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阿彌陀經要解大意  (第八集)  1991  台灣電台  檔名:01-009-0008

  【四如意足(放得下、回首如意、回頭是岸)定、福。】

  我們接著講『四如意足』,「足」是滿足,「如意」就是自在的意思,這四個項目就是『放得下』,放下就滿足了,就如意了。所以我們中國人常講『回首如意』,我們做的「如意」,那個頭都是扭轉過來的,在佛門常講『回頭是岸』。所以這四條是修的『定』,是修的『福』,也是戒行、定行、福行的根本。前面兩個項目是「戒」,就是「欲如意足、精進如意足」,後面兩項是屬於「定」,「念如意足、慧如意足」。這四條古今的註解都不好懂,我在此地用最通俗的詞句來解釋這四個名詞,大家一看不難體會。

  第一個是「欲」,「欲」是欲望,欲望是沒有止盡的,欲望愈多,你的生活就愈苦,所謂是「欲海難填,回頭是岸」。因此,佛教給我們對於欲望,無論是物質上的生活,精神的生活,財富、眷屬、權位,一定要「知足」。出家修道的人,物質生活更簡單,所謂是「三衣一缽」,當然這是說世尊當年在世的時候,那個時候的社會型態。在我們今天這個時代,只要我們衣服夠了,能穿得暖,能夠吃得飽,有個小房屋能夠遮蔽風雨,這就足夠了,滿足了就自在了,才真正能做到「於人無爭,於世無求」,心開意解,他怎麼不自在?

  精神生活上也不能多求,也要知足。世出世間的學問沒有止盡,一昧去追求也增加精神上的負擔,所以佛教給我們修定,要定在「一」。因此無量法門當中我們細心的去選擇,適合於我們的程度,適合於我們生活的環境,依照這個法門修學不困難,沒有障礙,很自在,我們就決定取這個法門來修學,一門深入,一生讀一部經,學一個法門,這就是於法門知足,精神生活知足。也許有些同修聽到,說「這樣豈不是很枯燥無味?是不是很消極?」其實你錯了,真正在一門上定下來了,定就能開慧,智慧一開,實在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般若經上講「般若無知,無所不知」,所以一門就是求無知,無知而後才能無所不知。所以「欲」決定不能多,多一定是障礙自己的真如本性,障礙自己的清淨心。所以佛教給我們知足,一切都要知足。

  第二個「精進」,「進」是進步,進步要精進,就是精而純的求進步,絕對不是多進,絕對不是亂進,能夠精進就得到「常樂」,「常樂」在佛法裡講「法喜充滿」,確實可以得到,一門深入才能得到法喜。今天年輕的朋友學佛的很多,我看到他們很用功,但是得不到法喜,原因就是他學得太多、太雜、太亂,所以雖然是很努力,得不到法喜,他這個進是多進、是雜進、是亂進,而不是精進。所以這個兩條屬於「戒」。

  第三條是「念」,念也叫心,「念如意足」實在就是「心安」。心要安於道,什麼是道?知足是道,精進是道,斷惡是道,生善是道,四念處是道,讀誦大乘是道,一心念佛是道,所以你的心能夠安於道上,這就得定了,在淨宗法門就是講你得「一心」了,一心當然不亂。所以一心不亂,有些同修認為很困難,很不容易得到,說實在話,我們這個世間人如果真正做不到的,佛決定不會為我們說出的,凡是佛能說得出的都是我們這個世間人可以做得到的。你為什麼不能得一心?就是你的欲望太多了,妄想太多了,執著太多了,所以你才沒有辦法得到一心。如果我們像前面所說的,無論在物質、精神、生活方面,乃至於修學,我們都歸了一,一就是一心,你的心才能安,心安了以後,智慧就透出來了,所以叫「慧(思惟)如意足」,叫「慧如意足」,理就明白了。這個理是不是學來的?不是的,是清淨心起作用就是智慧,所謂是「因定開慧」。四如意足實在就是戒定慧三學,戒定慧是真正的福德,這個才能夠「成就一心,不退菩提」。

