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無量壽經  (第十三集)  1992/6  美國聖荷西迪安那大學  檔名:02-012-0013

  請掀開講義第二十五頁,看第六條:

  【行人若能於此無上甚深微妙之法,能稍生信解,其人必是上根。如來從真實慧中,開演此法門者,欲惠眾生真實之利也,故此法門必方便究竟,普被三根,普令現在、當來,一切凡、愚、濁惡眾生,悉登彼岸。】

  我們上一次講到此地。這個地方特別要強調的是希望我們能夠真正認識這一個法門的殊勝。它殊勝在什麼地方?底下一節就說到了。

  【大願之核心乃第十八願。】

  四十八願的第十八願是佛度眾生真實、殊勝、奇特的方法。

  【然十念必生之究竟方便,實由於彌陀究竟成就之最極方便處。正是本經中如來定慧究暢無極處。今人焉能因此法之易行而鄙視之,而輕此法門乎。】

  末後兩句是感慨的話,確確實實如此。因為這個法門容易,任何人都能夠修學,不須要具備什麼條件,因此許多人對這個法門看輕了,不肯接受,不能相信,這是莫大的損失。這樣殊勝方便的法門,實在是阿彌陀佛累劫修學成就的心得,開出這麼一個奇特的法門。十方一切諸佛,因彌陀法門的殊勝,所以將一切眾生全部都介紹到西方極樂世界,這是我們在大乘經典裡面處處都能夠看到的。黃念老說這正是本經當中,世尊所說的「如來定慧究暢無極」,這兩句是讚歎阿彌陀佛的,讚歎的絕不過分,讚歎到恰如其分。為什麼法門殊勝,這裡為我們說出來了。我們翻過來看第二十六頁:

  【疏鈔云:但持佛名,必生彼國,則或高或下,或聖或凡;乃至或信或疑,或讚或毀,知有彼佛,便成善根,多劫多生,俱蒙解脫。】

  這是蓮池大師在《彌陀經疏鈔》裡面給我們開示的。

  【至於當世,何人當機。】

  這是我們最需要知道的,在現在,什麼樣的人是這一個法門當機者。這個當機者,就是最適合修學這個法門的。

  【則不論男女老少,富貴貧賤,上智下愚,久修初習。】

  「久修」,就是我們講老修行;「初習」,就是剛剛開始學佛的。

  【宿根利鈍。】

  根利的人聰明,根鈍的人比較遲鈍。

  【善惡差別。只要於此法門,能生實信,因信發願,從願起行,發菩提心,一向專念。】

  這幾句話非常非常重要;換言之,只要具備這個條件,沒有一個不成就的。這就是小本經上講的「信願行」三個條件。這個地方特別要注意這個「信」,這是真正的相信,不能有一絲毫懷疑。如果還懷疑阿彌陀佛功德大概不是究竟圓滿,還要念念其他的經論,還要念念其他佛菩薩名號來幫助,這個都是信心不堅固、信心不真實才會有這種現象。如果真正相信了,知道這一句彌陀名號就包含所有一切佛菩薩的名號,念這一個名號統統都念到了,何必還要累贅!念這一部經等於念一切經,大經上常講「一切即一,一即一切」。「一」是什麼?一經,就是《無量壽經》;一佛,就是阿彌陀佛。你能這樣念,統統都念到了,一個都沒有漏掉,這才是究竟圓滿方便。所以「因信」,願是建立在堅定信心的基礎上。因為願,我們才肯念,我們才肯行。「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才能真正做到。

  這兩句話含義無盡的深廣。「發菩提心」,菩提是覺悟,發菩提心是發起真正覺悟之心。真正覺悟之心裡面,包括了幾樁事情:第一個,覺悟到這個世間真苦。你要不曉得這個世間苦,你就不願意離開這個世間;不願意離開這個世間,就沒有辦法到極樂世界去。所以,首先要覺悟這個世間是真苦,六道輪迴就更苦、更可怕。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唯有念佛求生西方淨土,這是你自己覺悟。我們非常非常幸運,無始劫以來找不到一條生路,這一生碰到了,這個實在是大幸運,這是值得慶幸的。

  可是我們再看看周圍的這些人,我們的家親眷屬、鄰里鄉黨,再擴大看到我們這個世界上的這些人,他們還不知道,那多可惜!所以必須在自己修學之中,要盡心盡力的幫助這些人,使這一些人也能夠認識這一個法門,也能夠修學這一個法門,讓這一些苦難的眾生,我們同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菩提心才圓滿。只顧自己,不顧別人,這個菩提心不圓滿,所以這一點我們要明瞭。

