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淨土大經科註  (第三一四集)  2012/4/28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314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註》第六九二頁第三行,科題「所受用」,辛一「總顯」。

  前面一品給我們說的是「能受用」,能受用是人,每一個往生到極樂世界,在極樂世界的生活是平等的受用,這個跟十方世界不一樣。十方世界一切眾生的受用,包括菩薩,都是自己業力所感召的。譬如我們這個世間,造善業的就有善報,造惡業的就有惡報。譬如過去生中喜歡修財布施,這一生當中就得財富,沒有修的他就得不到,所以有貧富的差別。如果修法布施,這一生當中就得聰明智慧的果報;喜歡施無畏,幫助別人離開恐怖、離開災難,這一生得健康長壽的果報。十方世界大概都是這樣子,唯獨極樂世界例外。無論什麼人,前面我們看到,往生極樂世界的人品類很多,最高的有等覺菩薩,有法身菩薩、有三賢菩薩、有聲聞緣覺、有六道眾生,六道眾生裡面還有地獄、餓鬼、畜生往生的。也許有人懷疑,地獄、餓鬼、畜生這都造很重的罪業,他怎麼能往生?

  我們過去在灌頂法師《大勢至圓通章疏鈔》,他老人家給我們列了念佛一百種果報,第一條就是無間地獄。我們那個時候年輕,初學佛,看到這一條覺得很不公平,念佛再不好也不至於墮地獄,為什麼它前面就是念佛墮惡道?第一百條(最後一條)念佛成佛。這裡頭告訴我們真正的事實真相,念佛是沒錯,你念佛的目的何在?如果我們念佛,打佛七,在一起共修,建立道場,好事情,但是如果我們的目的是在營利,用佛教這種手段求自己的名聞利養,這就是地獄的罪業。用心不善,可是念佛是善,這種人雖然墮地獄,比較容易覺悟,一覺悟、認錯,懺悔業障,求生淨土,真能往生。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第十八願裡頭說的,臨終十念必生。但是後頭有一句,五逆十惡,毀謗佛法,這個例外,這個不能往生。這一願,古來的祖師大德說法不同,有的人肯定。這雖然是個念佛人,他造五逆十惡,提婆達多就是個例子,當年在世對釋迦牟尼佛嫉妒障礙,破和合僧,毀謗大乘,陷害佛陀,標準的五逆十惡罪,他墮地獄了。他不是不學佛,他也學佛,也挺認真的,在地獄裡頭他的享受,這佛在經上說的,跟忉利天相似;是在地獄,但是生活就像在忉利天。可見得果報各有各的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善惡不能抵消。他造的惡是墮地獄,但是他在佛法裡也有些好的地方,他在地獄裡頭還享福。他能不能往生?只要他求生淨土肯定能往生。從這個地方看到阿彌陀佛慈悲,真是廣大圓滿。那你不懺悔,他就沒有法子,這是障礙。

  一認錯、一懺悔,求生淨土,阿彌陀佛依然攝受,這個話是善導大師說的。善導是唐朝時候人,是我們淨宗第二代的祖師。古大德註疏裡面有說,他老人家是阿彌陀佛應化在中國,以比丘身出現,這個話可以相信。在日本幾乎都肯定這樁事情,日本人對中國祖師,善導跟智者大師是他們最尊敬、最崇拜的。也許是在那個時代,日本的出家人在中國留學,多半都是依止善導大師,所以日本的淨土宗非常興旺;再就依止天台智者大師,所以天台宗在日本傳得非常廣。所以五逆十惡還是念佛,臨命終時最後一念是關鍵,最後一念錯了,帶著有嫉妒、瞋恚,那就到地獄去了。這些人,我們相信他有深厚的善根,墮到地獄之後他就會後悔,認真懺悔,改過自新,求生淨土。我們知道地獄裡頭有佛菩薩在其中,就是幫助這一類的人,地藏菩薩是領導人。「佛氏門中,不捨一人」,我們相信這個話是真的,不是假的。諸佛菩薩無盡的慈悲,對於一切眾生,造作極惡業的眾生也沒有瞋恚,也不會恨他,這是自性圓滿的性德。

  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給所有的眾生,只要是往生到極樂世界,從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一直到法身菩薩念佛往生淨土,實報莊嚴土上輩往生,他們的生活待遇統統是平等的,沒有差別。因為有差別,人心就不平,為什麼你比我好?為什麼我不如你?他生煩惱。阿彌陀佛慈悲,希望他那個世界所有一切眾生個個都歡喜,極樂,沒有煩惱,沒有煩惱就得要平等,他這個平等供養的大願成就了。我們今天在此地看所受用的平等,你看第一句話,這總顯。

