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  (第七十三集)  1996/4  美國聖荷西  檔名:02-031-0073

  請掀開經本,第一百一十二面,倒數第二行,從末後的一句看起:

  【四者,於忍辱中生決定心。】

  《彌勒發問經》裡面講的十種心,這也是求生淨土的重要條件。前面三條我們讀過了,這個第四條,『於忍辱中生決定心』。忍辱範圍包括的很廣,在大乘菩薩法裡面是個很重要的科目,我們在《金剛經》上可以看到。《金剛經》是大乘菩薩法,菩薩法裡面修學的綱領就是六波羅蜜,經裡面,在六波羅蜜裡面特別提到布施與忍辱,講得最多。布施是修福,忍辱是能夠保持,如果沒有忍辱,一切功德都不能成就。忍辱,佛經上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天然災害的忍受。這些在近代,我們在資訊裡面所聽到的,相當頻繁,比過去幾年有增無減。當然這裡面的原因非常複雜,生活、修學都要有極大的耐心,要能夠忍受。

  第二類是人為的加害。人為加害,實在講,也有很複雜的業因。那個人為什麼找我麻煩,不找別人麻煩?凡是遇到這些事情,自己一定要認真反省。我這一世當中沒有得罪他,他來找我麻煩,必定是過去生中的過節。不學佛的人往往不了解這個道理,於是他不甘心、他不服氣,這裡面就產生怨恨、報復,這個事情真的就是冤冤相報沒完沒了,這是一樁非常殘酷的事情。六道眾生裡頭,最不幸的就是這樁事情,就是冤冤相報。學佛的人,如果我們要說他所得的殊勝利益,第一殊勝利益是什麼?就是聽了佛這些開示覺悟了,凡是與我過不去的人我都能夠忍受,我也都能夠原諒。自己深深反省,必定是過去世也是這種態度對他,他今天報復過來。能夠忍受,這個帳到此地就了結,絕不能夠有絲毫怨恨之心。這個關係很大,這是真正第一殊勝利益,是真實的受用。這一生在世間,不怨天、不尤人,無論遭遇什麼樣的災害都不怪別人。我們在《金剛經》上讀到忍辱仙人,那是修菩薩道的時候,菩薩修忍辱波羅蜜,遇到歌利王割截身體,那是無枉之災。遭這麼大的劫難,忍辱仙人沒有動一絲毫的瞋恚心,而且發願將來成佛第一個度他。

  所以,外面境界實在講沒有好壞,好壞是在自己一念心,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觀念,好壞都是在自己的觀感。忍辱仙人對歌利王,為什麼不責怪他,將來成佛還第一個度他?這就是他們的觀感跟我們不一樣,我們認為受了很大的委屈、很大的傷害、很大的恥辱,我們以為是這樣的,決定不能忍受,非報復不可,這是凡夫的觀念。修行的人的觀念,遇到這個境界,他是菩薩、他是大善知識,他成就我忍辱波羅蜜。他給我這種傷害,看看我能不能忍受?能不能在這個境界裡面還是心平氣和,還是絲毫沒有波動?觀念不一樣。他要不給這個境界,我怎麼曉得我的忍辱波羅蜜圓滿了,我成就了?這一念觀感不同。所以外面境緣哪有好壞,好壞的確是在自己的念頭,自己心清淨,念頭善,世間沒有一樁惡事,也沒有一個惡人;自己煩惱不斷,這個世間連佛菩薩也不是好人。這是我們要懂得的,我們要忍受的,無論什麼人一天到晚板著面孔,看到我們就討厭,我們見到了恭恭敬敬,在這裡頭修,修忍辱、修清淨心、修平等心,這就是真正善知識。不能把他看作惡人,把他看作菩薩、看作善知識,我自己成就了。善的境界裡面沒有貪愛之心,惡境裡面沒有瞋恚之心,這是修忍辱波羅蜜。

