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  (第五十八集)  1996/4  美國聖荷西  檔名:02-031-0058

  請掀開經本,第八十四面,倒數第三行,從六十六段看起:

  【靈峰大師曰,非信不足啟願,非願不足導行。】

  這是說淨土修學的三個條件,古德稱為三資糧。資糧是比喻,古代出門旅行,在交通、食宿都沒有現在方便。因此出門,除了要帶旅費之外,還要帶糧食,要帶乾糧,因此稱之為資糧,旅行必須要具備的。這個意思是比喻,我們娑婆世界的眾生,希望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也有必須具備的條件,這個條件等於旅行資糧一樣的重要。信、願、行這三個條件。

  蕅益大師講得好,『非信不足啟願』,如果沒有清淨的信心、真實的信心,願就生不起來。縱然說願,願並不懇切,換句話說,還會被世間五欲六塵環境所動搖,捨不得離開這個世間,捨不得世間五欲六塵的享受。這個願,雖有願,願不切,不真切,往生就靠不住。所以一定要有懇切的願望,像《金剛經》裡面所說的「信心不逆」,那就行了。所謂不逆就是非此不可,他有這樣堅定的信心,他念佛功夫當然就得力,行就是念佛的功夫。

  所以這三個,實在講,三個字是一而三,三而一。如果把它分做三樁事情,信也不真,願也不切,行也不力。必須這三個字合在一起,所謂一而三,三而一,信裡面有願有行,行裡面有信有願,這是大乘法裡面常說的不二法門。這個樣子,功夫才能夠得力,才能夠有受用。

  【清省庵法師曰,修行急務,立願居先,願立則眾生可度,心發則佛道堪成。】

  省庵也是淨宗的一位祖師,是蕅益大師以後的。他有個小冊子,流通很盛,就是《發菩提心論》。他說『修行急務』,最急要的事情是什麼?『立願居先』,佛法裡面常講發菩提心,發菩提心就是此地說的立願。你一定要發心,在世間法裡面講,叫立志,志不立那是一事無成。學佛願不立,也是不能成就,所以一定先要立願。此地所說的願,他並沒有詳細的說出來,但是在佛法當中,一般都是指四弘誓願。可以說四弘誓願是一切諸佛在因地當中所發的共通大願,都可以歸納這四條。這是修行才有真正的目標、才有方向。

  『願立則眾生可度』,自己沒有得道之前,是先度自己這個眾生。所以眾生這個名詞的含義我們要清楚,這兩個字的本義,並不是指眾多的眾生,不是這個意思。它是講眾緣和合而生起的現象,就叫眾生。由此可知,我們這個身體,是眾緣和合而生起的,所以佛經裡面常講「自性眾生誓願度」,要度自己這個眾生。除自己之外,我們仔細去觀察,世間所有一切萬法,哪一法不是眾緣和合而生的?於是眾生的範圍就大了。佛經裡頭跟我們講的,有有情眾生,現在人講動物,有感情的,有情的眾生,又說有無情的眾生,無情是沒有情識的、沒有感情的,植物、礦物都是眾緣和合而生的。我們明白這個意思之後,才曉得《華嚴經》上所講,「情與無情,同圓種智」,才是四弘誓願第一願圓滿的相。度眾生圓滿的相是情與無情同圓種智,你度眾生才圓滿。由此可知,不僅僅是專對有情眾生而說的,它是包括無情眾生在其中。願立則眾生可度,這個眾生一定是先度自性眾生。

  『心發則佛道堪成』,菩提心發了之後,無上菩提,就是無上正等正覺才能夠得到;若不發心,是不會有成就的。

  【又曰,故知欲學如來乘,必先具發菩薩願,不可緩也。】

  『如來乘』就是一佛乘,在佛法當中,這是究竟圓滿的修學,目標是成佛。要成佛,一定要『發菩薩願』,菩薩願就是四弘誓願,一定要發度眾生、斷煩惱、學法門、成佛道的願。『不可緩也』,就是前面講「修行急務」,這個事情太重要、太急了,把它放在第一優先,這才叫做學佛。再看底下一頁。

