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彌陀大願利生說  (第一集)  1991/6  美國聖荷西迪安那大學  檔名:02-015-0001

  諸位同修,再一次在這個地方聚會,因緣可以說是非常的難得。在經上常常告訴我們,萬法因緣生,緣聚緣散,聚散無常,這是事實的真相。因此,佛法殊勝的因緣,我們要格外的珍惜,時間雖然短,帶給我們確實是有真實的利益。佛法在現代可以說是相當的普遍,但是正如佛在《楞嚴》上所說的,「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恆河沙」。多了,反而邪正很難辨別,這給我們初學的人帶來很大的困惑。因此,我們必須要很慎重、很小心的去選擇、去觀察。

  到底什麼是真正的佛法?什麼樣的佛法是有偏差的?首先我們要知道,什麼叫做佛法?過去,在民國十二年,歐陽竟無居士在中山大學發表過一次講演,他的講題是「佛法非宗教非哲學,而為今時所必需」,這麼樣一個講題。這次講演在當時,對佛教界來說可說有相當的震撼。歐陽大師可以說是近代佛門一位很了不起的大德,他是楊仁山的學生,是支那內學院的主持人。他告訴我們,佛法不是宗教,也不是哲學,佛法是什麼?他說佛法就是佛法;佛法為現代人所必需,決定不能少了它。因此,什麼叫佛?什麼叫法?什麼叫佛法?這總得搞清楚。

  「佛」這個字是外來語,從印度梵文翻譯過來的,它的意思是「智慧」、是「覺悟」。雖然意思是智與覺,在中國字彙裡面,找不到相同意義的字,不得已用音譯。為了翻譯這個字,還特別造了一個字,這個「佛」字是佛法傳到中國來,造了個新字。因為沒有人字邊的「弗」是我們中國的古字,中國文字彙上本來就有的。因為佛是人,所以用這個音,再加了個「人」字,表示這是一個人。這是個新字,是佛教專用的一種字。它的智慧跟我們一般智慧的含義不相同,它是一種究竟圓滿的智慧、真實的智慧、無所不知的智慧,我們中國字彙這個智字裡面不能包含。智是體,作用就是覺,對於宇宙人生、過去未來無所不覺,覺就不迷,能夠對於宇宙人生不迷惑、不顛倒,無所不知,這才叫做佛。

  「法」就是一切萬事萬物的總代名詞。一切萬事萬物實在是說之不盡,無量無邊。過去、現在、未來,我們這個世界、他方世界,今天講外太空、銀河,甚至於銀河系以外的星球裡面,種種狀況統統都能知道,都能夠理解,這是叫佛法。所以說佛法無邊,確實是沒有邊際的。

  佛,到底誰是佛?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一切眾生本來成佛,本來是佛;換句話說,這樣圓滿的智慧、圓滿的德能是我們每個眾生本來具足的。本來具足,現在沒有了,現在我們的智慧也沒有,能力也沒有,跑到哪裡去了?佛告訴我們,智慧、德能並沒有喪失掉,為什麼?因為它是真實的,真的就不會失掉。現在所以不能起作用,是因為你的智、能上有了障礙,把障礙去掉,你本有的智慧、能力就恢復了。所以佛說得很明白,佛沒有法予人,佛能給我們什麼?什麼都沒有,只是把事實真相告訴我們,讓我們自己去恢復,自己去覺悟,這是佛給我們說的真實話。所謂是自悟,自己覺悟、自己修、自己證,佛只是給我們做個增上緣而已。因為我們從來不曉得自己有這樣究竟圓滿的能力,自己不知道,他這一說出來我們才覺悟到,才知道自己的本能不可思議。

  究竟是什麼障礙?佛在《華嚴》上跟我們講得很清楚,「妄想、執著」。經文上是這樣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這是經文上這麼說的;換句話說,釋迦牟尼佛一句話把我們的病根點破,妄想、執著。妄想是所知障,執著是煩惱障,二障,二大障礙;所知障障了智慧,煩惱障把能力障礙住。因此佛法修的是什麼?千經萬論,無量法門,無非是破二障而已;就是把煩惱、所知這兩種障礙打掉就行了,本能就可以恢復。你要說佛法是什麼?可以說講到此地,佛法都給你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所以佛法確實不是宗教,不是哲學,真的是我們每個人所必需的。

  如果講得淺顯一點,特別是現代有許多人常常問我們,佛法是什麼?學佛有什麼好處?我們心好,做人很好就行了,何必還要學佛?像這些話我們常常聽到。是不是真的心好、行好就可以不要學佛?我常常告訴他,佛法是給我們這一生帶來真正的幸福,個人的幸福,家庭美滿,社會和諧,國家富強,天下太平。佛法是教我們這些,這能不要學嗎?你說你很幸福,家庭也很美滿,學了佛就更幸福、更美滿,難道不好嗎?他們聽了之後常說,某個學佛的人煩惱很多,某個學佛的人家庭不好、不和。舉了很多例子來跟我說。有沒有?有!不但有,而且是大多數,那我們又如何自圓其說?說實在話,他們那些人所學的不是真正的佛法,因此我們對於現前的佛法要有所揀別。

