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  (第四十八集)  1996/4  美國聖荷西  檔名:02-031-0048

  請掀開經本,六十六面,倒數第七行,從一百八十九段看起:

  【會疏曰,大慈德也,善門則菩提涅槃之門也。】

  《會疏》這個註解,標準比我們一般所講的要高,因為《無量壽經》是淨土第一經,它的境界是西方世界的諸菩薩們。十方世界凡是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都是普賢菩薩,也就是我們常常在經上看到的菩薩五十一個階級,從初信位到等覺位,西方世界是普賢菩薩的法界。所以它非常單純,真的可以說是專中之專,一絲毫都不夾雜。因此,它的標準比一般大乘法的標準要來得高,所以說『大慈』,這是性德的流露。

  『善門』,經上講的「開善門」,這個「善門」是指『菩提涅槃之門』,這個解釋與經義很相應。菩薩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為什麼?就是為了要成佛,如同《華嚴經》上所講的華藏世界,文殊、普賢是華藏世界的等覺菩薩,後補佛,還要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我們娑婆世界現在的後補佛是彌勒菩薩,彌勒菩薩雖然在經上沒有說他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而實際上,他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諸位一定要曉得,經裡面都講得很清楚、很明白。所以彌勒菩薩跟西方極樂世界是常常往來的。這就曉得,唯有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成佛才快速,果證才圓滿。所以,這個善門不是普通的善,是開究竟圓滿成佛之門,沒有比這個更善的,這是講到究竟處了。

  【涅槃經曰,一切眾生受異苦,悉是如來一人苦。】

  這是境界上的話,我們凡夫無法體會的,但是它是事實。如果我們冷靜的去思惟、去觀察,雖不能入這個境界,但是也能夠體會少分,如果在事上不能體會,理上多少能夠明白一些。『一切眾生』是指盡虛空遍法界,『異苦』,「異」是不同,眾生受種種不同的苦。譬如我們娑婆世界,娑婆世界在虛空法界裡面是一個很小的區域。大經上告訴我們,世界,就是大千世界,佛經上講的世界都是指大千世界,無量無邊,像我們娑婆世界這種大千世界,無量無邊。諸佛如來,一個大千世界就有一尊佛在教化,這一尊佛是這個世界的教主、導師,數量也是無量無邊。我們以娑婆世界做個例子,他方諸佛世界跟我們這個世界相彷彿,大致上是差不多的。這一個世界裡面有十法界,十法界的眾生受的苦不一樣,六道裡面眾生最苦,換句話說,什麼苦他都要受。特別是欲界,佛在經上給我們講的三苦、八苦,欲界眾生全都要受!我們在欲界,沒有離開五欲六塵。欲界還有六層天,從四王天、忉利天一直到他化自在天,這六層天都是屬於欲界天。不過愈往上面去,他受的苦比較上輕一點,愈往下面去,受的苦愈重,統統要受。

  到色界天,雖然欲界裡面的八苦他暫時不受了,諸位要曉得是暫時,不是永久的。這是因為他有禪定的功夫,能夠維持自己在定中的境界、在定中的生活。這個定,我們一般人常常發生一個誤會,以為入定一定就是盤腿打坐,不動了。不是這個意思。如果盤腿打坐不動,這個定有什麼用處?沒用處。所以諸位要知道,佛法裡面講定,不但是出世間佛菩薩的大定,乃至於我們平常修學的這種小定,都是指在生活當中行住坐臥都是定。定是什麼意思?《金剛經》上告訴我們,外面不取於相,裡面如如不動,這就是定。我們去逛市場,市場裡琳瑯滿目的這些產品你都看,但是你不執著它,沒有被這些新產品誘惑,這就是禪。心裡面看到這些東西、接觸這些東西,不動心,沒有起貪心、沒有起愛好的心,那就是定。由此可知,禪定原本是生活,生活在禪定裡。用現代的話來說,不被外面境界誘惑,能夠如如不動,這是禪定的意思,這個叫入定。

  欲界天人對於世間五欲六塵他不著相,他不動心,他得的禪定是這麼個得法的,於是乎他的生活就是禪定的生活。禪定的生活就超越欲界了,因為他對欲如如不動,超越欲界,可是對於色相還執著,還沒有能把色相放下。《金剛經》講的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沒放下,於是他只能夠在色界,不能超越色界。如果對於相他也不執著,他也不動心了,換句話說,他就超越色界了。超越色界,他還有四見,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超越色界是無色界,他四見放不下,無色界天不能超越。所以,離相離見才能超越三界。

