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無量壽經玄義—大慈至孝,唯勸念佛  (第九集)  1990/3  美國達拉斯  檔名:02-021-0009

  請掀開經本第二十面,第一行「此土修證三種不退」,說明娑婆世界修證的三種不退。第一是「位不退」,「藏初果,通見地,別初住,圓初信」;第二是「行不退」,「通菩薩,別十向,圓十信」;第三「念不退」,「別初地,圓初住」。這個地方的說法完全是依天台的教義,天台判為四教:藏、通、別、圓。藏教是小乘,小乘初果我們稱之為聖人,不再是凡夫。為什麼稱他為聖人?佛法是講要斷煩惱的。煩惱很多,佛法把它歸納為三大類。第一類就是見思煩惱,見是見解,思是思想,就是錯誤的見解、錯誤的思想,這是最粗、最重的煩惱。第二類叫塵沙煩惱,塵沙是形容它多,像塵土、像沙一樣的多,無量無邊的煩惱,所以在四弘誓願裡面講,「煩惱無盡誓願斷」,這是說的塵沙煩惱。第三種叫無明煩惱,無明就是我們對於世出世間的事情不明白、不明瞭,這個煩惱是最微細,也是最嚴重。換句話說,見思、塵沙都是依無明而起來的,如果無明煩惱破了,前面當然就沒有了。無明是最裡面的一層,見思是最外面的一層,像我們脫衣服,先從外面這一件脫起,再脫裡面的。所以斷煩惱先斷見思煩惱。

  見思煩惱種類也很多,佛把它歸納成十大類,這十大類分配在三界六道裡面,頭數也相當之多。小乘初果這可以說是佛門小學一年級,實在就很不簡單。第一個他身見破了,絕對不會再執著這個身是我。我們知道煩惱很多,都是因為有我、有我所,從這兩個錯誤觀念裡面產生的,這叫做「身見」。第二類叫「邊見」,邊見就是兩邊,拿現代的話就是相對的。現代科學家提倡相對論,大家認為相對論是真理,在佛教裡面相對論是偏見,不是真理。實在講,凡夫都是生活在相對的空間裡面,所以沒有辦法脫離輪迴,沒有辦法免除煩惱,這是很痛苦的一樁事情。第三類跟第四類,我們俗話講成見,我們中國人講成見,先入為主,成見很深。一種叫「見取見」,一種叫「戒取見」,見取見是果報上的成見,戒取見是因地的成見,這兩種都屬於成見。佛要我們破除成見,不但佛如此,儒家孔老夫子也不主張我們有成見。第五種就是前面這四大類不能包括的,所有一切錯誤的見解統統歸在這一類,這一類叫做「邪見」。這五大類分配在三界九地,總共有八十八品,這八十八品統統斷盡了,這才能稱之為初果,就是說你入了佛門;你沒有這個能力,說實在話,這在佛門之外,沒有進門。所以由此可知,佛門想進來是真難!真正是難,你真的要去做功夫,真正要去破煩惱、破執著,你有了這個東西進不來。

  所以佛法絕對不是在文字裡面求,文字裡頭沒有,也不是在言說當中求,言說裡面也沒有。馬鳴菩薩在《大乘起信論》裡告訴我們,佛法到哪裡求?「離文字相,離言說相,離心緣相」,想也不能想,所謂是「起心便錯,動念皆乖」。所以佛法要從自性當中去求,佛法要從清淨心裡面求,清淨心是你自己的事情,誰都幫不上忙。我們的真心本來是清淨的,佛說迷了這才是凡夫。迷什麼?迷了自己的真心,不是迷外面的,外面境界決定不會迷的,是迷自性。自性要覺悟了,外面一切法自然明瞭、自然通達,不要求就明達了。所以佛法稱為內學,完全向內心裡面去求,向外求是決定求不到的。

  八十八品見惑斷盡證小乘初果,永遠不會退墮在凡夫,這就稱為聖人,所以叫位不退。在通教裡面稱為見地,他的境界等於小乘的初果,在別教是初住,圓教是初信。這只給你講斷煩惱的程度相等,斷煩惱的功夫,也可以說定功相等,但是智慧不相等。智慧,藏教初果比不上通教的見地,通教見地的菩薩比不上別教的初住,別教初住菩薩比不上圓教的初信。這是定相等,慧不相等。定與慧也是過去生中無量劫修學的氣氛,在佛法裡面講善根不相同,有某些人似乎是天生就具足了大乘根性,實在是過去生中所修的。雖然他有慧,但是他沒有定,所以還是退轉,還是從頭再來。佛門裡面講,修成佛,通常講三個阿僧祇劫這麼長的時間,這三個阿僧祇劫從哪裡算起?從位不退這一天算起;也就是說,如果你要是沒有修到這個程度,那都不算的,為什麼?生生世世還要搞生死輪迴。這是一個事實的現象,你沒有辦法擺脫的。

