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  (第五十六集)  1996/4  美國聖荷西  檔名:02-031-0056

  請掀開經本,第八十二面,第四行看起:

  【探玄記云,藏有四義,一含攝,二蘊積,三出生,四無盡。】

  這是解釋「法藏」。賢首國師在《華嚴經》註解,這個名稱就叫做《探玄記》,解釋藏的四個意思。下面一段:

  【嘉祥疏曰,在能蘊蓄佛法,故曰法藏。】

  藏的意思明瞭之後,佛法裡面常常稱『法藏』,實在講,就是一切諸佛的佛法蘊藏在其中。佛經翻到中國來之後,在宋朝的時候,才有人將經典做分類整理,編成一部叢書,名稱叫《大藏經》,「藏」就是這個意思,我們現在稱為《大藏經》。

  【嘉祥疏曰,稱逸群之能,故曰高才,能自勝勝他,故稱為勇,壞邪見之明,所以言哲。】

  這些解釋都是說明世饒王出家之後,出家之後的法名叫法藏,解釋法藏的意思。佛在經上稱讚他「高才勇哲」,這四個字是讚歎法藏比丘的,這個地方是解釋這四個字的含義。『稱逸群之能』,群是群眾、大眾,逸是超逸,意思就是超過。不但超過,是非常自在、舒暢的這種超過,所以用逸來說。這樣的才幹、才能,超過眾人,稱為『高才』。『能自勝勝他』,這稱為勇。什麼叫「自勝」?就是我們中國人所講的克己的功夫,一般人沒有辦法克制自己的欲望,這是最明顯的,他能夠克服,世間人放不下的,他能夠放下,這就是自勝。「勝他」,就是超過一切的這些大眾。這個意思也就很明顯,一切大眾所做不到的,他能做到,這個做不到的,主要是講看破、放下。大眾看不破的,他能看破,大眾放不下的,他能放下,能放下是勇,能看破是哲。『壞邪見之明』,「明」是講他的聰明智慧,能捨棄一切邪知邪見,這稱為哲。用我們現在最普通的話來講,就是看破、放下。

  【淨影疏曰,才謂才巧,才德過人,故曰高才,志強名勇,心明稱哲。】

  這個解釋的意思大致上都差不多,這幾種註子合起來看,意思就更為明顯。《淨影疏》裡面說,這是《無量壽經義疏》裡面講的,『才謂才巧』,他的才能、善巧,『才德過人』,超過人,稱為『高才』。『志強名勇』,他有志氣,這個志氣不是世間一般人的志氣,這個志氣是要了生死、出三界、成佛道、度眾生,確實不是世間人能夠做得到的,志強是指這個。『心明』是對於宇宙人生一切萬法都能正確的通達明瞭,這稱為『哲』。由此可知,佛經裡面所講的「高才勇哲」,確實超過世間這些字面上的含義,實際上,超越世間這一切賢哲。

  【淨影疏曰,此德孤出,名世超異。】

  『孤』是孤獨,在此地是形容,沒有人能夠跟他相比,取這個意思。所以這叫做「與世超異」,在跟世間相比,他非常特出,超越大眾。

  【會疏曰,不常人所及,故云與世超異。】

  這個『不』就是非的意思,不是一般常人所能夠及的,這叫『與世超異』,都是解釋經文的。

  【合贊曰,或約地上發心,則所謂世者,地前世間之義耳。】

  這是解釋「尋發無上真正道意」這一句。法藏比丘在《無量壽經》上所顯示的這些事蹟,古大德有不少人肯定認為這是地上菩薩,絕對不是普通人能夠做得到的。說地上菩薩,這個地位就非常之高,要是圓教就更高了,就是別教,也是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了。所以肯定他是法身大士,絕不是普通人,完全是從應化跡相上來說。而實在講,世尊在許多大乘經上告訴我們,釋迦牟尼佛跟阿彌陀佛的關係非常密切。過去生中,曾經做過兄弟,曾經做過同參道友,生生世世常在一起共修,所以他們的關係很密切,而且都是久遠劫已經成佛了。十劫之前,在世間自在王如來會下,他做個國王發心出家,都是示現的,如果我們把他從這個地方看作開始,那就錯了。正如同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三千年前在北印度降生,示現成佛,佛在《梵網經》上告訴我們,他這次來示現作佛,已經是第八千次,在我們這個世界,他已經來過八千次。由此可知,阿彌陀佛在西方極樂世界示現亦復如是,都不是第一次,不知道多少次了。所以,在跡相上來看,他這種發心、這種行持,不是世間人。

