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佛說阿彌陀經  (第三集)  1983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1-001-0003

  《佛說阿彌陀經》第三講,今天我們還繼續解釋經題,本經的題目是《佛說阿彌陀經》六個字,前面已經將「佛」字的意思介紹過了。今天我們繼續看第二個字,「說」,在經典裡面講佛經有五種人說,所謂是「五人說經」。這五種人裡面第一位就是佛,這個地方我們是指釋迦牟尼佛。第二是佛的弟子,由佛當時在世的時候那些弟子們,這裡面有菩薩弟子,有聲聞弟子,乃至於還有在家的弟子,都有說經的。第三是天人,我們世俗所稱之為天神,第四是仙人,第五種是變化人。由此可知,佛經比起一般宗教裡面那些經典,實在是有很大的不同。一般宗教經典,總是以為這個教主、上帝、神之降臨,由先知來傳達神的意旨,才稱之為經。佛法不如是,這五種人都可以說。但是除佛之外,其餘這四種人說經,必須要得到佛的同意,也就是佛的認可。佛認可了,弟子、天人、神仙、化人所說,都可以說是佛說的。

  譬如我們在前面所講的,《阿難問事佛吉凶經》,在這部經裡面,前面長行的經文,是釋迦牟尼佛所講的;而後面有二十八首偈頌,乃是阿難所說的。阿難是佛弟子,阿難所講的,佛也承認,佛並不否認。雖是阿難講的,也就等於是佛說的,我們都可以尊稱為經。在一般講來,佛在世的時候,經佛同意的那沒有問題;佛不住在世,後來的弟子們,乃至於天人、神仙所說的,能不能稱之為經?給諸位說,在原則上當然還是可以,只要不違背佛的意旨。但是事實上卻有困難,我們如何能夠辨別他沒有違背佛的意旨?因為有這個疑問在,於是乎經典裡面才有法印之說。

  在小乘所謂有三法印,就是它有三個原則,第一個是講的無我,佛法講的無我,第二講無常,第三個講涅槃。換句話說,縱然這不是佛所講的,如果能夠合乎這三個原則,雖不是佛說的也不是佛在世他的弟子們所說的,我們也可以承認它等於佛說,因為與佛的知見很接近。

  在大乘佛法裡面,所謂有一法印,這個一法印就是實相,一切大乘法為一實相印所印定,這就是大乘法的標準。有這樣一個原則,後世的再傳弟子,乃至於天人、神仙,只要他不違背這個原則,我們都可以承認他。一般說最複雜的是鸞壇,我們本省稱之為神壇,降乩扶鸞,所降臨的也有很多佛菩薩、天人、神仙之類的。可是這些事情可靠性有多少?而這個事情普遍的存在於民間,不但現在有,古時候已經就有了,不但中國有,外國也有。方式跟我們中國不太相同,像早些年學生所玩的碟仙,就是外國式的扶鸞,跟我們中國沙盤上寫字的很類似。在民國初年,大陸上扶鸞的風氣非常盛行,好像在學術界裡面也曾經研究討論過這個問題。

  我在初學佛的時候,曾經就這個問題請教過我的老師,章嘉大師。大師告訴我,扶鸞有鬼神降壇,這是確有其事,不是假的,這些鬼神大多數,絕對的大多數冒充佛菩薩、古聖先賢名義來降壇。其目的也不算壞,因為這些靈鬼他們也想修善積德,如果用他本人的名義,那正是世間所謂的人微言輕,縱然降壇了,大家不相信。所以他就冒充佛菩薩的名義來降壇,其實決定不是佛菩薩。他這個大主意也是規過勸善,勸勉大眾相信因果報應,斷惡修善,勸人做好事,這是他自己在修善業。至於靈驗上來說,小事情很靈驗,為什麼?這些靈鬼有神通,他的神通能力很小。你要問最近幾天的事情,他跟你講得很清楚;你問二、三個月之內的事情,他有些也很正確。但是,你要問到幾年以後的事情,一年、二年以後的事情他往往就不負責任,胡說八道,就靠不住。因為他的智慧有限,他的能力也有限,他的缺點乃是強不知以為知,這是他的毛病。

  章嘉大師告訴我,滿清亡國就亡在扶鸞上,這是最愚痴不過的事情。因為當年慈禧太后相信這個事情,所以滿清這些王公大臣,遇到國家重大的事情無法決策,就來扶鸞,請佛、神仙來指點,於是乎指點得把他的國家給滅亡。所以章嘉大師告訴我,這個事情是有,但是不能相信,不可以相信。我也確實參與其事去仔細的看過很多次,有些是真的,有些靠不住。而這些東西,曾經有一度被這些野心分子所利用,就是白蓮教之流的,利用這個來號召愚痴的老百姓來作亂,這個罪業就深重了。

  也有極少數是真實的,譬如也許有很多同修讀到《西方確指》,我印的這個經本子,末後一篇就是《西方確指》。這篇文章也是扶鸞扶出來的,但是我們自始至終看看裡面所講的,確實是佛法的正理。不但是正理,而且是相當的純正,它做到了。與淨土法門這些道理、方法,完全沒有違背,這篇東西確實菩薩降臨的,它裡面也講得很清楚,這是勸修淨土的法門。所以我們對於鸞壇這些東西,最好像孔老夫子所說,「敬鬼神而遠之」。為什麼?靈鬼他也是眾生,既是眾生當然他也有佛性,所以我們要尊重他,我們要禮敬他;我們不需要親近他,更無需要去信仰他,這是個非常正確的態度。

