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  (第五十三集)  1996/4  美國聖荷西  檔名:02-031-0053

  請掀開經本,第七十六面,看最後一段,五十六段:

  【疏鈔曰,澄濁而清,返背而向,越三祇於一念,齊諸聖於片言,至哉妙用,亦不可得而思議者,其唯佛說阿彌陀經歟。】

  這是蓮池大師的《彌陀經疏鈔》,這個亦是讚歎,也是說的事實。『澄濁而清』,這是說的清淨心。濁是染污,我們現在所說的精神的污染、思想的污染、見解的污染,這些污染就是佛法裡講的煩惱,妄想分別執著染污了我們的心性。心像水一樣,必須要把它澄清。在佛法裡,澄清的方法就是修定,用禪定的方法遠離一切污染。這是「澄濁而清」,恢復清淨心,也就是淨而不染。

  『返背而向』,「背」是違背了性德。我們淨宗所標榜的修行綱領,真誠是性德,我們現在對人是虛情假意,這是違背了性德;清淨、平等、正覺、慈悲,都是性德,我們現在不清淨、不平等、迷惑顛倒、沒有慈悲,完全違背了性德。大師在此地教給我們,返背,把違背性德的反過來,回過頭來,要向著性德,這是平常我們講的皈依的意思。皈依是回頭,從濁回過頭來,依清淨心;從背回過頭來,要向著性德,這就對了,這是真正修行。如果真的做到了,實在講,凡夫成佛不需要很長的時間,問題就是你不肯做。所以這樁事情可以說完全是自己的事情,與任何一個人都不相干。只要自己肯做,誰也干涉不了,沒有人能夠障礙。特別是淨宗這個法門,我們一心執持名號,家裡人討厭我們念佛,我們不出聲,我們默念。所以,外面境緣障礙不上,你在心裡頭用功,你在外面隨緣,絲毫障礙都沒有。

  『越三祇於一念』,「越」是超過,「三祇」是三大阿僧祇劫,這是佛在經上常常講,成佛需要這麼長的時間,要三大阿僧祇劫。淨宗法門只要功夫得力,功夫得力就是前面兩句,你能夠從濁而清,從背而向,你的功夫就得力。「一念」就是一句阿彌陀佛,超越了三大阿僧祇劫,你一生就成就了。一生成就,實在上說,果真功夫得力的話,我們看到《淨土聖賢錄》、《往生論》裡面所記載的,差不多十之七、八,三年就成就,這是事實。有很快的,幾天成就的、幾個月成就的,那是少數。證明經上講得沒錯,《彌陀經》上說「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講得沒錯,確實有人在七天當中就成就的,但是三年成就的是非常多。如果一生都不能成就,那是他用功不如法。這是講時間之短,不要經過這麼長的時間。

  『齊諸聖於片言』,片言就是一句佛號,用一句佛號這種方法來修學。齊是平等的意思,諸聖是指觀音、勢至、文殊、普賢這一類的等覺菩薩,你可以跟他平等。『至哉妙用』,這個巧妙的作用達到頂點,這是講修行方法,無量無邊的法門不能跟它相比,說明這一句佛號功德不可思議。所以底下說,『亦不可得而思議者』,前面這個不可思議是講性體,是講自性,這一段不可思議是講修德,修行功夫,就是信願持名。『其唯佛說歟』,就是佛說的這一部《阿彌陀經》,《阿彌陀經》是小本,《無量壽經》是大本。文有廣略不同,《無量壽經》的經文長,《彌陀經》的經文短,可是裡面的意思沒有兩樣,完全相同。因此,讚歎《彌陀經》的就是讚歎《無量壽經》,這個讚歎可以通用。我們看底下這篇,「法藏因地第四」。七十七面,第一段。

  【甄解曰,以世間配般若,自在即解脫義,王是法身,三一相即,不縱不橫,名世自在王。】

  《甄解》裡面這一段是解釋「世間自在王」。阿彌陀佛在因地修行的時候,遇到這尊佛,佛的名號叫世間自在王如來,這是解釋這個名號的含義。『以世間配般若』,世間代表般若的意思。『自在』就是代表『解脫』的意思。『王』是『法身』的意思。世間自在王,他所表的意思就是法身、般若、解脫,表這個意思。