  行不退,這個功夫比前面更高了,行是大乘菩薩行,也就是說,他絕對不會再退轉為小乘。小乘人是自利,不肯利他;也不是完全不肯利他,小乘人度化眾生是有條件的,他不主動去教化眾生。眾生跟他有緣,去求他,拜他做老師,跟他修學,他會教的,他也很慈悲,會教的,他不主動去找人。你不找他,他不找你,這是小乘。菩薩不一樣,菩薩是觀察眾生緣分成熟了,所謂緣分成熟是他可以接受佛法,你給他講,他歡喜聽,他能夠理解,他能夠依教奉行,這就是緣成熟了。只要緣成熟,縱然他沒有來請法,沒有來拜老師,菩薩主動的會教化他。這是慈悲心不同於小乘,小乘人少慈悲,菩薩大慈大悲,所以他不會退墮在小乘上。但是度化眾生不是一個容易事情。你看《地藏經》上講得很清楚,「閻浮提眾生剛強難化」,要受許許多多的委屈、受許許多多的折磨,甚至於還要受很多人陷害,菩薩都不退心。這在中國歷史上、在印度傳來的經典裡面我們都看到很多。所以行不退在通教是菩薩,別教是十向(就是第十迴向位次的菩薩),圓教是十信位的菩薩。

  到念不退,可以說在行不退天台家講的相似位,還不是真的,是相似位,沒有真正見性。前面位不退,見思見惑斷掉了,行不退是思惑也斷了。思惑是貪、瞋、痴、慢、疑,疑是懷疑,這個懷疑最重要的是對於佛所說的這一切法懷疑。實在講,佛所說的一切法都是講我們自性的功德、自性的體相,這是佛所說的。對佛法懷疑就是對自己的性德懷疑,這個在行不退裡面斷掉了,決定再不懷疑了。塵沙他也伏住了,還沒有見性,我們禪宗講明心見性,他還沒有見性,所以是相似位。到念不退,這是破一品無明,見一分本性,所以這個地位是正等正覺了;前面位不退跟行不退,位不退還談不上正覺,行不退才是正覺。佛法裡面講無上正等正覺,諸位要知道,位不退還不算,行不退才是正覺,到念不退是正等正覺,他明心見性了。這是講三種不退。

  我們一看就曉得,娑婆世界要想證得三種不退,難,太難了!可是進進退退,我們的道業到哪一天才能成就?這是大問題。道業的成就就是清淨心的現前,我們什麼時候清淨心才能現前?從此以後再不會被境界染污了,不會被外境所動搖了,這是清淨心現前了。佛法第一殊勝的地方使我們佩服到五體投地,佛菩薩不牽著我們鼻子走,佛菩薩教我們尊重自己,佛菩薩教我們自見本性;他見了性,我們見了性跟他一樣,無二無別。所以佛法說一切眾生本來成佛,絕對平等,今天不平等就是我們迷失了自性,佛法的教學是教我們要開悟自性,破迷開悟。這在所有一切法門裡面,實在講是真難,不是假難;可以得定,一般修行可以得定,未必能斷惑。印度像婆羅門、瑜伽、數論,他們有能力修到四禪八定,他的能力可以到非想非非想天。天有二十八層,這二十八層印度人知道,他們有這個功夫,一層一層親自經歷過,他知道,他有能力上去。這用什麼能力?甚深禪定的功夫,他可以達到這個境界。雖然有這樣深的定功,不能斷惑,也就是見思煩惱見惑他都斷不掉,所以他還是凡夫,他沒有到初果。初果所以不講求定功的淺深,是講求斷惑,他真的能夠把所有一切錯誤的見解都斷掉了;到行不退,一切錯誤的思想也斷掉了;到念不退,這是明心見性了。你從這裡看就曉得難,入佛門難,不是個容易事情,真正要做功夫,應當身心世界要放下,真的是要看破、要放下。

  「《要解》云:五逆十惡,十念成就,帶業往生。居下下品,皆得三不退。」這是說到西方極樂世界之殊勝。殊勝之因緣,前面曾經跟諸位介紹過,後面還會講到。底下就講到,西方極樂世界為什麼會不退?這就是不但釋迦牟尼佛勸我們念佛求生淨土,十方無量無邊的世界,每一個世界都有佛在那裡教化眾生,每尊佛都勸大眾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原因就是十方世界斷惑見性難,到西方極樂世界容易。帶業往生就是煩惱習氣沒斷,沒斷也能往生。憑什麼往生?經上給我們說得非常詳細,堅定的信心、真切的願望,所謂深信切願,老實念佛,這是往生的條件。實在講,與我們前面講斷惑證真相應。人老實念佛,心裡就沒有妄念了,雖然煩惱根本沒有斷掉,可是我在念佛的時候雖有煩惱,煩惱不起作用。所以這個不是斷煩惱,這叫伏煩惱,它不起作用。像石頭壓草,根沒有除,但是我確實把它壓住了,壓住它長不出來;斷是根拔掉了,根沒有了。斷難,伏容易,用信願持名這個方法把煩惱伏住,用這個方法。所以念佛的祕訣就是心裡一有念頭,馬上把這個念頭歸到阿彌陀佛,用這一念代替一切的妄想雜念,都歸到這一句佛號上去。功夫用久了,妄想雜念自然就少了;妄想雜念一少,那個效果你就會感受到了,你會感受到精神飽滿,非常的快樂,佛教的名詞叫「輕安」,真的是安穩快樂,你開始得到這個境界。精神爽朗,智慧增長,六根聰利,外面境界一看就明瞭,一聽就懂得,人就有這個能力,為什麼?心清淨了。我們今天看也看不明白,聽也聽不清楚,什麼原因?煩惱太多了、妄念太多了。所以佛法不管是什麼法門,法是方法,門是門道,它的目的都是教我們把心定下來,把妄想雜念排除,恢復到自性清淨。