  『則所謂世者,地前世間之義耳』,這個意思就更深更廣了。地前是十住、十行、十迴向,是說三賢菩薩的境界。

  【淨影云,今尋發無上心,是地前世間行,下我發無上正覺之心,是地上出世間行。】

  這是隋朝慧遠法師所說的,這是代表一部分人的看法,所說的都有道理。古註很多講法不一樣,甚至於講法我們看起來很矛盾,但是他們的見解都有道理。因此,我們要把成見捨棄,多聽聽他們的、多看看他們的,提供給我們自己做參考,這樣就好。我們為人家介紹這部經典,最重要的是觀機,看看對方他能夠接受哪一種講法,我們採取哪一種講法就比較合適。而且所講的不是自己講的,都是古大德所說的,可以說出言都有根據,這就沒有說錯,不是自己在胡造謠言。

  『地前』是『世間行』,『地上』就是初地以上,叫『出世間行』,世間跟出世間的界限在哪裡?我們要把它搞清楚。世間的界限就是十法界,出世間超越十法界,超越十法界就是一真法界,它這個世間跟出世間是這麼說的。我們一般淺說,是把六道作世間,超越六道輪迴就出世間,實在講,這個說法也正確、也沒有錯。世出世間,六道跟十法界是一個界限,不會再到六道裡面來搞輪迴生死;出世間就是四聖法界,聲聞、緣覺、菩薩、佛。這個佛如果用天台家的講法,藏通別圓,它是藏教佛、通教佛,如果是別教佛就超越了,超越十法界。所以十法界裡面有佛,如果跟圓教相比,十法界裡面的菩薩、佛都在三賢位,地位都達不到初地。這是個界限,所以此地講的世間跟出世間,是以十法界為界限。我們翻過來。

  【甄解曰,說有前後,發心無有二,唯是一發心也。】

  《甄解》裡面講,『說有前後』,「前」就是指這一段,後面是在第五品,講法有先後,可是『發心無有二』。無論是前面講發心,後面講發心,發心決定是一,發無上菩提心。無上菩提心,簡單的講法,就是真正覺悟到人生苦,六道輪迴苦,不希望自己再受這個苦,不願意自己再造業,一心想出離三界,脫離生死之苦,這個人叫真正覺悟。如果對三界還有貪戀,這個人確實沒有覺悟,他也沒有看破,當然他不能放下。看破、放下,實在講是佛法修行的關鍵。怎樣才算看破?《金剛經》上末後一首偈很好,「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真看破了。他所說的一切有為法,不但六道是有為法,四聖法界也是有為法;換句話說,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有為法,既是有為法,決定不真實。

  經上講得很好,「能所皆空」,能是講心,我們的念頭、我們的思惟想像,西方哲學家所謂的「我思故我在」。而佛在《金剛經》上說,你思,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你那個思不可得,思沒有了,你能思惟、想像的空了;你所思惟想像的是諸法,諸法緣生,當體即空,了不可得。能所皆空,你憑什麼去分別執著?你分別執著那個心也不可得,這才叫真的看破。看破之後,自然就能放下。放下,《金剛經》上也有兩句話說得好,可以給放下做個註腳,佛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那叫真放下。

