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無量壽經玄義  (第八集)  1989/11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02-014-0008

  請掀開講義第十二頁第四行,就是第三大段「一經宗趣」。這就是說明本經就是《無量壽經》的宗旨歸趣。第一條就是把這宗趣的定義給我們標識出來。

  【宗謂宗旨。又修行之要徑也。趣者。趣向。歸趣也。體是理。宗是行。是故依經宗旨。明其所為。識其所求。究其所至。名之為趣。】

  這可以說很簡單的把「宗趣」這兩個字的意義說得很明白、很清楚。前面是討論本經的體性,體性明瞭之後,一定要知道這部經的宗趣,就是修行的方法。前面是理論的依據,有了理論的依據,我們應該要怎樣做法。

  『修行』。這兩個字一定要把它認識清楚。修是修正,行是行為。行為裡面包括思想,所謂是身、語、意三業的行為。行為有了錯誤,把它修正過來叫做修行。從前面這幾次我們在一塊研究的,要是以本經教義為標準,可以說我們身語意三業的行為就有很多很多的錯誤,要依照佛在經上講的理論,一樁一樁的修正過來。完全沒有缺點,這個人就是佛;還有一些缺點,缺點不太多,這叫菩薩;如果缺點很多很多,那這叫凡夫。佛、菩薩、凡夫可以這樣子來區別。佛是我們世間法常講「完人」,一絲毫缺點都沒有,這是完人。

  這「修行」兩個字我們把它認識清楚,因此這個修行絕對不是在形式上。真正的修行是在起心動念。我們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接觸外面六種境界,色聲香味觸法,六根接觸外境,我們心動了,這心動就錯了,為什麼?前面我們念過「覺心不動」,動了是什麼?動了是迷,迷才會動!覺心不動。這些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修行綱領。只要我們自己動了心,自己就要知道我又迷了,我又錯了。怎麼辦?趕快把它修正過來,用什麼方法修正?本經教給我們的方法很好,「阿彌陀佛」。就是第一個念頭動了,動了心,第二個念頭換成阿彌陀佛,這句阿彌陀佛就把你動的那個心伏住,又恢復到平靜。

  尤其這句佛號功德不可思議,前面跟我們說過,這句阿彌陀佛就是我們自己的本覺理體,就是真如實相。如果依照天親菩薩《往生論》裡面所說的,那就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這句名號就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所以一般人念佛不曉得念佛號的好處,不知道這個意義,雖不知道,他要是認真去念也有功德。他心念到相當清淨的時候,這個境界自然現前,所以他一定是有成就的。這個宗旨就是修行的原則,修行的綱要。

  『趣』是『趣向』。我們依照這個方法來修,修的結果是什麼,『歸趣』就是結果。底下再給我們解釋體,前面這一章。本經的體性是講理,講理論。『宗』這是講行,講修行。『是故依經宗旨』。依照這部經典所指示我們的宗旨,也就是我們依照這個法門修行最高的指導綱領,或者說指導的原則,這就是宗旨。下面這三句話說得很好。『明其所為』。明是明瞭。所為就是所作,知道我現在在做什麼。『識其所求』。識是認識,也是明瞭的意思,知道我求的是什麼。『究其所至』。究還是明瞭。這是中國文字之美,三個字不一樣,意思是一樣的,意思是相同的,如果用三個相同的字,在文字上就不好看。所以三個不同的字,意思是一樣的。究其所至是目的,我知道我現在是在修什麼,我曉得我的願望是什麼(求就是願望),我也知道我將來達到目的是什麼,統統曉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叫趣。他把宗跟趣解釋得很清楚。底下這一條就把本經的宗趣、綱領指出來,然後再加以解釋,再說明。

  【本經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宗。】

  這就是修行的方法。

  【以圓生四土。逕登不退為趣。】

  這就是我們所求,我們的歸宿,我們想要達到的。這個宗與趣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共是四句話十六個字。下面就分開來解釋,先說宗就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第三「明宗」。

  【經云。三輩往生之人。莫不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因。】

  這是在本經上,經文明白的告訴我們,上輩、中輩、下輩,其他的因緣不相同,但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句經文是三輩統統都有。由此可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是非常重要的修行方法。這個經文上這樣說的,可以說已經是我們很好的依據。阿彌陀佛在四十八願裡面,也是明白的這樣告訴我們,那我們就根本一絲毫的懷疑都沒有了。

  【第十九願是發菩提心。第十八願是一向專念。】

  四十八願這十八願、十九願是大願的中心,最重要就是這兩願。

  【故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是彌陀本願之心髓。】

  『本願』就是四十八願。四十八願的中心,四十八願的精髓就是這個兩願。

  【全部大經之宗要。】

  這個『大經』就是《無量壽經》。整個這部《無量壽經》的宗旨、精要就是在這兩句話。

  【往生必修之正因。方便度生之慈航。】

  我們要想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那你就必定要修學。這個『必』是非常肯定的語氣,一定要這樣修法,不能夠不修的。下面這句是『方便度生之慈航』。前面這句是講我們自性,後頭一句是講我們要利益一切眾生,我們也要用這個法門來幫助其他的人。