  佛法從釋迦牟尼佛建立以來到今天,依照中國歷史的記載,佛滅度之後到今年是三千零十八年,外國人計算是二千五百多年。傳了這麼久,愈久就愈訛,就有偏差。所以現在這個社會,特別是民主,民主不太好,我是個不太贊成民主的人。民主就自由,自由就放任,規矩就失掉,大家不守規矩。所以在今天的社會裡,佛教確實變成宗教。諸位要知道,宗教都是迷信的,宗教是要講宗教的情操,宗教的熱誠,沒有理性的,一講理性,宗教就不能存在。所以,宗教是不講理的,是講感情的,這個要知道。古今中外任何一個國家民族的宗教都是感情的,建立在情感的基礎上,它不是理性的。這是變成宗教。還有的變成學術,變成學術就是變成哲學。歐陽大師說非宗教非哲學,恐怕就是對這兩種變質很感慨而發的議論。

  最近這幾十年來,變質變得太離譜,變成邪教。說老實話,宗教還算不錯,哲學也不錯,對這個社會並沒有太大破壞,變成邪教就不得了!對於社會、對於大眾傷害非常之多,這是我們常常見到,常常聽到的,非常不幸。這些是變了質的佛教,換句話說,根本不是佛教!佛教是講智覺,它迷惑顛倒,邪知邪見,與佛法這兩個字的定義完全相違背,那怎麼能算是佛教!打著佛的招牌,欺騙一切眾生,這是我們要認識清楚的。還好,釋迦牟尼佛總算是很聰明,他在滅度之前教給弟子「四依法」,這就是個很明白的人。怕到後世,佛教愈傳愈訛,愈變愈不像樣子,教給我們如何來揀別。

  他老人家四依法,第一個就是「依法不依人」。法是什麼?法是經典。我們想要學佛,佛不在世,經典是我們唯一的依靠。如果他的思想,他的言論,他的行為,跟經典上所講得不相應,那他就不是學佛的,這個有辦法能夠辨別出來;完全相應的,這就是學佛的。要以經典為依靠。可是現在有麻煩,現在麻煩在哪裡?有人造經!他自己可以寫經,也印到《大藏裡》裡面,這個麻煩大了,民主自由!從前的《大藏經》是標準,為什麼?《大藏經》裡面收的經典,都是皇帝命令收進去的;沒有皇帝命令,任何人再好的東西也不能入藏。

  皇帝怎麼樣收的?當然是請當代出家、在家的這些大德來審查,如果大家公認這個確實沒有錯,是佛知佛見,可以流傳給後世,這才奏請皇帝下命令入藏、流通。所以《藏經》就是正法的標準,正法眼藏。沒有收到《藏經》裡面,我們充其量可以做參考,為什麼?沒有得到佛教界這些高僧大德的公認,不是一、兩個人的意見,是當代高僧大德共同的看法。所以,有這麼嚴格的標準。現在民主自由了(我去年都印《大藏經》),誰印《大藏經》,自己要把自己的著作放在裡頭也可以,入藏!因為現在不要總統頒佈,不要皇帝命令,我們印經的人就可以把它放進去,這就把這個標準破壞掉了。

  因此我們今天要想讀經,這個經是真的,還是假的,還是後人偽造的,必須還要找古本的《大藏經》,不能找現在的本子。現在的本子裡面有很多是不是正知正見,我們不敢講,為什麼?沒有經過審查,編輯的人收攬的就編進去了,這個問題很嚴重。所以最低限度我們要看清朝《龍藏》以前的《藏經》,中國《藏經》入藏比外國要嚴格的多。這是我們依靠的經本,看看古時候《藏經》裡面有沒有這個本子,我們找到一個依據,經典的依據。

  經典很多,到中國來之後,就分了許多的宗派。宗派多不要緊,這是很正常的現象,就如同一個學校裡面有許多科系,它所修學的目的、方向一定是相同的。也就是說學佛的目的是要求圓滿的智慧,無量的德能,這是目的。用什麼方法求?一定是用戒、定、慧,一定是用這個方法,「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戒定慧怎麼樣個學法?從哪裡下手?一定是從三皈依,三皈依是學佛的入門,從這裡下手。皈是回頭,回歸;依是依靠,佛、法、僧是三寶,我們要依靠三寶。三寶在哪裡?三寶在自己心裡,不在外面;如果在外面,那叫外道。諸位要記住,絕對不是說佛教以外其他宗教叫外道,不是這個意思,佛法裡面講的外道的定義是心外求法,謂之外道。你向自性外面去求法,就是外道,這就不是學佛。所以佛法叫「內學」,印度人稱為「內明」,從自性裡面去求。

  皈依佛,佛是什麼?剛才講了佛是智慧、覺悟;換句話說,叫你在日常生活當中,對人、對事、對物,從前我們都感情用事,現在從感情,情就是迷,叫迷情,從這裡回過頭來。我從今天起,對人對事對物我用理智不用感情,從感情回來依理智,這就對了,這叫做皈依佛。皈依佛不是依靠寺廟裡頭的泥塑木彫的佛,那個佛沒有用!所謂「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那個沒有用處!所以,第一條就是叫你從感情回歸到理智,要用智慧去判斷,去判斷真妄,辨別邪正、是非,這叫皈依佛。

