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大乘無量壽經  (第四十五集)  1999/4/17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檔名:02-034-0045

  請掀開經本,《科會》第十三面,經文倒數第五行,我們從這一段念起:

  【欲令我作佛時。智慧光明。所居國土。教授名字。皆聞十方。】

  前一次講到『所居國土』。『教授名字』,這裡面有人、有法。人的名字,就是今天我們所說的西方三聖: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這個是人。法,的指淨土三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佛說阿彌陀經》。在中國後代的祖師大德們,又將《行願品》跟《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這兩種,附在三經的後面,就是現在我們所熟知的淨土五經。再加上天親菩薩的《往生論》,這是天親菩薩修學淨宗的心得報告,無論是理論、方法、境界,都很值得我們做參考。這是現在淨宗全部的經典,「五經一論」。

  法藏比丘願不可思議,國土是極樂世界,在我們現前是彌陀村,我們要把彌陀村這個概念,弘揚到全世界,從彌陀村接引通往西方極樂世界。所以「國土,教授名字」,『皆聞十方』,這是法藏的願望,「願普聞」,科判裡面說得很清楚:「正報妙」、「依報妙」、「名號妙」。妙的意思很深,真正是妙到不可思議,如果不是深入經藏,深解義趣,不知道這三種妙處。阿彌陀佛的三身:法身、報身、應化身,不僅僅是皆聞十方,實在是遍照十方,無處無時而不在,這是正報妙。所居國土是極樂世界,極樂世界這一個世界,就攝受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世界。這是世尊在佛法當中,為我們介紹十方諸佛國土所見不到的,唯獨彌陀淨土殊妙。

  十方世界一切眾生,憑什麼往生極樂世界?就憑這一句佛號。古大德為我們講解,四十八願裡面哪一願最殊勝?古德都肯定第十八願。十八願說的是什麼?名號功德不可思議,臨命終時一念、十念皆得往生。因此在日本有所謂「本願念佛」,意思沒錯,能不能往生?我看未必。什麼原因?他跟阿彌陀佛的本願不相應。而是什麼心理?僥倖、投機、取巧,你們都要很用功修行,我不要修行,我是本願念佛;也不必吃素、也不必持戒,什麼都不必,就抓住這一願將來就往生,造成很大的誤會。臨終一念、十念是哪一種人?一生當中都沒有遇到淨土法門,臨命終時才聽到善知識勸導,他一下就省悟過來,這才行。那個人,那真正叫回頭是岸,縱然一生造作惡業,也行。

  古時候,張善和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唐朝時候。我們要曉得,他是個屠戶,殺牛為生。臨命終時,見到很多牛頭人來問他討命,這個時候幸虧他神智清楚,他不迷惑,他就叫著「救命」!緣遇得好,剛好在喊救命的時候,就有一個出家人從他門口經過聽到,聽到裡面喊救命。這個出家人裡面看看怎麼回事情?張善和告訴他,好多牛頭人問他討命。這個出家人點了一把香遞給他,叫他大聲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他就照念,念了幾聲,他說牛頭人不見了,阿彌陀佛來接引他,就往生了。這個人多生多劫善根福德因緣,一剎那當中成熟,這才有可能。你想一想你臨命終時,能不能遇到這個機會?如果遇不到,你還是墮三途。

  所以諸位同修要曉得,本願念佛這個理論可以講得通,事實上太困難,那是存著一種僥倖的心理,「因地不真,果招迂曲」。如果是一個很好的修學方法,佛法傳到中國兩千年,歷代祖師大德早就會教給我們,怎麼可能等到佛法傳到日本之後,日本人發現再傳過來,哪有這種道理?所以我們要清楚,一定要「老實念佛」,特別是在這個時代。這個時代苦難太多,是一個異常的時代,也就是很不正常的時代。一切眾生心理不正常,生活不正常,行為不正常,我們要用一個什麼樣的法門才能得度?夏蓮居老居士示現在人間,就是為這一樁事情而來的,給我們會集《無量壽經》的善本。必須依照這一本經書,要深解義趣,要依教奉行,我們這一生才能得度,這個比本願念佛穩當得多,可靠得多。同修們必須要記住,千萬不能貪圖便利,沒有比這個更便利的。如果一種僥倖、投機取巧的心理,這種心就是妄心,怎麼能夠得生淨土?