  【本經所崇。全在於此。】

  『崇』是崇尚,推崇,就在這兩句經文。

  【修行要徑。唯斯捷要。】

  『捷』是快捷。『要』也就是最重要的。

  【故為本經之宗。】

  所以修行的方法在這個經裡面,可以說講得很明白、很清楚。現在這個問題就是發菩提心,什麼叫做菩提心?菩提心要怎麼個發法?這不能不知道,不知道你修淨土的綱領就抓不到。底下這段都是《往生論》上的話:

  【發心有二義。先須離三種與菩提門相違法。】

  這三種我們要離開,要能夠遠離,你的菩提心,發菩提心才沒有障礙。第一個:

  【依智慧門。不求自樂。遠離我心貪著自身故。】

  一切眾生菩提心所以發不出來,他第一個障礙就是這個障礙。為什麼?他貪圖『自身』,貪圖名聞利養,這是菩提心的第一大障礙!換句話說,這就是迷,這就不是覺悟。菩提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是覺悟。菩提翻作覺,菩提心就是覺心。前面我們讀過覺心不動,《圓覺經》上說的,心動了就不覺。你看起一念貪著,這個心就動了,就不覺了,就迷了,菩提心就沒有了。所以,這個文章我們看起來很容易,念過去好像很容易懂,自己想想很不容易做到。不但對於世間一切法不動,心不動,出世間法心也不能動。你心動,動就是不覺。譬如說我們今天,這在佛門裡很普遍的現象,這是諸位自己一定要知道,我們自己修學這個法門,我們很歡喜、很高興,看到別人修跟我們法門不一樣的,我們心裡看到就有點不舒服,甚至於不以為然,這是你心動了,心動就是不覺,菩提心沒有了,我們用什麼心在念佛?用迷惑顛倒的心在念佛,不是用覺心。

  所以我們在講席當中常常提示「清淨心,平等心,慈悲心」,你能夠與這三心相應,這是菩提心,這才對。不是說邪正是非不分,邪正是非是要分、是要清楚,但是決不能動心。不能看到正法我就歡喜,邪法我就討厭,這不可以。這個歡喜心、討厭的心都是煩惱。歡喜貪心,討厭是瞋恚心,都動了煩惱。如何在一切邪法、正法、順境、逆境裡面修清淨心,平等心,就在這個境界裡頭完全不動心,完全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個眾生修正法,好,修邪法也好。要這樣才行!為什麼說修邪法也好?他緣如此!換句話說,他業障。那個業障不消除怎麼辦?菩薩大慈大悲不像我們動感情,我們比不上菩薩,我們在境界裡動感情;菩薩在境界裡不動感情。無論是邪正,無論是善惡,他都心境平等,沒有一法不平等,為什麼?前面理上講過「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正法是個相,實實在在沒有高下,法門真的是平等,沒有高下。真如本性裡面,我們前講的理體裡頭,不但沒有善惡,沒有邪正,連迷悟都沒有。你看六祖大師在《壇經》裡講得多乾脆,佛法是不二法,二法就不是佛法。佛是什麼?覺。覺心不動!不動當然就是一法,一動心就是二法,二法就不是佛法。你說有迷、有覺,迷與覺是二法,二法就不是佛法;你說有邪、有正,邪正是二法,二法也不是佛法。所以他在現在的光孝寺,就是六祖剃度的地方,他在那裡遇到印宗。那個風吹幡,風動幡動。那個風幡堂已經沒有了,那個堂不在了,但是那個旗杆還在,掛那個旗杆的還在。我到那裡去看有兩隻旗杆,那個堂那邊現在都是瓦堆。

  印宗就問六祖,知道他從黃梅來的,是五祖的傳法弟子,就向他請教,五祖平常跟大家說法有沒有講禪定解脫?這是禪宗裡頭很重要的。六祖回答,可以說是完全沒有回答他這兩句話,他說:禪定、解脫是二法,佛法是不二法,二法就不是佛法。處處點醒印宗法師會歸自性,只要能守住這個清淨心,就是真正的佛法,真實的佛法。所以我們念佛人念到真正如法,不管什麼境界現前,「阿彌陀佛」,統統歸到這個。正法阿彌陀佛,邪法阿彌陀佛,沒有一法不歸到阿彌陀佛來的。阿彌陀佛是個大冶爐,所有一切法統統歸到這兒來,平等歸一了。他一切法統統會歸自性,心決定不隨外境所轉,我們自己才真正得受用,這個受用叫稱性。經上常講「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怎麼相應?這就相應,這就是覺,這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沒錯,就是這個。說真實智慧在哪裡?就是這個。『不求自樂』。自己得到真正的快樂。這個快樂是清淨心。清淨心是真樂,決不是求外面的榮華富貴,名聞利養,不是求這個。所以『遠離我心貪著』。不但於世間法不貪,於佛法也不貪著。

