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無量壽經講述筆記—發心前的預備功夫  (第六集)  1988/4  美國舊金山  檔名:02-023-0006

  請掀開講義第十二頁第四行,玄義裡面的第三段,「一經宗趣」,這是講本經的宗旨與歸趣。「宗謂宗旨,又修行之要徑也。趣者、趣向,歸趣也。體是理,宗是行。是故依經宗旨,明其所為,識其所求,究其所至,名之為趣」。這段是解釋宗趣的定義,宗就是修行的宗旨,也就是修行的方法,趣是說它的趣向,也就是講它的目的。這裡面有三句話解釋得很好,明其所為,就是我們明瞭知道它為什麼。識其所求,識是認識,求的是什麼。究其所至,究是我們追究它,它能達到什麼樣的目標,這三句話可以說把宗趣都說得非常清楚。前面一段講辨體,譯經的體性是講理,講經的理論依據。

  「本經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宗」。這就是這部經或者是說淨土法門,修行指導的原則,就是這八個字,一定要發菩提心,要一向專念。「以圓生四土,逕登不退為趣」。這就是我們的目標,我們依這個方法來修行,為什麼要修,修成之後會有什麼樣的結果,這個結果就是圓生四土,逕登不退,這是非常不可思議的境界。一切諸佛都有四土,但是,這四土的確它是有階級的,不是同時登得的,這是不可能的。不退也有三種,這三種也是有階級也是由淺而深的。可是這個法門非常的特別,它是同時生四土,也同時證三種不退,這是它非常殊勝稀有的因緣,我們在其餘的一切經論裡面所見不到的。所以這個法門,真正是稀有難逢的法門。

  底下就詳細解釋這兩句,先說「宗」,宗就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先來研究這兩句。「經云:三輩往生之人,莫不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因」。三輩就是上輩、中輩、下輩,凡是往生淨土的,統統都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什麼叫發菩提心?什麼叫一向專念?我們就要深入的去研究它。

  「第十九願是發菩提心,第十八願是一向專念」。這願就是阿彌陀佛在因地上所發的四十八願,四十八願的第十九願是講發菩提心,第十八願是講一向專念。「故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是彌陀本願之心髓,全部大經之宗要,往生必修之正因,方便度生之慈航。本經所崇,全在於此。修行要徑,唯斯捷要,故為本經之宗也」。這段是敘說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個兩句話的來由,從哪裡來的。這兩句話是經文,這部經裡面我們前面跟大家報告過,這部經最重要的部分,就是阿彌陀佛所發的四十八願。因為四十八願是阿彌陀佛建立極樂世界的構想,極樂世界建成之後,這四十八願等於是彌陀國的憲法一樣,所以它特別的重要。這個一句它是四十八願裡面,第十八願跟第十九願,這兩願也是四十八願的中心,四十八願這兩願最重要。因為這兩願才真正普度十方一切有情的眾生,所以取這個兩句作為修行的宗旨。

  「發心有二義」,發菩提心,菩提心怎麼個發法?我們一定要搞清楚。「先須離三種與菩提門相違法」,就是與菩提心相違背的,我們一定要把它離開,這個講發心之前的預備功夫,先要把它做到。第一,「依智慧門,不求自樂,遠離我心貪著自身故」。菩提心後面我們還要說到,菩提心是真心、是誠心,真誠之心是覺心,它不是迷失的心。換句話說,不真不誠、迷惑顛倒這一定要離開,菩提心才能夠現前。第一個要依智慧,依智慧;換句話說,就不是依感情了,情是迷的,情是不覺。不求自樂,不貪圖自己的享受;換句話說,一定要遠離貪瞋痴慢。這貪瞋痴慢是迷,決定不是覺,所以一定要遠離貪著自身。第二,「依慈悲門,拔一切眾生苦,遠離無安眾生心故」。真正發菩提心確實念念要想到一切眾生,念念要想到別人,隨時隨地能夠幫助別人,去成人之美,學著要幫助人。所以遠離無安眾生心故,希望一切眾生都能夠得到安樂,這是拔一切眾生苦;換句話說,要把慈悲心發出來。