  所以這個帶業是帶業習種子,不是帶現行,這一點要注意,要特別注意到。所以我們用功要真正努力,要知道這個機緣之難得。我們無量劫來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在六道輪迴,沒有法子出去,這是非常可悲的一樁事情,不能出離,一天到晚迷惑顛倒。這一生當中我們有機會遇到這個法門,這個不簡單。遇到別的法門,斷惑證真未必能斷得了,這是真的。不要說別的,是非人我、貪瞋痴慢你能斷得了嗎?你斷不了,那決定是凡夫。輪迴從哪裡來的?佛給我們講得清清楚楚,輪迴不是自然有的,也不是佛菩薩造的,是自己業力變現的,這個東西無可奈何了。大家都曉得有地獄,其他宗教也講地獄,雖然不說六道,但是都承認有地獄。佛在經典裡面,那個地獄的情形講得非常詳細。

  民國初年章太炎先生(這是我們中國民國初年的國學大師,我學佛的時候朱鏡宙老居士就是章太炎的女婿),章太炎在世的時候曾經做過東嶽的判官,這是真的,一點不假。我們中國五嶽,那是鬼王,鬼王勢力很大,差不多管好幾個省分,人的生死他都管。他做過東嶽大帝的判官,判官相當於我們現在所講的祕書長,所以地位很高的。章先生是個虔誠的佛教徒,人也很慈悲,有一天他就跟東嶽大帝見面,說地獄裡面的刑罰有炮烙,這個刑罰太殘忍了,他就建議東嶽大帝把這個刑罰取消。東嶽大帝對他笑笑,也不回答他,叫他自己去參觀,他說你去看看就曉得了,就派了兩個小鬼帶他到刑場去看。這小鬼領他走了一段路之後告訴他到了,結果他什麼都看不見,小鬼指這個地方就是的,他看不見。他這才恍然大悟,佛經裡面所說的「一切唯心造」。所以地獄不是東嶽大帝造的,東嶽大帝不能取消。地獄從哪裡現的?是從你自己造作罪業的業力變現出來的。章太炎沒有做過罪業,所以他看不見。

  《地藏經》上給我們講得很清楚,只有兩種人可以到地獄,一種是業力變現的,他是受果報的;另外一種是菩薩,到地獄裡去教化眾生的,除這兩種人之外,決定見不到地獄。所以章太炎這樁事情印證了佛經上完全講得是正確,天堂、地獄不是哪個人建造的,是你自己業力變現出來的。西方極樂世界亦復如是,西方極樂世界是清淨心變現出來的,所以念佛人修的是淨業,六道是染業、染污。今天我們曉得環境染污嚴重,生態失去平衡,大家都憂心忡忡,都沒有想到心地染污是多麼可怕!心地染污變現的六道輪迴。所以六道輪迴不是佛菩薩建立的,也不是鬼神主宰的,不是的,統統是自己的業力染污,我們心地染污、精神染污現出這麼一個境界來。實在講這個道理並不難懂,人做虧心事做多了,天天晚上作惡夢,這個大家能理解;善事做多了,天天晚上作好夢。夢境誰變的?誰主宰的?實在講,就是自己善惡業習氣變現出來的,跟這個道理是一樣的。

  到西方極樂世界,它跟十方諸佛世界唯一不同的地方,是十方諸佛世界所有一切往生的眾生都是善業、惡業混雜的,所以有六道。六道有三善道、有三惡道。人天是善道,地獄、餓鬼、畜生是惡道,有三善道、有三惡道,這是善、惡業變的。凡是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統統修淨業往生的,這就是西方極樂世界不同的地方。換句話說,十方世界想要移民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它的條件就是你心地清淨,就這麼一個條件。所謂心淨則土淨;心不清淨,念佛也不能往生,這個諸位要記住。念佛是修清淨心的方法,心淨則土淨,不是說念佛就能往生。念佛不能往生的人很多,實在講,一萬個人念佛,真正能往生不過三、五人而已,為什麼原因?雖念佛,心不清淨。所以這一點我們要特別注意到,要培養清淨心。

  「極樂不退之因緣有五」,當然因緣很多很多,這是大體上來說,可以把它歸納成五大類。第一是「彌陀大悲願力攝持」。這一句要細讀《無量壽經》你才能夠明瞭;如果是《阿彌陀經》,就一定要去念蓮池大師的《疏鈔》,跟蕅益大師的《要解》,才知道究竟是一回什麼事情。實在講,彌陀佛就像一個好的老師、好的保姆一樣,你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之後他照顧你,照顧得無微不至,所以你就不會退轉。

  第二是「佛光常照,菩提心增進」。佛光就是智慧,因為常常聽佛講經說法,你的智慧天天在增長。菩提心是覺心,菩提心就是清淨心,你生到西方之後,你的心一天比一天清淨。佛心清淨,菩薩心清淨,大眾心都清淨,所以那個世界是一個清淨無染污的世界,沒有染污。這是不退轉的第二個原因。