  如果就淨土修學來說,四如意足應該怎樣落實?我們一心一意欣求極樂,這就是欲如意足。所以我們的欲望在哪裡?欲望是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的願望是要見阿彌陀佛,除這一個願望之外,沒有其他任何願望。只進不退,這是精進,精進如意足,向著一個目標、一個方向努力精進。念不馳散,這就是心如意足。心決定不散亂,念念就是抓緊了這一句阿彌陀佛,唯有這一念是正念,唯有念佛的心是真心,如果心裡面失掉了佛號,那就是妄心,就是迷心,心自然就不能安了。二六時中這句佛號不捨棄、不忘掉,這就是心如意足;這一句佛號句句分明,字字清楚,這就是慧如意足。這樣的修學怎麼能不往生?既然決定往生,你現前怎麼不快樂!換句話說,「知足常樂,心安理得」這八個字你圓圓滿滿都得到,所以你個人、你的家庭一定是幸福圓滿。

  接著我們談「五根、五力」,五根、五力可以合起來講,先說明什麼叫「根」,什麼叫「力」。「根」是「能持、能生」的意思,「持」是保持,就是能夠保持的一種能力。像植物的種子,我們種下去之後,它就生根,這個根能生長,它能夠發芽,能夠成長,最後是開花結果,這整個過程都要靠根,根沒有了,植物必然會枯死,所以根就是根本的意思,能夠保持。「力」是它能產生力量,當然根逐漸長成,譬如它在成長過程當中,像植物發芽,芽還沒有力量,必須長成了大樹,樹就有力量。所以比喻根在成長過程當中,到一個相當的程度,它產生力量,這個力量可以「斷疑、成德」,成就無量無邊的功德。

  根有五種,這個五種是「信、進、念、定、慧」,信根、進根、念根、定根、慧根,五力也是這五個名詞,所以它的名詞(名相)是相同的。信什麼?要信正道、要信助道,乃至於定慧,慧也是以正道、助道這兩個項目。正道跟助道的範圍都非常的廣大精深,今天我們只就淨宗的範圍來說明。淨土宗的正道是什麼?這是我們不可以不知道的。淨宗所依據的是「三經一論」,近代祖師大德們又增加了兩種,成為「五經一論」,這是我們修學的依據。經典上告訴我們「持名念佛,往生不退成佛,一生成就」,這是正道,不但是正道,古德告訴我們這是正道中之正道,這個見地是不可思議的,不是一般人能夠理解,所謂是真正過來人才能夠見到,才能夠說得出來。

  淨宗的助道,最近這幾年我們提倡「淨宗學會」,在淨宗學會緣起,我們選擇了五個科目作為我們日常生活的準則,作為我們處事待人接物的標準,這就是助道。這五個科目第一個是「三福」,取自於《觀無量壽佛經》,佛在《觀經》裡面告訴我們,修學淨宗要以這三條作基礎。這三條第一條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第二條是「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第三條是「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換句話說,佛把一個修學淨宗的人,在現前他的生活處事待人接物的標準,全都告訴我們了。我們仔細觀察,它是建立在世出世間倫理的基礎上,確實倫理是人生的大道,是出世菩薩法的根基,孝親尊師,這是必須要修學的。我們中國人都喜歡求福,佛說這三條是福德,修福應該這樣的修學,那你真正是一個有福之人。

  對人要修六和,確實「禮之用,和為貴」,「家和萬事興」,家不和,受別人欺負;國家不和,一定受鄰國的侮辱,可見得「和」非常重要。佛告訴我們「見和同解」,就是今天我們所謂建立共識。「戒和同修」,這是勸我們大家都要守法,戒就是法律規章,我們一定要遵守。「身和同住」,同舟共濟,「口和無諍,意和同悅」,大家各個都是法喜充滿,「利和同均」。這是佛教給我們怎樣與大眾相處。實在講三福、六和,不但是佛法,也是世間法裡面做人決定不能缺少的基本的道德觀念,這個東西要捨掉了,那確實家不成家、國不成國,必定是大亂的根源。