  什麼叫皈依法?法是正確的認識,正確的見解;換句話說,對於自己,對於我們生活的環境,實在講,整個佛法為我們所說明的就是宇宙人生,用現代話來講,人生就是自己,就是自身以及我們的生活環境的真相,佛經裡的術語叫「諸法實相」。就是我們自己以及自己生活環境的真相,你要把它認清楚,不要看錯了。你有正確的見解、正確的觀察、正確的思想,這叫法。以前迷惑顛倒,錯誤的想法,錯誤的看法,從那些錯誤回過頭來,回皈依靠正確的觀察,正確的看法,這叫皈依法。

  第三,皈依僧。僧不是出家人,是自性僧寶。僧是什麼意思要知道,僧是清淨的意思,僧是和合的意思。我們的心不清淨,有很嚴重的染污,我們六根接觸外面境界,順著自己意思,就起了貪愛,貪愛是染污;不順自己意思就討厭,厭惡也是染污,我們中國人講七情五欲,七情五欲是心裡的染污。我們要從這些染污回過頭來,依清淨心,依自性清淨心,這叫皈依僧。僧寶第二個意思是和合。我們跟一切眾生不和,佛跟我們講,對自己要清淨,對別人,跟大家相處要和合。佛跟我們講了六條戒,第一個是「見和同解」,見解相同我們就能和睦相處,這是和合最基本的一個條件。

  見和同解,今天講建立共識,要怎樣一個共識我們大家才能真正說的上共識?對於宇宙人生,各人有各人看法,要相同很難!佛給我們講一切法的真相,讓我們在這個真相建立共識。《金剛經》上說得很好,「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心經》上告訴我們「無智亦無得」;《中論》裡告訴我們「一切法因緣所生」。因此,一切法都不是真實的,如果我們能夠體悟到這個事實,我們想想,跟一切人事還有什麼好爭的?還有什麼放不下的?還有什麼好執著的?大家心地都清淨了,都不會爭執,反而會相處的很好。為什麼?我們緣聚緣散!時間很短,何必做冤家?有什麼好過不去的?在這個世界上能過幾天。聚會一次不容易,不曉得多少生多少劫才碰一次頭,很難得遇到的,何必過不去?要建立在這個基礎上,大家才能夠真正互相尊重,互相幫助,彼此能忍讓。

  佛法建立在這樣的基礎上,見解是建立在這裡。我們想想,有幾個人真正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上?建立在這個基礎上絕對沒有爭執,心地一定是清淨平等,決定沒有高下。為什麼?高等於零,低也等於零,它統統是平等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高也是夢幻泡影,低也是夢幻泡影;好環境也是夢幻泡影,壞環境也是夢幻泡影,俱不可得!這是事實真相,一定要知道,要認識清楚。

  然後再講事實上,事上「戒和同修」,戒就是守法,守本分。我是從事哪個行業,我守我這行業的本分。我是什麼樣的身分地位,我要守自己職位上的本分,每個人都能夠安分守己,這叫持戒,這叫戒和同修。人在社會上不能沒有工作,他只要將他本位工作做好,對於整個社會那就是很大的貢獻,因為社會是群體的組合,不是單獨的。既然是群體組合,每個環節都要美滿,這個社會才和諧、才進步。有一個環節出了問題,社會就有會動亂,就不會和諧。所以說每個人把每個人自己的工作做好,從政的你把政務做好,經商的你在商業上做好,教學的你把學生教好,社會上每個工作崗位都那樣的圓滿,這個社會怎麼不和諧,國家當然富強。不但佛對這個非常重視,儒家教學也重視,孔老夫子所說的,「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本是本分,務就是你要做好你本分的工作。每個人都把自己本分工作做好,這就對了,這個很重要。

  其餘的,「身同住」,大的,我們同住在這個地球上;小,我們同住在這個地區上。「口無諍」,沒有爭論。「意同悅」,每個人生活得都非常快樂,悅是喜悅,就是生活得快樂。「利同均」,利是我們工作的報酬,我的工作報酬多,他的工作報酬少,我有多餘的我應當要幫助他一些。佛教給我們要建立這個觀念,要真正能愛護別人、照顧別人,同均是這個意思。這是佛教給我們基本的修學,三自皈,六和敬,從這裡學起。

  佛家經典非常多,有些偏重在理論,有些偏重在事相上。嚴格的來說,偏重理論它也講事相,理論講的多,事相上講的少;偏重在事相上的經典,也是事相方面多說一些,理論的部分少說一些;可以說無論大小乘經典,理事都是兼顧的。我們講現代這個社會,是一種非常動亂不安的社會,人心迷失了方向,迷失了自己,沒有依歸,所以是非常的痛苦。佛經上常說「可憐憫者」!往年我讀這一句,感觸不深,現在念佛這句話我有很深的感觸,我覺得真的是可憐。

  如果我們很冷靜的想想,我們這一生來到這個人間是為什麼來的?來做什麼?這一生到底有什麼意思?有什麼價值?如果要細細想想,就像弘一大師晚年對自己的評語,兩句話,這兩句話他是自己對他自己的評語。「一事無成人已老」,這一生什麼事情也沒有做成功,一事無成,「一文不值何消說」。所以他晚年叫「二一老人」,二一就是一個是一文不值,一個是一事無成,還有什麼意義?還有什麼價值?弘一大師在我們看起來,他有很了不起的成就,他自己還說他一事無成;他一事無成,我們就更不要說了,我們連他都趕不上。這是覺悟了,覺悟二句感慨的話,說盡了人生的滄桑艱苦!這是真相。

