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  (第五十七集)  1996/4  美國聖荷西  檔名:02-031-0057

  請掀開經本,第八十四面,第一行看起:

  【金剛經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這兩句經文,在佛教裡面是很出名的,原因就是唐朝時候,禪宗六祖惠能大師聽五祖講《金剛經》,就是在這一句裡面開悟的。五祖跟他講經也就講到這一句,以後就不再講了,因為他已經徹底明白,從這個地方悟入的。因此,這兩句在禪宗裡面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力。實在說,不僅是禪宗,所有一切大乘法裡面,說到修行的原則、綱領,確實不外這兩句,兩句話說盡了。

  『應無所住』,應是應當或者說應該,住是講心,心安住。也就是我們一般講,你心裡面有了,心裡頭有了就是住,心就住了。佛教人,心應該「無所住」,為什麼要無所住?住的意思也就是執著,我們心裡有了,就是心裡有執著,不應當有執著。不但對於世間法,乃至於出世間法也不例外,出世間講的是佛法,佛法也不可以執著,也不可以放在心上。這是什麼道理?因為能執著的心是假的,不是真的。真心決定沒有執著,妄心裡面才會有執著的現象,真心是清淨的、是平等的,是一絲毫都不會染污的。住也是染污的現象,就是執著是染污的現象,妄念裡面才有這個東西,真心本性裡沒有這個東西。由此可知,住就錯了,住就是凡夫,無住就是佛菩薩,佛菩薩跟凡夫你要說它的差別在哪裡,從這一句經文當中就很容易辨別。也就是凡夫有所住,佛菩薩無所住,無所住是對的、是正確的,有所住是錯誤的。也可以說這一部《金剛經》,無非就是把這些道理、事實真相為我們說清楚、說明白而已。前面我們曾經說過,也是引用《金剛經》裡面講過,能執著的心是妄心,不可得;你所執著的諸法,無論是世間法、是出世間法,也不可得。諸法緣生,世間法是緣生的,出世間的佛法也是緣生的。緣生它就沒有自性,沒有自體,所謂當體皆空,了不可得,由此可知,能住、所住都不可得。這些道理事實真相,你都清楚、都明白了,你自然就能放下。放下什麼?放下妄想分別執著,放下這些東西。

  底下說『而生其心』,生的是什麼心?真心。由此可知,「應無所住」是把妄心放下,放下之後,放下妄心,真心就現前。佛法裡頭常講,真如本性就現前,它就起作用,作用就是在日常生活當中。諸位要曉得,有所住的心在日常生活當中起作用,它生妄想分別執著、生煩惱,心中常生煩惱,就是有所住心。如果無所住心,無所住,真心現前的時候那就是六祖所說的,你在日常生活當中,對人對事對物,常生智慧,他不生煩惱,他生智慧。

  由此可知,這兩句是諸佛菩薩修行證果的心得,是修學的關鍵,因此特別重要。只要把這兩句做到,就夠了、就成功了、就圓滿了。江味農居士在《金剛經講義》,對於這兩句經文的講解非常得詳細,用了很大的篇幅,為我們細說這兩句經文的理論與修學的方法,很值得我們做參考。底下一句說,也是《金剛經》說的。

  【金剛經曰,如如不動。】

  『如如不動』前面還有一句,叫「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兩句也是行門的總綱領。大乘佛法的禪宗,禪就從這兩句經文做為依據所建立的。什麼叫禪?不取於相是禪;什麼是定?如如不動就是定。用現在淺顯的話來說,這句的意思就是教給我們,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的時候,眼見是色相,耳聽的是音聲,鼻嗅、舌嘗,乃至於意知,意知是我們心裡面想像,六根接觸外面境界的時候,真正能做到不起心不動念,就是如如不動。我們見色聞聲,起心動念就錯了,起心動念就是凡夫;見色聞聲,不起心不動念,這就是佛菩薩。何以故?起心動念就有所住,你就著相了,不起心、不動念就是無所住。諸佛菩薩跟我們不一樣的地方就在此地,我們所不及他們的地方也就在此地,這的確是關鍵。

