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無量壽經玄義—深信發願,即無上菩提  (第六集)  1990/3  美國達拉斯  檔名:02-021-0006

  請掀開講義第十二面第四行:「三、一經宗趣。」

  前面將本經的體性介紹出來了,使我們知道佛說這部經理論的依據,接著要說明宗旨與趣向,就是歸趣。知道理論依據,我們對它產生信心,深信不疑,但是不知道如何修學,宗趣就是給我們說明修學的方法。「宗謂宗旨,又修行之要徑也。趣者,趣向、歸趣也。」這把宗趣兩個字的定義解釋得很清楚,宗是宗旨,就是修行最重要的綱領,趣是趣向、是歸趣,這部經的歸宿在什麼地方。「體是理,宗是行。」前面一段是說理論的依據,這一段是講修行。「是故依經宗旨,明其所為,識其所求,究其所至,名之為趣。」依照這部經的修行方法,知道它為的是什麼、求的是什麼、將來的歸宿是什麼,這些都說之為趣。

  宗趣的意義明瞭之後,下面就要正式說明本經的宗與趣。底下分為兩大段,但是兩大段之前,先把宗趣簡單的提出來,然後再詳細解釋。「本經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宗。以圓生四土,逕登不退為趣。」這是把宗與趣都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向下先「明宗」,就是解釋前面的半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宗」。「經云:三輩往生之人,莫不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因。」這在本經「三輩往生」這一章裡面說得很清楚,上輩、中輩、下輩,在《觀無量壽經》把這三輩開為九品,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跟三輩內容完全相同,一個是說得概括,一個說得是簡單。經裡面講三輩往生的人,統統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而成就的。這一句話就重要了,從上上品像文殊、普賢這些等覺菩薩,下下品像地獄五逆十惡的眾生,把一切往生的人概括盡了,他們怎麼往生的?都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一句話就太重要了,如果我們要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得把這兩句話百分之百的做到。

  先說發心,發心要發真心,菩提這兩個字是梵語,翻成中文是覺悟的意思。菩提心就是覺心,覺而不迷。什麼叫迷?我們可以說凡是不願意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或者不是急著求生極樂世界,都沒有菩提心。為什麼?他不知道這個世界六道輪迴之苦,他不曉得,不知道無始劫以來,所造作的業障深重沒有法子能夠消除,唯獨真正覺悟了,有西方極樂世界可以去。為什麼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因為西方世界是圓生四土,圓證不退。這種利益到哪裡去找?不要說凡夫了,菩薩修行之所以不能成佛,就是因為進進退退。今天我們明白了,唯獨西方淨土是圓證不退,圓生四土。這個事實真正明白了,真正相信了,真正發心求生西方淨土,這個心就是無上菩提心。用這個心來念阿彌陀佛,所以念念都是求生西方。我今天為什麼念阿彌陀佛,就是希望早一天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這叫真正覺悟,這叫菩提心。這兩句話,並不是註經、講經的人隨便說的,確實有經典做依據。

  「第十九願是發菩提心。第十八願是一向專念。」這兩句原始的依據找出來了,一切經中最為第一、最為無上的,就是《無量壽經》裡面的四十八願,阿彌陀佛自己為我們宣說的。十九願主要的是勸我們發菩提心,十八願給我們講十念必生,教給我們一向專念。「故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是彌陀本願之心髓,全部大經之宗要,往生必修之正因,方便度生之慈航。本經所崇,全在於此。修行要徑,唯斯捷要,故為本經之宗也。」你要問為什麼取這兩句做為修行的宗旨?這把理由全都說出來了,所以這兩句真的是阿彌陀佛本願之心髓,也就是說這一願是四十八願的中心。所以古人做比較,把一切經做比較,說《華嚴經》第一;《華嚴》跟《無量壽經》比較,《無量壽經》第一,把《華嚴》都比下去了。就本經,本經四十八章,第六章是第一,第六章就是四十八願;四十八願這四十八條再做個比較,第十八願第一,十八願就是一向專念。所以比到最後得到的結論是什麼?就是一句阿彌陀佛。所以我們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是圓圓滿滿的念了四十八願,就是念了這一部《無量壽經》,就是念了一部《華嚴經》,也就是說念了一部《大藏經》。你看真正不可思議!所以有幾個人能夠認識這一句阿彌陀佛功德之大?很少人認識。清朝乾隆年間灌頂法師,慈雲灌頂很有名的一位法師,他有一部《觀無量壽經直指》,這裡面說了,消災滅罪第一法門就是念阿彌陀佛。不管什麼樣的災難、什麼樣的重罪,這句阿彌陀佛確確實實能夠滅除,比什麼樣的經、什麼樣的咒都有效,可惜大家不相信。古德有一句話說,「念經不如念咒,念咒不如念佛,念佛不如念阿彌陀佛」。真的處處都是給我們指出阿彌陀佛第一,我們從這個地方認識這個修行無上的法門。「全部大經之宗要」,宗旨綱要,這個大經是指《無量壽經》,全部《無量壽經》的宗旨綱要就是第十八願、第十九願。

