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  (第五十九集)  1984/1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1-003-0059

  請看《阿彌陀經疏鈔演義會本》,第七十七頁,這是別因緣裡面第五個因緣,說明為什麼初心菩薩要親近如來:

  玄義【五、勉進初心菩薩親近如來者,初發心菩薩,大心雖建,勝忍未成,所謂弱羽止可纏枝,嬰兒猶應傍母,入正定聚,親彼世尊,方得忍證無生,終成佛果。】

  首先我們要了解,什麼叫做初心菩薩?初心是講『初發心』,初發心的菩薩一定要親近佛陀才能成就。正如同我們修學,初學的人一定要依靠老師,離開老師就很難有成就。縱然是自己自修成功的,還是要親近老師,給你指點、給你印證。這樁事情六祖大師在《壇經》裡面講得很清楚,這是師承。

  演【初心菩薩有四教不同。】

  蕅益大師早年學天台,所以他的著作多半是用天台的判教,天台家判世尊一代時教為藏、通、別、圓四教。初發心菩薩有四教不同。

  演【藏通兩教菩薩,乃至別教初地以前,圓教初住以前皆是。】

  初心的菩薩範圍相當廣大,藏通別圓是講眾生根性不相同,大別分為這四大類,四類根性不同。藏教的菩薩跟通教的菩薩,都叫做初心菩薩。別教裡面,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這四十個位次叫做初心菩薩。可見得初心不是指初發心,到別教十迴向還叫初心菩薩。圓教來講,從初信到十信,叫做初心菩薩。由此可知,初心菩薩裡面程度淺深差別很大。就好像我們講初學,小學是初學,從一年級到六年級都叫初學,並不單指小學一年級叫初學,這就是給我們說明這個意思。由此可知,在這個地位決定不能夠離開老師。當然最殊勝的老師就是佛,我們學佛不能離開佛。現在我們這個世間,佛不在世,怎麼辦?必須找一個有佛的地方去親近他,這就對了,這部經也是有這個意思來為我們講解。下面說明理由:

  演【何以故?觀經上上品方登初地。】

  《觀無量壽佛經》裡面所說的,這個『初地』究竟是什麼樣的地位?在四教裡面是哪一個教的初地?此地給我們說得很清楚,這是別教的初地。

  演【此初地者,圓初住也。】

  別教的初地,等於圓教的初住。

  演【則此初心菩薩,是別圓地住以前皆是自可想見。】

  『別圓地住以前』,別教初地以前,圓教初住以前,『皆是』,統統叫做初心菩薩,與《華嚴經》裡面所說的標準完全相同。初住以前,決定不能離開老師。我們在《四十華嚴》裡看到的善財童子,善財童子的老師是文殊菩薩,他在初學的時候就沒有離開過老師。到外面去參學是什麼時候?他已經證得圓教初住,也就是別教初地,這才出去參學,有資格離開老師到外面去參學了。沒有到這個地位以前,決定不能離老師。如果就本經修學的層次上來說,理一心不亂以前的位次都叫做初心菩薩。功夫成片、事一心不亂都是在初心的地位上,證得理一心,那就等於別教的初地,圓教的初住。這是首先我們要明瞭初心菩薩的標準,確確實實這都是勉勵我們而說的。

  演【又復起信論,十信位人,懼信心難就,當求生淨土。及信心成就,而為信成發心,乃是三心圓發,正是圓教初住。則此初心菩薩,是別圓地住以前皆是,更可想見。別圓既如此,藏通益可知。】

  此地給我們解釋這個初心,可以說引經據典說得很明白,決不是大師以自己的意思來推測的。《起信論》裡面所講的,是以圓教為標準,為什麼?《大乘起信論》,它不是小乘,換句話說,是大乘的標準。大乘的標準,初心是圓教十信位。那些菩薩們已經斷三界八十八品見惑,那才是圓教的初信。

