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  (第四十一集)  1984/1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1-003-0041

  請看《阿彌陀經疏鈔演義會本》,第五十一頁:

  疏【未能自利,先能利人者,菩薩發心。故不忍獨善其身,心懷兼利也。兼利之道,弘法為先。而此經註疏,今多泯沒,稽古無繇,雖一二僅存,略舉大端,未暢厥旨。宏功者,即不可思議功德也,不知此經具有如是功德,則疑而不信,信亦不真,疏鈔之作,不容已也。】

  這一段是敘說,蓮池大師自己再詳細說明他作《疏鈔》的因緣。這段話我們必須加以研究,為什麼?怕誤會。『未能自利』,自利就是自度,怎樣才叫自利?一定要能往生才是自利。沒有往生西方世界,都不能說自利已經做到了。『先能利人』,這是捨己為人,這叫『菩薩發心』。我們現在沒能自利,也發心去利人,試問我們是不是菩薩?我們要研究討論的就是這個問題。諸位要曉得,蓮池大師句句都是謙虛客氣的話,我們不要把客氣話當真了。他是再來人,他說未能自利,那個自利是成佛,他還沒成佛。沒成佛,他是大菩薩再來的,這可以!西方世界,他老人家是來去自如,我們行不行呢?我們沒有這個能力。所以,要這樣才叫菩薩發心,他已經是菩薩了。

  菩薩發心,最低限度是權教菩薩,最起碼也是十信位裡面的初信菩薩,這是最低的一級。菩薩五十一個階級: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初信位,這是未能自利,他發心當菩薩。依圓教來講,初信位是什麼樣的一個地位?我們要把它搞清楚。在天台賢首的判教,圓教初信位相當於藏教,就是小乘的初果須陀洹。須陀洹三界八十八品見惑斷盡,思惑沒斷。見惑斷盡,就是身見、邊見、見取見、戒取見、邪見,都斷盡了。我們一品都沒斷,那是博地凡夫,要想學這些菩薩發心就太難太難了。可是理要明白,自己衡量自己的程度確實是不夠。像大師這種人,那沒話說,他可以!所以他發心寫這個註解。我們發心能寫得出來嗎?他發心寫這個註子,我們連看都看不懂,別說寫了。由此可知,像這種人我們沒法子學,學不到的。菩薩的慈悲心,實在講我們也應當效法。如果是有私心的人,他自己到了初信位,他還想二信;到二信,他還想往上再升一級,三信。他把自己往上升級這個事情暫時放在一邊,去幫助一切眾生,這叫菩薩發心,這叫「未能自利,先能利人」,可是自己已經有立足地了。

  在我們現前來說,我們不是不能學,有這個本事就可以學。但是最起碼的本事,是我們念佛念到功夫成片。換句話說,我們有資格帶業往生,生凡聖同居土,哪怕生下品下生也行!我能有這個把握了,我不求上品上生,我不求品位增高,我就來利益眾生,幫助大家,這個也可以說「未能自利,先能利人」,這是菩薩發心。如果你連凡聖同居土下品下生都沒有把握,你這個心不能發,你這個事情也不能做,這是我們必須要知道的。可是自己到了這個程度,發心好,應當幫助別人。

  『故不忍獨善其身』,自己在佛門裡面真正得到好處、得到利益,這個好處利益要與一切眾生共享,這個是菩薩,絕對不可以獨享。『心懷兼利』,兼利就是要利益別人,我自己得到好處了,也叫別人得好處。講到兼利,這裡面最重要的就是弘法,把這個法門介紹給別人。我在這個法門得到利益了,別人或者是學佛、或者是未學佛,已經學佛的人,學的是其他的法門,我們眼看他不容易得到真正的利益,換句話說,了生死出三界他辦不到,這就是沒有真正得到利益,我們把這個法門介紹給他,這就是弘法。『兼利之道』,「道」就是方法,利益眾生這個方法是以『弘法為先』。