  【受用種種。一切豐足。】

  『豐』是豐富,『足』是滿足,你在極樂世界,生活所需要的一定滿你的願望。不像這個世間,這個世間為生活,我們受盡了苦難。念老的註解很簡單,「以福德無量,故感得受用種種,一切豐足」。這個福德無量是稱讚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福報太大了,所以往生到極樂世界是享阿彌陀佛的福報。阿彌陀佛建立極樂世界,是供養我們大家的,只要你想去,他就會來接引你。要去的條件很簡單,第一個真正相信,第二個真想往生,第三個老實念佛,這一句非常重要。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沒有一個法門不講求斷煩惱、消業障,你才能提升境界。淨土講帶業往生,我們的煩惱、罪業要不要斷、要不要消?還是要。不過阿彌陀佛的方法是太善巧了,太巧妙了,讓你不知不覺煩惱沒有了、罪業沒有了。這是什麼方法?就是念佛。你只要一心專念,不要去想煩惱,也不要去想業障,念久了功夫得力了,煩惱自然沒有了,業障也自然沒有了,這個妙極了!

  實際上,佛在經典上這個消息早就透給我們,很多人都知道;雖知道,不是很透徹的了解。經上講過,不論是有意無意,念一聲阿彌陀佛,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有這個說法,這是真的。念一聲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才知道斷煩惱消業障,這個方法第一殊勝,沒有比這個方法更高、更有效、更殊勝的,沒有了。佛在經上講,我們沒有留意,我們自己都感覺得業障很重、煩惱很多,為什麼消不掉?沒有真念,沒認真念,沒有把念佛看得很重,所以你的業障消不掉。如果這句話你真懂、真搞明白了,你能不念佛嗎?我相信念佛這樁事情就分秒必爭,你決定勇猛精進。如果這個世間,有人說念一聲佛號你就能拿到一百塊錢,我想所有的人都念,沒有一個人不念,大家都拼命念,為什麼?有錢。錢不能了生死,不能出三界,這一句阿彌陀佛,那個功德不是錢能夠相比的,它能夠幫助你了生死,幫助你出三界,幫助你得到意想不到的好處。你今天錢再多,你離不開地球,你不能夠遨遊太空,你做不到,到極樂世界全做到了。這一聲佛號,告訴你,全世界的金銀財寶都買不到,你說這個多貴重!大家不肯念。我的比喻不是假的,句句話是真實話。你想想看,一聲佛號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金錢能消得了嗎?把全世界的金錢都給你,你都消不了罪業,你都斷不了煩惱。

  你如果真正了解佛號功德,我相信你會拼命去念。有沒有人?有人,也許我們同修當中就有,這種人一般都瞧不起。一些阿公阿婆,你看他那個樣子笨笨的,好像什麼都不知道,他一天到晚笑咪咪的,手拿著念珠,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天到晚他不停。你跟他講話,他就對你笑,對著你念佛,也不知道聽見沒聽見。一天到晚、一年到頭沒有第二句話,就是一句阿彌陀佛,了不起!這種人往生,告訴你,實報莊嚴土上輩往生,他到極樂世界很快就成佛了。我們人間輕賤他,瞧不起他,正是替他消業障。他沒有把這些事情放在心裡,他心裡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沒有。古大德有所謂,這樁事情「唯上智與下愚不移」。這兩種人只要接觸佛就肯定成佛,一個是上上根人,一聞千悟,他真幹;一個就是下愚之人,他什麼都不曉得,告訴一句阿彌陀佛他就念到底,他就沒有第二念。最難辦的是當中這個,上不上、下不下,你說無知,知道的還不少;你說真幹,他就是放不下。這些事實真相我們不能不把它搞清楚。細心去比較,念阿彌陀佛的功德真正不可思議,十方諸佛沒有一尊佛不讚歎;要不是真實功德,如何感得諸佛如來的讚歎?

  下面「別顯」,一共有四段,給我們介紹衣食住行。第一段「隨意自在」。

  【宮殿。】

  住的地方。

  【服飾。】

  穿的衣服。

  【香花。幡蓋。莊嚴之具。隨意所須。悉皆如念。】

  念老的註解,「又以智慧神通故」。生到極樂世界,彌陀本願加持,所有往生的人皆作阿惟越致菩薩。這就升級了,升得太多,沒有人敢相信,叫難信之法。凡夫,一品煩惱沒斷,到極樂世界怎麼會變成阿惟越致菩薩?阿惟越致是法身菩薩,智慧、神通、道力跟佛差不多,超越十法界,這還得了!圓證三不退。一般菩薩修行到這個地位,就時間上來說要無量劫,為什麼你念幾年佛號你就得到了?這就是修學的,念佛。念佛,一句佛號裡頭福慧是圓滿的,聲聲圓修福慧;不念佛,說閒話,這個問題嚴重,這叫迷惑顛倒。