  第三類的是修法。我們今天講學佛,無論修學哪個法門,如果沒有耐心,你的道業不能成就。所以,修道也要有高度的忍耐的功夫。

  這三類忍辱往往有連帶關係,所以這三大類它是融通的。我們成就道業不簡單,今天我們生在這個環境當中,說是要找一個很理想的道場,到哪裡去找?走遍全世界你也找不到。什麼地方人事物能如你意?為什麼原因?我們過去生中,生生世世所修的不善業,這一生的遭遇都是果報。我們幸虧遇到佛法,幸虧遇到大乘,我們在這個境界裡面得到解脫。什麼是解脫?就是善惡我都不放在心上,順逆環境我都能夠忍受,境界就平等了。平等的境界就是最好修學的道場,一切時、一切處皆是道場,這樣才找到一個真正的歸依處。如果你心裡面煩惱沒有捨離,是非人我沒有放下,你走遍全世界,你也找不到一個修學的道場,你也找不到一個理想的生活環境,你找不到。

  所以,在忍辱當中生決定心,什麼決定心?決定不為順逆境界所動,決定不為善惡境界所動。一心求出離,求出離三界,一心求生淨土,就對了。這是第四個,決定心。

  【五者,身心清淨,不染利養。】

  這條非常重要。我們看看古今中外,在家出家,多少修行人到最後失敗了。失敗的原因就是貪著『利養』,這個例子太多了。我們有沒有?如果細心去反省一下,也許就覺悟了。我今年年初在新加坡講經,新加坡有位老太太,也是念佛往生。在臨走之前,她這一口氣嚥不下,其中有個同修曉得,她有一棟房子,是政府給她的。這個老太太沒有兒女、沒有親人,好像有八十多歲,是個孤單的老人,有些學佛的同修平常就照顧她、看看她。當中就有個同修告訴她,他說你是不是那個房子放不下?她點點頭。他說不要管它了,隨它怎麼去。她還想找個人把房子處理掉。這個同修好,說不要管了,隨它怎麼去吧!她點點頭,十分鐘就走了。有一絲毫牽掛,差點就去不了,這是我們要高度警覺到的。我還有多少事情,要怎樣怎樣交代、吩咐吩咐,那就完了,阿彌陀佛來接引你,還得等待你去交代清楚,哪有這種道理!在平常就不掛在心上,錢也好、產也好、事也好,隨它去,你才灑脫。哪有什麼交代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佛法有護法神去護持,眾生各有各的因緣,各有各的業報,你管這些事情幹什麼?我常常遇到有些同修,他要來問我,想印這個經,想印那個經,這些事情問我幹什麼?我的這些錄音帶,他們要拿到這裡去聽,拿到那裡去廣播,全與我無關,我講完之後就沒有了。要真正放下,徹底放下,絲毫不掛,心淨則土淨,你才能往生得了。有一絲毫沾染,這個佛堂,我走了之後要交代哪一個,要叫他怎麼做,你決定不能往生,你決定還搞六道輪迴。要真正把它捨得一乾二淨,誰拿去與我都不相干,這才行,你才能往生的了。這是我一生辛辛苦苦經營,那就完蛋了,你來生還得辛苦經營。無量劫來,多少人念佛不能往生,就害在此地,這個念頭放不下。所以,好事不如無事,無事才能往生,好事不能往生,唐朝龐居士留下這一句開示。你做好事,你將來頂多是修一點有漏福報而已,你能往生嗎?你的心能清淨嗎?不能,不可能,你心裡面掛的東西太多了,這是最大的傷害。經上一再告訴我們,縱然供養恆沙聖眾,聖眾指佛菩薩,都不如這一生當中修正覺,我們改成這一生當中念佛往生,才是真正的正覺。不是念佛往生,都不是正覺。

  我們這一生這個成就,就是無比殊勝的成就,為什麼?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你親近阿彌陀佛,親近十方一切諸佛如來,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你要度多少眾生!盡虛空遍法界是你的活動空間,哪裡像我們現在拘束在此地,動彈不得。三界是牢籠,地球是個牢籠,沒辦法出去。這個國家、這個社會、這個小城是個牢籠,確實是重重監獄圍繞著你,過這種苦日子。還有什麼好留戀?還有什麼放不下的?我勸大家的話都是真心話,我今年七十歲了,古人常講「人生七十古來稀」,李老師七十歲那年就常講了「我該死了,我應該要死了」。李老師七十歲以後,我們常常聽到他這句話,說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再不欺騙人。我要走了,要滾蛋了,這個世界與我無干了,我講的話都是客觀的話。所以你們修學佛法的,發心講經的,我都勸你們,講經是第二、第三,念佛求生淨土是第一。你要把講經擺在你一生的大事業,你也就完了。一定要明瞭這個道理,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無比殊勝稀有的因緣。你講經的功德,弘遍全世界的功德,也不能與往生相比,那真是天上天下不能比。所以講經是附帶的,不是我們的正修,有緣就做,沒緣就不做。