  今天有一位出家人告訴我:在東南亞泰國、錫蘭這一帶,證阿羅漢果的人很多。我就問他:誰講的?他說:很多人講的。我說:我在美國聽到有很多是文殊菩薩再來的,阿彌陀佛再來的。現在這種情形太多,那是真的還是假的?見思煩惱斷了,那才是個小乘阿羅漢,明心見性才是菩薩。小乘初果,這樣的人決定不會與人鬥爭,不會起這個念頭,假如還有名聞利養,還要爭名奪利,說他幾句難聽的就不高興,讚歎幾句就歡喜得不得了,那是凡夫,他不是聖人。所以,決定不要聽信謠言。佛在大經裡面給我們說得很清楚,末法時期修行證果決定沒有,只能夠念佛求生淨土。正法時期有證果的人,像法時期證四果羅漢就沒有了,頂多可以證到三果,末法時期連初果都不容易證得。現在這個世間妖言惑眾,騙人的人太多了。尤其受過高等教育,他還會上當,還會被人騙,真正是愚迷顛倒!稍稍有一點常識,頭腦清醒的人,都不會上當。

  我過去也碰到一個,也是一個很好的修行人,這叫增上慢,他自己認為他修行不錯,證到阿羅漢果了,他來跟我講。我反問他:證得阿羅漢必定有六神通,這房子外面的車子與人,你是不是看得很清楚?他看不見。我說:那證明你沒有證得阿羅漢,因為你證得阿羅漢有天眼通。我心裡起個念頭,你馬上就知道,因為阿羅漢有他心通。他說他沒有,我說:那我可以證明,你沒有證得阿羅漢。這樣他才相信。所以修行裡面稍稍得一點輕安,就以為自己證果了。

  還有念佛人誤會以為自己得一心不亂了,其實那是錯誤,他也不是騙人,他自己迷惑,好像走路,他要到高雄去,走到板橋誤以為這就是高雄了,我已經到了。他倒沒有騙人,他自己搞錯了。所以學佛了,不但要懂理論、要懂方法,還要知道境界,自己到什麼程度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能把功夫成片當作一心不亂,不能把小小的輕安就當作功夫成片。

  十信位就很了不起!圓教初信位就相當於小乘初果須陀洹,第七信位就等於小乘的阿羅漢,他見思煩惱統統都斷掉,八信、九信、十信就相當於藏通菩薩。藏通的菩薩地位,在這樣的位次還害怕信心難成就,為什麼?他還是進進退退的,難成就!所以馬鳴菩薩在《起信論》裡面,勸這些菩薩們要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到信心成就了,那就是十信心滿入了初住。信成發心,所以初住菩薩叫做發心住。為什麼叫發心住?底下引用的這一句話,『三心圓發』,這是《觀經》上所講的。「三心」就是菩提心,直心、深心、大悲心,這是《起信論》說的;《觀無量壽佛經》所講的是至誠心、深心、發願迴向心。三心圓發,圓是圓滿,統統發了,三心都發了,這叫發心住的菩薩,圓教初住。這些境界,我們一定要清楚。三心圓發,真發了,圓滿發了,不是像我們現在發的嘴皮上的菩提心。我們有口無心,沒有菩提心!我們發菩提心了,我們對待人那個心還是彎彎曲曲的,不是直心,待人接物還是虛情假意,不是至誠心,對自己心不清淨,對別人心不慈悲,那發的是什麼心!

  真正到這個地位了,這個地位在念佛人是理一心不亂,待人接物絕對是真誠,沒有一絲毫的虛假,自己心地決定清淨,一塵不染,對待任何人平等的慈悲,這是一心不亂的人,這就是圓教初住、別教初地菩薩的心,菩薩心。所以從經論上看,圓教初住以前、別教初地以前,統統叫做初發心的菩薩。這些菩薩一定要親近如來,他才會不退轉。從這一段經文,我們得到一個結論,學佛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初心,不能讓它退了。如何保持?天天要聽經,天天要讀經,三天不讀經,你必定是倒退了。我們天天聽經,還是退!退的幅度小一點,再不聽經怎麼行呢?不讀經怎麼行呢?可是聽經的法緣也是不容易多得,沒有人講經的時候,怎麼辦?自己要發心來講,找幾個同學大家輪流講,一個人講幾個人聽,聽完之後再研究討論,用這種方式。幾個人在一起互相督促,我們才能有進步,才不至於退轉。

