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  (第六十八集)  1984/1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1-003-0068

  請看《阿彌陀經疏鈔演義會本》,第九十五頁:

  疏【不疾不行者,易繫詞曰: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與於此。】

  大師引的這句話出自《易經》。凡夫都有念,『思』就是有念,也可以說凡是有心一定就有思想,這個心是講的妄心,不是講的真心。在一切經典裡面,佛常常告訴我們「真心離念」,真心沒有念,妄心則有念,妄心就是講八識。要到什麼時候才沒有念?嚴格的來講,八地菩薩。八地菩薩,八地叫不動地,轉八識成四智,這個時候真的離念了,沒有妄念。由此可知,七地以前都有思、有念。所以,這個境界非常高。《易經》講的『無思』、『無為』,這種境界就是圓教八地菩薩的境界;可見得儒家實在說也不簡單,像老子、莊子,古人認為他們都是七地以上的境界,雖然佛教沒到我們中國來,他們的境界確實達到這麼高。孔子當然也不例外,這是我們中國的大聖人。

  『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這一句我們要特別重視它。不僅淨土法門一心不亂就是這樣的境界,禪宗講明心見性,教下講大開圓解,都是要功夫做到這個層次。那就是無論我們面對著是順境、還是逆境、還是非順非逆的境界,都要把功夫做到這樣的標準,就是寂然不動。這一句如果在《首楞嚴經》上來講就是楞嚴大定,這個定是性定,就是自性本來具足的大定,不是從外面修來的。

  底下這一句就是大定的起用。《般若經》上講「般若無知,無所不知」,那個無知就是寂然不動,就是前面講的「無思、無為」;寂然不動,這是楞嚴大定。「感而遂通」,這是講起作用,無所不知、無所不為。無為而無所不為,無思而無所不思,這兩樁事情,我們凡夫把它看作兩截;譬如無思跟有思兩樁事情,無為跟有為也是兩樁事情,這個就是永遠不能入佛的境界,永遠沒有辦法達到一心不亂。佛與中國聖人告訴我們,無為跟有為是一,無思跟有思也是一,這樣說起來就愈說愈玄,我們很不容易體會。其實這個道理,我們在講席當中也常常提起,雖然提起,我們聽得耳熟、聽的遍數多了,好像也滿有這麼一回事情,其實出了講堂就忘掉,所以它不起作用,你在修行上就用不上力。這個怪我們自己粗心大意,沒有能夠在生活當中、在起心動念之處真正去做功夫。

  無念是說自己,有念是對別人。對別人,為別人分別一切法相,自己心裡確實沒有分別、沒有念頭;所以這個分別,分別就是有念。有念是從無念生起來的,是以無念為本、是以無念為體,所以「念即無念,無念即念」,它確確實實是一不是二。明白這個道理,有為跟無為就不難體會。凡夫境界,為別人分別法相,自己心裡真用分別心,換句話說,咱們為別人分別一切法相,這個心是用的意識心,就是用的第六識、第七識,用的分別、用的執著,所以叫凡夫,沒有辦法體會到佛法裡面所講的「一合相」、「不二法門」,本經裡面講的「一心不亂」,統統屬於這個境界。

  底下這句話是讚歎,『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與於此』。神,也就是不可思議的意思,不是我們的常識能想像得到,我們的思惟、我們的言語都達不到這個境界。

  疏【唯神也,不疾而速,不行而至。】

  用在淨土,那真是妙極了。這兩句話,也就是幽溪大師《淨土生無生論》裡面所說,「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聽到前面這句話,我們很高興,聽到後面一句話,我們就洩了氣,沒去不就沒生嗎?哪裡曉得那是一樁事情。我們凡夫執著有生、有不生,認為這是兩樁事情,去與不去也是兩樁事情。殊不知在一真法界、一心不亂裡面,生跟無生是一,去與不去也是一。只要你達到一心不亂,那就『不疾而速,不行而至』。西方極樂世界距離我們娑婆世界雖然有十萬億佛國土這樣的遙遠,往生的人到那邊需要用多少時間?古人講一彈指頃就到了。一彈指連一秒鐘都不要,一秒鐘可以彈好幾次,你想想看,多麼快速。他自己有沒有感覺到他的速度很快?沒有感覺。沒感覺當中,已經到了。這個不可思議,這是天下之至神。