  【大乘義章曰,界別為界,諸法性別,故名為界。】

  這是解釋經典裡面「界」的意思。『界別』,括弧有個簡單的小註,就是「分別、差別」的意思。界是界限,兩樣不同的東西,有差別,當中才會有界限。如果完全相同,當中的界限就沒有了。所以界別,它是有界限,就是有區別、有差別。這是經上講界的意思。

  『諸法性別,故名為界』,諸法是指一切法,世出世間一切法。性有兩種,性也是體的意思,一個是指性之體,一個是講性質。如果就總相來說,那是講性體,是所有一切法沒有差別的,這是講自性,是講本體,沒有差別的。如果是講質體,就有差別了,可以說一切法有種種不同。此地所講諸法性別是講的質體,不是講的性體,所以它這個性不是講的本性,是講的差別性,所以稱之為界。譬如我們以眼前的例子來說,這個桌椅,它的體是木材,我們講台上這個麥克風的架子,它的體是金屬,那就不一樣。金屬跟木材就有差別,這是從質體上說不一樣,它有界。如果從性體上說,界就沒有了,性是講真如本性。底下一段:

  【唐譯為演說施戒諸法門,忍辱精勤及定慧。】

  這一段經文裡面,我們現在用的是夏老居士的會集本,他這一段是五言偈,唐譯的這邊是七言偈。經文意思非常清楚,都是說西方極樂世界諸佛菩薩。『演說』,『施』是布施,『戒』是持戒,布施持戒,『諸法門』,布施裡面有無量的法門,持戒裡面也有無量法門,這是六度的前面兩條。第三是『忍辱』,第四是精進,第五是禪定,第六是般若智慧。由此可知,諸佛菩薩為一切眾生,說什麼法門?說種種法門,說無量法門,如果我們把種種無量歸納起來,實在講不出這個六門。就是我們現前這一部《大藏經》,也不能超越這六條綱領。所以這是菩薩行的總綱領,就是六波羅蜜。我們看下面一條。

  【智度論曰,般若者,秦言智慧,一切諸智慧中,最為第一,無上無比無等,更無勝者。】

  『般若』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叫『智慧』。為什麼在當年不直接用智慧來翻般若?這在翻譯體例當中有所謂五不翻,般若的意思,主要是屬於「尊重不翻」。而實在講,般若智慧跟我們一般世人觀念當中的智慧,是不相同的。世間人的智慧,沒有離開分別執著,沒有離開這個;換句話說,世間人的聰明智慧,沒有離開第六意識,是意識心在起作用的。而佛法當中所講的般若智慧,它是離心意識。怎麼個離法?我們先要曉得心意識的作用。第六意識的作用是分別,第七識的作用是執著,第八識的作用是落印象。離心意識,簡單的講,不用分別、不用執著、也不落印象,那才是佛經上講的般若智慧。

  所以般若智慧是真心起用,世間人講的智慧是妄心起的作用,所以它不一樣。這個地方說,這在一切智慧當中,最為第一,『無上無比無等』,沒有勝過它的。這是清淨心的作用,平等心的作用,是真心本具的德用。佛告訴我們,這個真實智慧是一切眾生人人都具足的。我們現在把真心忘掉了,我們用妄心,我們用的是心意識,所謂是八識五十一心所,因此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不能現前。要怎樣恢復?佛教給我們要修禪定,禪定能將自性本具的般若恢復。所以佛法的修學,無論是哪個法門,無論是哪個宗派,都是以禪定為樞紐,以禪定為目標,定能開慧,定心,清淨心起作用,就是般若智慧。