  這是我們講三界裡面的苦,大家受的不一樣。三界之外,聲聞,聲聞見思煩惱斷了,塵沙煩惱沒斷、無明煩惱沒斷,換句話說,他還是有苦,他有塵沙、無明苦。再往上升到菩薩境界,菩薩塵沙煩惱斷了,無明沒斷,他有無明煩惱苦。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出離了十法界,到一真法界。一真法界比十法界來講,殊勝太多了,真正是破迷開悟,離苦得樂,與諸佛如來的受用相彷彿,但是他不圓滿、不究竟,還是有苦。一直到如來果地,四十一品無明破盡,那才是真正離苦。所以此地「一切眾生」,如果用大乘法來說,包含了九法界;像圓教大乘,那就是十法界的都苦。

  諸佛如來的感受,眾生受苦就是自己受苦。『悉是如來一人苦』,因為盡虛空遍法界都是自性變現的現象,一切眾生與自己息息相關。我們今天沒有法子體會,那就像古人的比喻當中說,叫麻木不仁。如果一個健康的人,我們身體任何一個部位,一個蚊子叮了、螞蟻咬了,你全身都能感覺到。如果一個地方被蚊子叮、被螞蟻咬了都不知道,這叫麻木不仁,那塊地方麻木了。我們現在就是麻木不仁,種種苦楚我們不知道,茫然不覺。說實在話,在欲界眾生不是局部的麻木,幾乎全身都麻木了,佛度我們就很困難。局部麻木的那個人好度,全身都麻木,這個眾生就難度了。所以,這句話裡頭的意思很深。再看底下一段。

  【大法炬陀羅尼經曰,菩薩擔者,誓願荷負一切眾生出離世間,譬如長者家內豐饒,多諸珍寶,唯有一子,以愛念故,財寶樂具悉該與之,無有疲倦,菩薩亦復如是,一切樂具,盡皆與之,乃至令入無餘涅槃,是故名為荷負重擔。】

  這一段的意思,也就是我們現在一般俗語裡所謂的使命感、責任感。菩薩有什麼使命,有什麼責任?這個『擔』就是這個意思,他要承擔,要把這個責任、使命擔起來。就是底下所說的,『誓願荷負一切眾生出離世間』,實在講,這句就是四弘誓願的第一句,「眾生無邊誓願度」,這是如來家業,這是菩薩的責任,菩薩的使命,擔負起如來的家業。「一切眾生」,剛才說過,盡虛空遍法界六道十界裡頭的一切眾生。發菩提心、發菩薩心,就是發度這一切眾生的大心,目標,是要幫助這些眾生出離世間。六道是世間,十法界還是世間,聲聞不是緣覺,緣覺不是菩薩,菩薩不是佛,這就是有間隔,這是間,界限;既有界限,必定有過去現在未來,這是世,所以十法界還是世間。由此可知,菩薩發心,不但要度六道眾生,還要度十法界的眾生。十法界裡面有佛,沒錯,那個佛不是究竟圓滿佛。藏教的佛,我們以天台家的說法,藏教佛沒有見性,他的果證不如圓教初住,不如圓教初住,通教佛亦復如是。別教佛才等於圓教二行位的菩薩,十住、十行,第二行位的菩薩。由此可知,十法界裡面的佛,最高的是別教佛,圓教不在十法界,圓教超越了。因此,都要去幫助他們,他們斷證的功夫沒有達到究竟,所證的果德並沒有圓滿,菩薩還是要發心去幫助他們。

  下面舉個比喻來說,『譬如長者家內豐饒,多諸珍寶』。古印度稱「長者」,不是隨便稱的,佛經裡面,他必須具足十個條件,才能稱之為長者。這十個條件在此地不必細說,一般佛學大辭典、《教乘法數》裡面都有。財富是十個條件裡面的一種,他一定要有財富。所以豐饒、多諸珍寶,是指財富來說,就是大富長者。『唯有一子,以愛念故,財寶樂具悉該與之,無有疲倦』,這位長者只有一個獨生子,這是從比喻上說的,把長者比喻作佛菩薩,把這個「唯有一子」比作眾生,諸佛菩薩對於一切眾生的愛護、關懷,就像長者愛護他的獨子一樣。因為他愛護、他關懷,所以所有一切「財寶樂具」都願意給他,常常給他,永遠沒有疲倦。這是世間的人情,我們常常見到、常常聽到,印象深刻,佛用這個做比喻。