  一生沒有做弘法利生的事情,往生的人也不少。可是你要曉得,你真正往生了,你已經做了弘法利生的事情,你做了個榜樣給人看!你說法是言教,他做出個榜樣是身教。諦閑老法師,民國初年,他那個念佛的鍋漏匠,那個念佛的徒弟,一個字不認識,一部經也沒學過,因為他不認識字,做粗活出身的。出家之後,老和尚只教他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告訴他,你就這一句念下去,念累了你就休息,休息好了再念,日後準有好處。老和尚開示就到此為止,什麼好處他也不曉得,他就聽話,老老實實念了三年,你看人家走的時候站著往生。死了以後還站了三天,等諦閑法師替他辦後事。你說他有沒有做弘法利生的事?他做了。今天提起他的事跡,讓我們曉得,我們起了感動,他這一表現就度了無量無邊的眾生,度眾生不在乎言語。種種法門、種種善巧方便無量無邊,不必執著,凡事隨緣就好,這個要緊。你的心真誠,方法不懂,你所講的也感動人、也能動人心。你的心不清淨、不真誠,方法再巧妙,說得天花亂墜,講的時候,人聽得滿有趣,出了講堂門,什麼也沒有了。這些都是事實。所以,名聞利養決定不能沾染,統統放下。什麼時候放下?現在就放下,就不要去理會,不要去放在心上。

  【六者,發一切種智心,日日常念,無有廢忘。】

  這一句就是常說的發無上菩提心,『一切種智』就是無上正等正覺。佛法裡面講智,有三種,有一切智,有道種智,有一切種智。一切智就是無上正等正覺裡面的正覺,正覺是一切智,正等正覺是道種智,無上正等正覺是一切種智。我這樣給你說明,你就容易懂了。所以,這一句就是發菩提心,菩提心要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講,大家容易理解、容易辨別起見,就是高度的警覺心,念念覺而不迷。

  『日日常念,無有廢忘』,常念的是念無上正等正覺,大乘佛法修學的目標就是這一句。《般若經》上所說的「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這一句就是說這個。你要是得到這個法,就叫成佛。這個法有沒有一定?沒有一定。無有定法,名為佛法,「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金剛經》上有明文。這個理與事都很深,確實像法藏比丘所說的,非我境界,這真的,不是我們的境界。《金剛經》是佛對誰說的?對法身大士說的,不是對普通人說的。什麼是法身大士?四相破了就是法身大士,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這就是法身大士,通常我們講圓教初住、別教初地。還有我相、還有人相,決定沒有證得法身;換句話說,他決定沒有證得圓教初住的地位、別教初地的地位,他沒證得。

  這個事情對我們來講是真難,不是假難,我們不是上根利智,幸而遇到念佛法門。蕅益大師說得好,我們日常念念求生淨土,念念想見彌陀,要無有忘廢,就是這個心,這就一點都不錯。其他的全都是虛妄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唯獨這樁事情真實,憶佛念佛,沒有事,想佛、念佛,只有這個是真的。所以一定要「日日常念,無有廢忘」。

  【七者,於一切眾生,起尊重心,除我慢意,謙下言說。】

  這也是煩惱裡面極重的煩惱,貢高我慢,自讚毀他。自讚毀他在「瑜伽菩薩戒」裡面是列入重戒,在「梵網戒」裡面它是輕戒,在瑜伽戒本裡面它是重戒。這一條重要,為什麼重要?這一條是普賢行的基礎。凡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普賢大士之德第一條就是禮敬諸佛。諸佛是誰?一切眾生,諸佛裡面講的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未來佛就是一切眾生。我們對一切眾生有沒有尊重心?如果你要是真想這一生往生,而且真想這一生上上品往生,你就非學不可。學什麼?一切眾生都是諸佛,一切眾生都是菩薩,凡夫只有我一個。如果還有一個人是凡夫,我就瞧不起他,我還有一個瞧不起的;凡夫只有我一個,這才能做到一切恭敬,這是普賢行。他除障,這裡說了,『我慢意』,慢是貪瞋痴,底下就是慢。極重的煩惱,由於這個煩惱,造種種惡業,有意、無意就造,障菩提道。

