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  (第六十九集)  1984/1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1-003-0069

  請看《阿彌陀經疏鈔演義會本》,第九十九頁:

  疏【梵語脩多羅,此云契經,名為經藏,解見後釋題中。】

  『梵語』是古印度的一種語言。古印度人自己稱為是大梵天的後裔,所以對於「梵」非常之尊敬,他們的言語就稱之為梵語。『脩多羅』是音譯。『此云契經』,此云是翻譯,「此」是中國,中國翻譯出來,叫契經。這個意思是說「上契諸佛所證之理」,跟諸佛如來所證的理決定相應;對下講,它能夠契合眾生的根機,拿現在話來講,適合眾生的程度,這樣才能有利益。假如只契理而不契機,雖然理沒有錯,我們學了之後得不到實際上的利益;要是適合程度又不合理,這跟世間許許多多的典籍就沒有什麼兩樣。所以經翻成契經,這個意思非常的圓滿。

  疏【毗奈耶,此云調伏,即律藏。】

  『毗奈耶』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叫『調伏』,也就是戒律,戒律也叫調伏。這是『律藏』,三藏裡面屬於律藏。「調」有調練、調理的意思,調和整理。我們的思想、見解、行為,如果有不合適的地方或者有錯誤的地方,我們把它調整過來。戒律它有這個意思在。「伏」是降伏煩惱。《金剛經》上須菩提尊者向釋迦牟尼佛提出兩大問題:第一個問題就是「怎樣降伏其心」,我們心裡煩惱太多,妄念太多,要用什麼方法把我們的妄念、煩惱降伏住?這是《金剛經》上一個大問題。第二個問題就是「應云何住」,我們這個心應當叫它安住在什麼地方?一部《金剛經》從頭到尾就是解答這兩個問題。戒律的作用就是降伏煩惱,因此持戒才能得定。得定正是《金剛經》所講的「應云何住」,我們心住在哪裡?心應該住在禪定的境界裡面。在念佛法門來說,應當住在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就是禪定。這屬於律藏。

  疏【阿毗達磨,此云對法,即論藏。】

  這是經律論三藏。『阿毗達磨』翻成中國的意思叫『對法』。這個法有兩種:一種在佛學名詞裡面叫「勝義法」,勝是殊勝的勝,義是義理,就是最殊勝的義理。這就是佛經裡面常常講的大菩提、大涅槃、常住真心,像這一類都是勝義法。第二種就是「法相法」,法相之法那就非常的廣泛,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所傳授的一切法門,都是有體性相狀,叫「法相法」。

  這個「對」也有兩個意思:一個意思就是「對向」,用現在話說,就是「我們的願望」,我們發願要證大涅槃,我們發願要求生淨土,我們對著這個方向、這個目標,所以它有方向、目標的意思。第二個意思,「對觀」,這就是用功,功夫了。佛門裡面用功,可以用一個「觀」來做總代名詞。禪宗裡面講觀照、照住、照見,功夫一層比一層高。淨土宗雖然不說這些名相,名詞不相同,可是意思跟境界是相同的,念佛法門講「功夫成片」就是禪家所講的觀照;「事一心不亂」就是照住,照住就是得禪定;照見與「理一心不亂」是相同的境界。所謂明心見性、大徹大悟,念佛人念到理一心跟禪家這個境界完全相同。

  總而言之,對法,就是我們要以清淨心、要以真實的智慧來對一切法相,這樣心與法就相應。這是論藏的意思,用這個來解釋論藏。論藏,我們所看到的多半是佛與菩薩的討論,菩薩與菩薩們的討論,確實很能夠幫助我們開發智慧。論藏在戒定慧三學裡面,它偏重在慧學。

  疏【上二俱有多義。】

  『俱有多義』,就是講經與律;這三樣,前面兩樣解釋得很多很繁。《華嚴經》對於「契經」就有十個名詞來解釋它;律藏裡面除了用「毗奈耶」,也用梵語「尸羅」,「波羅提木叉」,這些名詞都是說的戒律,但是名稱不一樣,當然它裡面的義趣也有小小的不同,大同小異。

