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淨土大經科註  (第三三三集)  2012/5/11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333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註》七百三十三頁,倒數第三行:

  『捨家棄欲,而作沙門』。下面解釋這一句經文。「捨家者,出家也。棄欲,離欲也。而作沙門者,為僧也」。這是念老註的。「《毘婆沙論》云」,這是引的經論,經論上說「家是煩惱因緣,夫出家者,為滅垢累」,垢是染污,也是煩惱的代名詞,「故宜遠離也」,這是應該要遠離。「又玄惲師云:出家造惡極難,如陸地行船。在家起過即易,如海中汎舟。又出家修道易為,如海中汎舟。在家修福甚難,如陸地行船」。玄惲,唐朝時候的人,他說的是那個時代。唐朝是中國佛教最盛的一個時代,一般人常說是佛教的黃金時代,可以這樣說法。唐太宗當年對於宗教非常熱心,心量也大,可以說他在那個時候是中國宗教界的總護法。不但護持中國儒釋道,基督教那時候剛剛傳到中國,稱為景教,他也護持;伊斯蘭教傳到中國,那時候穆罕默德還在世,唐太宗也護持,可以說他對於宗教平等看待。佛的寺院,敕建,就是國家下命令讓地方政府建立,基督教跟伊斯蘭教也同樣待遇。可見得唐太宗心量是很大,能包容一切不同的文化,非常難得的一個君王。那個時候出家真的戒律嚴明,無論在講學、在修持上真的是盛極一代,祖師大德、高僧輩出。

  中國大小乘宗教,小乘兩個宗派,大乘八個宗派,都是那個時候建立的,隋末唐初。可是小乘這兩個宗在唐朝中葉之後就衰了,到宋朝時候就沒有了,中國人不學小乘了。小乘的經典翻譯得非常完整,就是在現在《大藏經》裡頭阿含部,這部分是小乘經典。跟現前在南洋流傳的巴利文的經典,兩個比對,巴利文經典比我們《阿含經》大概只多五十幾部,三千部經典裡多五十幾部,這就很小了,差別很小。這樁事情是過去章嘉大師告訴我的。中國人不學小乘了,用什麼做基礎來入大乘?中國祖師大德用儒跟道來代替小乘。這個做法獲得了很大的效果,唐宋元明清佛門裡頭這些人才輩出,他們都是用儒跟道做基礎。所以在唐朝中葉,儒釋道實際上已經融會成一體,形式上有儒釋道,實質上都學。學佛的人學儒、學道,學道的人也學佛、學儒,學儒的人也學佛、學道,所以三教九流是一家。這種宏觀的文化,在中國唐明皇那個時代就挺興旺了,這是在世界上很少能看到的。

  所以,在那個時候出家造惡不容易,戒律很嚴,都能夠如法如理的修學,小廟裡頭的住持通宗通教,都不是等閒人物。在家做的過失比較多、比較容易。出家修道容易,道場都是如法的道場。在家修福難,大富大貴無不是在佛門裡面修的,不是在佛門,修大的福報真的是很難。可是現在不一樣了。下面念老這幾句話,也是古大德說的,「然有心出家而身不出家」,這是在家居士。有「身出家而心不出家」,這個現在很多,非常普遍,到處都能看到。「今身心俱出家」,這個少了。二、三百年前這個多,在中國社會上真的身心俱出。所以此地講出家是身心俱出的。「故云捨家棄欲」,捨家是身出家,棄欲是心出家。

  「又《無量壽經起信論》云」,《無量壽經起信論》是清朝乾隆年間彭際清居士造的。乾隆是清朝最盛的一代,盛極之處,這時候儒釋道三家都好,乾隆也是會護法,也是大施主。這裡頭說「一切眾生由愛渴故,因有幻身」。眾生的身從哪裡來的?就從愛來的。古人有句話說「愛不重不生娑婆」,你就不會到娑婆世界來投胎,來投胎的都是情跟愛很重。因有幻身,投胎得到這個身,這個身物質所生的。愛心這是念力,這一種心念到世間來投胎做人。「由幻身故,因有國土」,因為有身,所以就有國土,有居住的大地。這個大地是境隨念生,它怎麼生的?是我們念頭變現的。所有物質現象,現在科學家發現了,全都是意念變現出來的,離開意念根本就沒有物質的存在,這是最近量子力學家所發現的。「捨家棄欲,愛渴淨故」,把愛比喻作口渴,口渴就想喝一杯水。真正能夠捨家出家,把欲放下,財色名食睡、貪瞋痴慢疑把這個東西放下,這是身心俱出,這個非常難得。「國土亦淨」,心淨則身淨,身心清淨我們居住的環境也清淨。