  『謙下言說』,謙是謙虛,下是卑下,真正能夠做到自卑而尊人。菩薩之中,有一位叫常不輕菩薩,常不輕菩薩就是示現這樁事情,菩薩見到任何人都頂禮。在民國初年,民國十幾二十年的時候,中國江蘇鎮江的金山寺,有一位妙善法師,後來人稱他作「金山活佛」。這位法師的行誼很像佛門裡頭流傳的濟公長老,不修邊幅,人很隨便的。樂觀法師曾經見過他,跟他在一起住過二十多天,所以樂觀法師寫了一本《金山活佛神異錄》,就是他的一些故事。這個書過去在台灣出版的,但是我沒見到,我是到新加坡才看到,有一位同修拿來了這本東西來給我看。我一看是樂觀法師寫的,我就很仔細的從頭到尾看了一遍,看了我很喜歡。樂老跟我也有一段因緣,我早年在台北,第一次講《彌陀經疏鈔》,那個時候我沒有經本,聽眾大概有一百人的樣子,在「蓮友念佛團」。樂老知道了,送了一百本經書給我,我們對他非常的感激。所以這本書,我在新加坡就給它翻印了兩千本流通。

  妙善法師的行持就是常不輕菩薩,任何人向法師頂禮,他一定跪在地下回拜。他不像一般的法師,居士頂禮,「好,一拜,起來吧!」他不是的,他一定拜在地下。確實,這一條「於一切眾生,起尊重心,除我慢意,謙下言說」,妙善做到了,他是現身說法。他也沒有講過經,但是平常跟人家談話,幾乎句句都是佛法。

  【八者,於世談話,不生味著。】

  這就是跟世間人接觸談話的時候。世間言詞裡面有很好的、有很美的,像這些好的文學作品、詩詞歌賦,也很能令人流連的,很能讓人喜愛的。這就是世俗文人的習氣,這個習氣有礙於修行。早年東晉時代,慧遠大師在廬山創建蓮社,這是淨土宗第一個道場,同修一百二十三個人。在那個時候,謝靈運這諸位讀書人都知道,歷史上有這個人,是東晉時代的文學家,文章確實寫得好,古文裡頭收集的有。他想參加蓮社,遭到遠公大師的拒絕。遠公大師為什麼拒絕他?喜歡做文章、喜歡做詩,這個習氣太濃,成天搞這些東西,擾亂人修清淨心。遠公覺得他文學習氣很重,不歡迎他參加蓮社。另外有個人,沒有想來參加,遠公倒是邀了他幾次,但是他沒有來,陶淵明。慧遠大師找過他幾次,歡迎他來參加,他沒來。陶淵明灑脫,心地清淨。

  所以與世間談話,再美的言詞也『不生味著』,這個「味」我們稱為味道,「著」是執著。世間的文學什麼味道?喜怒哀樂。文學作品裡面最普遍的,中國的四大小說,《三國演義》、《紅樓夢》、《水滸傳》、《西遊記》,你去看這個,動心。你的感情隨著他文字在跳動,他喜歡你也跟著喜歡,他憂你也憂愁。現在這些作品很多搬到電視上去,搬到廣播上去,世間人都貪著這些。比這個更次一點的就更多,不勝枚舉,包括現在的歌舞、唱歌、跳舞、戲劇,統統包括在這裡面。

  【九者,近於覺意,深起種種善根因緣,遠離憒鬧散亂之心。】

  『近』是接近、是親近,接近正覺。一個人能夠覺而不迷,自然就正而不邪、淨而不染,覺正淨是一而三,三而一,一個得到,其他兩個必定得到。從這裡面自然就『深起種種善根因緣』。所以道人,修道人,一定要住在定境裡面,『遠離憒亂』,熱鬧場所要離開。這是講環境能夠影響我們心理,到環境不影響心理的時候,你已經得三昧,也就是說你已經住正定聚。這一切環境,人事、是非、善惡你都放下,你都不理會、都不在意了,你就入正定聚,那是正受,這是最難得的。如果功夫沒到,環境還是會影響你情緒,那你就要覺悟,你最好能夠離開、能夠迴避。古人懂得這個道理,所以修學的道場一定是建在山林之中,不但遠離都市,就連村莊都遠離。