  【往生論註曰,般若者,達如之慧名。】

  這是南北朝時代曇鸞法師的著作,《往生論註》。這個解釋得很好、很清楚。『達』是通達,『如』是真如本性,通達真如本性的這種智慧,就叫做般若。由此可知,宗門裡面所說的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就是般若智慧現前。禪宗,如果我們從名義上來看,很容易產生錯覺,以為禪宗大概都是修禪定的,我想有許多人錯解了,把禪宗當作禪定。其實說的是禪宗,它修的不是禪定,諸位要不信,你們把《六祖壇經》打開來看看。《壇經》在第一面,六祖大師開宗明義就把禪宗修學的目標說出了,他那個時候也是對大眾演講,令大眾「總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這就說出來了,禪宗修的是什麼?修的是摩訶般若波羅蜜多。所以,禪宗標榜的是般若智慧,而不是禪定。禪定是手段,般若是目標,這個不能不知道的。所以《往生論註》這個解釋很明顯。

  【大乘義章曰,真心體明,自性無闇,目之為慧。】

  真心之體是光明的,所以大乘經稱之為大光明藏,大光明藏就是講的自性,就是講的真心,它是光明的。我們現在迷失了自性,起了無明,無明的相是什麼?黑暗的,我們現在就是墮落在無明之中。現在我們所看到一點的光,這個光是什麼?日月燈。諸位想想,如果我們把日月燈都拿掉,這個世界是什麼世界?一片漆黑,這就是無明之相。你知道這個現象了,那我們要問,見了性,明心見性是什麼樣子?明心見性最明顯的一個相狀,黑暗沒有了,不需要日月燈,整個世界是一片明亮的。如果你要看到這個境界,你就見性了。雖然見性,你的心要清淨,不能動搖,如果你一生歡喜心,我見性了,那就完了,馬上黑暗又降臨,光明就沒有了,決定不能起心動念。所以諸位要曉得,清淨心真的是光明的。

  我們在《虛雲老和尚年譜》裡面看到一段故事,好像是有一次,老和尚心清淨,雖然走路,心在定中,也就是對所有一切境界決定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他那個時候自己住茅蓬,大概有事到寺廟裡面去,下午回來的時候天還很亮,可能路也相當遠,茅蓬相當遠。他回去之後,走在路上遇到兩個出家人,都是熟人。那個時候晚上走路都打個燈籠,這兩個出家人都拿著燈籠,看到老和尚從那個地方走過來沒有燈,天這麼黑,就很奇怪。就問老和尚,問老和尚到哪裡去?老和尚說我回茅蓬。他說天這麼黑了,你怎麼沒有燈?他一提醒他,天就黑掉了。老和尚走的時候沒有感覺到天是黑的,人家這一提醒,天就馬上黑了。可見得,他在什麼樣的天候走的,心就住在那個地方,那個境界沒有變,沒有變換。這就證明,你要是心地真的清淨,在定中的話,它境界不會變。由此可以證實,佛在經上講「境隨心轉」這個話不是假的,境隨心轉,統統是妄想分別執著變的虛幻不實的境界。這是說明真心自性是光明,沒有黑暗,稱之為般若智慧。第七十三段說:

  【漢譯曰,檀施調伏意,戒忍及精進,如是三昧定,智慧為上最。】

  這個意思也很明顯。『檀』是檀那,梵語檀那翻成中國意思是布施。所以『檀施』這兩個字,是叫梵華合譯,上面一個是梵文的音,下面是中國翻譯的字義。檀就是布施,布施就是檀那,這是六度第一個。『調伏意』,意是指慳貪,凡夫、六道眾生最重的煩惱就是慳貪,佛用布施這個方法來調伏。《金剛經》上講,「云何降伏其心」,這個心是貪心,貪而無厭,用什麼方法來降伏它?用布施,布施真正的意思就是放下。

  『戒忍及精進』,持戒、忍辱、精進。持戒意思很廣很深,簡單的說就是守法,佛法裡面常講如法,如法就是持戒的意思。所以這個戒是廣義的,不是狹義的戒條。如果你看作五戒、十戒,那個範圍就看太窄小了,應當從廣義上來說。忍辱是耐心,無論做什麼事情,沒有耐心,怎麼能成就?佛在《金剛經》上說「一切法得成於忍」,無論是世間法、是出世間法,要想成就,一定要有耐心。大的成就要有大的耐心,小的成就要有小的耐心,沒有耐心的人不會有成就的。