  往下這是佛法,「三學、六度、十大願王」,這些統統建立在三福、六和的基礎上,沒有三福、六和就決定沒有戒定慧三學,也沒有菩薩「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的菩薩行。當然普賢十大願王那是高級菩薩所修的,不是普通人所修的,我們在《華嚴經》上所見的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們所修的。

  所以這五個項目是以三福、六和為根基,這兩條做不到,連世間人的資格都失掉了。佛法講六道,講十法界,六道裡面人道,取得人道的資格就是三福、六和,相當於中國的五倫、五常、八德。倫常道德要捨棄了,人格就失掉,人格失掉那將來往哪裡去?必定是三途,地獄、餓鬼、畜生,必墮三途。所以我們不希望墮三途,希望在人天之中享福,不但今天我們做人,希望來生還生天,天福比人間福報大,天人比人間壽命長。怎樣才能夠生天享天福?那一定要真正遵守倫常道德,在佛法裡面三福、六和是必須要修學的,這是助成心願解行都能夠同佛。所以這是五根、五力,我們要信、要進、要念、要定在正道、助道,要有慧解理解正道、助道。

  【七菩提分(又名七覺分)於一切法善能覺了,功夫也。】

  我們再談談『七菩提分』,「七菩提分」也叫做『七覺分』。「菩提」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就是覺悟,這就是說明這七種法是覺悟的方法。它的作用是叫我們對一切世出世間法『善能覺了』,能夠覺悟,能夠明瞭,這是屬於修學的功夫。它是從四念處的慧,五根、五力的慧力所發出來的,這是真正無漏的智慧。「漏」是煩惱,煩惱去除之後,這個智慧是真正的智慧。

  【擇法—善別真妄正邪是非善惡,不取虛偽法。】

  起的這些大用,第一個是『擇法』,「擇」是選擇,「法」是方法,它包括的範圍非常廣。譬如在生活當中飲食起居,他善於選擇,對於自己的身體,對於自己的環境,非常舒適,這也屬於擇法。修學的法門,無量無邊的法門,他也善於選擇他自己非常適合的法門,修學起來簡單容易,快速的成就,能夠達到圓滿,諸位想想這樣的選擇,若不是智慧的選擇是做不到的。所以它包括生活處事待人接物、修學,所以他『善別真妄正邪是非善惡』,如果對於一切法裡面哪是真、哪是假不能辨別,你就沒有法子選擇。一切法裡面哪個是正法?哪個是邪法?什麼是是?什麼是非?什麼是利?什麼是害?如果對這些事實的真相沒有能力辨別,你如何抉擇?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唯有心地清淨,智慧現前,對於世出世間法的真相覺了不迷,你當然不會取虛偽之法,你在生活當中一定選擇幸福美滿,絕對不會自尋煩惱,凡是自尋煩惱,這確定沒有智慧,不善於擇法,這是第一條。第二條:

  【精進—常勤於真正,不取無益苦行。】

  無益的苦行,不僅僅是用在修道上,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固然古聖先賢都教導我們生活清苦一點好,為什麼?能夠防止貪心的增長,對於物質生活、精神生活的滿足,「知足常樂」,確實是有很大的幫助。但是也不必過分的苦行,過分的苦行傷害了身體,妨害了精神生活,這對於健康是不利的,這是佛不主張的,佛並不是教我們這樣做。在修行過程當中,身心的健康一定要注意到,所以不取無益的苦行。我們精進,精進要正常的精進,真正的精進,這是對的。