  『三一相即』,這個「三」,就是法身、般若、解脫,在佛法裡稱為「三德密藏」,也是自性本具的德能,我們常講萬德萬能。這個德能也就包含了智慧,它是圓圓滿滿毫無欠缺。無量的德能,把它歸納,不外這個三大類。般若是智慧;解脫是自在,沒有一樣不自在的,前面我們看《華嚴》講的八自在,八自在就是解脫的意思;法身是理體,是本體,能現十法界依正莊嚴。自性總不外乎這個三大類,所以稱為三德密藏。常說的四淨德,就是常樂我淨,前面也跟諸位提到了。這個三德都具足常樂我淨,般若裡面有常樂我淨,解脫裡頭也有常樂我淨,法身裡面也有常樂我淨。「三一相即」,是一即是三,三即是一。『不縱不橫』,這是說明它是一體的,一體裡面有三個意思,三個意思決定不能夠分開的,這叫『世自在王』。可見世間自在王它的含義非常的圓滿,這個解釋得非常之好。

  【合贊曰,涅槃梵行品曰。】

  這是舉《涅槃經》上的一段話,引用在此地。

  【云何名如來。】

  解釋如來的意思。

  【如過去諸佛所說不變,云何不變,過去諸佛為度眾生,說十二部經,如來亦然,故名如來。】

  這個意思就是說,『如來』的意思是今佛如古佛之再來,所以叫如來,如同古佛再來,這個意思也很好。《金剛經》上說的意思也非常好,「如來者,諸法如義」,這個講法講得更圓滿。諸法如義是從理上講的,如諸古佛再來,是從事上講的,理事不二。這個文不難懂。『云何名如來』,為什麼稱作如來?底下的解釋就是『如過去諸佛所說不變』。由此可知,佛有沒有說法?我們讀了這一段經文就曉得,佛沒說法,佛所說的不過是說古佛之所說,沒有他自己的意思。正如同孔老夫子所云,「述而不作」,孔老夫子很謙虛,他一生所教學生的,都是教古人的東西,沒有他自己的。這述而不作,他自己沒創造,全是古人的東西。現在人提倡創造、發明,佛菩薩沒有創造,也沒有發明,都是述說古人的教訓而已。這個意思很深,我們一定要能夠體會。

  諸位要曉得,述古,沒有創意,是從自性裡面流出來的。凡是講到創造、創意,都是從第六識的天天打妄想、分別執著,從這裡出來的,這個裡面出來的不是真東西;真東西不落心意識。不落心意識,你有什麼創新?落在心意識裡頭才有創新,所有新的都是虛妄的,經上講得沒錯,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真正東西是自性流露的,自性流露的那都一樣,決定不是創新的。這個觀念要沒有,天天想創新,天天要搞新奇,那就壞了。其實古德早就說過,所謂「和尚不作怪,居士就不來拜」,為了要居士來拜,天天要搞創新、天天要搞新奇。而不知道這個新奇東西、花樣,沒有真實的利益,真實利益就是老老實實的,才能得真實利益,才能如法如理修學,你才能得定,才能開真實慧。所以,諸佛如來沒有創新,所說一切經沒有創意,全是古人所說的。我們現在講複講,講別人的東西,哪有自己的東西!人有自己的東西,值得驕傲。佛沒自己東西,所以佛不值得驕傲,全是古佛的,有什麼值得驕傲的?驕傲是煩惱,值得驕傲就是值得煩惱。這是我們要明瞭的,述而不作。

  底下說的很清楚、很明白,為什麼它不變?『過去諸佛為度眾生,說十二部經』,「十二部」就是一切經,所有一切經教給它分類,不外乎這十二種。『如來亦然』,此地這個如來就是稱世間自在王如來。所以稱他作如來。

  【會疏曰,如來義有三。】

  這又一個解釋。

  【謂法身、報身、應身也,金剛經云,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此法身如來也。】

  法、報、應三身都可以稱如來。《金剛經》上講,『無所從來,亦無所去』,這是法身如來,從體上講的。從體現相,這個相就像《楞嚴經》上所說的,當處出生,當處滅盡。所以稱如來,它怎麼來的?如來,如來的意思就是無所來,亦無所去。佛身如是,所有一切眾生身沒有一個不如是,哪一個不是如來?十法界依正莊嚴,統統是如來。雖是如來,我們凡夫不知道,不知道這個事實真相,知道這個事實真相,就叫如來。所以我們是迷而不覺,不知道這個身體、不知道環境的現象是怎麼來的。