  古時候在印度,釋迦牟尼佛那個時代,因為他們行托缽的制度,道場建得與城市距離太遠,托缽不方便。所以一般道場的建立,最理想的距離是三里,你托缽比較方便。可是佛教傳到中國來之後,托缽的制度在中國就沒有能夠實行,所以中國寺院、叢林都是自謀生活。有些寺院有山、有田地,這些山林、田地租給農夫去耕種,他收租,收租就是收糧食,那他主食就不成問題。蔬菜多半是出家人自己種的,寺廟旁邊有菜園,自己種菜。所以我們在寺院執事裡面,我們看到有菜頭,菜頭是什麼?種菜的,在寺院裡專門管種菜的,種菜也是修行。一百零八個執事裡頭有他的職位,有這麼一份工作。

  在現代的社會又變了,從農業時代變成工業時代。古時候山林寺院現在也開了馬路上去,變成觀光旅遊的點,也沒法子修行,也得不到清淨。佛在《法華經》上講的話,我們愈想愈有道理,佛在那個時代,把我們現前社會已經看得很清楚。他說在末法時代,對一切眾生弘揚佛法,只適合於講大乘,不適合講小乘。大乘、小乘差別在哪裡?小乘是保守的,大乘是開放的。現在講民主自由開放,你說保守,落伍了、不合時代,人家不要。所以現代一定要講大乘,也就是說在自由民主開放的社會裡面,我們應當如何「遠離憒鬧散亂之心」,這個事情比過去當然難,難得太多了。但是講到成就,比過去的成就自然也高得太多了。從前遠離這些境界他得清淨心,現在在這個境界裡面,複雜的社會裡面得清淨心,比從前人的確高多了;換句話說,古時候那些修行成就的人,如果生在現代這個時代,他未必能成就。現代這個時代能成就,決定超過古人很多倍,為什麼?真看破、真正放下了。

  不但放下,徹底放下,知道世間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毫無滋味。這些現象究竟是什麼?《般若經》上講得非常清楚,是一種錯綜複雜業因果報的循環相續的現象。這是宇宙人生的真相,決定不是真實的。《金剛經》上一首偈說盡了,「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是講現象,「如露亦如電」是講它存在時間的短暫,露是講它的相續相,電是講它的真相。所以,要能夠體會到這樁事情、認清這個事情,哪有放不下的?哪裡還會再有執著?一切人事物在面前,你說好,好;你說不好,不好。你問我,我沒有意見,毫無意見。為什麼沒意見?因為都是虛幻的、都是假的、都是一場空,還有什麼意見?有意見就是真的,就不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還有什麼意見?這樣才能夠遠離憒鬧散亂之心。這是大乘法。

  【十者,正念觀佛,除去諸根。】

  這一句裡頭這個『除去諸根』,跟大勢至菩薩所講的「都攝六根」的意思是相通的,他都攝六根。此地講「除去諸根」,是除去諸根的不正當的用途。眼分別色,耳分別聲,六根分別六塵境界這是錯誤的,意根的貪著,把這些不正常的作用除去。除去之後,就是唯識家所說的,轉八識成四智,由此可知,四智菩提是六根的正用,用的正確就叫菩提,錯用了就是凡夫、就是煩惱。教給我們『正念觀佛』,此地用觀,為什麼不用念?其實,觀的意思跟念的意思相同,同中有不同,就是念裡面,有離心意識念,有沒離心意識念,都叫念。有沒有離心意識很難辨別,但是用觀,那就清楚了,觀是絕對離心意識的,所以佛家講「觀照」。