  疏【非急不引。】

  『非急』,這不是重要的,不是我們急需要了解的,大師在此地就不多說了。

  疏【脩多羅攝者。】

  這部經在三藏裡面屬於脩多羅藏,它是屬於契經。

  疏【此經在經律論三藏中,屬經藏故。互攝者,如華嚴則經攝而兼律論,以十藏等品顯戒律,問明等品顯論議故。】

  這是說明佛當年講經確實是契機契理。佛講經也沒有個定法,像《金剛經》上所說的,「佛無有定法可說」。只看聽者的需要,能夠滿足聽眾,讓他破迷開悟,這個教學的目的就達到。因此佛講一次經,也許這個經裡同時也講到戒律,也講到論議,這種情形我們在許多大乘經典都能看到。此地大師給我們舉《華嚴經》作例子,《華嚴經》雖然是經,它裡面有戒律也有論議,換句話說,它是三藏具足。

  三藏具足,為什麼稱它作「經」,不叫它《華嚴戒》、《華嚴論》,而稱《華嚴經》?那就是它講經的部分佔得多,戒律跟論議的部分佔得少,篇幅不多。譬如此地講的『十藏等品顯戒律』,「十藏品」在第二章裡面廣談戒律。除這個之外,「淨行品」也是戒律,「梵行品」也可以算是戒律,《華嚴經》一共三十九品,談戒律的有兩品經,「十藏品」只有一部分談戒律,雖然一部分,講得很詳細。這就是說明《華嚴經》確實有講戒律的地方,分量、篇幅不大。

  就論藏來說,《華嚴經》上也有,像『問明等品』,十首菩薩互相的問答,互相的辯論。經中說的,先從文殊菩薩,「以一心種種差別問」,覺首菩薩給他回答,一問一答都是像現在的研究討論,也有點像辯論會的性質,所謂是理論愈辯愈明,這種在《華嚴經》上有,但是篇幅也不大。所以講契經的這一部分,就是講定學這一部分,在《華嚴經》還是佔最大的篇幅,佔最重要的地位。所以《華嚴》我們還是以「經」來稱它,而不以「律」、不以「論」來說。

  疏【梵網則律攝而兼經,以心地品之上,廣談菩薩階位故,餘可例知。】

  再舉《梵網經》,這也是同修們很熟悉的。《梵網經》有六十多卷,中文譯本只譯兩卷,其他的都散失,原文也找不到了。這兩卷是《梵網經》裡面的一品「菩薩心地戒品」,上一卷講菩薩階位,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等覺、妙覺,下卷是講菩薩的戒律。現在台灣一般出家同修受的菩薩戒都是《梵網經》的下卷。上卷是講怎樣存心,就是菩薩心;下卷是講菩薩行。諸位想想,如果沒有菩薩心,那個菩薩行我看怎麼裝也裝不像,所以菩薩心非常重要,有了菩薩心,你這一切行為自自然然就是菩薩行。在這兩卷經文裡面,當然戒律很重要,可是『廣談菩薩階位』這是屬於經藏的範圍。所以『梵網則律攝而兼經』,我們今天稱之為《梵網經‧心地戒品》。像這種例子很多,這是我們學佛必須知道的。