  疏【意謂疾而後速,行而後至者,物之常也。】

  這是一切凡夫的常情,速度很快,行而後至,這是一定的道理,這是我們凡夫的概念。底下講到卦,這是六十四卦之一:

  疏【蓍卦之體,寂無思為,而有感即通,是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妙萬物而謂之神也。引此以明諸門念佛,雖同曰往生,而為力稍難,為時稍久,是須行須疾,乃至乃速也。】

  這一段是說明大師舉這個例子的用意。『蓍』是六十四卦之一。體,『寂無思為』,就是無思無為,作用呢?這是『有感即通』,通是通達,感是感應,跟佛法裡面講的一樣,眾生有感佛就有應。感應在一念之間,念要清淨,所以佛法講莊嚴道場,是清淨肅穆叫做莊嚴。我們要想真正莊嚴佛國土,就常常保持自己的清淨心、清淨行,這才是莊嚴諸佛國土,這是恭敬。敬心是清淨的,敬心是無分別的,禮敬諸佛特別要明白這一點,否則的話,心不清淨,還在胡思亂想,還在張家長李家短,熱熱鬧鬧的,縱然在地上一天到晚磕頭,一天磕十萬個大頭,頭磕破了也枉然,那也不是恭敬。所以,恭敬在肅穆莊嚴,世出世間法都是說明這個道理。

  我們心地真正清淨的時候,它就起感應,與諸佛菩薩感應,與六道鬼神感應,這就是『不疾而速』;心一清淨、一定下來,立刻就感應道交。阿彌陀佛距離我們那麼遠,我們這裡心一清淨,馬上就有感應。所以念佛之前,為什麼要念一遍《彌陀經》?印光大師在《文鈔》裡面跟我們講得很好,念一遍《彌陀經》就是定心的,我們心散亂,一會兒想東、一會兒想西,念一遍經,這心定下來,妄念沒有了,然後念佛,句句佛號都能與佛感應道交。心不清淨,佛號念得再多,不起感應,一定要以清淨心念佛才有感應。如果你心很清淨,就可以不必念經。有許多祖師大德們,他們一天十萬聲佛號,也不念經、也不念咒,他什麼都不要。

  剛才有個同修來問,他想念楞嚴咒、大悲咒,說是那個消業障消得快。你去試試看,看看你念的時候能不能消得了業障?蓮池大師在《竹窗隨筆》寫得很清楚,曾經有人向他請教念佛法門,問他:怎樣教人念佛?他說:我教人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別人就問他:你老人家自己怎麼念?「阿彌陀佛」,四個字。教別人念六個字,自己念四個字,人家問他:為什麼?這裡頭總有個道理。他說:我自己這一生決心要求生淨土,經上教我們修行「執持名號」,名號只有四個字,我依教奉行;「南無」兩個字是皈依的意思,是恭敬的意思,客氣話,所以不必用客套,用不著客氣。教別人,為什麼要念六個字?別人未必肯下決心這一生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所以加個客氣話跟阿彌陀佛結個緣而已,他不一定發心去。

  我們從這一段話裡面深深的體會到,真正講功夫得力,消業障、消災免難,是愈簡單愈得力,愈麻煩愈不容易得力。你看看,楞嚴咒就沒有大悲咒得力,因為大悲咒簡單。大悲咒,說老實話沒有往生咒得力,往生咒比大悲咒短。往生咒又不如「唵嘛呢叭咪吽」六字大明咒,六字大明咒實在講不如「阿彌陀佛」。你要曉得,真正把三藏十二部念通的人,沒有一個不念佛。真正消業障,力量最大的、最強的,無過於一句佛號。這一句佛號要用清淨心念,才能消得了業障;用妄想心念、分別心念,這個不行,沒有效果。所以在念佛之前念一遍《彌陀經》定定心,或者念三遍往生咒,然後再念佛號,這個佛號句句都是『有感即通,不疾而速,不行而至』。