  你再想一想,往生經裡面佛告訴我們,凡是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無一不是「諸上善人」。我們不肯修善,還要造惡,臨命終時,抓住這一句佛號還能往生,哪有這麼便宜的事情?淨宗雖然講帶業往生,祖師大德給我們講得很清楚,只帶舊業,不帶新業。什麼是舊業?沒有聞佛法之前造的業,或者對佛法沒有真正認識之前造的業,這個業可以帶。不是說你現在一面學佛,是一面念佛,一面造業,都可以帶得去;你查遍經論,佛沒這個說法,祖師大德沒這個說法,千萬不要誤會。這一誤會,真的是不得了,無量劫來希有難逢的一個機會,我們現在遇到,由於這個誤會,把這個機會錯過了,你說多可惜!

  我今天早晨勸勉同修們,一定要真正發心依教奉行。古來祖師大德教我們,持戒念佛,往生才有把握。佛在這個經裡面,對於持戒念佛就非常重視,本經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這麼長的文字,來教我們持戒念佛。三十二到三十七品,內容就是講五戒十善,佛確實慈悲,把我們修學的標準降到最低的水平,五戒十善。五戒十善都不能受持,諸位要知道,六道裡面來生人道的身分都得不到,你怎麼可能到極樂世界去作佛,哪有這個道理?五戒十善為什麼做不到?第一個,是自己無始劫以來煩惱習氣太重,你要覺悟,要把這些煩惱習氣磨掉。念佛堂念佛,念念要把自性喚醒,念念要求阿彌陀佛、諸佛如來加持,幫助我們從習氣煩惱裡面省悟過來。下了一個決心,立大志,從今而後永離煩惱,你要真幹。順境裡面不起貪心,逆境裡面不起瞋恚,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清清楚楚、了了分明。

  這個境界是什麼回事?佛在《金剛經》上告訴我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金剛經》末後一首偈,我們修淨土的人也不能夠捨掉,要常常記住:「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你才能降伏煩惱。如果隨順煩惱,就是隨順三惡道,就是隨順輪迴,這還得了嗎?隨順佛的教誨,就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機會不容易遇到,彭際清居士講「無量劫來,希有難逢的因緣」,我們很幸運,在這一生當中遇到了,遇到要不能掌握,豈不是空過?空過之後,下一次再遇到,那又是無量劫之後,說明這個機會非常非常的難得。遇到這個機緣,就是遇到永脫輪迴,這一生當中可以圓滿菩提的機會,你說這個機會到哪裡去找?多麼希有,多麼難得!你為什麼會退心?你為什麼會墮落?你對這個機緣認識不清,以為這種機緣是很平常的、不希奇的,你不知道珍惜,過在此地。

  第二個因素,外面境界的誘惑,誘惑的力量太大太大了,比古時候增長千百倍都不止,我們有什麼力量來抗禦這些誘惑?古大德在過去那種淳樸的社會,甚至於釋迦牟尼佛那個時代,佛在經教上教導修行人,要選擇一個清淨的環境,「遠離憒鬧」,熱鬧的場所離開遠遠的,佛家講「住阿蘭若」。阿蘭若是什麼意思?沒有喧擾吵雜的處所,叫阿蘭若。古時候,農村裡面耕田都要靠牛來幫忙,牛叫的聲音很大,修行人居住的地方,農村裡面牛叫的聲音聽不到,以這個做標準。佛教傳到中國,這已經是佛滅度一千年之後的事情,聖教才傳到中國。中國古代的這些善知識、祖師大德們,他們所建立的道場、寺廟庵堂,都在山林之中,距離最近的農村至少也有三里路。大道場都是建立在深山裡面,什麼道理?盡可能避免社會的種種誘惑,讓我們凡夫能夠長時間保持清淨心,道理在此地。

  現在難,資訊發達,交通便捷了,幾乎沒有辦法擺脫誘惑的環境,我們應該怎麼辦,怎樣能夠保持自己?我們自己這一生能不能成就,這是關鍵之所在。尤其是現在電腦很發達,在家同修許多家庭現在都有電腦。未來一個世紀,電腦是每一個人生活必需品,你會隨身帶著,一時一刻都離不開它。它能夠給你顯現,整個世界種種的資訊,都在裡面。這些資訊的內容,誘惑你的,大概佔百分之九十九點九,讓你看到生貪瞋痴慢。電腦是不是好東西?我看不是好東西,我看電腦就是妖魔鬼怪。你必須要跟它交朋友,你一時一刻不離開它,無論到哪個地方,你只一打開就誘惑你,你說這個麻煩不麻煩?我們今天這樣講經,這一點資訊也放在電腦上,那是百分之零點一、零零零點一,太少太少了。可是也許有些有善根的人,偶爾發現、遇到了,他要有善根,這一點東西也能幫助他,幫助他覺悟,幫助他回頭。

