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  (第二十四集)  1996/4  美國聖荷西  檔名:02-031-0024

  請掀開經本,第三十四面,倒數第四行,從第二十六段看起。

  【淨影曰,有德可尊,故曰尊者。】

  這一句意思好懂。德行,不但我們世間人尊重,即使是天人、諸佛菩薩也都尊重道德,所以有道德之人我們稱他為尊者。與會這些上首,上首是代表,代表與會所有的大眾,像經上所說的一萬二千人都是有道德之人,所以尊稱為尊者。

  【會疏曰,尊謂尊貴,有德可貴,故曰尊者。】

  這個意思跟《淨影疏》意思相同。

  【憍陳如梵文全名,作阿若憍陳如。】

  這是從梵文音譯過來的。

  【淨影曰,阿之言無,若之言智,證無成智,故曰無智。】

  這是『阿若憍陳如』名號裡面的含意,『阿』翻成中國的意思是『無』。像淨土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梵文音譯的,翻成中文的意思是無量壽佛,阿翻作無,彌陀翻作量,佛翻作覺,實際上要照字面翻是無量覺。為什麼把它翻成無量壽?因為佛在經上給我們介紹無量覺佛,他的壽命無量、光明無量,所以通常我們把他翻作無量壽,實在講他是一切無量統統具足。在一切無量當中,壽命是第一,諸位想想,如果沒有壽命,所有的無量都落空。譬如我們世間人所希求的無量的財寶、無量的產業、無量的眷屬,你要沒有壽命,就全都落空了。所以壽命在無量裡面是最重要的,第一個稱無量壽。

  這個地方阿翻作無,若翻作智,他這個名字意思是『無智』。『證無成智,故曰無智』,此地講的無智,我們千萬不要從字面上望文生義,那你就錯會了,無智是沒有智慧,那就錯了。無智之智是究竟圓滿的智慧。所以他「證無」,《金剛經》上所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他證得這個境界,所以叫無,無是萬法皆空,了不可得。必須將宇宙人生一切真相都明白了,我們叫看破,都明白了,明白之後才肯放下。放下什麼?放下妄想、放下分別、放下執著,我們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就現前。前面跟諸位說過,障礙沒有了,所知障、煩惱障都破了,自性裡面智慧德能統統現前。無智是真智,《般若心經》最後的結論也只有一句「無智亦無得」,無智是看破,無得是放下。實際上它所起的作用,也就是我們常講的效果,無知而無所不知,無得而無所不得,他所得到的是盡虛空遍法界,一樣都不缺乏。這是性德圓滿的現前。所以這個地方講:

  【無是一切諸法本性。】

  此地這個『無』的意思,就是《般若經》上講的空意。但是諸位要曉得,《般若經》上講的空,此地講的無,不是什麼都沒有,要認為什麼都沒有,那你就完全錯會意思。空,空它有,它並不是沒有;無,無也是有,是講體是空無,相它有妙有,相有體無,是說的這個意思,『諸法本性』。性一定起相,一定有作用,所以體相用是一而三,三而一,不能夠分開的,說一個,其他的一定都在其中。這也是前面一再說的入不二法門,你知道這一而三,三而一,一即是三,三即是一,你就入不二法門。這個觀念我們要慢慢的培養,慢慢的要變成自己的思想、見解,這就得到佛法實際的受用。

  【名為本際。】

  『本際』就是本性。《無量壽經》給我們說了三個真實,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一切大乘經上,說三種真實的不多。第一個就是講「開化顯示真實之際」,就是這個「本際」,在序分裡面,憍陳如尊者就代表這個意思。所以,上首大德的名號是表法的,尤其是憍陳如尊者在這部經上首他排名第一,這個用意很深。