  疏【此經不兼戒律,亦無論議。】

  這部《阿彌陀經》純粹屬於經藏,屬於契經,經文裡面沒有談到戒律,也沒有論議。

  疏【自始至終。】

  都是釋迦牟尼佛一個人說的。

  疏【專說念佛求生淨土,故云今非彼也。】

  它不像其他的經論,裡面還有部分戒律與論議的意思,這個經沒有。本經是純粹契經,在三藏裡面它是屬於經藏。

  玄義【二藏者,一、菩薩藏,二、聲聞藏。】

  『菩薩藏』就是大乘,『聲聞藏』就是小乘,這就是大小乘的差別。這部經在二乘裡面它是大乘還是小乘?也是我們要辨別的。

  玄義【今此經者,菩薩藏攝,亦有互攝,今非彼故。】

  我們在註解裡面可以看到。

  疏【菩薩聲聞,詳見後釋文中。】

  後面要詳細解釋。

  疏【藏分二者,以經有大乘小乘,故二藏分攝。若約人有三乘,亦合分三。】

  就人來講,有聲聞、緣覺、菩薩,也可以分作三。單講聲聞,聲聞裡面就包括緣覺。

  疏【以緣覺人多不藉教,攝歸聲聞,故止二藏。】

  聲聞包括緣覺,所以只講二藏:菩薩藏、聲聞藏。緣覺有兩種:一種是有佛出世的時候,跟著佛修學,從十二因緣而開悟的,這一類我們稱為「緣覺」;第二種是佛沒出世,這個世間沒有佛,沒有人教他,他自己開悟了,這一類稱為「獨覺」,在凡夫裡面是絕頂的聰明智慧。佛在經典裡面告訴我們,一個人開悟不是偶然的,這些人都是多生多劫修行功夫成熟了。經上告訴我們,小乘人證得初果之後,那是一定有佛在世的時候,跟佛學法證得初果,就是三界八十八品見惑斷盡,證得初果;證初果之後,他還要天上人間七次往來,才能證四果羅漢。人間壽命短,天上壽命長,何況這七次往來,那個歲月都要用天文數字來計算,太長太長了。到第七次來的時候,如果這世界上沒有佛怎麼辦?有佛,他一定有機緣親近佛,證阿羅漢果,這沒話說;沒有佛怎麼辦?沒有佛,他也能證果,沒有佛他就成「獨覺」,決定不要第八次。證得初果之後,等於說你就獲得保證,天上人間七次往來一定證果,這是小乘人。

  這種修行證果,在大乘人眼光來看,很笨,叫笨阿羅漢,為什麼?要這麼長的時間。所以在佛法修學,大乘是捷徑,大乘比小乘容易,也比小乘快速。小乘佛法在隋唐時候傳到中國,經典相當完整,將近三千部,但是很少人學,在中國只盛行一個很短的時期,以後中國人就不學了,完全修學大乘。但是諸位要曉得,大乘佛法一定是建立在小乘的基礎上,沒有小乘的基礎,要想學大乘很不容易。今天學大乘的人很多,成就的人沒幾個,原因在哪裡?沒基礎,好像蓋房子沒打地基,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中國人在過去為什麼不學小乘,他學大乘能學得成功?他有儒家、道家的基礎;諸位要記住,是道家,不是道教,道教不管用。要以儒家、道家的基礎,實在講,比小乘的基礎還要紮實,還要穩固。因為從前人念孔子書,念《四書五經》,以這個基礎直接修學大乘,沒有障礙,反而容易成就。現在麻煩來了,小乘經典不讀,《四書五經》也放棄了,直接就想在大乘經典上下功夫,當然有許多的障礙,用的功力多,費的時間長,反而得不到效果。所以今天學佛的同修,應當多念《四書》。我們一面學大乘,一面用儒家道家來補習,決定有好處,可以相輔相成。

  疏【今菩薩藏攝者。】

  這是講到這一部經了。

  疏【此經演說大乘,如依正莊嚴。】

  『依』是依報,是講我們生活環境,『正報』是講我們本人。依報、正報莊嚴,就是形容我們的生活圓滿。這個圓滿的意思很廣,並不是都是很好的圓滿,壞也是圓滿。譬如你種善因,得的善果圓滿;你種惡因,得的惡果也是圓滿。圓滿的惡果,圓滿的善果,沒有一個不圓滿,各個都圓滿。這個果報必定如他的因行,就是因與果是一點都不會差錯的,十法界統統是如此,所以都稱之為莊嚴。