  在這浩如煙海的經論當中,在我們這樣繁忙的社會,壓力沉重的生活裡,我們最好選擇什麼樣的經典來修學?這的確是很大的問題。我自己學佛今年整整四十年,在講台上講經講了卅三年,我學了七年就出來講經,卅三年沒有中斷過。過去曾經講過許多的大經大論,終於在一切經論裡面找到了這本《無量壽經》。我覺得《無量壽經》,無論從理論、事相上都講得非常圓滿、非常的透徹,而且經文不深又不長,非常適合於現代人修學。如果你接觸到,你去念它,你念了幾遍,一定是愈念愈歡喜。假如我們真正依照這部經典的理論,來修正我們從前對於宇宙人生許多錯誤的想法、錯誤的看法,用這個理論來修正。我們言語、造作有很多的過失、錯誤,依照這經典的教訓統統把它修正過來,我們這一生的受用無窮!這一點都不假。

  往年我講《華嚴》,《華嚴》有許多地方是很難講的,實在當年講《華嚴經》,對於那些經文了解得都不夠透徹。經上常常看到「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像這些經文我都含糊籠統把它帶過去。為什麼?我自己也不懂,只看古人的註解上怎麼講,念念就過去了,不好懂。這些年來漸漸有了體會,有了領會。一是什麼?一就是這部經,一切就是《大藏經》,這部經就是整部《大藏經》,一部《大藏經》就是這一部經,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點都不錯。這一部經是《大藏》的精華,是《大藏》的濃縮。如果把它縮得再簡單一點,這還太多,還可以縮得很簡單,縮成四個字「阿彌陀佛」,縮成一句;一句阿彌陀佛就是這本經,這本經就是一句阿彌陀佛,不可思議!我自己領悟到這一點,以後又看到古大德有個講法,我看了之後,把我所領悟的完全印證。

  隋唐時候有位高僧,曾經將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一切的法門做個比較。這一比較,大家公認《華嚴經》第一,確實在中國佛教,不管是哪一宗哪一派都承認《華嚴》是根本法輪,一切經都是《華嚴》眷屬,是《華嚴》的枝葉,所以《華嚴》是根本法輪。那麼《華嚴》跟《無量壽經》做個比較,則《無量壽經》第一,把《華嚴》比下去了。為什麼?因為《華嚴》到最後「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歸到《無量壽經》上去,《華嚴》歸到《無量壽》,那《無量壽》當然是第一。古人有這麼個比較。

  那《無量壽經》,我們再追究,《無量壽經》有四十八品,或者稱它四十八章也可以。四十八章哪一章第一?在我們一看,第六章第一,第六章是什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釋迦牟尼佛在這一部經裡面所講的,都沒有離開四十八願,全部的經文就是四十八願的講解,每一句都是根據四十八願講的。確實佛佛道同,如果釋迦牟尼佛哪一句經文不是根據四十八願來的,那就是釋迦牟尼佛造謠言。佛說法尚且如此,統統有根據,不是隨便說的,四十八願第一。第一經,在一切經論裡面,《無量壽經》是第一;《無量壽經》裡面,四十八願第六章是第一。

  四十八願有四十八條,哪一條第一?這古大德也說過,第十八願第一。十八願是什麼?「十念必生」;換句話說,就是一句阿彌陀佛。所以搞到最後,原來那個第一就是阿彌陀佛!這樣一層一層去找,把佛法的尖端,像山峰,最高的地方真的把它找到了,就是阿彌陀佛。這才真正理解《華嚴經》上講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就是阿彌陀佛。所以《華嚴.十地品》裡面,十地菩薩始終不離念佛,始是初地,終是等覺。

  我這樣一發現,才死心塌地念阿彌陀佛,才專講《無量壽經》,其他經我都不講,為什麼?我第一找到了。從前不曉得,我才講《華嚴》,我說《華嚴》是第一,《華嚴》講了十七年,太大了。實在講,我是從《華嚴經》裡面找到《無量壽經》。李老師當年把這個經本給了我,這是他老人家自己註解的本子,這個本子是他卅九年在台中法華寺講的,他把這個本子給我。給我,我還不知道這是第一經,還是非常嚮往《華嚴》、《法華》、《楞嚴》這些大經大論,有特別濃厚的興趣,都下了功夫,都曾經講過。特別是《楞嚴經》,《楞嚴經》至少講過七、八遍,講得很熟,最後這才發現,找到這個,所以得來相當不容易。

  這一次我們有四天八小時,要把這個法門簡單扼要的介紹給諸位同修。這部經不僅是淨宗第一經,聽我剛才的說法你就曉得,是整個佛法的第一經。不但是整個佛法第一經,你看到經文裡面十方佛讚,你就曉得這是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所說無量法門裡面的第一經,法界第一經!不僅是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所以,唐朝善導大師曾經說,「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彌陀本願海是什麼?就是這部《無量壽經》。《無量壽經》就是講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第六章是阿彌陀佛自己說的,其他的是釋迦牟尼佛詳細給我們說明的。善導大師所說這話的意思,不僅是釋迦牟尼佛一個人,十方三世所有一切諸佛如來,出現在世間為一切眾生講經說法,說什麼?就是說彌陀本願海;換句話說,就是講這個《無量壽經》。