  「往生必修之正因,方便度生之慈航。」我們想用另外一個方法來修往生行不行?不是不行,行。行,為什麼說這一句是正因?這一句是萬修萬人去,決定靠得住。別的方法有觀想念佛、有觀像念佛,你可以試試看看,你這一生有沒有把握,去得成、去不成?是個未知數。用持名念佛這個方法是決定成就,就是你肯念不肯念了,肯念是一向專念。怎麼叫做一向專念?後面還要說到,這個非常重要,不僅是阿彌陀佛普度眾生,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度眾生,都是以這個方法為第一,也就是勸人念佛求生淨土。所以「本經所崇,全在於此」,本經所崇尚的就在這一句。「修行要徑,唯斯捷要」,捷是快捷,要是簡單扼要,沒有比這個更簡單,沒有比這個更快的。所以本經的宗趣的確勝過一切經的宗趣,真的《華嚴》、《法華》都比不上。

  下面跟我們解釋發心,發菩提心:「發心有二義,先須離三種與菩提門相違法。」這三種真的要捨,為什麼?這三種要不捨離,你的菩提心發不出來,它障礙你發菩提心。所以真正發菩提心求生淨土,這個地方不能不注意。第一,要「依智慧門」。這個智慧拿現在來講就是理智,不能依感情,感情是痴、是迷,不可以痴迷,要理智。「不求自樂」,這個自樂拿現在的話來說就是精神、物質上的享受,不求這個。生活受用隨遇而安,不要作意去追求這就對了,我們的心就安了,作意追求這是痴迷。「遠離我心貪著自身故」,三毒煩惱第一個就是貪心(慳貪),要把慳貪捨掉,世出世間一切法都不貪著,我們往生淨土的願心才沒有障礙。這個我心自身就是身心的享受,身體的享受是物質享受;心,我們講精神上的享受,兩種都不貪。這是智慧,這是理智,決定沒有痴迷。

  第二,要「依慈悲門」。因為這個法門是大乘法,不是小乘法,大乘法是「慈悲為本,方便為門」。所以「拔一切眾生苦,遠離無安眾生心故」。這個是時時刻刻要警覺到,簡單的講就是不要叫別人生煩惱,別人為了我們生煩惱,慈悲心就失掉了。因此無論是弘法利生,無論是自己修持,凡是與別人接觸,都要叫別人得到心安、得到自在,這就對了。換句話說,如果要叫別人得到心安自在,我們自己一定要放棄執著。譬如飲食,我們現在自己做,在美國這個小道場就一、二個人,自己做,那當然歡喜吃什麼可以自己買一點什麼吃,合自己的口味。如果像台灣道場,人住得多了,廚房裡面做,那做什麼就吃什麼,你要是挑剔口味,你不叫人家生煩惱嗎?寺廟裡人住的人多,每個人口味不一樣,那廚房怎麼應付得了?像這些地方一定不要去堅持,要把自己這個嗜好捨掉,要能夠隨緣,隨緣就自在了。

  像我們常常到外面去講經,多半住在居士家裡,所以人家請我的時候心就很不安,不曉得要怎麼樣招待法師,法師喜歡吃些什麼東西,到處去打聽。這固然是他一番好意,可是什麼?把他家庭平常正常的生活破壞了,這就是搞得他一家都不安。講幾天經固然不錯,有許多人有機緣聞法,可是我們住在那一家,那一家上上下下都不安。如果再要挑剔這個、挑剔那個,那就叫人家更不能夠安了。這不是拔一切眾生苦,這是給一切眾生苦,眾生不苦,還要給苦給他受,這是錯誤的,所以一定隨遇而安。我住在人家家裡,人家問我喜歡吃什麼,我說你們吃什麼我就吃什麼,我說你做好的東西我也不會吃。這是真的,你好的東西做給我吃,說老實話,你是好心,我不領情,因為我不曉得那個東西好。我有一次,第一次吃燕窩,燕窩以前沒有吃過,在香港講經的時候,有個居士做了一碗燕窩給我,送到我這裡來了。我拿來的時候,挑了一下,我的眉頭就皺起來了。人家問我,法師你怎麼了?我說這個米粉怎麼煮得這麼爛。我把它當作米粉,你想想看,那個做燕窩的在旁邊啼笑皆非,我把它當米粉吃了,還嫌他煮得太爛了不會煮。吃完以後,告訴我那是燕窩,我才曉得。我過去沒吃過這個東西,所以不曉得這東西,貴賤不知道,從來沒有在這上面去計較。所以決定不要給人添麻煩,這個就叫做慈悲,所以處眾要隨緣。

  李老師過去在台中教學,他就常常教給我們,學佛無論在家出家,持戒是第一,但是不能死在戒律上。戒,條條戒都有開緣,什麼時候開緣?如果別人有為難的時候,這時可以開,不要叫別人為難,不要叫別人不安,這些地方都是開緣之處。這個話說得很有道理,他說如果你要是堅持,堅持就不能度眾生。他舉個例子給我講,他說譬如持午,懂得佛教的人,對你很尊重;不懂得佛教的人,過了午,晚上請你吃晚飯。人家是好心,對你很尊敬,邀請法師晚上去吃個飯。你說晚上我不吃,我持午。人家又不懂得什麼叫持午,他會怎麼想?他說這個法師架子很大,我們請都請不動,大概我們供養不合他的口味。這樣一來,不但他退了心,他在外面還給你宣傳:某個法師不要去理他,這個法師架子太大了。這不是叫人家造罪業了嗎?不是叫人家苦上再加苦嗎?