  台灣的殺業太重,每年殺的豬牛羊雞鴨這些動物,按人口比例統計是世界第一,可是台灣人在佛門裡面修福也世界第一。不過這些年的修福,修雜了、修亂了。講經,好事情!印經,印造佛像流通,好事情!可是講經,有的時候講不是佛教的經,其中也有是佛教的經,他把它講成外道了,這就是不純,雜而且亂。印經也是如此,縱然是佛經,《大藏經》裡面的經典,諸位要曉得,《大藏經》的經典有幾千部之多,有一些適合我們現代人的生活,我們學了的確有用處,大部分我們現代這個時代用不上,你要是印來流通,沒有意義。所謂應病與藥,我們現在的人害的病,你供養的藥正好對症,這個藥救了大家。如果送很多名貴的藥材來,可是都不對症,這個藥送來有什麼用?沒用處。

  諸位要曉得,《大藏經》就是藥,是佛當年治一切眾生病而說的,有些能適合我們這個時代,有些不適合這個時代。因此,印經要選擇,一定要慎重的選擇。不但經要選擇,註解也要選擇。往往重要的經論,歷代大家所常常讀誦的,像《金剛經》、《楞嚴經》、《法華經》,這是普遍流傳為中國人所喜愛的,這些經典的註解從古到今總有一百家以上,我們在《藏經》裡面可以看到。註解這麼多,註的人各人發表各人的心得見解,他這個東西究竟對我們來講有沒有利益?很難說!因此,選註解也是一門大學問。

  我們圖書館這些年來所印的這些書,都是我仔細選擇的。今人的註解雖然是白話文,見解不夠透徹、不夠圓滿,也許裡面還有曲解的地方,把經意解錯了,所以我很少印現代人的著作。我都是在古註當中去挑選,所選的都是歷代大家公認是權威的註解,最好的註解。雖然是文言文比較深一點,可是你要是看習慣了,不深,你會看得懂的。有許多居士不認識字的,沒念過書的,他會念經,換成別的書就不會念了,這有感應。所以我們要是常常讀經,常常看註解,看個三年、五年,你自自然然就通達,就不會有障礙了。這裡面是有感應的,你自己不要怕,要有信心。

  印經也是弘法重要的一環,我們現在與國際上佛教可以說是有很密切的關係。我們所印的經典,不但在台灣講,我們在國外也講,這個功德就更大了。我們印的書不僅是給人看,印的我們還要講,同時又借重現在科學的方便,我們每一次所講的都保存錄音帶,也有錄影帶,這個也廣泛的流通,他拿到書,又能拿到錄音帶,等於在我們講堂聽一樣。所以我們今天在此地講經,聽眾絕對不止坐在此地這麼多人,為什麼?我們的錄音帶流通到海內外,我們這個經本也流通到海內外,不曉得有多少人在讀,多少人在聽!這也是鼓勵我們要發心弘法。

  自己讀誦,依教修行,能夠影響別人,這是弘法;自己發心出來講經是弘法;像蓮池大師發心寫註解,用文字流通,也是弘法。現代又多了一樣,你發心錄影、錄音,流通錄音帶、錄影帶,也是弘法。所以,弘法的方法非常之多。你介紹親戚朋友聽經,介紹他讀經,都是弘法。這是說「弘法為先」。《金剛經》裡面講功德的比較,法布施為最,大千世界七寶布施都不如經典上四句偈為人演說的功德,跟此地蓮池大師所說的「兼利之道,弘法為先」是一樣的意思。

  『此經註疏,今多泯沒』,自古以來有一些註解散失了,有許多是殘缺不全;縱然有少數完整的,它文字簡略,意思很深,不便於初學,沒有辦法激發人的信心。基於這個理由,蓮池大師覺得《疏鈔》不能不作。這就是底下所說的,特別給我們指出這部經的功德不可思議,『宏功』是不可思議的功德。

  演【不可思議,不出依正因果。】

  『依』是西方極樂世界的依報,就是環境;正報就是你到那個地方所得的這個身體,蓮花化生。不像我們這個世界,這個身體是父母所生的肉身,這個肉身有生老病死;西方極樂世界你得到的身是蓮花化生,沒有生老病死,沒有這些苦,依報環境的殊勝更不必說了。諸位可以看看《華嚴經》,古人所講:不讀華嚴,不知道佛家的富貴。學佛人的富貴,《華嚴經》上種種的莊嚴就是西方極樂世界的莊嚴。底下說明依正因果:

  演【依則同居即寂光。】

  這是不可思議!我們往生,我們的能力只能生同居土,是帶業往生,我們只有這個本事。要我們在這一生當中,念到理一心、事一心,恐怕做不到,那是極少數極少數之人,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念到功夫成片,帶業往生,人人有分,就是永明大師所講的「萬修萬人去」,一個也不會漏。可是不可思議的地方,同居土就是常寂光土,這是不可思議。常寂光土是淨土裡面最高的、最殊勝的,理一心不亂的上品上生才是常寂光淨土。可是這個地方很特別,帶業往生同居土下品下生,那個依報環境的享受就是常寂光,查遍《大藏經》你也找不到這種說法,唯獨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這個淨土有。十方都有諸佛世界,不勸你去往生,偏偏勸你往生西方淨土,好處就在此地。釋迦牟尼佛、十方一切諸佛絕對不欺騙我們。

  演【正則應化即法身。】

  彌陀、觀音、勢至、文殊、普賢、彌勒都在西方極樂世界,他們有應身、化身。應身、化身就是『法身』,所以說是一體三身,這個不思議!依報不可思議,正報不可思議,佛菩薩如是,我們自己生到那個地方也是這樣的,妙就妙在此地。我們修其他的法門,證法身不容易,為什麼?依照通途法門來說,一定要破一品無明才見一分法身,你無明不破,沒有辦法證得法身。破無明之前,一定斷見思煩惱、斷塵沙煩惱,然後才有能力破無明,這也是這個時代的眾生不容易辦到的事情,千萬人當中難得有一個!也許一個都找不到,太難太難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只要一到那個地方就證法身,真正不可思議!

  演【因則七日便得功成。】

  修這個法門,要修多久?佛在經上常講,凡夫從初學到成佛要修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佛。成個什麼樣的佛?成個藏教佛。佛有藏、通、別、圓,三大阿僧祇劫修成的佛是藏教佛,這是一切小乘經裡面所說的。《華嚴經》裡面所講的圓教佛,是無量阿僧祇劫修成的。而西方淨土只要七天,七天就成功了。念佛法門裡面,打佛七就是經上講的「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七天功成是這個意思,剋期取證。

  也許諸位不相信!你也打了不少次的佛七,結果恐怕佛七打下來之後,煩惱更多,業障習氣更重,連個消息都沒有,所以你不相信。為什麼你七天沒有收到效果?給諸位說,是你念佛不如法,所以你念得沒效果,你不能成功。如果真正是一個如法的道場,掛個招牌打佛七,「七天就往生」,我相信你們也絕對不會去!到這個地方七天就送死了,這還能去?這不能去!可見得你們打佛七,口是心非,根本就不想往生。信不真,願不切,念得也不如法,怎麼能成功!這個法門要是信願行三個條件都如法,七天就成功。不但淨土宗祖師這樣說,其他宗派那些大德們也是這麼說。我們看到窺基大師的《彌陀經通贊疏》,他是法相宗,他在註解的序文裡面對這個法門讚歎備至,認為它是至圓至頓,也就是讚歎經上講的七天成功,沒有比這法門更快。

  我們要問:七天之內能成功的,過去有沒有人做到?你們去看《淨土聖賢錄》、《往生傳》,真有!我們心裡面想著求生西方淨土,可是不想現在就去,如果阿彌陀佛來了,還要跟阿彌陀佛討價還價:我還想多活幾年,等我活夠了再去。這個心就不誠!現在的佛七,只是到那裡培養一下念佛的習慣,除此之外,什麼也得不到!