  【轉法輪論云,第一義諦名如,正覺名來,此報身如來也。】

  『報身』是一個修行人功夫達到究竟圓滿時候的自受用身,叫報身,就是自己享受的。『第一義諦』就是真如自性,就是前面講的法身,法身是如,如是自性的本體。來是現相,現的什麼相?圓滿的智慧。自受用的報身,智慧身,身是智慧,境也是智慧,享受也是智慧。我們所謂的高等智慧的享受,圓滿智慧的享受,這就是報身。真實智慧,所以稱他作如來。

  【成實論云,乘如來道,來成正覺,故名如來,此應身如來也。】

  這是講應化身,應化身不是自受用,是他受用;換句話說,現身說法完全為眾生,與自己毫不相關。《華嚴經》上跟我們說的,毘盧遮那如來是法身,毘盧遮那是梵語,什麼意思?遍一切處,整個虛空法界就是自己,這是法身。毘盧遮那有沒有相?沒有相;沒有相,我們也把他塑一個像,叫它做毘盧遮那。這個是沒有法子,用它來表法,希望你見到這尊佛像就想到什麼?我們真正的身是盡虛空遍法界的,不得已用一個形像來表示。可是你要著了這個相就錯了,他確實沒有相;如果說有相,那盡虛空遍法界的相就是他的相。

  盧舍那佛就是報身,智慧之身,這是自受用身,有生無滅,他證得之後永遠不會失掉,那是真正的無量壽。法身佛的壽命說不上,不能說他壽長壽短,他沒有。報身就可以說,有始無終,這是真正無量壽。應身佛,隨緣,隨一切眾生機緣,長短不定。所以,佛菩薩應化在這個世間,住世長短不是他的事情,也不是他的意思,而是眾生能不能接受他的教誨。有人能接受的,他一定多住幾天,沒有人接受了,他就走了。所以他那個緣完全在眾生這邊,眾生有感,他就有應,感的時間長,他住的時間就長,感應的時間短,他住世的時間就短,完全是感應道交。所以『乘如來道』,從法身、報身變現出應化身,『來成正覺』,也稱如來,這個說法叫應身如來。

  《會疏》把這個意思說得很詳細,給我們分開來,法、報、應三身。

  【天臺壽量品疏云。】

  天台大師就是智者大師,《壽量品》是《法華經》的《壽量品》。智者大師有《法華經文句》,《文句》是註解的名字,這是《文句》上所說的。

  【如者,法如如鏡,非因非果,有佛無佛性相常然,遍一切處而無有異為如,不動而至為來,指之為法身如來。】

  這是天台大師所說的,智者大師講的。『如』是說『法如如鏡』,「法」是指一切法,世出世間一切法。法,這個一切法,它的理與事就像鏡子一樣,用這個來做比喻。你看鏡子,一面鏡子,鏡子裡面的影像,森羅萬象都在其中。這些相從哪裡來的?怎麼來的?諸位細細想想鏡子裡面的相,比喻只能比個彷彿,不能比得恰到好處,沒有法子比的。我們見的鏡子裡的相從哪裡來的?外面有這些境界相,照進去的。我們把外面的相不要去理會它,單單講鏡子裡面的相,你才能懂得這個比喻的意思。

  他把真如本性比作一面鏡子,如果就六道、十法界來說,法相宗講的,把阿賴耶識比作一面鏡子,阿賴耶識叫大圓鏡。這面鏡子裡面顯現的相,就是十法界依正莊嚴,就同鏡子裡的相一樣,《金剛經》上形容它夢幻泡影。有沒有相?有,是不是真有?不是真有。不是真有,不是鏡子相沒有了,才叫它鏡子沒有相,即相無相,鏡子裡照,它確實沒有;阿賴耶識所現的依正莊嚴之相,真如本性所現的依正莊嚴之相,就跟鏡子的相一樣的。現相之時就沒有相,所以即相離相,即相無相,決定不能執著。你說什麼原因現的?『非因非果』。如果有因,它就有真的果,那個相就是真的,就不是妄的,沒有因;沒有因這才是假的,所以假相。非因非果。

