三覺俱圓,即名為佛」。覺有三種,第一個自覺,第二個覺他,第三個覺滿,滿是圓滿,三種覺都圓滿這就稱之為佛陀。「是知佛者即三覺俱圓之眾生,眾生即未覺之佛」,這個意思要懂。自覺,自覺不同凡夫,凡夫是迷而不覺,佛是覺而不迷。阿羅漢自覺,但是不圓,菩薩也自覺,也沒有到圓滿,圓滿才叫佛。怎麼叫圓滿?我們看看佛、菩薩、羅漢,阿羅漢把見思煩惱放下了,這算覺悟。見思煩惱在《華嚴經》上稱之為執著,執著就是大乘裡面講的見思煩惱。見是見解,也就是你把事情看錯了,思惑是想錯了。你的思想錯誤,你的見解錯誤,這是什麼?這六道眾生。世出世間一切法統統放下,你就明白了,你就覺悟了。

  所以,覺是有標準的,我們這個世間人有沒有?沒有,你沒有放下你永遠不覺。你佛經學得再多,講得頭頭是道,天花亂墜,你見思煩惱沒有放下,你不覺。標準在這個地方。你沒有放下,你知道得很多,那是佛學常識。今天講這是知識,不是智慧,你沒有智慧,你有的是知識。知識不能了生死,不能出三界,還是繼續搞六道輪迴。但是智慧不一樣,智慧能夠了生死,出三界,那真正是覺悟。所以覺的標準我們一定要把它搞清楚。菩薩比阿羅漢高,菩薩不但把見思煩惱斷了,就是放下了,把塵沙、無明也放下。塵沙、無明統統放下,菩薩就成佛了。放下塵沙煩惱,無明沒有放下,成不了佛,覺沒有達到圓滿,比阿羅漢高,比佛要差。

  無明煩惱在《華嚴經》稱之為妄想,妄想是什麼?起心動念。為什麼叫無明?起心動念你自己不知道,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們能夠體會到這個意思,是看到經典上彌勒菩薩跟釋迦牟尼佛的對話,再用現代科學家來印證,我們知道有這回事情,不是自己的境界,聽說的。一彈指有三十二億百千念,「念念成形,形皆有識」,這是什麼?這就是無明,無明煩惱。誰知道?沒有人知道。所以無明煩惱這個名詞困擾我們幾十年,想不通,什麼叫無明煩惱?看到科學的報告,看到彌勒菩薩這個說法,好像有那麼一點懂得了。我們真不知道,你說一秒鐘一千六百兆個念頭,你怎麼會知道?這不可能的事情,這叫無明,那個念頭真有,又不是假的。念頭沒有了,形相就沒有了。科學給我們說三種現象,物質現象、精神現象、自然現象,都是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裡頭出來的,變現出來的。如果這個念頭沒有了,這三種現象都沒有。所以佛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沒有一樣是真的。只有不起心、不動念,那是什麼?那是無明就破了,無明煩惱沒有了,不起心、不動念,你才見到自性。自性是什麼樣子?就是惠能大師所說的,「本自清淨,本不生滅」。要知道一秒鐘一千六百兆的生滅沒有了,自性裡頭沒有,阿賴耶裡頭有,自性裡沒有。「本不生滅,本自具足,本無動搖,能生萬法」,你才見到,真的你見到了,這叫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個自覺就圓滿了。

  覺他是對菩薩講的,菩薩自行化他,自覺沒有圓滿,當然覺他也不圓滿。佛自覺圓滿了,所以覺他也圓滿。最後一個覺滿,那是覺他,自覺的圓滿、覺他的圓滿,這兩種圓滿統統都得到了,這稱之為佛。這個地方所說的佛,就是本師釋迦牟尼佛。所以「三覺圓滿,名為佛陀」。底下這一句好,我們應該知道,眾生跟佛是一不是二。差別在哪裡?就是佛覺悟,圓滿覺悟,眾生完全不覺悟。因為不覺悟他才造業,覺悟的人怎麼肯造業?這是解釋佛這個字的意思。