  疏【信願往生等。】

  這個法門最重要的就是要建立信心。蕅益大師在《要解》裡面給我們說得很好,信心的建立,首先要「信自」,相信自己,建立自信心。事實真相沒明瞭,叫你一下就相信,這個太難了。信的是「唯心淨土,自性彌陀」,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與我自己無二無別,是我自己心性變現之物,不是從心外有的,「心外無法,法外無心」,這個理太深太深了。你能夠以這種信心來念佛求生淨土,那叫理念就不是事念。我們在《要解》跟諸位談過,持名念佛有理持與事持,那就是要理持了,確實能夠斷一切疑惑障礙。這不是普通人能做得到的,我們都很難做到,這個意思也不過是聽說而已,不是自己的境界。

  自己境界達不到怎麼辦?還是要相信自己。從事上說,相信自己這一生決定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有這個信心,行!理上沒搞通,但有這個信心,也能往生,也可以修這個法門。也許諸位要問,這樣的信心修這個法門能不能到理一心不亂?跟諸位說,能。理持,他是功夫成片、事一心、理一心;事持還是功夫成片、事一心、理一心。可見得理在眼前不明瞭沒關係,到你念到一心不亂,這個理自然貫通了。由事持而達到理持,這是一條非常光明的道路。

  第二是「信他」,「他」是指誰?第一個是釋迦牟尼佛,要信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跟我們講的這個法門,決定不是假的,決定不是欺騙我們的,你要能信得過。《楞嚴經》上說,「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恆河沙」。我這次在屏東講了三天,有個老居士特別提問題問我:《楞嚴經》有很多人說是假的,這個經是不是假的?我告訴他:《楞嚴經》決定不是假的。但是在《法滅盡經》裡面,釋迦牟尼佛講,將來佛法會統統消滅掉,《楞嚴經》是第一個被滅,《阿彌陀經》是最後被滅;所有經典都沒有了,《阿彌陀經》還要留一百年。《阿彌陀經》也沒有了,還有六個字「南無阿彌陀佛」留一百年。你就想想這個經的重要性。我告訴他:妖魔鬼怪想盡方法要把《楞嚴經》毀掉,說《楞嚴經》不是佛說的,大家就不相信它,這樣就把《楞嚴經》滅掉了。

  《楞嚴經》滅掉有什麼好處?邪魔外道就可以橫行無忌,你沒有辦法辨別他是佛是魔。《楞嚴經》第四卷後半部,「四種清淨明誨」那一章,我講《楞嚴經》的時候特別提出來,那是照妖鏡。你把那半卷經文念熟了,一般假學佛的,你一眼就能看穿,他沒有辦法遁形,所以必須想盡方法先把這部經破壞,叫你不相信。「清淨明誨」說: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恆河沙。在末法時期遇到正法不容易,多生多劫的善根福德因緣,你才能聞到正法。所以,我們要相信釋迦牟尼佛不騙我們。

  第二個,這個「他」就是阿彌陀佛。《無量壽經》裡面有他的歷史、傳記。他在無量劫之前,也跟我們一樣是凡夫,他遇到世自在王佛,他那時候地位是國王,他捨棄王位跟佛出家,發四十八願,生生世世修行,他是「四十八願」願願都兌現了,在西方極樂世界建立淨土,接引十方世界念佛眾生。你要相信這是真的,這個決定不是假的。只要我們相信這個事實,我們念佛,發願求生西方淨土,臨命終時佛決定來接引我們。他說的話算話,絕對不是欺騙人的,這是叫你要「信他」。信自、信他、信事、信理、信因、信果,這是講「信」。「願」,要真正的發願,願生西方淨土中。信願往生!

  疏【皆自利利他。】

  開始我們今天發願就是為救度一切眾生求生淨土的,到了西方極樂世界,自己修學成就,還回到這個世界來度眾生。所以念佛往生的人是積極不是消極。有很多人認為念佛是自了漢,好像是消極,不值得學習,那是他看錯了。我們為什麼到西方極樂世界?為救度一切眾生。不到西方世界,我們的煩惱斷不了,我們的智慧不能圓滿成就,我們縱然有心想幫助眾生,我們沒有能力。所以到西方是學本事去的,我有這個能力了,回頭就來。這是『自利利他』。