  『妙萬物而謂之神也』。「妙」是非有非空,用這個字來形容,這是神奇不可思議的意思。引這些話,無非都是說明念佛的方法很多,雖然目的都是求往生,這裡頭有難有易。『為力稍難』,就是不太容易,還是要修,要認真的修行才能達到。『為時稍久』,換句話說,時間相當長,不能很快就達到。觀想念佛、觀像念佛,即使持名念佛裡面,念佛的方法也有很多種。佛號有很多種念法,怎樣選擇?這個標準自己定,因為每個人根性不相同,煩惱習氣厚薄不一樣。以什麼樣的標準來選擇?哪一種佛號念得自己心清淨,能夠把自己的煩惱習氣伏住,對自己最有利,我們就採取這一種。念久了就培養成一種習慣,這就可以保持住,認真的去用功。要是念的腔調自己一聽就很厭煩,心定不下來,我們就不必學它,但是也不需要毀謗,為什麼?有的人喜歡,他用那個方式能對治他的煩惱,那個方法我用來不合適。所以方法都好,各人自己去選擇,我們應當以清淨心、平等心來看待,這樣就好。

  疏【今則不稽歲月,不假作為,七日一心,即生彼國,何其神妙一至是也。】

  這就講到我們這部小本《彌陀經》,所提倡的、所主張的就是執持名號,就是四個字:信願持名。這四個字名號,是從清淨、堅定的信心生起來的,是從圓滿的大願、願生淨土生出來的,所以句句佛號都具足信願行這三個條件。不但具足信願行,而且具足戒定慧。聲聲就是戒定慧,聲聲就是聞思修,這個佛號的功德不可思議。

  『不稽歲月』,那就是快極了,不疾而速;『不假作為』,那就是太簡單、太容易了,不行而至。怎麼曉得?經上告訴我們的,「若一日到若七日」。所謂上根的,一日就成功;下根的人,業障深重,七天也能成功。還有哪個法門比這個快?七天能夠往生、能夠見佛,諸位想想看,你什麼業障消不了呢?經上給我們說,阿鼻地獄的眾生,這是罪障極重之人,七天也能往生。所以在八萬四千法門裡面、無量法門裡面,找這樣一個法門找不到,到哪裡去找!十方諸佛不用這個法門,沒有法子度眾生,遍法界眾生不用這個方法,不能在一生圓成佛道。這個法門實在是非常的簡單容易,但是真正是難信。眾生總是喜歡奇奇怪怪,很難修、很難學,大概這個法門了不起;看到這個太容易,這個大概不值錢。哪裡曉得容易才能成大道!太繁、太麻煩了,往往容易走錯路,容易著魔障,這是我們自己不能夠不警惕的。

  疏【故普賢行願品鈔云。】

  這就是《普賢行願品疏鈔》,《疏》是清涼大師作的;《鈔》是《疏》的註解,宗密大師作的。宗密是清涼的學生,華嚴宗第五代的祖師,清涼國師是第四代的祖師。

  疏【大藏中數百餘本,或經或論,說修彼因,然皆勤積,乃得往生。】

  這是清涼跟宗密講的。《大藏經》當中講往生淨土的方法有一百多本,有經有論,有顯教、有密宗,講修西方淨土的,都不容易,都要費時間,都比較難修,才能夠往生。換句話說,用那些方法我們這一生能不能往生是一個未知數,不能有確定的把握。依照這個經來修行,你這一生決定有把握往生。

  疏【今但稱名,便登不退,豈非徑而復徑者哉。】

  就是徑中徑又徑,這是最近的一條成佛之道,沒有比這個更近的,沒有比這個更快速的。我們這一生當中能遇到這個法門應當要珍惜,千萬不要錯過!這一錯過,那是真正的不得了。你將來再要遇到,恐怕又是百劫千生才有這個機緣。這個機緣很難遇到,開經偈上說「百千萬劫難遭遇」。我們這一生能遇到,這是值得慶幸的。