  也許我們要問,佛當年講《無量壽經》就好了,何必要講這麼多?佛講《無量壽經》是正說,講那麼多是不得已而說,是無可奈何的而說。為什麼不得已,無可奈何?你不相信!你聽了不相信,你不能接受。就跟現在人一樣,你跟他講真的他不相信,講假的他相信;你勸他他不相信,騙他他相信。釋迦牟尼佛沒法子,只好騙了,只好說假的。所以,說一切經都是手段,不得已,騙你,說假的,慢慢誘導你認識真的,這是佛不得已的苦心。

  所以唐朝古德講,《華嚴》、《法華》,講這兩部圓教最大的經典,是經中之王,都是《無量壽經》的引導而已。這個意思說得很明顯,《華嚴》、《法華》佛是怎麼說的,是用這個方法來誘導你,誘導你入《無量壽經》。我聽這句話感觸特別深刻,為什麼?我就是這兩部經引導的,他說出來了,我還沒想到這個說法,古人先說出來。我確實是這兩部經引導我入《無量壽經》上來的。我學佛對淨土沒有什麼大興趣,也不很重視它,雖然老師苦口婆心勸我,我都不能完全相信;是這兩部大經的引導,才真正發現、真正明瞭。

  所以,認識的確不容易,這是緣分。有多少人,不要說多少人,經上講得很清楚,多少菩薩一生想找這個法門都找不著。當然他不是找《無量壽經》的法門,他要曉得《無量壽經》,那就找到了,還有什麼話說?想找一個快速成佛的法門,找不到;想找個穩穩當當當生成就的法門,找不到。哪裡曉得,這個法門就是淨土念佛往生不退成佛的法門?換句話說,法門就在眼前,他偏偏找不到!菩薩裡頭多,聲聞、緣覺就更不必說。我們現在有多少學佛人,擺在面前他還在找,找不到,怎麼找都找不到!要找一個即身成佛的法門找不到!他所找到的是假的,成不了;真正成得了的,他遇到了他不相信,當面錯過,這個損失就太大了。所以我們曉得,這個經不僅是淨宗第一經,實在是法界第一經,諸位要細讀,你就明瞭了。

  淨宗的修學決定一生成就,而且成就非常快速。只要你相信,只要你真正發願求生,沒有一個不成就的,我們從這部經典得到了保證。所以我常常在外面講經說,我決定往生!我今年三月在新加坡講經,很多同修問我:法師,你憑什麼說你決定往生?有幾個同修提出這個問題來問我,我說我已有保證書,他們都很吃驚:保證書?什麼是保證書?我就把這個告訴他們,這就是我的保證書,保證我往生!一點都不錯。保證書發給你了,你要不要?你肯不肯填名字上去,填上名字就往生了。發給你不接受,不肯把名字填上去,那還是沒分。

  所以在新加坡,有不少同學來皈依,我給他起的名字是「妙音居士」。妙音就在書裡頭,就在我們這書本上,所以名字都填進去了。因為經上講得很清楚,我們娑婆世界有「四萬億那由他眾生」,這是釋迦牟尼佛給我們授記,這批人善根成熟,將來統統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在西方極樂世界將來修行成就之後,到他方世界去作佛,同名「妙音如來」!現在我們是妙音居士,將來就是妙音如來。我們的名字填到保證書上去了,決定有分,哪有沒分的!愈念愈有信心,不但要念,要照做。

  也有人問,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有四土三輩九品,這品位高下怎麼來的?《十六觀經》裡有很多講法,我都沒有照那個講法,我就照《無量壽經》講。你把《無量壽經》裡面所說的這些教訓、條件統統做到了,你就上品上生。不能全部做到,可以做到百分之九十,打了九折,還有百分之十做不到,可以做到百分之九十,那就上品中生。百分之九十都做不到,可以做到百分之八十,那就上品下生。這樣往下遞減,減到下品下生,要做到百分之二十,百分之二十都做不到,就不保險,就靠不住往生了。但是百分之二十是剛剛到標準,往生的確還是不太可靠,最好能夠做到百分之五十,我們就可以講你決定往生。所以,這個經要照做。

  經文在一開端,就教給我們「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具足無量行願,安住一切功德法中」,一開端就有這幾句經文教給我們。這是要做的!不是念一念就行了,一定要遵守,一定要修學普賢大願,普賢大願就是十大願王。為什麼?因為這個法門是第一法門。我們在《華嚴經》上讀過,一切菩薩如果不修普賢行就不能圓成佛道。這個經上一開端就給我們講要修普賢行,所以它跟《華嚴》沒有兩樣。而且在表法當中,頭一位就是普賢菩薩,第二位是文殊師利菩薩,跟《華嚴經》上完全相同。