  如果你要喜歡接近?你一定要記住正法的原則。換句話說,他所講的是不是正法?如果為正法的法印所印定者,就是與正法的精神、義趣、宗旨、修學方法不違背,而相同的,我們可以信得過,可以依照這個辦法來修學。譬如《西方確指》,它給我們講的修淨土這個方法,值得採取。它這個念佛的方法,是以一天分為十二時,這是按照我們中國過去這個時辰來計算,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一個時辰等於現在的兩個小時,是以一個時辰為一堂功課。這一堂功課的做法,它的辦法是一卷《彌陀經》,七遍往生咒,一千聲佛號,一百拜佛。這個辦法確實是好,個人修直截了當,團體在一塊共修又不麻煩。我覺得比現在有許多地方打佛七那個方法還要好,為什麼?它有靜、它有動。

  譬如人坐久了,這個坐久了他要不昏沈,就掉舉,掉舉就是心裡頭妄念七上八下,會有這個毛病。它念誦的時候不多,一卷《彌陀經》,七遍往生咒,一千聲佛號,佔的時間不多,你的心確實可以定下來。到定下來之後,譬如說坐在那個地方,感覺到腿有點麻木,坐了有一個小時,可以起來活動活動,怎麼活動?拜佛,拜阿彌陀佛,起來拜一百拜。這樣一堂功課下來,差不多是一個半小時到一個小時四十分鐘,當中可以休息二十分鐘,然後再接著第二堂功課,每堂功課都是這樣。所以一天你做一堂也可以,你早晚功課照這樣做,一天做兩堂也可以。如果你沒有事情,年歲大退休了,沒有事情,你一天修個四堂、五堂、六堂都可以。在精進佛七二十四小時裡面不間斷,我們做十二堂功課,那也很圓滿。所以它這個辦法我們值得採取。

  我成立了圖書館之後,我們圖書館有個共修會,就採取這個辦法,用這種方法來進修。所以我們念佛會的課程很簡單,就是一遍《彌陀經》,七遍往生咒,一千聲佛號,一百拜佛。我們的修學方法,就是依據《西方確指》來制定的。這就是講它可信不可信,一定看它的內容,與佛法有沒有違背,有沒有抵觸,要從這裡來看。所以佛法這個心量是廣大的,不是很窄小的,對於一切問題並不武斷,任何人說都可以。只要你說的方法原則跟我們一樣,我們都承認、都接受。譬如人家問什麼是佛法?佛法講戒定慧,如果它那個地方不是佛教,是其他宗教,它也講戒定慧,我們就可以承認它是佛法,他所講的就是佛經。因為經有五種人說,不一定要佛說。這比一般的宗教,心量大得太多了,這是佛法值得我們敬佩之處。我們學佛的人也要有這種雅量,要能夠包涵一切。

  像幾年前,我從香港回來以後,在中國佛教會,大專講座裡面啟講《了凡四訓》。諸位曉得,《了凡四訓》不是佛經,是袁了凡先生對他小孩的四篇訓詞,家庭四訓,他的家訓,我給學生們講這門課。接著這又講《感應篇》,這大家更明白,《感應篇》是道教的,不是佛教的。在更早些年,在民國五十一年,我在大溪關帝廟講過《文昌帝君陰騭文》,道教的。曾經有法師來質問我,他說「法師,你在佛教道場裡面,講佛經不好嗎,為什麼要講外道的經典?」諸位要曉得,什麼叫外道?什麼叫不是外道?這點首先我們要搞清楚,佛法裡面所講的外道,心外求法就叫做外道。縱然不是佛門,他們那個道不是心外求法,不能算外道!如果說它不是佛教的經典,我們就不能看,我們看了就犯法,這是偏見,這是狹義的意識,這種知見不能成佛。為什麼?這是迷惑顛倒。

  所以我就回答那位法師,我說「法師,我請教你,佛門裡面常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這個四句話你承不承認?」他說我承認,大小乘經典裡面都有。我說這四句話是不是佛教的法印?他說「是的,可以算得上是法印。」我說「那好了,《文昌帝君陰騭文》、《感應篇》、《了凡四訓》裡面所講的,是不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這位法師很聰明,聽我這麼一說,他臉就紅了,一句話不說。所以我們看世間一切的典籍,只要它內容所講的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就可以把它看作佛經一樣,可以讀,可以講,可以研究,可以依照這個方法來修行。有什麼不可以?別的宗教或許有不可,為什麼?它有種種限制,它有它的獨尊。佛法裡沒有,佛法裡頭沒有唯我獨尊,沒有,佛法講理,只要這個事情合乎真理,都是佛法。

  因此,佛經有五種人說,像這個《感應篇》、《文昌帝君陰騭文》,那是沒有經過佛印許的,沒有經過佛印證的,當然不算佛經。但是它裡面所講的內容,的確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合乎佛的戒學。裡面所講的是遠離五欲六塵,修養清淨心,合乎佛的經論,因此像這些書籍,我們可以把它看作是等同佛經。由此可知,學佛人的胸襟,與一般宗教信徒是不相同;宗教信徒,他是排斥異教的。佛弟子不排斥異教,排斥什麼?排斥那些作惡的,就是違背心性,違背戒定慧那種心行他排斥。所以佛弟子裡面心中他有正義、有邪正、有善惡、有是非,這些辨別。決定沒有唯我獨尊,只有我這才是的,除了我之外你們都不對,這不是佛弟子的態度。這是我們從五人說經這點意思,希望諸位能夠體會到經典的真義。