  第三,「依方便門,憐愍一切眾生心,遠離恭敬供養自身心故」。所以佛門裡常講「慈悲為本,方便為門」,但是,慈悲與方便都要依智慧。如果不依智慧,這個慈悲方便就有問題,佛門也有句話說,「慈悲多禍害,方便出下流」,為什麼?沒有智慧。所以慈悲與方便都要依智慧,這個慈悲、方便就不會走錯路了。因此,學佛的人一切都要叫別人方便,不要給別人添麻煩,這點很重要。有些人實在講不能說他修行不好,但是,他過分的執著了,過分的執著就給人家很多的不方便,這實在講與菩提心是有很大的障礙。我們中國人,尤其是中國的出家人都是吃素食,全世界的佛教只有中國佛教吃素,全世界的佛教都不吃素。我們到日本去訪問,這個難題就來了,日本人的確對我們很尊重,特別給我們做素菜,但是那個素菜你聞聞看都有腥味,鍋不乾淨。像這些事情我們要了解,他已經很尊重了,就不要再挑剔,再挑剔就叫人為難了。這是舉個例子說,就是說一切都要方便別人,盡可能不要給人添麻煩,不要給人覺得不方便,這很重要,菩提心才能發得起來。所以過分的執著,這就對發菩提心很難很難,這就叫情執,不合理的,我們要曉得。

  佛法確實合情、合理、合法,佛當年在世生活方式是托缽,托缽的時候人家給什麼吃什麼,沒有分別、沒有執著,給什麼吃什麼。而且托缽只准托七家,這樣托缽只准七家,七家托不到的時候就不能再托了,回家打坐去,餓一天,明天再來,只准托七家,所以說沒有貪心。當然印度的風俗供養出家人都是福田,大概是不會有人托不到的,托不到的情形大概太少了,一般都是每人托缽的。所以我們了解佛教的這些情形,生活方式,佛法到中國,就完全依照中國人的思想方式來傳教。像印度托缽的制度,佛教傳到中國來就沒有托缽了,就沒有了。

  佛教在印度的時候只有三衣,出家人只有三件衣服,沒有多的,這三衣就是我們身上披的袈裟。諸位看到印度人就曉得,印度人是一塊布整個裹在身上的。到中國來的時候,馬上這形式就變了,大概我們現在披的衣只有印度衣的三分之一,面積小了,我們不要裹在身上,我們用勾環披在身上,等於說一種紀念,而且好像法會典禮當中才用得上,平常我們不用。這就是衣食住行統統都變了,跟中國人生活完全一致。佛教也傳到日本,跟日本的生活方式也一致,沒有兩樣。所以現代我們出家人穿的衣服,諸位要曉得,這衣服是平常老百姓穿的衣服,是明朝的衣服,大袖子海青是漢朝的衣服。海青大袖子實際上是讀書人穿的,就是不做重的工作的人,文人穿的;短袖子是工作服,就是便於工作的,這都是明朝以前一般老百姓的服裝。

  現在就變成出家人的制服了,這原因諸位一定要曉得。滿清入關的時候,明朝有個大官洪承疇,他投降滿清,跟滿清當時就簽訂了個條約,條約裡頭有五種不投降,五不降。五種不投降出家人是一種,在俗的人投降,出家的不投降,所以出家人才保持穿明朝的服裝,這個服裝是這麼樣留下來的。生降死不降,活的時候穿清朝的服裝,死的時候入殮不用清朝的服裝,入殮還是用明朝的大袖子的服裝。男降女不降,我們漢人男子投降,女子不投降,女子結婚的時候還是鳳冠霞帔,還是明朝的風俗習慣。這都是當年跟滿清政府訂的條約。所以我們穿的是明朝服裝,一直保存到現在,這諸位要曉得,這不是出家人的衣服,出家人的衣服只有披衣,這個不是的。所以,佛教到中國來完全是中國化,這個要知道。在日本、在韓國它都是地區化,由此可見得,佛教裡沒有執著、沒有分別,真正是自在,能夠隨和時代的潮流。

  即使造像,諸位要仔細看看,你看看那佛像,無論是塑造的或者是畫的,你看我們中國人的佛像,一看就像中國人;你看日本人的佛像,一看就是日本人;泰國人,你看泰國的佛像臉尖尖的,就像泰國人一樣。前年我在邁阿密,邁阿密那個道場是以外國人為主,有兩個翻譯的人,外國人聽的很多,我就告訴他,我說佛教沒到美國來。他們覺得很奇怪,我說你看看哪一尊佛像像美國人?沒有佛像美國人的,所以佛教沒到美國來。佛還沒有用美國人這種身分、面相化身的,還沒有,這是我們應當要知道的。所以叫方便為門,這是先要離開這三種。

  其次「須知三種順菩提門」,前面三種我們要離開的,不必求人家恭敬,也不必求人家供養,一切都是要使人方便,這樣才好。三種順菩提門,第一,「無染清淨心」,這三個統統是清淨心,由此可知,清淨心非常重要。「不為自身求安樂故,菩提是無染清淨處」。這是為什麼要離貪瞋痴,因為貪瞋痴是染污,不求自身安樂,心就清淨離一切染法。第二是「安清淨心,為拔一切眾生苦故」,這個安是叫一切眾生得到平安,得到安樂,要常常照顧一切眾生。第三是「樂清淨心,欲令一切眾生得大菩提,生彼國土故」。這是就本宗的教義來講,如何能教一切眾生得究竟安樂?必須勸導他修學這個法門求生淨土,這才是真正圓滿的菩提心,這個與蕅益大師所講的意思完全相同。