  第三個原因是「六塵水鳥悉演妙法,增其正念」。所以佛法,我們同修都知道,佛法非常不幸變成了宗教,這是很冤枉、很不幸的。佛法本來不是宗教,它是教育,釋迦牟尼佛的教育,跟我們中國孔老夫子一樣,孔老夫子的教育,釋迦牟尼佛的教育。教育重在薰習,薰習就天天要讀書,所以古人常講,三天要不讀書面目可憎,你面目就討厭了。佛教在從前傳到中國來的時候,每一天上課八個小時,二時講經。二時是印度二時,印度一時是我們現在四小時,二時就是八個小時。這樣的薰習,長年不斷的薰習,效果非常之大。我們今天修行,說實在話,遠不如古人;絕對不是我們的聰明才智不如古人,而是我們的方法錯誤了,我們的時間浪費掉了。古人學佛是把全部精神貫注在這上面,所以三年到五年他就成就了,就好像念書一樣,三年、五年他畢業了,他學位拿到了。我們現在念書是一個星期念個一點鐘、兩點鐘,愛念就念,不念就不念,所以念一輩子也畢不了業,學位也拿不到,道理就在此地。不是我們的天賦不如從前人,不是的。

  西方極樂世界環境太好了,我們六根所接觸的全部是佛法,眼所看見的、耳所聽到的、鼻所嗅到的、身體所接觸的,無一不是妙法。在這個環境裡面,他怎麼會退轉!所以佛陀教育之美,那真是無以復加了,可惜現在人不懂。過去寺院叢林是學校跟博物館兩種功能集合的一個場所,換句話說,把教學提升到最高度的藝術化。這是現在人不能理解,誤會了;他要理解了,那真是佩服到五體投地。佛教從一切陳設、布置,乃至於建築,都表現出圓滿高度的智慧,叫人一看開悟了,看了就覺悟。所以西方極樂世界如此,我們這個世間佛法,一切設施都含有這個意思。從前人對於佛教教育普遍接受,大家理解,所以深深得到它的利益。現在中國人很可憐,把自己祖宗留下來的東西忘得一乾二淨,怎麼能對得起列祖列宗?不知道他們那個施設的苦心,建立制度的完美,這一代的人真是愧對祖先。這個過失在哪裡?過失歸根結柢是不讀聖賢書,祖宗留下來的典籍不去念它了。

  今天要解決整個世界問題,說老實話,離開了儒家這一套思想、方法,離開大乘佛法真正平等慈悲這種胸懷,世界上問題是永遠不能解決的。所以今天世界前途是一片黑暗,大家要是走多了、看多了你就了解,很可悲!古來的典籍不錯,是還存在,台灣等於是個圖書館都還收藏著,幾個人去研究?幾個人去讀誦?又有幾個人去把它發揚光大?念中國古書才知道中國文化之美。中國自古以來教育的完善,實在西方人作夢都做不到。新加坡李光耀總理對老百姓在電視廣播裡面說了一句很痛心的話,他說他可惜是受了英語教育,如果他是受中文教育的話,新加坡今天的治理要比現在好很多很多倍。這是他真正認識了中國文化,說出這麼一句話出來。新加坡,諸位到那裡去看看,我看全世界國家治理得最好的,那是第一,沒有能超過他的。他們現在學校裡面念四書,學校裡面有佛經的課程,這是真正了不起。中國什麼時候能復興?中國復興,世界才有和平。因為中國人佔全世界四分之一,決定不可以輕視這塊土地、這個民族,因為它太大了,根深蒂固。

  第四個因素是「純諸菩薩以為勝友,外無魔邪,內無煩惱」。「菩薩」是印度梵語音譯過來的,翻成中國的意思就是覺悟的人,覺而不迷,在一切時、一切處、一切境界裡面,他都保持著高度的覺悟。覺而不迷就是菩薩;反過來,迷而不覺這叫凡夫。西方極樂世界你所接觸的人都是菩薩,一個個都是覺不迷、正不邪、淨不染,你跟這些人接觸。所以外面沒有人來,沒有魔跟邪道(我們講的外道),沒有這些來誘惑你,內裡面你心是清淨的,不生煩惱。內無煩惱,外無魔邪,那就當然不退了。我們今天為什麼會退轉?裡面有貪瞋痴,外面有誘惑,外頭一誘惑,貪心起來了,貪心起來就退轉了,西方極樂世界沒有。

  第五是「壽命永劫,與佛齊等」。西方極樂世界可以說第一殊勝的壽命長,無量壽,絕對不是我們用數目字能夠計算得出來的,現在世界上最好的電腦也算不出來。壽命長遠,這是他真正的利益。這個世界與其他一切諸佛世界不相同的地方,大別來說有這五大類,所以一生到那個地方去就圓證三不退。

  「此凡夫易生之同居淨土,行人不須斷惑消業,只要信願持名。下至十念,皆得往生。永離諸苦,位登不退,一生補處,不可思議。」大師在此地告訴我們,他說這是十方世界一切諸佛都有四種淨土,西方極樂世界同居淨土是最容易去的。容易在哪裡?就是不要斷惑、不要消業,這就容易了。十方諸佛的淨土都要斷惑、都要消業,唯獨西方不要求這個條件,只要信願持名。