  所以,佛法傳到中國之後,在唐朝,從五祖忍和尚提倡《金剛經》,這一千三四百年之間,這部經對於中國佛法影響太大了。不僅是禪宗必讀,只要是學佛,不管是哪一宗哪一派,《金剛經》都列為必修的課程。不但學佛的人要讀,在過去一切念書人,你問問他,你有沒有念過《金剛經》?肯定都念過。讀書人沒有不讀《金剛經》的,其他的經或許他沒有讀過,《金剛經》一定是讀過的。就是這部經典言簡意賅,文字少,只有五千八百多個字,大乘佛法的精華全在其中,這是這部經的好處。

  真正看破放下,一心一意求解脫、求成佛,成佛之後能幫助一切眾生,這個心就叫無上菩提心,大菩提心。

  【甄解曰,其龍樹大士為初地(指所判法藏比丘發心之位),或為八地,亦是從果向因,大與諸師別也。】

  《甄解》這段話引用龍樹菩薩,龍樹菩薩是初地菩薩,將龍樹菩薩發心的事跡與《無量壽經》上所說法藏比丘做個對比,法藏的發心跟龍樹非常相似。龍樹既是初地,法藏應當也是初地。或者說八地,八地發心的跡相跟初地實在講,在形象上來說是很接近的。可是發心的那個心有淺深廣狹之不同,那是我們凡夫見不到的。

  當中省略了。『亦是從果向因』,從果向因就是佛門當中常說的倒駕慈航,這是真的,他們早已經成佛了。這一次看到眾生機緣成熟,所以作斯示現而已。好像是唱戲,他來演戲的,並不是他自己真正的身分。這個說法,跟古來其他這些法師們註解《無量壽經》的說法不一樣,也值得我們做參考。在理上講得通,他們的確是乘願再來之人。五十一段說:

  【法華壽量品曰。】

  這個引用得好,來證實這樁事實,證實就是從果向因,倒駕慈航。

  【我實成佛以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

  這是釋迦牟尼佛在《法華經.壽量品》裡面,他老人家自己說的。說明他這次來示現成佛,也是來演戲的,不是真的雪山苦行修道,夜睹明星,豁然大悟,不是的,這是做樣子的,不是真的;真的,久遠劫就成佛了,這次來表演,是第八千次的表演。世尊如是,阿彌陀佛在西方極樂世界亦復如是,都是為了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而做的種種設施。

  【大乘義章二云。】

  這個『二』是第二卷。

  【於三寶等淨心不疑,名信。】

  這個『信』,在佛法裡面佔的地位非常之重。清涼講解《華嚴》,將這部大經分為四個部分,就是用「信、解、行、證」這四個字來區分,便利我們修學。我們要在佛法中得真實殊勝的功德利益,首先要有信心。說到信心、信佛,也許我們每一位同修自己都以為我已經很相信了,我已經深信不疑了,大家都會有這種感觸。其實你不知道佛經講信的標準,如果你要懂得這個標準,跟自己的心行對照一下,會發現我們跟佛講的信心,有相當大的差距。特別是《金剛經》上講的,《金剛經》上講「信心清淨,則生實相」。生實相怎麼個講法?生實相就是真如本性現前,可見得信心清淨的時候,就是禪宗裡面講的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那是什麼境界?就是像剛才講的初地菩薩的境界,別教初地、圓教初住,《華嚴經》上講的法身大士。所以《華嚴》十住菩薩,初住就是信位的菩薩,信心才真正符合佛所說的標準。

  由此可知,不是我們自己想像的標準。這個標準太高了,恐怕在我們這個時代學佛同修當中,無論出家在家,可能一個都找不到,這是真的,是實話,一個都找不到。我們不得已,要把信心的標準要往下降,降到最低,必須對佛在經典上所說的字字句句沒有一絲毫的懷疑,能夠明解、能夠依教奉行,那才叫信。如果對於經論不能理解,做不到,都不叫信,信位,我們都達不到這個水準。《大乘義章》裡面這一句,就是這個意思。

  【晉譯華嚴經六云。】

  晉譯,通常我們稱為《六十華嚴》,六十卷的《華嚴經》。第六卷,經文上說:

  【信為道源功德母。】

  當中省略了,末後一句是:

  【示現開發無上道。】

  佛法的教學,就是建立在信心的基礎上,你有一分誠信,你就得一分利益,你有十分誠信,你就能得十分的利益。所以信是入道之根源,源是比喻好像水源一樣,長江大河都有個發源地,它的源頭,用這個來比喻。『信』是道之源頭,這個道就是菩提道,前面講的涅槃道。我們要想證得菩提涅槃,信是個源頭。『功德母』,我們想修積功德,信是功德母,母是比喻,比喻能生功德。可見得,無量無邊功德是從信心裡面生的,你信心失掉,你的功德就沒有了。所以信是菩提涅槃道的根源,是無量無邊功德之母,這是佛在《華嚴經》上講的。『示現開發無上道』,無上道就是如來果地上所證得的,都是從信心上開發的。由此可知,信心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

  許多同修,不但在現前,自古以來都有這個現象。我們修學疏忽了信心,把這個字看輕了,沒在意、沒重視它,所以一生的勤勞,最後都得不到效果。實在講,他不曉得原因出在哪裡?我自己學佛,受了大戒之後,我是出家之後兩年才受戒的,受戒之後,到台中去看老師。李老師一見面,就給我說了一句話,「你要信佛!」說這麼一句話,這是我們怎麼想都沒想到的。一見面指著我,你要信佛!然後告訴我,他說自古以來有多少出家人,出了家,受了大戒,一生都不信佛,他怎麼會有成就?不信佛,怎麼會發心出家?他自己以為信了,不是佛經上講的信的意思。佛經上講的意思是什麼意思?佛法叫不二法門,這個諸位,我們也聽多了,大家多多少少有一點概念,叫不二法門。信解行證如果是四法,就不是佛法,你就不信。信解行證是一,這是佛法,不二法這是佛法。信裡頭有解、有行、有證,這才叫信;你說我單單信了,裡面沒有解、沒有行、沒有證,這個不是信。

  這是三十多年前李老師教給我的,這個意思也非常好,曉得信解行證裡頭任何一個字都含攝其他三個字。所以說信,信裡面有解、有行、有證;說解,解裡面有信、有行、有證;說證,證裡面有信、有解、有行。決定不能把它分成四個,分成四個,什麼都不是。特別是《華嚴經》裡面講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一多相即,都是說的這個意思。這我們才明瞭,信真的是無上道的根源,真正是一切功德之母,能生一切功德。我們看底下一段。

  【菩提心論曰,求菩提者,發菩提心,修菩提心。】

  菩提是梵語,一般含義就是講佛道,求佛道的人、希望證得佛果之人,都叫做『求菩提者』。求無上道,求無上佛果,這兩句話的意思我們要明白、要清楚。佛是什麼?佛是一個究竟圓滿覺悟的人,就叫做佛。究竟圓滿覺悟之法,就稱之為無上正等正覺,稱之為大菩提法。因此,這樁事情實在是一切眾生應當要求的。為什麼?這是我們自家本分的事情,一絲毫都不過分。我們學佛,你說我要想作佛,我們聽了這個話,你不是在發狂吧!這是本分話,哪裡過分,成就自己究竟圓滿的智慧。那你一定要『發菩提心』、要『修菩提心』,先要發心。你看《金剛經》一開頭,須菩提尊者向世尊請教的時候,他第一句話就說出來,「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這就是發菩提心。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每參訪一位善知識,當他對善知識禮敬讚歎之後,請教第一句話他就說:我已經發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首先要說發心,你真發心了,然後人家才能夠教你。他請教:我發心了,但是我不知道怎樣修菩提心?怎樣修菩薩行?這不知道,來請教的,這個善知識是可以教導他。如果你心都沒有發,那教什麼?沒有法子教。