  「又佛者乃十號之一」。佛有十號,這個十號後頭都有詳細解釋,這裡只列名。第一個如來,第二個應供,第三個正遍知,第四個明行足,第五個善逝,第六個叫世間解,第七個無上士,第八個調御丈夫,第九個天人師,第十個叫佛。「十號具足」,這十號是德號,是自性性德,性德有這十種,每個人都有。所以世尊在《華嚴經》上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這是自性的德號。這是世間人所尊重的、所敬仰的,「故名世尊」,尊就是我們今天講尊敬的,尊重的,這世間最尊重的,稱之為佛。「世尊梵音薄伽梵」,薄伽梵是梵語,翻成中國就叫世尊兩個字的意思。

  「《佛地經》云:是薄伽梵最清淨覺,極於法界,盡於虛空,窮未來際」。清淨到什麼程度?極於法界。法界,今天哲學的名詞稱之為不同維次空間,在佛門稱為法界。佛為教學方便起見,將無量的法界歸納為十法界。十法界不是只有那十個,這是歸納的,展開來無量無邊,極於法界。「盡於虛空」這是講空間,包含虛空。「窮未來際」這是講時間,就是賢首國師所說三種周遍的第三個,含容空有。佛家常講心包太虛,這是盡於虛空,量周法界,盡虛空遍法界。「《成實論》等合無上士與調御丈夫為一號」,這是開合不同,「則從如來至世尊為十號」,把世尊也包進去了。「十號之詳釋在下之第四品中」,後面有詳細解釋。「上明佛字為極聖之通號」,這就是證得究竟圓滿的果覺,所有證得這個境界的人統統都稱之為佛,所以佛是通號。其實阿彌陀佛也是通號,因為阿彌陀三個字,翻成中國叫無量覺,阿翻作無,彌陀翻作量,佛就是覺。哪一尊佛不是無量覺,證得無量覺就稱之為佛,每一尊佛都是無量覺。所以,阿彌陀佛這個名號,也是所有一切諸佛如來的通號。但是西方極樂世界這尊佛就用通號做自己的別號,通別是一不是二,這也很微妙。所以我們今天稱阿彌陀佛,一定是想到西方極樂世界,廣義,一切佛都是阿彌陀佛。

  下面這是《成實論》,這小乘論。這裡所說的,合無上士與調御丈夫為一號,再從如來到世尊為十號,這個十號後面有詳細解釋。「今就本經」,我們這個經題第一個字是「佛說」,這個佛就是娑婆教主。我們這個世界叫娑婆世界,娑婆是梵語。「本師釋迦牟尼如來,華云」,華是中華,就是把它翻成中國的意思,「能仁寂默」,釋迦翻作能仁,牟尼翻作寂默。能仁,仁是仁慈,中國儒家「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所以儒家的思想,根就是仁義兩個字,這是中國傳統。現在這個社會,湯恩比博士說,能夠解決二十一世紀社會問題只有孔孟學說。孔孟學說是什麼?我們就想到仁字。孔子一生提倡仁,孟子提倡義,孟子生在戰國的時代,孔子在春秋時代,都是亂世。戰國亂得更嚴重,所以提倡仁義。今天這個世界是亂世,亂世迫切需要的就是這個。

  如何來落實?《論語》裡頭有讚歎,弟子讚歎夫子,老師的德行,「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恕這兩個字好,忠是真誠,恕是能夠原諒一切人。他做錯事情,做錯事情一定要曉得他為什麼會做錯。現在人做錯事情一定要原諒他,沒有人教他,從小就沒人教。沒有人教他,做錯事情要原諒,不能去責備他。如果他學過,他做錯事情,那對他的懲罰、責備是應該的。他不懂事。我們把老祖宗的傳統教育丟失了差不多二百年,多少代了。滿清末年這一百年當中疏忽了,有人講,沒有人真學。所以當時人稱之為偽君子,能說不能行。滿清亡國到民國這一百年,講的人都沒有了。所以現在一般中國人對中國傳統文化非常陌生,甚至於不如外國人,外國人還知道一些,中國人自己不知道了。五倫五常、四維八德全沒有了,這社會怎麼會不亂?肯定要亂,今天全世界動亂。所以決定不能責怪人,要知道這個動亂根源從哪裡來的,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你了解不會責備人,你會原諒人。所以夫子用恕道來對待亂世,亂世就是要原諒一切造作惡業的人,不要去責備他,叫他好好坐下來學習老祖宗的智慧就對了。