  普賢十願的確不容易修!為什麼?因為十願都是建立在清淨、平等、覺的基礎上,清淨平等覺就是本經的經題。你心不清淨、不平等、不覺,你這十願就沒法子修,所以普賢行是最難行的。譬如「禮敬諸佛」,這是第一願。諸佛是什麼?《華嚴》上講得很清楚,「一切眾生本來成佛」,這就是你禮敬的對象。一切眾生,動物是眾緣和合而生的,是眾生;植物也是眾緣和合而生的,它也是眾生;桌椅板凳也是眾緣和合而生的,它也是眾生。所以,這個佛包括一切人、一切物、一切事、一切現象,全部都包括。這個恭敬心是平等的、是清淨的;換句話說,要以對待佛菩薩那種虔誠恭敬心對一切人、對一切事、對一切物,那叫普賢行。如果心裡面有高下,有分別,這個人我恭敬,那個我瞧不起,那就不是普賢行,所以難!普賢行一定建立在「清淨、平等、覺」的基礎上。

  所以,普賢菩薩在法界是最被人尊敬的,就是心地清淨平等到了極處,一絲毫分別執著都沒有。說說容易,做起來是真難!於是我們就要想,像《楞嚴經》上講的初方便(最初方便),我們要找最初方便,也就是找我們現前下手的地方。要想在佛法上真正成就,實在講很不容易。古德教學生,要從「五德、六和」奠定基礎,內養五德,外修六和。所以你要曉得,佛法不是宗教,佛法確實是釋迦牟尼佛的教育,跟我們中國孔夫子的教育是相同的,他們在基本的觀念,教學的方針態度都是一致的。

  古德講的五德,就是取孔老夫子的。《論語》上夫子的學生們對於老師的批評,大家公認的,老師有五德,溫、良、恭、儉、讓。第一個是溫厚,溫和厚道;善良;恭慎,恭敬謹慎,小心謹慎;節儉;忍讓,要修這五德。所以從前出家人的身分在社會上會被社會大眾所尊敬,就是他內修五德,跟儒家的學者沒有兩樣;外修六和,超越一般讀書人。因為一般讀書人沒有「見和同解」,沒有這個,「戒和同修」有,見和同解不容易,這就比他高了。所以,要從五德、六和上真正去做功夫,這樣才能夠入佛門。至於出家,要求就更嚴格了。

  我在年初,在台灣有個同學常常來聽經的,她來找我,跟我說她想出家,到我圖書館來出家。我就告訴她,她是個女生,我說如果妳要找個對象結婚,是不是與這個對象有很深的了解?她說要。我說是不是還要有個一生當中共同生活的理想、生活努力的目標,是不是應該要有?如果沒有,將來兩個人一輩子生活會常常鬧彆扭,家庭會不美滿。她說是,這個是很重要。不是感情用事,感情用事的結婚,沒幾天就離婚了,彼此雙方都有損害,對社會也有不好的影響。對不對?她說對!

  好!你要出家,這個道場,我們道場有十六個人,你能跟十六個人都能相處嗎?你結婚才跟一個人相處,現在你要跟十六個人相處,比你那個家庭困難多了。你結婚只要了解一個人,你要加入我這個團體,你要了解十六個人,你要想跟他們相處,這比結婚還要難,還要不容易!我們道場有個共同的目標,我們對於《無量壽經》是專修專弘,我們完全照這部經典去做,妳有沒有發這個心?如果我們的理想、目標不能完全相同,將來住在一起就格格不入,就不會很歡喜,不會很愉快。所以我勸她要慎重,不能夠感情用事,絕對不是個簡單的事情。這樣她乖乖的回去了。所以一定要理性,不能感情用事,實在不容易。

  在家、出家都一樣,如果大家有個共同的理想、共同的目標,生活得會非常得愉快,會非常歡喜。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目的,同床異夢,那生活會很痛苦!這都是事前考慮不周到犯下錯誤。學佛的人頭腦是很冷靜的,面面都看得很清楚,都看得很仔細,這樣才能夠減少錯誤,才能夠真正達到離苦得樂這個目的。所以,自己修學要有方向,要有目標。那麼跟自己同修的,黃念祖居士常說「同修貴精不貴多」,也就是說一定要方向、目標相同,互相在一塊勉勵,這真正叫同參道友;如果方向、目標不相同,不能在一個道場共修。

  中國自古以來,道場都是佛教的專科大學,每個寺廟有它的學風,有它的道風,這叫「立宗旨,建法幢」,這是正法。現在這樣的道場已經見不到了,非常困難,現在台灣景美圖書館,勉強算是半個道場。雖然這部經專修專弘,經典是有了,依靠誰?方法有了,閒雜人太多;換句話說,不是個理想修學的環境。這是有障礙的,不是個純粹的道場,所以很難很難!禪,專門禪的道場,密,專門密的道場,像《華嚴》、《法華》都是各有各的道場,在過去,五台山專門學《華嚴》的,浙江天台山專門學《法華》的。所以每個寺院它的確有它的學風、有它的道風,道風是修行的方法、方式,學風是依據的經典,決定是相同的。這樣我們才能夠在短時期得到佛法的真實利益,能夠得定,能夠開慧;因戒得定,因定開慧,專就定,雜就沒有法子定。

