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淨土大經科註  (第三三二集)  2012/5/11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332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註》第七三二頁倒數第三行,從當中看起:

  從「是故善導師曰:三輩九品,總是為佛去世後,五濁凡夫也」,昨天我們學到此地。善導大師這一句話非常重要,真正說明阿彌陀佛建立西方極樂世界,確確實實是為了佛滅度之後五濁惡世這些凡夫,慈悲到了極處。末後兩句是「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圓滿」。可見憂惱的凡夫只要生到極樂世界,他的身相都跟阿彌陀佛相同,身金色身,妙相,世尊在《觀經》裡面告訴我們,不只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古印度人就我們地球上大富大貴之人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極樂世界,佛說,身有八萬四千相,不是三十二相,八萬四千相,每一個相有八萬四千好。所以一般常講「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這是不可思議的境界,我們沒辦法想像,到極樂世界,人人都得到。這個得到不是自己修得的,是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你得到的,這是彌陀的恩德,到極樂世界,這一份禮物就送給我們,讓我們的身相光明、智慧神通幾乎跟阿彌陀佛相等。這種殊勝莊嚴,十方世界沒有,只有極樂世界有。

  所以印光大師常常感嘆,修淨土的人,心,真心沒有發出來,什麼原因?對極樂世界的殊勝莊嚴了解得不夠,如果真正透徹了解,沒有一個不發心的。我們這一生得人身、聞佛法,遇到這樣殊勝的緣分,你不到極樂世界去,你到哪裡去?說實實在在的話,這一生去不了極樂世界,決定繼續搞輪迴。我們這一生算不錯了,輪迴裡頭得人身,看到這個人間之痛苦,還願意再受嗎?人已經是這麼苦了,畜生道的苦、餓鬼道的苦、地獄道的苦,苦不堪言!佛菩薩勸我們不要再搞了,現在緣分成熟了,可以走了。沒有這個緣分,想走走不了,有這個緣分而疏忽了,這個過失是自己,不是別人。所以我們有足夠的時間,決定取西方極樂世界。

  一般講需要多長的時間?經上講得很好,《彌陀經》,「若一日到若七日」。換句話說,你還有一天活在這個世間的時間,你都來得及,只要是真信真願,只要是把這個世間徹底放下。一般說起來,般舟三昧九十天,三個月,這是一般凡夫足夠的時間。障礙我們的就是這些情執、名聞利養,這些家業捨不得放下,這個不是善緣,這是惡緣,要認識清楚。放下不必從事,從理上放下、從心上放下,事圍繞著我們身體沒有關係,我心裡頭沒有,心裡面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不放在心上。宗門大德說得好,只要心地真正清淨平等覺,世俗事情圍繞在身邊不相干,它圍繞它的,我沒有把它攝受在心上,這就一點都不礙事。就怕的是你把這個東西攬攝在自己身心之中,這就決定繼續搞六道輪迴了。

  下面「更云」,這是再說,「亦以大悲心,利益諸群品」,這是我們發心的人,現在有這個機會要做的,要以大慈大悲利益一切眾生。利益眾生,眾生有苦有難幫助他一把,捨己為人。最大的利益是幫助他信極樂世界、想往生親近彌陀,這是最殊勝的利益,沒有比這個利益更大的,是勸他念佛求生淨土。「離欲深正念」,欲望不是好東西,什麼是欲?佛經常講的五欲六塵,五大類,財、色、名、食、睡,這五大類叫五欲,統統要能捨棄。七情五欲全放下,知道七情五欲是障礙我們往生的,是障礙我們清淨心的,有這個東西心就不清淨,必須把這個東西放下,我們的心才能回歸到清淨平等覺。清淨心,平等心,覺而不迷,是我們的本心、是我們的真心。用這個真心來念佛,用這個真心來發願求生,沒有一個不往生,而且往生的品位非常之高,出乎你想像之外,什麼原因?你用真心。

  你用妄心往生,妄心往生靠什麼?靠宿世的善根,靠諸佛如來的加持。為什麼?過去生中你曾經供養無量諸佛如來,你就曉得那善根多厚。如果沒有這麼深厚的善根,不能往生,《彌陀經》上講得那麼清楚,「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那我過去世沒有善根,我現在修行不行?行,來得及。這一生修行就能抵得無量劫,一心稱念阿彌陀佛可以抵得無量劫之前供養諸佛如來。你要問為什麼?因為用真心,就這一句,離欲深正念,「淨慧修梵行」。這是用真心,真正放下了,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真放下了,真放下這個一念抵得一般人修行無量劫。

  所以上上品往生,從理上講人人都有分,不管什麼人都有分。不論過去生中有沒有累積善根,說老實話,過去生中肯定累積善根,為什麼?沒有善根,你這一生遇不到佛法,遇不到淨土,再說縱然遇到淨土,你遇不到這部經。你能遇到這部經、遇到這個註解,換句話說,你的善根就非常深厚。我們細心去觀察,遇到這個經、遇到這個註解,他不相信,他不能接受,這是什麼?善根不足,沒有這麼大的福報。這些理事我們都要搞清楚、搞明白。我們用大慈悲心把這個介紹給別人,我們的心意盡到了,能不能接受是他的事情,這個不必要問。他有善根、有福報,聽了之後他就接受;沒有善根、沒有福報,也給他種了善根,所謂是「一歷耳根,永為道種」,這一生不能成就,來生後世遇到緣的時候,他會接著再修。這就是眼前不得利益,來生後世會得利益。