  學佛是一生大事因緣,我們看到許多同修,修學一輩子不能成就。你要仔細去觀察,他失敗的原因是什麼?幾乎可以肯定的講,缺乏耐心,這是重要的一個因素。還有另外一個因素,就是不守規矩,不守規矩就是不能持戒。持戒是講守法,不肯守規矩、不肯守法,沒有耐心,那怎麼會成就?實在講修學成敗關鍵,佛在大小乘經典裡面為我們開示得很多。而最重要的,真正是當務之急,先要求名師教誡,也就是說你要親近一位善知識。自古以來沒有無師自通的,沒有,凡是有成就的人必有師承,他一定有老師,一定有個好老師。對老師要有堅定的信心,決定遵守老師的教誡,你才會成就。對於老師表面恭敬,實際上不能夠依教奉行,表面上也肯認真努力去做,給諸位說,那只是修一點福報而已。佛法修學的目的是明心見性,是斷煩惱、證菩提,也就是一般講的斷煩惱、開智慧,這才是修學功夫。我們在佛門裡面做出的工作再多,尤其像現代,有不少同修在整理這些錄音帶、錄影帶,把它寫成書本,或者把它放在網路上來流通,這是修大福報。

  我們要問,這是不是修行?不是,修行是斷煩惱。你的是非人我、貪瞋痴慢,有沒有一年一年在減少,一月一月在減少?那叫修行。所以修行跟修福是兩樁事情,不是一碼事,一定要辨別清楚。修行能了生死,修行能出三界,修福不行,六祖在《壇經》裡面講,這個事情福不能救!福再大,不能幫你了生死,這個要知道。甚至於福不能幫你往生,諸位同修不可以錯會,要修行才能幫你往生。為什麼?煩惱輕、智慧長,臨命終時你才有把握。所以這是兩碼事情,千萬要搞清楚,一定要接受老師的教誡,認真的去斷煩惱、去求智慧,這個才對。

  精進,可以說是成敗的關鍵,精純而不雜,所謂一門深入。諸佛菩薩祖師大德常常教誨我們,實在講我們煩惱太重,習氣太深,很不甘心情願搞一門,總是要涉獵許許多多,這就是不守戒,不守戒就是說你不守法。這種態度修學有沒有好處?決定沒有好處。我涉獵多一點,我將來講經的時候材料很豐富,說得天花亂墜,聽眾聽得歡歡喜喜,你用心就錯了。錯在哪裡?攀緣、好勝、爭強,希望得名聞利養,這個心就錯了,你就不老實了,你怎麼能成功?所以現在老師教學生,難,太難了!過去李炳老在台中,講經說法教學三十多年,跟他修學的學生總有二、三十萬人,幾個人聽話?可能一個也沒有。所以,老師非常感慨的說,學生找一個老師,難,所謂是可遇不可求,老師找一個學生,他說更難,到哪裡去找?一生當中能遇到一個,那就很幸運,法就傳下去了,這是傳人。這樁事情自古以來就難,哪裡去找學生百分之百聽老師話的?老師是個過來人,經驗豐富,學生不肯接受他的教導,那就沒有法子。尤其現在是民主自由開放,誰也不能干涉誰,所以現在這個時代要成就,說老實話完全靠自己!現在縱然遇到真正善知識,也不能像從前老師那麼樣嚴格的教導,不可能的事情,時代不一樣了。所以一定要自己明瞭,自己懂得道理跟事實真相,勉勵自己認真努力去修學。

  『如是三昧定』,三昧定就是講禪定,後面『智慧為上最』,後面是般若智慧,這四句也是講的六波羅蜜。六波羅蜜,說老實話,它終極的目標是般若智慧,前面的五條都是手段。如何能令自性般若現前?必須有前面種種的手段、種種的方法來修學,才能叫自性般若現前。般若智慧現前,則世出世間法沒有不通達、沒有不明瞭的。