  諸位要曉得,今天世間有大災難,你要問災難從哪裡來的?當然,災難是一切眾生無量劫來所做惡業累積起來的。累積的是因,因要不遇到緣,不會現果報。我們要問,緣是什麼?緣就是電視、電腦,惡緣。剛才有個居士,抱了一個小孩來看我,小孩還很小,他問我:怎麼樣能夠叫小孩明心見性?那太難了。你要知道現在的小孩,他只要會開電視了,他自己會開,天天看電視節目,兩、三歲就被電視裡面那些節目污染了,他還能開得了悟?現在許許多多家庭裡面做父母的,我常常遇到,非常感嘆,兒女不聽父母話,學生不聽老師話。為什麼從前兒女聽父母的,學生聽老師的?現在為什麼不聽?都被電視教壞了。他接受電視教育的機會,超過父母的教育,超過老師的教育。電視裡演的是什麼節目?妖魔鬼怪,我們要把這些因素找出來。你們在現在的家庭,你家庭裡沒有電視行嗎?你沒有電視,你的小孩就跑到鄰居去,跑到別人家看去,就出走了,不在家了,你說這個麻煩不麻煩?

  有幾個真正覺悟的人,真正回頭的人,真正能夠控制自己煩惱習氣的人?這種人難得,這種人在今天來講,那就是再來人,不是凡人。他真正是來救度世間劫難,他自己必定依照佛法修學,一定依照《無量壽經》。這不是我們偏讚《無量壽經》,其他經論裡面理論境界都太高了,要求的水平太高,現在人確實做不到。《無量壽經》要求我們的水平是最低,沒有比這個更低了,在行持上只要求我們五戒十善,這到最低水平,老實念佛。本經三輩往生,最重要的一句話,「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

  什麼叫發菩提心?我們起心動念,與本經教誨都能相應,這個心就是無上菩提心。佛在這個經上,教我們怎麼做,我們老老實實做,教我們不可以做,我們決定不犯這個過失,這叫依教奉行,這就叫發菩提心。所以菩提心在本經講的非常具體,是我們這個時代一切眾生,人人都能夠接受,都能夠做得到。阿彌陀佛為我們做增上緣,十方一切諸佛如來也為我們做增上緣,沒有一尊佛不勸人念佛求生淨土。念佛求生淨土,親近阿彌陀佛,是十方一切諸佛如來的願望,我們在本經看到,小本《彌陀經》裡面講得更明白。這一段是「願普聞」。下面這一句,阿彌陀佛平等普遍攝受一切眾生。

  【諸天人民及蜎蠕類。】

  這一句圓圓滿滿包括了六道眾生。六道眾生裡面,諸位同修一定要記住,不包括無色界天。為什麼?無色界天裡面沒有佛說法,佛家常講「三途八難」,無色界天是八難裡面第一條,長壽天。這裡頭沒有佛菩薩去應化,他們壽命雖然長,聞不到佛法,壽命到了,還是繼續要去搞六道輪迴,我們不能不知道。諸佛菩薩應化從哪裡起?從四禪天起,到阿鼻地獄。色界天、欲界天,這六道裡頭,都有諸佛菩薩時常在裡面應化。底下這兩句了不起,看了這兩句才知道淨土超勝,十方諸佛剎土都不能為比。

  【來生我國。悉作菩薩。】

  我們在經題裡面,給諸位同修介紹過,這個經是教給我們平等成佛。阿彌陀佛傳授給我們的是平等法門,都是念阿彌陀佛去往生的;菩薩也是念阿彌陀佛往生的,凡夫也是念阿彌陀佛往生的,天人是念阿彌陀佛往生的,三途惡道眾生也是念阿彌陀佛往生的;各人善惡業習不一樣,念阿彌陀佛沒有兩樣。所以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得的果報也平等,這個不可思議。『悉作菩薩』,「悉」是完全、統統都是,沒有一個例外。只要你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下下品往生也是菩薩,邊地往生的也是菩薩。「悉作菩薩」,他此地沒有說,往生邊地的例外,沒有講。

  做什麼樣的菩薩?後頭我們一念,愈念愈殊勝,愈聽愈不可思議,「皆作阿惟越致菩薩」;不是普通菩薩,普通菩薩不希奇,阿惟越致菩薩。阿惟越致是梵語,它的意思是不退轉。佛在大經裡面告訴我們,七地菩薩還退轉,八地不退轉;換句話說,阿惟越致是八地菩薩。我們是凡夫,煩惱習氣沒斷,只要你的智慧、你的定力,你這一句佛號真正有力量,把你的妄想、煩惱習氣伏住。怎麼個伏法?我們講,會念佛了。當你煩惱那個心才動的時候,趕緊「阿彌陀佛」,把那個念頭轉過來,這個人叫會念佛,這個人叫會用功。你遇見善人、順境,心裡起了一念貪愛之心,「阿彌陀佛」把那個貪心打掉,趕緊念佛。煩惱念掉,這叫功夫得力,煩惱不起現行。遇到惡人、遇到逆境,瞋恨心生起來了,趕緊也是一句阿彌陀佛,把它擺平。這個時候,念佛功夫得力不得力,就在此地。