  過去我在台中,李老師告訴我:真正打佛七,人數決定不能超過十個人,超過十個人,主七師的精神照顧不過來。就跟學校老師教學生一樣,這班裡面學生少,只有十幾二十個,這個老師全部精神,每一個學生能貫注到,那個學生學業當然好。如果這個班上學生六十人、七十、八十人,老師哪有精神!看作業,劃一劃就完了,為什麼?沒有時間看。所以現在很多學校學生的作業,老師都沒改過。不像我們從前,我們以前在學校念書的時候,拿作文來說,老師不但改,到我們面前來教,一句一句來講解,他為什麼要這樣改法,講給我們聽,為什麼?學生少。只有十幾個人,他有時間,五、六十個學生,他沒辦法!所以佛七不能超過十個人,那叫真正用功辦道。

  同時我覺得,如果是打佛七,最好是先把《彌陀經》詳細的研究討論一番,像《彌陀經疏鈔演義》仔細的講過一遍,講完之後,我們舉行一個佛七,或者連著七個佛七,理論、方法、境界統統都明白了,現在我們實行,我們來幹。那個佛七等於考試一樣,書都沒念去考試,考個什麼!當然得零分。所以一定是先講經,後舉辦佛七,這比較如法。七日便得功成,這是講因。

  演【果則一生便即不退。】

  這個也是不可思議!經上說,往生便圓證三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如果照一般通途來講,小乘須陀洹才位不退,絕對不會墮三惡道,天上人間七次往來就證阿羅漢果,位不退。行不退,功夫更高了,要證到阿羅漢以上,行才不退。可見得須陀洹,位不退,行會退,念也會退。像阿羅漢,他位不退,行不退,但是他念會退。最低限度要到圓教初住菩薩,也就是別教初地菩薩,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才真正三不退;雖證三不退,不圓滿,不是圓證。圓證三不退是誰?最低的是十地法雲地的菩薩,等覺菩薩,他們才算是圓證三不退。西方極樂世界不往生則已,這一往生縱然是凡聖同居土下品下生,他也圓證三不退。這個意思就是說,你到那個地方,雖然人是凡夫,人天的身分,等於等覺菩薩,等於十地菩薩,這個不可思議。下個星期大專講座,我們講《普賢行願品》、《彌陀經大意》,我要跟諸位詳細的來說說三不退,西方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的境界。你要是真正明白了,你才曉得這個法門不能不修。一切經我們都可以把它束之高閣,擺在一邊,這部經、這個註解不能不讀。那麼我們流通這部經典,是無量無邊的功德。

  演【何可思議。】

  「何可思議」就是不可思議,這四樁事情都不可思議:依報不可思議,正報不可思議,因不可思議,果不可思議,與本經原來的題目完全相應,這是不可思議功德。

  『不知此經具有如是功德』,實在講不知道的人太多了,實在可惜!這麼殊勝的法門當面錯過,『疑而不信』。現在佛教雖然很普遍,多少人學禪?多少人學密?禪裡面的毛病已經不少,密裡頭就更多,密的毛病比禪還大,為什麼?有許多假的密,妖魔鬼怪在裡面完全搞符咒、搞神通到處騙人,吃虧上當的人太多了。對念佛法門他不相信,他就相信那些東西。

  『信亦不真』,這是講修淨土的法門,在台灣淨土法門很盛,許多地方常常打佛七,當然他信,他不信就不會參加佛七,信怎麼樣?不真,所以他收不到效果。信亦不真,為什麼不真?理論沒透徹,對這個法門真正功德利益不清楚。因此,『疏鈔之作不容已也』,蓮池大師說他這個註解不能不作,必須要做。作這個《疏鈔》的目的就是教人對於念佛法門生起信心,斷疑生信,增長信心,幫助他一生成就。這是他老人家作《疏鈔》目的之所在,正是自利利他。

  疏【膚見者。】

  『膚見』是淺見,這是謙虛。

  疏【肌膚在表,所入不深,喻淺見也。】

  比喻淺見。

  疏【淺見奚能測佛深義。】

  既然是淺見,這個經的經義太深、太奧妙,那怎麼能夠知道?『測』就是推測。雖然不能明瞭這部經甚深的義趣,可是怎麼樣?