  「元曉師云」,元曉是唐朝時候人,是高麗國的,就是現在的韓國,到中國來留學的一位法師,他也有很了不起的成就。「發菩提心是明正因,又云發心有二」,第一個是「隨事發心,如四弘願」,第二是「順理發心,信解諸法實相而發心者」。元曉師也是專修淨土的,他對《無量壽經》有註解流傳後世。他的說法,發菩提心是往生極樂世界的正因,也就是第一個因素。他又說,發心有隨事、有隨理,事就是四弘誓願,四弘誓願裡面第一條就是度眾生的願,「眾生無邊誓願度」,要有度眾生的大願。度的意思拿現在的話來講就是服務,就是我們應當要抱著一個為一切眾生服務,為社會服務,為眾生服務的這樣一個心。這個服務是不求報酬的才叫做菩提心,我們對人服務是有報酬的,這不叫菩提心。所以說是義務的,不求報償的,這樣為一切眾生服務。第二是斷煩惱,斷煩惱是成就自己的德行,我們講品德。第三是學法門,學法門是成就自己的學術,真正講品學兼優才能夠為社會、為眾生造福。第四個就是成佛道,因為成佛道前面這三樁事情才做得圓滿;換句話說,前面三樁事情做圓滿了,就叫做成佛道。所以這是菩提心具體表現在事相行為裡面,我們稱之為四弘願。

  第二是順理發心,順理像我們昨天晚上所講的,理真正明白了,真正覺悟了,他自然會發與一切眾生同體的悲心。所謂是同體大悲,無緣大慈,為什麼?他曉得一切眾生與自己的關係是一不是二,因此,與一切眾生真正生起平等心、慈悲心。

  「元曉師等以發菩提心為正因,念佛為助行」。這是他在《無量壽經》裡面主張的,他的看法是如此。「善導、靈芝與日淨宗諸家則以持名為正行,發心為助行」。善導大師,靈芝他是來學戒律的,我們一般稱他作律師,他也修淨土。以及日本淨土宗許多的大德們,這些人他們的看法跟高麗的元曉法師不太相同,他們認為持名是正行,發心是助行,這個看法恰恰顛倒,到底誰正、誰是助?「蓮池大師和會之曰」,蓮池大師是明朝末年時候的人,對淨土宗有很大的貢獻,他說「還以持名為正行,復以持名為發菩提心」。他把正與助合起來,這裡面就沒有爭執了,真正發菩提心的一定持名念佛,持名是真心,真正肯念佛就是發菩提心,這個意思跟蕅益大師的講法,也非常的接近。

  「徹悟禪師云: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這是清朝禪宗的一位大德徹悟禪師,他是真正得禪定開悟之後,回過頭來專修淨土。所以他有個語錄專門勸人修淨土的,有這麼四句語,徹悟禪師語錄裡面的話,我們真正為了生死出三界,發菩提心,為什麼?唯有覺悟才能出得了生死。菩提是覺的意思,菩提是印度話,翻成中國意思是覺悟,菩提心就是覺悟的心,它不迷。三界六道,心迷了才會輪迴,覺悟心不會做輪迴的事情。所以真正為了生死出三界,我們一定要發覺心,要覺悟,不能再迷下去。要以深信願,持佛名號,這樣才決定能夠往生。

  「蕅益大師云:信、願、持名,為一經要旨」,這段話是蕅益大師在《彌陀經要解》裡面所說。「信願為慧行」,是真正的智慧,沒有智慧不會選擇這個法門,他能選擇這個法門,那是高度的智慧,也可以說是無比的智慧。你看佛法這麼多宗派,八萬四千法門,他別的不選,他單單選這個,這個不得了,選中這個那你一生就成佛,這一生決定成就,所以這是真正智慧。「持名為行行」,這個地方是有慧、有行,有些人說念佛的人充其量有點定,談不上慧,這個說法是錯誤的,他對於淨土宗可以說是不了解,才會產生錯誤的看法。「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故慧行為先導,行行為正修,如目足並運也」。《要解》裡頭的這幾句話非常重要,確實是我們修學這個法門指導的原則。能不能往生就看你有沒有信心,你的願力堅不堅固?你真正相信一點不懷疑,你的願非常的堅固,願生淨土決定能生。