  『有佛無佛性相常然』,性不變,相也不變,那個相不是說相狀不變,是相的本質不變。相的本質是什麼?是虛妄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個道理永遠不變,無論現什麼相都是虛妄的。現六道的相是虛妄的,現十法界的相也是虛妄的,現眾生相是虛妄的,現佛菩薩相也是虛妄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裡面並沒有說佛菩薩例外,沒有這個說法;諸佛菩薩相也是虛妄,這才平等、這才清淨。如果你以為是真實的,真實的你就會執著。不是因為叫你不要執著才說不是真實的,那就是欺騙眾生,那打妄語,確實無相。所以佛才教給我們要離相。如果真的有相,佛叫我們離相,那是錯誤的,相確實是無。一切大乘經裡面佛講得很透徹,現相的確是當處出生,當處滅盡,這就是講相的存在時間非常短暫。我們看到一段比較長時間的現相存在,實在講是相續相,剎那生滅的相續相,並不是真正的存在。真實,確實不存在,世出世間,連諸佛菩薩也不存在。

  雖然說非因非果,何以有十法界依正莊嚴種種不同的相?佛也給我們說出來。從非因非果裡面說有因有果,所以講萬法皆空,因果不空。要沒有因、沒有果,應該現出的相是相同,不應該有兩樣,既然有種種不相同的,那必定有因。可是諸位要曉得,非因非果是從理上說的,是真的;有因有果是從事上講的,是從妄相上講的。非因非果現種種相,種種相裡頭有業因,所以它業果不相同。

  「有佛無佛性相常然」,無佛這是九法界,有佛這是佛法界,這個意思就是說十法界。性相常然,我們一般講這自然的現象,佛不用自然,佛用法爾如是。為什麼佛要用這個名字,不用自然?世尊當年在世的時候,那時候印度宗教很多,有些宗教執著自然。就是講一切現象的來源,有一部分宗教執著因緣生的,有一部分宗教執著是自然生的。所以,佛為他們說明事實真相是非因緣、非自然,《楞嚴經》上就講得很清楚。其實說因緣也可以,說自然也可以,不能執著,一執著就錯了。佛講非因緣、非自然是破執著,執著就落在意識裡頭,落在分別執著裡面。所以佛說法實在是善巧,真的是善巧方便。我們世間人感官裡頭,佛的用心良苦,以種種法破一切眾生的妄想執著。妄想執著離開了,佛就講法也沒有,如果你再執著有個法,又錯了。《金剛經》上說得透徹,法尚應捨,何況非法,那個捨就是決定不能執著;不是不要佛法,要佛法而不執著佛法,就對了。

  底下說,『遍一切處而無有異為如』,「異」是兩樣,「遍一切處」確實是相同的,是不二的。這是講性體,所有一切法都是從性體變現出來的幻相。『不動而至為來』,確實沒有動,「來」是什麼?來是現相。雖現相,也是不來而來,也是不現而現。所有一切現相都離不開這個原理原則,只是凡夫迷而不覺。佛與大菩薩們,他們心清淨,所以清淨心非常重要。《楞嚴經》上告訴我們,「淨極光通達」,心清淨就是禪定、就是三昧,淨到極處的時候,自性般若就現前。光是般若智慧,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都通達無礙,全都照見,《般若心經》上講「照見五蘊皆空」,照見五蘊皆空就是見到事實真相。五蘊是代表世出世間一切法,一切法不外五蘊,這五大類。皆空是才曉得這些法原來全是虛幻不實,皆空也就是《金剛經》上講的六個比喻,夢幻泡影,如露如電,照見了。才曉得它「不動而至」,這個時候稱它作如來。這是就法身說的,從法身現相來講,那就是報身如來、應身如來。

  【大論曰,佛諸結使除盡,得一切智慧,故應受一切天地眾生供養,以是故佛名應供。】

  此地這個《大論》就是《大智度論》,裡面有這麼一段經文,為我們解釋『應供』。佛有十個名號,前面講的如來,是第一個,應供後面有正遍知。這十個名號怎麼個講法?什麼意思?此地都略為介紹一下。這是舉《大論》裡面的說法。『佛諸結使除盡』,「結使」是煩惱的代名詞,經中常講,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無明煩惱是結,見思煩惱是使,所以見思煩惱經上也常講十使,十個。這十個就是見惑五條,身見、邊見、見取見、戒取見、邪見,這個五條是五個見惑,思惑也有五種,就是貪、瞋、痴、慢、疑,合起來十個,所以經中叫十使。使是什麼?古時候差使,差使在現在制度裡面叫刑警隊,專門捉壞人的。如果說有十個刑警隊天天跟在你後面,你就麻煩來了,天天找麻煩。所以把見思煩惱比喻十使,這是比喻上說的,它是煩惱的代名詞。