  底下說,『菩薩亦復如是』,菩薩就像這個長者一樣,『一切樂具,盡皆與之』,幫助一切眾生離一切苦,得一切樂。諸佛菩薩很多,我們今天很苦,他為什麼不拿這些樂具來給我們?其實佛菩薩沒辜負我們,時時把樂具放在手上準備送給你,問題就是你肯不肯接受?你認不認識?世間人以為金銀財寶才是樂具,那你就看錯了。金銀財寶不但不是樂具,它是苦具,這個東西來了,你苦就來了。樂是什麼?佛給你這麼多的經典就是樂具。一切經中你能夠受持一部經,能夠受持一卷經,甚至於講乃至四句偈,你要真正得到了,你就快樂,必定能夠幫助你離苦得樂,幫助你開悟。你曉得怎麼過日子,怎樣享受到真正的幸福美滿,這是真實的樂具。現在除了經本之外,還有錄音帶、錄影帶,還有光碟,還有電腦,這些科技的傳播工具,如果傳遞佛法,那就變成此地講的菩薩的一切樂具。「盡皆與之」,諸佛菩薩可以說毫無保留,問題就在我們願意取多少?佛法當中實在講,取之不竭,用之不盡。最後的目標是『乃至令入無餘涅槃』,這是菩薩愛念眾生,照顧眾生到最高峰,達到最究竟、最圓滿,幫助你成圓教的佛果,入無餘涅槃。『是故名為荷負重擔』,經上常常讀到荷擔如來,就是這個意思。

  如果我們真的發這個大心,你的心願就跟諸佛如來同心同願。這個同,當中的障礙沒有了,隔礙也沒有了,諸佛菩薩的本願威神就能夠加得上。我們世間人常講,佛菩薩保佑、佛菩薩加持,諸佛菩薩保佑、加持也是平等的,決定沒有厚此薄彼。可是我們在現象上來觀察,確實不平等,有人得到佛菩薩加持,有人一生都得不到。這裡面的事理我們都要清楚,為什麼得不到?有障礙,障礙在哪裡?在我們自己這邊。諸佛菩薩那邊沒有障礙,佛菩薩是清淨心、平等心,哪裡會有障礙?我們的障礙,就是我們的思想、見解、願望跟佛不相同、不相應,這就造成障礙。不同有程度上的差別,於是感應也就有程度上的不平等,理事是這麼一樁事情。你要是清楚、明白了,把自己的障礙完全排除,自己的心願跟諸佛如來完全相同,那你絲毫障礙都沒有,感應道交。

  【大論十二曰,若能直進不退,成辦佛道,名到彼岸。】

  『到彼岸』是比喻,在梵文裡面稱為波羅蜜。波羅蜜,也就是波羅蜜多,翻成中國是到彼岸的意思。實在講,我們中國人很少講到彼岸,中國人都講到家,它有這個意思。凡是一樣東西你做得很圓滿,都說你到家了,你的功夫到家了,在印度人稱為波羅蜜多。這個地方,到彼岸是講菩薩修行證果,是指這樁事情。『若能直進不退,成辦佛道』,成是成就,辦就是做,在哪裡做?在生活上做,這是諸位必須要記住的。佛法就是生活,佛法沒有離開生活,離開生活你到哪裡去修,你成辦什麼?換句話說,學佛就是把我們現前的生活變成佛菩薩的生活,你就成佛了。變成菩薩的生活,你就成菩薩;變成佛的生活,你就成佛。所以在十法界當中,每一法界都具足十法界,顯然易見。

  學佛、學菩薩這樁事情,只要「直進不退」,這四個字很重要。實在講它是成敗的關鍵,果然直進,直,當中沒有委曲婉轉之相。實在說,直進就是我們平常講的專進,專就不雜,雜就是委曲之相。我們也常講一門深入,一門深入是直進。進就不退,你的成就就不難了,修學的時間也就縮短,你能夠在短時間達到圓滿,這叫到彼岸。