  【於此本際知見明了,名了本際。】

  這個意思在禪宗裡面講,就是明心見性,心性就是『本際』。實在講明心見性,要細說,心跟性有差別,差別在哪裡?講到性是從體上講的,講心是從作用上講的。我們今天的心不明,被污染了、不明了,所以我們要求的是要明心。如果明心了,你才知道原來心就是性,心性是一不是二。但是你在不明的時候,心、性是兩樁事情。我們法相宗裡面講心講八個心,心哪有那麼多?八個心,八個心都是講心的作用,心的八種作用,所以稱為八心。實際上是一個心,一個心八種作用,所以稱為八心,也稱為八識。那是迷了才有,悟了,悟了就不叫識,叫智,法相宗裡面講轉識成智,轉八識成四智。由此可知,所謂智就是明心,宗門裡面叫做明心,相宗裡面叫做轉識成智。這個時候就叫『了本際』,了是明瞭,心性的體相作用他統統都明白,所以稱為了本際。憍陳如這個名號的意思就是了本際,宗門的話就是明心見性,相宗的話就是轉識成智,他名號是這個意思。

  【法華文句曰,是釋迦法中第一弟子。】

  《法華文句》就是《法華經》的註解,註解的名稱叫做《文句》。這部書是智者大師做的,是天台宗三大部裡面主要的一部。過去學天台,這三大部是它必修的功課,必修的功課必須要能夠背誦。《法華經文句》、《法華經玄義釋籤》,還有一部就是《摩訶止觀》,《摩訶止觀》是修行的方法。《玄義》就是我們佛門裡很有名的所謂「九旬談玄」,智者大師當年講《法華經》,講經題講了九十天,就是「妙法蓮華經」五個字講了九十天,後來寫成一本書,就是《玄義釋籤》。經題的玄義跟文句的分量差不多是相等,可見得他這個題講得非常詳細、非常透徹。這些書在台灣都有單行本流通,諸位如果要看的話都能夠看得到,不難求得。

  《文句》裡面講,憍陳如尊者是『釋迦法中第一弟子』。釋迦牟尼佛示現成佛,在菩提樹下二七日中(也有說三七日中,這不需要去爭論,都有經文做依據的)說《大方廣佛華嚴經》。這是定中所說,我們一般凡夫見不到,凡夫看到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打坐,哪裡知道他在講經、他開法會。他從定中起來,就是出定之後,觀察這個世間得度的機緣成熟了,就是憍陳如尊者。他到鹿野苑給這五個人說法,這是最初僧團成立,釋迦牟尼佛一個老師帶著五個學生,這是創教,創始,在鹿野苑,僧團出現了。為五比丘說四諦法,憍陳如第一個開悟,第一個證阿羅漢果,第一個開悟,第一個證果,所以在弟子當中他是第一。

  我們曉得佛門一般表法的義趣,所以我們展開經典看到法會裡頭排列的有哪幾個人,這幾個人用意是表法的。實實在在佛說經,所有的弟子都參加,為什麼這個經上只列這幾個人,而不列別人?諸位再仔細觀察,許多經前面列的人名並不完全相同,我們要懂得它的含義。它列的人,這些名字、這些人的專長,代表這部經的內容。憍陳如在佛弟子當中第一,證果第一,他是第一個證果的,把他擺這個經裡面,這部經修行證果是第一,取這個意思。舍利弗代表智慧第一,目犍連代表神通第一,所以說你看有哪幾個人,你就曉得這部經它的性質、它的內容是講些什麼。會看的人,看它前面擺的是哪幾位,對這部經大致情形就都明瞭,是這個意思。

  憍陳如尊者的名字,在所有一切經裡面很少看到;換句話說,沒有他的名字,那個經在一切經裡頭不是排名第一的,有他在當中,那排名就是第一。我們在講《無量壽經》多次給諸位介紹,目犍連、舍利弗,雖然許多經裡面都列的有他的名號,可以說一切大乘經典都是代表智慧與神通。但是在這部經上表法的意思不一樣,因為前面有憍陳如,憍陳如是第一,舍利弗在下面,舍利弗表智慧,連接著上面,這智慧第一,目犍連代表神通,神通第一。因為有了憍陳如,統統變成第一,跟其他經一比較,這部經智慧是第一,神通也是第一。後面迦葉尊者跟阿難尊者是代表的宗門、教下,代表整個佛法,迦葉代表禪宗,阿難集結經典,代表教下,宗門、教下本經也是第一。所以,這部經的內容真的是無所不包,經文雖然不長,可以講性相、顯密、宗教圓圓滿滿。的確古人稱為是專中之專,圓中之圓,這種稱讚是有道理,並不過分,確實把這部經在整個佛法它的地位、價值都顯示出來。