  所以李老師一生他老人家日中一食,他一天吃一餐,可是同修信徒們晚上供養他,請客請他老人家的時候他每次都到,請他,他都到,而且常常帶我一道去吃。他說為什麼?這個是應酬,令他生歡喜心。老師日中一食,持午的,我們晚上供養他,他都來,格外歡喜,這個叫隨緣。但是吃東西一定要乾淨、一定要衛生。我常常跟他老人家在一起去作客,他拉我陪他一道去,我們也坐在一起。有的時候他暗中碰碰我,「這豆腐餿了,不要吃」,不講話,他說不要吃,這豆腐味道不對了。他一聞那個菜的味道不對,那一道菜他就不吃,這個是衛生,這個要注意。你吃壞肚子,生了病也是添麻煩,這個要注意。

  還有就是布菜,不要給人夾菜,為什麼不要給人夾菜?夾菜好像是好意,其實這個也很苦惱。從前天台宗的寶靜法師,寶靜法師著作不少,也很難得,他是諦閑老和尚的學生。我在香港聽一個法師告訴我,他跟寶靜法師很久,當然是晚輩了,他給我講,他說寶靜法師小時候做小沙彌,人家夾菜給他,他就流眼淚。別人問他為什麼?他說那個他不喜歡吃,太多了吃不了,但是夾在碗裡不吃又不行,所以流著眼淚去吃。所以這是我們應當要知道的,飯量多少、他喜歡吃什麼,最好讓他自己去夾,不要去布菜。這個都是叫眾生心地能安穩,這樣好。這是舉幾個小的例子。盡量不要給人添煩惱,有的時候我們自己是好心,但是在別人是痛苦。

  第三個是「依方便門,憐愍一切眾生心,遠離恭敬供養自身心故。」慈悲跟方便是有密切的關聯,應當憐憫一切眾生。眾生無知,尤其是這一代,可以說沒有受過教育,無禮到了極處了。要不要教?如果看到這樣的人掉頭而去,不肯再教他,這個不但沒有慈悲,也沒有方便。要憐憫他,這一代人沒有受過教育,師道是蕩然無存,眾生可憐到了極處。我們中國古代什麼樣的人最可憐?沒有受過教育的人最可憐。我們如果細細念中國的歷史,中國人著重教學,可以說從上到下是一貫的思想,真正是全國的共識,不認識字的家庭主婦都懂得該怎麼樣教小孩,教忠、教孝、教敬、教儉(節儉),不像現在人。民國初年孔家店打倒了,倫理道德統統不要了,這幾十年來大家把這個忘得乾乾淨淨,偶爾提出來,他們還認為很新鮮,這是非常可悲的一樁事情。所以我們今天不能跟人講理,不能再計較這些小節,什麼都不要計較,只要他肯聽,只要他能接受、聽得歡喜,這個人就是有善根有福德的人,果然能依教奉行,認真努力去修學,必定有成就。依照這部經來修行,不要多,一天念一部,持之有恆,盡形壽一天都不缺。佛號定課、散課,也是一天不缺,這個人將來決定往生,人家往生就成佛了。聽了不能相信,信了做不到,這都是業障深重,什麼叫業障?沒有把它做到這就是業障。所以道場為什麼著重在共修?共修是你不來也不行,一天念一遍非念不可,到時候大家統統要來參加,不能不念。這就是依眾靠眾,這也是方便法,依眾靠眾。散課你會中斷,但是定課你不會中斷,早晚課誦。業障輕的就是自動自發,這是業障輕的,他自自然然能夠做到一天都不缺,上中品是決定有分,如果他真的心地真正清淨,能夠依照經訓去修行,上輩往生不難取得,真的可以做到。

  所以對於別人對自己的恭敬、對自己的供養不計較,不可以說他對我們恭敬心沒有、供養很少,我們就不去了,那就錯了。我們到那個地方去幹什麼?到那個地方去幫助眾生認識這個法門,理解這個法門,相信這個法門,我們去是為這個去的,不是為了別人恭敬供養而去的。如果為了利養到那個地方去弘法,那個用心就錯了,就對菩提心就造成障礙了。所以這三種佛教給我們要遠離,總而言之,第一句要理智,不要痴迷,遠離慳貪;第二要真正慈悲,不要找一切眾生的麻煩;第三要知道方便,不求眾生的恭敬供養。

  底下還有三句:「次須知三種順菩提門」。這三種順菩提門,諸位一看,都是講的清淨心。第一個是「無染清淨心」,你要保持你的清淨心,無論在什麼時候,無論在什麼場所,不要被染污了。什麼是染污?七情五欲就是染污。順自己的意思,心裡生了歡喜,你被那個喜歡染污了,你心就不清淨;不合自己意思,討厭,你被那個討厭又染污了。喜怒哀樂愛惡欲,我們中國人講七情,財色名食睡,佛家講五欲。就是一切時一切處,心裡頭把七情五欲捨掉,不要叫心有染污,常常養自己的清淨心。底下說:「不為自身求安樂故」,因為五欲七情與自身安樂都有密切關係。「菩提是無染清淨處」,這個很重要很重要,要讓自己的清淨心不染著。

  第二「安清淨心」,心要安靜。如果我們自己心不安,如何能叫眾生心得到輕安?當年禪宗慧可大師(就是二祖)到少林寺找達摩,就是求達摩給他安心,他心不安。我們能夠理解他當時這個心情。菩提心是安的,妄心就不安了,妄心天天想東想西、想前想後,妄想執著,這個東西不安。所以這個安,心安就是清淨心。「為拔一切眾生苦故」,因為眾生苦在哪裡?眾生苦就是心不安。《金剛經》上須菩提向釋迦牟尼佛提出就兩個問題,一個是「云何降伏其心」,一個是「應云何住」,我這個心要安住在哪裡?我的妄念太多了,要如何把妄念伏住、降伏住?一部《金剛經》就解答這兩個問題。本宗實在講,比《金剛般若》殊勝太多了,我們只用一句佛號,既降伏妄念,又安住了心。心安在哪裡?安在阿彌陀佛聖號上,就沒錯了。前面給我們講住真實慧、真實利益,我們把心安住在阿彌陀佛這個名號上就是住真實慧,不但能度自己,也能幫助一切眾生。