  這「是表諸往生者」,表是表法,表是做榜樣,這些往生到極樂世界的人,「華開見佛」,這得大成就。「身心頓淨」,頓是立刻,立刻就像經題上講的,清淨平等覺他就得到了,花開見佛就得到了。得到智慧、清淨平等的功德、殊勝的利益,等於阿彌陀佛。「智慧猛利,大悲無量,自覺覺他,成就菩提」。所以到極樂世界,你說什麼時候可以回來度眾生?只要花開見佛,你得到佛的加持,就是阿惟越致菩薩。阿惟越致菩薩是法身佛,不是普通人,這個時候十方無量無邊的諸佛剎土都在自己心目之中。換句話說,你完全能看到,不但看到這一生家親眷屬,生生世世跟我有緣的人,有善緣的人、有惡緣的人統統見到,他現在在哪些地方清清楚楚。那這些人要不要照顧?當然要照顧,你有能力照顧,他們有困難,你自然就會幫助他,他跟你有緣。

  那我們要問,我們跟阿彌陀佛有緣,這不是假的,我們能信、想往生,這就是有緣。我們今天在這個地方所有一切遭遇,阿彌陀佛看到了,極樂世界這些法身大士個個都看到了,為什麼不幫助來解決我的問題?其實統統幫助了,你自己沒有感覺到。我自己為什麼還過得這麼苦?這些苦難就是阿彌陀佛幫助你的。為什麼?用順逆境界來磨鍊你,這是真的不是假的。不經過這個磨鍊,你的業障習氣怎麼消除?你的功德怎麼會成就?順境磨鍊你,逆境也是磨鍊你,然後我們才知道,我們一生的際遇佛菩薩安排的。我相信這句話,這個話是我二十六歲的時候,章嘉大師告訴我的。你一生的遭遇全是佛菩薩安排的,佛菩薩叫你在這個境界裡頭,物質環境、人事環境磨鍊,磨鍊到你的心清淨平等覺。我們接受磨鍊,怎麼個接受法?不把這些境界放在心上,心上只有阿彌陀佛,這就叫接受磨鍊。什麼環境都很快樂,順境很快樂,逆境也很快樂,善緣很快樂,惡緣也很快樂,沒有兩樣。為什麼?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把自己的清淨平等覺給顯現出來,這個東西重要!

  決定不能有惡念,決定不可以有絲毫犯戒的念頭。不說多,只說五戒十善,五戒十善圓滿就成佛了。再多的戒律離不開五戒十善,五戒十善是總綱領。前面我們學過,十善業道展開來,在大乘,菩薩八萬四千細行,基礎是什麼?十善業;在小乘,阿羅漢們所修的三千威儀也是十善。所以五戒十善一展開,圓滿的戒律。你只把這個東西做好,做到什麼程度?不起心、不動念。不殺生,對一切眾生不起有傷害的心念。不但不能殺害,讓眾生生煩惱,我們就有罪過。不忍心讓眾生因我而生煩惱,你怎麼會去害他?你怎麼會去殺他?不偷盜,一定守住不佔眾生絲毫的便宜,這個不偷盜才清淨。還想佔一點便宜那個念頭,雖然身沒有做,你的心沒有斷,你偷盜那個根沒斷。一絲毫的念頭都沒有,這樣才清淨。

  殺盜淫妄,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不瞋、不痴,要把根拔掉,這叫功夫。功夫在西方極樂世界是品位,所以品位高下,是念佛功夫的淺深,不是多少。一天念十萬聲佛號,心裡頭這個雜念沒斷,貪瞋痴的雜念沒斷,殺盜淫的念頭沒斷,往生位次很淺,一般生凡聖同居土。這個念頭斷了,決定是實報莊嚴土,就是三輩裡頭上輩往生;這個念頭沒有斷,中輩、下輩。所以真正有志的人,我們要爭取上輩,不要搞到中下。功夫沒有別的,功夫全在放下,看得破,放得下,真功夫!知道六道十法界全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你在這裡面貪戀,你的功夫失掉了;你在這裡頭怨恨,功夫也失掉了。什麼是功夫?保持你的清淨平等覺,這叫功夫。

  所以,往生極樂世界爭取上上品往生,人人有分,連五逆十惡、毀謗佛法的人都有分,只要他真正懺悔、真正認錯,從內心裡頭把它斷乾淨,他都能上上品往生,上上品往生就成佛了。我們得真幹,不能幹假的,幹假的,極樂世界沒有分。讓我們想到灌頂大師在《大勢至圓通章疏鈔》裡面跟我們講,念佛人一百種果報,一百種果報第一個是無間地獄,這念佛念到無間地獄去了。我是早年在台中跟李老師學經教,講《大勢至圓通章》,我就用這個註解的本子。看到這一篇我看不懂,念佛是好事情,念佛怎麼會墮阿鼻地獄,哪有這種事情?我就拿這本書去見老師,讓老師看,我說這個我不懂。老師看了之後,這是大事,我不給你講,我講經的時候給大家講。那就是念佛念得很好,也領眾念佛,也建道場,也領眾,名利沒有離掉、五欲沒有離掉,墮無間地獄。我們才恍然大悟!這個不能夠離欲深正念,換句話說,看看灌頂法師的開示,三惡道有分。灌頂大師為我們指出,恩德之大無與倫比,讓我們知道帶著自私自利、帶著名聞利養、帶著欲望,不能成就,雖然種了善因,輪迴裡頭的罪還得要受。這是不能不知道的。