  玄義【二者,無量壽經,廣陳依正,備載修持。今此經者,崇簡去繁,舉約該博,更無他說,單指持名,但得一心,便生彼國,可謂愈簡愈約,愈妙愈玄,徑中徑矣。】

  《無量壽經》,在淨土三經裡面稱它為大本。它的分量多,當然說得相當詳細。『廣陳依正』,陳是陳述,依是依報,正是正報,西方極樂世界的情況說得非常詳細。譬如這個經講「七寶池、八功德水」,只說是七寶池、八功德水;在《無量壽經》裡面就講到這個池有多大,講到這個水有多少的好處,就說得很詳細。此經講到阿彌陀佛的學生,只說聲聞弟子無量無邊,很籠統的簡單介紹一下;《無量壽經》講得詳細,弟子在那邊的情形,有講經的、聽經的,有坐禪的、經行的,許許多多諸上善人的日常生活,寫得很多、寫得很詳細。

  講到修行,我們這個本子簡單,只講到「執持名號、一心不亂」,在《無量壽經》裡面講得多,講要「捨家離俗」,捨家不是叫你剃了頭就出家去,你要在經文裡頭看到這個,咱剃頭出家去做和尚去!你就會錯了意思。這個「家」是煩惱,是枷鎖。枷鎖要把它捨掉,煩惱是家,三界六道是家,你要能把這個捨掉。「俗」是指煩惱習氣,要把這個東西捨掉,脫塵、脫俗;要把七情五欲這些東西捨掉,恢復到自己身心清淨。經上講的「捨家離俗」是這個意思。東晉的時候,遠公大師建立中國第一個蓮社,一百二十三個人在一起念佛,這裡面出家人只有幾個,十之七、八都是在家居士,他們個個成就。所以要明瞭,捨家離俗是捨生死之家、煩惱之家、三界之家,要捨這個。講到脫俗,我再跟諸位說得簡單一點、明白一點,一心就脫俗,二心就在俗,三心二意,分別、執著,那就是俗。什麼時候能到一心不亂,平等心現前、清淨心現前,這就脫俗。

  大本裡面講修福,修三種福,修福要講修供養,講了很多種,沒有這個簡單,這個經上講得非常的簡單。『今此經者,崇簡去繁』,簡、繁是從經文上講的,比《無量壽經》簡單得多。『舉約該博』,這是從行門上說的,「約」是簡約,就是持名、一心不亂;「博」就是《無量壽經》上所講的那些法門全都包括在裡面。這個事理,蕅益大師為我們做了透徹的發明,他的念佛開示,「一句佛號,圓攝五宗,該羅八教」。一句阿彌陀佛,把整個佛法統統包括盡了,一個也不漏。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顯教、密教,一句阿彌陀佛統統包括盡了,你才曉得這一句佛號不可思議。真正明瞭的人少,實實在在是少,明瞭之後沒有一個不認真的來念佛。

  『更無他說,單指持名,但得一心,便生彼國』,這正是舉約該博。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一切法不但你得到,可以說都圓滿的成就了。『可謂愈簡愈約』,簡約到不能再簡約了,是最簡單、最扼要的。『愈妙愈玄』,一切法門裡沒有比這個更妙的,一切玄門之中沒有比這個更玄的,這才是徑路裡面的徑路。

  疏【無量壽經,詳見部類譯釋二門。】

  這我們還沒念到,還在後面,後面還要詳細來解釋來介紹。

  疏【以對今經。】

  拿這個來比對我們現在念的這個本子。

  疏【世稱大本,蓋部同而廣略異也。】

  同屬於一部,經的性質完全相同,只是一個說得詳細,一個說得簡單。

  疏【彼為樂廣者說,此為樂略者說。】

  各人的根性不一樣,有人喜歡詳細,有人喜歡簡單。你想要詳細的,有《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怕麻煩,有簡單的,小本《彌陀經》,隨你自己去取捨。實在講,佛陀真是慈悲至極,正如同治病的大夫一樣,他是應病與藥,沒有定法。你喜歡什麼他就會給你什麼,佛為眾生隨機應量的說法。