  我們要修學這幾句經文,就是在現前生活當中,學著不起心不動念,這就是修定。果然不起心、不動念了,就是佛法裡面講的三昧現前,你就住在三昧之中。對外面的現象不要去分別,當然更不能夠執著,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這就是禪定,這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所以生心,生的是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智慧心、慈悲心,自自然然就現前,這是真心裡面的德能,真如本性無量的德能它就現前。這個經文的確是非常簡單、非常扼要,將大修行人的原理原則,真正是所謂和盤托出,毫無保留的為我們說出來。我們要能領會、要能夠應用,也就是知道怎樣去學習。底下一段:

  【慈恩上生經疏曰,精謂精純,無惡雜故,進謂升進,不懈怠故。】

  這是解釋「精進」,什麼叫精進?精進是菩薩六波羅蜜之一。六波羅要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日常生活當中必須遵守的六個原則,現在世間人稱為守則,就是這個意思,就是六條菩薩一定要遵守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精進排在第四,它的順序不可以顛倒,不可以錯亂,有一定的順序。精進的意思,精是『精純』,純而不雜。如果裡面有摻雜,那就不叫精進,雖然進,但是它不精。這個意思,學佛的同修必須要把它辨別清楚。我們見到很多同修,他不是不努力,不是不勤奮,他也真的很用功,但是他不是精進。他也天天在求進步,他是什麼進?他叫雜進,他裡頭摻雜亂七八糟的東西,不精,亂進、雜進,所以時間、精力實在講都浪費了,得不到佛法所說的效果。於是修了幾年之後,慢慢就退心了,怎麼佛法不靈?他沒有想到他自己用功用錯了,哪有說不靈的道理?特別是淨土宗的修學,效果實在講是無比的殊勝!真正用功得法,不需要很長的時間,三個月到六個月的時間就能見到初步的效果,哪有見不到效果的!二、三年的時間就決定往生。他要真有這個意願的話,就能夠出離三界六道,就能夠往生不退成佛。這是任何一個法門,講到修學效果,實在都不如淨宗,淨宗的確是快速,問題就在精進。如果你是雜進、亂進,那就收不到效果。

  精的意思就是一門深入。我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以學經教而言,我見過很多。過去在台灣,我教過佛學院,在新加坡我也辦過培訓班。凡是學生自己有意見的,要廣學多聞,要涉獵許多經論的,成績都平平,都很平常。凡是能夠一門深入的,我們把修學的經驗提供給他,他能夠接受,他能夠依照這個方法去做,效果都非常殊勝。沒有比較你發覺不出來,一有比較就很明顯,不但一般人能夠看得出來,他們自己也發覺了。自己以為程度比別人高,聰明智慧比別人強,善巧方便比別人多,下的功夫比別人也深,為什麼拿出來不如別人?道理很簡單,人家專一,一門深入,你搞得太多、搞得太雜,虧就吃在這個地方。

  這些事理我們在講席當中常說,常常勸導大家,可是聽的人他就是不肯相信。有的時候還要提出經論來反駁,你看四弘誓願裡頭不是講「法門無量誓願學」,我們為什麼不能學?佛講的話沒錯,沒有講錯,你錯會了意思,你沒有聽清楚。四弘誓願,法門無量誓願學是擺在第三條裡頭,它的前面是「煩惱無盡誓願斷」,問問你,你煩惱斷了沒有?煩惱斷了,你進入第三個階段沒有問題;如果你煩惱還沒有斷,你想進入第三個階段不可能。由此可知,一門深入對於斷煩惱就有很大的效果。

  煩惱要用什麼東西斷?要用定功,要用清淨心,你涉獵的東西太多,你心怎麼能靜下來?煩惱沒有斷的人,涉獵東西太多,就是清涼大師所說的「有解無行」,解是你廣學多聞,無行是你沒有真正去做斷煩惱的功夫,結果怎麼樣?「增長邪見」,你有什麼成就?可見得清涼講的話是過來人所說的,經驗之談,不是隨便說的。清涼又說,「有行無解,增長無明」,你單單苦修,對於經論道理什麼都不懂,也不能成就,一個增長邪見,一個增長無明。因此,我們仔細觀察古代高僧大德的教學,指導學生一門深入,一部經,一個法門,一部經有解,不是沒有解;一個法門,有行。這個方法就正確,所謂解行相應,定慧等持,才能夠斷煩惱、才能夠破無明。廣學多聞,至少要煩惱斷了,無明沒破還可以,煩惱斷了才開始廣學多聞。這是什麼?我們已經把條件放寬了,嚴格的講,一定要破一品無明,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然後再廣學多聞,那個就絕對正確,成就快速。單單是見思煩惱斷了,無明沒有破就進入到廣學多聞,造成你的所知障,使你明心見性的時間拉長。你本來短時間可以能夠,就是我們常講可以超越十法界,能夠證得一真法界的。因為你廣學多聞,使你永遠停住在十法界,你不能契入一真法界。所以廣學多聞是產生所知障。這些道理、事實真相我們都要明瞭,然後才知道佛教給我們精進有道理,不可以涉獵太多。