  真正依教奉行的,往生花開見佛,身心頓淨,這個頓淨完全跟經上講的標準相應,清淨心、平等心、覺悟的心圓滿現前。智慧猛利,大悲無量,這注意它次第,自覺覺他,你有能力像阿彌陀佛一樣、像觀世音菩薩一樣,應化在十法界度有緣的眾生。為什麼說有緣?有緣他聽你的,他歡喜你,你說話他聽、他能相信,這叫有緣眾生。有緣眾生只是先度,肯定的,先度他,沒有緣的給他種善根,來生緣成熟了再度他。所謂成熟就是他相信你的話,他聽你的話,他依教奉行,這叫有緣。

  「是皆阿彌陀佛,威神力故」,這是阿彌陀佛威神力的加持、本願力的加持、滿足願的加持、明了願的加持、堅固願的加持、究竟願的加持。阿彌陀佛這樣加持你,花開見佛,佛就加持到了。記住,人人有分,我也有分,要肯定自己,我們有分。如果沒有分,我們這一生遇不到,遇到了都有分,所以見者就有分,聽者就有分。「故能令長夜憂惱之凡夫」,這就是六道輪迴裡的凡夫,「智慧清淨,身心如佛」。在極樂世界就是智慧清淨、身心如佛得來太快了,不是像他方世界要無量劫才能夠得來,西方極樂世界真的叫一彈指之間你就得到。這叫難信之法,這叫不可思議的法門。

  「由是可見此土大心凡夫」,發大心的,發大心就是決定要修、要生淨土、要見阿彌陀佛,這就是大心凡夫。「蒙佛加被,上輩往生,得無生忍」,又何足有異,「何足異」,這幾句話堅定我們的信心。你看看前面講的,往生的人到極樂世界花開見佛,得這麼多的利益,都是阿彌陀佛威神、本願、滿足、明了、堅固、究竟願力的加持。可見娑婆世界的大心凡夫心量大,念念想著眾生,沒有想到自己。實際上眾生跟自己是一體,想眾生就是想自己,想自己反而是失掉了自己。想自己這個念頭太小,自己得不到利益,想眾生,自己得大利益;想自己,保全自己都非常困難,想眾生得大利益。眾生好,我們都好;我們一個人好,眾生都不好,也沒有好日子過。我們今天起心動念想天下眾生,有機緣全心全力去幫助他。這個世界很大,留意哪個地方有緣分就到哪裡去,一個地方做成功會影響整個世界,整個地球。

  「法藏比丘以偈頌願,首句即是我建超世志」,這叫大心。什麼是大心?這大心凡夫。「此正超世之處」,這個世是一切諸佛的剎土,他超越了。「安得守十方之常規,以論極樂之品位耶?」按照常規,就像讀書一樣,一定是從小學、中學、大學、研究所,從一年級、二年級,這叫常規。極樂世界可以從小學一年級就直捷升博士班,它沒有常規,為什麼?阿彌陀佛無比殊勝威神的加持,讓你得到。你能得到嗎?能。為什麼?因為你本來是佛,道理在此地。你要不是本來是佛,沒有辦法幫助你成佛,因為你本來是佛,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只是你迷惑了,你自己不知道。在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他有方法教你覺悟,如果不是本來是佛,這講不通!

  惠能大師在中國給我們做了個榜樣,不認識字,沒有念過書,聽五祖講《金剛經》,我們估計,我想不超過兩個小時,他就成佛了。他為什麼能?因為他離欲深正念,他就憑這五個字,他能離欲,我們不能,他真的萬緣放下。《壇經》裡面記載他的行持,心裡頭沒有欲望、沒有雜念、沒有妄想,道場分配給他的工作,非常認真努力去做。舂米要體力,他個子小,身體輕,怎麼辦?把腰上綁個大石頭增加重量。這是什麼?這是認真負責的表現。對待每個人都恭敬,為什麼?他心目當中每個人都是阿彌陀佛,不敢絲毫輕慢,我一個人是凡夫,你們都是阿彌陀佛。所以,聽《金剛經》大概只聽到四分之一就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他就成佛了,他就回歸他自己的本位,他本來是佛。成佛了,敢不敢輕慢眾生?不敢。為什麼?成佛之後就更清楚,看一切是什麼?一切眾生是真佛,都不是假佛,只是一時迷惑而已。這個迷惑就是妄想分別執著,就這麼個東西,妄想分別執著一放下,他就是佛,跟諸佛如來無二無別,這是事實真相。所以,他有圓滿的誠敬心。