  疏【然辭簡而理益明。】

  這是非常難得,文字少,簡單明瞭,裡頭的道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疏【事約而功倍勝。】

  事簡約,可是功德不可思議。這是講修行,念一句阿彌陀佛,這在功上來講輕而易舉,可是收穫那是圓證三不退。

  疏【如大本廣談諸福。】

  大本《無量壽經》細分三輩九品,講得多。

  疏【而此經謂但持名號,即為多福多善。】

  比起大本,《彌陀經》簡單的太多了。經上講『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換句話說,要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要多善根、多福德,還要多因緣,這是我們決定不能疏忽的。「善根」是信、解。我遇到這個經,遇到阿彌陀佛,我相信,我能理解它,這是善根;不理解就相信,決定不懷疑,這還是善根深厚。所以,只要信就行了。「福德」是願去,願生西方淨土,這個人就大福德。別的地方我不想去,我就想到西方極樂世界去,這就是大福德。「因緣」,你有機會遇到佛法、遇到這個經典,有機會聽到法師大德講《彌陀經》,這是你有緣,多因緣。

  這個多因緣也不可多得,諸位打聽打聽,別說台灣,全世界有幾個道場在講《彌陀經疏鈔》?我給諸位說,就我們一家,除我們這一家之外,我沒有聽說台灣哪個地方講《彌陀經疏鈔》。台灣沒有,全世界其他地方更是沒有了,你才曉得這個因緣不容易!講《華嚴經》的,有台中蓮社與台北華嚴蓮社。講《彌陀經疏鈔》只此一家,沒有分店!你們能到這個地方來聽這部經,這個因緣實實在在不容易!你們能遇到,這是多因緣。《彌陀經疏鈔》,諸位可以請一本回家,常常去看、常常去念。有問題、有不懂的地方,你就來聽,決定能幫助你建立信心,激發大願,你這一生就成佛。所以一定要珍惜這個因緣,這是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緣。

  疏【大本猶分三輩。】

  《無量壽經》分三輩九品,廣說這些事相,《彌陀經》只說「但生彼國」,這是多麼簡單。

  疏【而此經謂但生彼國,俱得不退菩提,是則不獨為種種念佛門中之要。】

  『要』是重要。

  疏【又於本部中轉更為要,可謂妙中之妙,玄中之玄,徑而復徑者矣。】

  這是徑路當中最近的一條圓成佛道的大道。現在這個世間確實跟《楞嚴》上講的沒有兩樣,『邪師說法如恆河沙』,正法難遇,不容易遇到!遇到正法信心清淨,真正能把世出世法一切萬緣統統放下,專念彌陀,這個人的福報是無量無邊,那是實實在在的,諸佛菩薩也讚歎不盡。所以應當要放下、要捨,不但世緣要放下,拉拉雜雜的佛法統統要放下。古來大德有一生講經講《彌陀經》講幾百遍的,除這個經之外,他什麼經都不念,除這個經之外,什麼經都不講。

  玄義【如上別中十義。】

  這是講這部經的教起因緣,別義十條。

  玄義【復以前九為通,後一為別。】

  前面十種都是別義,別義裡頭又有通、別,前九門是通,後一門是別。這個通別怎麼講法?前面講的通別,通,通一切教,是釋迦牟尼佛一代時教的總因緣;別是講淨土法門這個因緣。而前面九種,通其他的四種念佛:實相念佛、觀想念佛、觀像念佛、持名念佛,前面九種都講得通。末後這一條專講持名念佛,不通於實相、觀想、觀像,所以說徑中之徑,意思在此地。

  玄義【兼前總義,為此經教起之所因故。】

  這是把佛講這個經的因緣都給我們說出來了。

  疏【通者,通明淨土諸經,皆同此因故。】

  淨土的三經一論,這是『通』。前面九個因緣用在《無量壽經》、用在《觀無量壽佛經》,都可以講得通,都沒有問題。但是後面第十這一條不行,用在那兩部經上講不通,專用在小本《彌陀經》上。