  【喜—住真法喜,不依顛倒之法而喜。】

  第三,『喜』,「喜」是歡喜、喜悅,『住真法喜』。這個喜悅是從內心裡面生的,不是受到外面的刺激,譬如外面五欲六塵這種誘惑,在這個裡面得到一點喜悅、安慰,那是假的,是不真實的,為什麼?外面境界沒有了,你的苦就又來了,所以佛說那種樂不是真樂,那叫壞苦;樂是壞苦,壞是它沒有了、離開了,你的苦就來了,所以真正的歡喜是從內心裡面生出來的。內心裡面怎麼會生喜悅?儒家四書裡面開頭第一句就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那個「說」就是佛家講的法喜,那不是外面的刺激,不是五欲六塵的刺激,是內心的喜悅。從哪裡喜悅?「學而時習之」。什麼是「學」?「學」是覺的意思,「習」就是生活習慣,對於宇宙人生,對於自己以及自己生活的環境,完全覺悟,徹底明瞭,般若經裡面講的「諸法實相」,你證得了諸法實相哪有不快樂的道理?這個叫真法喜。除此之外,外面種種五欲六塵的誘惑,使你產生喜悅,那叫顛倒之法,那不是正法,所以絕不依這些『顛倒之法』而喜,是「住真法喜」。

  【除—斷除諸見煩惱,不損真正善根。】

  第四是『除』,「除」是『斷除諸見煩惱,不損真正善根』。真正的善根是什麼?是戒、是定、是慧,這是「真正善根」。因此這一類必須要斷除種種的邪見、妄想、執著,要把這些東西斷掉,恢復到自性的清淨心,清淨心中自然具足戒定慧,所以戒定慧是性德。我們的性德不能現前,所以佛教給我們許多的方法來修學,依修德恢復我們的性德。所以戒定慧三學絕對不是約束我們的,不是釋迦牟尼佛創造的學說、方法來拘束我們,是我們本性裡頭本來具足的。

  【捨—捨所見念著境,永不追憶。】

  第五,『捨』,「捨」是對外,外面『所見念著境,永不追憶』,「捨」拿現代的話來說就是捨外面環境的誘惑。實在講「除覺支」跟「捨覺支」就是《金剛經》上所講的兩句話,「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除」是內斷煩惱,如如不動;「捨」是不取於相,外面的境界不執著;可以不可以受用?可以受用,可以受用而不執著它。換句話說,對於外境沒有得失之心,沒有好惡之心,離開一切分別、執著就對了。佛不是教我們不要去受用它,佛是教我們不要去執著它,執著就生煩惱,執著就迷惑顛倒,正知正見就喪失了。不但現前不執著,過去的不要去回憶,未來的不要去希求,你的心才能夠永遠住在正定上,有正定才有真正的智慧,有智慧才能得到真正的法喜,你的生活才充實、才美滿,這是佛法教給我們修學的,也是自性圓滿功德的流露。

  我們接著講七菩提分最後的兩個項目,第六是「定」,這個地方的定跟前面所說的定,意思都不相同,可以說這個「七科」裡面「定、念」的名稱相同的很多,但是它的含義不相同,這是我們要注意到的。

  【定—於諸禪定境界,不生愛見妄想。】

  七菩提分裡面的『定』是「於一切禪定的境界,不生愛見妄想」的意思。禪定有淺深不同,淺的像世間的四禪八定,初禪比二禪就淺,二禪比三禪就淺,出世間的禪定層次就更多。定中都有境界,往往初學的人得到一點點相似的境界,他就貪愛了,就在那裡打妄想,就執著了,這是錯誤的。這樣一來,他這個禪定很容易失掉,不但失掉而且很容易招魔障,那受害就大了。所以佛在此地特別教導我們,所有一切境界現前,要記住「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所以禪定當中不管什麼境界現前,不要去理會它,決定不能貪愛,決定不能執著,也不要去生種種幻想,這就對了,這是七覺支裡面的「定」。