  這是在佛法,佛法如是,世法也不例外。世間法你要想請教一個高明的善知識,這位善知識一定先問你,你的志趣何在?你的志向、你的目標在哪裡?你要告訴他,我沒志向、我也沒有目標,那再高明的老師對你也沒有話好說。如果你有志於學,他就告訴你怎麼樣求學。你說你有志於政,他就會教你一個應該怎麼樣從政,如何來治理國家,他會跟你講這個。你說我什麼都沒有,那他教你什麼?世出世法,立志為先,發心就是立志。你的志向大,老師就給你說大法,你的志向小,他就給你說小法,這個一定的道理。如果你的志向,輪迴太苦了,我只想脫離輪迴,他就教你脫離輪迴的方法。如果你說做人太苦了,希望來生能夠生天,享天福,這個心量就更小了,他也有辦法教你生天,滿足你的志願。志願達到究竟圓滿是成佛。所以,一定先要發心,發心之後要修行,你才能滿你的願。

  發菩提心跟修菩提心,這兩個菩提心意思不一樣。發菩提心是說你覺悟了,你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真妄、邪正、是非、善惡、利害你明白了,於是你有所取捨,捨惡向善。這是你發心了,這是發菩提心裡頭的含義。修菩提心意思不一樣,你要把你現在、過去所有一切過失改正過來,這叫修菩提心。正如善導大師在《觀經》裡面所說的,所有一切違背菩提心的都要捨棄,所有一切向菩提心的都要攝取。這個意思,我們說得白一點,就是斷一切惡,修一切善。所以,修菩提心著重在行,心跟行是一不是二。

  【淨影疏曰,起行之願,名為願力。】

  這是解釋什麼叫『願力』。『起行』,真正去做。我們雖然是佛弟子,但是實在是薄地凡夫,沒有智慧、沒有能力辨別是非、善惡。這個時候我們怎麼樣起行?起行,實在講就是說我們日常生活行為,工作、處事、待人接物,如何能與菩提相應。這個時候唯一的依靠就是佛的教誨,《無量壽經》裡面所說的,是彌陀跟釋迦兩位世尊的教誨,我們能夠明解經義,依教奉行,發這個願叫做「願力」。要真正去做,不去做不行。什麼力量在推動你做?願力。

  我們今天有不少同學,《無量壽經》念得很熟,也常常不斷的在聽《無量壽經》的錄音帶,多少也能懂一點,可是就是做不到。日用平常的時候還是老毛病、老習氣,一點都不能夠改變,原因在哪裡?沒有願力。什麼願力?成佛的願力,求生淨土的願力,希望見阿彌陀佛的願力,沒有這個願力。所以表現在生活當中,依舊是懈怠懶散,就是這個信,他真信,他也真解,他不行。信解行證,他只有前面兩個,後面兩個沒有,這樣學佛學一輩子,就是李老師所說的,他不信。他要信,那解行證統統都有,他真肯幹,那才叫真信;不肯幹,沒有信。由此可知,真正信佛,真正能依教奉行的人,確實不多。我們要特別留意的,是我們自己有沒有依教奉行?別人行不行,與我們沒有關係,與我們沒有影響。最重要的是要自己反省、檢點,看看自己有沒有行願之力。

  【會疏曰,願力者,四弘誓願能淨佛國土,成就眾生故。】

  《會疏》裡面解釋『願力』,就相當具體。因為四弘誓願就是菩提心,所以發這四條願,就是發無上菩提心。無上菩提心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四願最後一願,「佛道無上誓願成」,是發上求之心,前面三條都是下化。這四願『能淨佛國土』,能『成就眾生故』。這個四願,每一位學佛的同修都常常念,還有不少的同修,早晚課都要念這四句,念得很熟了。意思不能說完全不明白,問題是我們做到了多少?這個四願是大乘菩薩法,是道道地地的普賢行,四願每一願都是以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大慈悲心來修學;換句話說,每一願都是成就我們這四種心,真誠、清淨、平等、慈悲。第一願,眾生無邊誓願度,我們有沒有這個意願?自己要檢討、要反省。我們是不是隨時隨處都有一個真誠熱烈的心去幫助別人?實在不多,出家人當中都很稀有、都很難得。所以,天天念這一句,沒有法子去做,這一句空念了。