  「一向專念」,不但自己要念佛,念佛的名號、念佛的功德、念佛的修因證果、念佛的心願,我們讀經,這些統統都念到了,都在經典裡面。除這個之外,還要常常念許許多多眾生還沒有聽到這個法門的,我們要把這個事情掛在心上,隨時隨地以種種善巧方便幫助他們,讓他們都能夠見到阿彌陀佛,都能夠聽到阿彌陀佛的佛號,都有緣見到《無量壽經》這個經本。無論他信與不信。信,這個緣分幫助他成就了;不信,也在他阿賴耶識裡種下了金剛種子,今生不能得度,總有一天他再遇到緣,這個種子起現行,那就成功了。正如同我們自己一樣,我們在無始劫之前,阿賴耶識種下這個種子;如果沒有種子,今天縱然有緣,但是沒有因,有緣沒有用處的。換句話說,我們是全心全力幫助別人,成就他、幫助他種下金剛種子。這個叫「一向專念」。換句話說,念念求往生,念念幫助眾生,這個也是幫助諸佛接引眾生,幫助一切眾生認識《無量壽經》,認識阿彌陀佛。

  【如是之人,正是當機。】

  果然能夠這樣存心,這樣去做的,換句話說,沒有不往生,決定往生。比自己專念,不顧別人,可靠的多了,這個功德力量是不可思議的。

  到這個地方,這一段介紹的是這一部經適合於哪些人修學,我們明瞭了,當然自己也感到非常歡喜,我們自己確確實實是這個經典法門的當機者。

  第六大段是介紹「藏教所攝」。這個在佛門裡一般講叫判教,也就是為我們說明,這一部經典在整個佛法教學過程當中,它這個課程是安排在哪一個階段。因為佛說法在鹿野苑,從度五比丘開始講小乘教,相當於佛教的小學,這個時間也相當之長。第二個階段,佛給我們講方等,等於是中學。第三個階段,佛給我們講般若,相當於大學,般若時間講得最長,總共講了二十二年。我們知道佛說法四十九年,般若講了二十二年,可見得般若確確實實在教學裡面,它是中心,它是一個重點。般若之後,佛給我們講《法華經》,《法華》講了八年,佛就入滅了。佛在入滅前一天講《大涅槃經》,所以《涅槃經》是一日一夜所說的。這是四個階段,像小學、中學、大學、研究所。那麼它是擺在哪一個階段裡,這個課程在哪個階段裡。

  【凡體究經典。】

  這是專門對於研究經典人來說的。如果像我們專修淨土,這一樁事情知道、不知道,實在講沒有太大關係。如果研究教理的話,那就不能不知道。

  【宜先知此經屬於何藏?說在何時?判屬何教?知此,則有助於理解全經。】

  下面我們一段一段來看。

  【經典能包含蘊積文義,故名為藏。有二:一、三藏:1契經。2律。3論。】

  這個「藏」,也就是收藏的意思;像倉庫,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分類。佛講的東西很多,我們把它歸納分類,這樣子要是找也就方便了。所以佛的經典總分為三大類,叫做『三藏』。這個三大類,第一類就是經藏,第二類是律藏,是戒律,第三類叫論藏,「經、律、論」三藏。

  在三藏裡面,本經是屬於哪一類?清朝在乾隆年間,編了一個《四庫全書》,《四庫全書》的構想就是從佛法三藏來的。因為佛教這個分的很方便,所以當時將中國自古以來的典籍,乾隆年間做一次總的整理,就分為四大類:經、史、子、集,稱為四庫。這個庫跟藏的意思是很接近的,很相通的。

  佛教這個藏,有三藏、有二藏之說。三藏,就剛才講的『契經』。經,上面加上一個「契」,區別跟我們中國對於聖人所說的,我們也尊稱之為經,像孔子所說的,儒家有《十三經》,道家也有《南華經》,《南華經》是莊子的,《道德經》是老子的,都尊稱之為經。佛所說的,我們講契經,區別跟中國這個儒家、道家所說的不相同。

  契是什麼意思?上契諸佛所證之理。換句話說,這是一切諸佛統統見到的,統統證得的,這決定是真實,決定不是假的;下契眾生可度之機。就是上決定不違背真理,下要能夠適合於現前大眾的根機;換句話說要適合於大眾的程度。你說得太深了,大家聽了不能接受,那你是白說了;說得太淺,他根本不屑聽。這都沒有辦法叫眾生得到真實的利益,所以一定要適合於眾生的程度,這稱之為契經。第二是『戒律』,第三是『論藏』。