  其次我們講到本經,本經乃是釋迦牟尼佛無問自說,這點太不容易了,「無問自說,圓頓大法」。我們曉得世出世間的教學,都是由學生來請教,老師來解答;如果學生不問,老師也不說。我們看看佛的經典,你看大多數的經典,都是有弟子提出問題,佛一一解答。解答聽了,如果還有問題,還可以提出來辯論,反覆的來研究討論,像《楞嚴經》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在佛經十二種體裁裡面,有無問自說這個體裁,這樣的經典不多,沒有人問,佛自己就說。這什麼原因?這是圓頓大法,弟子們根本他就不懂,根本不懂他怎麼能問得出來?沒有法子問。佛看到機緣成就,就這些人善根福德因緣成熟了,有能力接受這個法門,不等待學生來問,他老人家自己就說。所以這是個特別的法門。

  第三個意思,這個說與喜悅的悅,在古時候是相通的。諸位讀《論語》,《論語》一打開第一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那個字是「悅」,我們念「悅」,所以這個字在古時候是相通的。因此佛說經,這個說字也有「暢悅本懷」,無上的大法,直截了當成佛的法門。現在這些學生可以接受,能夠信得過,這個道理給他講起來,他也能懂,佛這才歡喜,歡喜就把這個法門說出來,暢悅本懷。所以這個法門是非常殊勝的法門,是接引最為廣大、徹底、究竟的一個法門,唯有這個法門才能夠普度一切眾生,皆成佛道。如果沒有這個法門,學佛成佛的人那就少了,也就很難。因為八萬四千法門,哪個法門都要具備相當的條件,而且這些條件都很難,不是普通人能夠辦得到的。所以佛今天說出,「淨土持名念佛,一心不亂」這個法門,實在是太希有,太高興,這是說的意思。

  下面再跟諸位介紹就是「阿彌陀」,阿彌陀是梵語,就是印度話,「梵語阿,此翻無」,此是中國,我們中國翻無的意思;梵語「彌陀」,我們中國人翻作「量」,無量。「阿彌陀佛」要是把它翻成中國字,「無量覺」,「古譯作無量壽、無量光」,阿彌陀佛翻成無量壽跟無量光。實在講「自性彌陀,唯心淨土」,從字面上看,阿彌陀的本意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覺,是這個意思。稱為自性彌陀,是自性無量覺。

  從這個地方我們能夠明白,能夠體會到,這兩個處所教化的宗旨不相同。譬如我們娑婆世界的教主,本師釋迦牟尼佛,前面跟諸位說過,釋迦的意思是慈悲的意思,能仁;牟尼翻成中國是寂默,就是清淨。換句話說,娑婆世界的眾生,一般來說缺乏慈悲心,也就是說缺乏仁愛。所以釋迦牟尼佛在這個地區教學就是以仁愛、慈悲為教學的中心,為教學的宗旨;換句話說,是仁愛的教育。這個世界眾生的心,一般都是很亂,不能夠平靜下來,因此,教學宗旨裡頭又包含了清淨,所以提出一心不亂。佛的名號,就暗示他在這個世界、地區、階段眾生根性,就眾生根性針對著他的毛病提出教育的宗旨。

  在西方極樂世界,我們在經典裡面去看,西方極樂世界的人,經上講的「諸上善人」,不但是善而且是上善;換句話說,上善之人一定他具備了大慈悲心,具備了清淨,具足了一心。因此佛在那個地方就不能用慈悲、清淨的宗旨,來教育大家。為什麼?因為大家的慈悲、清淨都做到了。所以釋迦牟尼這個名號,在西方極樂世界用不上;西方極樂世界的教學,佛又提出一個宗旨,叫無量覺,雖然極樂世界的人民普遍都覺悟,但是他還有不覺之處。所以要把智覺再要擴充,擴充到無量無邊,所以佛的名號叫阿彌陀。也就是說西方教學宗旨,是以無量覺為教學的宗旨,為教育的目標,是要教每個人都成就無量覺,無量覺就是佛。

  經,一般把它譯作無量壽、無量光,是根據本經裡的兩句話所譯的,當然也是譯得很好。經裡頭有這麼幾句話說,「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這是講他的壽命,彼佛就是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他的壽命,以及西方極樂世界一般人民的壽命,跟佛是相同的。壽命是無量無邊,這是阿彌陀的一個意思,無量的意思。經上又說「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為阿彌陀」。經文裡面有這麼兩句話,古大德把它翻譯作無量壽、無量光很好,完全符合經典裡面所講的。光代表智慧,照十方國,這就是含攝無盡的空間;壽是代表福德,同時也含攝了三世,過去現在未來。

  所以光與壽,實際上就是代表無量的時空,無量時空裡面所包含的一切,真是一法都不漏,圓圓滿滿。這都是西方極樂世界,那些學生們所應當覺的範圍,應當覺的內容,所以稱之為無量覺。也許有人問,為什麼不翻為無量時空?好像這樣,我們不是更容易懂得嗎?諸位要想想,時空這兩個字的意思比不上光壽。光壽的含義比時空的含義要圓滿;換句話說,光壽可以包含時空,時空不能包含光壽。這是譯人用字的善巧之處,我們不能夠不佩服。