  疏【別者,別明此經專重持名,以持名為因故。】

  通、別是這個意思。

  疏【總者,即前總明一切諸經,皆一大事以為因故。】

  釋迦牟尼佛為什麼出現在這個世間?為什麼為我們講解這一切佛法?那是總因緣。《法華經》說,佛為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大事就是了生死的大事,圓成佛道的大事,這是我們真正的大事。

  疏【言佛說此經,為教眾生念佛,為教眾生持名念佛,為教眾生持名念佛而入佛知見,以了此一心大事而已。】

  這三句話特別的重要。這三句話,我們看出釋迦牟尼佛徹底的悲心,對我們眾生真是愛護到無以復加,我們應當要記住。不僅釋迦牟尼佛如是,我們看到經後面這六方佛的讚歎,就恍然大悟,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跟釋迦牟尼佛同一個心、同一個願望。『為教眾生念佛』,換句話說,不教眾生修其他的法門,就教你修念佛法門。你要是真正能聽話,你是諸佛的第一弟子。這一句還通四種念佛,四種念佛都包括在裡頭。『為教眾生持名念佛』,那就專指這部經,換句話說,不教你觀像、觀想、實相念佛,不教你那些,就教你持名,信願持名,一天到晚你就念這四個字:阿彌陀佛。

  念佛祕訣就是能伏煩惱,我們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的時候,心裡面當然會起心動念,順自己意思的起歡喜心、起貪愛之心;不合自己意思就起瞋恚之心,就起心動念,起心動念都叫煩惱。不僅瞋恚是煩惱,貪愛也是煩惱。總而言之,心是清淨的,只要一有念頭生就叫煩惱,煩惱也就是業障,它就障礙你,障礙你一心不亂、障礙你明心見性。佛教我們方法,換成阿彌陀佛,念頭才起,古人講「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念頭起來不怕,怕的是你覺悟得不快。什麼是覺悟?阿彌陀佛就是覺悟。念頭才起來,立刻就換成阿彌陀佛,你也不要管剛才那個念頭是善念、是惡念?一概不要去理,只要念頭一起來,馬上換成阿彌陀佛,換得快,愈快愈好,不要叫這個念頭繼續增長,這是念佛的祕訣。

  你能這樣子念佛、這樣的用功,用上一個月,你自己就會曉得,你不一樣了,你心清淨了、你煩惱少了;用上三個月,你就會覺得我現在滿上軌道,功夫得力了。有個二、三年,縱然不能得一心,功夫成片是決定得到。這功夫成片是相似的一心,不是真正的一心;真正的一心是煩惱連根都拔掉,沒有了。這個時候雖然煩惱根還在,沒有拔除掉,煩惱決定不起作用、不起現行,有了這樣的功夫就決定往生。功夫成片上三品的,生死就自在,喜歡什麼時候到西方極樂世界,什麼時候就去得了;喜歡再多住幾年也不妨礙,你就得大自在。生死自在不要很高的功夫,這種功夫我們人人都可以做得到。中品的,往生就預知時至,大概在一個月到三個月之前就曉得;下品的,大概在臨終見到佛的時候才知道,都是決定往生。所以念佛一定要伏煩惱,不能伏煩惱,那不叫做功夫,念得再多也沒用處。所以,這教我們持名念佛。

  再看末後這一句,『為教眾生持名念佛而入佛知見』。不是教眾生念佛往生淨土就算了,不是這個意思,「入佛知見」是成佛,是叫你念佛往生淨土到那個地方去成佛,這才是究竟圓滿,與《華嚴》的圓滿、與《法華》的圓滿,無二無別。這一句,可以說把整個佛法都包括了。這三句,第一句包括四種念佛,第二句專指持名念佛,第三句總括一切佛法,持名往生淨土才能真正得究竟圓滿。