  《華嚴經》末後,「善財童子五十三參」,這五十三位善知識是我們修行人的好榜樣。這五十三個人,代表我們現實的社會,有出家的、有在家的。五十三位菩薩都是法身大士。五十三個裡面五個出家,其餘有四十八位是在家的。你看在家多,出家少。這些人裡面男女老少統統都有,而且是各行各業,他們所修學的是各種不同的法門,裡面還有外道的,我們今天講邪教,外道的。代表外道的有好幾個,像勝熱婆羅門、伐蘇蜜多女、甘露火王、遍行外道,有好幾個,在菩薩眼光當中一律平等,那是什麼?真正是一個好榜樣,做出來給我們看,沒有一個人心不清淨,他表的那個相—外道。外道,他心也清淨,這是真正值得我們尊敬,他修學他自己這個法門,他絕不毀謗其他的法門。在那裡我們看到外道,他不謗正法,修正法的人也不謗外道,他們可以和平共存,所以真正能夠導致天下太平,互相尊重。這了不起,這真正叫有道!這是第一條,我們應當要知道。

  學佛的人眼光要遠大,這一生的辛苦、勤苦是很短的時間。佛在經文裡面說得很清楚,就是一生勤苦也不過是須臾間爾!將來我們所得到的幸福真正是永恆的,所以這一生的勤苦值得。第二:

  【依慈悲門。拔一切眾生苦。遠離無安眾生心故。】

  前面一條純粹是對自己說的,人都有貪心,這一條是我們處事待人接物的原則。對自己來講要做到無貪,對一切大眾來說要慈悲。慈悲心很難發,這是個障礙。『無安眾生心』。也就是不肯幫助一切眾生得到身心安穩。自己不願意做,這個心要遠離。所以菩薩在在處處幫助一切眾生得到身心安穩,這就是『拔一切眾生苦』。第三:

  【依方便門。憐愍一切眾生心。遠離恭敬供養自身心故。】

  大經上佛告訴我們,菩薩要做一切眾生不請之友。現在一個人,他雖然是個很好的人,如果這個眾生對他禮貌欠周或者供養太少,他就不願意教,他就要走了,這個現象我們見過。甚至於還有出家的法師,在外面講經先談好價錢,我在這裡講一部經,你要對我有多少供養,這個事情是真有不是假的。供養少了,他就不講,他不願意來;甚至於供養少了,他心裡不高興,講經也打折扣,馬馬虎虎,敷衍了事,就這麼過去。這諸位要知道,他佛法再通達,經教再熟悉,所謂是講得天花亂墜,他的貪瞋痴慢沒有斷,煩惱沒斷;換句話說,他的菩提心發不起來。菩提心真正要是發出來,不但那個眾生沒有供養,對你沒有禮貌,你反而去恭敬他,反而去供養他,請他來聽佛法;不但我要法布施,我還要財布施。這是真的,這不是假的,菩薩發心確實是如此,這是人之所難。

  天親菩薩告訴我們,這種心要遠離。這是不必要人家恭敬供養。當然這是對於什麼?對於初學佛法的人,不知道佛法的好處,不曉得恭敬,不曉得供養。如果是懂得佛法的人,久學之人,那如果人家對你不恭敬、不供養;換句話說,他根本就不歡迎你來,那可以不要來,可以不必來。但是如果對一個初學的,他們完全不知道佛法,這決定不能見怪,不可以,我們要倒過頭來供養他。所以這裡頭有事有理,我們都要搞得清楚。這是方便門,要真正能夠憐憫一切眾生。

  【次須知三種順菩提門。】

  前面這三種是障礙菩提心的,叫我們要遠離;後面這三種是順菩提門的,我們要培養。實在講這三種就是前面三種反過來就是了,你能夠遠離就是的。所以第一個是無染清淨心,第二個是安清淨心,第三個是樂清淨心。這三種都用清淨,你才曉得清淨心是多麼重要;換句話說,我們念這一句阿彌陀佛修什麼?在現前上來講就是修清淨心。心淨則土淨,西方極樂世界是淨土,心不清淨不能往生,心清淨了沒有不往生的,誰也攔不住,為什麼?他感應道交,他自自然然感應。第一:

  【無染清淨心。不為自身求安樂故。菩提是無染清淨處。】

  可見得就是前面的第一條反過來,一個修道的人,無論在什麼時候,無論在什麼處所,他心都是清淨的,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他都不染著。《金剛經》上告訴我們,「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就是這個意思,於一切法不染著。這裡面最重要的就是決定『不為自身求安樂』。所以自身是隨遇而安,無論在哪個地方都自在、都歡喜。第二個是:

  【安清淨心。為拔一切眾生苦故。】

  『拔一切眾生苦』。諸位要曉得,自己本身是一個眾生,要先從拔自身苦做起,自己這個苦拔掉了,一切眾生的苦你才曉得怎樣能夠拔除。自身的苦不能拔除,你去幫助眾生,往往是叫那個眾生苦上再加苦,不但沒有幫助他拔苦,反而加了苦。這是『安清淨心』。第三種:

  【樂清淨心。欲令一切眾生得大菩提。生彼國土故。】

  這就是首先自己要發堅定的願心,願生西方淨土,先要自己願意去,然後才能幫助別人。幫助哪些人?我們一般講的緣分,要幫那個有緣之人。有緣人裡面還要幫助緣熟之人,他的緣熟了。緣熟的人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要聽了這個經,聽了這個法門決定信受;換句話說,他這一生一定往生,這是緣熟的。有緣,緣沒熟,這就是修其他一切大乘佛法的人,這是與佛有緣,與佛沒有緣他怎麼學佛?他不是學的這個方法,他學的另外的方法,這是有緣人,我們要幫助他。像黃念祖老居士,勸一切學密的人,勸他念《無量壽經》,念《彌陀經要解》,念《普賢菩薩行願品》,勸他念這三種經,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就幫助有緣之人。

  告訴他這個,他願不願意接受,那是他的事情,他要願意接受,來發心兼修,他也很可能往生。善導大師說:雜修之人,一萬人當中也差不多有四、五個可以往生。看看他是不是那一萬人當中的四、五個。如果他不肯修學這個法門,也給他阿賴耶識裡頭種了種子,種了善根,這個善根總有一天會成熟,為什麼?他與佛有緣,與阿彌陀佛有緣。這是給這些有緣的眾生,我們要幫助他。這是樂事,清淨心裡面幫助一切眾生念阿彌陀佛最快樂無比。為什麼?這是一切諸佛菩薩度生的本願,我跟佛同心,我跟佛同願,我跟佛同行,怎麼不快樂?當然快樂!

  第三種沒緣的、沒有善根的。沒有緣的,要不要幫助?要幫助,怎麼幫助法?用種種善巧方便使他眼睛看到阿彌陀佛,耳朵聽到阿彌陀佛,所謂一歷耳根,永為道種,給他種上種子。這是對於沒有緣的,沒有緣的給他下種子;有緣的接引他,誘導他;根熟的直接幫他往生,這才符合普度一切眾生。

  像這種方法,我們淨宗學會應該要開始做。怎麼做法?在報紙上登廣告。我們那一天講經那個廣告,那麼大的一塊多少錢?一百多塊,登一天?登三天是不是?我們就可以一個月登一次,一個月登三天,登什麼?就是「南無阿彌陀佛」大字,多少人看報紙一看到,他阿賴耶識裡頭就種下去了,這個種子就種下去了。或者是《無量壽經》裡面經文,那很容易懂的,我們現前馬上用得到的,摘錄幾句登在下面。上面南無阿彌陀佛,大字,底下《無量壽經》的經文或者是祖師的語錄,節一點點刊上去。一個月一次,一次可以登三天,我們就讓它登三天,一個月一次;以後錢多了一個月就兩次,我們半個月一次;將來財力再雄厚,我們一個禮拜登一次,這樣會度很多很多的人。將來再有方法,能夠把這個翻成英文,登在英文報紙上去,可以度一些外國人,讓外國人阿賴耶識裡也種下這個種子。現在登的是中文報紙,對象是中國人,能夠看得懂中文的;希望將來擴大能夠在美國最暢銷的大報紙,我們買它的廣告。這個效果非常非常之大,真是一歷眼根,永為道種。

  過去民國初年,呂碧城居士翻譯的淨土四經,他是翻成英文的。他不是整個翻的,他是摘錄翻的;就是經裡頭重要的、節要翻的,不是翻全經。像我們這樣一條、一條的寫出來,那很好,一次給他看一條,看一條,上面那種大字—「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大字。我覺得這個工作,我們一定要認真的去做。我們絕不宣揚自己,我們宣揚的是佛法,不宣揚自己。目的就是叫大家能對於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有個印象,這個印象在佛法裡講就是種子,幫助這些外國人,這個錢花得是很值得的。再看底下這一節。

  【元曉師云。發菩提心。是明正因。】

  『明』是說明。『發菩提心』是說明往生的正因。

  【又云發心有二。一隨事發心。如四弘誓願。二順理發心。信解諸法實相而發心者。】

  元曉是唐朝時候的人。他不是中國人,他是韓國人,當時在中國留學,非常有成就,以後回到韓國弘揚淨土宗。他有《無量壽經》的註解。『隨事發心』就是四弘誓願。四弘誓願第一個「眾生無邊誓願度」,一定要發這個心,諸位要曉得發這個心能不能做得到?都可以做得到,只是程度上的不同。譬如我剛才講的,我們在報紙上刊登南無阿彌陀佛的,這我們可以做得到的。如果我們再有能力,好像我們是租借一個道場,臨時租借一個場地,我們辦個幾天的講座,這是可以做得到的。如果再有力量,我們可以建一個道場,有個永久的道場來弘揚佛法,這也是可以做得到的。

  甚至於還有這個方法,咱們不要重視,不搞這個形式的道場。這都是將來我們淨宗學會要動腦筋做的,我做什麼?我搞廣播電台,我在廣播電台上買個時間,一個星期或者是二次,或者是三次,一次一小時,我們來講經。從廣播電台上講經,這我相信我們能做得到,因為費用不大。如果電視台,恐怕那個費用要多,我們目前力量還不能夠負擔。可是諸位要知道,如果在廣播電台做個相當長的時間,聽的人將來多了,真正有錢的人他知道這個事情,他要發心把錢送來,我們就可以在廣播電台上來做節目。這個效果都非常之大,把佛法送到人家家庭裡面去。