  今天我們所看見許多的道場,實在講為佛教宣傳,宣傳佛教,讓一般人對佛教各宗各派有個概略的認識,都是這樣的性質,而不是個真正修學的道場。真正修學的道場是非常可貴,這是一切諸佛護念,龍天善神擁護,因為它能真正成就佛菩薩,能夠幫助我們修行證果。現在不一樣,沒有這個環境。實在講,在美國居住,比台灣在環境上來講確實是殊勝很多,真正想修行,這個地方環境好。你在家裡念佛,我們舉個例子,念佛,在家裡念《無量壽經》,念阿彌陀佛。你有個假期,星期六、星期天,一個星期可以休息兩天。在家裡把電話拔掉,外頭不與人應酬,就等於打兩天佛七一樣。非常的安靜,沒有人吵你。外國的規矩,要來看你先打電話,聯絡不上你,他就不來了;不像台灣,他不打電話就來了,這個無可奈何,他不通知就來了。此地的禮貌都是通知才來,你不接電話,通知不到就不來了,你就安心的念佛。所以,確實比台灣環境好。

  那麼難一點,就是聽經比較難一點,聽經不像那麼台灣多,那麼方便。可是現在錄音帶流通,這相當方便,我們能夠聽錄音帶,一部錄音帶不妨多聽幾遍。不要認為聽一遍,這我聽過了,決定不可以!聽的遍數愈多愈好。洛杉磯大概兩、三年沒去了,那邊的同修常常打電話來找我,今年大概不能不去了,今年一定要去。洛杉磯有位趙立本居士,趙居士他只專學兩部經,其他都不學,一個是《六祖壇經》,一個是《金剛經》。我前些年在洛杉磯住在他家裡,他告訴我,他已經把錄音帶反覆聽了二十六遍。我勸他,你繼續努力再聽一百遍。他很老實,這個人很難得,非常努力,大概這幾年一百遍恐怕聽完。我聽人家講,他常常到外面講兩部經,很多人讚歎,說他講得很好,就是在專,沒有別的。

  他告訴過我,其他經,《無量壽經》他都沒有聽過,他一生就聽這兩部經,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他問我可不可以?我說沒有問題,決定得生。我們《無量壽經》裡面有收集,修學大乘者,只要他真正迴向西方,將他所修的善根功德迴向西方求生淨土,決定得生。他心是清淨的,他不雜不亂,非常難得。所以不管是哪部經論,不管是哪個法門,秘訣就是專,真正專一,求生淨土,個個往生,這個要知道。

  所以,法門平等無有高下,不可以自讚毀他,「我這個法門如何好,別人都不如我」,門門第一,沒有第二的。要緊的就是專精,決定不能夠夾雜,念佛不能夾雜,參禪也不能夾雜,念咒也不能夾雜,讀經也不可以夾雜,原則是相同的,統統有成就。因此我們同學當中,也許有人平時念觀音菩薩念好多年了,現在叫你念阿彌陀佛,念幾聲不知不覺又念觀音菩薩去了。這怎麼辦?不要改,還是念觀世音菩薩,念觀音菩薩跟念阿彌陀佛一樣。念到功夫成片、事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決定往生。所以不必改,念經也是如此。有人問我,《金剛經》讀得很熟了,每天都讀《金剛經》,我現在要不要改《無量壽經》?不需要。你專心念《金剛經》,迴向往生淨土,決定得生。如果你現在還沒有專讀,我勸你最好念《無量壽經》。已經選擇了,用了幾年功夫了,不必換,懂得這個道理就好,一定要求生淨土。

  《無量壽經》可以常常念,對於這個裡面的理、事要通達、要明瞭,你信心才清淨,信心才堅固,你的願力才真實。不管修學哪個法門,密宗持咒也一樣,持咒也相同,就是念大悲咒都一樣,只要念到信心清淨,迴向往生統統可以得生。一定要記住!要緊就是專修。不必要知道的事情最好不要知道,為什麼?心清淨。不必要認識的人,最好也不要認識,古人常講,「知事多時煩惱多,識人多處是非多」,認識人多,是非就多,這些都會把我們的心搞亂了。像我們在美國就很好,為什麼?英文不認識,報紙不看,雜誌也沒有,電視、廣播都沒有。天天是好日,時時是好時,天下太平,什麼事也沒有。身心清淨,真的好用功!你在台灣所看、所聽是是非非,很不容易把心定下來。

  所以實在講,我很喜歡美國這個地方。尤其是達拉斯這個地方,「達拉斯佛教會」只有我們一家,沒有第二家。於人無爭,於世無求,比此地環境還要清淨。你們在這裡聽佛法聽很多,到達拉斯聽不到,什麼都聽不到,環境愈清淨愈好。修行人要能夠耐得了寂寞,你就會有成就;你要喜歡熱鬧,那只能修一點福報,這一生往生,實在講很靠不住。喜歡熱鬧的人不行,要喜歡清淨,這是同修們一定要記住。