  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之後,那個世界唯有四土三輩九品,這品位的高下就看你念佛功夫的淺深。前面跟諸位說過,念佛的功夫,真正念到得力的時候,他就有能力伏妄想,這就功夫得力了。但是,這個功夫淺並不深,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凡聖同居土。功夫深的人,妄念斷掉了,沒有妄念,妄念真斷,妄念斷掉這叫得禪定,我們一般講的他得到念佛三昧,也就叫事一心不亂,這種人往生他的地位當然高,他生方便有餘土。如果功夫再深,他有能力破一品無明,這就是從定裡面開智慧,智慧一開就像《心經》裡面講的,「照見五蘊皆空」,那就是破無明,《心經》上破無明的境界,他這樣的人往生生實報莊嚴土。你看伏煩惱、斷煩惱、破無明都用一個方法,就是用念佛。只要這句佛號念得好,一直念下去,他就有這樣的功夫。他不要用第二個法門,它的好就好在這裡,所以這個法門簡單容易,成就真正的不可思議。所以,這說慧行是先導,他有信、有願,行行就是持名,就是老實念這句佛號是正修。慧行像眼睛,正修像兩條腿,眼睛明亮不會走錯路,你肯走決定能夠達得到。

  「又曰:深信發願,即無上菩提」。這句話說得非常之好,深信發願就是發無上菩提心。「合此信願,的為淨土指南」,的確是淨土的指南。「由此而執持名號,乃為正行。大本亦以發菩提願為要,正與此同」。這個大本就是指《無量壽經》,因為蕅益大師所講的都在《彌陀經要解》裡面。《彌陀經》稱小本,《無量壽經》稱大本,這兩部經性質相同,所以可以通用。

  「故今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大本之宗,正是遵奉蓮池諸祖之垂教也」。這就是說明以這個為宗旨,不但經典裡面有依據,淨土宗過去這些祖師大德的看法也是如此。

  下面就說明菩提心,「觀經云」,就是《觀無量壽佛經》,「若有眾生,願生彼國,發三種心,即便往生」。這就是菩提心,菩提心第一個是「至誠心」,至誠就是誠到極處,真誠到了極處。這個心是體,其餘兩個是用,絕對不是三個心,是一個心,一個心有體有用。什麼叫「深心」?深心是好善好德之心,這叫深心,好善好德。第三「迴向發願心」,就是對待別人慈悲心,自己有善有德都願意與別人分享,自己不願意獨佔,不願意獨有,迴向就是給別人,發這個願,再小的善都與一切眾生共享,所以這是大慈悲心。這兩種都是真誠心的作用,深心是自受用,就是自己享受,發願迴向心是他受用,就是你用什麼心去待人接物?菩薩用的是發願迴向心。用什麼心待自己?用深心。所以這是一而三,三而一,這一個體兩個用。

  其實佛家講的菩提心跟儒家講的是一樣的,完全一樣的。你看,儒家在《大學》裡面講,大學的三綱八目就講得很清楚,「格物致知,誠意正心」,誠意正心就是菩提心,誠意就是至誠心,正心是把深心、迴向發願心兩個合起來,它叫一個正心。佛家講的比它講得清楚,正心就是起作用,正心是用,誠意是體,作用把它分開,作用有自受用、有他受用,講得更詳細。所以,佛法到中國來會被中國人歡迎,很有道理,在基本的觀念上許多都相同。譬如講菩提心,菩提心要建立,前面講要離開三種違菩提心,要順三種發菩提心,那都是前面預備的功夫。儒家也有,儒家第一個講格物,格物,中國古人有很多人搞錯了,程子他那個格物的方法就格錯了,意思會錯了。

  司馬光講的格物,跟佛家講的是一樣,物是什麼?物欲、欲望。格是什麼?格是格鬥。要自己把欲望給革除掉,他講這個意思,就是佛家講的斷煩惱,斷貪瞋痴,這叫格物,革除物欲,我們心才能恢復到清淨。格物之後要致知,致知是什麼?致知是不迷,不迷之後那個誠意才能夠現前,意誠了當然心就正。這個跟佛法裡面講的發菩提心之前,一定要斷煩惱障,要破所知障,然後菩提心才能現前,跟儒家講的格物致知,意思完全相同。可以說儒家講了一個綱領,佛法說得詳細。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必須要用這樣的心,自己要真正好善好德,真正肯主動的去幫助別人。幫助別人當然你有智慧,你能夠觀察那個人肯不肯接受,不肯接受,當然就用不著去幫助他。他肯接受,我們幫助他,他肯接受一分我們幫助他一分,他肯接受十分我們幫助他十分,這樣就非常的自在,自己心地清淨不生煩惱,這個心才是清淨心、才是覺心。