  第三個是「樂清淨心」,不但要安,而且有樂。這個樂不是苦樂之樂,苦樂之樂是相對的,不是真的;苦樂二邊都捨掉了,這是真樂,也就是佛門裡頭常講法喜充滿,就是這個意思。你用功努力的修學,愈學愈快樂,愈學愈自在,為什麼?煩惱少了,一天比一天少,妄念一天比一天少,智慧一天比一天增長,安樂也是年年都在增長,這怎麼不快樂?真的是離苦得樂。「欲令一切眾生得大菩提,生彼國土故」。這一句的樂,樂在哪裡?樂在弘法利生,弘法利生第一樂。為什麼?幫助一切緣熟的眾生。什麼叫緣熟了?他聽了歡喜,他能接受,他依教奉行。但是諸位要知道,緣熟的人很稀有、很少,不是很多。往往我們到一個地方,在那裡講經講了很久,也許有一個、兩個熟了,那就真正快樂。為什麼?這兩個人決定往生。這個講經法會就很有意義了,沒有白說。如果希望很多很多人都成熟,那你就會生煩惱,為什麼?不可能。因為這個法門不是別的法門,這個法門是成佛的法門。你睜大眼睛看看眾生,這些眾生他像成佛的嗎?成佛要多大的福報,第一等的福報,你怎麼能可以要求一切眾生有第一等福報!這個不可以。如果這樣要求的話,這個觀念就錯了,千萬人當中不過是一、二個,所以這個法門稱之為難信之法。這是成熟的眾生。

  沒有成熟的,我們也歡喜,為什麼?一句阿彌陀佛一歷耳根永為道種,給他種了種子,種子下去了,雖然現在不能成熟,種子下去了,也非常歡喜。從下種子,普遍人人都有分了。成熟,可能有一個,可能有兩個,可能沒有,但是下種子非常非常的普遍,這個種子決定不會壞,所謂是金剛種子。到哪一天這個種子遇到緣了,它就會成熟,他這一生不能往生,也許多生多劫以後又遇到這個法會,他那個時候緣才成熟了。我們想想自己亦復如是,自己學佛學了這麼多年,過去對這個法門不能深信、不能力行,就是緣沒成熟。我們天天在弘揚,天天在講,天天在勸別人,同時也在勸自己。這部經念多了、念久了,講多了、講久了,把自己沒成熟的種子加速度讓它成熟。這是第一樂,這是真實功德,這是真正惠於眾生真實之利。幫助一個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圓證三不退,圓生四土,這是給人家真正的利益,真實的利益。一切法裡面沒有比這個法更真實的,所以這是樂清淨心。

  你看無染、安樂,心都是清淨的,菩提心就是建立在無染、安樂、清淨的基礎上,你才曉得這個菩提心不容易。不容易,我們又常常看到《往生傳》裡面講的很多愚婦愚夫,他念上三年佛,人家站著往生、坐著往生,難到他具足菩提心嗎?給諸位說真具足。人家那個心真正是無染清淨、安樂清淨,他真做到了。為什麼?他把世出世間一切法統統捨掉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他沒有煩惱,沒有妄念,沒有憂慮,沒有牽掛。他心裡只有一句阿彌陀佛,除這一句阿彌陀佛之外,世出世間一切法與他不相干,他統統捨掉了,他不需要學,他立刻就得無染安樂清淨心,他就得到了。這個佛號愈念愈是無染,愈念愈是安樂,愈念愈清淨。你問他什麼叫菩提心他不知道,但是他那個心就是真正的菩提心。你問他想什麼,他想見阿彌陀佛,除見阿彌陀佛之外,他什麼也不想,他只想求生淨土,想求見阿彌陀佛,其他都不想,他的心真安了。念到功夫成熟,預知時至,他怎麼不樂?當然樂!雖然一生不能講經說法度眾生,但是他往生表演那個樣子就行了。

  像《念佛論》後面倓虛老法師舉的鄭錫賓,鄭錫賓居士以前是商人,做生意的,以後學佛了,他是跟倓虛老法師學的,倓老法師是他的皈依師,以後就學著講《阿彌陀經》,他會講了。會講了,他生意不做了,到處去講經。家裡人反對,尤其是弟弟非常反對,家業都不要了,學佛學迷了到處去講經。你看他往生多自在,他經講完了跟朋友商量,他說我要走了,麻煩你替我租個房子。人家說,你要走了還租房子幹什麼?他說我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死在人家家裡不方便,你們給我租一個房子。同修們一聽之後,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我不介意,到我家來;那個說我也不介意,到我家來。他就在他朋友家裡念佛往生,預知時至。往生的時候朋友們說,你往生也應該作幾首詩、作個偈子留給我們做紀念。他說你就看我這個樣子,這就很好的紀念。你說這度多少人!做榜樣給人看,現身說法。他弟弟見到了相信了,沒有話說了,也老實念佛,三年之後弟弟也往生了。他弟弟能念佛往生,實在講是哥哥度的,哥哥這麼好的樣子,弟弟看到了相信了。所以倓虛老法師一生親眼看到往生,站著走的、坐著走的、預知時至的,看到二十多個人,他聽說的那個不算,太多了,親眼看到的二十多個人。