  【本經屬經藏。】

  在三藏裡面,它是分在經藏這一類。經藏,主要是講定學。「戒定慧」三學,它主要講定學。你看看小本《阿彌陀經》主張「一心不亂」,那就是定。我們這個經裡面,雖然沒有講一心不亂,也講到「一向專念」,一向專念就是修定的一種方法。

  第二是戒律。戒律,總而言之,就是我們現在人所說的生活規範。佛給我們說了許許多多,但是生活方式每一個時代不相同,每一個地區也不相同,每一個國家地區、民族、風土人情都不一樣,因此佛在這一部分就講得很多了。所說的有很瑣碎的條文,像諸位現在有的時候能看到的,出家的比丘戒、比丘尼戒許許多多的條文,都是佛在世,當時的那一些生活習慣當中,必須要注意遵守的威儀。但是現在都不適用了,換句話說,完全用不上了,這是我們必須要知道的。

  為什麼?佛在世的那個時候,跟我們現在穿的衣服不一樣,在穿著上所有那些規矩統統用不上了。飲食不一樣,佛在世是托缽,印度人吃飯是用手抓的,我們用筷子,那不相同了。所以「衣食住行」裡面所講的這些細節,統統用不上。但是我們讀這一些戒律書,會懷念佛當年在世教化眾生,無微不至,這叫苦口婆心,使我們能夠紀念他。我們要學的,是要學戒律的精神,如何把戒律的精神應用在現在的生活上,這個學習就對了。所以佛法要活著學,不能學死東西,學死東西就錯了。

  佛教傳到中國是佛滅度之後一千年,在後漢時候到中國來的。從印度到中國,印度的風土人情、風俗習慣都跟我們中國完全不相同,印度這些高僧到達了中國,完全將佛陀的教義跟中國的固有文化、現前的生活狀況融合在一起,所以這個佛法立刻就被中國人接受了,能在中國發揚光大。如果他要是把印度那一套東西,呆呆板板的搬到中國來,我們中國人一定不能接受。

  我舉幾個明顯的例子。佛教在印度是三衣一缽,托缽乞食的制度,到中國來之後完全廢棄了。穿中國的衣服,穿海青,大袖子。海青是中國衣服,不是印度的。你們看現在的泰國,小乘國家,披著黃色的袈裟,那是印度的服裝。在我們中國穿海青,這個大袖子海青是漢朝的服裝,讀書人穿的。這個大袖子是禮服,不做粗事的。通常的工作服,像我們這個長衫,這是工作服,短袖子做事情方便,當中繫一個腰帶,做事情方便。海青是文人、念書人穿的。但是中國服裝這個領子上都繡的有花紋,如果作官,這個繡的花紋代表階級,代表他的身分;出家人這個海青什麼花紋都沒有,素的,完全沒有花紋。所以服裝是中國式的,立刻就本土化、現代化了,不是印度這個服裝。

  在行禮的時候,或者是大的集會當中,袈裟就變成一種形式了,是一個紀念,將袈裟披在海青的外面,我們現在叫「披衣」。本來印度這個衣是很大圍到身體的,我們現在不須要了,把它改小了,只有原來衣服的三分之一大。從前是用帶子,現在用鉤環,比帶子方便。這是一個紀念。服裝到中國來全部改了,中國人看到歡喜。飲食也不要出去托缽了,寺院裡面自己燒飯,也有廚房;印度寺院沒有廚房,他們不燒飯的,他們出去托缽。完全符合中國人的生活方式。

  道場的建築,不是印度那個樣子,完全用中國宮殿式的這個建築。因為中國古時候的老百姓,最尊敬的無過於帝王,對於帝王非常非常尊敬,帝王所居住的皇宮,有人一生能從皇宮外面走一圈、看一看,都覺得很光榮,見過大世面了。中國的幅員這麼大,皇宮在京城,幾個人一生有機會到京城去一趟!在那個時候交通一切都不方便,所以相當不容易。佛教來到中國之後,中國的帝王都以佛為師,自己都作弟子的身分,就特別准許佛所居住的這個場所,可以仿照皇宮,所以就把皇宮的建築分佈到全國了。老百姓一看到宮殿式的建築,不學佛也要去看看,皇宮沒看過,這個跟皇宮差不多,也得進去看看,攝受眾生的力量太大太大了。