  阿彌陀佛,到底有沒有這個人?給諸位說,有這個人,不但有這個人,而且像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一樣,名實相符,確有其人。譬如釋迦牟尼佛的確大慈大悲,的確是清淨、寂默,他的名跟他的人完全相應,實至名歸,這個名號是一點都不誇耀。西方阿彌陀佛也是如此,確實這位佛他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無所不覺。我們在大本經裡面看到這尊佛,他在因地當中,就是從初發心,像我們現前這時候一樣,發心學佛,在當時他是國王的身分。他做國王的時候機緣非常好,正好遇到佛出現在世,這種機會真是百千萬劫難遭遇。當時世自在王佛住在世間,常常講經說法,他有這個機會去聽經,聽了之後非常歡喜,發心出家。把國王的王位讓給別人,自己出家修行去了,出家修行就是在世自在王佛的會下剃度出家,他的法名叫法藏比丘。

  這個故事,在《無量壽經》裡面說得很清楚。這個出家人非常了不起,當然這是國王身分出家的,他這個度量、氣派比一般人就不相同。所以他就在世自在王佛面前發了四十八願,這個四十八願也在《無量壽經》裡面有記載。他要把這四十八大願,願願都修滿莊嚴極樂世界,無論是在依報或者在正報都不可思議。其中有一願說,「如果我要成佛,我的智慧光明要是有限量,下面不能夠照到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土者,我就不取正覺,我就誓不成佛」,有這麼一願。又有一願說,「我成佛之後,我的壽命如果要是有限量,下至百千億那由他劫者,我也不成佛」。

  他現在成佛了,既然成佛,當然他每個願他都做到,決定不會有一願是虛假,不會有一願是落空的,所以行滿果圓,隨願所成。這是我們在四十八願裡頭,只舉出一個光明、壽命,來說明阿彌陀佛因地裡面的修行,成就光壽無量的意思。更應當明瞭阿彌陀佛根本實智遍照法界,就是無量光的意思;阿彌陀佛法身理體常住不變,就是無量壽的意思,這兩個意思都是從自性彌陀上來說的。極樂淨土就是眾生唯心淨土,彌陀如來又何嘗不是眾生自性彌陀?如果我們能夠體會到這層的意思,我們與阿彌陀佛距離就拉近了很多,接近阿彌陀佛了。依照這個方法來修學,正如同經上所說的「現前當來,必定見佛」,這是說到阿彌陀的意思。

  說到佛,諸位要曉得,實在就是說我們自己,我們要先解釋這點。極樂世界乃是娑婆世界以外,三界六道以外有這麼個佛教大學。釋迦本師為我們細說,勸我們往生,往生就是入學,「得入則一切法無不成就」。你相信嗎?因為他那邊的教學宗旨,教學目的是無量,是阿彌陀,阿彌陀就是無量覺,一切法無不成就,就是無量覺。因此之故,佛的弟子,佛的學生「當如佛教」,應當如釋迦牟尼佛他老人家大慈大悲教導我們的來修行。這樣「方不負佛祖宏恩」,不辜負本師釋迦牟尼佛,不辜負歷代祖師輾轉的來相傳,把這個法門一直傳到今天,我們看到了,我們也發心來接受。所以佛、歷代祖師這種大恩大德,「暢佛本懷」,依照這個方法來修學,這個理論方法來修學,才是真正舒暢釋迦牟尼佛的本懷,他到這個世界上來本意就是這個。

  因此在此地,我們在經題裡面「佛說」,實在就是說我們往生之後,就「入學之後所得之果位」。阿彌陀是無量覺,我們往生到極樂世界也能夠得無量覺。「以萬德莊嚴無量功德,乃九界眾生同具」,這是更應當相信,為什麼?無量覺、萬德莊嚴、無量功德是我們自己同具,本來具足的,與十方諸佛菩薩、一切眾生無二無別。然而你要沒有「良友明師,無足以發啟之」,這是很難得的一個機緣。雖然與佛同具佛性,同具萬德莊嚴,無量功德,可是我們的智慧德能並不現前,我們現在是迷惑顛倒。所以,一定要良友、善知識,好的老師,明心見性,一心不亂的這種老師來教導我們,來啟發我們,使我們覺悟自己也具足如來智慧德相。而極樂世界實在講它是「發啟吾人本覺之所在也」,好比一個學校一樣,這是個最理想的修學場所。如果我們不能夠信,不能夠依這個教導來奉行,「誠為可惜」,實在是太可惜了。

  下面我們要說的,就是「經」這個字,「佛說阿彌陀」是本經的別題,五個字。這經之一字是通題,凡是佛所說的都稱之為經,所以經是通題。這個字在梵語稱之為修多羅,修多羅的本意是線的意思,所以它有貫穿的意思。而中國古聖先賢所說的,這些理論與方法教導我們,我們都尊稱它為經。因此佛所說的,到中國來之後也用這個字來翻譯,翻修多羅,然後我們再加以註解。佛經通常稱之為「契經」,契是契合的意思,「上契諸佛所說之理」,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他所證的真理。佛說法,無論是深說、淺說、長說、短說,決定不能夠違背他所證的理體,所以說一定要契合諸佛所說之理,這是不能夠違背的。同時「下契眾生可度之機」,這是指教學,教學一定要能夠契合眾生的根性、程度。眾生他程度高,你就可以給他講高深的理論;他程度很淺,你就跟他講淺顯的道理。換句話說,不管眾生是什麼樣的根性,不管眾生是什麼樣的程度,要叫人人都聽得懂。人人聽得懂又不違背真理,這個經就不太容易了,所以稱之為契經。而經的內涵則有教、有理、有行,必須具備這三個條件,這才能稱得上是契經。