  諸佛如來最讚歎、最歡喜、最尊重的就是這些阿公阿婆,他們一天到晚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不知道。你問他什麼,他都是阿彌陀佛,滿面笑容,那是什麼?那是極樂世界,他太快樂了,笑是快樂,他沒有憂慮,他沒有煩惱。有煩惱、有憂慮就不會快樂,一天到晚笑咪咪的,那就是快樂。他就在那裡表法,他是極樂世界的人,你看他極樂那個樣子,這個世間沒人能夠跟他相比。別人愈瞧不起,他愈快樂,奇怪,為什麼快樂?他是極樂世界的人,他不是我們娑婆世界的人,娑婆世界苦,極樂世界人樂,決定不會現苦難的現象,他表演的決定是身心歡喜。所以智慧、神通、道力圓修圓證。這個證是什麼?沒到極樂世界已經證得。怎麼證得?他天天快樂,沒飯吃也快樂,沒有房子住也快樂,真樂!他不是假的。他那個樂的滋味我們想像不到,完全不能體會,那是什麼?念佛之樂,念阿彌陀佛之樂。

  你想你要怎樣得到?這部《無量壽經》,黃念祖老居士這個註解,你把它參透了你就得到,你對於極樂世界有真的認識;不但認識極樂世界,也認識十方諸佛世界,真正的法喜就生出來了。所以佛法裡面講修行,八萬四千法門,許許多多的宗派,任何一個法門,印光大師說得好,都要以經教做依據、做基礎,沒有經教那盲修瞎練。經教是幫助你明瞭事實真相,也就是章嘉大師所說的看破。真正看破之後你才能放下,放下什麼?放下煩惱、放下憂慮、放下業障。這個東西統統放下,你能不快樂嗎?這個東西統統放下之後,一心念阿彌陀佛,法喜充滿。你要知道,聲聲佛號都跟阿彌陀佛連線,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這還得了嗎?這不得了!真可惜,知道這樁事情的人確實是太少了。真正知道,你就看,決定他法喜充滿。他那個歡喜,不受我們這個世間任何境緣干擾,他不受,無量的身心歡喜他都現前。這智慧神通。『宮殿、服飾、香花、幡蓋莊嚴之具,隨意所須,悉皆如念』,你想什麼它就什麼現前。

  下面經文給你講,從飲食、衣服、住處,這第一段「隨意自在」,給我們說的這四樁事情。首先說明「食自在」。大家一定很關心這樁事情,到西方極樂世界,極樂世界的伙食怎麼樣,應該是最關心的事情。請看經文:

  【若欲食時。七寶缽器。自然在前。百味飲食。自然盈滿。雖有此食。實無食者。但見色聞香。以意為食。色力增長。而無便穢。身心柔軟。無所味著。事已化去。時至復現。】

  這太理想了,人間天上都找不到。我們先把大意說一說,然後再看註解。在西方極樂世界,實際上他不需要飲食,為什麼?身體結構不相同。我們這個世界的身體是血肉之軀,需要飲食來補充能量。我們的身是阿賴耶的相分,是屬於一種波動現象,今天講的物質現象。西方極樂世界的人身體跟我們不相同,他是法性身。也就是說,我們往生到極樂世界,生到極樂世界就轉識成智。怎麼轉的?自己不知不覺。往生是蓮花化生,在蓮苞裡頭,蓮花還沒有開,自自然然就轉化,我們這個身體轉變成法性身。就好比蠶,蠶大家見過,你看蠶吐絲,牠結成一個繭,牠自己藏在繭裡頭。牠本來是個小蟲,牠在裡面不知不覺的就變成蛾,把繭咬破牠出來了。牠那個身跟前面完全不一樣,前面是爬蟲,現在會飛。我們在極樂世界,那個蓮花就像個繭一樣,就坐在那個裡頭,不知不覺整個身體產生變化。因為那朵蓮花是法性變的,它不是法相,它不是物質,也不是精神,它是自性,是阿彌陀佛本願功德變現出來的。花一開,身相現前,跟阿彌陀佛完全相同,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無量的智慧德能統統現前。這是阿彌陀佛的恩德,這是阿彌陀佛給我們的,不是我們修成的,我們修行沒到這個程度,我們只是抓住這句佛號,這句佛號居然就起了作用,起這麼大的作用。

  佛號到底有多大作用?在這個地方順便給諸位做報告。我們在講本經概要的時候好像我說過,不止說過一遍。隋唐時代是中國佛教的黃金時代,在當時佛教有十個大宗派,兩個小乘,八個大乘,祖師大德太多了。每一個宗派,建立宗派的都是祖師,這些祖師大德不是凡人。他們曾經在一起研究過,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講經教學四十九年,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哪部經第一?這部經可以代表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這些大德們公認《大方廣佛華嚴經》。所以後來人稱《華嚴》為根本法輪,一切諸經、無量法門都從《華嚴》流出。《華嚴》好比是樹根,是本,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教、一切法門那是枝幹、是枝葉,用這個來做比喻,這是根,根本,統攝無量法門,統攝一切經教。這找到了。那《華嚴經》,它到底歸在哪裡?它的目標、歸宿是什麼?這一層一層去問,也被祖師大德找出來了,《華嚴》、《法華》統統歸《無量壽》。《華嚴經》到最後,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最後的這一參,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究竟圓滿。這樁事情,梅光羲居士在這部經的序文上講得很詳細,最後歸淨土。