  這個信,蕅益大師給我們講了六個,這是不可以不知道的。第一個就是信自己,相信自己跟佛無二無別,相信自己本來成佛,要相信這個,你才能跟諸佛感應道交。相信自己心性是廣大無有邊際,相信盡虛空十法界是自己心性變現而有的。虛空法界誰造的?是我們自性變現出來的。《華嚴經》上說得很清楚,「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性就是我們今天講的本體,整個宇宙人生的本體是什麼?就是自己一念清淨心,自性變現的,你要相信這個。然後相信佛所講的這個方法對於我們真正有幫助,我們依照佛所講的理論跟方法來修學,一定可以達到諸佛菩薩同樣的境界。所以佛菩薩保佑我們,佛菩薩加持我們,用什麼?是用的經典教訓來加持我們,不是別的。所以佛教裡頭一絲毫迷信都沒有,佛法是教我們破除迷信,破迷開悟,佛教裡頭沒有迷信。我們要信、要願(要發願,願就是立志),持名,用持名這個方法恢復我們心地的清淨。

  「下至十念,皆得往生」,這是講一個人在臨命終時才遇到佛法,他一生只念了十聲阿彌陀佛,他也能往生。但是這個事也要把它講得清清楚楚,他這十念是真正懺悔,所以這十念就得到清淨心。所謂是「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什麼叫相應?在念這句佛號當中沒有夾雜、沒有懷疑,就是相應。決定不懷疑,決定不夾雜,這叫相應。不夾雜就清淨了;你夾雜有個妄念在裡頭,你雖念佛號,心不清淨。所以心地要至誠恭敬,一個妄念都沒有,只有這句佛號,沒有其他的妄念,這個心就清淨了,這叫相應。佛就是覺,就是覺而不迷,一念相應一念佛就是一念相應一念覺而不迷,念念相應是念念覺而不迷,這當然往生。往生是什麼?跟阿彌陀佛是志同道合,這在理上講得通的。

  佛給我們講六道、十法界怎麼去的?業力牽著你去的。什麼叫業力?簡單說就是你的嗜好。譬如說我們這個世間,在我們國內(在外國比較好一點)喜歡打牌的,他的朋友都是打牌的;喜歡跳舞的,他交的朋友也都是跳舞的;喜歡念書的,他的朋友都是念書的。孔老夫子在《易經》裡面告訴我們,「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一個小團體、一個小社會,志同道合、氣味相投他就去了,六道就是如此。所以你要想生天,你要培養天人的氣氛,到時候你跟他志同道合,那一定去了。我們今天在培養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的氣氛,所以自自然然跟他相應。到哪裡找朋友?這是我們志同道合,一下就碰到了。所以貪心重的,貪心是餓鬼,鬼是貪心重;地獄是瞋恚心重,嫉妒、瞋恨心重的,自然到地獄去了,他都同一類。愚痴是畜生,愚痴是是非、善惡、邪正都搞不清楚,糊里糊塗,糊里糊塗就是愚痴,畜生道。所以諸位要曉得,六道輪迴不是有人主宰,是你自己去的,不是有人、閻羅王判你到那個地方,沒有,是你自己業力牽引著你去的。就像章太炎,章太炎沒有造地獄的罪,小鬼帶他到地獄他看不見,什麼都看不到,這很顯然的一個例子。所以統統是自己變現的,真的是自作自受,這沒話好說的,沒有任何人主宰,自作自受。所以我們培養的是淨業,就是十念往生,他也是極短暫的時間相應了,他這個氣氛建立了。所以這要非常大的勇氣,這個勇氣是懺除業障。

  「永離諸苦」,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跟六道輪迴完全脫離,不會再搞這個事情了,不會再搞生死流轉了。「位登不退,一生補處,不可思議。」一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是位不退,你想在我們世間要證到位不退多難,念佛人一往生就位不退。所以《阿彌陀經》鳩摩羅什翻的「一心不亂」,原文上沒有「一心不亂」這個字句,這是羅什大師意譯的,梵文經上不是這個字句。玄奘大師有譯本,但是玄奘大師對於羅什大師的譯本非常讚歎,並沒有說他翻錯。原因在什麼地方?就是他一往生的時候就是位不退,位不退就是事一心不亂,所以不能說他錯,他翻得有道理。「是乃十方世界之所無,故為千經萬論所同讚者也。」十方無量無邊諸佛世界裡面沒有這種境界,沒有這樁事情,唯獨西方極樂世界特別。這個特別的原因統統在大經裡面,諸位要細細去研究大經,你才曉得它特別。

  「往生同居,便是橫生上三土。」這一段非常重要,蕅益大師說的。所以西方世界一生一切生,這不可思議,這的確是千經萬論裡頭也沒有的。因為一切諸佛的四土都是各別的,不是同在一起的;西方極樂世界有四土,沒錯,它四土交融成一體,所以一生一切生,生同居土就是生上三土。「證位不退,亦即圓證三不退」,諸位特別要注意這個「圓」字。因為講證三不退,前面講了,別教初地、圓教初住就證得了,三種不退就證得了;雖證得,不圓。圓是圓滿,圓滿的證得三不退是誰?是等覺菩薩,我們中國人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跟他們一樣,這還得了?這真的就是一步登天,登到頂處了,從最底下爬到最高上,一下就爬到了。所以這個法門,一切諸佛都說是難信之法,真的難信!可是它易行,很容易修,很容易做到。它實在是有道理,有很深很深的道理。為什麼不相信?因為不明白這個道理;真正道理透徹了,你相信了,你不會懷疑。