  疏【菩薩淨佛國土,教化眾生之道故。】

  這是本經的旨趣,所以它是屬於大乘,不是屬於小乘。

  疏【互攝者,如華嚴菩薩藏攝,亦通聲聞,以能包含無量乘故。】

  《華嚴經》,所有的佛法統統都包括,當然也包括緣覺乘、聲聞乘,乃至於人天乘;不僅是人天,連三惡道都不例外。這是說明互攝的意思。

  疏【今經二乘種不生,故云非彼。】

  『二乘種不生』,是《往生論》上說的,不是講小乘人不能往生。小乘人他要不信、不發願,他當然不能往生;小乘人他相信了,他發願了,這叫迴小向大,那他就往生。諸位要明白這個道理。他是揀別小乘人執著,捨掉執著,破了執著,迴小向大,求生淨土,那他的品位相當高,因為他見思煩惱斷掉了,他一往生就是方便有餘土,他不在凡聖同居土。「二乘種不生」,不肯迴小向大的,淨土沒有他的分。

  疏【或問:何得文中,彼佛有聲聞弟子?】

  這些聲聞弟子迴小向大,如果不迴小向大,他當然不行。蓮池大師答覆:

  疏【答:此暫有終無,至下釋文中當辯。】

  底下還要詳細來解釋。什麼叫『暫有終無』?小乘人,他一旦發心迴小向大,這就是講他根熟了,所以他決定往生。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他見佛聞法,他聽哪些法?他還是聽小乘法。為什麼聽小乘法?因為小乘的習氣很深,他已經修好多生好多劫,習氣很難去掉,所以他到那個地方還是學小乘經典。到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真是「隨眾生心,應所知量」,你喜歡小乘就跟你說小乘;喜歡大乘就跟你說大乘。但是他決定不會執於小乘的教義,為什麼?因為那個地方壽命無量、菩薩無量,他所見所聞的都是大乘法,必定能夠影響他。所以他在那裡縱然是有小乘的習氣,這個習氣的時間不長,所以說是暫有終無。

  疏【又問:厭苦趨樂,似專自利,何名菩薩?】

  淨宗常講「厭離娑婆,欣求極樂」。你討厭這邊,歡喜那邊,既有討厭有歡喜,好像是自私自利,自私自利怎能稱菩薩呢?

  疏【答:求生淨土,正為見佛聞法。】

  這是把『求生淨土』的目的給我們說出來了,我們為什麼求生淨土?為的就是要『見佛聞法』。只有見佛聞法,這個法才是純真無妄!佛不在世了,雖然這些大弟子們、阿羅漢、菩薩把這些經典集結寫成文字流傳到後世,我們今天展開經卷可能還會把意思看錯了,這都是在所不免。後代這些祖師大德也有把佛經講訛了的,何況現代這些出家人,把這個經講錯了,曲解經義,我覺得這是不足以為怪,這是正常現象。因此,我們修學佛法就障礙重重,哪裡去找一個好的老師、真正的善知識來指點?找不到!你要想找到真正好老師、真正善知識,唯一的辦法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西方極樂世界,十方諸佛、等覺菩薩們都在那裡,你時時刻刻在在處處都能碰到他們,這些人所說的決定不錯。所以,求生淨土正是為了見佛聞法。

  疏【得無生忍已,還來此世,救苦眾生。】

  什麼時候你倒駕慈航再回來度眾生?這也有一個階段、有個標準,那就是你要證得無生法忍,這個時候你可以回來。如果你自己還沒證無生法忍,換句話說,你還是凡夫,你回來沒用處,你回來還是生死輪迴,你回來必定墮落。也就是說,西方極樂世界學佛,也要學畢了業才行。無生法忍得到,給諸位說,這在西方極樂世界是小學畢業,小學畢業也行了,也可以回來度眾生了。無生法忍究竟是個什麼地位?我們在迴向偈常常念到「華開見佛悟無生」。這個地位不太高,以圓教來講只是初住菩薩而已。地位雖然不高,神通廣大,本事可不小。