  再看底下這段,「菩提心義云:此菩提之心,成佛之本,大事因緣莫過於此」。這個大事就是了生死出三界,成無上菩提,這是大事。諸佛菩薩他們修行證果,都是以菩提心為基礎、為根本。

  「菩提心論云:此菩提心,能包藏一切諸佛功德法故。若修證出現,則為一切導師」。導師就是佛,佛為三界導師。菩提心是我們本有的,是我們自己的真心,不是從外面來的。我們現在把自己真心迷失了,佛教我們發心,無非是恢復我們自己真心而已,這點總得要明瞭。真心裡面本來具足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功德、無量的才藝,一切法沒有一法不具備。所以說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自心變現之物,可惜我們現在迷失了。怎麼迷的?就像佛在《華嚴》上說的,「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妄想執著就是迷。離開妄想執著,沒有一法不是現成的,樣樣都具足。「若歸本則是密嚴土,不起於座,能成一切佛事」。一切佛事,就是一切事、一切法,這是說輕而易舉的,不起座無論什麼事情都圓滿的成就。

  「又讚菩提心曰:若人求佛慧,通達菩提心,父母所生身」。所以一生不能成就就是我們發的心不真,菩提心沒有能真正發得起來。再一點就是我們進得少退得多,所以不能成就。如果真正發足了菩提心,只有精進決無後退,一個人一生決定成就。這個我們在《華嚴》上看到,善財童子一生成佛,他是肉身,他沒有經過第二生。從初發心到圓教的妙覺位,圓滿成佛是一生成佛,《華嚴經》上表演給我們看。如果我們照著他那個方法來學,那一生怎麼能不成就?他是真精進,所以「父母所生身,速證大覺位」,大覺位就是成佛了,當生成就的佛法。

  「華嚴經云: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故發心之要,不可言喻」。這句話我們也要記住,如果你沒有菩提心,所修的一切善業,為什麼統統叫魔業?我們聽到這個魔,心裡就不高興,實際上真的。因為你修的一切善,你將來得的是善報,你來生得的是大富大貴。大富大貴不好嗎?你想想看,你看美國的總統好不好?我過去聽說美國有很多大財主,報上登著他們的日子,在我看起來是很不舒服、是很難過。這個財產太多了,時時刻刻怕人家謀殺;吃東西不敢隨便吃,怕人家下毒;出門要帶多少保鏢,給人家接洽生意見面,要用電視談話不敢面對面,這個都不自在。換句話說,自己把自己關到監牢獄裡面去了,這有什麼兩樣?這些人都是過去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所得的果報,我們能看得清清楚楚,這就叫魔業。魔就是折磨,他的生活不自在,不願意見的人也得要見,你說做那些大官,每天這個人來拜訪,那個人要拜訪,拜訪不願意接見也得要接見,不願意拉手也得要拉手,這個很痛苦的事情,這叫做魔障,折磨,他的生活不自在。所以修善法得的果報,是人天有漏的福報。如果他真正有菩提心修這個善法,那他就超越世間了,那個果報自在。到這個地方說的菩提心。

  底下這講一向專念,「一向專念,即專恆依止持名念佛法門之義也」。這個話講得很明白、很清楚。「彌陀因中發十念必生之大願,故行人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必得往生淨土,圓證不退之妙果」。這段是總說,意思很明顯就是專念阿彌陀佛,這個才叫一向專念。

  「一向專念者,古云」,這是古大德所說,「上盡形壽,下至十念。上盡形壽,指從發心念佛之日,終身念佛,直至命終之最後一念」。這是講上等,這樣的人念佛他往生品位一定高。就是你真正了解接受這個法門,你要深信不疑,沒有一切顧慮,從今天起我就專門念阿彌陀佛,使這句佛號不中斷。這個比什麼都要緊,不要中斷,口裡面斷的時候我心裡頭不斷,心裡面佛號不斷。當然我們初學一定有斷的時候,斷了叫失念,你要能夠有警覺能提得起來,使佛號能夠相續,要認真不斷的去練習,大概練個三、五年,佛號差不多就可以不斷。除非你睡得很熟,真正功夫好的睡覺也會念佛,他作夢也念佛,醒的時候不斷,夢中也不斷,這個人決定往生。不要說別的,他能做到夢中不斷,這個人決定會往生,自己往生就有把握了。預知時至,無疾而終的話,的確可以做得到。