  佛法法門眾多,但是有三種經你必須要修行的,等於說必修課,其他的是選修,必修的是三門。那就第一個是戒律,戒律是行門,必須要修的。第二個解門,就是這部經,這部經稱為中本《華嚴》。《阿彌陀經》稱為小本《華嚴》,小本《華嚴》說得太簡單了,蓮池大師用《華嚴》來解釋《阿彌陀經》,十門開啟。《無量壽經》講《華嚴》的十玄統統具足,解門。如果有時間,有這個能力,你學《華嚴》;如果我們沒有那麼多的時間,也沒有那麼大的智慧,我們就學《無量壽經》,幫助我們認識佛教、認識大乘,明瞭諸法實相。最後是行門,行門就是真幹,真幹就是一心專念阿彌陀佛。

  我們要從古大德再往下推,你看一切經裡頭推選出《華嚴》,經中之王,《華嚴》最後歸《無量壽》。《無量壽經》這個本子有四十八品,哪一品第一?我們追蹤,四十八品裡頭第六品是阿彌陀佛自己說的,不是釋迦牟尼佛說的。釋迦牟尼佛轉告我們,我們相信釋迦牟尼佛所說的,字字句句都是阿彌陀佛的原話,最重要的。四十八願有四十八條,哪一條第一?再找,古大德給我們選定了,用不著我們再操心,第十八願。十八願講什麼?十念必生。這個十念是在臨終的時候,臨終斷氣之前,你念十句阿彌陀佛,真想到極樂世界,佛真來接引你。

  行門什麼第一?念佛第一。這法門真不可思議!千萬不能把它看輕,看輕了是對不起它。一門深入,戒定慧三學圓滿具足。遵守這個方法,這就是持戒。不夾雜,不懷疑、不夾雜,一向專念,這就是戒律,念久了就得念佛三昧。得念佛三昧是事一心不亂,再向上提升開悟了,因定開慧,智慧一現前那是理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跟禪宗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是同一個境界,他們是用參究的方法,這是用一句佛號,能幫助我們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我們成佛到極樂世界去成佛,成佛要跟阿彌陀佛完全相同。這些無比的殊勝,太殊勝了,顯示出名號功德真正不可思議,無與倫比,沒有一個法門能跟它相比。

  雲南仲巴活佛送了我兩部經,藏文的,它有漢文的翻譯,我看了,跟《無量壽經》一樣,跟阿彌陀佛一樣,裡面提倡的一向專念。密宗裡頭修往生淨土的法門,一點差別都沒有。那個經的經義,取《無量壽經》、取《觀經》、取《普賢菩薩行願品》。由此可知,無論哪個宗,走到最後統統歸淨土。怎麼說?一切法門終極的目標是華藏世界,到華藏世界之後,由文殊、普賢率領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到極樂世界去向阿彌陀佛學習。這就是殊途同歸,到最後一定到極樂世界。現在不想去,到那個時候你一定就想去了,由文殊、普賢率領這些人。這是說明自性本具智慧神通之力,加持給每一個往生的人,在極樂世界得到平等的待遇。

  我們現在看念老的註解,這個註解,了不起的一種註解,不是黃念祖老居士自己的意思,它是集註,集經論、祖師大德註釋的大成。這個註解裡頭,引用了八十三種經論、一百一十種祖師大德的註疏,寫成這部註解。所以這個註解是集註,我們就特別珍貴。讀這一部註解,你看看,你讀了一百九十三種介紹淨土的精要、精華,最重要的這些典籍,實在是非常非常的難得。我們展開經卷,不能不先感恩,夏蓮居老居士的會集,黃念老的集註,給我們提供了這麼多的參考資料。我們自己去找,一生未必能找得齊,他居然找得這麼齊整。我當年跟他見面,到北京去看他,在他的書房,書房也就是臥房,不大,堆著這些典籍。我向他請教,你這書從哪裡來的?我們想找都找不到,《大藏經》裡頭也沒有這麼齊全,從哪裡找來的?他給我說感應不可思議,佛菩薩替他找的,佛菩薩送到他那裡去的。這是真的,我相信。你有這種大慈悲心,幫助世尊,末法九千年一切眾生要依這個法門得度。這師徒二人,夏蓮老是他的老師,黃念祖老居士是夏蓮居的學生,這師徒二人,我深深覺察到,他們到這個世間來就是幹這樁事情。