  曾經有人問我,五祖忍和尚為什麼不把祖位傳給神秀,他傳給惠能?神秀跟他二、三十年,已經提拔到助教的身分,十方到黃梅去參訪五祖的人有多少,太多了!接見大眾都是神秀代表老和尚接見他們。所以傳位,每個人都認為一定是神秀,怎麼可能是惠能?沒有人想到。我跟大家的解釋,我說神秀對五祖有百分之百的恭敬心,所以他也有了不起的成就,一代高僧。那惠能呢?惠能有萬分誠敬心,神秀才有一百分,惠能是一萬分,所以祖位要傳給他。不一樣!印光大師說的標準,總在誠敬這兩個字,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我們誠敬心不夠,比起古人差遠了。中國兩百年前的古人,學生對老師大概那個誠敬可以能夠有百分之六、七十,有百分之百的,聖人,那不是普通人,普通一般人可以達到百分之六、七十。那回過頭來看我,我年輕的時候,對老師是很有誠敬,有幾分?頂多三十分,跟古人比才一半,不及格。但是這三十分老師就很珍惜,那就換句話說,大概現在學校裡學生,對老師的誠敬心恐怕三分都很難說。這學生怎麼教?所以教育失敗,這真正的原因。我是從跟方東美先生學哲學的,深深得到體會。

  我跟方老師不認識,沒人介紹,只是聞名,知道這是當代的哲學家,台灣大學的名教授,知道他是桐城人,我們同鄉,不認識。我寫了一封信給他,寄了一篇文章請他指教。我的字是毛筆工工整整的小楷寫的,文章也寫得很工整,這是什麼?這是恭敬心。現在人給我東西潦草,我看半天好多字都不認識,在從前要是這樣的東西,老師丟字紙簍去不看了,這是什麼?沒有恭敬心。方老師約我到他家裡見面,見面之後問我學歷。我告訴老師,我初中畢業,高中一年級念了半年就又失學,一生當中兩次失學。他問我,你有沒有騙我?我說,不敢騙老師,都是真的。老師說,你寫的信、寫的文章,我們台灣大學學生寫不出來。我說這個可能是雖然失學四年,但是讀書沒有間斷,喜歡讀書,沒有離開書本,應該是這個關係。那我想到學校旁聽,老師就說,你要到學校去旁聽,你會大失所望。他說為什麼,現在學校,先生不像先生,學生不像學生。我對於學校狀況不知道,老師這一說,我還是聽不懂。最後老師開口,他說這樣好了,你每個星期天到我家裡來,我給你上兩個鐘點課。我的哲學是在他家裡學的,學生就我一個。

  十幾年之後,我才恍然大悟,老師在學校教也不認真教了,為什麼?學生不認真學,你認真教沒有用。我們懂得古時候的師道,因材施教,這李老師教導我,學生有一分接受的能力,只教他一分,教兩分那一分裝不進去,你白費力氣;學生能夠有十分能力,你教他九分,你對不起他,他還可以裝一分。李老師給我們講這個事情,我突然想到方老師那個時候教我,我們真想學,星期天單獨開課來教,講真的。那換句話說,在學校都是敷衍。為什麼敷衍?沒法子,生活要緊,從事這個行業,拿一點薪水、鐘點費回家過日子,那學生不是來學東西的,學生是來混文憑的,各有所取。所以我們才曉得,學校裡面老師不認真教,學生要好成績,老師要考試的時候,題目都告訴大家,讓大家都有好分數。你看皆大歡喜。不認真,所以學術一落千丈。沒辦法教,不是老師不認真教,學生不學了。我這裡才明白教育這個問題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我慢慢才了解。李老師在台中開經學班培養講經人才,因材施教。他教學的方法是私塾教學法,採取個別教學,他是兩個學生一組,兩個人一組、兩個人一組,這樣教法,個別教。接受教的人,跟老師坐到對面,桌子擺在對面,其他的同學坐在旁邊旁聽。這兩個這部東西學完了,再換兩個來教,採取這個辦法,很像過去的私塾。所以這個真難。

  但是真正有那種誠敬,恭敬心,老師不在面前,也可以學成功,私淑弟子,在中國孟子是第一個。孟子學孔子,以孔子為老師,那個時候孔子過世了,孔子的書在,他讀孔子的書。有不明白的地方,還有不少孔子的學生在世,他就向孔子學生請教。認真學習,學得非常有成就,成績超過孔子在世的那些學生。你看現在講孔孟,不講孔曾,不講曾子,不講孔顏,講孔孟。他所學的不是跟老師親自見面教的,但是所學的超過老師所教的學生,這私淑弟子!這個例子開了之後,在中國歷史上,漢朝有個大文學家司馬遷,寫《史記》這部書的。司馬遷也是私淑弟子,他學誰?學左丘明,左丘明跟孔子同時代,寫《左傳》的這個人。他就是一生專攻《左傳》,就這一部書,學《左傳》的文章,他學成功。唐宋八大家排第一個是韓愈,韓愈也是私淑弟子,韓愈私淑誰?司馬遷,就是喜歡讀《史記》,把《史記》讀得滾瓜爛熟,所以文章就寫得好,唐宋八大家他是第一個。他們的老師都是古人,都不是現在的人。祕訣在哪裡?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這就是祕訣。