  教是什麼?就像我們現在所謂的教科書,所有經本都是教科書。「教謂能詮,音聲文字」,釋迦牟尼佛在世沒有用文字記載,佛也沒有寫過書,沒有著作留給後人,佛當年是以音聲說法。佛滅度之後,弟子們才以文字,把佛所說的這些理論跟方法記錄下來,這個我們留在經文裡面再跟諸位介紹。這是結集經的時候,態度相當的謹嚴,有高度的可信性。「所詮」,我們就本經來說,「信、願、行」這三種重要的法門,這是教科書的內涵。

  什麼叫「理經」?「教經」,教科書裡面,「所依實相自性之理」。這是大乘經,大乘經之體也就是說大乘經的教學,理論的依據是實相自性,實相就是自性理體。換句話說,佛的這些言說是從什麼地方流露出來?是從自性實相裡頭流出來的,這是大乘經。這是這部經所依據的理體。

  所謂「行經」,行就是修行,就是講修行的方法,這是理論的依據,這是文字的課本,修行的方法。本經教給我們修行方法,是「持名念佛」,持是保持,名是佛的名號,就是阿彌陀佛,用這個方法達到「一心不亂」,這是必須要記住的。不是說念這句阿彌陀佛,將來就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你就錯了。正如同你誤會,好像我們在學校念書,我只要念書,我將來就可以得到學位,這個觀念也錯誤了。為什麼?你念書還要經過考試,考試及格了之後你才能夠拿到學位。這一樣的,持名就好像念書一樣,你得經過考試,考試及格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就是考試及格,然後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因此持名是手段,目的是一心不亂,這是句非常重要的,千萬不可以疏忽。這是就本經來說的。

  經在通常講,就一般講法它又有四個意思,「貫、攝、常、法」,諸位將來在一切佛經裡頭,古來這些法師解釋這個字,大多數用這四個字來解釋。這四個字,貫,所謂是「貫穿應知之義」,義是講義理,你應該曉得的一些道理,經是來貫穿你應當曉得這些道理。攝是攝受,「攝受應度之眾生」,所謂應度,就是他的機緣成熟了,他能夠接受,他能夠相信,能夠依照這個方法修行,而且能夠得一心不亂。就是說他應該得度的機會到了,攝有這個意思。

  常的意思,「常則三世不易」,超越了空間,超越了時間,這叫常。我們今天講所謂的真理,三千年前,這種理論方法可以成就;三千年之後的今天,還是這個理論,還是這個方法,還會成就,超越時間。古時候在印度這些方法,印度人成就了;傳到中國來,中國人用這個理論方法,中國人成就了,超越空間。換句話說,它不受時間的限制,它也不受空間的限制,這才叫真理,它有這個意思在。法是法則,「法則十界同遵」,這種方法、這個原則十法界共同遵守的,這稱之為經。所以這四個意思是佛法裡頭的意思。

  另外還有許多的解釋,我們在這裡舉了兩條,「經,徑也」,徑是徑路,「徑中捷徑也」,徑路裡頭最直捷的近路。我們一般講大乘佛法是成佛的徑路;禪宗這是徑路當中的徑路,又超了一條徑路,比大乘法還要捷徑。淨土這個法門又更捷徑、更快速,所以淨土法門,古德稱為「徑中徑又徑」。就是成佛最捷徑的一條道路,最快速的一條道路,再沒有比這個道路更快的,它有這個意思。另外一個意思當作「鏡」來說,經就是一面鏡子,照了修正我們的心行,所以讀經就是照,修正心行。經有這麼多意思在,合起來講,釋迦牟尼佛看到我們這個世界眾生機緣成熟,可以接受這種圓頓大法,為我們說出「阿彌陀佛」這樣一個特別的法門,這麼樣的一部經典,稱之為《佛說阿彌陀經》。經題就給諸位介紹到此地。

  經題講完,照這個例子,下面還有翻譯這部經的人,有個「人題」,也是不能夠少的。佛經是釋迦牟尼佛在三千年前,印度恆河流域舍衛國所說的,這是我們指這部經,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所講的,年代久遠,那個時候記錄是梵文撰寫的。這個經典什麼時候傳到我們中國來?什麼人翻譯的?把梵文翻成中國文在什麼地點翻譯的?我們都應當明瞭,然後我們才可以相信。這些也都有詳細的記載,人題就是記載這樁事情。

  請看經本下面,「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我們也給諸位做個簡單的介紹。這人題,「姚秦,紀時也」,這兩個字它的作用是記年代。在中國歷史上以秦為國號的,曾經有過四次,因此在歷史上,就把這個秦上頭要冠一個國王的姓才能夠辨別。否則的話,我們單講秦到底是哪個秦國?重要的它有三個,我們在此地把它列出來,「周平王封非子於陝」,陝西咸陽這個地方,就是現在的長安。這是我們中國以秦為國號的第一個,叫「嬴秦」,他姓嬴,到他統一中國之後就是秦始皇,所以秦始皇的秦國是第一個秦。到後來在「南北朝苻堅」,他本來是晉朝的臣子,以後他在關中一帶,等於他在那裡割據獨霸一方,他自己稱王,不聽朝廷的命令,他自己在那裡建個國家。這個時候是五胡亂華的時候,五胡十六國,中國是個四分五裂的局面。他建國號也稱秦,為了與前面這個秦有所區別,所以史學家加上一個他的姓,苻堅稱為苻秦。在公元三百八十四年,「姚萇」是苻堅的將軍,他篡了位,把他滅掉了。換句話說,就是發動一次政變,他成功了,把苻堅推翻了,他稱為秦王,這個國號名字沒有改。實際上這是兩個,是改朝換代了,所以在歷史上稱這個秦為姚秦。