  佛,見思、塵沙、無明都斷盡了,這除盡,都斷盡了,『得一切智慧』,這個一切智慧就是經上常講一切種智,也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一切智慧就是無上正等正覺。因此他應當接受一切天人、眾生的供養,佛為眾生的大福田,眾生種福,一定要供養佛。所以接受眾生的供養,這叫「應供」。供養裡面,除了財供養之外,佛告訴我們,最重要的是法供養。法供養裡面,第一條就是如法修行供養。所以,我們對於諸佛如來應當要怎樣供養?要依教奉行,佛教導我們應當做的,我們認真努力去做;教給我們哪些不能做的,我們決定不要去做,這是真正供養佛。底下一段:

  【淨影疏曰,證滅相應,故名為應,又證滅故,合應供養,故云應供。】

  這是小慧遠大師說的,在《無量壽經義疏》裡面講的。『證滅相應』,這也是解釋『應供』,應的意思是這樣的。證是能證,滅是所證,滅就是涅槃,四諦裡頭的苦集滅道,滅就是大涅槃,就是大寂靜。相應也叫契入,世俗一般人講證果。能證所證是一不是二,能所不二,能所一如,這叫相應,所以稱之為應。

  『又證滅故』,因為佛證到極果,果報達到極處,也就是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究竟徹底的明瞭,再沒有絲毫的疑惑,這叫證滅。前面這個證滅是著重在相應,能證跟所證相應,這個地方證滅是從理上講的;前一句是從事上講的,相應是從事上講的,這是從理上講的。宇宙人生真相徹底明瞭了。

  『合應供養』,這樣的人,不但是應當接受人天的供養,實在講他應受九法界一切有情眾生的供養。九法界是除六道之外,有聲聞、緣覺、菩薩,九界眾生都應供養佛。為什麼?佛是我們的典型、是我們的模範,是我們的老師、是我們學習的榜樣。這是應供的道理在此。底下這條還是解釋應供。

  【會疏曰,萬行圓成,福惠具足,應受天上人間供養,饒益有情,故號應供。】

  《會疏》這個說法完全從事上講的。我們為什麼要供養佛菩薩?佛菩薩又怎麼可以說應當接受我們供養?他為我們做了些什麼事?我們今天世間一切眾生,你每天在那裡勤苦工作,所以你應當得到報酬,報酬是供養,你盡了義務,當然你就有權利享受。佛對於一切眾生做了些什麼,他應當接受眾生的供養?佛是教化一切眾生,『饒益有情』,這兩個字含義就深廣。饒是豐饒,最豐富的,益是利益,對於一切眾生,他能夠帶給他最殊勝的利益,那眾生當然要供養他,他自己也應當接受供養。

  所以說佛有大智慧,『萬行圓成』,這是講他的修因圓滿了,累劫的修行,達到圓滿,成就了。『福惠具足』,福是什麼?是戒定,惠是智慧,圓滿具足。我們世間人認為名聞利養是福報,那個不能不說是福報,那太小了。這個東西曇花一現,何況裡面不清淨,名聞利養帶給你決定的煩惱,它有副作用。佛教給我們享福,享清福,什麼叫清福?遠離名聞利養,身心清淨。清福知道的人不多,會享的人很少。什麼是真正的福報?你的心清淨,沒有煩惱、沒有憂慮、沒有妄想、沒有牽掛,你看這個人多舒服,這是真正的福報,世間人不懂。世間人不以為這是福報,但是這是真正的福報。

  我們在前面讀過十種自在裡頭有資具自在,那是一切受用自在,受用自在就是福報裡頭來的。我們世間人要得到一切受用,好辛苦,諸佛菩薩這一切受用不辛苦,衣食自然的。在美國,大家出門都要有車,諸佛菩薩有神通變化,不要車,車太麻煩了。他心裡想到哪裡他人就已經到了,速度之快,比光、比電還快,那才叫真自在。像西方極樂世界,經上告訴我們,他們那邊人到十方世界去旅遊、去拜佛、去聽經,無論距離多麼遠,一念頃就到達。喜歡身體去就身體去,喜歡連自己的房子統統帶過去都行,宮殿隨身,你說那多自在!這才叫福慧具足。這個福慧從哪裡來?從清淨心來的,自性裡面本來具足無量的智慧德能,這個自在是屬於能力。