  【增一阿含經弟子品中,佛稱之為我聲聞中第一比丘,寬仁博識,善能勸化,將養聖眾,不失威儀。】

  這在「四阿含」,《增一阿含》是四阿含之一,阿含分為四大部,《長阿含》、《中阿含》、《雜阿含》、《增一阿含》,這是全部小乘經的總名稱。佛在經上,對於憍陳如尊者有這樣的讚歎,小乘偏重在跡象上說、在事相上說,憍陳如尊者是『聲聞中第一比丘』,稱他作第一,第一個證阿羅漢果。『寬仁博識』,寬仁是講他的德行寬厚仁慈,博識是說他的學問,他的見識非常淵博。『善能勸化』這是說他的慈悲,非常樂意教化眾生。『將養聖眾』,聖眾是指佛的弟子大眾,尊者常常照顧同參道友。『不失威儀』,不失威儀是說他的標準,他所作所為,無論是勸化,無論是對於同參道友的關懷愛護,都不失法度。

  【智度論曰,如舍利弗,於智慧中第一,目犍連神足第一,又舍利弗是佛右面弟子,目犍連是佛左面弟子。】

  這一段是介紹舍利弗與目犍連這兩位尊者,在夏老居士會集本裡,比丘眾只列了五位。我們看《無量壽經》五種原譯本,經上所列的上首有三十多位,夏老把它刪減,省去了很多,只列這五個人,這五個人實在講都包括了,其餘確實可以省略掉。這個就是梅光羲居士讚歎他取捨精當,妥當,採取的是精簡。精簡,我們讀起來省事,非常妥當。舍利弗表智慧第一,因為前面有憍陳如,所以他就變成第一。目犍連尊者神足第一,通常我們稱為神通,以神足來表現他的通力。神足就是我們一般人講的變化,大家看小說孫悟空七十二變,那就屬於神足,神足是講變化的。

  又說舍利弗、目犍連是釋迦牟尼佛左右弟子,這是《大智度論》上講的,但是現在在中國,一些寺院裡面,塑造釋迦牟尼佛的像,兩面的弟子不是他們兩個人。現在我們所看到許多釋迦牟尼佛像兩邊,一邊是迦葉尊者,一邊是阿難尊者。實在講,應該是要塑目犍連跟舍利弗,應該塑他們兩個,但是我們中國人沒有。中國人塑像表法,實在講也有它的意思,因為迦葉尊者代表禪宗,禪宗在中國非常興盛,因為釋迦牟尼佛佛法傳到中國正是像法時候。佛在經上講,像法時期禪定成就,這是《大集經》上講的,正法時期戒律成就,末法時期淨土成就。禪宗實在講,中國的禪宗比印度殊勝太多。阿難傳教,所以他們兩位尊者在釋迦牟尼佛兩旁邊,就代表了宗門、教下,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傳的全部包括了,所以用這兩個人來表法。在大乘教裡面,釋迦牟尼佛兩面兩位菩薩是文殊、普賢。所以諸位要到寺院裡大雄寶殿一看佛像,就知道它是大乘還是小乘。小乘一般配的像的就是阿難跟迦葉,大乘就是文殊、普賢。

  【迦葉譯為龜。】

  迦葉是梵文,意思是龜。這個底下有解釋。

  【法華文句云,其先代學道,靈龜負仙圖以應,從德命族,故云龜氏。】

  這是有一段神話在印度相傳的。他的祖先學道,感得靈龜背著仙圖來送給他們,所以他有這個感應,有這麼一段事情。因為他們對於靈龜送給他許多的典籍,感牠的恩德,所以這一個族就以龜來命名,稱為龜氏。這是迦葉裡頭一個意思。