  【嘉祥疏曰,明五度為行,不能出離生死,要須智慧達解本原,方皆過出,故云最上也。】

  這個節錄得也很好,為什麼般若為最上?《嘉祥疏》裡面為我們解釋了。『明』是說明、顯明,前面『五度』是行門,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所謂行門,實在講就是日常生活,這裡面包括工作,包括處事待人接物,現代人講的應酬,生活不能離開這五個原則。這五樣都做好了,得人天福報,『不能出離生死』,了生死出三界不行,因為那要靠智慧。『要須智慧達解本原』,達是通達,解是理解、了解,「本原」說得淺顯一點,六道輪迴怎麼來的?宇宙人生的真相是什麼?這個本原你要能搞清楚、搞明白了,你就有能力超越。如果你迷在其中,你出不去的,必須要通達明瞭。

  『方解過出』,過是超過,出是出離,你才能夠出離六道,才能夠超越三界,所以智慧就最上了。由此可知,禪定的目的是在開智慧,不可以把禪定當作享受,那就錯了。禪定實在講是最好的享受,所以一般人修禪,入定之後那裡很樂,那是真實的享受。如果在這個裡面貪戀禪定的樂,禪悅,就開不了智慧。所以必須心地清淨,絲毫不沾染,禪悅之樂也不染,智慧才能現前。

  【心經云,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世尊當年在世為眾生講經說法,實在說,般若是世尊一代時教的中心。也就是四十九年教學,般若是最主要的課程,說了二十二年,幾乎佔世尊講經說法一半的時間。你才曉得,這的確是主要的課程。《般若經》流通到中國來,翻成中文,部頭也最大,《大般若經》總共有六百卷。《華嚴》號稱大經,才不過八十卷。加上貞元所譯的「行願品」,《四十華嚴》,去掉重覆的部分,總共九十九卷,這是《華嚴經》中文的譯本。比起六百卷的《大般若》,這九十九卷還不到人家六分之一,可見《般若經》的重要性。

  這樣大的經卷,實在說,自古以來讀誦的人就很稀有,讀《華嚴經》的人,我們還聽說,讀《大般若經》的不常聽說。因此,古大德就在經典裡面摘取綱要,最能夠代表的,就是《般若心經》跟《金剛經》,《金剛經》是《大般若》的綱要。《心經》可以說是《金剛經》的綱要,經文不長,玄奘大師所翻譯的,現在的通行本,大家念的都是玄奘大師譯的,總共二百六十個字。經文的確不長,但是世尊二十二年所講的般若,都在這二百六十字之中。所以《心經》展開來,就是六百卷的《大般若》,六百卷《大般若》濃縮起來,就是二百六十個字。這一句經文是《般若經》上的第一段,已經將般若的大用為我們一語道破。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行是修行,前面是觀自在菩薩。諸位要知道,如果你要是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你就是觀自在菩薩。觀自在菩薩是通號,不是專指一個人的。觀自在,他為什麼稱為觀自在?就是因為般若智慧現前。這個觀,是講六根對六塵境界,用這一個字來作代表,眼對色用觀,耳對音聲也用觀,就用這一個字作代表,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無不自在。他為什麼自在?通達明瞭。剛才說的宇宙人生的真相,他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怎麼會不自在?這是講行,行是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深般若,說明不是淺的般若,我們常講甚深智慧。波羅蜜多也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是圓滿、究竟的意思,換句話說,不但它是深般若,而且是究竟圓滿的般若智慧。所以這句話要是整個說成白話,就是甚深、究竟圓滿的般若智慧。

  它的效果「照見五蘊皆空」,這句話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徹底明瞭宇宙人生的真相,「五蘊」就是宇宙人生的現象,「皆空」是真相。如果不是甚深智慧,見不到。世間人都把眼前的現象當作真實,不曉得它是夢幻泡影。《金剛經》上末後這首偈,就是這一句的註解。怎麼照見五蘊皆空?他看出來了,看明白了、看清楚了,「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相有體空。相有,這個有究竟能存在多長的時間?佛用兩個字做比喻,如露如電。我們現在曉得,所有一切的現象似有非有,為什麼似有?我們所見到的是相續相,不是真相,相續相,相續相如露水,事實真相則剎那生滅,如電。沒有一樣東西是實在的,這個叫照見五蘊皆空。