  鳩摩羅什大師到中國來,是姚秦的時代,可是這個事情要從苻秦講起,從苻堅講起。諸位先看這一條,「苻秦在建元九年,一說十三年」,究竟哪個說得對很難考證。歷史上記載說「有異星現於西域分野」,這是在天文上出現這麼一個奇蹟,在當時這是國家是一樁大事情,很不平凡的天文現象。在那個時候占卜,占卜在卦象當中所顯示出,就是一定有一個大智慧的人,賢人,這個賢人在西方,他要到中國來,要來幫助中國。古時候,中國自古以來,在印度也是如此,對於賢人、哲人都看作「國之大寶」。所以進賢就受上賞,國家第一等的賞賜,這個獎賞頒給誰?頒給那個推薦賢人的人。當然秦王苻堅動了心,西域有大智慧,有賢哲,我們要把這個人請到中國來。諸位想想國之大寶,人家國家怎麼肯放手?當然不肯放。

  於是乎在建元十八年,我們就算十三年說起,到十八年,五年。可見得在這段期間當中必然有活動,想求羅什大師到中國來,那人家國家不肯放手,不放。秦王實在不得已,「建元十八年九月遣大將呂光率兵入龜茲,迎什師」。這在歷史上是記載的,呂光帶著七萬大軍,從長安到龜茲,龜茲這個地方是現在新疆天山南麓。在當時的西域也是一個大國,當然它的國家沒有秦那麼樣的強大,也敵不過秦的大軍(這兩個字念秋詞,這念古音,而不念龜茲,要念龜茲就錯了,念秋詞)。這個發兵出去,秦王就交代給呂光,這一次的用兵,勞師動眾,從長安到龜茲幾千里的路程,在那個時候都是徒步行軍。七萬人,諸位想想看相當不容易,沒有交通工具,用兵的目的是什麼?就是求鳩摩羅什大師。

  他說我不貪圖財寶,我也不貪圖土地,對龜茲國並不是發兵去侵略它,只要他答應我們把羅什大師請到我們中國來弘法利生,這個軍隊去迎請羅什大師的。他要不給?不給就打仗,把他的軍隊打敗之後我們再談判,談判怎樣?還是要請羅什大師,不為別的。諸位想想,我們中國人求法,為了一個賢人不惜勞師動眾,就為一個人。呂光兵臨龜茲城下,龜茲王無可奈何,想打,打不過秦國;不打,又不忍心把大師給我們中國。這個時候羅什大師就勸龜茲國王,他說「還是讓我到那邊去好了,否則的話,一有戰爭,無辜要死多少老百姓。這個軍民老百姓一定有死傷,那我們比較比較,國力不如秦國,還是打不過人家,那又何必?」所以龜茲王不得不答應,將鳩摩羅什大師交給呂光。

  呂光是個武將,是個粗人,他就迎接羅什大師回來,到了涼洲這個地方,就是現在的甘肅。長安那邊傳來一個消息,說姚萇發動一次政變,把苻堅這個政權推翻。這個政變原因也有,大家曉得歷史上有淝水之戰,那就是苻秦,苻堅跟晉朝的謝安,在淝水這個地方打了一仗,這次仗打敗了。晉朝勝,秦朝敗了,在那個時候秦比晉要強,這是在歷史上很著名的一次戰役。姚萇是苻秦的大將,乘這次兵敗,他發動了政變,把苻堅殺了,自己做了秦王。這個消息,呂光在涼洲聽說,他就不敢回來了,因為呂光跟姚萇都是苻堅的大將,呂光他也不服氣。因此他就在涼洲那個地方割據一方,自己也稱王了,叫做三河王,他自己也霸佔一塊地盤,在那邊稱王。可見得那個時候國家之亂,每個人霸佔一個地方自己就稱王,自己就建了一個國,這是在涼洲,我們稱之為西涼,三河王。

  這個時候,羅什大師等於說是被他俘虜,剛才說過他是個武將,是個粗人,對於羅什大師也不怎麼尊重,但是他也不放他回到中原。因為什麼?他曉得鳩摩羅什大師有智慧、有才幹,自己不能用他,也不讓別人用他,所以羅什大師很苦。這個地方十幾年,簡直是無用武之地,就像六祖大師在獵人隊裡十五年一樣,他的才幹沒有辦法發揮。一直到呂光死了,他的姪子呂隆即位;呂隆即位的時候,在秦國姚萇也死了,姚萇的兒子姚興即位。姚興即位,秦的勢力還是強大,西涼國力比較上弱了,這個時候姚興還是念念不忘羅什大師,於是乎就向呂隆要人。呂隆不肯,於是在這個時候打了一仗,西涼打敗了,呂隆沒有辦法,才把鳩摩羅什大師交給姚興。