  我們過去在湯池做了實驗,這個實驗的成功出乎我們意料之外。我們以為用傳統的《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來教化,應該二、三年可以收到效果,我們預期是這麼想法的,沒有想到三、四個月成績卓著。中心的老師一個個都呆了,這怎麼回事情?這個小鎮的人民良心都發現了,都知道有羞恥心,不好意思做壞事。讓我們得出個結論,第一個肯定了古人所說的,「人性本善」,這麼好教。第二個證明什麼?人民是很好教的,就是沒人教。真正有人教,今天整個世界社會,我相信不到一年就恢復安定和諧;他就是沒人教,也沒有人願意來教。所以《三字經》上講的「人之初,性本善」,一點都不錯,是真的不是假的。人,沒有人願意去幹壞事,沒有人願意有不善的思想,這是違背人性的,人性本善。所以教育比什麼都重要,先要恕,要原諒他,然後要好好教他,社會的秩序可以恢復,災難可以化解。

  所以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他用這個名號是什麼?就是他一生在此時此處教化眾生的宗旨。因為這個地球上的人現在缺乏愛心,仁是推己及人,現在只知道自利,不知道利人,想到自己,不知道想到別人。仁是想自己就想到別人,以這個為宗旨,對待人要仁慈。對自己?對自己要清淨,寂默就是清淨,清淨是最高的享受。真正的幸福享受不是有財富、有地位,不是的,身心清淨,沒有煩惱,沒有憂慮,現在人講沒有壓力。你說他活得多快活,每天活得歡歡喜喜,這叫幸福,這叫圓滿。如果有財富、有地位,生活在憂慮、煩惱之中,他沒有幸福,他一生過得很苦。最後走的時候,什麼也帶不走。人活在世間幹什麼?快快樂樂,這就對了,千萬不要給自己找煩惱。要怎樣活得快樂?肯放下就快樂了。孔老夫子快樂,為什麼?恕,忠恕,不跟一切人計較,吃了虧快樂,上當也快樂。古人說得好,「吃虧是福」,吃虧不是禍害,是福,快快樂樂。決定不能有佔人便宜的念頭,那是什麼?那是苦,那是見不得人的事情,會被良心譴責。現在的人良心沒有了,譴責沒有了,所以什麼事情他都能做得出來,那最後的收拾是老天來收拾。道德沒有了,倫理沒有了,法律沒有了,誰都管不上,那就老天來管,老天來管就是災難。災難怎麼來的我們就知道了。

  所以能仁寂默,「能仁是其用」,他受用,對待一切眾生的。「寂默是其體」,這個寂默就是我們經題上清淨平等覺,自受用。自己身心清淨平等覺,對待一切人大慈大悲,這才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才是人生真正幸福美滿。「究竟極果」,清淨慈悲做到究竟極果,「乘大願船,生五濁世,示現成佛」。這是講釋迦牟尼佛,這三千年前。他自己修成了,乘著本願,度眾生的本願,生到這個地球上,生在印度,示現成佛。成佛是什麼意思?成就圓滿的智慧,圓滿的福德。要幫助苦難眾生,沒有智慧做不到,沒有福報也做不到,所以一定是福慧統統具足,他才能做到。