  所以要想精進不退,一定要依靠同學,靠老師不行,靠老師還是會退轉,老師是指路的人,同學是我們結伴一塊走的人,彼此互相照顧。指路的人,那個老師,你跟他學一天就可以了,他把路給你指出來,可是那個路要走,恐怕要走多少年!所以古人講:一日為師。老師給你指一個方向,你只要真正能遵守,信守不渝,決定不違背,你能成就!這就是沒有長期追隨老師的因緣,跟老師一天都行,真能夠得道,道就是道理,道路,真正得道了,明瞭了,往後路是自己走的。

  自己要走這個路一定要結伴,一定要有同學,同參道友!互相切磋,互相砥礪,我們的道業才能成功。有老師沒有同學,不會有成就的,有同學沒有老師也不會有成就的。師與友對我們成功或失敗是決定的因素,也就是第一個條件。親近如來,如來是我們最好的老師,西方世界諸上善人是我們最理想的同學。這裡一開端給我們說明這個道理,必須要親近如來。

  『初發心菩薩,大心雖建,勝忍未成』。這底下說明所以然的理由,為什麼他要親近如來?大心雖發,大心就是無上菩提之心,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這個心雖然發了,勝忍未成。

  演【大心雖建者,初發心菩薩,上求佛果,下化眾生,不同二乘,不求佛道,不教眾生故。】

  小乘人確實是如此,他自己修成九次第定,見思煩惱斷了,他就終止,不肯再上求,也不肯教化眾生,這是二乘人。菩薩不是如此,他發的是大菩提心,要『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大心雖然發了,可是他能力還不夠,心有餘而力不足。

  演【勝忍未成,勝忍,無生法忍也。】

  他沒有證得無生法忍。

  演【初心菩薩,煩惱未除,無明未破,未證無生理故。】

  『煩惱未除』,圓教十信位六信以前煩惱未除。七信位雖然煩惱除了,『無明未破』。從第七信到第十信,這四個位次無明未破,沒有見性。『未證無生理故』,對於一切法本不生滅,他沒有證得。因此他這個位次還是進進退退,雖然發心度眾生,他有困難。

  下面是比喻,『所謂弱羽止可纏枝』,這講小鳥,小鳥還沒長成,牠只能在樹枝上跳跳,飛不起來,一飛就摔下來。『嬰兒猶應傍母』,三歲以下的小孩不能離開父母,離開父母他沒有法子生存;三歲以上,他能離開父母,離開懷抱。嬰兒沒有辦法離開父母的懷抱,這是比喻初心的菩薩。

  『入正定聚,親彼世尊,方得忍證無生,終成佛果』,這就說明他必須要入正定聚。

  演【正定聚,指極樂世界說。】

  只要一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入正定聚。換句話說,『正定聚』就是我們平常講的念佛三昧。

  演【以彼土人。】

  這是講西方極樂世界的人。

  演【皆有定力,不退轉故。】

  一往生西方世界就圓證三不退,所以叫正定聚。三種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圓證三不退。

  演【若論斷惑,則信成就發心者,方名入正定聚,彼土唯上品上生者是也。】

  這又是一個意思。前面的意思是講,只要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入正定聚,這是西方世界殊勝之處,他方世界、娑婆世界沒有辦法跟它相比,這是它特別殊勝之處,專就西方極樂世界而說的;從斷惑,就是一般理論上來說,圓教初住才叫做正定聚。為什麼?因為圓教初住是真正證得三不退。小乘初果,證位不退;四果阿羅漢以上,證行不退;圓教初住以上,念不退。別教初地、圓教初住才是三不退。可是西方極樂世界特別,我們帶業往生生到西方淨土,其實連圓教初信位都沒有成就!我們三界八十八品見惑一品都沒斷就能往生,這真正不可思議,而且一到那個地方又圓證三不退,這種便宜事情,查遍經典,十方諸佛世界裡頭統統沒有,唯獨西方極樂世界有的,這個法門就殊勝在這個地方。這是講入正定聚了。