  這樁事情碰到我,我跟它也特別有緣分。我在台灣,律航法師從大陸到台灣,帶了三本這個會集本,夏蓮老的會集本,這三個本子都送給李老師了,李炳南老居士。李老師看到非常歡喜,特別是前面一個長序是他老師寫的,梅光羲是他的老師。所以將這個本子,在台中好像印過兩次,在台灣流通。自己還講了一遍,就在經本上加上註解,叫眉註。這個本子以後給我了,我如獲至寶!我在海外、在台灣先後講過十遍,都是依李老師的眉註。

  好像是一九八七年,黃念老到美國去訪問、去弘法,在美國一個月。有同修給我介紹,沒見面,通電話,無量的歡喜。因為什麼?我在海外講《無量壽經》,用的是夏蓮老這個會集本,他在國內弘揚也是用這個本子,用這個本子講經、弘揚只有我們兩個人。他那個時候,這個註解初稿才完成,用油印,油印的本子。我想油印不會超過一百本,一百本字就模糊了。他帶了一套到美國,就把這一套送給我,我一看這麼好的個註子,這麼多好的參考資料,如獲至寶!真是經上所講的如貧得寶,無量的歡喜。我就請教他有沒有版權,如果有版權那就不談了,沒有版權,我說我大量的翻印。他告訴我沒有版權,歡迎翻印,還要我給他寫一篇序文,序文都在這個經上,要我給他題字。

  所以我很快就到北京去看他。他老人家在世,大概我每一年至少到北京去三次,去看他。那個時候還有一些好朋友,趙樸初老居士、茗山法師,還有天主教的一位長老,傅鐵山總主教,我們都是很談得來的朋友。現在這些人都往生了,老朋友都沒有了,自己年歲也大了。承蒙香港同修的愛戴,幫助我在此地定居,我說好,定居下來,晚年專講《無量壽經》,其他的都不要了,統統放下,專念阿彌陀佛。你們曉得什麼意思?這句佛號太寶貴了!福慧都在裡頭。念一聲佛號,比得一萬兩黃金還值錢。你們不幹我幹,你們不識貨我識貨。一萬兩黃金算不了什麼,不能買生死,這個東西可以幫助我了生死出三界。

  人這一生遇到這個法門,確實是開經偈所說的,「百千萬劫難遭遇」,彭際清居士所說的,「無量劫來希有難逢的一日」,我們遇到了。遇到不認識就沒法子,認識之後趕緊抓住,我這一生決定成就。萬緣放下,一心皈依這一句佛號,南無阿彌陀佛,不得了!這真正是寶,遍法界虛空界沒有能跟它相比的,這個寶。諸位今天到香港來訪問,參加這一會沒有白來,你們是念佛很久,不知道寶,不曉得這寶貴,今天你就知道了。知道了我相信跟我一樣,每一分鐘、每一秒鐘都不能讓它空過,叫分秒必爭,這一句佛號決定不間斷。我們的歸宿,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是我們的老家,阿彌陀佛是我們的大家長。

  佛在經裡講得很清楚,「自性彌陀,唯心淨土」,這是說什麼?我們跟西方極樂世界是倫理的關係,是一體、是一家,阿彌陀佛是我們自性彌陀,極樂世界是唯心淨土,是自己的心性,不是別人的。所以極樂世界真的是老家,一點都不假,阿彌陀佛真的是親人,別看錯了,比父母還要親切。想回去哪有回不了的道理?只是自己迷惑顛倒,把老家給忘掉了,他才對這個不關心。真正明白了解,決定要回頭,決定要到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一生圓滿成就。

  註解裡面跟我們介紹『七寶缽器』,這個缽器就是我們今天講的餐具,這個解釋大家就懂了,餐具。「簡稱缽,梵語為缽多羅。譯為應器,或應量器」。這是什麼?印度出家人托缽的時候,他所用的器具。對於在家學佛的同學,我用餐具大家就更容易明白。桌上所擺的都是餐具,裝湯的、裝菜的、裝調味的,飯碗、碟,這些東西,這些餐具。『自然在前』,你想吃飯的時候,這些餐具都在你面前。你看《漢譯》,這是五種原譯本裡頭最早的,《漢譯》本,「滿其中百味飲食自恣」,這個滿其就是指的缽,指的餐具,餐具裡面你想吃的這些東西都盛滿了。「若隨意則至。亦無所從來,亦無有供作者,自然化生」,這是原本的,《漢譯》的原文。「是知缽器飲食等等,皆彌陀本願所感。故不須造作,自然出現」。

  誰供養的?極樂世界這種享受,跟我們欲界第六天,他化自在天,享受是相同的。諸位想想,他化自在天,他是指誰?第五天化樂天。第六天動個念頭想要什麼,第五天就變化去供養,他自己連變化都不需要,多自在。西方極樂世界,這些所有你需要用的東西,無論是吃的、穿的、住的,你想得到的,統統都是變化,念頭一想,東西就在面前。什麼人變化供養?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大施主,就像母親一樣,兒女想要什麼他都準備好了,都給你供養來了。我們對阿彌陀佛感恩的心自然就生起來了,念念感恩、天天感恩,感恩不盡,佛對我們的照顧太周到了。心裡才動念,東西已經給你擺在面前;你不要,不要就沒有了。所以也不要去整理,也不要去儲存,也不要去洗碗洗碟,不需要,沒有了。變化所作,自然出現。