  【肇公曰,智慧,體,聖明,用,無事不照謂之聖,菩薩權實靈照,不可以言思擬議其形容,故云不可思議。】

  這一句是解釋『不可思議』,思是思惟、想像,議是言辭、議論。諸佛菩薩果地上的境界,這是佛經上常用的術語,現在人聽了往往把意思錯解。諸佛菩薩果地上的境界,用現在話怎麼說法?諸佛菩薩日常生活,果地上就是日常生活。他們日常生活跟我們日常生活不同在哪裡?我們日常生活的境界,跟諸佛菩薩日常生活境界不一樣。印光法師在世的時候,他是大勢至菩薩化身再來的,他跟我們在一起,跟我們在一桌吃飯,我們是六道凡夫的生活,他是等覺菩薩的生活。他對我們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們對他完全不知道,不懂他的境界。

  僧肇大師這一段解釋得好,從體用上來說明。『智慧』是『體』,什麼智慧?般若智慧,《般若經》上所說的般若無知,這是體。又說無所不知,那是『用』,『聖明』就是無所不知。下面解釋這個用,體就不必說了,體沒得說。起作用的時候『無事不照』,他不用見、他不用明,他用照,這在大乘佛法裡面用得很多。為什麼用這個字?無非是令一切眾生在文字裡面覺悟,離一切妄想執著。如果用見,落在情識裡,我能見、所見;用明,我很明白;照,比喻像一面鏡子一樣,鏡子能照,清清楚楚,落不落痕跡?不落痕跡。古人所謂,「胡來現胡,漢來現漢」,鏡子的心多清淨、多平等,沒有分別、沒有執著。胡,我們中國古書稱胡是外國人,外國人照這面鏡子,現的是外國人的相,漢是中國人,中國人照這個鏡子,現的是中國人的相,這就是說鏡子無心。因此照就是說無心,不用心意識叫做照。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對人對事對物,用心要像鏡子一樣,你就清淨了。佛與大菩薩的心就跟鏡子一樣,決定沒有執著。不但是離開鏡子,鏡子裡面空空,什麼都沒有,正在照的時候也沒有,也是空空如也。我們要能夠學會了,你的用心就跟諸佛如來無二無別。一照就著了,那就是凡夫心,凡夫心著相,就被污染了,清淨心被污染。佛與菩薩們他們高明的所在,他們超過我們的地方,就是用心不一樣。這個我們不能不知道的。

  『無事不照謂之聖』,十法界依正莊嚴他都見、他都聽,都用一個照字來做代表;六根接觸外面一切境界,用一個照字做代表。看得清楚、聽得清楚、聞得清楚、嘗得清楚,他們就是能夠不著相,就是能夠不動心,他的本事就在此地。我們今天要學佛就是學這個本事,不是不見不聞,見聞而不執著。《金剛經》上告訴我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生其心是照,不住就是離相離念。『菩薩權實』,實智是體,前面講的智慧,權智是作用,就是前面說的聖明。靈明覺照,無微不照,因此無細不知,這個能力就強了。佛經上所謂的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足,這是權實的德用。

  『不可以言思擬議其形容』,這叫不可思議。不但我們沒有辦法說,言語有界限、有範圍的;換句話說,有邊際的,確實有很多是言語說不出來的,所以要叫你去體會、去悟入,說不出來的。宗門裡頭常說「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能說得出來嗎?這一杯水熱不熱?我喝了一口,不錯,還滿熱的。我說熱,你們能體會得到嗎?你體會不到,必須你去嘗一口,我說熱,你才能體會得到。你沒有親自嘗一口,別人怎麼說你都沒有辦法想像得到。這樣淺近的事,尚且不可思議,何況諸佛菩薩的境界?思惟、想像這個功能比言語要大得太多了,但還是有界限的。佛在經上告訴我們,相宗經論上講得最詳細、最透徹,思惟、想像是八識的作用,功能最強的第六識、第七識。它向外緣能夠緣到虛空法界,換句話說,能夠緣到十法界,六道、十法界都能夠緣得到,對內可以緣到阿賴耶識,能力有這麼樣的強大。可是阿賴耶外面一層,真如本性它緣不到,真如本性所顯現的是一真法界,當然它也緣不到。換句話說,極盡我們的思惟、想像這個能力是有界限的,不能夠突破阿賴耶識,不能突破十法界。這也就是說明,如果我們用思惟、用思考、用研究,甚至於加以現代科技來觀察,這個範圍也不能超越十法界。