  我們在《楞嚴經》上看到,「二十五圓通章」,二十五位菩薩都是圓教初住。「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楞嚴經》第六卷,裡面就說「三十二應身」,應以佛身而得度者,他就示現佛身來跟你說法。你說:他是菩薩,怎麼可以現佛身?可以。佛有四種佛,有藏教、通教、別教、圓教。四種佛裡面,圓教初住菩薩可以現藏教佛、通教佛;別教不行,別教他自己沒有那個程度。別教的佛要到十行位的第二行,換句話說,二行以上可以現別教佛的身分。所以菩薩可以示現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以這種身分來教化眾生。這是講得無生忍,最低是圓教初住的地位,你就可以回到娑婆世界來,看看你從前的家親眷屬,不管他是輪迴在哪個地方,你都認識,你都能把他找到,他與你有緣,他必定得度。佛不度無緣之人,他跟你有緣,有緣就是他願意聽你的話,他肯接受、他歡喜接受你的勸告,這必定能成就。所以這種行確確實實是菩薩行。

  疏【非聲聞道,如天台十疑論中說。】

  《十疑論》是智者大師作的,專門解釋淨土的,這書收在《淨土十要》裡面。「藏攝」就介紹到此地。

  除了藏之外,還有「教」,教就是教學。教學裡面也分很多類,它是屬於哪一類?

  玄義【教者,依賢首判教分五:謂小、始、終、頓、圓。今此經者,頓教所攝,亦復兼通前後二教。】

  『前』就是終教,『後』就是圓教。『判教』,判就是判別、判定。諸位要曉得,分科判教是後來人的事情,釋迦牟尼佛當年沒有。後人看到佛留下這麼多的經典,經典裡面的教義有淺有深,我們學佛的人應當有個程序,由淺而深。就好像現在排課程標準,哪些課程應該排在小學,哪些課程應該排在中學、排在大學、排在研究所,判教就是排課程。釋迦牟尼佛當年沒有,弟子來問,佛是隨問隨答,沒有這一套的。

  今天留下這麼多教科書,我們學習總要有個次第,所以這是後人編排,排課程。把它分為五大類:『小、始、終、頓、圓』,叫五教。判教既然是後人所為,大德們對佛四十九年所說的法,各人有各人的看法,各人有各人的分法,也不盡相同。因此判教可以提供後人作參考,但是不要過分的執著。

  什麼叫「小教」?小教就好像小學,賢首的意思是「但說偏空」,這一類的教義就屬於小教。現在這部《彌陀經》,在五教裡它是頓教,頓就是頓超,所有法門裡面最快的。今天一般人所講的,乘直升機上去的,最快的,這叫頓教。不但頓,它裡面有圓教的意思,圓是圓滿,也有終教的意思,終教是大乘教裡面最高的,圓教是最圓滿的。縱然是下品下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也圓證三不退,圓證三不退就是圓教的意思,就是終教的意思。所以這個經,在一切大乘經典裡面,確實有它非常崇高特殊的地位。

  疏【五教者,一、小乘教,所說唯是人空,縱少說法空,亦不明顯,以依六識三毒,建立染淨根本,未盡法源故。】

  『人空』就是無我。佛法裡面常講,「人我空,法我空,二空真如」。凡夫執著有,小乘執著空。小乘人「人我」破掉了,他執著「法我」;菩薩執著中道,所以都不圓滿。佛在經論裡常說「兩邊不立」,兩邊就是空有,這兩邊不能執著;「中道不存」,也沒有中道。你要說兩邊沒有了,這就叫中道,中道跟兩邊對立了,又成了一邊。所以菩薩有兩種:權、實菩薩,執著中道是權教菩薩,不是真正的菩薩;真正菩薩,那是一法不立,像六祖所講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連中道這個意念都沒有,這才是真正的清淨。「人空」,就是在五蘊當中沒有我,這個二乘人他能覺悟到;但是五蘊也是空的,他沒有辦法接受,他認為五蘊是有的。五蘊裡頭無我,這是真的,確實找不到我。