  我也常常勸勉初學,自古以來,世出世間的教學,無非是將前人的經驗傳達給後一代。在我們經驗當中,哪些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提供給後人做參考,這是正確的教學。希望後來的人成就要在我們這一代之上,所謂後來居上,這個心叫師心,老師的心,老師總希望學生超過自己。怎樣能超過自己?我的長處提供給你學習,做為你的基礎,我的缺點希望你統統都能夠改進,那你就超過老師。老師的長處你全吸收了,老師的缺點你統統改正了,你怎麼不超過他!不明白這個道理,不相信這個事實,那就錯了,自以為是是造成自己修學證果,最大的障礙。

  在我們前一代經驗當中,真正能成就,快速成就、穩當成就的,就是一門深入,一部經,一個法門。我記得我在講席當中講過很多遍,一個人在一生當中依一部經,一句佛號念到底。譬如我們取《無量壽經》,我十年當中專念《無量壽經》,專聽《無量壽經》,其他東西統統放下。我相信十年之後,你在淨土宗就是阿彌陀佛再來,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人能超過你,你的解行相應。如果在十年當中,你說我要看淨土三經、淨土五經、《淨土十要》,你完了,你這十年下來,你功夫平平,跟一般人沒什麼差別,沒什麼起色。因為你的時間、你的精力分散了,不能集中,這雖然是進,你不是精進,你還是雜進。這就是講修淨土,以淨土宗主要的經典都叫做雜進。所以往往成就的人,叫老實人,大概都是程度比較差的,程度差的教他一樣他很喜歡,你叫他搞好多,他說這太多了,我受不了。往往這些人有成就,而自以為聰明、多能的人往往就落後了,他還不曉得原因發生在哪裡?所以精純不雜,這個很重要。

  『無惡雜故』,「惡」是指什麼?煩惱,煩惱是貪瞋痴慢,指這些東西。特別是嫉妒、瞋恚,好強、好勝,這是惡,如果你在佛法的修學裡面夾雜這個東西,這雜的是惡。底下一個雜,就是夾雜其他的法門,其他的這些經論,不但世間法不能夾雜,出世間法也不可以夾雜。世間法,譬如說從前的人,出家人喜歡詩詞歌賦,這也是夾雜,喜歡書法也是夾雜,這些跟文人應酬的習氣,都是障礙。佛法裡面,那就是夾雜其他的經論、法門。所以雖然《華嚴經》上,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廣學多聞,這是佛在《華嚴經》上教給我們修行的方法。但是你想想,善財童子是什麼樣的程度才出去參訪?善財在文殊會下,文殊是他的老師,見思煩惱斷了,塵沙煩惱斷了,無明破一品,才出去參學,才去廣學多聞。想想我們自己夠不夠?如果我們見思、塵沙煩惱一品都沒斷,你怎麼能學善財?這不可以不知道!人生很短,幾十年真的彈指就過去了,一生當中最寶貴的,不是別的,是光陰!我們把光陰糟蹋掉,光陰浪費掉,這真是莫大的罪過。所以有限寶貴的光陰,懂得精進的人這叫真正善於利用,他成就了。這個進就是現在講的進步,不斷把自己的境界向上提昇,不懈怠。

  《慈恩上生經疏》,慈恩是窺基大師,古時候對他老人家尊敬,不稱他的名。他一生住在慈恩寺,所以用寺的名字來稱他。譬如我們稱天台大師,這是智者,不稱他的法名,他住在天台山,稱他作天台大師,這是最尊敬的稱呼。窺基大師一生大部分時間住在慈恩寺。《上生經》就是《彌勒菩薩上生經》,這個疏是他做的。