  甚至於有人講往生西方世界生死自在,想什麼時候去就什麼時候去,想多住幾年也不礙事,這要什麼樣的功夫?給諸位說,也就是功夫成片就行了。因為功夫成片裡面也有上中下三品,上品的功夫成片,就是剛才講的,晚上作夢都還是念佛,不是作夢偶爾念佛,作夢中常常念佛,念到這樣的程度就生死自在,都沒障礙了。這是要我們努力去幹的,因為我們不念佛就打妄想,打妄想是造六道輪迴,在造六道輪迴的業;在念佛是造西方極樂世界的業是淨業,造淨土的業。你說不造業那是不可能的,我們的念頭止不住,不造業不可能的,決定有念頭。前面講過,念佛無非是將一句阿彌陀佛,換掉我們千千萬萬的妄念,把它轉換過來。換句話說,把六道輪迴的業轉變成西方極樂世界的淨業,就是這麼回事情。所以一定要熟,要純熟。我們去念別的經,或者去念別的佛菩薩名號,這就夾雜,就不純。換句話說,你可以做個試驗,你用這種方法,你壓你的妄念就困難,我用一個念頭來壓這個妄念容易,用幾種佛菩薩名號來壓這個妄念不太容易,這個自己可以做試驗的。所以念許多佛菩薩名號,不如念一句阿彌陀佛,他真正能夠得利益。

  上盡形壽,這是上等。下至十念,十念是什麼?就是講修其他法門的,在我們中國過去禪宗裡頭有,密宗裡頭也有。密宗,像黃念祖居士講的開示裡頭,他就勸學密的人,學密的人在自己功課裡面持咒完了之後,他勸人修十念法,加修十念法念阿彌陀佛。十念是盡一口氣叫一念,通常我們一口氣,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盡一口氣,這一口氣是不拘多少,這叫一念,念十口氣。早晨起來洗了臉之後修這個法門,如果有佛像對著佛像念,念十口氣,就是十念。晚課也是這個做法,晚課的時候家裡有佛像對著佛像念,沒有佛像面向西方,這叫修十念法。十念法是一天都不能間斷,這叫功夫,也算是一向專念。因為你一天沒有缺,一次都沒有缺,早晚課一次都沒有缺這叫一向專念;如果斷掉了,功夫就沒有了,所以說決定不能間斷。

  這個方法對於工作繁忙的人來說很有效,因為它時間很短、很簡單,甚至於你們工作非常繁忙的時候,它沒有什麼儀式,修學起來很方便。你時間趕不及的時候,你在車上也可以念,不管在什麼地方都可以念,早晨修一次,晚上修一次,所以費的時間很少,頂多我想五、六分鐘就夠了。如果你說一天連個五、六分鐘都抽不出來,這是不可能的。就是要不間斷這叫十念,十念是最不得已的了,但是它也有效,只要一生不間斷他也能往生,因為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裡有這一願。上盡形壽,就是指從發心念佛之日,終身念佛,直至命終之最後一念也。

  「下者,未能及此」,一天到晚念佛你做不到,「或因障重,或因事繁,未暇多念,則於每日行十念法,亦符於一向專念」。這個我剛才所講的,你就用這個方法,這叫課,早晚課,這個不能間斷。除早晚課之外你念得愈多愈好,那叫散念,散念不拘多少,沒有形式,行住坐臥都可以念,想起來就念,忘了就算了,想起來就念,這叫散念。但是,早晚十念是決定不能缺的,一次都不可以缺。

  「更下,則如觀經所說惡逆之人,臨欲命終,得聆聖教,至心悔改,十念稱名,亦得往生,故云十念必生也」。這是講更下的、最下的,最下的這個人可以說他的業障很重,一生作惡,而且做的惡不是小惡是大惡。《觀經》裡面講五逆十惡,這是佛門講極重之罪,這立刻就要墮地獄的。這樣的罪人什麼時候?在他臨命終的時候,快要死了,這個時候遇到善知識,也就是遇到好的朋友,這個朋友勸他念佛,勸他懺悔,他肯聽、肯接受,真正懺悔,他就念個一聲到十聲也能往生,這是真正不可思議。在《往生傳》裡頭有這種人,確實有這例子,證明佛講的話不錯。但是,這樣的人也很不容易,他必須具備三個條件,第一個條件,死的時候頭腦還清楚。這點就很難,如果死的時候迷惑顛倒了,什麼朋友教他也沒有用處,所以第一個他頭腦清楚。第二個他真正懺悔,第三個是一心稱名,一念到十念能往生,這三個條件少一個都不行。所以我們讀到這個經文,不能存僥倖之心:現在還有這麼一說,現在多做一點惡沒有關係,到臨命終時還來得及。我們看到許多一生念佛的人,到臨命終的時候糊塗,臨終糊塗,臨終他連家裡的兒女都不認識,我見過的就很多。