  所以能夠勸人念佛,能夠把這個淨土三經或者淨土五經一論講給別人聽,這是第一樂。實在講,我們也不是以老師的身分出現,一定要人家很尊重,我們從來不敢存這個心。所以人家不找我,我都會寫信去找他:什麼時候我有空,我希望到你那裡去講經。《無量壽經》不是講得很清楚嗎?「為諸庶類,作不請之友」,他不請,我就去了,決定叫一方眾生得利益。這個裡面只要自己心地清淨,自己絕對不是為名聞利養,一無所求,我們去講經只有一個願望,願望大家對淨土能夠認識,能夠理解,能夠生起信心,我們的目的就在此地。這一段文出在《往生論》裡面的,是天親菩薩為我們說的。

  下面說:「元曉師云:發菩提心是明正因。又云發心有二:(一)隨事發心,如四弘願。(二)順理發心,信解諸法實相而發心者。」元曉是唐朝時候一位韓國的法師,那時候叫高麗,現在的韓國。在中國留學,學成之後回國去弘法,很有成就的一位法師。他說發菩提心是明正因,又說發心有兩種,一種隨事發心,如四弘誓願。「四弘誓願」是一切諸菩薩所有因地所發的大願,把它結歸起來的四條。釋迦牟尼佛這是我們的本師,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的教主,四十八願歸納起來也不出這四條。四條裡面是以第一條為主,「眾生無邊誓願度」,是以度眾生為主,為了要度眾生,這才斷煩惱、學法門、成佛道。可見得,自己修持不是為自己修的,是為眾生修的。為自己修,自己偷偷懶無所謂,成就早晚也無所謂,現在佛菩薩修行是為眾生修的,換句話說,眾生在苦難當中,等著你趕快修成去度他。你早一天成就,眾生受苦難就少受一天;你晚一天成就,他的苦難就多受一天。如果真正能夠存這樣的心,菩薩修學才勇猛精進,為什麼?不能讓苦難眾生在那裡常常等待著救援。

  一切法門當中,哪一個法門成就最快最速?無過於念佛求生淨土這個法門。我們在《無量壽經》裡面看得很清楚,有些菩薩願力宏深的,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不要等自己成佛,立刻倒駕慈航,就到他方世界度這些有緣眾生。他也能蒙佛力加持,雖然重返到六道輪迴,他依然是不退轉,這是往生才行。不往生,一回入娑婆必定又有隔陰之迷,又有退轉。所以從西方極樂世界打個轉,就不退轉,也沒有隔陰之迷了,這就是說明西方極樂世界的好處,西方極樂世界的殊勝,不能不去。他這個利益功德,許多菩薩都不知道,菩薩知道的話,老早都發願往生了。菩薩為什麼不念佛求往生?不知道,沒有這個緣分、沒有讀到這部經、沒有看到這部經。

  所以依四弘誓願發心,修行的次第就非常的清楚、非常的明白。四弘誓願第一個是願,二、三是修行,末後是證果,所以修行順序決定不能顛倒,一定是先斷煩惱,後學法門。那一天在阿靈頓,學生問我,學佛跟佛學怎麼個分別法?因為他們正好講四弘誓願,我就用四弘誓願給他講,我說從斷煩惱下手這叫學佛,從學法門下手、不斷煩惱那就是佛學。這個他們聽了很滿意,他很容易體會。為什麼?學再多的法門,心不清淨,那個沒有用。說老實話,這個順序不可以顛倒的。清涼大師在《華嚴經》經題上也講得很清楚,如果沒有斷煩惱就學無量法門,清涼大師說叫增長邪見,不是智慧。智慧從哪裡生的?智慧從清淨心生的。煩惱斷盡,清淨心現前了,再學無量法門,那是增長智慧。由此可知,智慧跟邪見,就是心清不清淨,心清淨了統統叫智慧,心不清淨了都叫邪知邪見,就這麼回事情。才知道斷煩惱的重要!煩惱就是無明習氣,我們的習氣很重,要知道習氣就是經上講的罪業,罪業深重。罪在哪裡?習氣,妄想、分別、執著習氣就是無始劫以來的罪業。我們要把這個放棄,要把這個捨掉,這個很重要。

  第二種發菩提心是順理。前面順事我們都能做得到,順理一定開悟之後。這是什麼人發心?給諸位說是圓初住以上發心的,禪宗裡面講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我們念佛法門叫理一心不亂。這個境界是他見到理了,理是什麼?諸法實相,也就是真如本性。所以這是理一心的境界,這個時候當然沒有問題。但是還得要遇到淨宗,遇不到淨土宗,遇不到這一部經典,雖然像禪宗明心見性、大徹大悟了,他還不知道有極樂世界;或者知道極樂世界、聽講極樂世界,但是沒有在意,對極樂世界真正情形並不了解,他還沒有動念頭想到極樂世界去。禪宗大徹大悟的人,如果一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他是理一心不亂,他往生是實報莊嚴土;但是往往他沒有認真去探討西方極樂世界的真相,往往疏忽了,這就很可惜。不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必定還有退轉,還有隔陰之迷,這是一定的道理。所以才知道這個法門、這部經典的殊勝。