  如果你的妄想、習氣很重,佛號好像壓不住,大聲念,一定要把它伏住。一天到晚,一年到頭,幹什麼事情?就是幹這一樁事情,時時刻刻照住自己的煩惱習氣,只要心一動趕緊念佛把它壓住,這叫念佛,這叫功夫得力。一切時、一切處、一切境緣之中,總是保持自己的心地清淨平等,清淨平等心生智慧。智慧生起來,你就會看破世界,這個世界形形色色的業因果報、理事性相,你都清楚、都明瞭。明白叫看破,你心地決定不會沾染它,隨緣而不攀緣,你功夫就得力。功夫得力,了生死、出三界,往生才有把握;這個樣子,你這一生才不會失掉作阿惟越致菩薩的好機會。阿惟越致菩薩不簡單,佛在大經裡面講,通常修學這個法門先要斷見思煩惱,我們聽說太難太難了,在我們來說,簡直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見思煩惱斷了,是什麼地位?這個經是大乘圓教,大乘圓教《華嚴經》裡面所說的,見思煩惱統統斷盡了,七信位的菩薩;菩薩五十一個階級裡面,你才是第七年級的菩薩。塵沙煩惱斷盡,你才是第十年級的菩薩;然後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這才是十一年級的菩薩,不錯了,初住菩薩,稱得上法身大士。從初住,我們就曉得,十住、十行、十迴向三十個位次;再從初地到七地,又是七個位次;總共連前面十信位,四十七個位次,到四十八年級才叫阿惟越致菩薩。《華嚴經》上給我們說,證得初住果位之後,要修到阿惟越致,時間是需要兩個阿僧祇劫。兩個阿僧祇劫,第一個阿僧祇劫修滿三賢位,第二個阿僧祇劫修七個位次,初地到七地。第三個阿僧祇劫,八地、九地、十地三個位次。你才曉得多難,證得阿惟越致不容易。

  可是淨宗法門容易,這個法門叫「難信易行」,不容易相信。你要真肯相信,不懷疑,很容易成就。但是一定要受持讀誦,依教奉行,你才能成就。你要說我念佛,我的心、我的生活行為跟經教相違背,那就靠不住,你這一生往生不可靠。你念佛,你起心動念一切行為跟經教都相應,也就是說我所說的、所做的,經上教給我們的,教我們這樣做我們就做,教我們不可以做,我們決定不做,這你才有把握。所以奉勸諸位,這個機會太難得了,一生當中就作阿惟越致菩薩。古大德才講,一念之間超越三大阿僧祇劫。你要說法門快速,哪一個法門能比得上,禪宗比不上,密宗也比不上。禪與密一生當中,怎麼可能達到阿惟越致的地位?禪宗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也不過是初住菩薩的地位,這個我們要清楚、要明瞭。有一類不能接受的人,說西方極樂世界,這是釋迦牟尼佛拿來安慰老太婆們,安慰一些無知識的人。他聰明,釋迦牟尼佛的意思他都懂得。提出地球是圓的,西方在哪裡?我們坐了飛機往西方去飛,幾個小時飛回來了,西方到底在哪裡?希奇古怪的問題很多。唯有老實人得度,唯有老實人得利益,佛說西方,我們就照著這個方向去觀想、去修學。

  實在講,佛教化眾生,包括淨宗法門,沒有一法不是方便法。這個法門,特別得到一切諸佛如來的關懷。臨命終時,決不要懷疑西方在哪裡?一懷疑,縱然往生,也墮落在疑城。決定不懷疑,西方在哪裡沒有關係,阿彌陀佛來接引,你何必要找方向?我們到一個陌生地方,人家開車來接我,我們絕不問,走哪一條路,哪個方向,根本不問,坐上他的車不就到了。這個法門,臨命終時彌陀來接引,所以你不要去問方向,跟著阿彌陀佛走,一會兒就到了。佛說西方,叫我們的心,凡夫的心總要安住一個方向,安住一個目標;否則的話,他覺得無依無靠,太空洞,所以佛說出這個方向。