  「《大般若經》云:菩薩摩訶薩」,摩訶薩是大菩薩,「志性好遊諸佛國土,應遠離居家」。菩薩跟這些大菩薩,一般講菩薩,三賢菩薩;摩訶薩,地上菩薩。通常都是說的別教,天台四教裡頭的別教。菩薩求法,要到處去參學。在中國古代,寺院叢林是佛門的道場,道場是講學的、修行的地方,跟現在不一樣。在古時候沒有經懺佛事,沒有這種種法會,統統沒有,只是講經。所以有禪堂、有念佛堂、有講堂,講堂是最普遍。寺院裡面的大殿就是現在所說的教室,殿堂很多,說明這個學校開的課目很多,你想學哪一種你就報名參加某個殿堂的經學班。行門裡面,喜歡念佛的,用這個法門的,進念佛堂;喜歡參禪的、參究的,入禪堂。解行並重,真正培養了高僧大德。在家居士也可以到寺院裡面參學,跟出家人過一樣的生活,多半都是以一部經做為學習時間的長短,叫討經單,叫掛單。這個寺廟裡面講《無量壽經》,想到這邊來聽經,在這邊討單。討單就是在這裡要一個床位,居住的房間,有他的床位。在這裡專心聽經學教,這部經經聽完了,他就可以離開。所以,早年的寺院庵堂確實是學校,跟現在不一樣。

  那個時候也沒有宗教這個名稱,宗教這個名稱是從日本傳過來的,大概也不過是頂多三百年,從日本傳過來。日本接受外國的文化比我們早,中國接受西方文化是從日本傳過來。但是佛教本身稱宗教,跟現在宗教的意義完全不相同,這個常識我們也知道。佛教裡面稱宗,專指禪宗,叫宗門。中國大乘八個宗,禪宗之外的七個宗,都叫做教,叫宗門、教下。它有什麼不同?宗門,禪宗不重視學教,它完全是在禪堂坐禪為主,要到開悟才看經,沒有開悟不看經。所以,他們是悟後再入經教,那就入得很快,為什麼?智慧開了,學經教就學得很快,而且學得很踏實。這是什麼?叫上上根人,絕頂聰明的人才行。不是上上根人,這個路沒分。等於說學校裡,這是天才班,是特殊的一班。其他的七個宗派叫教下,教下的教學那就有初級班、中級班、高級班,由淺而深,時間很長,慢慢的十幾二十年才能畢業。教下是中下根性的人都可以學,禪宗那是絕頂聰明人,上上根人。所以教學的方法不一樣,稱為宗門、教下,簡稱為宗教。跟現在宗教的意思完全不相同,這是我們應該要知道。

  菩薩重視求學,求學,譬如在中國,浙江天台山法華宗,想聽《法華》的、學《法華》的到那裡去,那等於說法華專科大學。五台山是華嚴宗,西安慈恩寺是法相宗,江西廬山慧遠大師,那是淨土宗。每個山頭成為一種宗派,你想廣學多聞,就得常常這個你學完了到那裡學。宗底下還分派,大派裡頭還有小派,這就像大學一樣,有院、有系、有科,它分得很多。重視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參學也不例外。譬如今年我到天台山去學《法華》,總得二、三年,這是快的。時間久的,可能在那裡住個四、五年,深入經藏,學一門東西。這一門東西學完成之後,可以學第二門,第二門也是專修。譬如我再想學《華嚴》,到五台山去住個五年、六年,專學《華嚴經》。這樣十幾年之後,這兩宗東西都通。還有的,現在禪宗,大徹大悟回過頭來再學別的,再去學教,都有成就。教理通了之後,萬緣放下,或是一心念佛,或是一心參禪,都變成祖師大德。參禪開悟的時候也要看經,為什麼?用經來印證,我們禪定當中的境界跟經上講的是不是一樣?一樣,那是正確的,沒有錯誤;不一樣,那就有問題。用經來印證。

  所以,志性好遊諸佛國土,到西方極樂世界了,極樂世界菩薩神通廣大,為什麼?得到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這個比什麼都重要。他有能力分身,自己身體在阿彌陀佛的講堂,沒動,聽阿彌陀佛講經說法,同時能分無量身。孫悟空只有七十二變,比他差遠了,他的變化無窮。能分無量身,同時到一切諸佛國土裡面去供佛、聞法,供佛是修福,聞法是修慧。那個分身真管用,不是分身不管用,分身真管用。所以,極樂世界一天所學的,能把一切諸佛所說的經教統統學遍,本身沒有離開阿彌陀佛講堂,有這麼大的能量。我們自己修要修到這樣的功夫,時間可長了,經教裡常講的,菩薩要修無量劫才能有這種成就。極樂世界是托阿彌陀佛的福,到達極樂世界就有這個能力。這是說菩薩應遠離居家,因為他沒有開悟之前他要參學。「故知出家為淨土正因,以遠離不淨故。」這個出家,身出,遠離不淨這是心出,身心都出,這才能成就。