  普賢大士之德,剛才講了十大願王,實在講,十大願王一句「阿彌陀佛」就統統都包括了。你只要有五德、六和的基礎,一句佛號真的圓圓滿滿含攝一切法。我這次在溫哥華講經講了一個月,把這部經講圓滿。在「世界佛教會」,馮公夏老居士主持的道場,馮會長跟我說,你每次講經,最後留十分鐘讓大家問問題。我說好!我講完之後向大家報告,馮會長有這個意思,讓我每天留十分鐘讓大家問問題。你們大家的問題,其實我統統知道。什麼問題?妄想、分別、執著,總不外乎這些!其實我也一句話統統都給你解答。什麼解答?「南無阿彌陀佛」。

  提出問題的人,一個是懷疑,懷疑他會提出問題;一個是妄想,聽得太多,看得太多,妄念紛飛。提出問題,還有執著,總而言之,都是不老實。老實人一天到晚這句佛號念都來不及,還有什麼問題好問?沒有時間問問題。凡是來問問題的人,都是不老實的,都是妄念很多的人,都是打妄想的人。我這一說之後,每天都沒有問題,這些人都老實了。他老實了,我也省事,很難得。諸位想想對不對?念佛要緊!

  老實念佛是從《大勢至菩薩圓通章》上來的,《圓通章》上雖然沒有這四個字,它有句話叫「淨念相繼」。「淨」是清淨,你有疑問就不清淨,有妄想也不清淨,有雜念也不清淨,必須把這些東西統統除掉,這才叫做淨,淨念!「相繼」就是不間斷,一句一句接著一句,不間斷。淨念相繼,能夠做到這四個字,說老實話,不要很長的時間,你能夠做到三個月到六個月,可以講往生就有把握了;你能夠繼續做個兩年、三年,你就自在往生。什麼叫自在往生?想走就走,想多住幾年就多住幾年。決定不礙事。而且本經上講的自在往生,什麼叫自在?我願意站著走就站著走,我願意坐著走就坐著走,這才叫做自在!

  我們中國古時候還有公案,從前老和尚講的,早年剛出家的時候聽的故事,人名都忘記了。有個法師在臨終的時候問大家,你們有沒有見過人坐著走的?說有!有沒有聽說有站著走的?有,聽說!他豎個跟斗,頭朝下,腳朝上。你們有沒有聽說這樣走的?大家說,沒有!他就走了。這叫自在往生。不但來去自由,想怎麼樣走就怎麼樣走,這都是《無量壽經》所說的。說實在話,人人都可以做得到!問題就是念佛的方法秘訣,「淨念相繼」,就這四個字,念佛的秘訣就這四個字,這四個字就是後人講的「老實念佛」。

  這個老實,究竟什麼才算老實,我們沒有標準。我已經很老實了!自以為很老實,搞錯了。還是「淨念相繼」好,淨念相繼這個標準比較嚴肅一點,老實很難,什麼樣程度才算老實,不太容易辨別,淨念好。覺明妙行菩薩在《西方確指》裡面所講的,講得很好,「不懷疑、不夾雜」。念佛最忌諱的就是夾雜,真正能做到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就是淨念相繼,就是真正的老實念佛。這是我們這一生要真正的覺悟。無量劫來搞六道輪迴,搞到今天,實在是很苦、很可憐,不容易遇到這麼樣一個機會。這個機會遇到了,你要是不能把握,錯過了,太可惜!你下一次再遇到,不曉得要經過多少生、多少劫,你才會再遇到,很不容易!所以遇到了,千萬不能夠輕易放過。

  世間所有一切都是假的,佛在這個經上勸我們,「假使供養恆沙聖,不如堅勇求正覺」。恆河沙數那麼多的諸佛菩薩你供養,那個福報就太大了!實在講不如你發真正的道心,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話是真的,一點都不假。諸位要把這個經細讀,好好的去參究,你就真正了解,佛給我們講的句句話是真實,一定自己這一生要成就。有許多同修,說老實話他不能成就就是被感情牽住了。我還有父母,還有妻子兒女,還有姊妹朋友,看到他們不念佛、不吃素我心裡好難過。難過怎麼樣,難過還是搞六道輪迴,不能解決問題!這就是感情用事。

  所以叫你從三皈依做起。頭一個,皈依佛,不能再感情用事,要理智。經上講得很清楚,你自己真的生到西方,只要一到西方極樂世界,你的天眼、天耳、宿命、他心神通的能力,幾乎就跟阿彌陀佛差不多,這還得了!所以你這一世的家親眷屬,你過去生中生生世世的家親眷屬,他在哪一道,現在在幹什麼,你看得清清楚楚,聽得明明白白,他心裡想什麼你都知道,這樣才真正幫得上忙。他只要哪一天動這個念頭,可以接受佛法了,你馬上就去給他說法,你就幫上忙了。你不往生西方世界,你感情再重也是無可奈何,他怎麼輪迴你也怎麼輪迴,一輪迴,到來世不認識了。他不認識,一轉世就不認識了,再遇到還是不認識。唯獨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事情才真正能解決。所以,理智能解決問題,感情不能解決問題,這是我們自己要真正覺悟,真正警覺到。

  今天鐘點到了,我想我們就講到此地。利用這個幾天,我把這部經的大意、重點,我沒有照經文順序,偶而引用幾句經文,使大家認識這部經,認識這個法門,認識佛教,不再迷信。這一生當中總得要有成就,才對得起自己,對得起諸佛菩薩苦口婆心的教誨我們。好,我們明天同樣時間再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