  末後是「念念普利群生,心心流入覺海,是為本經之趣」。前面一句就是「眾生無邊誓願度」,要真正幫助眾生,真正成就眾生。佛幫助一切眾生,他的方法就善巧,他不改變你的生活、不改變你的傳統;不但不改變,而且尊重你,這個不得了。他只是把你那個錯誤的觀念修正過來,這就對了。所以佛法講到最高,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他哪裡有障礙?障礙產生在錯覺。只要把你錯誤的想法、看法修正過來,對了。這種做法高明,這真正叫利益眾生。佛不是說你一定要接受我的,我教你怎麼做就怎麼做,不是的,佛不強迫任何一個人。佛是就你自己的文化、就你自己的傳統,看看你哪些地方有錯誤、缺失,他幫你糾正過來。

  我們今天知道,西藏的密宗是佛法的一個支派,密宗裡面有許許多多的鬼神,佛法裡頭本來沒有的。這就是佛的善巧方便,因為古印度宗教非常之興盛、非常之發達,都拜天神、鬼神,釋迦牟尼佛依舊讓他們拜,並沒有加以禁止,把你那個宗教的儀式更加美化,再給予你一些智慧的定義在裡面,就把他伏化了,這個高明,真正是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他們拜天想生天,天上究竟什麼樣的狀況不太清楚,佛詳細給他們講解,教給你培養生天的條件。生天要修十善、要修禪定、要修四無量心,把這個東西往裡面一充實,他本來是迷信的就變成不迷信了,你看這個多高明。佛不是說打倒一個,我再建立一個新的,不是的,佛不是這個做法,就在你舊的基礎上給你新的意義、給你新的生命。好像一棵老樹一樣,他不是把這棵老樹拔掉,我再給你栽一棵,不是的;就這一棵老樹,我給你診斷診斷,給你施肥、給你灌溉,加以改良,使你這個品種創新,他用這個方法。所以佛當時對任何一個國家、民族、地區,他沒有一樣不了解,他是真正認識、真正透徹了解,他才能夠幫助他們,才能夠教化這一切人。大家接受佛的教化真是如沐春風,歡欣鼓舞,對於佛的教育尊敬、佩服。

  學佛學智慧,世出世間一切法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才曉得何去何從。所以講到普利群生,不是一樁容易的事情,沒有真正的智慧、沒有真正的慈悲、沒有平等的度量,往往說是利益眾生,其實是殘害眾生,造很深重的罪業。所以我們要常常冷靜的想想,我到底是害眾生還是在救眾生?要認真的反省,要認真去檢點。

  「心心流入覺海」,這個意思是念念覺而不迷,也就是念念淨而不染。「是為本經之趣」,這部經典教給我們的趣向。我們懂得修行的方法,也知道修學的結果,你這樣信心才能夠建立。

  下面第四大段講「方便力用」,先介紹這個名詞:「度生方便正是諸佛大願之所結,大智之所顯,萬德之所莊嚴,果覺之究竟處也」。佛的事業就是教學,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的時候,一生從事於教育工作,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到處教學,他的足跡幾乎走遍整個印度,到處教學,幫助大家破迷開悟、離苦得樂。苦從哪裡來的?迷來的;樂從哪裡來的?樂是覺悟來的。樣樣清楚、樣樣明瞭,他怎麼會不樂?他當然樂。樣樣不明白、樣樣不清楚,天天在胡思亂想,這個苦。所以佛幫助一切眾生是他的本願,是「大智之所顯」。佛的智慧表現在哪裡?表現在幫助眾生上。「萬德之所莊嚴」,德是講他的德能。「果覺之究竟處」,果覺就是佛道無上誓願成。成佛為什麼?成佛是為了幫助一切眾生,成佛就是成就究竟圓滿的智慧。沒有智慧不能幫助人,幫助人解決問題要真正有智慧。「是故繼體性宗趣後,而論本經方便勝妙之大力大用。」這個次第也是自然的,接著體性宗趣之後,一定要說明這部經方便殊勝的力量、作用。

  「諸佛出世有三種利益。」一切諸佛菩薩出現在世間,對於這個世間、對於這個社會、對於眾生有三種利益。第一種是「說經」,「法施利益,令眾生破迷開悟,早證無上菩提」,這是真實的利益。這個說經就是教學,把宇宙人生的真相給我們說出來。這是佛法予一切眾生真實的利益。

  第二,「諸佛如來有身相光明,無量相好。若有眾生,稱念觀察,皆能滅罪消業,永背三途。隨意所樂,常生淨土,乃至成佛」。佛的身相極好。相從哪裡來的?相隨心轉。人的相貌,從相貌能夠看出這個人的智慧,能夠看出這個人的心情,能夠看出這個人的過去、未來。所以對於一個有智慧的人、有學問的人,在他面前是瞞不過的,他一看把你看透了。我們只能瞞過愚人,愚痴的人他不懂,有智慧的人瞞不過,他從你相貌、從你神情、從你談吐、從你動態,把你這個人就了解得清清楚楚;不必要神通,有神通更不必說了。真正有學問、有智慧的人,我們瞞不過他。所以這個相好光明是心地,心地善良,相貌就善良;心地慈悲,相貌一定慈悲;心裡面充滿智慧,一看到這個人就很有智慧,他就表現出來,是誠於中再形於外,外面就看得出來。所以如來是光明相好到了極處。