  「唐海東元曉師」,海東,海東是韓國,現在的韓國。元曉師是現在的韓國人,唐朝時候他在中國留學,親近善導大師,善導的學生。他有部書叫《遊心安樂道》,是解釋《無量壽經》的,這裡頭說,「無量壽經,說三輩因,上輩之中說有五句」,第一個「捨家離欲而作沙門,此顯發起正因方便」。這是他的註解,為什麼要捨家?為什麼要離欲?為什麼要出家為僧?這是修淨土的正因,修淨土的方便,方是方法,便是最適當的方法、最適宜的方法。「二者發菩提心,是明正因。三者專念彼佛,是明修觀」。善導大師註解《十六觀經》,就是《觀無量壽佛經》,他的註解叫《四帖疏》。《觀經》給我們講西方極樂世界的理論,「是心是佛,是心作佛」,這是理。因為這個理論,所以凡夫真正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就能成佛。因為你本來是佛,是心是佛,再發心作佛,當然成佛。發菩提心,蕅益大師講得最好,什麼叫菩提心?真信淨土,真願往生,這就是無上菩提心。所以蕅益大師講信、願、持名。下面專念彼佛就是持名,執持名號。

  我們在今天,尤其是現在,各方面的信息非常多,我是不用電腦、不看電視,一般媒體統統都放棄掉了,有五十年了。我知道的事情不多,知道的事情都是同修們他們提供我的信息,已經夠多了。各方面的信息都講到災難,我們用什麼態度來對它?不論這個東西是有是無,我們不關心這個,我們覺得這些信息來勉勵我們,提高我們的警覺,讓我們加緊用功,這是好事情。我們希望災難來臨的時候,我們有本事念佛往生淨土。宋朝瑩珂法師給我們做了個好榜樣。瑩珂,出家人,破戒的比丘,不守清規,他自己知道他將來一定會墮地獄。我覺得這就是他的善根,他知道地獄苦,他害怕,求助於同參道友。問這些同道的、同學的,你們有沒有方法救我?有個同學就送他一本《往生傳》給他看。他看了之後,每看一個人他都流淚,非常受感動。看完之後,他知道了,念佛求生淨土就不墮地獄,他造的是五逆十惡罪,只有阿彌陀佛可以救他。把自己的房門關起來,一句阿彌陀佛念了三天三夜,不吃飯、不睡覺。三天三夜真把阿彌陀佛念來了,這真誠心感動!阿彌陀佛來安慰他,告訴他,你的壽命還有十年,你好好的修,到你命終的時候我來接引你。瑩珂法師一想,不行,他說我的劣根性很重,禁不起誘惑,一遇到外緣,我又要造罪業。十年我不知道造多少罪業,我還能去嗎?跟阿彌陀佛說,我十年的壽命不要了,我現在跟你去。

  阿彌陀佛就答應了,他說好吧,三天之後我來接引你。這是什麼?讓他表法,讓他現身說法。如果當時就帶他走了,寺廟的人一定是「瑩珂自殺了,怎麼門關起來就死在裡面」,沒人曉得。所以,他這一說三天來接引,他把房門打開告訴寺廟大眾,我見到阿彌陀佛,三天之後我往生。寺廟的人都不相信,你這個無惡不作的出家人,念三天佛你就能往生?好在三天時間不長,看你三天之後走不走。到第三天,他邀請大家念佛送他往生,大家很歡喜,我們來幫你念佛,看你走不走。念到一刻鐘,古時候的一刻鐘,大概是我們現在的,應該半個小時,一個時辰分四刻,應該半個小時。他就告訴大家,阿彌陀佛來了,來接我,跟大家告假。你看,沒有生病,他真走了。

  瑩珂這個名字,《往生傳》上就有他,這帶給大家太大的信心了!犯一點過失不怕,懺除業障,你看人家三天就成功了。《彌陀經》上講的,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到若七日,真的不是假的。這個時候真幹,不想在這個世間住了,真想走,就真走得成,阿彌陀佛真的來接引你。連瑩珂這樣人他都來接引,我們造惡沒有造他那樣大惡,佛哪有不來接引的道理!不來接引,是我們的心不是真的,有懷疑,對世間有貪戀,不想走,佛就不來。真正有瑩珂法師這樣的決心,知道地獄苦,我們今天知道什麼?世間苦,這個世間跟地獄差不多,太苦了,不應該留戀,下定決心求生淨土。所以時間足夠用,瑩珂法師三天,我們有七天的時間不就夠用?《彌陀經》上講的,圓滿的,若一日到若七日。