  所以我們懂得這個,就能找到最好的老師。最好的老師無過於佛陀,老師留下來這麼多的經典,最殊勝、最好的經典無過於《無量壽經》。所以今天真正要想學佛,真正想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你就專念《無量壽經》,向阿彌陀佛學習。這個經是會集本,夏蓮居老居士的會集,等於夏蓮居老居士是我的助教,阿彌陀佛是我的本師。對於經典解釋這一部分,黃念祖老居士幫助我們,夠了!就能成功。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一般人三、五年就得三昧,這個三昧叫念佛三昧。得三昧之後,三、四年就有可能開悟,縱然不能大徹大悟,也是大悟。大悟就管用,沒有學過的經論自然能通達,沒有障礙。如果有人在這一部《無量壽經》集註下十年工夫,他是將來一代的宗師,是中興佛法的祖師大德,不是不能。用真誠的心,離欲深正念,用這種真誠心,十年鍥而不捨。

  如果沒有這部經,沒有這個註解,我擔心佛法會在這個世間消滅掉,真有可能,為什麼?再沒有一個真誠心的人來修。我跟諸位講的真話,我要跟兩百年前的人比較,方先生不要我,不及格。在這個時代,他為什麼要我?因為這個時代,學校學生只有三分誠敬心,我還有三十分,還超過他十倍,道理在此地。我跟別人比,古人比,古人至少高過我二、三倍,我比不上。你就知道,清心寡欲、真誠的重要。學科學不需要真誠,只要專注、專心就行,但是學聖賢教誨,沒有真誠是決定不行,這是心學。科學研究物理沒有問題,可以,專注就能成功;但是科學如果研究心理,專注能夠了解它的知識,不能開智慧,一定真誠才開智慧,為什麼?真誠心用真心,專注還是妄心,還不是真心,用心不一樣,你契入的境界不相同。我在台中十年,學成之後離開台中,那個時候國外的緣成熟,大部分的時間在外國。回到台中看老師,有一次老師告訴我,他說你很寂寞。真的,在台中親近李老師,這大善知識,離開之後沒有人了。晚年遇到黃念祖老居士,彼此相知,大陸上還有趙樸初老居士、茗山老和尚、傅鐵山大主教,這些人一個個的都走了。現在對於諸法實相能明瞭的人太少太少,一個真誠恭敬的人找不到了。

  真誠恭敬就是具足聖賢的根基、聖賢的基礎,要好好的培養,將來能成聖成賢。培養裡頭最重要的離欲,他要不能離欲,他不能成就;他不能謙虛,他不能成就,一點點傲慢習氣、一點點好強爭勝的這個念頭,都會把自己全部毀掉。這個話孔子在《論語》裡頭說過,他說,「如有周公之才之美」,周公是聖人,是孔子一生最仰慕的聖人,他的一生就是學周公。他說,「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他怎麼樣?他有一點傲慢,還有點吝嗇,他說其他的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但是這兩個毛病很容易犯,認為什麼?別人不如我,這傲慢就出來了。自己有好東西不肯傳給別人,這是什麼?吝法。別人有困難,你有錢財不能幫助別人,這叫吝財。你有學問,有這個東西,看到這個人可以教,你不肯教他,吝法。方老師教我,特別把星期天的上午時間給我,我們沒有繳一分錢的學費。現在人知道一點東西辦補習班,收很高的學費,還未必真教你,我這沒有學費。確實我跟他的時間雖然不是很長,這一部《哲學概論》改變了我一生,讓我找到了方向、找到了目標,兌現了他一句話,「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如果沒有他,我不可能走向佛教,任何宗教都不可能。

  所以極樂世界的品位,不能以一般通常這種常識來看它,它是個特殊的,凡夫可以立即成佛。禪宗走的是這個路子,沒有想到淨土宗走的也是這條路子,而且淨土宗走的路子穩當,你決定能成就。禪宗是險道,為什麼?禪跟密都容易著魔,如果沒有真正善知識在你旁邊,你稍稍偏邪一點他把你扶正,沒有這種人在旁邊,一著魔就全毀掉了。這個毀掉之後,我們看到了,都送到精神病院去了。淨土穩當,因為淨土走的是有門,禪走的是空門,那個不好走,它要離一切法,淨宗有一法給你,指方立相,它指點你一個方向,西方極樂世界,你的心可以在那裡著。立相是立極樂世界,立阿彌陀佛,你心裡頭有個依靠,禪宗沒有。你看目的相同,都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個阿彌陀佛的方法比禪宗就微妙太多了。淨宗裡頭有頓有漸,完全看你的功夫,功夫就是離欲。你真正把欲望放下,這功夫十足,你可以一生成佛。還有一點點沒放下,也行,它有三輩九品,你從下下品慢慢再上升。如果全放下,立刻就上升了。

  我們再看下面註解,「又《無量壽經鈔》曰:憬興明許三輩九品,凡夫往生。故彼釋云:一、凡小往生。二、大聖往生。言凡小者,指三輩」。憬興法師講得好,明白、肯定,這個「許」我們說為肯定,明白肯定的說出三輩九品是凡夫往生,沒有一點懷疑。我們今天也把這個道理講清楚、講明白了,我往生極樂世界能不能上上品往生就成佛?能。只要你做到離欲深正念,這一句做到就行。正念是什麼?正念就是誠懇,印光大師講的誠敬。你具足萬分誠敬,你就跟惠能大師一樣,惠能是大徹大悟,你往生極樂世界上輩上生,那就成佛了,甚至於可能比惠能大師還要高。惠能大師的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在《華嚴經》裡面有四十一個位次,不知道他在哪個等次裡頭。淨宗這個比那個殊勝,果然是具足萬分誠敬,離欲深正念,肯定是上輩往生,上輩就是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這個比惠能大師高。