  這是給六道眾生,給九法界眾生做個好榜樣,你要想得到如來果地上圓滿究竟的大自在,你一定要學佛。菩薩雖然自在,比佛還差遠了,沒有佛那麼圓滿、那麼究竟。所以,他應當接受九法界眾生的供養,九界眾生都稱弟子,尊佛為老師,弟子供養老師是應該的,老師接受學生的供養也是應該的。其實,如來在果地上還要別人供養嗎?所有一切物質供養他都不需要,他遠遠的超越了。所以佛才說,佛所要大家供養的是法供養,最要緊的是依教奉行。因為你依教奉行,你才能達到他的境界,你才能證得他的境界,這是佛對一切眾生的期望。所以說「饒益有情」,這四個字在佛菩薩的確是當之無愧,說得一點都不過分。底下這個兩段,是解釋十號裡面的正遍知。

  【維摩經肇註曰。】

  『肇註』就是僧肇大師的註解。僧肇是東晉時候的人,跟我們淨土宗的初祖慧遠大師同時代,他是鳩摩羅什大師的學生,可以說羅什弟子當中,僧肇是解空第一。這個地方說:

  【阿耨多羅,秦言無上。】

  那個時候國王是姚興,他跟羅什在一起參與翻譯經典的工作,那個時候是秦國,國王是姚興,所以姚秦。『秦言』就是我們現在講的中國話,『阿耨多羅』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是『無上』。

  【三藐三菩提,秦言正遍知。】

  『三藐三菩提』也翻作正等正覺,要照字面上翻是正等正覺。『正遍知』是從意思上翻,沒有從字面上翻,字面上翻三藐三菩提是正等正覺。所以正等正覺就是正遍知的意思,說明他的知見正確,沒有錯誤,遍知是無所不知。所以稱之為正遍知。

  【道莫之大,無上也。】

  這是解釋。

  【其道真正,無法不知,正遍知也。】

  這個意思好懂。

  【淨影疏曰,正者理也,於理窮照。】

  這個括號,再加一個解釋,「即徹照於理體」。

  【故云遍知。】

  這個解釋也很好,合起來看意思就更明顯。底下一段:

  【大論曰,宿命、天眼、漏盡,名為三明。】

  大乘經上常常看到的是「三明六通」。六通,知道的同修比較多,因為六種神通,大小乘經都說,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足、漏盡,這叫六通。『三明』是六通裡面的三種,只講宿命、天眼、漏盡,加上「明」,實在說,比小乘阿羅漢、辟支佛所證的更要深、更要廣。譬如說,小乘阿羅漢的宿命只能知五百世,他的範圍並不很廣,他能夠知過去五百世,未來五百世。他的宿命能力只有這麼大。天眼只能見一個大千世界,阿羅漢的天眼,一個大千世界以外的,他就見不到。所以小乘人,因為他的見量所限,他只承認盡虛空遍法界只有一尊佛,釋迦牟尼佛。因為娑婆世界這一個大千世界,他見到了,另外大千世界,你說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他不承認,因為他沒有見到;他見不到的,他就不承認。所以我們看,像泰國是小乘,你到泰國寺院裡去看,佛像供得很多,幾百尊、幾千尊,你去看,全是釋迦牟尼佛的像。為什麼做那麼多?釋迦牟尼佛的分身、化身,他不承認有第二尊佛,這是見量所限制的。漏盡,他只有斷見思煩惱,見思漏盡了,但是還有塵沙、無明煩惱他沒斷。

  如來果地上,是徹底斷盡,而他的宿命沒有限量。他見聞的能力,就是天眼、天耳是盡虛空遍法界,沒有一絲毫障礙,《無量壽經》講的洞視徹聽。這是說三明。由此可知,三明就是六通的增上,我們所謂高級的六通,究竟圓滿的六通,稱之為三明。

  【淨影謂。】

  這是《無量壽經義疏》裡面講的。

  【明是證行,證法顯了,故名為明。】

  這是解釋三明的『明』的意思,明這個字是從修行證果上來說的。『證法顯了』,法是一切法,世出世間一切法,對他來講都能夠顯明、明瞭。所以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沒有絲毫的疑惑,這叫做明。這明的意思。