  有信息告訴我們,災難發生的時候不要慌張,那時候整個地球上混亂,山崩地陷,海水上升,大地震,高樓大廈全都倒了,所有交通斷絕,電信都沒有了。人在這個時候,最好是在佛堂,大家統統在一起念佛,求生淨土。這方法好,正確。災難先後整個時間加起來,我過去認為是要三個月,現在有信息告訴我,七十二天。因為銀河對齊,真正對齊的那個日子,十二月二十一號。星球的排列慢慢集中在一起的,所以這一天是正對著的。在正對著之前,慢慢接近,應該有一個月的時間,然後慢慢再離開,至少也有一個月的時間,所以我那個時候估計應該是三個月。七十二天很合理,兩個月多一點點,才能恢復正常。

  這個七十二天的日子非常難過。北半球,我們是住在北半球,北半球是晚上,南半球是白天,所以我們會有三天的黑暗,因為地球不轉了,南半球三天白天。地球有公轉,自轉不動了,實際上是地球核心還是轉動,地殼不動了,裡面滑動,地殼不動。三天之後慢慢的又恢復轉動,轉動的時候,我們看到,現在太陽出來是在東方出來的,可能看到太陽出來是從西方出來,整個就亂了。要七十二天之後才恢復正常。這個事情,我們也不管它是真的是假的,我們認真努力念佛。我們希望在這之前,把這次的《淨土大經科註》能講圓滿,我們希望在十月底這經講圓滿。講圓滿之後,我們每天就念佛,像打佛七一樣,我們要準備應對災難問題。

  第四,「作諸功德,是明起行」,這個功德就是念佛,「此觀及行即為助業」。「元曉師以念佛為助業,此說未穩,前已於明宗章辯之」,現在不多說了。蓮池大師說,念佛是正修、是正業,還以念佛為助業。換句話說,這一句佛號正助雙修,這個說法說得好!第五,「願生彼國,此一是願」,前面四個是行門。具足行願,老實念佛,沒有不往生的,「行願和合,乃得生故」。《遊心安樂道》裡面這段文非常之好。

  上面,「《起信論》以出家為淨土正因,元曉師以出家為顯發正因之方便,兩說稍異」,稍稍有一點不同,「而後說較穩」,較穩妥,後是元曉師講的。「若兼究《觀經》」,我們參考《觀無量壽佛經》佛的說法,「則上三品」沒有說出家,「中品上生」有說「修行諸戒」,「中品中生,言若一日一夜持沙彌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這是中品裡面講的持戒,這是出家,具足戒是出家,沙彌戒也是出家。「該經九品中唯此二品,確指出家」,其餘的七品沒有說出家。「但本經反之」,本經裡面所說的跟《觀經》講的相反。你看,「上輩言出家」,上輩就是《觀經》裡面的上三品,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中輩則謂不能行作沙門」,中輩相反,不能出家。上輩說出家,中輩說不能出家。《觀經》上,上輩沒有說出家,中輩說了,說出家。

  「蓋以眾生機緣無量差異,因地修行萬別千殊,人人有異,各各不同。概括而粗分輩品,略顯位次」,這幾句話說得非常好。佛為大家介紹西方極樂世界,因為是多次宣說,他不是一次。多次宣說我們就知道聽眾不同,有些人都聽了,常隨眾。這是經上常常看到的,一千二百五十五人,這是佛講多次他們都聽到。還有臨時參加的,到佛這兒來聽經,或者是聽一部的,聽完他就走了,或者是來個二、三天的,或者是半個月、一個月的,我相信這種人很多。釋迦牟尼佛這個僧團,我們估計,最保守的估計超過三千人,當年在世,這麼大的一個團體。所以聽眾根性不相同,佛的說法善巧方便,出家人多就說出家眾,在家人多就不說出家眾,這個情形我們能夠體會得到。

  「竊思應病與藥,隨機說法,故未可拘於一格,死於句下」。這是念老提醒我們,我們看經文要看活句,不能夠執著在句下。《大乘起信論》裡告訴我們,聽教、看經必須知道三個原則,第一個,聽講不執著言說相,看經不執著文字相;第二個,不執著名字相,名詞術語是為了講經方便而建立的;第三個,不執著心緣相,不能用自己的意思去揣摩經的意思,這不可以。懂了就懂了,不懂不要緊,多看,慢慢的就都懂了。千萬不要用自己意思去解釋,自己意思解釋,後頭智慧不開,你真不懂。我們早年學經,遇到困難,不懂的地方怎麼辦?把經本蓋起來,拜佛,拜上個三、四百拜,忽然懂了。這種事情常有的,求感應,不能猜測。為什麼?佛講經,我們知道他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所以他所說的全是自性自然的流露,我們怎麼能用自己的意思去解釋?誰能懂?心地清淨的人能懂,也就是說,沒有分別執著的人能懂,不起心不動念的人全懂。不起心、不動念是成佛了,他怎麼會不懂?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是菩薩,這個人能懂。我們懂得這個原則好!用真誠心、用恭敬心來學習,就會有感應。至誠感通,真誠到極處它就通了,自然就通了。因為佛是從真誠心裡流出來的,現在我也用真誠心,心心相印。我不可以用妄想,不可以說我以為、我的看法,這不可以,那是你自己意思,不是佛的意思。