  【佛云,有頭陀行,我法久存。】

  迦葉尊者是一位苦行僧。當時在印度,他出生於貴族,捨棄富貴的生活,出家還特別修苦行,很令人尊敬,連老師釋迦牟尼佛對他都讚歎。『有頭陀行』,頭陀也是梵語,音譯的,我們中國人稱為苦行。能修苦行,佛法才能夠常住在世間,不修苦行,佛法難道就不能常住世間嗎?給諸位說,不修苦行,佛法雖然在世間,它變質了,這是事實,決定會變質。苦行,實在講是凡夫眼睛當中看到是苦行,修行人他感受怎麼樣?他感受裡面是大自在,真快樂。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他怎麼不自在?無論在精神上、在物質生活上,毫無壓力。但是我們凡夫看起來,好像他的生活苦不堪言,這是每個人感受不相同。

  在世法裡面,我們曉得如同苦行僧的是夫子的弟子顏回,顏回不亞於苦行僧,「一簞食、一瓢飲」,孔夫子都說,如果是別人過他這樣的生活那就苦死了,「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顏回快樂得很。我們要想想,他樂在哪裡?他樂在貪瞋痴三毒煩惱斷掉了,真快樂!世間人何以不堪其憂?世間人充滿了貪瞋痴。由此可知,佛法求的是什麼?求的是明心見性。為什麼我們學佛得不到明心見性?根本的原因,貪瞋痴沒有捨掉、沒有放下。帶著三毒煩惱來學佛,佛法也變成三毒,所以佛法就變質了,怎麼能夠久住在世間?佛法是清淨法。苦行是高度的智慧、真實的生活,跟凡夫的生活迥然不同;也就是說,修行人的享受跟凡夫的享受不一樣。凡夫的享受是五欲六塵,修行人的享受是清淨無為,不一樣的。所以真正有修苦行,佛法才能夠久住世間。

  【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云,梵王至靈山。】

  這個梵王是大梵天王。在世間,也就是在六道之中,大梵天王的福報最大,我們世間的人王跟他相比差太遠了,《金剛經》上也有校量,校量福德,有比較。大梵天王也參與了靈山的法會,佛經常在這個地方講經,大梵天王也常常來聞法。

  【以金色缽羅華獻佛,捨身為座,請佛為眾生說法。】

  這一段公案許多人不知道出處,這個地方說出來很難得,這就是「拈花微笑」,這個故事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出在哪裡知道的人不多,出在《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大梵天王向佛獻花表現敬意,不但獻花,而且『捨身為座』,自己彎腰躬在地下,請佛坐在他的身上。世尊當年說法,給諸位說,沒有現在的講堂,都在野外。如果諸位有機會到印度去觀光旅遊,你去看看王舍城的靈鷲山。佛經常說法是坐在一個大石頭上,上面舖一點草座,弟子們聽法都坐在草地上,沒有現在桌子、椅子這麼舒服,沒有,一切非常的簡陋。大梵天王非常恭敬,捨身請釋迦牟尼佛坐在他身上,這是恭敬到了極處,以梵王的身分,捨身供養,請佛為眾生說法。

  【世尊登座。】

  這個『座』是坐在大梵天王的背上。

  【拈華示眾。】

  這個花就是『金色缽羅華』,是大梵天王供養的,他『拈華示眾』。

  【人天百萬,悉皆罔措。】

  佛把這個花舉起來給大家看,大家都不曉得佛什麼意思,都不懂佛的意思。

  【獨有金色頭陀,破顏微笑。】

  這個就是迦葉尊者,迦葉尊者修苦行,弟中當中苦行迦葉是第一。所以,講到頭陀,大家就知道是指迦葉尊者。金色,這是一般講的佛身金色,佛弟子當中身金色的也不少,這是讚美。『金色頭陀』,他笑了一笑,『人天百萬』都不懂佛的意思,唯獨迦葉尊者笑了一笑。