  廣播電台可以說普遍的,他沒有事情,在外面在開車的時候都能聽經,都能聽到念佛佛號的聲音。這我覺得比建一個道場還有意義。道場建了不能弘法,如果建的這個地區,別的人到這裡太遠了,不能來,反而效果不大。所以今天效果最大的,我覺得就是廣播電台是最好,這個效果很大,我們一定要走這個道路。像我們所講的這些東西,我們把它好好的整理,再把它好好的精簡,轉帶子的時候,囉嗦的東西我們就把它洗掉,湊成精簡的音帶就可以拿去廣播。東西不多沒有關係,譬如我們一樣東西能夠播個十次、八次,這是一個單元;這十次、八次播完了,我們從頭再來,重複的去播。為什麼?有許許多多不同的聽眾,這要知道。這是真正在弘法利生,我們什麼都不求,什麼也不需要。我們自己籌募一筆經費來做這個事情,這做得很有意義。

  我們今天看到建道場的人太多了,建道場幹什麼用?如果我有一千五百多萬,我決定不蓋一個寺廟。我會跟電視台訂一個合同,我跟你講多少年的經,我讓你每天給我廣播,把佛法送到每個人家裡面去。不必要你來聽,也不必要你拿紅包來供養,用不著,不必要,把佛法送到你家裡去。我覺得這比蓋一個大廟的效果太多太多,真正利益許許多多的眾生。所以我的做法跟他的做法不一樣。

  這是四弘誓願第一個,真正想怎樣去幫助眾生。度眾生,拿現代的話來說幫助他們,幫他破迷開悟,幫他離苦得樂。離苦要離究竟苦,究竟苦是什麼?生死輪迴!這要不脫離,那你幫他那點小忙,他今天沒得吃,請他吃一頓;沒得穿,送幾件衣服給他,這個東西不是永久辦法,這苦的根源沒斷。根源是六道輪迴,要能夠幫助他出離六道輪迴,要幫助他在一生當中真正證得不生不滅,這是真實的果報。只要我們存心,我們念念當中有這個心願,我們就會想出很多方法來幫助人。你看你們的車上,車上貼個阿彌陀佛,無形的就幫助很多人。你那個車一停,人家一看到「南無阿彌陀佛」,他念一句,他眼睛看一句,他阿賴耶識都種了種子。這些都是方法。

  四弘誓願第二條是斷煩惱,「煩惱無盡誓願斷」;第三條是「法門無量誓願學」;第四條是「佛道無上誓願成」。後面這三願都是為了第一願。我要度一切眾生,我自己有煩惱度不了眾生;我自己知道的法門不多,我也度不了眾生;我自己要不成佛道,我雖然能度眾生不能圓滿,為什麼?等覺菩薩我就度不了,我跟等覺菩薩同等地位你就度不了他,要成了佛才能度等覺菩薩,所有一切眾生都能夠得度。所以後三願是為第一願而發的。四弘誓願是以第一願為主要。簡單的講,斷煩惱就是德行,學法門就是學問,品學兼優,品學兼優才能夠服務社會,才能夠幫助一切眾生。成佛道是講品學達到最高處,沒有比它更上的。這是依事發心的。

  依理發心比以事還要圓滿,還要堅固。『順理發心』是『信解諸法實相』,這一句那個字眼就是實相兩個字。信解諸法容易,信解諸法實相不容易,能夠信解諸法實相的是什麼人?圓教初住以上的菩薩,這不是普通人。所以前面講隨事發心容易,一般人都能發這個心,真正明達實相而發心的不是普通人,真正覺悟的人,他當然不一樣;換句話說,他這三種清淨心都得到了。為什麼?因為清淨心就是實相。

  【元曉師等以發菩提心為正因。念佛為助行。】

  這是這些大德們,他們對於淨宗的修學看法是這樣的。

  【善導。靈芝。與日淨宗諸家則以持名為正行。發心為助行。】

  這就形成了兩派。這兩派所主張的恰恰相反,但是差異並不大,一個發菩提心,一個是念阿彌陀佛。哪一個是正?哪一個是助?就是正助他們的看法不相同,可是都沒有離開發菩提心念佛,都沒有離開。

  【蓮池大師和會之曰。】

  蓮池大師這個話在《彌陀經疏鈔》裡面。

  【還以持名為正行。復以持名為發菩提心。】

  蓮池大師這非常了不起的人,是淨土宗中興的大德。他把古人這兩種見解合而為一,正助都是持名,持名就是發菩提心。這個意思跟後來蕅益大師所講的完全相同。蕅益大師講發菩提心,他在《彌陀經要解》裡面說的,真正發願求生淨土,這個心就是無上菩提心。那我們念阿彌陀佛為什麼?就是為了求生西方淨土,所以你真正念佛求生西方淨土,這個「無上菩提心」就在其中。所以是『正行』,也是發菩提心。蕅益大師跟蓮池大師的說法完全相同。

  【徹悟禪師云。】

  『徹悟』雖然是禪宗的大德,他到晚年專修淨土,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禪宗的一位大德,他有《語錄》流傳後世。《語錄》裡面多半都是勸人念佛的,他有句話說:

  【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

  這幾句話也是在語錄上的,《徹悟禪師語錄》。與本經的宗旨完全相符合,就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我們再看第十四頁,這個地方引用到蕅益大師的話:

  【蕅益大師云。信願持名為一經要旨。】

  這是《彌陀經要解》上的話,此地講『一經』就是指的《阿彌陀經》。

  【信願為慧行。持名為行行。】

  他講得很明白,你能夠相信,你能夠發願,這是真實智慧。如果沒有真實的智慧,你不可能相信,你也不可能真正的發願。因為你能夠真正的信願,你跟文殊、普賢沒有兩樣。所以我們如果也要具足這樣的信願,與這些大菩薩實在說沒有兩樣。諸位細細去想想,應該能夠體會。所以這的確是大智慧,因為有很多人誤會,認為念這一句佛號沒有什麼了不起,充其量有定而已,不承認淨土宗有智慧。很多人誤會,他不了解。因為淨土宗講一心不亂,念到心清淨有一點定而已,決定沒有智慧,教下研究這些經論他有智慧。殊不知他那個智慧說個不客氣的話,世智辯聰而已,不是真實智慧,真實智慧在信願。

  所以無論是哪一宗,哪一派的這些大德,他真正有成就最後都回歸淨土。像馬鳴、龍樹、永明延壽禪師、智者大師,前面提的徹悟禪師,這些人沒智慧嗎?沒有智慧他就不會念佛求生淨土。所以念佛求生淨土,可以說是世出世間第一等智慧的人,沒有第一智慧不可能相信這個法門。尤其經上一再跟我們說,這個法門難信之法,沒智慧怎麼能相信?《彌陀經》上尤其講得清楚「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善根就是智慧。要有大善根、大福德、大因緣,這一生當中才能夠不退成佛。

  【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

  這兩句話非常非常重要,這是蕅益大師的名言。能不能往生就決定在信願,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品位高下,就決定在持名。你看人家持名沒有說「全由持名之多寡」,不是這樣說法的,是在『持名之深淺』,持名不在多少,在功夫的深淺。功夫深的是什麼?我前面跟大家講過,所有一切法只要你六根一接觸就融到阿彌陀佛裡頭去,這個功夫深;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你的心都平等了,心達到平等清淨,這個功夫深。心雖然有一點點清淨,但是還不能完全平等,這個功夫就淺。心清淨未必平等,心平等必定清淨。由此可知,這個平等很重要。

  萬法平等,為什麼說萬法平等?因為一切法都是自性變現出來的,沒有離開自性。就好像我們作夢一樣,夢中所有一切境界,都是自心變現的,決不會外頭有個人跑到你夢裡頭去的,沒有的。你作夢,夢到別人,那是你自己心裡變現的,絕對不是那個人跑到你夢裡面去的,沒有這回事情,你要明白這個道理,是你自心變現的。

  佛告訴我們盡虛空遍法界,無量無邊諸佛剎土一切眾生,都是我們真如本性所現之物。《華嚴》講的「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沒有離開自性。正法是自性,邪法還是自性;佛菩薩是自性,餓鬼、地獄、畜生還是自性;一性無二性,不但一切有情眾生是自性變現出來的,無情的物質也沒有離開自性。所以你看《華嚴》到最後,真是講到平等。他講參訪善知識,到最後講什麼?桌子善知識,板凳善知識(大概那時候沒有椅子,所以板凳善知識),香爐善知識,蠟台善知識,這才真正說明《華嚴經》上講的「情與無情,同圓種智」,統統是自性變現之物。所以你從它體上去看,平等的,體都是自性。從相上看,不平等,體上看平等。

  賢首大師舉個例子說,「以金作器,器器皆金」,你不要看那個樣子,你看樣子不平等,有的是鏈條,有的是鐲子,有的是戒指,有的是杯子,有的是瓶、碗,種種樣子不一樣,不平等;你看它的質料全是黃金,平等的,除了金之外沒有第二樣東西。這是拿金比作自性。所以看萬法平等,從哪裡看?從性上看。性體上決定平等,性體上沒有迷悟,性體上沒有善惡,性體上一法不可得,這叫明心見性。所以真正見了性的人心清淨平等,真正是大慈大悲,因為他的慈悲沒有條件的。稱性的慈悲叫大慈大悲,它與性相應了。我們這一句佛號要跟性相應,也就是這一句佛號決定平等,跟法性完全一樣;也就是這一句佛號是從真如本性裡面流出來的。因此一切境界一切現相,一遇到這一句佛號都融到心裡去、都平等了。這是真實受用,這個念佛功夫深。念佛聽到那個不念佛的人就討厭他的人,那很淺,那功夫很淺薄。所以這是講『品位高下』,就是三輩九品全由持名之深淺。

  【故慧行為先導。行行為正修。如目足並運也。】

  信願好像前面領導我們,指路的。持名是正行,持名是開步走,這樣才能走得到。信願好像眼睛,持名念佛好像兩條腿。眼睛看的方向沒錯,兩條腿就會走去、會走到。

  【又曰。】

  這是蕅益大師說的。

  【深信發願。即無上菩提。】

  這句話也是了不起的名言,蕅益大師前面兩句話就是「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這是古人沒說過的。印光大師對於他這幾句話批評,完全是阿彌陀佛的意思,被蕅益大師說出來了。『深信發願』就是『無上菩提心』。