  《心經》,觀世音菩薩給我們做了個榜樣,他用的是觀,「觀自在」,底下是「照見五蘊皆空」,他用的是觀照。這也是行門的綱領,這是從修行方法上來說的,方法裡面的原理原則。最初就是從觀照入門,觀照怎麼修法,不能不知道。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眼見色,耳聞聲,鼻嗅,舌嘗,這都在日常生活當中,在六根接觸外面境界裡面,學什麼?學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這就是觀照,這就叫修觀。外面境界清不清楚?清清楚楚,不是說我不分別,我就看不見,我不分別,我就聽不見了。照聽、照看,那是照,照裡面清清楚楚,但是裡面確實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起心動念。不起心、不動念是定、是清淨心,不分別、不執著是慧,是真智慧,這是定慧等學。在哪裡學?一切時一切處。所以前面講了,菜園裡面種菜的他也是定慧等學,他也是在修觀照,跟在禪堂、念佛堂那裡修行決定沒有兩樣。這才真正能夠明瞭佛所講的,「法門平等,無有高下」。

  六祖惠能當年在黃梅八個月,碓房裡頭舂米破柴,別人在禪堂裡面參禪,聽老和尚天天講開示,他們用的功夫怎麼樣?一樣的。能大師舂米是參禪,破柴也是參禪。問題就是你會不會,會不會用功!他舂米是觀照,在修觀,破柴也在修觀;菜頭在菜園裡頭種菜,他還是修觀。你說哪一法不是佛法?哪一門不能成佛?若有一法、一門不能成佛,佛法就算不了高明,佛法哪能說圓融?《華嚴》裡面四無礙法界怎麼能講得通?所以你要懂得,法法皆是佛法,不但是佛法,法法皆是圓融的。唯有真正通達,深深體會,他生活裡面得到樂趣,他的生活活活潑潑,真的活起來了。沒有見到這個理,沒有明白這些事,六道眾生的生活,佛菩薩眼睛當中看到是死氣沉沉。不要看他一天到晚好像忙得不亦樂乎,他忙什麼?名利,鑽到名利裡去了,後果怎麼樣?三途裡去了,暮氣沉沉。佛菩薩、學佛的人的生活活活潑潑,前途是無限光明,無論在哪一行,無論做什麼工作,他的功夫沒有中斷,正念觀佛。佛是什麼?佛是覺,佛是正,佛是淨。

  佛法最要緊的是講入,契入境界你才得真實受用。許多人學佛學一輩子沒入門,不能契入,沒入門,沒有入門,得不到受用,還是煩惱、還是憂慮、還是苦痛,他沒有得到解脫;如果入門的話,就得解脫了。解脫的相,是你的憂慮、牽掛這些東西統統沒有,你的煩惱、苦痛都沒有了,這才是真正的幸福美滿。如何能入?大小乘經論上告訴我們,入不二法門,入空、無相、無願法門。任何一部經典,不僅僅是《華嚴》,你仔細去觀察,裡面必然有四個階段,信、解、行、證。證就是入,信解行,你要不入、不證,得不到受用。證入是我們現實的生活,許多人搞錯了,以為證果應該是死了以後的事情,死了以後什麼事都沒有了,哪裡還談得上證?證果是現在的事情。行,行怎麼樣能證?行要融合成一,就證了,所以我們念佛,提倡一心稱念,一心就證了,就入佛境界。我們今天念佛為什麼不能證?因為我們是二心、三心在念佛,不是一心稱念。學教的,展開經本不知道如來真實義,什麼原因?三心、二心在學教,這怎麼行?不懂得一心絕妙!

  我們在講席當中講得很多,以淨土來說,信願行,如果把信願行分做三個階段,你沒入,你不入這個境界,你沒有得到淨宗的妙處。三個要變成一個,你就契入了,你就證得了。信裡面有願有行,行裡面有信有願,一即是三,三即是一,一、三不二,你就入不二法門。你要把這個分做三個,你就沒法子入。所有一切法都出不了這個原則,《華嚴經》上所講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這就是諸佛如來的境界。你要入這個境界,你就成佛了,你就得大自在。