  姚興是一個很虔誠的佛教徒,所以鳩摩羅什大師到長安,「興」就是姚興,當時秦國的國王,「待以國師之禮,延居西明閣」。西明閣是宮殿之一,把這個地方讓出來,就是這一座宮殿讓出來供養法師。姚興很聰明,因為看到羅什大師這麼大的學問,這麼好的道德,不能讓它失傳,所以就等於說請他來教學。集合國內的義學沙門,這是有學問、有道德的出家人八百人。「從師學」,跟鳩摩羅什大師來學習。這個眼光實在是非常之遠大,羅什大師到中國來,才能夠一展他的大才。對於中國佛教的影響非常深遠。什師所譯出的經論一共有九十八部,「三百九十餘卷」。

  再看看前面,我把這個年代跟諸位交代清楚,「姚興,弘始三年,公元四百零一年十二月二十日」。這個時間記載得很清楚,鳩摩羅什大師入長安,是在這一年。「四年」就是第二年,弘始三年鳩摩羅什大師到長安,弘始四年,第二年「二月八日」,你看十二月二日,這是沒多久。大師「譯此經於草堂寺」,他在草堂寺翻譯這部《佛說阿彌陀經》。所以翻經的人、年代、地點都非常的清楚,這是年代給諸位說出來。

  再看底下「三藏法師」,跟諸位介紹三藏法師,三藏法師是顯示譯經人的道德、學問,要拿今天的話來說,學歷。實在說唯有三藏這樣的學歷,才有資格翻經。「三藏」前面曾經跟諸位說過,是講的「經、律、論」,也就是說的「戒定慧」。法師必須通達世出世間的學問,才有資格稱三藏法師,所以這個稱號,在佛門裡面等於是說最高的學位。好像我們世間稱博士學位,佛門裡頭的博士學位,三藏法師。通達經律論三藏,當然也就通達世間一切法門。法師,這是佛門裡面幾種稱呼,我在此地也附帶的給諸位介紹,這是三藏經律論,經藏定學,律藏戒學,論藏慧學。通達世出世間一切法門,這稱三藏法師。

  「法師」的意思就是「以三藏之法自行化他者」,自己修行,教化眾生,稱為法師。法師在佛門是通稱,只要是以三藏之法自行化他的都稱法師。出家稱法師,在家也可以稱法師;男子稱法師,女子也可以稱法師。所以法師不分在家、出家,也不分男女老幼都可以稱的,這是共同的稱呼。除這之外,諸位最熟悉的佛門稱呼,稱「和尚」,和尚也是通稱。出家人稱和尚,在家人也可以稱和尚;男子稱和尚,女人也可以稱和尚,通稱。和尚是印度話,翻成中國意思「親教師」。這一個稱呼在佛門是最尊敬的稱呼,和尚是最尊敬的稱呼,是親教師。

  一個寺院裡面只有住持稱和尚,別的人沒有資格稱和尚。就好像一個學校,他的校長是親教師,只有校長有資格稱和尚;其他的沒有資格稱和尚,其他的人稱法師,稱「阿闍黎」。所以和尚只有一個,一個寺院裡頭只有一個,為什麼?他是主持教育的。這法師跟阿闍黎是執行教育,好像教員,這是教員,這是校長,所以這是我們一定要把它分清楚。教員雖然直接教我們,但是教學的策劃、設計、構想,是和尚的事情;教員無非是執行而已,雖然他在講台上課,他是執行的。教育政策、教育方針出自於親教師,這才是親教師。所以在學校念書,誰跟你關係最密切?校長;我們學佛的人,誰跟我們關係最密切?和尚。

  阿闍黎也是普通稱呼,叫軌範師,他的道德、學問、言行,可以做我們的模範,軌是軌道的意思,範是模範的意思,就是軌範師。像這些稱呼我們都要了解,才不至於發生誤會。出家人稱比丘,將來我們在經文裡頭跟諸位說。只有比丘、比丘尼那是出家人專稱,在家人不能稱呼的;法師、和尚、阿闍黎,在家人都可以稱呼。以前我在台中求學,李炳南就是我的和尚,他是我們的親教師,我跟他十年,他是我的和尚。我跟章嘉大師學,章嘉大師是我的和尚,他教我三年。章嘉大師是出家人,而李炳南居士在家人,他是我的親教師,要用印度話來說,那我就稱他做和尚。所以諸位一看到和尚,以為就是出家人,那就錯了,你根本不懂佛法,你誤會了佛教。這是一點佛學常識,附帶在此地給諸位介紹。

  第三段「鳩摩羅什」,這四個字也是印度話,翻成中國的意思叫「童壽」。這個意思就說他很年輕,他是個小孩,但是他的智慧、見解、風度,就像一個成年人一樣。我們中國人常說的少年老成,這個名字就含著有少年老成,童子好像有成年人這種氣慨一樣。也有說羅什大師這個名號,是他父母兩個人的名字合起來稱的。因為他的父親叫鳩摩耶;母親是龜茲國王的妹妹,非常的聰明,以後出家修行,證三果羅漢。羅什大師他在七歲的時候就出名,七歲是個小孩,他的智慧、他的能力就在這一個地方上都知道。像中國人所謂是神童,都曉得。