  要想超越十法界,這些東西全沒用,為什麼?因為那個境界是不可思議的境界。這些理、事實真相我們都要了解。利用科學工具這是藉他力,離開這個工具,我們能力就沒有了。譬如我們觀察微生物,我們觀察原子、電子的活動,我們今天普通人,用我們一般的眼睛,加上高科技的儀器,我們能見到,可是拿掉儀器就見不到。而佛告訴我們,如果你突破障礙,你不用儀器就都見到了。用什麼方法突破障礙?定功,禪定的功夫。障礙是什麼?妄想分別執著,能夠把妄想分別執著統統都捨掉,障礙沒有了。實在講,今天科學儀器雖然很發達,依舊是微乎其微,能突破一點小障礙,大的障礙它是無可奈何。什麼是大障礙?現在科學家都知道,我們有沒有辦法用科學儀器見到四度空間、五度空間、六度空間?沒有這個能力,那是大障礙。

  無數維次的時空從哪裡來的?妄想分別執著裡頭變現出來的。六道裡面,我們曉得有天道,除了人道之外,有天道、有餓鬼道、有地獄道,現在科學儀器沒有辦法見到天道,沒有辦法見到鬼道。科學發展到今天,還不能能跟鬼溝通,不能跟上帝溝通,這什麼原因?沒有辦法突破空間,他們跟我們是不同的空間。我們從這個地方體會到,佛在經上跟我們講的不可思議。不可思議這句話,並不是說這個不能講,不可以想像,那你就錯了。你只要不要去思、不要去議,就清楚了,障礙就突破了。如果你要用思、用議,你障礙永遠不能突破,為什麼?就是思議造成的障礙。障礙從哪裡來的?思是打妄想,議論是分別執著!這句話意思就深了。叫我們不要用思、不要用議,界限自然就沒有,什麼三度空間、四度空間、五度空間,都沒有了。無限時空裡面眾生生活的狀況,你都看清楚,你也都聽到,都能夠明瞭。

  我們在經上看到,阿羅漢,在《地藏經》上就有,為眾生幫助眾生找他的家親眷屬。他家親眷屬過世了,不曉得淪落到哪一道,阿羅漢要入定,就看到了他現在的生活狀況,才能轉告他的家人,這是用禪定功夫。禪定就是離開思惟、想像、言語的分別執著,不用這些東西,他的障礙就沒有了,就能夠見到。這是今天科學還辦不到的,可是只要你能夠入定,定中境界就是突破了空間的維數,統統能見到。在近代,諸位如果去看《虛雲老和尚年譜》,我們曉得虛雲老和尚的定功很深,他在定中常常到兜率天去聽彌勒菩薩講經。兜率是欲界四層天,每一層天實在講就是我們今天講的不同的空間,兜率不知道是多少度空間,這不曉得。定中心地清淨,沒有分別執著就突破了。他出了定,還來告訴這些同參道友們,彌勒菩薩講了些什麼,旁邊在座的還有幾個認識的人,這幾個認識的人,是早年往生到兜率內院的,哪些人在座。老和尚《年譜》裡告訴我們的,這絕不是科學的方法能夠辦得到的。

  不僅如此,就在我們世間現實生活上,現在大家所關心的,將來這個世界局勢怎麼演變。這是小事,比到兜率天親近彌勒菩薩還容易多了,稍稍有一點小定,不是要很大的定,稍稍有一點小定,這個障礙能突破。突破是你能夠知道過去未來,這是時間上的突破,過去的事情你現在能看見,未來的事情你也能看見。經上常說,阿羅漢的能力能知過去五百世、未來五百世,我們中國人計算,三十年是一世,你就曉得阿羅漢的能力。他能知道過去五百世,如同目前,就像在眼前一樣,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能知道未來五百世,這是阿羅漢的能力。通常我們一般修定,小定的能力能夠見到過去幾年、未來幾年的事情,未來幾個月的事情,他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沒有難處的。跟鬼神往來、跟鬼神打交道,也是很容易的事情,這個障礙很小,容易突破。菩薩權實二智的起用,當然那個能力就強大了,絕不是阿羅漢能夠相比的。所以經上講不可思議,這一句的深義我們要能體會。