  所以學佛要真誠,不能虛偽,要真誠,真誠的心念佛能消業障。如果是將念佛當作一種消遣,那就錯了,星期天沒地方去,到廟裡去念念佛消磨時間,這是有口無心,這個東西不行,這個東西後來決定是有障礙的,一定要認真。還有就是貪生怕死,到死的時候害怕、恐懼,這個不行,心裡一慌一亂一害怕,佛號就丟掉了。所以古人教給我們,念佛的人要常常做什麼?做阿彌陀佛來接引我們的想法,要觀想這個。想久了,到時候阿彌陀佛來接了歡歡喜喜,我想了這麼多天總算想來了,他不驚不怖、不慌不忙,這就走得自在。所以決定不能怕死,要知道人一定要死的,這個死亡是決定不能避免的,你害怕更糟糕。為什麼不等阿彌陀佛來接引你?阿彌陀佛來接引你到西方,實際上有沒有死?沒死,活著去的。因為你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阿彌陀佛接你走的,你走了之後身體丟下來,就跟脫一件衣服脫下來一樣,你很自在,一點痛苦都沒有。所以自己一定要有心理上的準備,平時要用功,要看破、要放下。這是說更下的。

  底下說,「行者應知」,這行者講修行人,發心修學這個法門的人應當要知道。「一向專念,指從初發心念佛,直至最後一念,而其關鍵實在最後」。當然最重要的時刻就是往生這個時候。「反之,如有人念佛數十年,或於最後階段,輕視持名而改行他法。或於臨終不欣極樂,而戀世間,未能念佛,是則不名一向專念也」。這是很大的忌諱,第一個你這個心要堅定,決定不改變法門,不要看到人參禪了,自己又想參禪去;看到別人持咒了,自己又改去持咒去了,這就壞了,這樣將來一樣都修不好,所以一定要專。知道哪個法門都好,實在說過去李老師跟我們談過,他舉例子說,臨命終那一剎那個時間很短很短,愈是短當然愈簡單愈有力量,咒很長,那一剎那的咒沒有念完去不了。

  所以說念佛,蓮池大師念佛的時候他念四個字。《竹窗隨筆》上有記載,別人問蓮池大師,你教別人念佛怎麼教法?他說我教人家念南無阿彌陀佛。你老人家自己怎麼念法?他說我念阿彌陀佛。奇怪了,你教別人念六個字,你自己為什麼念四個字?你要曉得四個字比六個字省了三分之一,愈簡單愈好。因為經上明白告訴我們,「執持名號」,名號就是阿彌陀佛。所以蓮池大師講,我這一生發願決定往生,所以我念四個字,沒有客氣話好講,執持名號。我為什麼勸別人念六個字?別人的心沒有我這個心這麼懇切,他沒有真正發心往生,勸他念六個字跟阿彌陀佛結個緣。因為南無是皈依的意思,南無阿彌陀佛就是皈依阿彌陀佛,就是禮敬阿彌陀佛、恭敬阿彌陀佛,這南無有皈依、禮敬、恭敬、敬禮這個意思。

  自己真正要發願往生,一切客套都免了,不要講這些客氣話,直截了當的就是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所以在臨命終時最後那一剎那,諸位要知道那個時候真是愈簡單愈好。所以講到簡單,沒有比這四個字更簡單,實在講這四個字就是咒,無上的神咒,這句佛號叫萬德洪名,千萬不要疏忽了。因為看起來好像太容易了,大家覺得不重視,愈是深妙之法愈容易,這是一定的道理。世出世間法都是如此,愈是精深它愈簡單、愈容易。這就說明第一種人他念佛多年,以後改變主張,去學別的法門去,這不能成功。第二種人臨命終時貪戀世間,這個貪生怕死,他不能成就,到最後他拒絕念佛了。

  「或疑念佛何以有如是功德?因能念所念,皆是實相故」。這說明為什麼念佛有這麼大的功德,實在講這個問題,我們將來講到經文裡頭要討論到的,都在經典裡面。經典,我這次在達拉斯是做錄影,全部錄下來,一共講了四十個小時,在那邊沒有講玄義,這個玄義沒有講,將來我們這邊的玄義跟達拉斯的帶子合起來,就是一整套的。「要解云:無量光則橫遍十方,無量壽則豎窮三際」,阿彌陀佛這個名號的意思就是無量光、無量壽,佛在《彌陀經》裡面講得清清楚楚。無量光實在講是在講空間,橫遍十方,光明遍照;無量壽是過去、現在、未來,所以說是豎窮三際。「橫豎交徹皆法界體」,就是一真法界的本體。「舉此體作彌陀身土」,阿彌陀佛的法身,法性身,法性土。「亦即舉此體作彌陀名號」,阿彌陀佛名號是從這樣來的,當然有名他也就有事實。