  【涅槃經十八曰,明者,名得無量善果,善果者,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他這個說法跟僧肇大師講的完全相同,僧肇解釋正遍知,意思一樣的。明是什麼?明是說『得無量善果』,無量善果,實在上講就是前面所講的三明,三明六通是無量善果。而他底下有個解釋,他說善果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

  【涅槃經十八曰,行名腳足,腳足者,名為戒慧,乘戒慧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名為明行足也。】

  『明行足』也是佛的十號之一,這些都是屬於佛學常識,應當要知道的。「明」的意思前面講過了。『行』,行是足,我們走路要靠兩隻腳,佛將這個比喻作戒、慧。這個裡面沒有講定,戒定慧三學,定是樞紐,定是中心,定是理;戒是事,是行為;慧裡面有理有事。所以,特別說戒與慧,戒與慧是行,表現在事相當中,表現在日常生活之中。戒就是如法,無論做什麼事情如法,慧是如理,我們講合理合法,那就是戒慧的意思。

  『乘戒慧足』就能夠得無上正等正覺,就能夠得到究竟圓滿的智慧,所以稱佛叫做「明行足」。這些名號,顯示如來修因證果種種的方法、原理原則,對我們有很大的啟發作用。我們要想如佛一樣的成就,這些原理原則不能不知道,應當在日常生活當中認真努力去學習。像這條裡面戒慧二足,我們就應當要學習。如理如法,理跟法都在經上,《無量壽經》就講得相當圓滿,真正能夠遵守,就是修菩薩行,就是行佛行。

  【淨影疏曰,龍樹說,戒空慧等,名之為行,此二圓具,故名為足。】

  『足』是圓滿的意思。《淨影疏》引龍樹菩薩所說的,跟前面《涅槃經》所講的意思相同,他也講戒也講慧。慧上加個『空』,空才是真正的慧。如果說有,有裡頭就沒有智慧,你心裡頭有,就迷了。心要空了,那真的是智慧,為什麼?因為心裡頭本來沒有,六祖惠能說得很好,「本來無一物」。本來無一物,你裡面再放進一物,就壞了,你的慧就被堵塞了。如果常常保持本來無一物的清淨心,清淨心空靈,心空就靈,靈是比喻智慧現前。由此可知,不空就不靈,所以心要常常保持著空靈。這是菩薩心、佛心。

  心空就充滿智慧,事上才能做到如理如法。如理,與空相應就如理。怎麼與空相應?無論做什麼事,決定不把它放在心上。就是《金剛經》上講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生心是如法,無住是如理。你看佛在大乘經種種說法,說法不一樣,意思都一樣,你明瞭,一看都通了。這叫行,菩薩行、佛行。

  『此二圓具』,這兩種行圓滿具足,這叫做足,解釋明行足的意思。

  【會疏曰,行足者,謂身口意業,真正清淨,於自願力一切之行,善修滿足,故號明行足。】

  《會疏》這個說法,完全在事相上講的,這個說得淺,我們知道如何來學習。『行足者』,在行為上主要的不外乎三業,『身口意業』,要達到『真正清淨』。《無量壽經》上,把修行的綱要就給我們說出來,「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善護身業,不失律儀;善護意業,清淨無染」,這是總綱領。

  『於自願力一切之行』,這是你自己的本願。佛教導我們的,我們是不是把佛教導我們發的願,變成我們自己的本願?否則的話,我們天天所念的四弘誓願,那不是我們自己本願,我們雖然念,沒發。要緊的是要把佛教導我們的變成自己的本願,我們念《無量壽經》,念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能不能如阿彌陀佛從自心裡面發出的四十八願?我們自己沒有發這個願,念經上的四十八願的願文,那是阿彌陀佛的本願。如果我們念,也照樣的發出來,那就變成自己的本願。自己本願跟阿彌陀佛本願要相應、要相同,自己就是阿彌陀佛,這叫真正學佛。

  『善修滿足』,善修,在日常生活當中對人對事對物,一定要與本願相應,這叫善修。修到圓滿的時候,你就成佛了。你要依四十八願來修,你將來成佛,就是阿彌陀佛。所以諸位想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還會有問題嗎?

  『故號明行足』,到這個地方是將「明行足」這個德號介紹出來了。

  今天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