  他已經能夠說是通達佛法甚深的理趣,傳記裡頭記載著,就在七歲的那一年,跟他母親到寺院裡面去拜佛。他看到寺院裡頭鐵缽很大,他就拿著玩,小孩,隨便拿出來頂在頭上,很輕、很容易的拿下來。結果一想,我這麼小,鐵缽這麼重,我怎麼能拿得動?再去一拿,拿不動,於是乎他就覺悟到「萬法唯心」,就悟到這個道理。諸位要曉得,七歲的小孩能夠悟到甚深的佛法,的確是相當不容易。他長大學佛之後,他的老師告訴他,你的因緣在中國。他回去給他媽媽說,他媽媽講「對,但是你到中國去,固然是有法緣,可是對自己很不利」。羅什大師就說,「只要能夠弘揚佛法,利益眾生,自己無論受多麼大的苦難,也在所不辭」。他的母親對他也很敬佩。

  所以,他跟著呂光到中國來,在西涼住了十幾年,那個十幾年的確是受到呂光的冷落,呂光並不尊重他,等於說把他幽禁。使他自己的學問、德行不能夠發揮,無法從事於弘法利生的工作,所以受了很多苦難。一直到呂光死了之後,剛才說姚興打敗呂隆,才把他迎回到長安,這個時候他的抱負才展開。可是到長安來之後,只有短短的七年他就圓寂。所以他在中國弘法的時間只有七年,而受的苦難大概是三倍的時間。總受了有二十多年的苦難,被呂光幽禁有那麼長的時間,與他母親所說的話完全相應。時間雖然短,但是,他對於中國佛教的影響,實在是太大了。

  我們今天講中文譯經的譯經史,譯經史上最著名的兩個人,前面一位就是鳩摩羅什大師,後一位玄奘大師,在我們中國譯經史上,這兩個是了不起的人。但是,大師在中國只有七年,七年有這樣深遠的影響,這點值得我們注意到的。在整個佛法教學、弘揚、流傳影響力之大,的確不在乎時間的長短,而是在他自己本身的道德與學問,這是我們一般說。在佛法來講是他修行證果,他是真修實證,所以才有這樣深遠的影響力。這是我們從羅什大師來看。

  由羅什大師,我們會想到近代印光大師,大家所公認的,民國年間佛法影響最大的就是印光大師。印光大師在近代弘法,時間不長,只有短短的十年,他老人家七十歲才出來,才被人發現,八十歲圓寂,所以只有十年的時間;七十歲之前印光大師不出名,沒有人知道。他在定海普陀山,觀世音菩薩的道場,在普陀山藏經樓裡面,等於閉關。是個寺廟藏經樓,等於圖書館,圖書館管理員,藏經樓的堂主,實際上就是圖書館的管理員,他在普陀山藏經樓三十年。他個人修持,這就是古德所謂是厚積薄發,他積得太深厚了,所以他不發出來則已,他一發出來這個力量就非常之大。

  他是被幾個有學問,在社會上有地位、有學問的幾位學者到普陀去朝山,去遊覽名勝。偶然之間,在藏經樓看這個老和尚很清高,跟他談談,發覺到他很有學問。於是乎常常寫信請教他佛法上的問題,老法師都很詳細的來解答。這些人把老和尚這個信件,在報紙、雜誌上一發表,大家才曉得普陀山有這麼一位了不起的人,他是這麼出名的;正是像羅什大師一樣,時間很短,影響力太大了。由此可知,弘法利生、續佛慧命、流傳大法一定要厚積薄發。在自己的修學要有相當的時間,相當的功力,不是朝夕,三、二年,幾個月,那種力量能夠辦得了的。現代人通病就是沒有耐心,學了一點點就想趕快要出頭,要出人頭地,這些都是名利心在作祟,他依然是在無明、邪見的圈圈裡面。自己都沒有得度,如何能夠度人?羅什、印祖是我們的模範,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

  在唐朝的時候,「道宣律師」,這是一位有神通的老法師,非常了不起,是我們中國律宗第一代的祖師,終南山律祖。前面跟諸位說,他感應得天人供養,他遇到「天人陸玄暢」。他就曾經問過他:鳩摩羅什大師所譯的這些佛經,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它?那麼多人受持,輾轉的來流通,這什麼原因?天人就告訴他,「羅什大師過去曾經為七佛的譯經師」,他是翻譯好手,過去七尊佛他都為他們來翻經。所以他所譯的東西譯得好,深受人歡迎,這是歷史上有這麼一段公案。

  最後跟諸位講「譯」這個字,譯是翻譯,在周朝時候執掌四方言語,就是主持翻譯的,那個時候叫「象胥氏」,周朝叫象胥氏。東方叫「寄」,這個翻譯就叫寄,南方叫「象」,西方叫「狄鞮」,北方叫「譯」,名字不一樣,都幹一種工作。佛經最初到中國來,就是摩騰、竺法蘭到中國來,那個時候替他們翻譯的,北方的象胥氏,所以他們都用譯。到以後不管是哪個地方來翻譯,都用這個字,這個譯的來源大致情形是如此。

  作者是聖人,這個經是佛講的,翻譯者是菩薩,賢人,「了生死之大法,固當如是,非有修證(要不是真正有修有證),不可妄傳也」。這是我們必須要記住,這是個良好的修學、傳法的態度,我們必須要把它記住。自己要想弘法利生,要想傳揚聖教,必須先在真正的修行證果上用功夫。到機緣成熟了,再像古聖先賢一樣,從事於利他的工作並不遲。今天我們將經題、人題都介紹完了,下一次就講到經文了。

  

  

#