  「元曉師等以發菩提心為正因,念佛為助行。」這就是元曉法師他們這一派,他們是以發菩提心為主,以念佛為輔助。「善導、靈芝與日淨宗諸家則以持名為正行,發心為助行。」善導大師、靈芝律師(靈芝是宋朝時候人,對戒律是很有研究、很通達的,歷史上稱他為靈芝律師),以及日本那些淨宗大德,他們都受善導大師影響,以善導大師的說法,持名是正行,發心是助行。這跟元曉師恰恰相反。但是不管怎麼說,發菩提心、一向持名,反正都有就是了,就是以哪個為主、哪個為輔,他們兩個顛倒了一下。

  「蓮池大師和會之曰:還以持名為正行,復以持名為發菩提心。」蓮池大師把古來兩家合起來,合起來還是重在持名,為什麼?不持名,菩提心也就沒有了,持名就是念念覺而不迷。前面曾經給諸位說過,真念佛人念這句佛號的功夫,在什麼地方看?在起心動念。念頭一起,不管這個念頭是善是惡、是邪是正,都不要緊,馬上把它換成阿彌陀佛,這就要緊了。古人所講「不怕念起,只怕覺遲」,覺就是菩提,一念覺就是馬上換成阿彌陀佛了,心裡頭沒有阿彌陀佛就是迷,有了阿彌陀佛就是覺。換句話說,什麼叫菩提心?念阿彌陀佛的心就是菩提心,不念阿彌陀佛,菩提心就沒有了,心就又迷了。要念念覺、念念不迷,這個重要。所以蓮池大師和會得好。

  「徹悟禪師云: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徹悟禪師從禪宗裡面大徹大悟,回過頭來是專修淨土,晚年也專弘淨土,勸人念佛求生淨土,他的語錄就完全講念佛的開示,字字句句非常之懇切。學佛人尤其是念佛求生淨土的人,要真正為生死。為什麼往生?六道輪迴生死事大,為這個!為這一樁事情發心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念這一句佛號,這一句佛號要從哪個地方念出來?要從深信願心念出來,甚深的信心、甚深的願心,從真正的信心、願心裡面生的這一句佛號,這個佛號有力量,這一句佛號才能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我們平常念這個佛號念得沒有感應,為什麼?信心不深、願力不切,也是半信半疑,想去又不想去,又還捨不得娑婆世界,是這麼樣一種心態,所以念佛難怪念一輩子不能往生。我們把眼前這個事情看得太認真了,把生死這樁事情看輕看淡了,這是一個很大的錯誤。眼前什麼了不起的事情都不是大事,大事是生死大事,這個事情無始劫以來,生生世世都沒有辦法解決。

  我們今天學佛,這個善根不是淺顯,實在講是非常深厚的善根,也就是說過去世中生生世世都在學佛,都在修這個法門。既然學佛,既然修這個法門,為什麼沒有成功?毛病跟現在所犯的完全一樣,過分的把世事當真,把生死輪迴忽略了,所以無始劫到今天還是一個生死凡夫。畢竟是過去生中善根福德因緣太深厚了,所以在這一生當中又遇到了,尤其難得的是遇到夏蓮居會集的這個本子。夏老居士會集的本子,流傳到今天還不到五十年,這麼短短的時間當中我們能夠遭遇到,而且今天我們手上也能夠得到一冊,你就想像看這個善根福德因緣是多麼的深厚!他這個本子,多少念佛人一生當中沒有見到過,這個本子是《無量壽經》最善之本,一定要珍惜這一段因緣,這一段因緣不容易。夏蓮居老居士,我們要問他為什麼出現在世間?我們可以說他就是為了這一部經而來的。這一部經出現了,多少人得度。經上明白告訴我們,將來佛法滅盡了,這一部經還要留在世間住一百年。在我們想像是哪一種本子?九種本當中必定是這個會集本,它是來救度末法時期苦難眾生的。

  我們再翻過來看:「蕅益大師云:信、願、持名,為一經要旨。」要真正相信,真正發願,老實念佛。小本《阿彌陀經》如是,《無量壽經》亦復如是。因為《無量壽經》跟小本《阿彌陀經》是同一部,只是大本小本而已,是同一部。「信願為慧行,持名為行行。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故慧行為先導,行行為正修,如目足並運也。」這一段話是蕅益大師的發明,因為蕅益大師以前,祖師大德們沒有這樣說過。說得太好了,所以印光祖師讚歎他這個註解是「佛說此經以來第一註」,既使古佛再來要註這部經,也不能超過其上,這個話是有道理的,並不過分。確確實實把這《阿彌陀經》裡面的意思,如來的真實義,蕅益大師言簡意賅完全給我們道出來,這真正是難得。

  所以學《阿彌陀經》,單學經文是不夠的,一定要學《要解》。《阿彌陀經》得到《要解》,那個意思才完全顯露無遺。這個話說得好。有很多人誤會,以為淨土宗了不起有一點定而已,慧是談不上。為什麼?一心不亂是定,認為淨土宗的修行最大的成就,得一點小定而已,沒有智慧。我們看蕅益大師這段話就曉得,那個境界錯誤了。信願是慧,沒有大智慧他怎麼肯相信?怎麼肯發願?所以我們在《阿彌陀經》,十六尊者表法裡面,第一位是舍利弗尊者,智慧第一;菩薩表法裡面,第一位是文殊師利菩薩,也是智慧第一。沒有第一智慧他不能相信,所以這個經是難信之法,所以一定要有第一智慧才能相信。當然,沒有第一智慧他怎麼肯選擇這個第一法門?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度眾生成佛道的第一法門,一定要有第一智慧他才會選擇第一法門。所以信願是慧行,淨土是建立在無上智慧的基礎上。所以信願行都是真實慧,《無量壽經》講「住真實慧」,我們信願念阿彌陀佛,我們是住真實慧。這是諸佛如來給我們的真實利益,這一定要認識清楚。