  你再看看基督教、天主教,在中國傳教一百多年,現在算起來,大概總有一百五十年的歷史了,為什麼在中國不能生根?教堂建的西方這個形式,中國人一看,外國來的,那是洋鬼子,這個界限馬上就分了,就劃起來了。神父、修女、牧師穿的衣服跟我們中國人不一樣,不能跟這個文化生活融合成一體,所以它這個不如佛法。如果佛法傳到中國,道場建立成印度那個樣子,依舊過印度那一種生活方式,我們中國人決定不能接受,佛教早就在中國絕跡了。

  實在講,佛教不執著,它非常開放,非常開明,講求的是現代化、本土化,這是我們一定要知道的。佛教重視在精神,不重在形式,所以形式可以隨著需要去改變。古時候,出家這些佛弟子有智慧,真正瞭解。不像現在,我們看到許多法師大德到美國來建道場,要建成中國宮殿式的,這些外國人一看,那是外國的文化,他們不會走進去的,頂多到這裡來參觀一下,下次再不來了。為什麼?這裡頭就有界限了。如果我們知道佛法的精神,到美國來之後,佛教的道場建築像他們教堂那種形式,他們一看歡喜。佛像,無論是塑造的、彩畫的,畫成美國人的面孔,他一看佛教真的到美國來了,美國人也成佛了,也成菩薩了。現在到那裡一看,只有中國人成佛、成菩薩,美國人都沒分,把那個氣都洩掉了,他怎麼肯進來?這個要知道。

  再談到戒律。戒律到中國來之後,我們曉得唐朝時候的百丈大師,「百丈立清規」。清規是什麼?就是戒律大幅度的修訂;不修訂,不能適合於中國人的生活方式。根據中國社會風俗習慣、道德觀念、生活的需要,大幅度的來修改;換句話說,就是生活儀規的現代化,保持它的精神,條文都修改了。正如同我們這個世間的法律一樣,你看法律立法之後,過個二、三十年要修改一下。為什麼修改?二、三十年,社會的結構都有變化,三十年前適用,三十年後今天不適用了;不適用,必須要加以修改。所以佛門在中國立清規,清規就是戒律的現代化與本土化、本地化。從百丈大師開端之後,以後在中國每一個朝代、每一個地區,甚至於每一個寺院,根本戒是相同的。根本戒只有四條:不殺生、不偷盜、不淫欲、不妄語,「殺盜淫妄」這四條叫根本戒。後面其他的,每一個寺院都不相同;這就說明每一個地區它的需要不一樣,它自己制定。

  知道這一個史實,我們就曉得,今天大眾傳播的工具發達,交通便捷,如何在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背景當中求同,這個世界社會才能和諧,才能大眾和睦相處;否則的話,各種文化一接觸,他不相同,他要起矛盾,他要起鬥爭,彼此都有苦難。我們在不同當中求同,這個非常非常重要。

  所以佛教在美國,一定要美國本土化、美國現代化;在日本,是日本的現代化、日本的本土化,這個統統要知道。我們看造像,日本的佛像,一看就是日本人;中國的佛像,一看是中國人;西藏的佛像,一看就是西藏人;泰國的佛像,泰國人面孔尖尖的,你一看就知道是泰國人。佛教傳到美國來,算算歷史也有一百年了,從來沒有看到一尊佛菩薩像是美國人的面孔,這是錯誤的,這是我們一定要覺悟的,要使一切人得到佛法真實利益,一定要叫他接觸就生歡喜心。

  「論」是研究討論,根據佛所講的經典,根據佛所制定的生活規範。這個生活規範,我們特別注意它的精神。它的精神,實在講只有兩句話,「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個戒律的精神就是這兩句,我們要能夠辨別善惡,斷惡修善。這是介紹三藏。

  【二藏:1聲聞藏。2菩薩藏。】

  『二藏』就是我們通常講的大乘與小乘。小乘叫『聲聞藏』,大乘叫『菩薩藏』。在大小乘裡面,我們這一部經是屬於大乘法,就是屬於菩薩藏。

  【本經廣演大乘,詳陳信願往生,殊勝因果,淨佛國土,依正莊嚴,彌陀無邊願海、普度眾生之道,故為菩薩藏攝。】

  這就不必細說了。再看下面一段,什麼時候說的。

  【說時有五:】

  佛說法分為五個時期。第一個是:

  【華嚴時:最初三七日說。】

  也有的地方說二七日說。不管二七日、或三七,時間都不長。佛講《華嚴》是在定中所說,我們世間人沒有分。我們凡夫看到釋迦牟尼佛初成道的時候,在菩提樹下打坐,只看到他在那裡打坐,哪裡曉得他在那裡講《華嚴經》,所以《華嚴經》是佛在定中所說的。因此現代有許許多多的人不承認,認為這個太玄了,不能接受;他們要接受的必須是事實。

  佛什麼時候開始講經?在「阿含時」,就是在鹿野苑,最初度五比丘,說四諦法。現在全世界一般佛學的學者,都從這個地方開始,前面不承認。所以,小乘教裡面,像南洋錫蘭、泰國這些,他們對於大乘不承認,他們認為大乘非佛說,大乘不是真正的佛法。這一種意見很多,我們明瞭之後,決定不能受他們的影響;他們所見到的是一部分,沒有能夠見到全體。這個定中的境界,不可思議。

  在中國,我們可以找到例子。中國佛門裡面,眾所週知的智者大師,這是天台宗的祖師,中國、日本、韓國歷代的高僧沒有不敬佩的。傳記裡面記載,智者大師有一天讀《法華經》、誦《法華經》,讀誦到「藥王菩薩本事品」,他入定了。讀到這個地方入定,定中他到了靈鷲山,看到本師釋迦牟尼佛還在講《法華經》,他在旁邊還聽了一會。出定之後,告訴別人,世尊《法華經》還沒有散會,還在那裡講,他在定中見到的。假如智者大師這個話是真實不虛,絕對不是騙人的,那麼釋迦牟尼佛三七日中講《華嚴》,這就可能,定中講的。你有能力入定,你可以參加他的法會;你沒有能力,你見不到。

  智者大師去釋迦牟尼佛差不多是一千五百年,一千五百年之後,他入定的時候,還能夠參加釋迦牟尼佛當時講《法華經》的這個法會,可見得人在定中,這個時間就沒有了,正是佛在唯識裡面給我們講時間不是真的,是假的。如果你心要真正得定了,你可以見到過去,也可以見到未來,過去、現在、未來叫一時,這個妙!只要你心專一,你就得定,你就見到一時了;一時,就是過去、現在、未來統統見到了。現在人沒有這個能力,只看到眼前,不是事實,他就不承認,這真正叫迷信,不是事實真相。

  【阿含時:】

  第二時,就是『阿含』了,佛教的小學。阿含是從經典上說的,我們現在的《大藏經》裡面有阿含部。阿含部這一部分,完全是小乘法;它的經典也相當豐富,也很多,但是都不很長,長的很少,小經很多,這是佛教的小學。

  【次十二年說。】

  佛講阿含,講了十二年,這是奠定佛學的基礎。有這個基礎,這就可以進入到大乘。所以第三個時期:

  【方等時,次八年說。】

  方等說了八年。

  【廣演四教,均被眾機。】

  這個「四教」是依天台所說的,「藏、通、別、圓」,這個時期統統都說了,說大乘法,什麼樣的根性都能夠攝受。所以佛講經說法,因人施教,無論什麼樣的根性,向世尊請教,佛都跟他詳細的解答,以後集結的就稱為經典。這個好像是佛教的中學。第四個時期:

  【般若時,次二十二年說。】

  剛才說過了,這是講了二十二年。所以佛法是智慧之法,佛學是智慧之學,般若是講智慧。這個時候可以說了,因為前面總共有了二十年的基礎,二十年戒定的熏修,這個時候可以進入般若的教學。現在在我們《大藏經》裡面,最大的一部經典就是《大般若經》,總共有六百卷,這是中文經典裡面部頭最大的;「般若心經」就是六百卷《大般若》的精華,六百卷《大般若》的心要。你要問,這六百卷《大般若》講的是什麼東西?那個兩百六十個字的心經也統統包括了,六百卷可以濃縮成兩百六十個字,這兩百六十個字細講的話,就是六百卷《大般若》。所以念心經的人很多,真正解其義的人不多。最後:

  【法華涅槃時:後八年說法華,一日一夜說涅槃。】

  佛說法總共四十九年,他是按這一個次第,把學生從初學逐步逐步帶到最高的境界。我們要問,佛法在中國教學,是不是這個程序?沒有依照這個程序,這就是到中國來之後,佛法的教學要適合於中國人修學的這個狀況。中國過去接觸佛法的都是士大夫階級;士大夫階級,用現代的話來講就是知識分子,佛教到中國主要教化的對象是知識分子。這一些知識分子,都有儒家的基礎、道家的基礎,中國諸子百家,他有這樣的學說根基。所以小乘法在中國就不吃香了,於是小乘經典雖然翻譯,在中國不能流行。中國人學佛,直接就修大乘法,而是以儒道代替了小乘,所以佛法在中國成就的人太多太多了。

  我們看看近代,近代沒有高僧大德出現,什麼原因?儒道的底子丟掉了,小乘經典也瞧不起,不肯學;直接往大乘,這個大乘裡面就摸不到邊際了。我們這一代,絕對不是這一代的人聰明智慧不如古人,不是的;方法錯誤了。如果要想成就,還是要走老路子;如果不以儒道作基礎,一定要從小乘經入門。這是講研究教理、修學佛學的課程要按部就班,這樣才行。

  當然中國人最好還是以儒家、道家的作基礎,一方面能夠保持中國的文化,中國文化有它的特色,它在思想意境上往往超越了小乘,跟大乘非常接近;在行持方面,無異於小乘。像《中庸》說理論,《大學》講方法,從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一套修學的程序構想,跟小乘經典上沒有兩樣,絕對不在小乘之下,反而接近大乘。所以中國人特別容易契入大乘佛法,是有這樣一個非常良好的基礎。至於小乘經,實在講,小乘經典的翻譯,雖然相當完整,但是在文字上來講,遠遠不如大乘,沒有大乘經翻得那麼好,翻得那麼叫人生歡喜心。所以中國歷代祖師大德教學,都是從儒家的經典下手。

  【說此法時,在第三方等時。】

  這部《無量壽經》什麼時說的?方等時說的。

  【又此經蒙世尊多次宣說,故不應限於一時也。】

  所以,一定要把它說在某一個時期,那就很難。什麼原因?因為佛多次宣說。不像其他經典,佛在一生當中,只講一次,沒有重複講過;而本經是重複講過很多次。由此可知,這一部經是釋迦牟尼佛非常重視的,才會多次宣講。這也是他利生的苦心,希望在每一個階段裡面說這個經,提醒不同的大眾,希望大家都能夠認識、都能夠明瞭、都能夠發願修學這一個法門,所以多次宣講。

  【判教。】

  下面講『判教』。判是判定,教是教下。這一段裡面,簡單的說,就是這一個教材,應當列入哪一個班級。這個意思,像我們現在學校裡排課程,這個課程應該排在第幾年級,第幾學期,是這麼一個意思,這也要懂得。

  【天台宗立四教:藏教、通教、別教、圓教。】

  藏就是三藏,完全依據小乘三藏,就是阿含。所以稱之為藏教,屬於小乘教。通教,這是大乘,是大乘的初級,前面通小乘,後面通大乘,是大乘的入門。別教,別是區別,絕對不同於小乘,就是純粹的大乘,這個裡面沒有小乘的教義。在通教裡頭,含著有小乘教義,所以大乘它含有小乘教義在;別教裡頭,絕對不含小乘。圓教,這就是圓滿的融會貫通,所有的教法都能融會貫通,這是圓融的。天台家立四教。

  【賢首宗立五教:】

  賢首就是華嚴宗,它立的是五教。

  【小乘教、大乘始教、終教、頓教、圓教。】

  它的小乘教跟天台的藏教,完全相同。它的大乘始教,就是天台家的通教。它的大乘終教,就是天台的別教。天台只立一個圓教,賢首把圓裡面分作頓、圓,這就是把天台家的圓教,開成頓教跟圓教,開成兩個教,所以頓、圓合起來,就是天台圓教的教義。

  【以上判教雖有不同,但頓漸二教,諸家同攝。】

  每個人的看法不一樣,這都是後來祖師大德,他們對於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一切法,用它來分類。分類,各人分的不一樣,各人看法不相同,分法也不一樣。其實,在中國隋唐時代,這個判教的人很多,有幾十家之多,判法、看法都不相同。現在說出天台跟賢首,這是兩大派,他們對於中國佛教影響很大,後人對他們這個判法也很佩服,都遵從這個判法。所以我們介紹,只介紹這兩家,其餘的就不介紹了。綜觀許多人看法、判法不相同,但是「頓」與「漸」這兩種看法是非常普遍的。