  『度一切苦厄』,這是把我們無始劫以來的問題總解決了。什麼苦厄?生死輪迴,業果相續,這個問題解決了,不但你超越六道,同時也超越十法界,苦厄是指六道、指十法界。六道苦,聲聞、緣覺、菩薩要跟一真法界的這些法身大士比,他們苦。所以苦厄是說的六道、十法界。超越十法界,就說明他契入一真法界。由此可知,如果不是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觀音菩薩這個境界我們達不到。所以學佛,特別是修學大乘,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要具足高度的智慧,確實要像六祖能大師一樣。你看能大師對忍和尚說「弟子心中常生智慧」,這個話的意思就是「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六祖能大師做到了。他心中常生智慧,我們今天在日常生活當中,心中常生煩惱,這怎麼行?修福可以,修了生死決定做不到。不但了生死做不到,修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沒有把握,我們不敢說做不到,可以說沒有把握。怎樣往生有把握?總得有一點小智慧,把煩惱能降伏住、控制住,往生才有把握;換句話說,智慧是看破,功夫是放下。這個兩句,照見是智慧、是看破,度一切苦厄,是放下,放下就沒有了。

  我們今天的難處在哪裡?六道放不下,十法界更不必說了。所以,這兩句還是看破跟放下。在日常生活當中,樣樣要看破,樣樣不要放在心裡,不放在心裡就是放下,始終保持心地的清淨平等。不但世間法不要放在心上,佛法也不能放在心上,放在心上也是錯的。為什麼?佛沒有法,你怎麼搞那麼多佛法,那不就壞了。經上佛說得很清楚,「法尚應捨,何況非法」,那個法就是佛法,佛法也要捨掉,捨就是不能放在心上。我們在《金剛經》裡面說得很多,為什麼?因為法是緣生的,佛法也是因緣所生。凡是因緣所生都沒有自性,當體皆空,了不可得,所以不能放在心上。佛法你可以受用,受用的時候若無其事。

  這種生活的心態、生活的方式,就是行深般若波羅蜜多。觀音菩薩,行是怎麼個行法?你要懂得怎麼個行法,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應當要這麼做。講的最簡單,實在講,簡單,意思可不簡單。簡單的說法就是看得破、放得下,你聽了,也好像滿懂,可是這兩句話的意思其深無比,其廣無邊,你就沒有法子了解。這兩句話要真正明白懂得,六百卷《大般若》你也懂得了,你哪裡會有障礙?不能應用在生活上,你就沒有行,一定要把它用在生活上,你才能徹底了解宇宙人生真相。你所有的妄想分別執著都沒有了,那就是度一切苦厄。我們看底下這一段。

  【三藏法數曰,究竟即決定終極之義也,謂能覺了染心之源,究竟終窮,同於本覺,故名究竟覺。】

  這一段是解釋什麼叫做『究竟覺』。先說『究竟』這兩個字的意思,究竟就是『決定終極之義』,達到頂點了,向上去再沒有了,達到頂點,達到源頭了,是這個意思,這個叫究竟。它的意思是說,『能覺了染心之源』,染心是妄心,染心是相宗裡面講的八識,八識的根源找到了。這在佛法裡唯有大乘有,小乘沒有,小乘只講到第六識,沒有講第七識、第八識,只講到第六識,所以小乘不是究竟法。講到阿賴耶識,這是染心之源。阿賴耶識怎麼來的?佛在經上告訴我們,所謂一念不覺,而有無明,這是最初,這是指源,那個源就是一念不覺。從這個地方就起了無明,把本來明變成無明,變成不明。由此可知,覺是明的,不覺就黑暗,就是暗的。

  無明這個現象,無明是動相,絕對不是靜相,無明是動的。從無明,「無明不覺生三細」,就出了三細相。三細相,第一個是業相。業相是什麼?業是個動相,就像現代科學裡面講的波動,這是最初的波動。從波動現象裡面,就變現出見相,見相用現在話講,就是知覺、感覺,就起了這個東西,這個東西就是一切眾生的精神這部分。從見相,先是有能見的,能見一定要找所見,於是乎就變成了境界相。境界是他所見的,從能見再變成所見的境界,這是三細相。無明不覺生三細,三細都是波動的幻相,波動的幻覺、幻相。由三細相再演變,成為六粗,六粗就變成了十法界依正莊嚴。