  「是故彌陀名號,即眾生本覺理性,持名即始覺合本,始本不二,生佛不二。故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也」。這個幾句話非常重要,前面曾經說過,能念佛的心是真心、是本覺,所念的這句佛號這是始覺,所以他講始覺合本覺,「始本不二」,是一不是二。正好像前面所說的,能念的心本來是佛,所念的佛現在又要作佛,「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他怎麼不成佛!這是《觀經》裡面給我們說明念佛理論的依據。所以「一念相應一念佛」,就是能念的心與所念的佛號相應,什麼叫相應?這裡面沒有雜念就相應。我們一面念佛一面打妄想,就不相應。念佛當中心裡面想佛,決定沒有一個妄念,這就相應,這時候就是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所以「念念相應念念佛也。故名號功德不可思議。起心念佛,是為始覺;所念之佛,正我本覺。正顯持名功德不可思議」。這都是說明念佛的原理,念佛的功德怎麼發生的,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力量。

  「一句彌陀,人人能念,個個可行」,這是講這個法門容易,太容易。「名召萬德,妙感難思」,感是感應,你只要認真念下去,決定有微妙不可思議的感應。「從有念巧入無念」,無念就見性了,什麼時候念到無念?你不要管,就一直念下去,功夫純熟自然有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伏妄念;第二個階段斷妄念,妄念沒有了;第三個階段的時候開智慧。無念就是開智慧,智慧現前了,念沒有了,所有的妄念統統變成智慧了。經上常講煩惱即菩提,把你所有的煩惱變成菩提了,菩提是智慧,變成智慧了,這是真正轉變境界,真正轉識成智了。所以不管就一直念下去,水到渠成,自自然然的成就,不要去問什麼時候成就,只管念下去就好。「即凡心頓顯果德」,我們現在是凡夫心,可是認真的念,確實像佛菩薩那個境界,我們會感受得到,這就是果德,我們確實能感受得到。

  「如疏鈔云:齊諸聖於片言」,片言就是一句佛號,就是四個字名號,齊是跟他們看齊,是跟他們平等。諸聖是講西方極樂世界的諸善上人,也是那些等覺菩薩,像觀音、勢至一樣的,為什麼?他們修行也是念一句阿彌陀佛,我們也是念一句阿彌陀佛,雖然我們是凡夫,他是佛,我們用的方法完全一樣,只是他的功夫深一點,我的功夫淺一點,可是我們用的方法完全相同,這就平等。「越三祇於一念」,三祇就是三阿僧祇劫,很長的時間。佛常常在經上說,我們凡夫修行成佛要三個阿僧祇劫才能成就。但是,修這個法門不必,一念就超越三大阿僧祇劫,這一念就是阿彌陀佛。

  這個法門「極圓極頓」,圓是圓滿一點欠缺都沒有,頓是頓超,沒有階級,真正是叫一步登天。「至簡至易」,簡單容易,八萬四千法門,沒有任何一個法門,說比這個法門更簡單、更容易的,這點希望諸位要覺悟。我們學東西愈簡單愈容易愈好,我們成就愈快、愈穩當,不要給自己找麻煩。很繁雜的東西修行起來麻煩,我們盡量避免,學那些沒有必要,如果想知道一點,不礙事,就是我還是專門念阿彌陀佛,有這個機緣我也可以去聽聽,也可以去觀摩,雖然去聽聽、去接觸、去觀摩,我還是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絕無改變,這就可以。這就是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善財童子他什麼都看、什麼都接觸、什麼都學,其實他還是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永遠不改變。這是念佛人的一個榜樣,在《華嚴經》上顯示給我們看的。至簡至易,所以他功夫容易得力。

  「故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不但為本經之綱宗,實亦為一大藏教之指歸也」。這段不但修念佛法門必須要守住這個原則,其實修學任何一個法門也不能離開這個原則,離開這個原則沒有辦法學得成功。譬如參禪,你要專心去參究,你也要一心專念才行;你持咒也要一向專持才行,否則的話,你很難成功。但是要從簡易來講,確實任何一個法門都沒有阿彌陀佛四個字這麼簡單、這麼容易,人人可以念,人人能念,人人都能夠成就,可以說一個人都不會漏掉的,這是其他法門不太容易能做到這麼圓滿了。這是修行原則,我們就說到此地。底下一段這就講它的趣向,也就是說,依照這個方法修行我們會得什麼樣的結果,底下這段就是講結果。今天時間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