  【法華經序品曰,身色如金山,端嚴甚微妙。】

  這是佛經上的兩句偈,形容佛的身相妙好,佛的身體、色相如同金山一樣。佛經裡面這些形容、讚歎的詞句,我們要能善於體會,不能錯會它的意思。你想想經上常講,佛的身是金色的,現在如果你看到一個人,面上都是黃黃的,好看嗎?佛的面如滿月,滿月是圓圓的,佛的臉像個皮球一樣,好看嗎?如果這樣讀經,叫望文生義,你把意思全錯會了。金表貴重,世間人都把它當做寶物,尊貴的意思,佛身尊貴之相。還有金是不變的,金的顏色無論在什麼地方它不會變的,金取這個意思。佛的面像滿月,滿月是說沒有一點缺陷,取這個意思。每個相都好,找不到絲毫的缺陷,絕不是像圓圓的月亮那樣的。所以一定要懂得它的意思,體會它的意思。

  『身色如金山』,他坐在那裡穩重、尊重的意思。『端嚴』,端莊,嚴是美好。『甚微妙』,微妙是達到極處,無法形容,他的好說不出,達到極處。

  【會疏曰,天下至明,無大於日月,萬品光耀,無過於摩尼,若映佛光,皆悉隱蔽。】

  這段是說明佛的光明。佛有身光、有放光,身光,在佛經上告訴我們,釋迦牟尼佛的身光一旬,周邊上都放光,一旬是八尺,他有這麼大的光明。身光,現在在中國,好像在美國也有,許多地方都練氣功,氣功是從中國傳出來的。練氣功的人,基本的條件是要心清淨,心裡雜亂的人沒有辦法,練不成的。心清淨也就是講,他沒有到定,他也是修這種定功,但是沒有能成就,小小的一點定的感應,就能夠見到一切人、物都有光,一切眾生都有光,他們不叫光,叫氣。氣的顏色不一樣,大小不一樣。不但每個人有,一切動物都有,植物、礦物也有,我們這個桌椅板凳都有。這個現象用現代科學來解釋並不難懂。我們曉得任何物質都有磁場,磁場它都有一些放射的,這個放射的,練氣功的叫做氣,在佛法叫做光,都能夠見得到。心地愈清淨、愈真誠,放的光愈好。所以練氣功的人講,人身上有光,最好的光是金色的,金色的、黃色的光都非常好。紅色的光、灰色的光、暗色的光,這個身體裡面有疾病、有煩惱、有憂慮。所以,有這種能力的人一看人,他大致上就能夠判斷,至少這個人是善人,心地是善是惡,是清淨、是染污,這是很明顯的能夠見得到的。

  這一段是講佛光。『天下至明』,先用比喻來說,我們世間,天下就是世間,世間最明亮的物體就是太陽、月亮,沒有超過日月的。『萬品光耀』,萬品是物質,我們今天講的寶物、寶石這一類的。寶石這一類的光耀沒有超過『摩尼』的,佛經上常用摩尼寶珠,摩尼寶珠放光,這是物質裡光最強、最明顯的。這些東西要比起佛光,都顯得『隱蔽』,隱蔽就是它雖放光,光芒被佛光隱蔽了。這個我們要用個比喻說,譬如我們現在的電燈很亮,特別在夜晚,顯得非常明亮。如果燈拿到太陽底下去,這個光就不亮了,光就隱蔽了。它的光有沒有減弱?沒有,還是這麼強,還是這麼高的度數,在日光底下比,它就顯示不出來。也如同這個比喻,日月、摩尼之光,在佛光之下都看不見了。這是講佛的放光。

  佛光從哪裡來的?這一點我們要知道。是從清淨心、智慧裡面所生的,所以叫智光,智慧光明。智慧之生,實在是從清淨心,心愈清淨,透的智慧就愈多。智慧不是從外面來的,是我們自心裡面本來具足的,這是一定要知道,不是從外面求來的,是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為什麼我們的智慧沒有了?是我們的心不清淨,所以佛講,你有障礙,把你的智慧、德能障礙住了。障礙很多,歸納起來不外乎兩大類,一個叫煩惱障、一個叫所知障,煩惱障就是執著,所知障就是分別。你只要有這兩樣東西,你自性的智慧德能就不能現前,乃至於我們講的福報,都不能現前。不能現前,我們的生活很艱難,很苦!