  疏【而以救世心殷,頓忘其陋也。】

  這是大師謙虛的話,雖然自己見解不深,見得不夠周詳,可是利人的心很切,所以把自己這個缺點也就忘掉了,是這麼個意思。

  演【肌膚在表,所入不深者。初祖欲返天竺,命門人曰,汝等盡言所得。】

  這段公案,「公案」是我們佛學的名詞,拿現在的話來講,就是故事。過去的事,但是這個事情是真實的故事。『初祖』就是達摩祖師,禪宗初祖,他要回去的時候,給這些弟子們說:你們親近我這麼多年,自己說一說,你們究竟得到些什麼?

  演【道付對曰。】

  道付,這是學生的名字。

  演【如我所見,不執文字,不離文字,而為道用。】

  這是他的心得,他的見解。跟老師這麼多年,他體會到一點,「即文字,離文字」,不執著文字就是離文字相,『不離文字』就是即文字相,也不是捨棄文字,文字就是經典。經典要不要?要,天天念經典,天天不執著經典,這個不容易!可是祖師怎麼說?不錯,你是有得心得。

  演【祖曰:汝得我皮。】

  你只得到一點外表、表皮。

  演【尼總持曰。】

  『尼』是比丘尼,法名是『總持』。

  演【我今所解,如慶喜見阿閦佛國,一見更不再見。】

  「慶喜」就是阿難尊者。這位比丘尼的心得比道付強一點,她舉個比喻說,阿難尊者是藉釋迦牟尼佛神通之力見到東方阿閦佛國。『一見更不再見』,諸位要曉得,「一見」是見性見,「再見」是眼識見。這個境界比前面高,前面那個沒有真實受用,這個是有真實的受用。

  演【祖曰:汝得我肉。】

  比前面深一層,但是這兩種都叫做肌膚,見得不深,入得不深。

  演【道育曰:四大本空,五陰非有,而我見處,無一法可得。】

  諸位想想,他這個境界與《心經》裡面所講的一樣,這是有相當的智慧,「照見五蘊皆空」,又像六祖所說,「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演【祖曰:汝得吾骨。】

  骨頭在裡面,他已經接觸到骨頭,形容見解深,他體會得深。

  演【最後慧可禮拜。】

  『慧可』就是傳法的二祖,斷臂求法的。他怎麼說?

  演【依位而立。】

  慧可一句話沒說,問到他,他禮拜一下,然後在他的位置上站著,一句話不說。

  演【祖曰:汝得我髓。】

  把祖位傳給他了,他沒說一句話,比前面更高了。他體會的是最徹底最圓滿,為什麼?真正所得到的,他心清淨,一念不生。前面他還起一念,這個一念不生。真正的般若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開口便錯,動念即乖」。他不開口、不動念,達摩祖師給他印證,他得到佛法的精髓,所以把祖位傳給他。

  演【今言膚者,謂所見甚淺也。】

  蓮池大師取這個比喻,自己謙虛,說自己的見解很淺。我們念念《疏鈔》,蓮池大師見解到底淺不淺?他要是淺見,那我們就太慚愧了。他還能做到「肌膚」,我們連邊都沒摸到!這是值得警惕的。大師的謙虛恭敬,也值得我們學習。

  道業能不能成就,關鍵在師承,這一點希望諸位同修要特別注意。自古以來,沒有師承而成就是決定不可能的。師承決定不能勉強,這是緣分。我們求學能不能成就,一定要問自己:我對這個老師有幾分恭敬心?印光大師告訴我們: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二分誠敬得二分利益。

  剛才《演義》裡這一段公案,四個人所得的不同,決定不是達摩祖師教化不一樣、不平等,而是四個人對老師恭敬心不一樣,一分恭敬得一分,二分恭敬得二分,十分恭敬得十分。所以,我們到哪裡找老師?找什麼人?找你心裡面對他最恭敬、最景仰的人,你去拜這個人做老師,你有圓滿的收穫。如果你對這個老師不恭敬,這個老師學問道德再好,你跟他一輩子,什麼也得不到。