  『親彼世尊』,世尊是指阿彌陀佛,『方得忍證無生』。

  演【忍證無生句,是倒語法。】

  這是倒裝句,就是證無生法忍。

  演【以法忍有三種,一者音響忍,二者柔順忍,三者無生忍。】

  法忍有三種,以『無生忍』的境界最高。證得無生忍,你的心才真正得到清淨,無論在順逆境界裡面都不會為外境所動,為什麼?因為你真正見到一切法本來不生,哪裡有滅!證一切法不生不滅,這叫無生忍。

  演【今謂所證之忍,乃是無生也。】

  『忍證無生,終成佛果』。從此以後再往上精進就證寂滅忍,寂滅忍就是如來的果地,圓滿成佛。

  玄義【乘大願筏,苦海度生。】

  這才實踐菩薩在因地裡面所發的弘願,那就是普度眾生,他這個願望一定要兌現的,為什麼?他有能力了,在一切境界裡頭如如不動,他才有能力。其實這一段話,我們想想《金剛經》上,須菩提尊者向釋迦牟尼佛請教,應該怎樣去度眾生?而釋迦牟尼佛教給他,你要想度眾生,那你必須做到「不取於相,如如不動」。所謂「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就是無生法忍,就是此地講的「忍證無生」,這才能普度眾生。如果沒有到這個地位,度眾生會退心的。你以清淨心、平等心、慈悲心去待人,人家勾心鬥角懷疑你,惡意的來對待你,算了,我這麼好的心對待他,他這樣子來還報我,算了,不度他了,就退心了。必須要忍證無生,對這些娑婆世界剛強難化的眾生,你才會不退心。菩薩以好心對待我們,我們起惡意對他,甚至還傷害他、破壞他、侮辱他,乃至殺害他,他怎麼樣呢?他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個菩薩道才不退轉!所以小乘人沒有不退心的。

  玄義【如智論中說,且夫六心墮落,塵劫聲聞,魚子菴羅,足為明鏡。】

  大師在此地引用《大智度論》上一段公案來跟我們說明。

  演【且夫六心下,謂若不求生淨土,便欲苦海度生,則有舍利等之覆轍可鑑也。】

  這就是舍利弗尊者,他們那些阿羅漢發了菩薩心,要普度眾生,結果一個個都退轉了。像魚子,魚子多,魚產卵多,但是真正能長成的很少。

  疏【智論云:具縛凡夫,有大悲心,欲生惡世救苦眾生,無有是處。】

  具縛就是具足煩惱。

  演【具縛縛字,是內為煩惱所縛;聲色所縛縛字,是外為六塵所縛。】

  具縛就是具足,內有煩惱,外有六塵。換句話說,內不能如如不動,內動心,外面著相。只要你外面著相,內裡面動心,你就叫具縛凡夫,就是具足纏縛的凡夫。如果在這個境界裡面,你要是發菩薩心,學菩薩想去度惡道眾生,佛給我們講「無有是處」,你做不到!真的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疏【何以故?】

  為什麼你做不到?

  疏【煩惱強故,未得忍力,心隨境轉,聲色所縛,自墮三途,焉能救彼。】

  這真是俗話所說: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自己度自己都度不了,你還能度人嗎?這些話,句句都是真實的。

  演【未得忍力聲色所縛者,得忍菩薩,視色如盲,聞聲如聾,所謂百花叢裡過,一物不沾裳。】

  證得無生法忍的菩薩,他能做得到,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他不染。《金剛經》上所說「外不取相,內不動心」,這是證得無生法忍的菩薩。

  演【龐公云。】

  這就是龐居士,非常有名的,禪宗裡大徹大悟。他說:

  演【但自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

  這是禪宗著名的公案。『無心』就是不動心,對外沒有攀緣的心,對內不生煩惱的心,這樣才行。

  演【鐵牛不怕獅子吼,恰似木人看花鳥。】

  鐵牛,獅子吼它不怕,為什麼?它沒有心!木頭人放在那裡看花看鳥,它也不動心,不起心、不動念。這兩句是比喻,到它這樣才行,這叫得忍力。

  演【今不然也。】

  我們現在想想,我們行不行?我們六根對六塵境界會不會起心動念?如果還會起心動念,那你就是具縛凡夫,你要想度苦難的眾生,那你小心,怕的是自身難保。所以度眾生一定要有相當的定力,要有忍力,不然沒有不墮落的,這是真話。墮落在名聞利養裡頭就太多太多了,這是我們學佛的人必須要警惕自己的。所以我們要發心求生淨土。

  我們講度眾生,度眾生是談不上,哪有資格講度眾生這個話呢?我們幫助別人修這個法門,是附帶的,自己求生是主要的,賓主要分清楚。等我們到了西方極樂世界,見到阿彌陀佛,悟無生法忍,這個時候倒駕慈航回到娑婆世界,那是以度眾生為主,自修為其次。現在是以自度為主,度他是附帶的。所以賓主不能夠顛倒,本末次第一定要認得清清楚楚。現在我們看到佛教衰到這個樣子,仔細去觀察沒有不痛心的,我們能救嗎?無能為力。怎麼辦?趕緊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救不了別人,先救自己,這個要緊!我們這一塊小小的地方,這是一個小小的淨土,在佛教裡面還沒有受染污,此地專講《彌陀經》、專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我們是這麼一個道場。我們有許多事情,像印經、布施、流通錄音帶,都是附帶的,不要緊的,要緊的是念佛,是求生淨土,這一點我們必須認識清楚。

  下面話就講得更清楚,沒有得忍力,必定是心隨境轉。心隨境轉,最好愈少接觸外面境界愈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事不如無事。古人說得好,「知事多時煩惱多」,知道的事情多,煩惱就多,「識人多處是非多」,認識的人多,是非就多。沒有必要認識的人用不著認識,避免是非,不必要知道的事情,最好不要知道,心裡面少分別執著妄想,這樣才好。一個真正修行的人,他報紙也不看,廣播也不聽,他就沒有事情了。你問:天下什麼事情?不知道!天下太平,沒事,今天一天很舒服的過去了,沒有事情!所以我為什麼要到美國去修行,就是這個道理。我不懂英文,報紙打開,我一個字也不認識,打開電視機,我一句話也聽不懂,所以統統不要了。所以到美國,人家說的是這個眼也瞎了,耳也聾了,腿也瘸了,好!這正好修行,什麼事都沒有,一天到晚天下太平。一年到頭連哪一天都忘掉了,都不知道。所以雖然住在美國的都市,跟住在山中沒有兩樣,真正自在。在那個地方,大家住的距離都相當遠,而且工作都相當忙碌,沒有時間來找你聊天,也很難得找一個時間來問個問題,真正是清淨,真正是修行用功的好道場。所以真正想念佛的人,我覺得那邊環境比此地要好得太多。

  沒有能力轉境界的時候,必定被境界所轉,常常為境界所轉,那就是自墮三途,這個麻煩就大了。為境界所轉,諸位想想,焉能不起貪瞋痴?常常起貪瞋痴,我們就造三惡道的業因。天天造三惡道的業因,將來怎麼能不去?這就墮三途。自己都要墮三途,怎能救度一切眾生?