  「若有眾生,稱念觀察,皆能滅罪消業。」這是什麼原因?我們中國俗話說「見賢思齊」,就是這個道理。看到佛的相那麼好,佛的心那麼善良,自己就學了。所以佛弟子供養佛菩薩形像幹什麼用的?就是要學他。所以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造像不是隨便造的,要把這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統統造出來。這是果報,有果必有因,你看到這個好相,就想到我要修什麼樣的因,我才會得什麼樣的好相。所以佛像供養在這個地方不是他會保佑你,不是的,那你就搞錯了,是向他學習。他是個模型,擺在我們面前,我們常常看到他,要學、要修因、要證果,這樣就滅罪消業了。心惡相就惡;心善相就善。「永背三途」,三途是貪瞋痴,永遠離開貪瞋痴,貪心是餓鬼,瞋恚是地獄,愚痴是畜生。永背三途,背是跟它相背,不順著它,就是決定不順貪瞋痴,永離貪瞋痴。

  「隨意所樂,常生淨土,乃至成佛。」第一句是現前的果報,「隨意」就是自在。我們世間人常常夢想追求幸福美滿的人生、真善美慧的人生,到哪裡求?到佛門裡面才真正求得到。佛教給我們從自性當中求,從清淨心、從慈悲心、從智慧心裡面就得到自在安樂,隨意所樂。無論你在社會裡面從事於哪種行業,都會得到自在、都會得到快樂,為什麼?智慧第一。有了智慧,門門都自在,行行業業都第一,沒有第二的。「常生淨土」,這是來生,「乃至成佛」是後生。可是在淨土宗,現在、過去、未來是一,所以一生成就,這個不可思議。換句話說,沒有過去、現在、未來,三世是一,這在淨土宗裡面特別顯示出來。所以我們往生,往生是活著往生的,不是死了以後才往生。

  我們見了多少往生的人,在台灣我們親自看到的,像李濟華居士,台北蓮友念佛團的創辦人,他往生是八十多歲。一個月以前就曉得,親戚朋友都去看一看,都去辭行,身體健康,沒有病苦。他走的那一天是念佛團的共修會,念佛團是每個星期有一次共修會,平常沒什麼活動,大家在一起念佛。那時候還是坐三輪車,台北市還沒有計程車。他跟他太太坐三輪車到念佛團,在車上告訴他太太,他說我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了,妳一個人會不會感覺到寂寞?他有幾個小孩都在美國,就是老夫妻兩個住台北。他太太不知道他那天走,就很慷慨答應他,她說你能到極樂世界去太好了,你不要操心我,不要掛念我,太太馬上就同意了。到了念佛團,他們的法會是先講開示講半個小時,然後念佛念一個小時。講開示都是幾位老居士們輪流講,那一天是輪到魏老居士講,李老居士就告訴魏老說,他說我們倆換換時間,今天讓我來講,我下次時間給你。魏老同意了,就換他去講,他老人家一上台就講了一個半鐘點,苦口婆心勸勉大家認真努力。講完之後告訴大家,跟大家辭行,我要回家去了。別人認為八十多歲的人,講台上講一個半鐘點講累了,也是該回家了,哪裡曉得他下了講台,旁邊有個小客廳,他在沙發上一坐,走了!他往生,他回西方極樂世界的老家。你看多厲害,一個月以前就知道什麼時候走,人不生病,臨走之前講一個半小時,講這個話多懇切。這是親眼看到的,這絕不是假的。去年華盛頓D.C.周廣大居士,念佛三天三夜沒有中斷,看到阿彌陀佛、觀音、勢至從雲層裡下降,接引他往生,這不可思議。他有病,病得很重,但是念佛那個聲音中氣之足,在房間裡面念佛,外面馬路上能聽見,根本就不像生病的人。三天三夜,一句阿彌陀佛不中斷,這在美國見到了,真不可思議。所以D.C.現在那邊同修死心塌地念阿彌陀佛,親眼看到的。

  這個是相好光明,確確實實能夠增長信心,能夠斷疑生信。這就是「滅罪消業,永背三途。隨意所樂,常生淨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是必定成佛,一生成佛。這是佛出現在世間第二種利益。

  第三種利益是「勸令父王,行念佛三昧」。這句奇怪了,這個要說是三種利益之一,佛的利益太多了,為什麼特別把這句放作重要的利益之一?諸位要曉得,世間人,父子至親,必定會叫自己的親人修最殊勝的法門。我們怎麼曉得念佛法門殊勝?你看佛教他父親修學的、佛教他姨母修學的都是這個法門,念佛法門。八萬四千法門,他為什麼不教他修別的,單單修這個?佛教他父親修這個法門,這個法門我們來學應該不會錯。這是身教,以身作則,做一個樣子給我們看,使我們對這個法門深信不疑。佛的確是苦口婆心,信的人還是少數。說老實話,我對這個法門還是從大經大論理論上建立的信心,還不是這些字樣建立的信心,這就講這個法門是真正難信!我對這個法門信心堅定不移,近處說,這是得力於十七年講《華嚴經》;要廣說,就是這三十一年,我講解大乘經論從來沒有間斷過,天天在講,一個星期講得最多的時候三十多個小時,差不多平均一天四個小時。我在華崗那幾年當中,差不多每天要講四個小時。這個信心,真正好好難難建立。