  「為度我等,演說本經」。佛的事業是教學,這個諸位一定要搞清楚。佛不是宗教,你要把大乘經看多了、看明白了,你就曉得佛跟宗教不相干。佛經裡面沒有講造物主,沒有講一個人一生是受神明的控制,沒有,佛頂多是講到因果。因果這個道理,中國古老的《易經》裡頭都講得很好,「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佛講這些,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佛承認有天神、有鬼神,承認有六道,承認有輪迴。這是什麼?這是自然現象,這是因果定律。六道輪迴有沒有人管轄?沒有人管。現在科學家明白了,真正操縱的是誰?是自己的念頭。自己操縱自己的命運,不在別人手上,與佛菩薩、上帝都不相干。自己心地善良,行為端正,無所不利。如果我心地不善、行為不善,那就處處都有障礙。所以說自作自受,這是真的,一點都不假。

  釋迦牟尼佛為我們所示現的,一生教學,他所選擇的工作、選擇的行業是教學,三十歲開悟,七十九歲圓寂,一生講經教學四十九年。我們在經典上沒有看到釋迦牟尼佛放假,沒有,天天教,有教無類。學生不分國籍、不分族群、不分宗教信仰,只要你來學,佛都很熱心的去教導他。所以這是個教育家,這是個最好的老師,而且不收錢的,不收費用的,義務教學。自己過著最簡單、最快樂的生活,樹下一宿,日中一食,得大自在!沒有憂慮,沒有牽掛,沒有煩惱,沒有絲毫壓力。幫助社會,幫助眾生,就是幫助他們覺悟,只要眾生覺悟了、明白了,就不會做壞事,不會有惡念,這個世界就和諧,天下就太平,災難就能化解。

  為度我等,演說本經,特別指出這部經。「是即一切眾生大恩大德之慈父;無法不知、無法不見之導師;大覺圓滿之釋尊也」。這個佛字是指釋迦牟尼佛,確實對眾生的恩德太大了,稱說不盡,確實是無法不知,無法不見。只要你見性,你就跟他一樣。這兩句話不是釋迦牟尼佛專有,佛告訴我們,「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換句話說,無法不知你有,無法不見你也有,你的智慧德相跟佛是平等的,沒有差別的。現在為什麼失掉了?迷了,迷了自性,迷而不覺,我們對整個宇宙,對所有一切境界,我們看錯了,我們想錯了。為什麼說看錯了、想錯了?這些都是幻相,不是真相。《金剛經》上說得好,「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把虛妄當作真實,就是看錯了;把眾生當作真有,你想錯了。真相是什麼?這個經裡頭講得很透徹。真相明白之後,我們起心動念、分別執著自然就放下,放下就成佛了,放下就無所不知,放下就無所不能。為什麼?恢復自性,回歸自性,性德流露。

  經題第二段「說」這個字,佛說。我們看註解。「說者,悅也,悅所懷也」。中國在古時候字少,喜悅的悅跟說話的說是一個字,但是念不一樣。看什麼地方念說,看什麼地方念悅。《論語》裡頭第一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那個字是說字,但是要念悅,喜悅。喜悅是從內心裡面發出來的,與外面境界不相干。外面境界刺激你,那個叫樂,叫快樂。樂是外面境界刺激的,悅是內心的,那個意思深。「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朋友來歡聚,歡喜、快樂,那是外面境界。朋友走了,樂就沒有了。喜悅那是永遠不會斷的,佛經裡面講「常生歡喜心」,那個歡喜是悅。為什麼悅?見性了,宇宙人生真相明白了。看許許多多眾生都還在迷惑,都不知道,我們自己很幸運,覺悟了、明白了,放下了,得自在。所以才能常生歡喜心。悅所懷,所懷的是什麼?是幫助一切苦難眾生。為什麼?因為真正知道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跟自己是一體,決定不能夠分割。