  這些年,我們為了便利同修們修學,將佛法重要的綱領節錄成十句。我們所修的就是修這個,我們所傳的就是傳這個,幫助別人的也是這個,千經萬論所說的也不離這個。就是「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如何能得到?最重要的關鍵就是「看破、放下」,表現在日常生活當中,對人、對事、對物,「自在、隨緣」,最後我加個「念佛」求生淨土,那就圓圓滿滿了。這個十句,一就是十,十就是一,你要懂得這個意思。什麼叫真誠?清淨是真誠,平等是真誠,正覺是真誠,慈悲是真誠,乃至於自在、隨緣、念佛都是真誠。一個一定包括其餘九條,這才是不二法門!什麼是清淨?真誠是清淨,平等是清淨,乃至於自在是清淨、念佛是清淨。每一條裡面都圓圓滿滿的包含其餘的九條,一即是多,多即是一,那個一不是定一,是任一,任何一個;任何一個都圓滿包含著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你就入了,你入境界了,入不二法門。

  如果你看到這十條,還是十個,我心很真誠了,可是慈悲還欠一點,那是假的,你真誠是假的。一必定具足十,那是真的,少一條都是假的,你沒有契入。所以你一條意思不懂,你看前面九條,九條是註解這一條的。它是圓融的,它是個整體,不是分割的。那你的心怎麼會不清淨?怎麼會不平等?心清淨平等,這裡頭有真樂,那個樂不是一般人能體會得到的,真的樂。為什麼你不能體會?你沒入這個境界。古人有個比喻,「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你沒有喝,你怎麼曉得它的溫度?你一定親自嘗到,你才曉得。但是你沒有契入這個境界,你永遠不會知道。無論怎麼講那也是道聽塗說而已,不是自己的境界。

  這是十句,十句剛才說了,也是每一句裡頭都含攝其餘的九句,這才叫一心不亂。如果不能圓攝、圓融,那不叫一心,一心裡面的境界無量無邊。我們再看底下一段,底下一段是接著這個來的。

  【宗要曰,如是十念,既非凡夫(所能),當知初地以上菩薩,乃能具足十念。】

  這個的確,句句都不是我們現前的境界,但是我們要知道、我們要明瞭。雖不是我們的境界,但是可以做為我們現前修學的參考。做不到,要認真努力向這個方向去做。用它做標準,修正我們錯誤的觀念、錯誤的行為,這就對了。要具足做到,前面跟諸位說過了,是法身大士的事情,他不是凡夫。這個『十念』就是講彌勒菩薩的十念。

  【望西云,宗家不爾,今之十念,但是口稱,上盡一形,下至一念,通於三輩,攝於九品,莫不皆往。】

  這是解釋第十八願「十念必生」,我們引用了這麼多的經論,彌勒菩薩也講十念,但是跟四十八願第十八願裡面講的十念意思不一樣。十八願講的是人臨命終時,就是念佛,念十聲佛號,這個叫十念。『宗家不爾』,「宗家」是善導大師,古時候這些大德們對於善導大師的尊稱。宗家有一點像我們講宗祖一樣,世法裡面講宗師,有這些意思。過去也有稱宗長,意思都相同,都是一種尊稱,對善導大師。

  他說善導大師的說法,『今之十念,但是口稱,上盡一形』,「一形」就是一生,一生修十念法,用這個方法來修行。我們也是得到這段經文的啟示,所以我們提倡十念法,這個十念就是念十聲佛號,一天念九次,最少念九次,當然次數是愈多愈好。因為這種念佛的方法時間短,你十聲佛號念下去,大概一分鐘可以完成。時間短,容易攝心,因為念佛主要的要講求功夫,這裡頭決定要做到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不夾雜是最難的事,念佛裡面有夾雜,你的功夫全破壞了。我們十念當中求不夾雜可以做得到,太長的時間,妄想就起來了。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十句裡頭沒有夾雜,這個可以做到。所以我們一天多做幾次,好,我這個是確實真實的功夫,裡面就真正做到不夾雜。你每天修的次數愈多愈好,這是上盡一形,就是你一生。

  『下至十念』,這個「十念」是臨終十念。『通於三輩,攝於九品』,由此可知,三輩九品都包括在其中,用這個方法都能成功。所以品位高下,是在你念佛功夫的淺深,不在乎多少。功夫是什麼?真正念到心清淨,我念佛的時候心清淨,不念佛的時候心還是清淨,能夠保持著清淨,這叫功夫,一心不亂是功夫。起了一個念頭,那就不是一心,起一個念頭,你的心就亂了,就不是不亂。如何能夠長時期保持一心不亂,這是念佛的真實功夫,這叫做念佛三昧。所以『莫不皆往』,決定往生。

  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