  『以了此一心大事而已』,「了」是明瞭,也就是證悟,禪家講大徹大悟,在此地用一個「了」字;教下講大開圓解,都在這個「了」字上。「一心大事」,《大方廣佛華嚴經》體相用就是用「大方廣」這三個字來形容,「大」是講一心之本體,「方」是講一心之相,「廣」講一心的德用。十法界依正莊嚴是我們自己一心所現、一心所變的。一切法總不出一心,不僅是佛法,世間法統統包括在其中。

  疏【合之為此經教起之所因也。】

  『合』就是整個歸納起來,釋迦牟尼佛發起彌陀法會,給我們講這個法門真正的因緣。我們從這一段教起因緣當中,如果真正明瞭、體會到了,當然你能夠體認世尊徹底悲心,我們才真正生起感恩戴德之心,要發心認真修學這個法門,這一生要有決定性的成就,才不辜負釋迦本師,不辜負十方諸佛。我們再看大科的第二段、第二科:

  ◎【二、教藏等攝】

  這裡面又分三段:

  ◎【初、藏攝。二、教攝。三、分攝。】

  『藏』是三藏,說明這部經在《大藏經》裡面是屬於哪一類。

  玄義【已知佛說此經,有如是因。】

  前面說過了,有這麼多的因緣,佛才說這部經。

  玄義【未知此經藏教分中,各何攝屬。】

  這裡頭包括三樁事情:一個是藏、一個是教、一個是分。『藏』有含攝的意思,這是說含攝一切所應知的義理。佛經稱為《大藏經》,又稱為《三藏經典》。「藏」就像倉庫一樣,一切法、一切道理都含藏、儲藏在裡面等我們來發掘。『教』是教學,教學有開示的意思。藏是倉庫,倉庫裡東西不少;「教」是開門。門打開了,這裡頭藏什麼東西你才會知道。沒有釋迦牟尼佛教學,我們自性的寶藏雖然有無量智慧、無量功德法財,統統迷失了,一無所知,這是很可惜的事情。一定要等佛幫助我們把自性的寶庫打開,叫開示悟入!佛一開示,我們這才能夠悟入,入佛正知正見,就是入佛知見。

  『分』是講分劑頭數,好比倉庫裡裝滿東西,你要分類。以我們書庫來說,我們放東西也要分類,這些是放佛的經書,那是放戒律、放諸子百家、放現代科技,分門別類來放。「分」就是這個意思,分門別類,使它有頭緒、有條理,整整齊齊,不紊亂,有這個意思。

  這三樣,我們這個經是各屬於哪一種?這是提出這麼一個問題,『各何攝屬』。下面一段一段給我們解釋,這一段先解釋「藏」,藏所攝的。

  玄義【言藏有二。】

  『藏』有兩種:一種叫三藏,第二種叫二藏。什麼叫三藏?什麼叫二藏?底下有解釋:

  玄義【且初三藏者。】

  先講三藏。

  玄義【一、脩多羅藏。】

  『脩多羅』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就是經典,就是經藏。這一部分完全是佛的經。

  玄義【二、毗奈耶藏。】

  『毗奈耶』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是戒律,就是這一部分全是講戒律的,這個分量也非常多,有幾千卷之多。

  玄義【三、阿毗達磨藏。】

  『阿毗達磨』翻作「論」,它的本意是講對法。《瑜伽師地論》、《大智度論》、《中觀論》,這都是屬於論藏。

  玄義【今此經者,是脩多羅攝。】

  《彌陀經》在三藏中是屬於經藏,它不是戒律,也不是論典。

  玄義【諸經亦有互相攝者,今非彼故。】

  有些經典裡有戒律、有論,許多大經裡頭常常有這個情形。譬如《華嚴經》,淨行品與梵行品是戒律。《楞嚴經》裡面,經、律、論這三種性質都有,「四種清淨明晦」是戒律,裡面有許多問答討論,的確它是屬於論藏。都有,那怎麼分法?看哪一個比例佔得大。譬如《楞嚴經》,講經佔十分之七,講戒律佔二十分之一,講論是十之三、四;經最多,有十分之七,分類把它分到經藏。《彌陀經》純粹是經藏,裡面沒有談到戒律,也沒有談到議論,自始至終就釋迦牟尼佛一個人為我們說。今天時間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