  古德也有說,這個西方不是我們地球的西方,是我們娑婆世界的西方,這個說法也可採取。娑婆世界的西方,釋迦牟尼佛一萬兩千年的法運,一萬兩千年大世界也在動、也在旋轉,但是旋轉的角度很少,方向並沒有改變。不要說得很大,說銀河系,銀河系的西方,三千年前講,三千年之後今天還是那個方向,沒有多大的改變,它的移動一度、兩度而已。講的是娑婆世界的西方,沒有講地球的西方。所以我們決定不要懷疑,懷疑是我們自己的業障習氣深重,應當要珍惜這個機會,深深相信佛不妄語,依照佛的話去做,我們決定得好處。請看經文,第十三面最後一行:

  【我立是願。都勝無數諸佛國者。寧可得否。】

  這一句,我們決不可以等閒視之。我最初讀到這句經文,感到很驚訝,對我來講很大的震撼。我學佛第一部看的佛經是《六祖壇經》,我對於六祖就非常佩服,他確實與眾不同。他到黃梅去禮拜五祖,五祖問他:你來幹什麼?「我來作佛」,這一句話就把我嚇一跳。我們一般人到寺廟來拜佛,你來幹什麼?我來求升官,求發財,求消災免難,從來沒有聽說有一個人說,他要來作佛的,沒聽說過,沒見過,沒聽說過。所以這一次聽到六祖,他跟別人不一樣,他要來作佛,我們怎麼不會吃一驚?看到這個地方,六祖不如他,六祖只說作佛,他不敢說超過諸佛;他說他要作佛,還要超過一切諸佛。

  人不能沒有願,有願必成。六祖要作佛,真的滿他的願,他作佛了。法藏要作佛,要超勝一切諸佛,他也滿願了,他真的超過。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正報比不上阿彌陀佛,依報也比不上阿彌陀佛,教授名字也比不上阿彌陀佛,三種莊嚴「都超勝無數諸佛國者」,他真做到了。在這個地方,他只是發願。我們要問,我們今天修行為什麼會退轉?說實在話,為什麼自己功力這樣的薄弱?外抵不過誘惑,內抵不過習氣煩惱,原因在哪裡?你立的願太小了,所以起不了作用。你如果今天立個願,你出家學佛幹什麼?我要度這個世界苦難眾生。你要真有這個願,這個願產生力量,必定可以內伏煩惱,外面能夠抗禦誘惑了。願太小,願心不切,那個願是會動搖的。遇到境界,願就退轉了,這怎麼行?

  我們看看祖師大德、諸佛菩薩那個願,堅定不易,永遠不會改變,所以他有成就。願就是他有努力的方向,他有努力的目標,不達到目標絕不罷休。你要發願,幫助一切眾生,為一切眾生服務,你要成就你自己的學問德行。四弘誓願裡面是斷煩惱、學法門,你度眾生的願才能實現;單單有「眾生無邊誓願度」,自己不肯斷煩惱,不肯學法門,那一願是空的,不可能落實。這就說是你那個願不切,你那個願不真,你在這一生當中,無論修學,無論是工作,你是盲目的,沒有方向、沒有目標,到最後沒有成就、沒有結果。所以我們看看法藏,他給我們示現最好的模範。學佛,我們今天跟誰學習?向阿彌陀佛學習。我們今天在因地,因地學法藏,因果不異,在因地也學阿彌陀佛。這是總結他的大願,末後求佛給他開示。請看下面經文:

  【世間自在王佛。即為法藏而說經言。譬如大海。一人斗量。經歷劫數。尚可窮底。人有至心求道。精進不止。會當剋果。何願不得。】

  這個意思好,佛給他證明。佛給他證明,實在講,也就是給我們做證明。我們要發願,常常自己懷疑我發的願,我這一生能不能做到?你看看世間自在王的開示,對我們也產生了信心。佛先以比喻說,譬如大海,一個人用斗量,海太大了,斗太小了,你能把大海的水量盡嗎?在理論上講是可能的。『經歷劫數』,如果你真有這麼長的壽命,你的壽命是無量劫,你天天去量,一定有把海水量盡的一天。這個比喻好,比喻裡面暗示我們,要有毅力、要有決心,永恆不變,你就能成功。