  【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付囑摩訶迦葉。】

  把這朵花就交給摩訶迦葉,這個故事就是禪宗以心傳心。所以迦葉尊者是禪宗第一代的祖師,釋迦牟尼佛傳法的一段故事就在此地,就是這個經文上這一段。佛拿這個花表示什麼意思?迦葉尊者笑了一笑,佛就給他了,迦葉尊者知道些什麼?實在講,只有他們兩個人知道,別人都不知道,這是實實在在的,以心傳心。我們讀了這一段,也不要去猜,猜不到的,你怎麼猜都是打妄想,猜不到。等到哪一天你明心見性了,或者你念佛念到理一心不亂,他們兩個人的事情你就知道了。你要沒有入這個境界,你不會知道的,前面說入不二法門,他們的意思你就懂得。

  以後祖祖相傳,宗門裡面都用釋迦牟尼佛這個方法。我們看禪宗的語錄,像《五燈會元》這部書裡面有一千七百條公案,公案,我們現在人講故事,就是祖師傳法的這些記載。民國初年有一位居士,人名字我忘掉了,《印光大師文鈔》裡面有,我初學佛的時候讀《文鈔》看到這一篇。這個人寫了一封信給印光法師,他說《五燈會元》一千七百條公案,他差不多都參透了,還有幾條沒有參透,只剩幾條了。人很自負,那還得了。印祖給他回了一封信,他說一千七百條公案,如果有一條沒有參透,你全都沒有參透;假如你有一條參透,全都透了。他收到印祖這封信,這個人也很了不起,把禪放下了,跟著印光大師老實念佛去了。這是真話,所以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你只一條沒有透,你所參透的都是妄想,都不是真實的。印祖講的話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宗門的語錄我們看不懂,決定不能去猜測。

  【迦葉讚曰,佛法大海水,流入阿難心。】

  這是介紹阿難尊者。阿難尊者在弟子當中,佛的十大弟子,阿難是多聞第一,迦葉是頭陀第一。像前面,舍利弗是智慧第一,目犍連是神通第一,十大弟子,每個人都得個第一。諸位要曉得,它是表法方便起見,這樣說的。其實,舍利弗智慧第一,難道目犍連就沒有智慧嗎?目犍連的智慧就不如舍利弗嗎?舍利弗的神通就不如目犍連嗎?不是的,實在講各個都圓滿、各個都相同,但是一個人標榜一門,表法就方便,是這個意思。我們不能夠死在文句當中,那就又錯了,他們的德能都是圓滿的。何況佛在大乘經上為我們說出來,舍利弗、目犍連都是古佛再來,久遠劫都成佛了。他們這次來,是替釋迦牟尼佛跑龍套的,幫助釋迦牟尼佛教化眾生,示現為釋迦的聲聞弟子,其實都是古佛再來的。阿難因為他要承傳佛法,將來要負責集結經藏,所以他代表的是多聞第一。世尊一生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阿難聽的最圓滿,等於說一堂課都沒有缺,記憶力又好,聽一遍永遠不會忘記。所以世尊滅度之後,由他來主持集結經藏,他有這個使命,『流入阿難心』。

  【密跡金剛力士經云,與大比丘眾四萬二千具,菩薩八萬四千,一切大聖,神通已達。】

  這段是註解「一切大聖,神通已達」,說明這樣的句子不但《無量壽經》上有,其他大乘經上也有,這就舉出《密跡金剛力士經》,上面也有這個句子。『一切大聖,神通已達』這幾個字的意思,前面已經說過。「大」是大乘,大乘當中的聖者,地位高、德行大,我們通常稱之為地上菩薩,這稱之為聖人。請翻過來,我們看第三十六面。