  淨宗殊勝,諸佛讚歎,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讚歎,我們前面讀過,讚歎阿彌陀佛是佛中之王,光中極尊。佛佛道同,為什麼諸佛讚歎阿彌陀佛為佛中之王?他度眾生的方法太妙了!憬興大師的解釋,他說,一、凡小往生,凡是凡夫,小是小乘;第二、大聖往生,大聖是大乘。所以言凡小者,指三輩,這個三輩往生的人,裡頭有凡夫。那三輩是什麼?上品上生有凡夫。大聖往生那不必說了,大聖往生全都是在上輩,絕不在中下,這個沒有問題。但是我們要相信,凡夫往生也能到上輩往生,《觀經》裡頭的九品也能夠上品上生,這是不可思議的。這個話有理論、有事實根據的,絕對不是隨便說的。

  「又《遊心安樂道》」,這本書裡頭說,「又四十八願,初先為一切凡夫,後兼為三乘聖人,故知淨土宗意」,淨土宗的本意,「本為凡夫,兼為聖人」。這個話說得很清楚,這都是祖師大德說的,四十八願原先就是為一切凡夫。因為阿彌陀佛在因地,就是法藏比丘看到六道眾生太苦了,迷得太深、迷得太久了,回不了頭來,八萬四千法門度不了他們,他們的業障太重、煩惱太深,所以發願要幫助這些苦難眾生。幫助苦難眾生,在一生當中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這個事難;在大乘裡面,幫助他成菩薩,十信的菩薩,再提升十住,再提升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這個可以,慢慢來。不經歷這些階級,從凡夫就提升到佛,這個沒有人相信,難信之法。但是阿彌陀佛真做到了,剛才說過了,什麼道理?就是因為眾生本來是佛,就憑這個道理。本來不是佛,那是提不上去的,他本來是佛。

  我們學佛學了這麼多年,大乘經論裡面這些常識都知道,凡夫為什麼成不了佛?三種煩惱障礙你,第一個是無明煩惱,第二個是塵沙煩惱,第三個是見思煩惱。如果你把這個三種煩惱統統放下,就成佛了。所以在大乘教裡,凡夫成佛需要多少時間?一念。這一念轉過來,就成佛了,一念覺就成佛了,一念迷,那就是眾生。阿彌陀佛這個法門就根據這個理論延伸出來的,理論是堅定的,沒有絲毫懷疑的,你本來是佛。所以《觀無量壽經》那部經裡頭只講兩樁事情,講淨宗的理論跟淨宗的方法,念佛的方法。念佛的方法可以分為四種,實相念佛、觀想念佛、觀像念佛、持名念佛。所以《觀無量壽經》講方法、講理論,理論是什麼?是心是佛,是心作佛。這就說的你的心就是佛,佛就是心,心就是佛,佛不在外頭,佛是你自己的真心。你的心本來是佛,現在你又想作佛,哪有不成佛的道理!這是淨宗理論的根據。

  那怎樣回頭?念佛就行了。我天天念佛,這是什麼?這就是釋迦牟尼佛,大乘、小乘上常說的,一切法從心想生。我現在讓我的心想,專想阿彌陀佛,專想極樂世界,不想別的,沒有妄念、沒有雜念,一心一意專想彌陀,專想極樂世界,他就真成佛了,到極樂世界去,親近阿彌陀佛。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為大家講經教學,從來沒有中斷,我們一遍聽了沒開悟,再聽第二遍,他常常重複講,為什麼?因為極樂世界每一天都有新往生的人,所以你可以不斷的聽,每一天都有新去,從十方世界去往生不知道有多少。到你真正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你畢業了,你才離開講堂。進講堂的時候是學生,離開講堂時成佛,真不可思議!記住極樂世界是法性身,是法性土,跟我們這世界完全不一樣。法性身的身體不需要吃飯,不需要飲食,這就省事,不需要睡眠,你學習不間斷。我們吃飯會間斷,睡眠會間斷,極樂世界不需要睡眠,不需要吃飯,所以你學習不中斷。講堂坐久了,其實他也不會累的,想到外面去走走,可以,池邊、樹下統統都在說法;換句話說,你聽經聞法不會中斷。講堂外面,樹會說法、鳥會說法、風吹樹葉會說法、流水的聲音會說法,六塵都說法,哪有不往生的道理!哪有不成佛的道理!