  下面這「正說」。『人有至心求道』,關鍵在「至心」。至心是真心,不是妄心,真心是智慧,妄心是情識,我們今天講感情用事。感情用事靠不住的,感情用事決定不能長久,諺語裡面常講,「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香」。一個人天天在一起,再恩愛的人,天天在一起看他面孔,看上一千天沒什麼好看,看厭了。厭了怎麼?想換新的,厭舊喜新,心就變了,這是凡情。所以人之常情,凡情就是這樣子。佛有智慧,佛看得清楚,佛告訴我們這些是什麼?虛情假意,千萬別認真,認真你就會上當,你就會吃虧。你知道全是假的,他喜歡你,假的,決不是真的,所以到分手的時候就很容易,一點都不會難過了,假的!他來給你惹麻煩,惹你生氣,假的,你也不會上當,你也不會動肝火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沒有一樣是真的,佛有智慧。

  你要從真心,真心是永遠不變的。《楞嚴經》上講「常住真心」,從真心裡面發心要求道,真心不會變,所以才會『精進不止』。「精進」兩個字重要,佛在大乘經論上常講,「菩薩善根,唯一精進」。菩薩的善根只有一條,我們世法善根裡頭有三條,三善根:無貪、無瞋、無痴。所以諸位要曉得,貪瞋痴斷掉了,你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才是善行,無一不善。只要貪瞋痴沒有斷,你做的善都靠不住,未必是真善。沒有貪瞋痴,那個善才叫真善,這個道理只有佛才能說得出來,凡人哪裡會曉得?凡人是以假作真。

  所以菩薩善根,只有一條,精進。我們要特別注意,精是純而不雜;進是求進步,要精進不止;不止就是不間斷。法門無量無邊,無量無邊的法門,我在講席講經,也曾經多次用一個比喻,希望大家從比喻當中去體會。無量的法門就像一個圓球,球面上任何一點代表無量法門;任何一個法門,只要跟球面成直角,你一直往球裡面深入,你一定可以達到球的圓心,我用這個來比喻精進。到你達到圓心,就是佛家講的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所以任何一個法門都可以,只要功夫用得正確,你決定能見性。見性之後,你在圓心裡面;所有一切,這個面上任何一點,都共同一個圓心;你只要掌握到圓心,球面所有一切法你都通達了。古大德告訴我們,一部經通了,一切經都貫通。你從這一部經裡頭見性,你從這一個法門見性,你從這一句阿彌陀佛名號見性,世出世間所有一切法,沒有一法不通達。不一定只限於參禪才可以明心見性,哪一法都行。除了釋迦牟尼佛講的法,世間一切法也行。

  我們要問,世間一切法裡頭,為什麼從來沒有聽過有人明心見性?他的角度不對,他不是向圓心方向去努力;再一個就是努力的功夫不夠,還沒有達到圓心,半途而廢,他就不幹了,這不能成就。這個現象,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華嚴經》上就是說明世出世間一切法,沒有一法不是自性變現出來的;換句話說,沒有一法與自性不相應的。所以佛才給我們講,法法都第一。不僅僅是講佛家的法門沒有差別,《金剛經》上說法門平等,無有差別,佛法跟世法也平等,也沒有差別。問題只要你角度對了,方向對了,持之有恆,精進不止,都會結果,都能成就,這一點我們要深思。世間人求學、修道,往往心太急了,希望僥倖速成。這個心理上,就犯了很大錯誤,古人常講「欲速則不達」。認真努力學一段時期,還沒有成就,放棄了,再去找個法門。這樣常常換,換幾次,年歲已經老了,結果是一事無成,一門都不能成就。世法跟佛法一樣,你要想做出成績來,一定是一門深入,精進不止。

  『會當剋果,何願不得』。佛這句話,不僅是安慰,也是鼓勵他,你一定會有結果,一定能滿你的願望。尤其是在現在這個時代,無論做什麼事情,不可能沒有障礙,如果遇到障礙就退心了,決定不能成就。李木源居士對彌陀村,你看看他發願,願心發了之後,鍥而不捨,沒有一天不想,連晚上睡覺作夢都想,彌陀村就被他這麼想成功了。這當中的障礙很多很多,他絕不退轉、絕不改變,這就是至心以求,為眾生,不是為自己。眾生無始劫來造作種種不善的因緣,今天雖然有菩薩、雖然有人,想替他做一樁好事,也免不了魔障。魔障一定要有真善知識為我們做增上緣,佛力會加持,但是如果沒有人努力認真去做,佛的力量加不上。總得有人去替佛辦事,佛力才加得上;沒有人肯辦,佛菩薩再慈悲,再大的威神力量也落空。所以我們對於這樣的善知識,感恩戴德。