  所以「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為什麼臨命終時十念就往生、一念就往生?因為往生的第一個條件就是他信願,他真相信、真願意去了,臨命終時一念就往生了。可見得往生全在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我們要注意「深淺」這兩個字,不是在持名的多少,是持名功夫的深淺。深淺怎麼說?跟多少的確不一樣,一天念十萬聲佛號,不見得是深,一天念十句、十念法不見得是淺,淺深是在定慧上說的。我這個佛號,每一聲佛號都能夠與信願行相應、與三學三慧相應、與四弘誓願相應、與四十八願相應、與諸法實相相應,這個佛號深。所以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這個深。或者我們講得簡單一點,像前面所說的,這一聲佛號能夠與無染安樂清淨相應,這就深;如果這一聲佛號與這個不相應,這個功夫就淺。所以往生的品位,不見得是念佛一天念到晚念得很多的人他品位就高,不見得。說不定那個一天只修十念法的他還上品上生,一天念十萬聲佛號也許是下輩往生,都很可能,看他念得相應不相應。我們要著重「深淺」兩個字。

  「故慧行為先導,行行為正修。」信跟願是引導我們的,而這句阿彌陀佛淨念相繼,這是正修。《楞嚴經》大勢至菩薩教給我們的方法是淨念相繼,我們要著重「淨」,著重「相繼」。淨是什麼?不夾雜,就是無染清淨,那叫做淨念。相繼就是不間斷,我再告訴諸位,不間斷是信心不間斷、願心不間斷、清淨心不間斷。佛號斷沒有關係,我早晨念十念,晚上念十念,這沒有關係,我這一天的清淨心不間斷,我從早到晚都保持清淨心,這就對了,這個就是淨念相繼了。所以我們提出這個念佛要訣,是不夾雜、不間斷。不夾雜就是淨念,不間斷就是相繼,淨念相繼。「如目足並運也。」目是眼睛,我們走路,眼睛看路,兩條腿走路。眼睛看路就好比信願,方向目標路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足不停的去運奔,一定達到。

  「又曰」,這是蕅益大師所說的,「深信發願,即無上菩提」。這一句也是古人沒說過的,因為我們過去看到發菩提心很難懂,菩提心究竟是什麼,講個好半天都沒講清楚,講都講不清楚,那聽的人怎麼會聽得清楚?所以發菩提心就難了,實在講發菩提心是真難。《大乘起信論》,馬鳴菩薩作的《大乘起信論》,起信,可見得是大乘的最淺顯的,入門的一本教課書。大乘入門的教科書,講什麼?就是講菩提心。我們看了多少遍還未必能搞得清楚,解都解不清楚,我們這個菩提心怎麼能發得出來?所以實在不容易。一般人雖然口頭講發菩提心,幾個人發了?真正發菩提心的人,他的心地清涼自在決定不生煩惱,因為煩惱不是菩提心,決定沒有執著,決定沒有妄想。幾個人有菩提心?真難。蕅益大師這麼一解釋,真是又簡單又痛快,一下就能夠領悟,「深信發願」就是無上菩提心。我們想想他這個話,有沒有道理?愈想愈有道理。因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成佛了,成佛那不是無上菩提心是什麼?所以淨宗發菩提心容易,他宗發菩提心難,不曉得怎麼個發法,淨宗容易,真的容易。

  你譬如說《金剛經》,《金剛經》幾個人能看得懂?幾個人在《金剛經》上真正的把妄念伏住,心得到安樂清淨了?幾個人得到了?念《金剛經》的人很多,我看煩惱習氣還都在。如果那兩個問題拿到淨宗來問,太簡單了,云何降伏其心?合掌「南無阿彌陀佛」,一句阿彌陀佛把你的所有妄念取而代之,就降伏了。應云何應住?「南無阿彌陀佛」,你的心就住在阿彌陀佛上,問題不就解決了?不要那麼麻煩了,一句阿彌陀佛統統答覆了,圓圓滿滿,天衣無縫。這在淨宗發菩提心確實如此,哪有那麼麻煩。「深信發願」,這就是他宗所講的無上菩提心。難怪自古以來那些不認識字的,一生都沒有聽過經的,就念這句阿彌陀佛,臨命終時站著走的、坐著走的,預知時至、不生病的,原來他們都發了無上菩提心。我們不知道,他自己也不曉得,蕅益大師一語道破,這是無上菩提心。對這個法門,對這個經典,真正相信,真正發願,什麼都不求,就求西方極樂世界。

  「合此信願,的為淨土指南。」一個人要是這四個字做到了,「深信發願」做到了,沒有不往生的。大凡深信切願,往生的品位絕對不在下輩。深信切願,他這個佛號不管念多少,他相應。凡是佛號念得不相應,說老實話,都是信不深、願不切。所以的的確確這是淨土指南。「由此而執持名號,乃為正行。」蕅益大師對這個正行,比古德說得謹嚴、說得好。古人只是說持名為正行,怎麼持沒有說清楚;蕅益大師說得清楚,這一句佛號是從深信切願心裡面念出來的,這是正行。「大本亦以發菩提願為要,正與此同。」大本就是《無量壽經》,《無量壽經》也是以發菩提心為最重要。所以大小兩本義趣完全相同。黃念祖居士作《無量壽經》的註解,他說了:「故今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大本之宗,正是遵奉蓮池諸祖之垂教也。」他在本經的宗旨就用這兩句話,不但是經典裡面現成的文句,同時又是古大德的主張,我們能夠信得過。蓮池、蕅益是明末中興淨土宗的兩位了不起的祖師,他們的思想見解行持,確確實實可以做今人的模範。