  『百味飲食』。「百味,指百種好味。又《大論》」,《大論》就是《大智度論》,「有人言,能以百種羹供養,是名百味。餅種數五百,其味有百,是名百味」,這有很多種講法。「有人言,百種藥草藥果」,藥草、藥果,「作歡喜丸,人飲食,故百味」。這個歡喜丸是印度一種餅,點心,一種點心,很好吃的,裡面有很多這些材料做成的,味道非常美好,這是百味。其實,我覺得百味應該,這個註解上沒有,古時候的帝王,皇帝吃飯,他的菜一百道。皇帝吃飯就一個人吃,沒有人敢陪他,一個人吃一百道菜。那個菜碗多大?像我們醬油碟那麼大,不大,我是見過。宮廷裡面,御廚做出來的東西非常精緻,東西很少,色香味確實配得好,這是御廚裡面做出來的。那換句話說,在那個地方吃東西享受跟人間帝王一樣,百味飲食是帝王。

  下面這是念老的話,「按菩薩之果報食與神通變化食,有無量味」,這是從佛法修學境界上來講。如果我們修到菩薩的地位,菩薩比聲聞、緣覺要高,聲聞是阿羅漢,緣覺是辟支佛,菩薩比他更高,所以他們的果報不可思議。從食,飲食跟神通,這變化食,也像第六天王一樣,有無量味。「彼土甘露味食,焉可思議」,彼土是極樂世界,甘露是天人的飲料。天人最好的飲料是甘露,這種飲料幫助人身心健康、增長壽命、延年益壽,這不可思議。「所謂百味者,只是順此方習俗耳」,說百味確實是隨順我們這個世間人所講最豐滿的餐飲,最豐富的是帝王,帝王是一百道菜。

  下面說『實無食者』。「因彼土眾生,蓮花化生,清虛之身,無極之體,本無饑渴之苦,故無食者」,確實,西方極樂世界這個事情省掉了。你看我們為飲食操多少心,浪費多少時間。西方極樂世界人是法性身,居住的法性土,不需要飲食。不需要飲食,為什麼經上提飲食?這是什麼?像我們這個世間去往生的人,我們天天要吃三餐,養成習慣了,到時候就想吃。你初到極樂世界,這個習氣還沒有斷掉,有時候會想起,好久沒吃了,它東西就現前。現前之後一想,現在不需要了,我在極樂世界,東西就沒有了,所以變化所作。到你一覺悟,不需要了,立刻就乾淨,就沒有了。這是什麼?習氣起這個作用。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神通跟你起感應,你的念頭起是感,阿彌陀佛就應,就變現這些東西在你面前。

  感應是真的,不是假的。前面我們曾經提到感應的一個真的事情,虛雲老和尚朝五台山。有同學查到了,資料我還沒看到,好像是從普陀山去朝五台。那個時候他四十多歲,虛雲老和尚四十多歲,從普陀三步一拜拜到山西五台山,三年,走了三年。三年當中兩次生病,都遇到一個叫化,文吉,來照顧他,幫他調養。十幾天病好了,身體恢復了,繼續再拜,這兩個人分手。第二次生病的時候又碰到這個叫化,有緣。他感恩,問他叫什麼名字,他告訴虛雲老和尚,他叫文吉,文章的文,吉祥的吉。問他住在哪裡,他說我就住在五台山,五台山的人都知道我。虛老拜到五台山就到處打聽,沒有人知道。到寺廟裡,把這樁事情告訴大家,寺廟的人說,那是文殊菩薩化身,他才恍然大悟。這感應。你看發一個念頭,發個心,要去朝五台,文殊菩薩就在你身邊,時時刻刻照顧你,真遇到災難他就現身,就來照顧你,感應道交不可思議!

  我們真正發心念佛,求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就在我們身邊,就跟文殊菩薩在虛老身邊一樣的道理。你要真心,又想到極樂世界,又捨不得離開這裡,這不行,這個沒有感應。真正把這個世界放下了,對這個世界毫無留戀,一心嚮往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就在你身邊,等待緣成熟,他就來接你。我們只要這個心不退轉、不改變,什麼時候去不要去想,一切阿彌陀佛安排,這多好!我們多自在,身心沒事,一切聽阿彌陀佛的。早一天也行,現在去也可以,沒有留戀,歡歡喜喜,再住幾年也沒有問題。住在這幹什麼?住在這做為好樣子給別人看,這就是住在這的道理,讓大家看到我這個樣子,對念佛就生起信心,多帶一些有緣人往生,這就好!阿彌陀佛的本願沒有別的,就是希望我們早一天求生淨土,到極樂世界去學習,那是修行最殊勝的道場。