  這兩天他告訴我,楊厝港那個事情談得差不多了,「YAMAHA」的學校,現在已經找地方要搬走了。李會長給他限定的期限是六月,對方的人問:你為什麼限定在六月?李居士說:我為學校學生著想,六月他們這個學期結束了,不要讓這一個學期學業有妨礙。念念為人想,沒有為自己想,學生總是這個學期告一個段落,下一個學期另換一個學校繼續修學,對他學業沒有妨礙。菩薩心腸!所以他天天現在在想,接過來之後怎樣改修整理一下?我們搬到那邊去,如何運用這個道場?同時彌陀村就可以動工了,我想彌陀村大概七、八月可以動工。我們有這麼一個善知識,代表諸佛菩薩落實佛菩薩的大慈大悲,時時刻刻在照顧我們。這就是有願必成,要有堅定的信願,真心精進不止。何況是為大眾善利的願望,決定得佛菩薩護念,龍天善神擁護。下面是自在王如來,具體教導他的方法。請看經文:

  【汝自思惟。修何方便。而能成就佛剎莊嚴。如所修行。汝自當知。清淨佛國。汝應自攝。】

  佛這一段開示講了三個「自」:『汝自思惟,汝自當知,汝應自攝』。這三個「自」字,意思就深了。佛對他的開導,這種方式跟禪宗裡面幾乎完全相同,禪機。由此可知,法藏不是普通凡人,照理說佛這一點,他就恍然大悟。可是他非常慈悲,他沒有把他的感受顯露出來,所以底下講:「斯義宏深,非我境界。」其實這是在表演,演給我們看的。我們對於世間自在王的開示,確實不能體會,我們不曉得他講的什麼意思。

  古德給我們說,三個「自」字是直指人心。意思就是說,你要想求無上道,你要想求依報、正報,教化眾生的方法,這三種莊嚴超勝諸佛剎土,到哪裡去求?自性當中求。佛講的是真話,離開自性,與自性不能相應,你就決定不能滿願。佛法裡面所說,「佛氏門中,有求必應」,為什麼說得這麼肯定,有求必應?向自性裡面求,就有求必應,向外面求未必會應。諺語常講世間有二難:求人難,上天難。向自己求就容易了,你向世間自在王求也不行,他也幫不上你忙,他只能教你,你一定要自己去求。所以這三個「自」,是講的自性,自己的自性。佛法裡常講,一切法不離自性,《觀無量壽佛經》上所說的「心作心是」。念佛成佛的原理,就是《觀經》這兩句話,「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根據這個道理念佛成佛。你要真的明白這個道理,是心是菩薩,是心作菩薩;是心是人,是心就作人。什麼是人?五戒十善是人,你在十法界裡,那個心就變成人,就作人。是心是鬼,是心就作餓鬼。鬼是什麼?貪心。人貪心重,我們都說他那個人鬼頭鬼腦,這個心已經作鬼了,將來他到哪一道?餓鬼道去。如果這個心要有瞋恚,嫉妒瞋恚,是心是地獄,是心就作地獄。一切萬法不離自心,佛給我們說這個道理。

  法藏發的是什麼心?發的是佛心,作佛,而且超越一切諸佛。所以你只要發的是真心,精進不止,你必定會得聖果。大乘經上常說,大乘經是講真話,講如來果地上親證的境界。因果同時,這是真的,是事實。所以我們這一念貪心起,餓鬼道的業因就成就了。阿賴耶識裡面,餓鬼道的業因種子就種下去了。一念瞋心起,地獄的種子成就了。這一個念頭是因,阿賴耶識裡結業習種子是果,業習種子,果又變成因,遇到緣起現行,就又變成果。種子起現行,現行落種子,永遠在循環不斷。這就是我們常講的「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因果循環、轉變不空,這是佛給我們講宇宙人生的真相。佛又說「因該果海,果徹因源」,這個話意思極深極廣,說明我們起心動念,這個念周遍法界,法界是果海。不要說我們做一樁事情,不要以為我們做的事情很隱密,沒有人知道,那你全錯了。你的隱密,沒有人知道,只能夠蒙蔽愚痴之人,愚痴的凡夫不知道,諸佛菩薩哪有不知道的道理?