  【佛地論第二云。】

  這是親光菩薩註的書。

  【先說聲聞,後說菩薩,聲聞眾者,近對世尊,親受化故,又諸聲聞,常隨佛故,形同佛故。】

  這是講排列的順序,我們在經上看得很多。一般排的順序都是把聲聞排在前面,把菩薩排在中間,把人天眾排在後面,稍稍留意大家都能看得很清楚。為什麼把聲聞排在前面?因為聲聞眾就是比丘眾,他是出家眾,是佛的常隨弟子,跟佛最親近。而菩薩眾裡面就有在家的,菩薩有在家的,而且在家的比出家的還多。在家菩薩,男女老少、各行各業都有,諸位要讀《華嚴經》你就看得很清楚。《華嚴經》後面善財童子五十三參,這是五十三位法身大士,出家人只有六個,其餘全是在家的菩薩,你才曉得菩薩眾不一定是出家的,菩薩眾不一定常常跟著佛。所以排列順序,先排比丘眾,佛身邊的這些學生,還沒有離開佛陀的。所以,『近對世尊,親受化故』,天天聞佛教誨。聲聞,『常隨佛故,形同佛故』,都是剃髮出家,在生活方式上跟佛沒有兩樣,所以把他排在第一。

  【菩薩,具足應云摩訶菩提質帝薩埵。】

  這句是梵文音譯的全名,我們中國人喜歡簡單,在這全名裡面只取兩個字,取菩、取薩,取菩薩兩個字,其他的那些語音都省略掉。

  【譯為大道心眾生。】

  這是古譯的,古代翻譯菩提薩埵的意思,就是『大道心眾生』。新譯的這個地方沒有,新譯是玄奘大師譯的,如果諸位在經論裡頭看到新譯,就是指玄奘大師譯的。玄奘大師以前所翻譯的,都叫舊譯。玄奘大師翻的叫「覺有情」,覺悟的有情眾生,他翻作覺有情,也翻得很好。因為菩提是覺,薩埵是有情眾生,覺悟的有情。

  【清涼疏謂。】

  這是《華嚴經疏鈔》裡面講的,說明大道心。

  【一者願大,求大菩提故。】

  第一個他的『願大』。願就是我們一般人所講的志願,世間人的志願實在講不大。在最大的,他發一個大願,他將來要做個帝王,要統治一個國家,這就是很大的願了,比起菩薩差太遠了。縱然做了國王,我們中國人所謂「貴為天子,富有四海」,你還是出不了六道輪迴,還是不能了生死出三界,這個願就不算大。菩薩的願大,『求大菩提』,大菩提不但要出三界,而且還要超越十法界。不但是人間的人王不能比,前面說了,大梵天王也不能比,超過了大梵天王,這是求大菩提。

  【二者行大。】

  行是指日常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是說這個。

  【二利成就故。】

  真實的求自利利他,真實的自利,一定是了生死出三界,這才是真正的利益、真實的利益。特別是在本經,佛在這個經上教給我們,「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往生不退成佛。我們自己這樣做,也把這個方法勸告一切大眾,這就是利他,就是佛在這個經上講的,「住真實慧,惠以眾生真實之利」。自行就是住真實慧,這是真實的智慧;化他,幫助別人,就是給別人真實的利益。這是『行大』,『二利成就故』是自利利他。

  【三者時大,經三無數劫故。】

  『三無數劫』就是通常講的三大阿僧祇劫,阿僧祇翻作無數,可見得菩薩有耐心、有恆心、有毅力。

  【四者德大。】

  『德』是斷煩惱、開智慧,以權實二智,幫助一切眾生。

  【具足一乘諸功德故。】

  『一乘』是一佛乘。他的目標不是求證阿羅漢果,不是求證菩薩果位,他是求的究竟圓滿的佛果。這樣的人才稱之為大菩薩,摩訶薩,稱大菩薩。在本經裡面所列的普賢菩薩、文殊菩薩、彌勒菩薩,這些都是大菩薩。

  【法華之六大。】

  這個「大」都是講大菩薩的大。我們稱大菩薩,他要具足哪些條件才能稱之為大菩薩?經論當中這些說法都是勉勵我們要效法、要學習的,否則的話,我們看他們具足,好像與自己不相干,那就錯了。我們一定要懷著見賢思齊,看到他們怎樣,我們也要照做、要跟進,這才能得到利益。《法華經》上講的六個條件,就是『六大』,第一個:

  【信大法。】

  當然,在《法華經》上指的大法,就是《妙華蓮華經》。但是諸位要曉得,我們引用在《無量壽經》,『信大法』就是指《無量壽經》。《無量壽經》實在說,比《華嚴》、《法華》還要殊勝,比《華嚴》、《法華》還要圓滿,你要相信,你才能得度。第二:

  【解大義。】

  『義』是經中的義理,經典裡面所講的道理、所講的方法、所講的境界,你都要明瞭,你才能下手,你才能修。如果理論、方法、境界不明瞭,說實在的話,那個信心也不很堅固。《金剛經》上所說的「信心不逆」,這句話說得好,信心不逆是信心堅固到極處了。為什麼有這樣堅強的信心?他道理都明白了,方法、境界都清楚,所以才有這樣堅定的信心。經上又說「信心清淨,則生實相」,實相是般若智慧,自性裡面本具的般若智慧就現前。所以信願行是淨宗修學的三個基本條件,缺一不可。我們信了之後要求解,但是解跟行不能分的,如果有解無行,你解的程度不會很深;必須要以行來幫助解,以解來幫助行,解行相應,解與行相輔相成,才能夠深入境界。

  【發大心。】

  『大心』要發大菩提心。大菩提心,具體說明的就是四弘誓願,所以諸位要知道,四弘誓願是具體的大菩提心。第一個要發度眾生的心,「眾生無邊誓願度」,一定要發這個心,你才能與大乘相應。如果說這個眾生我討厭他,那個眾生我看不順眼,我不願意度他,這就不是菩提心。菩提心是平等心,你看我們剛才念的憍陳如,憍陳如是什麼人?大家都念過《金剛經》,《金剛經》我想中國人,特別是中國學佛的,大概沒有說是沒有念過《金剛經》的。懂不懂是另外一回事情,我想大家都念過。《金剛經》上有一個故事,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截身體,歌利王就是憍陳如的前身,忍辱仙人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前身。釋迦牟尼佛在沒有成佛的時候,修忍辱波羅蜜,作忍辱仙人的時候,遇到這個暴君(歌利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就是邪惡,我們中國人講暴君),被他割截身體,凌遲處死。忍辱仙人有沒有瞋恚心?沒有,當時就發願,我要成佛,一定第一個度你。釋迦牟尼佛成佛,第一個度憍陳如,憍陳如就是歌利王。這是我們要學習的,我們凡夫修行證果為什麼障礙重重?就是不平的心沒有辦法把它拉平,這是我們嚴重的業障。佛在《金剛般若》裡面,雖然講六度,但是特別強調的是布施跟忍辱,布施、忍辱講得最多。而忍辱非常重要,佛說「一切法得成於忍」,無論是世間法跟出世間法,你要想成就都靠一個忍字。小忍得小成就,大忍得大成就,我們中國古人也說,「小不忍則亂大謀」。

  忍辱要怎麼個修法?過去我遇到不少同修來找我,問我忍辱怎麼個修法?我教他一個方法,你們家裡不是供著有佛像,天天做早晚課不是拜佛嗎?你想想你這一生當中最恨的那個人,最討厭的那個人,給他供個長生牌位在佛像旁邊,你天天拜他。希望把最恨的把他慢慢變成最尊敬的,你的忍辱度就修得差不多了。有人照我這個話去做,拜了一段時期,他來告訴我:法師不行,我看到那個人還會生氣。我就告訴他,你的功夫不夠,再拜,一定要拜到見到那個人的時候不生氣,而且生尊敬心,你的忍辱有成就了,對你就有很大的好處,真正消除業障。冤親債主很麻煩,生生世世沒完沒了,都是菩提道上的障礙。眾生修行難成就,原因在此地,不能不修忍辱波羅蜜。所以一定要發大心,要發度一切眾生的心,盡心盡力幫助一切眾生,沒有分別、沒有執著。