  念老下面這幾句話,「但為意樂而食也」,這習氣,剛才我說了,我們想起想吃,它就現前。「故見色聞香,以意為食」,看到這些菜餚,聞到這個香味,不想再吃了,這東西就沒有了,乾乾淨淨。「又此妙食,具增上用」,這個增上用全是心理,「能增色力」,增長體力、增長光彩,「而無便穢」,它不需要腸胃消化。「復顯彼土一切」,彼土是極樂世界,極樂世界一切法,日常生活一切所需,「悉皆超世希有」,不但我們這個世間沒有,十方諸佛剎土裡面的十法界統統沒有。「又食者身心柔軟,於此妙味亦無貪著」。會不會起貪心?不會。為什麼?想,它就來了,不想它就去了,還有什麼貪著的?我們這個世間人為什麼有貪心?想它不來,要來了之後寶貴,怕丟掉,患得患失,有這個念頭。西方極樂世界沒有,無論你想什麼,你想它就現,你不想它就不現。所以極樂世界之殊勝微妙不可思議。

  「本經《菩薩修持品》」裡頭說,「於所受用,皆無攝取」,這是我們今天都要學的。所有一切受用,這個攝取是什麼意思?就是我們所謂的擁有、佔有,這是我的,不是別人的,這個念頭不好。我要控制、我要佔有,攝取是這個意思。極樂世界對於所有一切法不會生這個念頭,為什麼?他太自在了,你想有它就來了,不要它就沒有了,何必要佔有?沒有這個必要。跟我們這邊情況完全不一樣。所以現在我們生活在這個世間,要把這兩句話落實在生活當中,要隨緣,恆順眾生,有,很好,沒有也好,決定不起控制的念頭,決定沒有佔有的念頭,你的心就自在。因為控制很苦,佔有更苦,患得患失,你說你多苦!這個念頭放下了,雖然不能得大自在,大概七、八十分的自在你有了,你就快樂無比。

  我們這個世間人為什麼那麼苦?樣樣都想佔有,樣樣都想控制,樣樣都想我來分配,這自找苦吃。不知道一切法畢竟空、無所有、不可得,《大般若經》上佛說的,真的不是假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金剛經》上說的。你怎麼能佔有?佔有完全是個幻想、妄想,不是事實,事實上你要覺悟。人都怕死,你知不知道每天晚上都死一次?你睡覺睡著了,不等於死人一樣嗎?睡熟了,人家把你抬到別的地方去你都不知道,這有什麼可怕的?所以,睡到床上睡著了,哪一樣東西是你的?你能夠佔有哪一樣?連你的身體都不能佔有,你還想佔有身外之物,這糊塗到所以然處,這真叫迷惑顛倒,無知!

  所以,連身體都不佔有。你要果然對身體沒有佔有的觀念,你的身體決定健康。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病?因為想佔有這身體,又想眼睛好,又想腸胃好,那怎麼辦?找一些補藥,全把它補壞了。最健康的就是最自然的,吃那些補的東西飲食不自然,不自然就得長病。釋迦牟尼佛每天吃飯,外頭托缽,給什麼吃什麼,健康長壽。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他清淨,身心清淨。現在我們知道,清淨心不受污染;換句話說,我再說明白一點,不受病毒的污染,清淨心,病毒東西到他口裡病毒就沒有了,就化解了,他不受。第二個,慈悲心能解毒。不用醫藥,心地清淨、慈悲,吃什麼東西都沒有問題,都有養分,何必要挑挑揀揀的?浪費那麼多精神,浪費那麼多時間,為什麼不拿這些時間、精神去念阿彌陀佛?全都搞錯了,搞錯的人太多了。

  我們初學沒有看到好樣子,所以這樣好的法門,在這個世間流傳,功效並不是很好,實在講,還是真正明白通達功夫不夠。真搞清楚、真搞明白了不一樣,死心塌地,知道念佛的人得阿彌陀佛的保佑,得阿彌陀佛的照顧,比什麼都可靠,比什麼保險都可靠。富貴的人有保健醫生,阿彌陀佛比保健醫生高明多了,你要相信!真念佛,就是這個世間最有智慧的人、最有福報的人,誰來給你當保健醫生?阿彌陀佛。這個世間,再大的富貴請不到阿彌陀佛來當他的保健醫生,我們可以。要真正相信,不能有絲毫懷疑。