  唯識經論上這樣說了,我們這些人聽了這些話,又起了個問題。一念不覺而有無明,為什麼會有一念不覺?幾時起來的一念不覺?你們諸位想想,這個疑問有沒有道理?現在人聽了,很有道理,說穿了毫無道理。為什麼毫無道理?給你講一念不覺,你要再去追一個什麼時候起的一念?為什麼起一念?你已經在起心動念了,你永遠墮在不覺。開悟的人怎麼開悟?聽到佛這句話的時候,一念不生,把那個一念斷掉,他就悟入。你看覺迷的分水嶺就在此地。佛告訴你一念不覺,你明白一念不覺,我把這一念斷掉,我就覺了!你再要去追究,這個一念怎麼生的?一念是幾時生的?你是迷裡頭再加迷,一迷到底了,你沒有覺悟的指望。墮落在意識裡頭,總是用妄想分別執著去討論問題,這個問題永遠是沒完沒了的。所以佛說這句話真正的意思,就叫你在這裡斷。覺迷只是一念心,所以佛講無明叫無始無明,這個話講得太好了,無始是沒有開始,無明哪有開始?有開始,不就變成真的。沒有開始,只要你現在把妄想念頭斷一下,馬上就明了。正如同一個圓環一樣,任何一點突破了,問題就解決了。佛法是覺法,是教給我們覺悟的,我們要會用心,用錯了心就不行了。

  染心之源找出來,是『究竟終窮,同於本覺』,所以說迷悟不二,迷悟是一樁事情。一念不覺幾時起來的?就是現在。一念不覺什麼原因起來的?沒有原因,哪裡有原因!再告訴你,一念覺也沒有原因,一念覺也是當下,所以給你講無始,意思在此地。要給你講,有什麼時候開始,那就完了,你永遠也不會覺悟,你怎麼能回到過去?所以經上給我們講,始本不二,迷悟不二,放下妄想分別執著,就不二。凡夫成佛,你說難不難?說實在的話,一點也不難。又說很難很難,難在哪裡?不肯放下。肯放下,當下即是;不肯放下,那就是無量劫也不能成功。

  這是講究竟覺的意思,佛的法相名詞說得很多,而法相名詞的解釋也有淺深之不同,關鍵是你要會。這個會,正是世尊在涅槃之前,留給弟子的四句教訓,四依法,一定要體會四依法的義趣、宗旨。「依法不依人」,這是從事相上講的,好懂。「依義不依語」,這個重要。言語、名詞術語你要懂得它的意思,意思剛才講了有淺深廣狹不同。佛又說了,「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什麼叫了義?究竟窮終的意思叫了義。究竟窮終是什麼意思?是不二,落在二、三絕非究竟覺,究竟覺決定是不二法門。像我們今天開端講的,靈峰大師講的信願行,信願行說出三樁事、三個階段,不了義;信願行是一不是二,就是了義。信裡面具足願行,願裡面具足信行,行裡面具足信願,說一個就是三個,說三個就是一個,這就叫究竟窮終,就達到不二。佛的所有的這些法相名詞,都要向這個地方去會,這就是依了義不依了義。最後一條,佛警惕我們「依智不依識」,這是什麼意思?智是無分別,離開一切分別執著,我們常講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是智。聽經聞法起心動念了,落到識去了,佛教給我們依智不依識。

  佛在入般涅槃之前這個教訓,非常重要,最後的遺教。我們在這一生當中,實在講緣太殊勝了,能夠聞到正法,能夠體會到那個意義的邊緣,很難得。於是我們才能夠看出,一些人成就,他為什麼成就的;一些人修行不成就,他是怎麼不成就的,我們看出來了。唯有看出,自己才曉得這個路要怎麼走法,這個方法應該怎麼個修法,才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