  【念—定慧均平。】

  第七個是『念』,此地的「念」是講求『定慧均平』,定慧平等,定不能超過慧,慧也不能超過定,定慧均等,這是正常的現象。如果定慧不平等,那個現象就不正常了。譬如當我們的心在昏沈的時候,也就是常說提不起精神,容易疲倦,這個現象就是七菩提分裡面所說的定多慧少,所以它這個定不是講禪定。我們要用什麼方法來對治?這要用擇法、要用喜、要用精進這三種方法來對治,不能讓自己老是昏沉下去,一定要把精神提起來。還有一種現象,心浮動,也就是說妄念非常多,自己想靜下來就發現自己的妄想、念頭一個接一個,自己沒法子控制得住,這種現象在七菩提分裡面講就是慧多定少,那也就應該用除、用捨,就是內除妄想,外捨境界,把心定下來,用這三種方法來節制,使身心能夠達到正常。定、慧要是適中,功夫就上軌道了,也就是功夫才能夠得力。

  我們念佛的同修,特別在止靜的時候會很容易發現,譬如念佛,通常在儀式裡面,我們繞念,繞念一會兒之後坐下來念,這個時候這兩種現象很可能就發生了。一種昏沈,我們常常在佛七當中看到同修們有坐下來的,坐下來幾分鐘他就打瞌睡了,甚至於打呼了,垂頭喪氣,這就是定多慧少,精神提不起來,當然他就不能用功了。另外一種人在止靜的時候,心裡頭七上八下,許多的妄想伏不住,佛號怎麼念也伏不住。所以在止靜的時候有這兩種情形常常發生,發生之後不曉得怎麼辦,有不少人來問我,這就是不知道擇法。所以在昏沉的時候精神提不起來,大家止靜,你不妨起來經行,或者地方小,經行不方便,你起來拜佛。拜佛是一種運動,一心一意拜佛,拜佛的時候想佛、念佛,這是懺除業障。昏沉跟掉舉,就是心裡頭七上八下,統統叫業障,這業障很重,所以功夫不得力。

  如果是掉舉這種情形,就是心裡面七上八下,你要用除、用捨,要把一切妄念摒除,一心專注在佛號上。妄念起來,不要去理會它就好,愈理會就愈多,愈想把妄念斷掉,妄念就愈斷不了,所以乾脆就不要去想它,不要去理會它,把你的精神集中在佛號上,專注在佛號上。佛號跟妄念同時起,這不要緊,一個注意,一個不理會,時間久了,妄念自然就少了,妄念少的時候,功夫就得力了。所以從這個地方我們能夠覺察到自己功夫得不得力,也能夠觀察到別人的境界好壞。所以主七和尚打佛七當中指導大家修行,他憑什麼觀察?就憑這個,看到同修們用功如法不如法,得力不得力,他在那裡指導,幫助大家調適。因此佛七如果人數多了,主七師也就是形式了,為什麼?他照顧不到。

  所以從前李炳南老居士在台中常常教給我們,如果打佛七,決定不能超過十個人,超過十個人,主七師決定沒有辦法照顧。就是同學有昏沉的時候,主七師要想方法來警覺他;這個心妄念太多的時候,主七師也要用手段幫助他把妄念伏住,要叫每個人念佛用功要如法,功夫要得力,這是主七師的責任。所以大家念佛,他不是念佛,他在那裡觀察哪一個如法、哪一個不如法,如法,照顧他,不如法要幫助他改進,這才是真正主七師。現在我們所看到打佛七當中人數很多,主七師沒有辦法照顧每個人,變成佛七法會,真正達到剋期取證的目標幾乎都疏忽了。所以功夫得力,煩惱就輕了,智慧就增長了,這些功夫統統是在日常生活當中去鍛鍊。

  底下最後一個科目講「八正道」,也就是「八聖道分」:

  【修學成就,正智現前,覺而不迷,正而不邪。】

  這是八正道。天台家說有四種,見思煩惱重的,這就跟他講藏教的四諦三十七道品來對治,見思煩惱輕的就給他說通教四諦三十七品,無明重的給他說別教四諦三十七品來對治,如果無明輕的那就給他說圓教四諦三十七品來對治,由此可知,三十七道品是通於藏、通、別、圓種種不同的說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