  今天在美國這個地區,這個地區是世界上很富裕的一個地區。物質生活都沒有問題,精神生活非常貧乏,我們如何把佛法介紹給這個地區的人?我們有沒有做這個工作?有沒有把佛法主動的、隨時隨地的,希望介紹給我們周邊的大眾?我們每天所接觸到的、所遇到的,我們有沒有去做?特別是學佛的同修,對佛法的意思能夠懂得一些,如何能把中文的經教翻成英文來供養他們。譯經很難,不是個容易事情,怎麼樣翻譯?翻譯一句,我覺得這一句不錯,對我們生活上有幫助,翻一句!一天翻一句,你就沒有空過。翻這一句,給一些同修,請他們參考參考、斟酌斟酌,在文義上加以修飾修飾,使它能夠流通。如果一個人一天翻一句,要有十個人的話,一天就有十句,兩個月就可以出一個小冊子。

  現在用電腦網路很好,把網路的號碼普遍告訴一切大眾,有心想接觸佛法的,他自然就能接觸到。我們一天說一句也沒有做,這一天空過了,眾生無邊誓願度,我們是自欺欺人,沒做到。我們印的小冊子很多,提供諸位就是希望諸位常常帶在身上,無論在什麼時候,無論在什麼場所,遇到熟人都能夠贈送給他。都能把道場的活動,電腦裡面這些號碼能告訴別人,這是把佛法的機會介紹給他。常存這個心,認真去做這樁事情,你這一願你是在做,做還得要盡心盡力,那就是圓滿。

  第二願斷煩惱,斷煩惱這個事情要真幹,要認真,要克服自己的煩惱、習氣。實在沒有辦法克服,多讀經,讀經叫你明理,宇宙人生真相搞清楚了,你自然就放下。把你的妄想分別執著能夠捨棄、能夠放下,一年比一年輕,一年比一年淡薄,你的智慧就增長,你與佛法就相應。斷煩惱之後再學法門。沒有斷煩惱之前,法門必須選擇,所謂一門深入。這時候一門深入目的何在?目的是幫助我們看破,幫助我們放下。到自己真的看破、放下了,那時候就可以廣學多聞。廣學多聞是為什麼?為度眾生,不是為自己,為自己沒有必要。眾生根性不相同,欲望不相同,煩惱、習氣不相同,要度無量無邊的眾生,必須通達種種法門。所以要曉得,四弘誓願是有次第的,煩惱斷了之後,才廣學多聞,然後圓成佛道,再普度眾生,是這麼個意思。

  由此可知,四弘誓願是大菩提心的具體實踐,能淨佛國土,心淨則土淨。斷煩惱,心就清淨了,學法門,智慧就大開。由此可知,斷煩惱是戒、定,學法門是智慧,這兩條就是戒定慧三學,所以能成就眾生。你有沒有願力,要在這個地方去觀察,你是不是真的有願力。

  【智度論曰,五根增長,不為煩惱所壞,故名為力。】

  這是講的五根、五力,根力增長。『五根』是指的信、進、念、定、慧這個五條,這五條我們現在也有,但是根的意思就很難說了。如果沒有根,沒有根的信進念定慧,古人有個比喻,水上面的浮萍,隨波逐流,沒根。學佛的人也有一句俗話說,我功夫不得力,功夫怎麼不得力?沒有力,沒有五力;功夫得力,就是這個五力。信有根,先講根,信有根,不會被外面環境動搖,你有根,根紮進去了;進有根,你就是精進,一門深入,你的進才有根;念有根,一心專念;定有根,就是《金剛經》上講的如如不動;慧有根,是經上講的不取於相,你有根。根的力量再增長就是力,五根五力。大菩薩也不能捨棄這個修學的原則,我們在《彌陀經》上看到,西方極樂世界的菩薩們,還修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他們還在這上面用功夫。『五根增長,不為煩惱所壞』,裡面是煩惱,外面是環境的誘惑。這是分開來說,前面一段,內能夠如如不動,心地清淨了,功夫得力,這叫力,從五根提昇到五力。