  下面念老說,「竊計無量壽會上」,這個竊,是黃念祖老居士自己謙虛,這就是他認為,他的一個想法,「阿難當機,並有大比丘萬二千人,比丘尼五百人,如是出家大德,皆應上輩往生」。念老這個看法,我們也都有這個看法。「且以本經乃淨土第一經,所示乃正宗典範」,這部經裡頭,確實是淨土第一部經,也是淨宗概論,方方面面都說齊全。不像《阿彌陀經》,《阿彌陀經》分量很少,只說個綱領,沒有細說。不像《觀經》,《觀經》講得不完全,只講了兩個重點,一個是原理,一個是修行方法,修行方法講得比這個更詳細,細說修行方法。所以這稱為第一經。這裡面給我們所說的、所指示的,這是正宗典範,淨土宗的正宗典範。「出家修行得上輩生,乃合常情」,應該是這樣的。「佛故契此因緣,而說上輩生者,出家棄欲,而作沙門。」

  「至於《觀經》」就不一樣了,「則大異於是」,為什麼?《觀經》當機實實在在是韋提希夫人,是她發起的。「阿難、目連侍佛左右」,這是《觀無量壽佛經》會上看到的。韋提希夫人遭了難,兒子不孝,要殺他父親,要害母親,奪取王位,現在講政變,她遭這麼大的難。被兒子幽禁起來,就是不准跟外面通信息,她沒有辦法,在庭院裡頭,跪在地下求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就知道了,帶著目連、阿難來安慰韋提希夫人。韋提希夫人就說,這個世界太苦了,有沒有清淨的世界,她想往生。釋迦牟尼佛就把諸佛剎土展現在她面前,像現在看電視一樣,許多諸佛剎土妳自己看,妳自己選擇。她看中了極樂世界,她說這個地方好,希望佛教她,怎樣能夠往生到這個世界去。

  佛給她說出十六種方法,十六種方法裡頭任何一個方法都可以,不是叫十六種都修,十六種方法哪個方法都可以。最後教你持名念佛,持名念佛是排列在第十六,愈是到後面就愈精彩。這個東西,印度人跟中國人大概有相同的地方,像文藝表演,最好的一齣叫壓軸戲,排在最後。最後是最好的,持名念佛擺在最後,這個用意我們要知道。《楞嚴經》上二十五圓通,觀世音排在最後,最後實際上是兩個,大勢至、觀世音,兩個特別法門。說明楞嚴會到最後也是導歸極樂,這不可思議的法門。在這個會中,只有阿難、目連,這兩個人是大權示現的比丘身分,「餘無出家之眾」,沒有出家眾。所以在這個會上,「當機聞法並上輩往生者,主要是韋提希夫人」跟她的這些侍女,全都是在家人。「故佛應其機緣,於上品生中」沒有說出家。

  我們接著再看,《觀經》裡頭又有一段文,「韋提希與五百侍女,聞佛所說,應時即見極樂世界廣長之相」,感應這麼快,極樂世界就被她看到,「得見佛身及二菩薩」,見到阿彌陀佛,見到觀音勢至兩位菩薩,「心生歡喜,歎未曾有,豁然大悟,逮」,得「無生忍」。得無生忍,上品。在家女眾,不是出家,也是上輩往生。「五百侍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願生彼國。世尊悉記,皆當往生。生彼國已,獲得諸佛現前三昧。無量諸天,發無上道心」。「可見《觀經》會上,當機之眾純是大乘根器,又皆是在家發菩提心。如是諸人,定可上輩往生」。這就肯定了,說明什麼?說明釋迦牟尼佛隨機說法,說這部經的時候,出家比丘很多,經上講的有大比丘一萬二千人,所以說出家。《觀經》是在皇宮裡面,佛現身在皇宮裡頭,韋提希夫人被幽禁的房子裡面、庭院裡面,全都是在家人。這是說明佛說法隨機施教,活活潑潑,一點都不死呆板,聽眾,《觀經》的聽眾全是在家女眾。