  底下解釋:「《觀經》云:若有眾生,願生彼國,發三種心,即便往生。」這是《觀無量壽經》佛給我們講的菩提心。淨土宗裡面常說「三心圓發」,圓是圓滿,這三種心要圓圓滿滿的發出來。第一個是「至誠心」,誠是真誠,真誠到了極處。什麼叫誠?我們自己常講我的心很真、很誠,不知道自己這個心正是個妄心,因為不了解誠的定義。曾國藩對「誠」下了一個定義,說得非常之好,既簡單又明確,他說「一念不生之謂誠」。跟我們佛法講的也相應,我們心裡頭有念頭就不誠了,無念就誠了,一念不生是真心,真心離念,離一切妄念,所以這個不容易做到。儒家講誠心、講誠意,誠意跟誠心是一樣的,前面要做格物致知的功夫,然後心才誠。換句話說,這個格物致知,就是前面我們講的《往生論》裡面三種違菩提心、三種順菩提心。三種違菩提心就是格物,七情五欲障礙了菩提心,這個東西要把它遠離,遠離這是格物;三種順菩提心,這個法門我們要修學,努力去學習,這就是無染安樂清淨,這是致知,然後意才誠,心才正。可見這個真心不容易,真心決定沒有欲、沒有私,這是真心。

  佛教給我們,我們要用真心處世待人接物,要用真心來學佛、來念佛,一真一切真。決定不是我念佛用真心,我處世待人接物還用妄心,那你念佛的心也不真。一真一切真,一妄一切妄,諸位要記住,不可能是一半真、一半妄,不可能的,沒有這個道理。所以我們處世待人接物要真誠,別人對我們不真誠是應該的,為什麼?他不是修行人,既使是修行人對我們不誠也應該的,為什麼?他不是這一生要作佛,作佛的人那是多大的福報,他哪有那麼大的福報?所以我們在任何環境心平氣和,不管別人怎麼對待我們,怎麼侮辱我們,甚至怎麼陷害我們,我們心都是無染清淨。甚至於這些人還是我們的恩人,沒有他這些行為對待我,我們還不想急著要離開娑婆世界;這些人逼迫我,希望我趕快早一天到西方極樂世界去,這不是佛菩薩加持嗎?他怎麼是惡人?對我來講是善知識。他在旁邊做增上緣,叫我對這個世間不要留戀,讓我早生西方。所以無一不是善知識,無一不是菩薩,就在你這個念頭怎麼轉法?你念頭心地清淨,意地虔誠,你就曉得善人惡人統統是菩薩,統統是善知識,我們心才真正善,純善無惡。我們看到世間還有一個惡人,實在講,不是他惡,是我心惡,我心不惡我怎麼看到他惡?我看到這個事不順眼、看到那個不如意,統統是自己的毛病。為什麼人家清淨心的人看不到?像六祖,你看六祖說,「我亦見亦不見」。我見,見自己過失;我不見,是不見眾生的過失。六祖都能夠不見眾生的過失,只見自己的過失,這個了不起,這叫菩薩,這個心真誠。還會見到外面境界的不好處,我們自己心不清淨,心不誠。

  「深心」,是好善好德之心,也就是我們前面所講的無染安樂清淨之心。修行人修什麼?就修這個,心淨則土淨,修這個東西。「迴向發願心」,就是大慈悲心,這是對眾生的。心只有一個,至誠心是心之本體,深心是對自己的,就是自受用的,自受用是無染安樂,他受用是大慈大悲,就是迴向發願。迴向是迴向眾生,發願是願度眾生,「眾生無邊誓願度」。

  「具三心者,必生彼國」,我們再把它歸納起來說一遍。第一個以真誠心,處世待人接物用真心。自己受用的是無染清淨心,對待別人是念念幫助一切眾生。除非他不接受,他不接受,我們不能勉強,他要肯接受,一定要真正去幫助他。幫助他成就他深信切願,幫助他認識淨土,認識佛度眾生的第一法門,這個就是迴向發願心。我們自己能夠這樣做,哪有不往生的道理?

  我們今天說人家來問我,法師你有沒有把握往生,我拍拍胸膛,我很有把握!憑什麼?憑經教。我不是憑神通,並不是今天佛來見我了,明天觀世音菩薩來告訴我什麼時候往生,我沒有。我們憑什麼?憑經教所說的,我們的心、我們的言語、我們的行為與它相應。那要不往生,這些經教都是妄語了,哪有這個道理!問題是我們自己能不能依教奉行?我們把這一部經做到了幾分之幾?台北有些居士,一天念五部的、念十部的、念十二部的,我告訴他決定往生。一天能有六、七個小時到十個小時,身語意都能與阿彌陀佛、與《無量壽經》相應,這個修持不得了!只要他一生不中斷,他就決定往生,這個不可思議的。所以我們真正明白了,真正覺悟了,這是我們人生第一樁大事,其餘的簡直都是雞毛蒜皮,何足以牽掛?

  好,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