  【淨影疏曰:】

  「淨影」是寺廟的名字,叫淨影寺,這是隋朝慧遠法師;諸位要記住,不是晉朝的慧遠,他們的名字完全相同,但是是兩個人,不是一個人,在中國佛教史裡面,叫他小慧遠,區別不是我們淨土宗第一代祖師廬山的慧遠。他是隋朝時候人,住在淨影寺裡面,他有《無量壽經》的註解,所以我們稱他小慧遠。

  【今此經者,為根熟人頓教法門。云何知頓,此經正為凡夫人中厭畏生死,求正定者,教令發心,生於淨土,不從小故大,故知是頓。】

  小慧遠有《無量壽經義疏》。在中國,《無量壽經》註解很少,除了他老人家之外,另外有一個註解也叫《義疏》,是吉藏大師作的,我們到後面會有介紹,到底下一大段再跟諸位介紹。他在註解裡面告訴我們,他說這一部經是屬於頓教。為什麼屬於頓教?完全是為根熟人說的。我們現在要問,什麼叫根熟?根機成熟的人。什麼叫根機成熟?聽到這個法門,就歡喜,就生信,就發願,就立刻念佛,要想到極樂世界去,這個人就叫根熟。如果他覺得這個雖然歡喜相信,還不想到極樂世界去,這個根還沒熟。熟了的人,決定想去,而且他這一生決定得去,他真的往生了,真的超越輪迴了,這是根熟的。

  怎麼曉得它是頓?因為它主要度脫的對象是凡夫。凡夫當中,真正覺悟這個世間苦,輪迴苦,一心一意要想了生死出輪迴,發心求生淨土。這個法門,不必經過小乘,所以它是大乘;不必經過很長的時間,像一般教宗講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華嚴》裡面講要無量劫;它不需要,一生當中就成就了,所以它是頓。經上講「若一日到若七日」就成功了,說到頓,沒有比這個更快的了。

  【大佑判小本曰:】

  「大佑」是元朝時候人,他有《彌陀經》註解。他這個本子在台灣也有流通,數量不太多就是了。大佑的註解。

  【漸頓分之,此屬頓教。我國諸師判本經大小二本,多同此說,為頓教所攝。】

  如果從漸教、頓教來分,漸是按部就班、慢慢的來修學;頓是超越,完全的超越。從這兩種來分,這一個法門、這一部經典是屬於頓教,它是不依次第的,所以是真實的難信之法。

  【若依五教,古今中外淨宗大德,莫不以本經實屬圓教也。】

  這個頓教的教義,可以說古今中外的學者都同意,都沒有話說。但是對於圓教的教義,有許多人看法不一樣,有不少人把這個經看成別教;真正過來人,他知道這一部經典、這個法門確確實實屬於圓教。怎樣圓法?黃念祖老居士在註解裡面,給我們舉出許許多多的例子,證明它跟《華嚴》、跟《法華》實在是無二無別。《華嚴》,大家認為是圓教,這個經當然是圓教。《華嚴》的教義講六相,講十玄,這是《華嚴經》的特色;本經六相十玄也清清楚楚、圓圓滿滿的具足。換句話說,《華嚴》所具備的特色,本經都有,這是證明它確確實實是圓教。

  【蕅益指出,天台純圓。】

  這是《法華經》。

  【賢首全圓。】

  賢首是《華嚴》,《華嚴》是全圓,《法華》是純圓。

  【其祕髓與奧藏,皆不出此大經之外。】

  「此大經」,就是指《無量壽經》。換句話說,《無量壽經》既是全圓,又是純圓;純、全,它統統都包括盡了。這是蕅益大師為我們判的。

  【圓中鈔云:】

  《圓中鈔》是大佑的。

  【圓頓法門,亦必須先開圓解,而次修圓行,破三惑而證圓果,以階不退。】

  這是講一般圓教經論修學的程序,必定是這個樣子。

  【今則但說彼土依正二報,以之為開解生信。】

  這是跟其他圓頓法門的經論、法門不相同的地方,其他圓教經論修學難,這個經修學容易。其他經典先要開悟,要大開圓解,這一點就非常非常不容易;而我們這一部經,給你說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你的信心就生起來了。

  【七日持名,一心不亂,以之為造修行門。】

  你看這個修行,人家要圓修。我們這個地方,七天念佛就成功了。

  【臨命終時,即得往生,以階跋致。】

  「跋致」是阿鞞跋致,翻成中國意思就是不退轉,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圓證三不退。