  這個世界不能不去,而且是我們自心變現的;換句話說,是我們的老家。唯心淨土,自己的心,自性彌陀,這是說明極樂世界這塊大地跟阿彌陀佛、跟我們是什麼關係?一體,關係太親切了。父子一體,還兩個身體,我們跟阿彌陀佛、跟極樂世界沒有分。所以想去就去,沒有憂慮的。這個地方,阿彌陀佛的世界我能去不能去?我跟阿彌陀佛有沒有緣?你還在打這些妄想,錯了,那是你完全不認識,不了解。真認識清楚,搞清楚、搞明白,曉得那才是真正的家鄉。

  故知淨土宗意,本為凡夫,兼為聖人。「更據本品開口便道曰:十方世界諸天人民」,這講得多清楚,「其有至心願生彼國,凡有三輩」,這是經文。我們要在這個地方建立信心,一絲毫不再懷疑,我這一生當中不再走岔路了,不再走彎路了,我就是康莊大道,就這一條路,其他的東西可以放下。學蓮池大師,「三藏十二部,讓給別人悟」,你們哪個歡喜給誰,給你們;「八萬四千行,饒與他人行」,你們喜歡都可以去學,我不幹了,我就走這條路,老實念佛,求生淨土,決定成功。

  「經中三輩,只是十方之諸天人民」,沒有說菩薩、聲聞,這是《無量壽經》上說的。「故知三輩所指,首在凡夫。但經中亦兼為聖人」,因為有十方菩薩、聲聞他們發願往生,當然接納,阿彌陀佛不排斥,統統都收。在此地我還得補充一句,在我們這個世界信仰其他的宗教,要念佛往生能不能往生?無論從理上講、從事上講,決定得生。為什麼?是心是佛,沒有說只限於學佛以內,佛門之外不算,沒有說這個話。經上常講一切眾生,你看此地講的十方世界諸天人民,那個諸天裡頭就有很多宗教,不就都包括在其中嗎?所以無論信仰哪個宗教,不必改,你就專門信仰你那個宗教,把你祈禱所修的、斷惡修善的功德迴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統統得生。到臨終的時候,臨命終時,只要一念阿彌陀佛、十念阿彌陀佛,就可以往生。不必改變宗教,把你們宗教的教主都看成是阿彌陀佛,這就行了;把宗教的經典都看成《無量壽經》,是一不是二,可以講得通的。極樂世界無比殊勝,人人都有分。

  所以這一段講的,三輩所指,首在凡夫。但經中亦兼為聖人,「如《菩薩往生品》」,這個裡頭有說,「十方世界諸菩薩眾,當往生者,但說其名,窮劫不盡」,要是說往生菩薩的名字,說一劫都講不完。往生的人太多太多,極樂世界能容得下嗎?我們在《華嚴》、《法華》、《楞嚴》這些大經上得到很多信息,容納得下,為什麼?它稱性。《華嚴經》上只要稱性,稱性沒有大小,稱性沒有內外,叫其大無外,其小無內,稱性沒有相對的,稱性沒有時間,稱性沒有空間。所以西方極樂世界國土無限大,包括我們這個世界在內,為什麼?它是法性,法性不可思議。

  我們學習這些年當中,法性不好懂,我們常常用電視屏幕來做比喻。電腦都有屏幕,把屏幕比作法性,屏幕裡頭的現象是法相,相無量無邊,沒有離開屏幕,相有生滅、有變化,屏幕沒有生滅、沒有變化。屏幕就像法性,離開法性,相就不可得,你相怎麼顯?能顯相,換句話說,法性就在這裡。法性現的相,心現識變。法性遍虛空法界,我們見不到它。為什麼見不到它?我們六根前面五根是見色相,就是物質現象,第六意識能夠緣心理現象,它能夠想像,不一定要有物質,它想過去、想未來,能夠緣自然現象。但是自性它不是物質,也不是意念,也不是自然,所以統統緣不到。科學家緣不到,哲學家也緣不到,佛告訴我們怎樣才緣到?放下妄想分別執著,也就是放下無明煩惱、放下塵沙煩惱、放下見思煩惱,你就見到了,它真有。

  什麼人能見到?大乘經裡佛常說,八地以上。《華嚴經》上菩薩五十一個階級,八地是最上層的,你看八地、九地、十地、等覺,妙覺。妙覺是究竟佛果,菩薩只到等覺,等覺上面就是圓滿無上菩提,那是究竟佛果。八地以上包括佛是五十二個階級,五十二個階級最高的五個等級他見到,這從事上講。如果從理上講?圓教初住就見到了,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初住以上就見到了。為什麼?初住以上,把這個都放下了。放下這樁事情我們要搞清楚,從哪裡開始?從執著開始,因為執著最嚴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不要再執著了。執著就是見思煩惱,貪瞋痴慢疑,身見、邊見、見取見、戒取見、邪見,這十條。這個十條叫見思煩惱,不再執著了,就是全放下,這個人證阿羅漢果,證得阿羅漢果。阿羅漢超越六道輪迴,也就是說見思煩惱斷了,六道輪迴就沒有了。

  所以,六道輪迴是一場夢,不是真的,只要你把見思煩惱斷了,你再找六道找不到。就像我們作夢醒過來,再去找夢找不到了,不是真的。那夢醒了是什麼境界?是四聖境界,醒過來了。醒過來什麼?羅漢、辟支佛、菩薩、佛都出現了,你都看到,是這麼個境界,這是釋迦牟尼佛的淨土。可是阿羅漢見思煩惱斷了,習氣沒斷,習氣,他在四聖法界。你看,在六道裡頭把見思斷掉了,他就進入方便有餘土,釋迦牟尼佛的方便有餘土,凡聖同居土他就超越。他帶著有習氣,他把習氣斷盡,他就升了,他就叫辟支佛,他就不是阿羅漢,升了。所以,辟支佛沒有見思習氣,那辟支佛要斷什麼?要斷塵沙煩惱。塵沙煩惱在他這個階位上斷掉了,他就升級了,他就變成菩薩。菩薩有塵沙煩惱的習氣,沒有塵沙煩惱,有塵沙煩惱習氣。菩薩再把塵沙煩惱習氣斷掉,他就成佛了,十法界裡面的佛。