  今天得一點這些名聞利養,從哪裡來的?修來的,不是自性本具的。這也有個比喻,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就好像你非常富足,你家裡面有很多土地、房屋這些不動產很多,銀行裡面存有億萬財富。可是你現在身上一文錢都沒有帶,出去沒飯吃,臨時去做小工,賺點錢來過日子。賺點錢過日子,這就是你現在修的福,你原來的福雖然有,但是你今天一分錢也沒帶在身上,你還是要受凍、還是要挨餓。我們現在六道凡夫就是這樣子,我們的富足、智慧跟諸佛如來無二無別,可是就是有障礙,不能現前。障礙就是這二障,所以佛教給我們沒有別的,除二障而已。精進就是除障最好的方法,你雜進是除不了障,不但除不了障,有的時候還造成更嚴重的障礙。所以多少聰明智慧的人,不如一個鄉下老太婆,鄉下老太婆念佛三年能站著往生,有這個本事。我們看到古今講經說法的大法師,臨終的時候還有病苦,不如人家。什麼原因?講經的法師雜進,這老太婆念個兩、三年佛是精進,所以在成就上不如,確實比不上,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再看底下一段。

  【華嚴普賢行願品曰,一切如來語清淨,一言具眾音聲海,隨諸眾生意樂音,一一流佛辯才海。】

  這是《華嚴經》上的一首偈,讚歎佛說法的音聲。第一句『一切如來』,可見得不是專指一尊佛,十方三世所有一切諸佛,沒有例外的。為什麼?成佛即是見思、塵沙、無明煩惱都斷盡了。見思煩惱斷盡了,就是我們一般說煩惱障斷了,塵沙、無明盡了,就是所講的所知障盡了,二障都斷盡了,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圓滿現前,這是說如來果地。一切諸佛如來果地都相同、都一樣的,佛佛道同,所以佛『語清淨』。清淨語,我們講是最好的言語,不但音聲美妙,言辭簡潔,一定是簡單扼要,決定不會囉嗦,幾句話就把這些事理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個語叫清淨語。

  中國古代,對於言語、文字很重視,也很講究,古代的標準是四個字,簡、要、詳、明。簡單,不可以繁瑣,愈簡單愈好;扼要,簡單的語句,把重點都抓到了;敘說事理詳細、明白。文章,好的文章符合這四個字的標準,好的言語也符合這四個標準。所以我們讀古文,乃至於讀佛教經典,無論是翻譯的經典原文,或者是古來祖師大德的註解,都遵守這四個字的原則,不囉嗦。當然這個與古代的社會有很大的關係,因為那個時候科技不發達,文字要手寫,太長了,就費的時間很多,流通相當不方便。所以愈是簡單愈好,愈是短篇的愈好,才能夠流傳於後世。現在科技發達,言語文字再多的東西,傳播的技術進步了。可是實在講還是簡單好,長,一大篇、一大篇的,看起來也很難受,愈簡單愈好,簡單就是清淨語。所以清淨語裡頭,至少要包含著簡要詳明這四個條件。

  我教學生們學習講經,不但初學要懂得這個原則,實在講一生都不能離開這個原則。我也是講四個字,第一個就是簡,簡而不繁,一定要簡單,避免繁瑣。第二個易,容易、不難,叫人家聽到覺得這個很容易,理也容易懂,在生活當中也很容易做到,大家才能接受。第三個字是淺,要講得淺,不能講太深,常說的深入淺出,愈淺顯愈好。佛法是利益一切眾生的,你所講的經,連小學生、初中學生聽了都有味道,都聽懂了,高明。那一個人講的經,這些人聽不懂,必須要大學生、博士班的聽了才有味道,他比你差一等。講的東西叫人聽不懂,你講它幹什麼?我們還曾經遇到過,確實有這種人,講經講得很深、講得很玄,講完之後,下面人聽不懂,回來就請教法師:法師,你講得實在是太好了,但是我們聽不懂。法師怎麼樣?我講的東西你們聽懂了,還值錢嗎?還有這種事情發生。講經教學要講求效果,所以淺很重要,要深入淺出。第四個字要明,要明白,明而不昧。我從初學,這一生當中,就守住這四個字,簡,易,淺,明,這四個字,才能夠達到幫助大眾的效果。這都與清淨語有關係。