  因為任何一個念頭,念頭一起就周遍法界。這是現在人,科學家講思想波,思想波的速度太大,沒有辦法想像,這裡才動就周遍法界。不像物質的波動,物質的波動我們講光的波動、電的波動,聲波、音聲的波動,速度都非常緩慢。以我們現在所知道的銀河系,科學家告訴我們,銀河系的兩端邊緣,從這邊的邊緣到那邊的邊緣,用光的速度要二十萬年。二十萬年那個光才能夠走得到,你才曉得光的速度是多麼緩慢,在太空當中光的速度很慢。但是思想的波不一樣,才動就周遍法界,所以能夠與諸佛菩薩立刻感應道交。我們起一個善念,跟佛菩薩、善神感應道交。起個惡念,跟魔王、妖魔鬼怪也起感應,他來幫助你,助長你的惡,來加持你,幫助你趕快墮三途,趕快下地獄,那是妖魔鬼怪。看你起什麼念頭,用什麼心,這比什麼都重要。

  「果徹因源」,是從因上講的。諸佛如來在果地,十法界眾生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他都知道。這個經上講得很清楚,西方極樂世界,不但阿彌陀佛、諸大菩薩,凡是往生極樂世界的人,即使下下品往生的人,經上都講「天眼洞視,天耳徹聽,他心遍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果報,果徹因源。所以這些經文念了之後,真的寒毛直豎,我們怎麼敢起一個惡念頭?怎麼敢做一樁壞事?有什麼能力能夠瞞人?你所謂瞞人,無非是自欺欺人而已,不可能的事情,這些都是給你講真話。了解事實真相,發一個善願,真心發願,精進不懈,哪有不成就?決定成就。所謂是「心想事成」,都是真實的。

  佛在此地說這三個「自」,實實在在講苦口婆心,意思很深很深。古德講經說到這個地方,也給我們透露一點消息,他說這裡頭至少有三個意思:第一個,法藏比丘善根深厚,前面我們讀到,世尊為我們介紹這個人,「高才勇哲,與世超異」,這就不是一個普通人,很聰明,有智慧,有慈悲心,有毅力。對於這種人,怎樣成就佛剎莊嚴,那還用得著說嗎?你自己應該知道,這是一個意思。也就是說明,不必要佛再多說,你自己應該都想得到。何況親近如來的時間很長,常常聽經聞法,已經薰習成種,不必佛再多說了,這是一個意思。

  第二個意思是說攝取佛國,這是前面他有這個願望,要想超越諸佛的國土。換句話說,你對於諸佛國土裡面這些狀況,業因果報、理論與事實,你不能不知道,然後你才懂得怎麼選擇,怎麼樣懂得去採納、採取。十方世界眾生根性不相同,喜樂也不一樣,有些佛土是淨土,有些佛土是穢土,有些佛土裡面眾生很複雜,像我們娑婆世界就很複雜,有些國土裡面很單純。這種攝取,隨你的意思,你喜歡怎麼取捨,這是你自己的事情,別人怎麼能勉強你?各取所需,各取所好。這意思就是說,也用不著佛來指導你,你自己這麼聰明,這麼有智慧,善惡是非、真妄利害,你都有能力辨別。這是第二個意思。

  第三個意思,說凡是於淨土有報土,這裡頭有自、有他。報土,我們常講實報莊嚴土,實報莊嚴土是如來的報土,菩薩也沒分。這裡頭告訴我們一樁什麼事情?土是我們依報的環境,也就是說我們生活環境,生活環境之好壞,從我們心裡變現出來的。你的心好,你居住的環境就好,你的心不善,居住的環境就不善,依報隨著正報轉。佛是達到究竟圓滿的至善,所以他那個報土之莊嚴,諸大菩薩也不能夠為比。如來報土莊嚴,佛菩薩能不能享受?不見得。能享受到幾分,決不能享受到圓滿,為什麼?不是自己境界,這個意思就深。明瞭這個意思,我們今天這個世界濁惡到極處,佛在經上講「五濁惡世」,講得一點都不錯。三千年前,講三千年後的社會,好像世尊親眼看見的,濁惡到了極處。

  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變成這個樣子,一切眾生見解錯誤、思想錯誤,見解、思想完全違背了自性,由於錯誤的思想跟見解,才生起無量無邊的煩惱,諸位要曉得,五濁這兩條是最主要的因素。而後才有眾生濁,大地芸芸眾生,動物、植物、礦物都變質了。命濁,生活非常艱難、非常痛苦,壽命短促,疾病增多了,奇奇怪怪的病都出現了。合起來這叫劫濁,這個時代不好,劫難的一個時代。我們就曉得,怎樣挽救?還要從見解、從思想上挽救。如果我們把錯誤的想法看法,都能夠糾正過來,人人都有正知正見,與諸佛菩薩的見解思想靠近,我們的依報環境也就轉過來了。佛法能幫助一切眾生,「度一切苦厄」,道理就在此地。所以,第三個意思裡面意思很深。

  自在王如來教導法藏,「清淨佛國」,你應當自攝,你了解這些原理原則。不了解的,佛要告訴他。你明白這個道理,了解這個原理原則,這些問題還需要問嗎?佛這個答覆,好像是答非所問,實際上意思非常之深。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