  發心之後,發心度眾生,你看第一個要做的、下手的,是斷煩惱。煩惱當中,自己要想想,哪一種煩惱最重,從最重的地方下手。這是每個人不一樣,有些人貪心重,有些人瞋心重,貪心重的,從貪心下手,瞋心重的,從瞋心下手。哪一種煩惱重,先從這個下手,先把最重的煩惱斷掉,其餘的就很容易斷。千萬不要搞錯,最重的煩惱放到後面斷,先斷輕的煩惱,那永遠斷不了。那就是搞錯了,先從最重的煩惱下手。煩惱輕了之後才能學法門,廣學多聞。所以諸位一定要曉得,斷煩惱是成就自己,自利;學法門是幫助眾生,不是自己用的。自己了生死成佛道就好了,要學那麼多法門幹什麼?學法門是大慈大悲,為了普度一切眾生,一切眾生根性不相同,所以用的方法就不一樣。學法門是為度眾生,不是為度自己,為度自己,只要斷煩惱就行了。你看,見思煩惱斷了,六道輪迴就超越;塵沙煩惱斷了,再能破一品無明,十法界就超越;四十一品無明統統斷了,你就已經成佛了。

  這一個斷煩惱,就幫助你成佛道,哪裡要學法門!大勢至菩薩是個最好的榜樣,從初發心一直到成佛就是一句阿彌陀佛,他什麼也不要學,他就能圓成佛道,這是我們最好的榜樣。所以,學法門是為了廣度眾生,自己沒有得度,決定度不了眾生;要度眾生,先度自己,這個順序決定不能夠顛倒。最後一條要成佛道,為什麼成佛道?成佛才能度等覺菩薩,度盡眾生。你不成佛,你是菩薩的身分,你只能度比你程度低的,你不能度比你程度高的,一定要成佛才圓滿普度,要發這個大心。

  【趨大果。】

  『趨』是趣向,我們的方向、目標,在本經裡面講,這個方向、目標就是往生不退成佛,這是『大果』。所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縱然是凡聖土下下品往生,諸位要知道就是大果,絕不是小乘。

  【修大行。】

  你的心清淨、你的心平等、你的心覺而不迷,那你的生活,我們在淨宗緣起裡面選擇的五個科目,也就是我們修行的原則,三福、六和、三學、六度、普賢十願,每一條都是『大行』。

  【證大道。】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是真正親『證大道』,這個大道是成佛之道。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給諸位說,雖未成佛,等於成佛,你要是細讀《無量壽經》、細讀四十八願,你就知道了。才知道這個法門不可思議,確實超過《華嚴》、《法華》,《華嚴》、《法華》成佛還得要三大阿僧祇劫,沒那麼容易。淨土往生,就得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加持,所以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你的身體、相貌跟阿彌陀佛就相同,一樣的。這是佛力加持,不是自己修來的。眾生的相貌不一樣,為什麼不一樣?相隨心轉,每個人的心不一樣,所以相貌不一樣。相貌會變,為什麼?心會變。心清淨,相貌就清淨,心慈悲,相貌就慈悲,相隨心轉。佛的相貌是究竟圓滿,那是佛的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斷的乾乾淨淨,現的相貌是圓滿相。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無明沒斷,他的相貌就不圓滿,沒有佛那麼圓滿。所以,到佛的相的時候才究竟圓滿,道理在此地。我們要修的,修清淨平等覺。

  你有沒有修行、有沒有功夫?不要看別的,看相貌就看出來了。你相貌一年比一年殊勝,一年比一年莊嚴,你修行的功夫得力。假如你修行的,你的身體、相貌一年不如一年,你的修行沒功夫,不管你怎麼用功,那都是假的,不是真的。用功是表面上用功,每一天念多少經、念多少佛號,表面的,心裡面貪瞋痴慢、是非人我一點沒有減少,那有什麼用處?真正修行是修清淨心,妄想分別執著一天比一天少,這個叫功夫。所以你整個體質會起變化,這叫「證大道」。證大道,往生是證大道,現在就證,你現在體質天天在變化,容貌在變化就是證大道,這一點不假。

  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