  「且韋提希夫人悟無生法忍於現世,必是上品上生極樂佛土」,這真的,一點都不錯,我們常說的上上品往生,上品上生。「韋提希乃在家婦女,現生得忍,上品往生,足證上輩生者,不限於出家之眾。復顯淨宗妙法破盡規格」,規是規矩,格也是規矩的意思。不是按部就班,跟八萬四千那個規格完全不一樣。八萬四千規格,確實要斷煩惱、要消業障,一步一步往上提升。在大乘初信位的菩薩,這是最低的一級,五十二個階級最低的,條件是什麼?要把五種見惑斷盡。修行沒有別的,修行就是看破、就是放下。放下身見,不執著身是我。放下邊見,邊見就是沒有對立的念頭。有我,我跟人對立、跟事對立、跟一切萬物對立。我不是你,你不是我,眾生不是佛,佛不是眾生,這都是屬於邊見。邊見放下,知道什麼?遍法界虛空界跟自己是一體,這個概念非常重要,因為一切法從心想生,遍法界虛空界都是自己心想生的,不是別人。

  我的,有我自己的境界,你有你的境界,他有他的境界,《楞嚴經》上講別業境界,每個人不一樣。但是別業境界同時又有同分的境界,同分境界是我們境界重疊在一起。所以我也能看到你的一部分,同的這部分,不同的地方看不到。你心裡想什麼我不知道,你站在我面前我知道,同分的知道,別業的不知道。同分產生的共業,別業產生的是別業,所以業報有別業報、有同分果報。但是這裡頭很深的道理、很複雜的因緣,你都要曉得、都要明白,你才真正能把萬緣放下,回歸自性。

  淨宗確實超越了規格。韋提希夫人,凡夫,侍候她的這些宮女那更不必說了,程度更低。你看遇緣不一樣,遇到淨土法門,個個都是上輩往生,破盡規格。瑩珂法師,破戒造惡,應墮地獄,我們看他這三天懺悔,能把阿彌陀佛念來,那是真誠心,沒有真誠怎麼會有感應!至誠感通,真誠到極處,把阿彌陀佛感來了。真誠到極處,那就是上輩往生。你看,從無間地獄一下就提升到十地菩薩,這個地位太高了,提到法雲地的菩薩,太高了。所以一般人不相信,不敢相信,哪有這種道理?其實這個道理在《觀經》裡頭,他不知道,而且佛常說。《華嚴經》上佛常說的「心現識變」,這就是原理。十法界依正莊嚴是自性變現出來的,誰的自性?自己的自性。自性就是佛,佛就是自性,所以明心見性就叫成佛。自己變現出來,自己當然可以受用。能變是一,是真心,所變的是識,就是分別執著。你分別善的,沒有一樣不善,你分別惡的,就沒有一樣不惡。我們今天社會,大家都想想歪了,沒有人想善的,都想惡了,都想到自私自利,都想到名聞利養,都想到貪瞋痴慢,都想到五欲六塵。對這些東西堅固執著,不肯放下,所以感得地球上的災難,社會動亂不和,原因都在此地。

  我們看到這段,念老引用《觀無量壽佛經》跟《無量壽經》對比,就非常清楚,「足證上輩生者,不限出家之眾」,在家一樣成就。突顯淨土的妙法比禪比密還要究竟圓滿,「至極圓頓,不可思議」。極圓極頓,頓是頓超,立刻就可以證得,圓是圓滿,沒有絲毫欠缺。這個法門多殊勝,再找不到第二個法門能跟它相比。我們這一生遇到了,大幸當中的大幸,一定要明瞭,把它抓住,決定在這一生成就。而且要成就高成就,不是說我下下品往生就可以了,不要有這個心,我們要爭取上上品往生,要肯定上上品往生我們自己有分。證據在哪裡?證據就在這部經典上,這個經典是證據,證明我們可以上上品往生。只要放下,放下比什麼都重要。只要把阿彌陀佛放在心上,除阿彌陀佛之外,全部把它清除拋棄掉,這是走上品上生的道路。

  我們再看底下的文,「又《報恩論》中曰:劉遺民」,這是東晉時代慧遠大師,我們淨土宗的初祖,在廬山建念佛堂,志同道合的有一百二十三個人,真信、發願,念佛求生淨土。他們以虎溪為界,不出這個界線,在這個地方一百二十三個人在一起共修。那個時候所遇的經典、依靠的經典就是《無量壽經》,《彌陀經》、《觀經》還沒有翻譯出來。遠公最早是一部經,不是三經,這個經在中國翻譯最早,漢朝時代安世高就翻過。劉遺民是廬山蓮社這個念佛堂裡面,一百二十三個人當中的一個,在家居士。非常精進,他曾經三次見佛,見到阿彌陀佛。就像《大勢至菩薩圓通章》上所說的,「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他見三次。「衣覆手摩」,阿彌陀佛用他的衣服覆在他的身上,用手摩他的頂,「自當上品。非出家也」,他不是出家人。「而凡蓮宗諸祖」,凡是淨土宗這些祖師,「及維摩、賢護等,一切緇素名德之往生者,可例知矣」。劉遺民都上輩往生,慧遠大師、淨宗歷代祖師,我們這邊是十三代祖師,當然是上品上生,這個不假!維摩居士、賢護等十六正士,本經序品裡面所說的這些在家眾,往生極樂世界應該都是上上品往生。