  『一音具眾音聲海』,這一句我們凡夫做不到。所以說「佛以一音而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佛說法是一音,但是聽眾每個人聽,覺得佛所用的言語是自己的語言,他都懂,這就很奇妙。譬如中國人聽,佛講國語;美國人聽,佛講的美國語;日本人聽,佛講的是日語,各個聽了都歡喜。這是我們百思而不得解,這可能嗎?現在想想可能,現在電腦進步,就有這個能力。國際會議上講演的時候,電腦立刻自動就把它翻成各個不同的言語。電腦能做得到,佛菩薩怎麼會做不到!所以我們看到今天科技的發展,相信佛這個能力是真的,不是假的,絕對不是誇大的,確實我們相信這是事實。他為什麼有這個能力?實在講,是他的心達到極清淨,能夠與一切凡夫各種不同的妄心,他都能夠感應。現在所謂是電波,這個是心波,能與十法界一切眾生感應道交,所以這是決定可能的。正是《華嚴經》上所說的無障礙的法界,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如果佛講經還需要人翻譯,那就是有障礙,那就不是無礙。我們從心性的理論上來觀察,有此可能。這是「一言具眾音聲海」。

  『隨諸眾生意樂音』,這就是說法,理事的淺深、廣狹,程度高的人,聽佛講的意思很深,程度淺的人,聽佛講的意思很淺,每個人聽了都歡喜,每個人聽到都好像佛是對自己說法,解決自己的疑問。不但音聲上沒有障礙,意念上也沒有障礙,所以叫一切眾生都得殊勝的功德利益。

  『一一流佛辯才海』,這是讚歎佛的無礙辯才,無障礙的辯才。因此,我們發願要普度眾生,諸位想想看,不成佛行嗎?不成佛,就沒有這樣圓滿的智慧能力。我們不成佛,凡夫到外面度眾生,還要找翻譯,翻譯有的時候還翻錯了。聽眾很多,還有一些人聽經的時候把意思錯會了。這就是說明凡夫比不上佛菩薩,一定自己要先成佛道,然後才能以無障礙的辯才,幫助一切眾生。所以四弘誓願後面,一定要有佛道無上誓願成,不成佛道,你度化眾生的工作不能圓滿,不能達到究竟。

  六十五段:

  【普賢行願品曰,如來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諸佛,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相繼演說,不可窮盡。】

  這句經文是告訴我們,自性本具的功德不可思議。諸位要知道,講『如來』就是講我們自性,我們真心本性裡面所具足的無量功德。功德通常講為智慧德能,你的智慧、你的能力無量無邊。大到什麼程度?深到什麼程度?下面用個比喻來顯示,『假使十方一切諸佛』,這是在一切大眾當中,智慧能力最強的人,達到究竟圓滿的人,他們來說,不是一個人說,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統統來說。說多久?不是說一天,不是說一個月、說一年,而是說『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這個時間我們今天講天文數字,實在講還是太少,不能相比,天文數字那個數字也太渺小了。『相繼演說』,沒有中斷,在這麼長的時間,所有一切諸佛共同來說,都說不盡,『不可窮盡』。自性的功德的確是真正的無量無邊。

  此地我們必須要明瞭的,無量無邊的智慧德能,是我們自性本來具足的,學佛的人一定要肯定佛這個說法,深信不疑。我們能不能恢復?能,佛教給我們的,就是教我們恢復自己本有的智慧、德能。所以佛法不是從外求的,向外求,求不到,向外求是心外求法。自古以來,許多的學佛人非常可惜,錯用了心,錯用什麼?向外求。外是哪裡?《大藏經》是外,佛法在《大藏經》裡嗎?不在!佛法在心性之中。這些《大藏經》留下來做什麼用?兩個用途,第一個讓你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你可以選擇一個法門,一門深入。沒有這個指引,你依憑什麼修學?這是《大藏經》第一個用途。第二個用途,你煩惱斷了,清淨心現前,《大藏經》給你作證明。你再展開看看,你所悟入的境界,跟佛所講的是不是一樣的?如果是一樣的,正知正見,你的知見就是佛知佛見。如果不一樣,那還有問題,你的知見還有錯誤。經典是這兩種用途,不能把它當作一種常識來看,那就錯了。