  勸令父王,行念佛三昧。也就是說,佛一生當中所說的經論太多了,方法也太多了,但是他特別強調的就是這部《無量壽經》,這個持名念佛的方法是他特別強調的,這是我們在許多大乘經論上看得到的。尤其是這部《無量壽經》,是佛陀當年在世多次宣講,不是講一次。其他的經論一生當中只講一次,沒有講重複的,唯獨這部經是多次重複,可見得他特別強調這個法門,尤其勸他的父親來學習,更增長了我們的信心。

  底下這段也就是這句的解釋,我們把它念下去:「佛告父王:一切眾生,生死中念佛之心,但能繫念不止,定生佛前。一得往生,即能改變一切諸惡,成大慈悲」。這段經文很清楚、很明顯,佛勸他的父親念佛。「繫念不止」就是本經上所主張的一向專念,玄奘大師翻的《阿彌陀經》叫「一心繫念」,跟這個意思完全相同。「定生佛前」,決定往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能夠改惡成善,因為西方極樂世界沒有惡緣;雖然帶業往生帶的惡業,因沒有緣不會結果,所以你帶這個因去沒有關係,西方世界沒有惡緣。「外無魔邪,內無煩惱」,沒有惡緣。

  「此乃世尊大慈至孝,勸父之言。」我們今天盡孝道,是不是只對於父母敬養就夠了?給諸位說,不夠。為什麼?他還要死,死了怎麼辦?這個問題嚴重。真正盡孝道,就要希望父母真的得永生不死,像李濟華居士走得那麼清楚、那麼自在。比這個更早,跟李濟華往生大概時間是差不多的樣子,好像在民國五十六年還是五十七年,台南將軍鄉一位老太太往生,那個實在就絕對不亞於李濟華。老太太念佛念三年,她往生是站著走的。在吃晚飯的時候她告訴她的兒子、媳婦,不要等她吃飯,你們先吃,她說她要洗澡。她沒有告訴家裡人往生,這個也是智慧,恐怕一告訴,家裡人一哭一叫她就亂了。她一句話不說,洗了澡之後,家裡人還是等她,兒子、媳婦很孝順,等了很久都沒出來,去看,看浴室裡她的確是洗過澡,看看房間也不在,他們家有個小佛堂,看到老太太面對著佛像站在佛堂當中,手上拿著念珠,叫她也不答應,仔細一看她已經死了,她站著走的。這個事情,林看治居士的《念佛親聞記》裡寫的有她的傳記,高雄一帶的同修很多人都知道,我一提好多人都曉得。不生病,不要人助念,自自在在。這個老太太早就曉得她哪一天走,她沒有告訴任何人,她怕人家阻擾,很高明、很有智慧。

  所以學佛說老實話,你活的時候,你用什麼方法騙人都容易,就看你走的時候怎麼個走法,這一招沒有辦法騙人,看你怎麼走法。你們看《六祖壇經》,六祖大師兩年前知道他要哪一天走,兩年前就曉得。我們台中李炳南老師也是兩年前說的,那就更厲害了,兩年前就宣布。所以這個法門真的,不是假的。這四十年當中在台灣,真正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站著走的、坐著走的有幾十個人之多,他們這是一點都不假。你說病重了,很多人助念,念好了有瑞相了,未必真的去了。為什麼?生天有瑞相;來生得人身,比這一生更大的富貴也有瑞相。所以瑞相不一定真的往生,真的往生是決定不生病,說走就走,這是真的,這不是假的。所以台灣真的是有福,真是寶島,這麼小的地方,四十年來我知道往生,最保守的估計四百人以上,這還得了,這真不容易。所以佛是特別勸我們修這個法門,就是這個法門容易,穩穩當當,決定成就。這是大慈大孝!我們勸自己的老人要這樣教給他。我今年要到大陸去,我去幹什麼?就是把這個教給我母親。我母親跟我見面,她已經吃長齋念佛了;我再跟她見一次面,希望她走的時候不要生病,站著走、坐著走,我教給她這一套方法。沒有做不到的,個個做得到,人人做得到,就看你肯不肯做。

  「大慈至孝,勸父之言,唯勸念佛。可見種種行門,非不殊勝,但非凡眾之所能修。唯有繫心念佛法門,最是應機。但能依教念佛,定能往生。一得往生,便能轉惡成善。念佛之方便妙用顯示無餘。」有這麼一段解釋我們才知道,勸令父王行念佛三昧是真正的利益,我們讀了不能輕易放過。要把這個理說明白,把這個事實講清楚,老人就相信了。年歲大了,什麼都要放下,什麼都不想,單單想一個阿彌陀佛,給諸位說時間不必長,一、二年的時間就夠了。真的要放下,到晚年最後這個階段要辦自己的事情。年輕的時候為社會、為大眾服務,多辦一點別人的事情,晚年的時候要專辦自己的事情,這就對了。出家也是這樣的,年歲大了,我從前老是一個觀念,也常常宣傳,出家人六十歲之後就要注意辦自己的事情,寺廟當家住持都不要做了,不要搞負責任的事情,都要移交給年輕人去辦。四十歲以前是自己努力修學的時候,四十歲到六十歲這二十年是服務的時候,要為僧團服務、要為大眾服務,六十歲就要退休,要辦自己的事情,這樣才合理、才如法。

  好,今天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