  「晉代劉遺民,與廬山遠公同會念佛者也。往生在遠公前」,他往生得早。慧遠大師臨終時,「方從定起」,這是慧遠大師臨終時候,他從定中起來,「見阿彌陀佛,身滿虛空,圓光之中,有諸化佛」,有很多化佛,「觀音勢至,左右侍立。又見水流光明,分十四支,回注上下,演說苦、空、無常、無我之音」。所見的境界跟《無量壽經》所講的完全相應,這不是假的。這是見到流水,就是七寶池流水,分十四支,跟經上講的完全相同。「佛告遠曰」,阿彌陀佛告訴遠公大師,「我以本願力故,來安慰汝,汝後七日,當生我國」,這是往生前七天,見佛了。他不但見佛,「又見社中先化者」,就是他們的蓮社先往生的,有「佛陀耶舍、慧持、慧永」,這是出家人,有「劉遺民」,這在家人,都在佛的旁邊,跟佛一起來了。劉遺民還向慧遠大師作揖,就是問訊,說「師早發心,何來之晚」。你發心很早,比我們早,你怎麼比我晚到?所以蓮社裡面的人都跟阿彌陀佛一起來接引,這是我們的榜樣,我們應當要學,我們應當要真幹,這決定不是假的。

  「劉遺民生前三度見佛」,往生之後,你看隨佛來迎接遠公大師,「是則居士上品生之又一證例」,有憑有據。上上品往生不侷限是出家人,韋提希在家婦女,也上品上生。「《華嚴》中,善財參五十三善知識,在家人實居多數」。這真的,五十三參裡頭,出家只有六個,五十三個只有六個出家人,其餘的都是在家的。「密宗中,噶居派祖師為居士」,在家人,「因祖師是白衣,故俗稱白教」。西藏的密教有紅教、有黃教、有白教、有黑教、有花教,有這麼多派別,都是大成就者。「維摩居士乃金粟如來示現」,菩薩來示現的。「賢護等十六正士均是在家菩薩」,而且是在家等覺菩薩,「為本經菩薩眾中上首,故未可但從出家在家之相,而生分別」。

  念老引用這些,真正的教誨是教我們把出家在家這個相不要執著,完全在你能不能放下。在家人把起心動念、分別執著放下,他就成佛了。出家人,如果起心動念、分別執著放不下,不如在家人,他不能成就,他還是凡夫。前面我們學過,放下執著證阿羅漢果,無論在家出家都一樣;放下分別執著,證菩薩;放下起心動念,成佛。這個我們應該要清楚、要明瞭,絕不在出家在家之分,這個一定要知道,在家學佛要努力。我有一次在北京訪問,念老有一次很慎重的告訴我,他說在古時候,學佛成就的,人數成就的,出家男眾最多,出家女眾第二,在家男眾第三,在家女眾第四。可是他說在現在這個時代,完全顛倒了,真正修行說念佛往生有成就的,在家女眾最多,排第一,在家男眾第二,出家女眾第三,出家男眾擺在最後。現在整個顛倒了,黃念祖老居士告訴我的,我們細心去觀察,事實真的如是。

  真正念佛的,我常講這些阿公阿婆他們真念佛,我細心觀察,他們確實念到一心不亂。他沒有雜念,他沒有妄想,一天到晚佛號不間斷,信、願、持名這三個條件他具足了。真信真願就是無上菩提心,他一點都不懷疑,一般人做不到。他真看破了,意念完全集中在一點,這就是佛說的「制心一處,無事不辦」。他們能把心集中在一點,只有一個方向、一個目標,一個方向,西方;一個目標,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這樣的人,用我們這一段經跟這些註解,經論跟祖師大德的註疏來印證,他們決定是上品上生。可是這樣的人往往一般人瞧不起,沒有看在眼,對他們一點都不尊重。我們明白這個道理,看到這些人我們要跟他行禮、要稱讚,行禮、稱讚也就屬於供養。要向他們學習,他們叫真念佛人,真正準備往生的。