  【智度論曰,小乘法中無不可思議事,唯大乘法中有之,如六十小劫說,法華經謂如食頃。】

  這也是佛學常識,《大智度論》裡面說的。小乘裡面沒有不可思議,為什麼?因為小乘沒有離開心意識,小乘人所用的心跟我們凡夫用的心沒有兩樣。為什麼他能突破,為什麼他能力這麼強?他比我們清淨一點,他修定,用什麼修的?用意識心修的,這個是小乘法。實在講,不僅是《智度論》上說,《楞嚴經》上也說得很詳細。大乘裡面為什麼有不可思議?因為大乘人不用心意識,離心意識就不可思議,因不可思議,果當然不可思議。小乘人用心意識,果上沒有辦法超越心意識,也就是說沒有法子超越八識。

  下面舉個比喻,『如六十小劫說,法華經謂如食頃』,這是說明時間不可思議。六十小劫,時間很長。小劫怎麼個說法,佛在經上講得很多,種種比喻,實在講每一個劫,用現代的話來講都是天文數字。最普通的講法是增減劫,這是最普通的說法。佛講,人的壽命最長是八萬四千歲,從八萬四千歲每一百年減一歲,再過一百年又減一歲,一直減到十歲,人的壽命最短是十歲。這個說法講平均,一般平均的年齡,從八萬四千歲減到十歲,每一百年減一歲,這叫減;然後從十歲,每一百年再加一歲,又加到八萬四千歲,這一增一減是一個小劫。我們現在是在減劫的時代,釋迦牟尼佛出世那個時候,一般人平均壽命是一百歲。佛滅度到今天三千年,一百年減一歲,就減掉三十歲,現代人壽命,正常平均壽命是七十歲。我們現在在減劫,這是能夠計算得出來的。六十個小劫,在菩薩清淨心中所感受的,「食頃」很短,吃一頓飯的時間。說明時間不是定法,長時非定長時,短時非定短時。

  這種經驗往往我們凡夫也有。譬如我們凡人作夢,往往在夢中經過很久很久,也辦了不少事情,一覺醒過來,才幾分鐘!唐人傳奇裡面,「黃粱夢」是個很好的例子。黃粱是高粱米,小米,小米煮粥,那個時間很短,十幾分鐘就煮好了。他在那裡打個瞌睡,做了一場夢,幾十年過去了,醒過來黃粱還沒有熟,跟這個地方所講的意思相彷彿。所以大經上講「念劫圓融」,一念可以展開為無量劫,無量劫可以能濃縮成一念,這是超越世間。底下:

  【淨影疏曰,為法心同,故來一時。】

  這是解釋『一時』,一時意思也是很深很廣,要看用在什麼地方。在此地講「一時來集」,這些與會的大眾,特別是指從他方世界來的這些菩薩們,參加世尊這次的法會,所以叫一時來集。『心同』、願同,自然就感應道交,哪個地方佛菩薩講《無量壽經》,他立刻就有感應,立刻就能參與。參與是不是他身體來了?是來了,是不是真的來了?那也不見得。這些菩薩就跟釋迦牟尼佛一樣,他有能力千百億化身,各個都有這種能力,所以不怕十方諸佛如來同時講這部經,他同時都可以參與。為什麼?歡喜!是他的本願。他要沒有這個願力就不會起感應道交,他有這個願力跟阿彌陀佛同心同願、同德同行,十方一切諸佛講《無量壽經》,他就來了。這個傳播非常快速,我們今天用電訊來傳送,他比電訊還快。電的速度跟他不能相比,這是本性的功能,在一剎那、一彈指就傳遍盡虛空遍法界。