  到你將來有成就了,你要到外面弘法利生。譬如六祖,六祖大師的學生在他會下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之後,他往往叫他到外面去弘化一方,到哪裡去呢?哪個地方是他弘法的道場?換句話說,什麼地方與他有緣?要看那個地方的人對他有幾成恭敬。假如有兩個地方,一個地方也滿恭敬,一個地方更恭敬一點,凡是眾生對他有真正恭敬心,有個十分恭敬心,他的因緣決定在那邊,他不是有分別心。這就是講:道從恭敬當中得來的。絕對不是這個老師希望人對我恭敬,那錯了!恭敬什麼?恭敬他的自性。因為恭敬是性德,是你本性裡面的良知良能,遇這外緣容易啟發,在佛法裡面講「稱性的功德」,是這麼一個道理。

  初學是選擇老師,成就之後是選擇道場,都是建立在恭敬心上。你自己成就了,你對於一切眾生的恭敬決定是平等的,只有眾生不敬佛菩薩,沒有佛菩薩不敬眾生的。佛菩薩對眾生是平等的,眾生對佛菩薩是不平等的,所以才是眾生。因為眾生用分別心,佛菩薩用平等心,他們用心不一樣。所以,某個地區信眾都是那麼樣虔誠恭敬,他與平等心這個性德相應,相應的應該先幫助他,使他們快點成熟。這是我們初學以及將來弘化必須知道的。自古以來這些大善知識沒有一個不如此,就是佛降生在這個世間也要選擇地區,為什麼?選擇的那個地方,人家對他不相信、不恭敬,他在那裡降世沒用處,不起作用。選擇的那個地區,尊師重道,對師道真正有至誠恭敬心,他去示現,才能起作用,真能度化眾生。

  疏【心思者,心之官則思。】

  『心思』是解釋前面一句「竭盡心思」,就是盡自己的思惟能力,我能想到的全部都貢獻出來,決定沒有保留。換句話說,對於這個經,他所了解的意思,他所能夠體會的,全盤托出,一絲毫隱瞞都沒有,完全貢獻出來了。底下這段是解釋心思,『心之官則思』。這個「心」不是指我們的心臟,我們這個心臟沒有思惟的功能。我們現在都講能夠思惟的是腦,其實不是腦,如果腦能夠思惟,那人剛剛死了,腦還沒壞,它怎麼不思?它要能思惟,這人不叫死人了,所以不是的。這個心是指八識,八識都有思惟的功能,阿賴耶、末那、第六識、前五識。底下舉個例子;

  疏【堯舜之聖,尚竭心思,我何人斯,庸可忽也。】

  堯王、舜王是中華民族最先開國的聖王,這是大聖人,他們還要竭盡心思為老百姓造福,聖人尚且如此,我們是凡夫,是個普通人,怎麼能夠不用心?這是說這個意思。

  演【堯舜尚竭心思者,書云。】

  「書」是五經裡的《書經》,就是《尚書》。

  演【堯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這個『道』就是他所依據的理論,以及他治理國家的政策方法。『仁政』,「仁」是推己及人,處處替老百姓著想,這是仁政。所謂「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行仁政。《左傳》上有說:「國之將興,聽於民」,以老百姓的意見為意見,國家就會強盛、會興旺。「國之將亡,聽於神」,什麼都聽神的,這個國家快要亡了。

  諸位同修要記住,我們現在有許多人不聽人的話,聽神的話,什麼事情都要祈禱,甚至於算命看相、看風水,都聽這些。聽這些,如果是一家人聽,你這個家就快要亡了。你一個人聽,你這個人沒有前途,為什麼?你整個命運都被這些鬼神控制住,受他的擺佈,你自己不能做主宰。如果你自己要想發達,家庭要興旺,應該自己能做主宰。一家興旺,要聽一家人的意見,這個家才能和睦;一個團體的興旺,要尊重團體大眾的意見,團體就興旺了。聽神,由神來擺佈,決定是錯誤的。這是我們古聖先賢所說的。