  「本經謂上輩生者,出家棄欲。《觀經》上品不言出家。韋提希夫人是在家女人,得上品生,五百侍女亦上品生。兩經並不相違」。為什麼?「韋提希夫人已是心出家也」,這就是我們講出家,前面說過,有身出心不出;有心出身不出,就在家居士;身心俱出,這真正出家人;身出心沒有出,不如在家居士。身心,心是主,身是物質,物質是境隨心轉,心主宰,物質的身體是其次。身心俱出是給學佛人做個榜樣,功德在此地。如果做的榜樣不好,那就有罪過,那不是功德。出家人,所以佛法興衰出家人有最大的責任,你是傳承佛法的人,一定要把世尊言行、教誨做出來給大家看,那是無量功德。讓大家看到出家人這麼好,讚歎佛陀,稱揚佛教,發心向佛教學習,這是無量功德。如果出家人的行持比一般普通人還不如,別人生毀謗,這個毀謗首先就是謗佛,謗法、謗僧。毀謗三寶是造的地獄業,誰叫他造的?出家人叫他造的。出家人把這些人送到地獄去,你自己能不去地獄嗎?沒有這個道理,這個罪業太重了,比殺人的罪業還重。殺人,被殺的不墮地獄。出家人表現不好,做得不如法,罪業比什麼都重,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

  所以,印光大師一生不給人做剃度師,為什麼?怕收的徒弟犯戒,將來墮地獄。老人一生在世,收學生,不收徒弟,你跟他學他教你,他不收徒弟,這都是在末法時期做給我們看的。做為出家,還要講求享受,這怎麼得了,問題都出來了。所以,佛教出家弟子,入滅的時候教他,「以戒為師,以苦為師」,兩個字,要能持戒,要能吃苦。不能持戒,不能吃苦,你就沒有辦法繼承如來家業。他自己真做到了,一生三衣一缽,一生沒有道場,過游牧生活,晚上樹下一宿,日中一食,一生講經教學。入滅的時候在樹林裡頭,不是在房子裡頭,做出榜樣給我們看。所以在此地,念老這句話提示得很好,韋提希夫人已是心出家,身沒有出家,心出家了。

  「例如我國南方以米為主食,北方則以麵粉為主食,米麥雖異,但其能作為主食則一也。是故上品往生,心出家之在家人亦能也。次如《觀經》中上品、中中品是出家人,《無量壽經》則謂在家人亦可也」。所以三輩九品,出家在家都可以成就,只要你真放下,真正能夠依教奉行。「兩經合參」,把《無量壽經》跟《觀經》對起來看,「易明真實之義」,很容易你就明白佛所說的真實義之所在。「是故應善體聖心,切莫死執文句」。這是念老特別提醒我們的,我們要善體釋迦牟尼佛的用心。為什麼在兩次講經教學說法不一樣?聽眾對象不一樣。但是裡面的用意完全相同,沒有差別,所以不可以執著文句。

  「捨家棄欲,應著重於心出家,則此兩經,並無二旨。」這是真的,出家要重在心出家,不是身出家。今天我們看修行人,台中李炳南老居士,我跟他十年,他是在家居士,看他日常生活是個道道地地的出家人。他日中一食,九十五歲以前沒有人照顧,飲食起居自己照料,這很難得,說明什麼?身體好,可以照顧自己。九十五歲那年,才接受兩個學生,姐弟兩個人發心照顧老人家,替他燒飯,替他洗衣服,清潔環境。他居住的地方很小,台灣叫十五坪,一坪三十六英尺,所以他的房子不大。合香港這邊說的,香港算英尺,四、五百呎,不到五百呎,很容易清理,房子小。小房子分為三間,一個臥室,一個客廳,一個佛堂。

  我們再看第二段,「發心專念」。

  【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

  前面這一段,「捨家棄欲」,這是上輩的因行,這個第二段,「發心專念」。『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此為全經之綱宗」,綱是綱領,宗是宗旨,也就是說全經最重要的修行指導原則,能不能往生全在這一句。這個意思,念老在前面概論裡頭,明宗這一章裡頭就講得很清楚,因為這是真正修淨土求往生最高指導原則,一定要發心。而且發菩提心蕅益大師講得最好,你看第一句就引用,「《彌陀要解》以信願持名為《小本》之宗」。小本是《阿彌陀經》,《阿彌陀經》修行最高的宗旨、最高的指導原則就這四個字。你要真信,你要真願,對於淨土法門一絲毫懷疑都沒有,死心塌地相信佛陀的教誨。

  真正明瞭,我自己的根性,修八萬四千法門裡頭任何一門都有困難。這個困難很明顯,自己可以想想,這五種見惑能不能斷掉?五種見惑斷掉,這才能入門;五種見惑斷不掉,你決定還要繼續搞六道輪迴。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比起這個法門,這個法門容易多了,我真信,我真願往生,我真的來念佛,你看就這麼簡單。看你真到什麼程度,萬分真誠,你就上上品往生,不在念佛多少,完全是真誠心,就是信心跟願心。半信半疑,也真肯念,也能往生,生到邊地,後頭邊地疑城。信心不足,抱著什麼心?實驗一下,試試看,反正有那我就去了,沒有不就算了嗎?抱這種心,你看佛還是攝受,生邊地,真正是慈悲到極處。我們這一生遇到了,決定要珍惜,決定不能空過。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