  『縱然少說法空』,譬如經上講「無誰老死,無是老死」,上面這句講人空,下面一句講法空。又像經上常講的「諸法無有我,亦復無我所,人法亦然」,也是上句講人空,下句講法空。但是說得少,並沒有詳細發揮法空的道理,為什麼?小乘人不容易領悟,換句話說,他程度不夠;程度不夠的原因,就是他對相上是過分的執著。譬如,菩薩示現成佛,尤其示現藏教佛,藏教佛是八相成道,八相成道裡面,小乘就有「降魔」,大乘沒有降魔。大乘為什麼不降魔?魔就是佛,佛就是魔,佛魔不二。魔現在面前了,心地清淨光明不被他誘惑,那就是佛;佛要來了,心裡一動,我可歡喜了,見到佛了!你這個心一心亂掉了,佛也是魔。所以大乘佛法沒有降魔,有住胎;小乘有入胎、出胎,沒有住胎。大乘佛法八相成道有住胎,就是菩薩在母親懷孕的時候住胎,他在母親肚子裡講經說法,也有無量的菩薩在那裡圍繞著,在那裡聽經。這是小乘沒有的,可見得大小乘的確境界上不相同。

  縱然講「法空」,也不徹底,也不明顯。而且他是以『六識三毒』作依據來講染淨。這也說得很淺,因為小乘人不相信有第八識,他領悟不到,他相信有第六識,第六識比較容易相信,佛就給他講第六識。三毒,這是講「能薰」,薰習!天天貪瞋痴薰習你;第六識就是「所薰」。三毒薰第六識,流轉生死,這就是六道輪迴的原因。這個說得非常有道理,如果我們不把佛法向上提升一層,不講出世間法,單講六道輪迴,這個理論是非常的精確。你為什麼有生死輪迴?就是這麼一個原因。所以這個叫做染污的根本。諸位要記住,一切境界裡要防止自己起貪瞋痴,決定不能叫貪瞋痴染污了自心。小乘人講自心就是講第六識,他把第六意識當作自心。佛把它反過來,佛用戒定慧來薰第六識,戒定慧就是對治貪瞋痴的,以戒學對治貪心,以定學對治瞋恚心,以慧學對治愚痴。好像治病一樣,你的貪瞋痴是病,戒定慧是藥。用戒定慧來薰習六識,這是叫清淨的根本。所以他用這個來建立染淨的根本。這樣的建立固然是很不錯,能夠叫眾生斷惡修善、離染修淨,但是他不徹底,為什麼?沒有講到心性。

  『未盡法源』。第六識,後面還有第七識、第八識,最高的講到真如本性,這些統統沒有說到,像這樣的教義就叫做小乘教。小乘教的修學相當不容易,因為小乘修學對事相上非常重視。戒律也是如此,小乘的戒律論事不論心,對於事相非常執著,那也是我們常講的擇善固執,不像大乘,大乘的修學很活潑,我們今天講的開放,他是論心不論事,所以大乘境界比小乘高。大乘的染淨是從起心動念來說的,戒律上結罪也是如此。譬如「不殺生」,這是五戒第一條。如果是小乘,我這個心是想殺他,但是並沒有殺他,這個不犯戒;大乘菩薩戒就不行,你起一個念頭「我要殺他」,已經破了戒。大乘論心不論事,小乘論事不論心,像我們世間法律一樣。小乘戒多,容易持、容易守;大乘戒雖然少,很難持,他在起心動念處結罪。小乘是不究竟,未盡法源。

  說到大乘,大乘有始教、有終教,始教是開始,終教是結束。「小教」我們把它比喻做小學;始教、終教就好比是中學,「始教」是初中,「終教」是高中,一前一後,這都是屬於大乘。始教與終教都是漸次的,屬於漸修,像念書一樣,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四年級,是逐漸往上修學。「頓教」沒有次第,這就好比特殊的天才,小學沒有畢業,他就可以去念研究所,他當中統統可以不要讀;頓超,這個成就非常的快速。「圓教」是大圓滿、是究竟圓滿。這一類根性的人,在我們中國確實是有,不是沒有。如果就這個法門來說,尤其是顯著。今天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