  仁政就是要聽於民,要聽老百姓的意見,事事都要與老百姓溝通,所以『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平」是公平,「治」是治理,公平、合情、合理、合法的治理天下。我們今天講人權,諸位要曉得,中國自古以來,這些古聖先王都是尊重民權的。在中國歷代皇帝當中,真正講專制的沒幾個人,絕大多數都是尊重民權的。這是研究中國政治制度的人都曉得。

  演【又曰:既竭心思焉,繼之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天下矣。】

  這些在上領導老百姓的人,他一定是竭盡心思,唯恐自己想得不周到,唯恐自己做得不周到,讓老百姓受了苦,所以是『不忍人之政』。「政」就是政事,叫一切事都能得到正,正就是不邪不偏。『仁覆天下』,「仁」是仁慈,對於每一個眾生,每一個老百姓,也是平等的仁慈,這是先王之道。想到這些地方,古聖先王都是這麼做的,這是我們應當要效法的,他是我們的榜樣,是我們的典型。

  我們自己在這個社會上,要想到自己的工作崗位,要盡我們的本分,人人能夠竭盡心思盡本分,國家哪有不興旺的道理?在自己本位上,處處要替別人著想。譬如我們做生意,自己經商,一定處處竭盡心思為顧客著想,那麼我們賣的東西一定是貨真價實,不要讓他吃虧上當了。我們東西買進來賣出去要用心,要對得起人,要對得起社會,對社會要有貢獻,要能利益大眾,這就是菩薩,這個商人就是菩薩商人。我們做工,這些產品也一定要真實,決定不能偷工減料,這是菩薩工人。乃至於家庭主婦也要竭盡心思,對於家裡老少都要照顧得到,使他們身心能得到安穩,這是菩薩主婦。有一樣想得不周到,沒有想到,這都應當要責備自己,自責就是懺悔,一定要改進。

  蓮池大師,同樣的道理,他是個出家人,他看到這部經,自古以來的註解,有的註得太深,或者註的文字太簡略,經中不可思議的功德隱隱約約,不能夠明顯的透露出來,使讀誦的人不能夠生堅定的信心。他自己是入到這個境界,也竭盡心思盡他自己本分的能力,將這個經不可思議功德明顯的表彰給我們,使我們讀了之後,明瞭之後,能產生信心,依教奉行,這一生也能夠往生佛國。他這是代佛宣化。

  我們要是真正體會這個意思,不但一切經把它束之高閣,就如蓮池大師自己所說的,「三藏十二部讓給別人悟,八萬四千行饒與別人行」。他老人家只有這一部經,只有一句阿彌陀佛,就是這個行門,他心定了。一切法門,他從此以後再也不聞不問,就是一句彌陀念到底。這樣才能成功!法門貴專一,唯有專一才能夠成就。這是把他註這個經的用意、因緣理由說出來了。

  向下要說的,他註這個經依據的是什麼?他不是隨隨便便說的。釋迦牟尼佛滅度的時候,教給我們弟子的四依法:第一、依法不依人;第二、依義不依語;第三、依了義不依不了義;第四、依智不依識。蓮池大師遵守釋迦牟尼佛的四依法,所以不是隨便作註解的。他有依據,依法不依人,他依法。法是什麼?他舉出五部主要的經典,淨土三經與《鼓音王經》、《後出彌陀偈經》,他是依這五種為主要的依據。旁通參考的,那就非常之多,我們在《疏鈔》裡面常常能看到,他所引用的都是大乘主要的經論,他所依據的。

  在功夫上,他也有依據,也不是隨便說的,是依據般若會裡面文殊菩薩的「一行三昧」,做為這一部《疏鈔》裡面行門最高指導的原則,真正了不起!不是用自己的見解、自己的意思來註經,這是我們非常敬佩的地方。旁通最重要的是《華嚴》,實在講,《華嚴》與這個經幾乎是一體。《華嚴經》到最後也是以西方極樂世界為歸宿,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以彌陀淨土為歸宿。因此《疏鈔》引用《華嚴經》來做證明的地方特別多,講到要緊的地方幾乎都引用《華嚴經》。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