  【合此信願。的為淨土指南。】

  的的確確是西方淨土的指南,你只要依這個去做,決定往生。

  【由此而執持名號。乃為正行。大本亦以發菩提願為要。正與此同。】

  『大本』是《無量壽經》,所以《無量壽經》跟《阿彌陀經》稱為大本、小本,經文有多寡不同,義理境界沒有差別。《無量壽經》因為文字多說得詳細,《彌陀經》文字少說得簡單。這兩本經是同部,所以稱為大本、小本。

  【故今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大本之宗。正是遵奉蓮池諸祖之垂教也。】

  特別是蓮池大師跟蕅益大師他們的教誡,的確是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底下一條是《觀無量壽經》上,佛也給我們講菩提心。這在佛教界裡頭引用的非常的廣泛。

  【觀經云。若有眾生。願生彼國。發三種心。即便往生。】

  這經文上說的,這三種心就列在下面,第一個是:

  【至誠心。】

  第二個是:

  【深心。】

  第三是:

  【迴向發願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

  『至誠』。先說什麼叫做誠?我們一般人都講我這個心很誠。是不是我們觀念上這種誠?跟諸位說不是的。曾國藩對這個「誠」字下了個定義,這個定義可以在佛經上做個註解。他把這個誠下的定義是說「一念不生謂之誠」,心裡有一個念頭就不誠,可見得誠就是真心。心裡有個念,有念就是妄念,就不是真心。何況這上面還加了個「至」,至是到了極處。我們這個心裡一天到晚起念頭,這個心怎麼叫誠心?這是妄心,誠心是真心。

  我們在《了凡四訓》,古人註解裡頭有註的,因為他裡面講畫符,講符咒,註解裡頭就提到,以至誠心畫的這個符咒就靈,不誠畫的這個符咒就不靈。所以這個符咒平常要練,練得很熟,畫的時候他這是一時的誠心。譬如說他的一道符畫下來,幾秒鐘他就畫下來,他這幾秒鐘當中他一念不生,他整個精神聚集在這裡,他這一點下去,一道符畫成了,沒有一個雜念,一念不生這個符靈,沒有別的訣竅。你要學符咒把這個祕訣學到,你畫這個符,保險一定很靈;你這一道符畫的時候,裡面打了個妄想,這符就不靈。

  畫符如此,念咒也是如此,所以咒愈長愈不靈。譬如楞嚴咒,楞嚴咒很長,你從頭到尾念下來,裡頭不曉得打多少個妄想,所以楞嚴咒不靈。如果楞嚴咒從頭到尾一個妄想都沒有,至誠心念下來,這個咒的力量大!力量大是你那個一心不亂,真誠心的時間相續很久,所以它力量大,就這麼個道理。我們做不到這個功夫,所以念那個長的咒就不靈,不如念短的咒。念短咒的時候,聚精會神一念不生,你念念看。所以古人講念經不如念咒,經比咒長,念咒不如念佛,一句阿彌陀佛六個字這容易。叫我在一句佛號裡頭,一個妄念沒有,這一句佛號靈。你用至誠心去念!我們是長久的至誠心我們做不到,但是很短暫的可以做得到,道理就在此地。

  一定要學著一念不生,一個妄念不生。他是大乘經上講的第一義諦,他沒有妄念,他也不是無念。譬如我們念個咒,那個咒念得清清楚楚,沒有念錯,沒有念掉了,沒有念顛倒了,這不是無念,也不是有念,因為你沒有妄念。所以是有念無念兩邊都離開,這是中道,這是真性的顯露。諸位要明白這個道理。我們用念佛的方法來訓練我們的至誠心,這個至誠心就是平等心,心不平等就不誠,平等心是真誠,我們用真誠的心處事待人接物,用真誠,就對於一切人、一切事不要分別執著計較,不要。他對我分別執著計較是他的,我不跟他計較。我要在這個境界裡修至誠心,修平等心,修清淨心。

  『深心』,簡單講就是清淨心。『迴向發願心』。迴向是把自己所修的一切功德迴向給一切眾生,我有福,我這個福自己不享,給一切眾生大家去共享,這是迴向。迴向法界,迴向一切眾生,這就對了。發願,就是發願求生淨土,發願幫助一切眾生求生淨土,要發這個願,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人能夠具足這三心,一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為什麼?因為跟阿彌陀佛同心同願,跟阿彌陀佛志同道合,自然就相應,這是《觀經》上跟我們說的。第七小段說:

  【菩提心義云。】

  這是一本書。

  【此菩提之心。成佛之本。大事因緣莫過於此。】

  這些都是特別強調修學大乘對於菩提心的重要。

  【菩提心論云。此菩提心。能包藏一切諸佛功德法故。若修證出現。則為一切導師。】

  你要是真正修學,菩提心現前,所謂現前什麼?就是你能夠應用在生活上,能夠應用在處事待人接物上,這就叫現前,就叫『出現』。菩提心是每個人本來有的,是你的真心。我們講迷,迷什麼?迷了自己的菩提心。心本來是覺悟的,本來是不動的,現在在一切境界裡起心動念,這就是不覺,是迷。馬鳴菩薩《起信論》上跟我們說得很好「本覺本有,不覺本無」。迷本來沒有的,我們這個心起心動念,動的心本來沒有,本來有的是什麼?本來有的是不動的真心,覺心不動,那真心,本來有的。所以他後頭接著說,本來有的決定可以證得,本來無的決定可以斷除。這就講的妄心決定可以斷得了,真心決定可以證得。所以這個菩提心『包藏一切諸佛功德法』,因為一切諸佛功德法都是真心裡面顯露出來的。所以只要你菩提心現前,一切諸佛的功德法你統統具足。所以『則為一切導師』,這是佛稱為人天師,佛稱為導師,就是這個道理。你就有能力引導一切眾生。

  【若歸本則是密嚴土。不起於座。能成一切佛事。】

  『密嚴土』是密宗裡頭說的,也就是大日如來的剎土。古來祖師大德告訴我們,淨土法門不但是淨、禪不二,淨、密也是不二的。大日如來就是阿彌陀佛,所以密宗的祖師金剛薩埵菩薩,金剛首菩薩。密宗是金剛薩埵傳下來的,金剛薩埵就是普賢菩薩的化身,華嚴會上他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他是普賢菩薩化身。黃老居士註解裡面引經據典講得很清楚,普賢菩薩。所以說『不起於座,能成一切佛事』。性德自然流露,所以諸位要曉得,你這一句佛號要念到稱性,這功夫才深。這一句佛號是包括所有一切法門,蕅益大師所講的我們就真正能體會,真正能夠相信了。

  【又讚菩提心曰。若人求佛慧。通達菩提心。父母所生身。速證大覺位。】

  由此可知,菩提心如果真正一發,他就成佛了,這是即身成佛。『父母所生身』是我們肉身,肉身菩薩。在我們中國所代表的惠能大師,惠能大師真正是肉身菩薩。你看《壇經》裡面,他自己確確實實是明心見性,是證得清淨平等。你看他應用在生活上,《壇經》上記載的,處事待人接物非常謙卑而尊敬別人。當時在這個寺廟裡面,你看他稱那些行者,行者是什麼?是帶髮還沒有剃度的,在寺廟裡面發心要剃度還沒有剃度;換句話說是學習,年歲都很輕,像小沙彌一樣的,還不算是沙彌,六祖對於這樣的人看到都合掌尊稱為上人,你就曉得他對人多謙虛、多客氣。決沒有一絲毫自大,沒有這種態度。沒有傲慢,沒有自大,謙恭有禮。別人瞧不起他,他尊重別人,這在《壇經》上諸位看到的,這是我們要學習的。

  如果我們對人態度傲慢,有點輕視別人,我們錯了,所以學佛在哪裡?就在這些地方上學。我們的至誠心、清淨心、平等心,從哪裡學?就在這地方學。能夠在一切法裡頭極不平裡面我們學平等,我們把它看平了,真正平等了,這是受用,這是念佛功夫得力。一切法都歸到這一清淨句,這一清淨句就是南無阿彌陀佛,這就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希望我們要認真的記取,所以這是講的在這一生當中就能夠圓滿成就。

  【華嚴經云。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故發心之要。不可言喻。】

  『不可言喻』,沒有法子比較,沒有法子比喻。『發心』太重要了,發菩提心,這是《華嚴經》上說的,如果我們喪失了菩提心,修一切善法統統是魔業,為什麼?不能證正果。《華嚴經》把聲聞、緣覺(就是阿羅漢、辟支佛)都看作魔,為什麼?沒見性。《華嚴經》最低的標準是明心見性,是要破一品無明,證一分真性是他最低標準。所以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的標準是圓教初住菩薩,這個標準就是《金剛經》的標準,《大乘起信論》的標準。

  《金剛經》上破四相,「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金剛經》的標準很高,跟《華嚴經》的標準是一樣高的。不但有四相不是菩薩,有這四種見解都不是的,《金剛經》後半部「若菩薩有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菩薩」,說得更深入、更圓滿,你有這個意念就不是菩薩,就不是真正的菩薩。為什麼?心不平,不平等,不清淨,所以連這個意念都沒有,這個心真正平等了。所以他要求的是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無壽者相。不但是四相破除,還無我見、無人見、無眾生見、無壽者見,四見,四種意念都沒有了,這才承認這是個真正的菩薩,也就是圓教初住以上的菩薩。為什麼?他真的有菩提心。有這四種意念,分別執著這個意念,菩提心就沒有了。菩提心剛才講至誠心,他心不誠。

  我們用這一個方法就是一句阿彌陀佛修至誠心,修深心,修迴向發願心,用一句佛號修這個心。發心念這個佛號,再用這一句佛號修菩提心。所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互為因果。一向專念是因,發菩提心是果;發菩提心是因,一向專念是果,互為因果,相輔相成,這樣就對了。所以古人前面那個講法都有道理,蕅益大師融會成一個,那融會的太妙了,融會的太圓滿了。我們今天講到此地,因為底下講「一向專念」,這是一個段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