  宇宙從哪裡來的?是我們一念迷而不覺變現出來的,是自己的迷而不覺,不是別人。釋迦牟尼佛覺悟了,他不迷,所以他了解事實真相;我們迷了,不了解事實真相。我們在一起,我們很苦惱,日子過得很辛苦,他很快樂,這就不一樣。如果我們放下,覺悟了,跟他一樣,沒有兩樣。知道眾生跟自己是一體,對眾生哪有不關心的道理?哪有不同情的道理?佛在世間只有一樁事情,幫助一切眾生覺悟。用什麼方法幫助?教學,最好的方法。沒有一尊佛菩薩不教學的。在諸佛剎土,就是實報莊嚴土,因為那個裡頭人全是覺悟的人,所以那個地方教學是沒有間斷的。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天天講經說法,大眾生到那裡去,感覺得學得還不夠,還要分身,到極樂世界就有能力分身,能分無量無邊身,到十方諸佛剎土去供佛、聞法。供佛是修福,聞法是開智慧,他有這種能力,接受一切諸佛的教誨。因此往生極樂世界的人成佛就很快,為什麼?他學習的緣好,而且學習不中斷,這就是極樂世界比其他諸佛世界殊勝之處。釋迦牟尼佛勸我們往生,十方一切諸佛也勸我們往生極樂世界。我們對極樂世界半信半疑,對這個世界還很留戀,對那個世界還沒有真正想去的念頭,原因是我們對它不認識,了解不夠清楚。那這部經,特別是這部註解,對我們認識極樂世界、認識阿彌陀佛給予很大的幫助。對於現前社會,對於世尊末法九千年,這個經是第一經。這一部經通了,一切大小乘、顯教密教全通了,這是古人所謂的一經通,一切經通,《華嚴》上說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

  「佛說」這兩個字,「顯此經是世尊金口所宣」。金口是讚歎,也有真實的意思。金是比喻不變,真實。在五金,都很容易被氧化,唯有黃金不會。所以在金屬裡頭黃金特別珍貴,就是它不變色。比喻佛說話是真話,是不會改變的,稱為金口。稱他為金身,身不變。我們一般人的身會變,剎那剎那都在變,生老病死它在變。佛的身,壽很長,他不老,他不變。為什麼?大乘經裡頭佛說得很清楚,我們的自性能生能現,為什麼會起變化?識起的變化。識是什麼?分別執著。你有分別執著、有起心動念就會變;佛他不起心、不動念,他也不分別、不執著,所以他就不變。

  這個道理被現代量子學家發現了,我們就能根據這個道理去體驗。我們周邊有很多朋友,隔了幾年沒見面,再一看到他,有的人衰老了,非常明顯,有的人還一樣,好像沒有感覺到他衰老,我們都認為他養生有道。實際上那個衰老得慢的,他一定是煩惱少,妄想分別執著少,他就自然這個樣子。那個老化得快的,一定是憂慮煩惱很多。特別明顯的,我自己也有這個經驗,過去一些朋友,同事、同學,年輕時候上班工作,天天都想著工作,所以看到精神都飽滿,很快樂。他一下退休,退休二年,這一見面好像老了二十年。怎麼回事?他沒有工作了,想著什麼?想著老了,老了沒用了,你看人家不要了,退休了。老了就想病,所以一身都是病。老是自己想出來的,妄念產生的,病也是自己想出來的,你說麻不麻煩?有工作的時候他忘掉了,他沒想這個問題。我們見面的時候他對我都很羨慕,好像你怎麼老是這樣?我沒想到老,我也沒有想到病,心裡頭沒有老、病這兩個字,根本就沒有。佛說得好,「一切法從心想生」。

  現在外國人傳說這些災難的預言,你天天想災難,災難還沒有來已經嚇得半死。那災難來你能活得成嗎?為什麼?你想它!我們對災難不想,我們只想極樂世界,只想阿彌陀佛,災難來了,我就到極樂世界去了。愈來愈快樂,那裡極樂,沒有恐懼,沒有憂慮。這是什麼?這現在的話說最健康的思想,你就能獲得最健康的生活、最健康的身心。這是佛法的好處,把一切負面的這種思想、心態完全放下,快快樂樂的生活,多做好事,絕不幹壞事,這個必須要遵守的。念念是善念,行行是善行,你怎麼會不快樂?你怎麼會不自在?

  這個經是佛金口所宣,「非餘人之說也」,不是別人說的,這是說明肯定可信。我們對這個經不能懷疑,一定要相信,依教修行,得大利益。現在時間到了,我們今天就學習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