  【故知此經為五濁惡世之無上醍醐。】

  所以從這裡看,我們現在生在濁世,濁就是污染。這一點我們現代人提起來都能夠意識到,我們這裡環境的污染非常非常嚴重。這幾天,你看華語新聞廣播,報台灣的垃圾已經到了非常嚴重的階段,垃圾沒地方放了。為了這個垃圾,現在民眾還要告台北市市長。這個問題,在從前想也想不到,作夢也夢不到,垃圾哪能是問題。你就曉得,現在污染多麼嚴重。

  可是還有更嚴重的污染,現在大家沒發現。什麼污染?思想的污染、見解的污染、心理的污染、精神的污染,比這個垃圾不曉得嚴重多少倍,大家沒想到。這叫五濁惡世,我們生活在這麼一個環境裡。這樣的環境要想成就清淨心,擺脫這個污染,能夠成佛、能夠成菩薩,談何容易!祖師大德告訴我們,只有這一個法門靠得住,依這個法門修學還有指望;依其他法門修學,在這樣一個環境裡面,恐怕不容易。這一樁事情,實在值得我們深深的去思考。

  【甄解稱本經。】

  《甄解》是日本人作的,唐朝道隱法師是日本人,到中國來留學,也很有成就,把淨土宗傳到日本,他有《無量壽經》的註解,就叫《甄解》。他在這個註解裡面,對本經的讚歎:

  【為專中之專。】

  在所有一切經論法門,它是專中之專。

  【頓中之頓。】

  頓教的經典不少,沒有比這個更頓的,就是更快成就的。

  【真中之真,圓中之圓。絕對不二之教,一乘真如之道也】。

  這是唐朝時代,日本高僧對於這一部經的稱讚。

  【印光大師讚要解云:】

  印光大師可以說是中國近代的第一位高僧大德。民國以來,諸位如果仔細去觀察一下,無論哪一位大德,都還有人批評,唯獨印光大師沒有人批評他;只聽到讚歎,沒有聽到批評的。很難,真正不容易,可見大師確實是以德服人。他對於《要解》,就是蕅益大師的讚歎:

  【理事各臻其極】

  就是《彌陀經要解》,註解這個《阿彌陀經》,無論在理論、無論在事實上,都到了登峰造極。

  【為自佛說此經以來第一註解,妙極確極。】

  註得太好了,也非常正確。

  【縱令古佛出世,重註此經,亦不能高出其上矣。】

  這是印光大師對《要解》的讚歎。我們知道印光大師是大勢至菩薩再來的,什麼人的註解,能夠得大勢至菩薩如此的讚歎?蕅益大師的身分沒有暴露,印光大師的身分暴露了;印光大師對他這樣讚歎,想必蕅益大師一定是古佛再來,說不定是阿彌陀佛再來的,也說不定是觀世音菩薩再來的。如果不是佛與觀音之流,怎麼能當得起大勢至菩薩如此的讚歎!

  所以修學淨土的人,除了《無量壽經》之外,《彌陀經》不能不研究。要研究《彌陀經》,一定要研究蓮池大師的《疏鈔》,蕅益大師的《要解》。《要解》精要、恰當,《疏鈔》博大、精深。《疏鈔》的分量多,博大精深,非常了不起的著作。這三樣東西合看,就是包括《無量壽經》三樣東西合起來看,你對於西方淨土大概就認識的差不多了,相信你的信心不會動搖了,你的願望會非常的懇切,這是我們這一生當中,決定往生淨土的保證。

  【可見上之判教,如佛親判也。】

  以上這幾位祖師大德,對於這一部經的看法,實在講就是跟佛陀所見的完全相同,等於是釋迦牟尼佛親自為我們判設的沒有兩樣,我們應當要相信;相信這一部經典,決定是圓教,決定是頓中之頓、圓中之圓;這一部經決定是含攝一切經。我們如果沒有多餘的時間,一生當中死心塌地受持這一部經,就等於受持一切經;念這一句阿彌陀佛,等於修學無量無邊的法門,你就不會懷疑了,斷疑生信,這才能成功。

  現在這個世間是亂世,亂到了極處。亂在什麼地方?思想見解非常混亂,你接觸人多了,聽得太多了,看得太多了,信心都沒有了,不曉得學哪個法門好,不曉得念什麼經好,這就不得了了,對自己修學產生了嚴重的障礙。所以一定要知道專精,這是我們成功之祕訣,一定要專,一定要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