  疏【假令得生人中,聖道難得,以施戒福力,或作王臣,富貴自在,縱遇知識,不肯信從,荒迷放逸,廣作眾罪,繇此墮落。】

  這個人這一生修行好的,受持五戒十善,戒律精嚴、禪定功深、修福修慧,他沒有求生淨土。不生淨土,麻煩就來了,第二世在人中,他去作國王、大臣,生在富貴人家,享人天福報,為什麼?他有布施、持戒這些功德利益。一生在世間享福,享人天福報,他就把修行忘掉了,所以佛講「富貴學道難」,他不肯再繼續學了,縱然遇到善知識來跟他講佛法,他不相信。

  所以有一些富貴人家,有錢人,他們是怎麼學佛?寺廟做法會,他做功德主,到這裡來拈個香。我們這裡講經,叫他坐在這裡聽兩個鐘點經,活受罪,他坐不住!他決定不來;他願意去跳舞,到跳舞場去玩兩個鐘點,他玩得很自在。『不肯信從』,他不肯相信,不肯認真的來修學,『荒迷放逸,廣作眾罪』,這一生福報享盡,來生必定墮落。這一段裡面講的,一個是這一生就墮落,一個是講這一生縱然修行得好,來生享受人天福報,福報享盡還是要墮落。如果要想不墮落,唯一的辦法就是求生淨土。底下又有一段比喻:

  疏【又喻二人救溺。】

  兩個人要到水裡面去救人。

  疏【直入水救,彼此俱溺。】

  看到有人掉進水裡面,他發的心很難得,他去救他,自己不會游泳,跳下去不過是賠一條命而已!這是錯誤的。

  疏【有方便者,往取船筏,乘之救接,皆得免難。】

  這是講有聰明、有智慧的,我沒有能力,我用船!就是自己沒有能力,用佛法!彼此都救了,我依照這個法門來修學,我也用這個法門勸別人。

  疏【新發意菩薩,亦復如是,要須近佛,得無生忍已,方能苦海救度眾生,如得船者。】

  這是比喻與法說都顯示出來了。

  疏【又云譬如嬰兒離母,或墮坑井,或渴乳死。】

  嬰兒要是離開母親,沒有人看顧,很容易發生意外而喪失性命,或因沒有人餵奶而餓死,所以必須依靠母親。

  疏【又如弱羽,祇可依樹纏枝,翅翮成就,方能飛空自在無礙。】

  這是比喻,初心菩薩道力、定力都不夠,不親近佛,怎能成就智慧、成就無生法忍?

  疏【凡夫無力。】

  這一句也有解釋:

  演【凡夫無力下,當雙合二喻。】

  雙合前面兩種比喻。

  演【謂若離彌陀,或墮三途坑井,或渴法乳而亡。】

  這比喻合前面兩個比喻。

  演【又若近彌陀。】

  『近』是親近。假如我們肯親近阿彌陀佛。

  演【依淨土之樹枝,成無生之翅翮,方能飛三界之空,自在無礙也。】

  這個比喻都很好懂。

  疏【唯應專念阿彌陀佛,使成三昧,臨終正念,決定往生,見佛得忍,還來三界救度眾生。】

  這幾句話非常重要。前面說得那麼多,主要就是為了這兩句,拐彎抹角,這才歸正題。這一段文的正題,勸我們唯一的途徑,就是應當要『專念阿彌陀佛』。所謂專念,就是決定不能夾雜。這個不夾雜,有同修來跟我講:念佛愈念妄念愈多,怎麼辦?我說夾雜不是夾雜這些,夾雜妄想念佛是理所當然的。如果你妄想都沒有了,那你也就不必念佛,你已經得一心不亂,得無生法忍了。所以這個夾雜是理所當然的。不夾雜是什麼?不夾雜其他的法門。用不著夾雜參禪,用不著夾雜學密持咒,統統不用,不夾雜是這個意思。經只學這一部,我就不夾雜第二部,為什麼?那個經有那個經的宗旨,有那個經的修行方法,我們要是學了,必定受影響。所以,一門深入!如果嫌《疏鈔》太深,抓不到綱領,你就學《要解》,簡單明瞭。

  我們此地所編的《西方公據》,這四樣東西印在一起,如果依這一本書專修,你這一生就決定往生,一本書就夠了。你要想多知道一點,就讀《疏鈔演義》,它將這部經的經義講得非常透徹,確實能幫助你斷疑生信,死心塌地去念這句阿彌陀佛。經的用意是在此地,叫我們斷疑生信,不間斷、不夾雜,目標是成就三昧,三昧就是一心不亂。念到一心不亂,你這一生決定往生。