  「又云:捨離一切執著。故無所味著」。味,百味,大家喜歡的,怕的是執著。極樂世界人沒有執著,衣食住行自然莊嚴,無與倫比。起不起貪心?不起。為什麼?太多了。這個世間,對於珍寶人起貪心,它太少了,所謂物以稀為貴。極樂世界的珍寶太多了!你看這個世間人,黃金看得很重,做成首飾戴在身上。極樂世界黃金幹什麼?鋪馬路的。像我們這個世間柏油,柏油是鋪馬路的,什麼人拿著柏油做首飾戴在身上?沒有。我們這邊的七寶,琉璃、翡翠、寶石、金剛鑽,這個東西在極樂世界是建築材料,太多了,到處都是。人家要不要?不要,看都不看一眼,太多了。其實,我們這個世間也一樣,對我們的生命,至關緊要的不是飲食,飲食,十天不吃飯還餓不死,十分鐘沒有空氣就要命,誰貪空氣?空氣這麼重要,你想想看,比黃金重要、比珠寶重要,那個東西有沒有沒有關係,空氣十分鐘沒有要命!沒人貪空氣,它太多了,取之不竭,用之不盡。西方極樂世界所有這些珍寶,就像空氣一樣無量無邊。所以變成每個人對這個不會起心動念,極樂世界,貪瞋痴慢疑自然就斷掉了;這個世界不容易斷,到極樂世界自然斷了。「食已」,吃完之後,「自然化去」,沒有了,「欲食時隨意復現」,什麼時候想到,它什麼時候就現前,「一切自在無礙」。

  「又此經文,正顯《往生論》中莊嚴受用功德成就。偈云:愛樂佛法味,禪三昧為食」。這說出來,極樂世界用什麼來養身體?用佛的法味,用禪三昧。這就是人的身體需要飲食補充能量。西方極樂世界人的身體跟我們身體不一樣,他的能量怎麼補充?他的能量是聽經聞法,阿彌陀佛講經教學沒有中斷。西方極樂世界的人不需要飲食,不需要睡眠;我們這要睡眠,人生在世,差不多三分之一的時間在睡眠裡頭,你要浪費多少年!人生縱然活到百歲,睡覺的時間大概是三十年。吃飯都是浪費時間。極樂世界人不需要吃,不需要睡眠,精神飽滿,精力充沛,他是法性身。所以,他要的是禪悅為食,他得到的是法喜,得到的是法味。

  古人有一句話說,「世味哪有法味濃」,世間這些滋味,無論是身攝取的,或者是心理享受的,精神的快樂,跟法味比差很遠。這些事情,學佛的同學,真正用功的人都有。我們初學講經,準備功課,要查這些資料,往往晚上沒有事情,還清淨,沒有人干擾,好讀書。愈查愈興奮、愈歡喜,天亮了不知道,怎麼天亮了?好像是二、三個小時,實際上工作七、八個小時,沒有感覺到累,沒有想到累,歡喜。從這個地方就能體會,經教沒有入進去,入進去之味其味無窮,你捨不得離開它。一天不吃飯可以,一天不睡覺沒有關係,一天不讀經不行!這個法味滋養我們的身心,讓我們真正喜樂。古人所謂「人逢喜事精神爽」,真快樂!這種快樂,必須深入經藏你才能享受到,你要不深入經藏你享受不到,是真的,不是假的。

  我們親身享受,我問我的老師,李炳南老居士,他享受;問我們的同學,真正都是發心講經教學的,個個都有,不是我一個人,很多!這兩天,跟諸位上課的胡小林居士,他有,每天研究經教至少十個小時,他快樂無比。專心學習的時候,這十個小時當中電話都不聽,任何人都不接見,就像閉關一樣,樂此不疲。為什麼?快樂、享受!世間不能比,你們世間一般人看電視、看電影,聽一些歌舞,以這個為樂,我丟掉這個東西五十餘年了。不看電影、不看電視、不看報紙、不看雜誌,一切世間人所謂娛樂場所我沒有涉及,五十餘年。我每天的快樂在哪裡?在經教裡頭,法喜充滿,真快樂!法味確實比世味濃,世味比不上法味。

  三昧就是清淨心,禪三昧為食。清淨心、平等心,這是真心。清淨沒有染污,離一切染污;平等,離一切高下。出家人,上面跟一些國家領導人平等,我見過很多,下面跟販夫走卒、跟要飯的也平等,這裡頭有樂趣。跟什麼樣的人見面都歡歡喜喜,為什麼?於人無爭,於世無求,這才叫真正自在,這叫真正富足。什麼叫富足?你看有錢的人,有幾億財富,他還想要,不知足,還患得患失,他很苦!知足就快樂,不求了;你還有求,你不如我,我都不求了你還有求。所以,於人無爭,於世無求,這是釋迦牟尼佛給所有出家弟子定的標準。為什麼?你能嘗到法味,你能快樂無比。人只要無求,沒有欲望,心開意解,心是清淨的,清淨心生智慧不生煩惱,這多快樂、多自在。一有求、一有爭,那叫造業,不但自己生煩惱,還有業報,沒有辦法出離輪迴,生生世世冤冤相報,沒完沒了,太苦了!這是我們不能夠不知道的。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