  下面教給我們,怎樣證得自性的圓滿功德,禪宗裡面就是說怎樣去明心見性。

  【若欲成就此功德門,應修十種廣大願行。】

  你要想成就,要想恢復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佛說你應當『修十種廣大願行』,就是《華嚴經》上講的普賢菩薩十大願王。你能夠修十大願王,你就能夠明心見性,你就能夠恢復自性本具無量的智慧德能。因為佛在經上這麼說了,所以自古至今許多同修,都把十大願王列入在朝暮課誦裡面,每天去念。「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都會念,念得都很熟。念沒有用處,解也沒有用處,行才有用處。所以這叫普賢行願,沒有說信願,沒有說解願,說行願,著重在行,你是不是真的去做了?

  普賢行願跟所有一切菩薩行願不相同的地方,一定要知道。你要不知道的話,你用一般菩薩行的方法去修這十條,那不是普賢行。所以你先要懂得普賢的意思。什麼叫普?什麼叫賢?然後要明瞭,什麼叫行?什麼叫願?這四個字搞清楚了,在日常生活當中遵循這十條原則,那你是一個真正修普賢行的人;你要沒搞清楚,你所修的不是普賢行。我們在此地簡單的說,普賢行的特色,是以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正覺心、慈悲心做基礎。如果不是這個心,你修禮敬、讚歎、供養、懺悔,都不叫普賢行。可以說是菩薩行,可以講得通,你是修的菩薩行,但是不是普賢菩薩行。因為普賢菩薩的心是用真心,決定不是用妄心,真心是清淨的,沒有絲毫污染。污染是什麼?好惡,我對這個人喜歡,對那個人討厭,那是污染,有污染,心不清淨。什麼是平等心?平等沒有分別,有分別不平等,這才知道普賢心量的偉大。對於一切眾生決定是平等的,對於善人是平等,對於惡人還是平等;對於我有恩惠的人,我對他是平等的,對我有怨恨的人,甚至於陷害我的人,對他還是平等的,決定沒有差別。我們用什麼樣的心對佛、對菩薩,也用同樣的心對一切眾生,甚至於對一切惡道眾生,對一切無惡不作的眾生,那才叫普賢行。

  這個我們凡夫就很難,所以我們天天念普賢十願,實際上做不到。可是修淨土的同修,雖然做不到,一定要心嚮往之。我們為什麼做不到?煩惱習氣障礙住,嚴重的煩惱習氣,六根對六塵境界,煩惱習氣就起現行,普賢行願就沒有了。如何能在生活當中把境界看破?所以《金剛經》好,給我們說明世出世間十法界依正莊嚴的真相,真相就是「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你能常常想到這句經文,你的心自然就平靜,你的分別執著就淡化,不會再像以前那麼嚴重,這就是進步。一定要看破、一定要放下,放下妄想分別執著,然後你修這個十願,就是普賢行;只要有絲毫的妄想分別執著,你所修的就決定不是普賢行。

  在佛法裡面,一般來講,什麼時候你所修的是普賢行?法身大士,也就是說,什麼時候你把見思煩惱斷了、塵沙煩惱斷了,無明也斷一品,這個時候你所修的一切行,自自然然就是普賢行。為什麼?你心裡面妄想分別執著沒有了,你對於一切眾生決定是清淨平等。所以普賢行是法身大士修的,《華嚴經》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們修的是普賢行。

  我們今天雖然煩惱習氣很重,知道這個道理、知道這個事實,應當向這個方向、目標去努力。首先從看不慣的人,慢慢變成看得慣,看不慣的事,慢慢也就習慣了,這就有進步。在一切境緣當中,境是物質環境,緣是人事環境,認真去學習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你要能夠這樣子用功夫,與普賢行就接近了,是向這個路子走。特別是念佛人,為什麼?西方極樂世界就是普賢菩薩的法界。縱然是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的,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都是修普賢行。這是極樂世界跟一切諸佛剎土不相同的地方,這是個很特殊的世界,所以一切諸佛對於阿彌陀佛讚歎。世尊是一個代表,讚歎阿彌陀佛,光中極尊,佛中之王。那就是說,從這一點也很明顯的看出,西方極樂世界各個人修普賢行,十方諸佛剎土唯有法身大士才修普賢行,沒有證得法身的人,他修的行不是普賢行。我們修淨土,對於這一點要特別留意。

  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