  所以十法界裡的佛,見思、塵沙連習氣都斷乾淨了,那他斷什麼?他斷無明。無明煩惱斷盡了,他就脫離十法界,到哪裡去?到一真法界去了,就是實報莊嚴土。到實報莊嚴土他的身分就變了,圓教初住菩薩。諸位要曉得,妄想分別執著全斷了,也就是無明煩惱、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統統斷了,可是習氣還沒斷。見思的習氣可以斷,有方法斷,塵沙習氣也有方法斷,無明習氣沒法子斷,因為你想個方法,你往下墮落,你又起心動念了。無明斷掉是不起心、不動念,不起心、不動念還有什麼?沒辦法了。這怎麼斷法?隨它去,時間久了,慢慢就沒有了。

  所以古德,你看佛經上也講斷習氣,專門講斷無明習氣。習氣,它舉個比喻,譬如酒瓶,這個瓶子盛酒的,酒倒乾淨了擦乾淨,確實一滴都沒有了,聞聞還有味道,那個味道就是習氣。怎麼辦?瓶蓋打開放在那邊,放上半年、放上一年,再去聞沒有了。只有用這個方法,除這個方法之外,沒有第二個方法。所以,實報莊嚴土的人叫無量壽,因為這個習氣要多少時間才能夠斷掉?要三個阿僧祇劫;換句話說,實報莊嚴土的壽命是三大阿僧祇劫,就是無量壽。三大阿僧祇劫到了,那個習氣完全斷掉了,他就成佛了,妙覺如來。妙覺如來不住實報土,實報土也不見,還是一場夢。實報土是無明習氣變現出來,有習氣就有,沒有這個習氣,它就沒有了,實報土沒有了。所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包括實報莊嚴土。

  這個實報土不見,什麼東西出現?常寂光出現了。常寂光就是自性,回歸自性了,回歸自性就是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也就是說,想想我們看這個電視一樣的,裡面畫面統統沒有了,這螢幕在,回歸到屏幕了。從前都沒有回歸到屏幕,都是跟著相走,相生你就生,相滅你就滅。這一次回歸屏幕,永遠不生不滅,沒有生滅了。我們用這個比喻,諸位能夠有一個很清楚的概念,這是完全從理上講,理上顯出這個事相,我們就明白了。我們最初一念不覺,迷了,到最後成佛,到妙覺果位,回歸到自性,這是一個大的循環,回到原點。現在科學家有這個說法,但是講得不清楚,他們講是什麼?零點極限點,零點能量的極限點,有這個意思,就是沒有講清楚,不像大乘講得這麼詳細、講得這麼明白。了解這個道理跟事實真相,就知道不放下不行,一定要放下。離欲深正念,這一句話比什麼都重要!全在這一句。

  章嘉大師早年教我,就教我看破放下。看破幫助你放下,看破明白了、清楚了,這知道是要放下,全是假的,假的你執著它幹什麼?沒有一樣是真的。你放下多自在,多快樂!人生最高的享受是放下,不是擁有,擁有愈多愈麻煩,累贅愈大,擁有是包袱,包袱統統放下,你多輕快!要知道不但是世間法要放下,佛法也要放下,《金剛經》上說得好,「法尚應捨,何況非法」,那個法是佛法。法要捨,非法更要捨,統統捨乾淨就成佛了。統統捨乾淨,就是法身菩薩,還有習氣,習氣難斷。在實報莊嚴土,其實實報莊嚴土裡面的智慧、神通、道力已經完全現出來了,確確實實你有能力到十方世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眾生喜歡佛來度他,你就現佛身度他;眾生喜歡比丘身得度,你就現比丘身。像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應以什麼身得度,你就能現什麼身,你能幫助他,一點障礙都沒有。只有一個障礙,障礙你回歸常寂光,就這個,其他的什麼障礙都沒有,跟常寂光裡面的如來智慧、神通沒有兩樣。所以無始無明習氣不礙事,不像見思、塵沙那個習氣礙事,無始無明習氣不礙事,說它礙事,只障礙回歸常寂光,除這一個之外,它什麼都沒有妨礙,跟證得圓滿佛果沒有兩樣。這個在極樂世界可以快速完成。

  那要求我們這個條件,我們要想走向最高的階層,離欲深正念,你只做到這個,世出世間一切法統統放下,不要再關心,立刻就超越。這樣的人念佛往生是上品上生,我們大家都可以爭取。這別人幫不上忙,佛也幫不上忙,自己放下。放下不是事,是心,事沒有障礙,事事無礙,怕的是這個東西放在心上,這個麻煩。是叫你把心裡的東西清除乾乾淨淨,事上一天到晚圍繞都沒有關係,一點妨礙都沒有。事事無礙,理事無礙,礙的是心,心上有那就是麻煩事,必須把心放下。心要它空、要它淨,平等就是空,空才平等,有絕對不平等,要清淨、要平等。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