  【又天魔外道不能阻壞,故名為力。】

  這是說外面,外面不會受環境的干擾,你有力了。『天魔外道』的意思前面說過,在此地就不必多說了。它的意思就是我們身外的人事物的環境,不會受他們干擾,這是叫功夫得力的現象。要知道我們今天功夫不得力的毛病,就是根跟力沒有,如果用《金剛經》的話來講就很清楚、很明白。我們對外著相,對內動心,這就完了,這功夫怎麼能得力?要想功夫得力,必須要守住這個原則,無論是順境、是逆境,是善人、是惡人,是好事、是壞事,都不動心、都不著相,不去分別、不去執著,如如不動,你的功夫就得力了。

  【靈峰大師曰,念根增長,成就一切出世正念功德,名念力,慧根增長,能遮通別諸惑,發真無漏,名慧力。】

  『靈峰大師』就是蕅益大師,靈峰是他的別號,這是明朝末年淨宗的祖師。他在此地說這個五根,雖然沒有說完全,舉兩個例子。從兩個例子,我們一定要能夠推想到他所沒說的,亦復如是,沒有例外的。『念根增長,成就一切出世正念功德,名念力。』大師這個說法特別是指念佛,不是指念其他的,一心專念阿彌陀佛。一般所謂老實念佛,老實兩個字實在不容易,老實念,念根就增長,才能成就一切出世正念功德。老實的標準是什麼?我們現在念,算不算老實?如果我們要問一下,我相信同修都說我很老實,我每天都老實念佛,哪一個不老實?這個病很重。為什麼?不老實自己以為老實,沒救了!如果自己曉得自己不老實,有救,知道自己有病,他會求醫。自己一身病,自己覺得沒病,到病一發作,那就要命了,求醫也來不及了。

  老實的標準,就是大勢至菩薩所說的「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那就老實了,我們有沒有做到?沒有做到,自己就要很清楚,我沒有老實。覺明妙行菩薩也跟我們解釋念佛的標準,他說了三句,「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你能夠做到這九個字,也叫做老實念佛。這裡頭最難的是夾雜,我們念這一句阿彌陀佛,裡面夾雜著許多的妄念,這就不叫老實,所以功夫不得力。如果念佛,時間短不怕,決定沒有夾雜。所以我勸同修修十念法,十念就是十句佛號,一天念九次。這十句佛號時間很短,容易控制,十句佛號裡頭確實沒有夾雜,這個功夫得力。你從一天九次,慢慢增加到十八次,以後逐漸增多,功夫就得力。最怕的是夾雜,一夾雜就把你的功夫全部都破壞了。所以只要做到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就能成就一切出世正念功德。出世正念功德就是指的往生不退成佛,是指這樁事情,這叫念力,你念佛功夫得力了。

  『慧根增長』,慧是什麼?是對於一切事物你能夠明瞭,知道它的真相。這一點實在也不是自己的能力,因為對於佛法深信不疑,佛教給我們的。譬如《金剛經》這首偈,這是慧,你能夠常常把這首偈子放在心上,以這首偈觀察宇宙人生森羅萬象。你觀察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四個比喻,是說明一切法當體即空,了不可得。如露如電,是比喻這些幻相存在時間的短暫,露是比喻它相續相,電是比喻它剎那生滅相。所以這首偈,常常念、常常放在心上,慧根就增長。

  『能遮』,遮就是止,就是止息,『通別諸惑』,通是無明,所有一切眾生都有的,別是煩惱習氣,煩惱習氣各個人不一樣。如果就《華嚴經》佛所說的來講,也很好,《華嚴經》上佛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妄想是通惑,妄想是無明,執著是別惑,執著是各個人不一樣的。智慧現前,所有一切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了,這叫能遮通別諸惑,『發真無漏』,真實無漏的智慧,就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那個智慧是什麼樣子?有什麼用處?《金剛經》可以做為代表,一部《金剛經》裡面所說的,就是自性本具般若智慧的德用。這叫『慧力』。慧力是看破、放下,念力才能夠成功,成就無量無邊的功德,才能成功,就是往生不退成佛。沒有慧來幫助念,不行,念不能得力,所以慧很重要。

  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