  『臨終正念』,正念就是阿彌陀佛,臨命終時只有這個念頭,求生西方淨土,決定沒有第二念。如果說等到我臨命終時正念現前,恐怕來不及了,應該在什麼時候訓練?現在就要訓練。二六時中,我希望往生淨土,一起心動念就是這個願望,這一生才會成就。我今天希望吃好吃的,希望穿漂亮的衣服,那好了,你還是在三途六道,西方淨土沒分!我希望看看大乘經典,我希望打個禪七,都叫做打閒岔,都叫做夾雜,都不專!我們要想這一生當中決定有成就,那就得要專,不專不行。

  印光祖師當年在世,對他的那些學生們監督很嚴。如果到他寺院幾次,被他看到,他就會罵你:為什麼到這兒來?「我來看看師父。」師父有什麼好看,你已經看過幾次了,你還要看?罵人!連他老人家自己的道場都不准你來,何況是到處跑廟!精神、財力浪費了,那都還是小事,夾雜了,夾雜許多的是非,夾雜許多不必要的煩惱。夾雜煩惱是非,你怎麼能專?

  我們現在功夫成片得不到,什麼原因?夾雜得太多了。能夠念到功夫成片,帶業往生是決定有把握,凡聖同居土一定有分!可是你要夾雜這些東西,你就不能成功了。顧到人情,把往生這個事情差錯了,捨掉了,真正是可惜!我得罪幾個人無所謂,我往生成了佛之後,我再來度他。我今天不願意得罪人,為了這個人情,他墮三途,我也跟他墮三途,就跟救溺一樣,自己沒本事,跟著一道墮落,這決定不可以。人情佛事害死人!如果我們大家真是明白這個道理,從今以後不講人情了,這一生哪有不成就的道理?所以一定要把這個目的搞清楚。要成就三昧,我們今天再講得明白一點,一定要成就功夫成片,先要求這個。等到功夫成片了,我們再把標準提升一層,我們求事一心不亂;得到事一心不亂,把標準再提高,再求理一心不亂。由淺而深,認真的去做。佛法不講人情,人情是迷惑顛倒,佛法是正知正見,這樣才能決定往生。幾時往生,自己清清楚楚,預知時至。

  尤其在現在這個社會,大家心裡都要有個準備,為什麼?你一斷氣,醫生給你急救,那可是有罪可受!佛在經裡面跟我們講,人神識離開身體之後,就是斷氣之後,至少八個小時不能碰他。他雖然斷氣了,神識並沒有離開,你說話他能聽得見,你的動作,他眼睛雖然閉了,他神識看得見,我們俗話講靈魂沒離開。你動他的身體,他會苦惱,他有痛苦的感受。這個時候,如果你忍耐不住,瞋恨心一生,三惡道去了,一生念佛的功夫白費了。

  所以,一定要念到自己功夫成就,臨命終時佛來接引馬上去了,留下這個身體,隨他怎麼搞法,與我不相干了,這個才自在!這個要真功夫,沒有真功夫,不是真正預知時至、佛來迎接,那你這種苦就免不了,要想保證不墮落太難太難了。所以我們發的大心是不錯,眾生無邊誓願度,什麼時候來度?到我們見佛開悟之後,證得無生法忍,這個時候來三界救度眾生,這就沒錯了。

  由此可知,我們今天唯一的一樁大事情就是往生淨土,念念就是為求往生。用什麼方法?念這一句阿彌陀佛,使這一句佛號真正念到不間斷、不夾雜。有煩惱妄想不怕,煩惱妄想跟佛號一起來,這最好,你也不要去管它,念久了,煩惱自然就少,佛號漸漸就得力了。如果天天想著我的煩惱這麼多,我不念沒有,愈念愈多,算了,還是不念吧!那你的煩惱永遠斷不了。所以要念,愈是有煩惱愈是要念佛。今天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