  【宋譯經末曰,並天龍八部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

  宋譯本,是我們《無量壽經》十二次翻譯的最後一次翻譯,法賢尊者所譯的,經題就叫「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這經文裡面說,這一段說的是『並天龍八部一切大眾』,可見得參與法會人的品類很多,不僅是他方世界的菩薩,這是一個說法。另外一個說法,天龍八部鬼神哪有這麼大的能力,我們娑婆世界,這比較近一點,也許他們得到這個訊息來參加,他方世界的天龍八部怎麼可能也來參加?這樁事情,諸位要讀《華嚴》,也許能得到一點啟示。實際上這些不是真正的天龍八部,是什麼人?菩薩化身,菩薩在哪一道度眾生就化現這一道的類形,往往諸佛的法會,他們就以這個身分來參加。就像我們前面所讀到的,世尊這個法會,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他們示現的身分是比丘身。實際上,許多是古佛再來的,大菩薩示現的,不是真正的比丘。他們是陪同釋迦牟尼佛一道來的,像唱戲一樣,釋迦牟尼佛唱主角,這些人來給他跑龍套唱配角,這麼來的,佛來應化,他們統統來應化。甚至於還有些在家弟子,也是佛菩薩化現而來的,我們在這個經上看到賢護正士,在家居士。也有不少國王大臣,當外護,也是佛菩薩化身來的,可見得因緣的確是很複雜。

  這一品介紹到此地就告一個段落了,這是本經的通序。第三品是本經的別序,就是發起序,我們也節錄了一些。請看六十九面,第一段。

  【漢譯曰,於時佛坐,思念正道,面有九色光,數千百變,光甚大明,賢者阿難,即從座起,更正衣服,稽首佛足,前白佛言,今佛面目光色,何以時時更變,明乃爾乎,今佛面目光精,數百千色,上下明徹,好乃如是,我侍佛以來,未曾見佛身體光曜,巍巍重明乃爾,我未曾見至真等正覺,光明威神,有如今日。】

  我們看前面這個四段,漢譯的、魏譯的、唐譯的、宋譯的。原譯本裡面描寫這一段的文字,文字雖然有廣略不同,漢譯的廣,文字多,說得比較詳細,宋譯的簡單,只有八個字,這是略,但是它的意思都是圓滿的。對我們初學人來講,略說我們很難體會,往往我們就依文解義,把它看成簡單了。所以對我們來講,講得愈詳細愈好,愈明白愈好,我們才能得一點受用。漢譯這一段就說得比較詳細,說明世尊這一次法會的因緣,所以叫發起序。

  『於時佛坐』,這是大教因緣成熟了,佛在這個時候在這個處所,應當把這個法門向大眾公開宣示。這個法門是令一切眾生平等成佛的法門,真實不可思議的法門,所以發起的因緣也特別的殊勝。這個時候佛坐在那裡,『思念正道』。這裡的文字我們要注意,思跟念是形容詞,不是我們想像的,我們看到思,就在那裡想、就在那裡念,那就錯了。我們用思、用念,就落到第六識、第七識,那是凡夫境界。佛的境界是什麼?佛的境界是正道,正道就是一切眾生成佛之道,佛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有沒有思?沒有思,有沒有念?沒有念。沒有思念,為什麼用思念?世間人用思念才明白、才清楚。所以,用這兩個字來形容佛的境界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形容這個境界。

  就像菩薩三慧,聞思修三個字的意思一樣。往往我們初學,把聞思修搞錯了,認為聞,我們一定要聽經,那就是聞;聽了之後,我們多想想就會明白;想通了之後,我們依教奉行去照做,這就是修行。這是凡夫,哪裡是菩薩!菩薩聞思修沒有落在心意識,他「聞」的意思是接觸的意思,六根接觸外面境界,用這個字來做代表,眼見也叫聞,耳聽也叫聞,六根接觸外面境界用這個字做代表。一接觸就明瞭,明瞭用「思」來代表,並不是他思了才明瞭,不是的,接觸就明瞭。所以明瞭用思,明瞭當然不迷,不迷叫「修」。由此可知,聞思修是一次完成的,沒有先後次第。不是聞了以後再思,思了以後再修,哪有那麼囉嗦!你懂得菩薩三慧,你就曉得,這是如來果地上,思念哪裡會真的落在第六識裡頭?

  一切眾生成佛的機緣成熟了,應當為眾生宣講平等成佛的方法。這個時候你說佛多歡喜,佛真的是時時刻刻等待這個機緣成熟,這個機緣真的在這一天成熟。所以從面門上自然就放光現瑞,而這個光明的瑞相,過去從來沒有過的。阿難是佛的侍者,從來沒有見過,這樣殊勝、這樣奇特,想必佛一定要給大家宣說不可思議的法門,這是阿難的推想,所以才起來發問。法還沒有說,佛跟這些大眾自自然然就起感應道交,這也是不可思議。

  我看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下一次,我們還從這段講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